一、孔子做人精要
1、忠: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孔子认为忠乃表现于人交往中的忠诚老实。
2、世上的人太严苛了,便没法交友。孔子这些原则,固然有它的局限性,但他所提倡的诚实谦逊,乐于自省;光明磊落,不计前嫌;与人为善,成人之美;严于律己,宽于待人的为人处事态度,还是值得我们效仿的。
3、孔子用《论语》让你修身治国平天下,这是人的立身的目标;而老子的《道德经》强调的是道,也就是客观规律。一旦违背了客观规律,那你的付出都是无效的,自然也难以在世间立足。所以要以孔子做人,以老子处世。个人修行尚浅,与君分享。孔子曾说过,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就是说要虚心对他人。老子的思想是无为之治。就是什么事不要太冲动,要平庸一点办事。鬼子???我想可能是让你做事时多多动脑,要机灵,灵活。这些只是自己的想法,不知道对不对。
4、0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02/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03/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04/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05/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06/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07/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08/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09/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10/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1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12/有教无类.13/既来之,则安之14/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15/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16/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17/道不同,不相为谋18/当仁,不让于师.19/小不忍,则乱大谋20/言必信,行必果.
5、“三个己”体现了一种精神:立足个人的自觉,启发个人的自觉,每个人从自己做起,提高全民的素质。一句话,“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6、不要把话讲得超过了自己的实际能力,夸大其词不是智者所为,聪明的人表现出的是严谨,有时还会故意缩小其词,给自己留下回旋的余地。
7、良药苦口,喂药时别被对方喷到你脸上。
8、只有练好内功,才能建立外功。
9、常言道:“鼓要敲在点子上,蛇要打在七寸处”,讲的就是为人话不在多,而在于关键时刻能因地制宜地讲出关键的话来,从而起到四两拔千斤的作用。
10、孝悌是仁之本。儒家讲的爱人不是抽象、普遍的爱,而是一种有差等的、由亲及疏的爱。父母兄弟是一个人亲近的人,所以对亲人的爱,是爱人的起点。通过提倡孝悌维系宗法制度,又可使人不犯上作乱。
11、俭的本身需要约束,需要克制,所以俭的过程可能是有痛苦的。但是,有了约束,有了克制,人就降低了奢望,抑制了贪欲,减少了烦恼,因而俭的结果往往又是幸福的,快乐的。
12、如果你没什么本事,那么别人不了解你是件好事,因为你的无能得以掩藏;如果你很有本事,那么你也别怕自己暂时的默默无闻,因为你的本事是掩藏不住的,就像灯丝儿藏不住电一样,它总会放出光芒的。
13、老师获取信息的速度为啥那么高?
14、病情分析:不射精会导致男性不育,影响夫妻感情,药及早调节。意见建议:不射精多是精神心理因素引起,药夫妻配合,消除焦虑紧张情绪,可以通过调整做爱体位,时间,频率等来诱导射精=
15、子曰:“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也就是说做到了文质彬彬,才可以成为君子。也就是说,既不能质胜文,也不能文胜质,文与质配合得当,就是做君子的基本。
16、言过其实者会断送自己的前程(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17、能使耳朵增值的不是金坠,而是倾听。
18、错误是难免的,庸人忙于掩饰错误,而有心人不但敢于承认和改正自己的错误,还能从中提炼出智慧,化作走向成功之途的路费。
19、有了成绩不要居功自傲。
20、先行登上崖顶的人,不要只顾自己极目四望看万壑风光,而应该向崖底扔下一根绳子。如果你这样做了,那些在下面苦苦攀爬的后进者向你仰望时,会像看一尊山神。
二、孔子做人高境界
1、修养的基本态度是“三个己”:为己,由己,求诸己。
2、杨时字中立,南剑将乐人。幼颖异,能属文,稍长,潜心经史。熙宁九年,中进士第。时河南程颢与弟颐讲孔、孟绝学于熙、丰之际,河、洛之士翕然师之。时调官不赴,以师礼见颢于颍昌,相得甚欢。其归也,颢目送之曰:“吾道南矣。”四年而颢死,时闻之,设位哭寝门,而以书赴告同学者。至是,又见程颐于洛,时盖年四十矣。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时与游酢侍立不去,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
3、宁做傻中奸,不做奸中傻。
4、要让工作成为乐趣的源泉。
5、老师每到一个地方都要“闻其政”,目的是什么?
6、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摘《论语》
7、行动的意义胜于一切。
8、注:本文节选自畅钟先生《诸子通讲》第一章。
9、从古至今,我们学习孔孟之道,了解孔子的做人之道,并一直以孔子的标准要严格要求自己。今日为大家总结的孔子做人54精要,朋友们可要好好学习哦,做人,要做的有骨气!
10、忍不下一个耳光,有可能被割下耳朵。
11、一个人的出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自身要有才能。并且你还要深信,自己的才能总会派上用场。上苍让你诞生于世,绝不是毫无理由的,完全是因为这个世间需要你们这一个角色。你所要做的,就是找到适合你的那个位置,并发挥作用。
12、用火烧一下就知道你是不是蜡做的。
13、老师闻政的途径是什么?是求,还是别人主动告诉他的?
14、人有三知就可以立世,你可知否?
15、樊迟问仁。子曰:“爱人。”爱人是仁的根本精神,它通过孝悌、忠恕等道德得到体现。
16、一个人如果实现了俗世理想,成为达官显贵,那么自然可以享洪福;如果没有实现俗世理想,那么也要安心享受清福。没有人能同时既享洪福又享清福的,智慧的人从这两种福中都能享受到超然的乐趣。
17、立志也好,要做一个君子也好,都要通过学习和修养。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人先天的性是相近的,差别主要来自后天的影响和习染,所以人需要并可以通过后天的学习修养改变、提高自己。
18、旷达之人会随遇而安。
19、只有练好内功,才能建立外功。
20、要看日出的人必须守到拂晓。
三、孔子关于做人
1、春秋末期,作为天下共主的周天子力量衰落,各诸侯纷纷攻城略地,大小战争不断。诸侯国内,父子兄弟之间篡位夺权的事层出不穷,礼崩乐坏。各家各派都提出了恢复秩序的办法,孔子的全部思想和活动也都是为了恢复社会秩序的稳定,变天下无道为有道。
2、学会旷达,我们不再因生活中所谓的烦恼而忧心忡忡;就会站在人生另一个高度上去看待和审视周围的人和事;就会走在时代的前列,我们就会以一个过来者的身份出现在他人面前。
3、没错,财大能让人气粗,权力能让人生威,但如果想要成为一个真正的人物,成为君子,成为一个优秀的领导老板,就不能仅仅依靠聪明才智和手段方法。
4、天生我才必有用。
5、这句话不是孔子说的。“食、色、性也”出自《孟子·告子上》,是告子对孟子说的。"食、色、性也"的意思是:食欲和性欲都是人的本性。告子不赞成孟子“人性善”的观点,因此与孟子辩论,在辩论过程中,告子提到“食、色、性也”。告子在与孟子辩论人性时,用了四个比喻,分别是“性犹杞柳”、“性犹湍水”、“生之谓性”、“食色性也”。正是告子的这几个比喻引出了孟子对于人性本善的精辟论证,引出了孟子对“仁义理智”理论的全面见解。虽然告子的每个比喻都遭到孟子强有力的驳斥,但正是告子的误解,才得以让孟子从细微处一气呵成、淋漓尽致地阐述了儒家学说的精要。人有三知就可以立世,你可知否?
6、要活出富有创意的人生。
7、中国人常说祸从口出,却很少强调口能免灾,这对我们的嘴巴是不公允的。在关键时刻如商业谈判、法庭辩护和解除误会时,若嘴巴不帮我们的忙,我们就会遭受重大损失。至于嘴巴能帮到什么程度,那就看我们舌功如何了。
8、⑴子禽——陈亢(kàng)字子禽。从子张篇所载的事看来,恐怕不是孔子的学生。《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也不载此人。但郑玄注《论语》和《檀弓》都说他是孔子学生,不晓得有什么根据。(臧庸的《拜经日记》说子禽就是仲尼弟子列传的原亢禽,简朝亮的《论语集注补疏》曾加以辩驳。)
9、不该你干的事就别干。
10、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11、孔子还认为父母可能有过失,儿女应该婉言规劝,力求其改正,并非对父母服从。
12、一个人的出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自身要有才能。并且你还要深信,自己的才能总会派上用场。上苍让你诞生于世,绝不是毫无理由的,完全是因为这个世间需要你这样一个角色。你所要做的,就是找到适合你的那个位置,并发挥作用。
13、有了这样的理解之后,作为教师的我们在平时教学中是不是应该有这样的思考?作为老师无论与同事之间,还是跟与学生相处时,也应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念头。
14、不要做一个巧言令色的人。
15、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时间像流水一样不停地流逝,感慨人生世事变换之快,亦有惜时之意在其中。(别解)夫子在江边上看着滔滔的江水感叹说:“这世间的人不顾修身续慧命,只为追逐名利前仆后继的就像这江水一般,挟老死病苦昼夜不停的奔劳。
16、您好,弱精可通过饮食调理改良,建议平时多吃一些瘦猪肉、瘦牛肉、瘦羊肉、鱼肉及蚝肉、核桃仁等富锌富硒食物,配合服用育之缘口嚼片3个月,每天6片,及时补充蛋白锌、蛋白硒和蛋白质,可改良精子活力低下的症状,并且注意远离烟酒,多运动,多吃一些补锌食品,如海鲜类。
17、无论是做老板,还是当领导,都必须了解国家政事的真实发展状况,并从中洞察未来的发展趋势,制定下一步的发展规划,这样才不会犯方向性错误。
18、畅钟,字博远,号不空、八面来风堂、畅意斋主人、半隐居士等。固本书院创始人、山长。长期从事中西文化比较研究,融通百家,自成一体。在文学、历史、哲学、宗教学、经济学等领域均有开创性研究。学术研究之余,偶作诗词。
19、良——秉性善良,他的善良是高智商的以接收者为中心的善良,他能坚持站在对方立场上说话做事,从不损害侮辱他人,言语行动之间,毫无恶意,有时,又是我们的良师益友,有什么疑难问题,告诉他,他能给人以明灯般的指引。
20、我国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教他的.学生做人要可能宽恕就是恕别人!自己不想要的,就不要推给别人。”其中的“恕”即“推己及人,仁爱待人”。遇到与人相处上的问题,应换位思考。就是推己及人,将心比心;自己希望怎样生活,就想到别人也会希望怎样生活;自己不想别人怎样对待自己,自己就不要那样对待别人;希望自己在社会上能站得住,能通达,就也帮助别人站得住,通达。
四、孔孟的做人之道
1、客观地正视不足,果敢地采取举措,就会终填平欠缺。而对不足遮遮掩掩,试图文过饰非,则必将永远无法取得进步,再博学的人也会有不知道的东西,所以智者常以虚心好学的姿态出现于人们面前。
2、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3、不到关键时刻,就考验不出一个人的真相。危机就如试金石一样,把每个人的品质与能力暴露得清清楚楚,人群之中的面目再混同————黄金终究会放出与黄铜不同的光芒。
4、仁,一方面是重要的道德要求,同时又是孔子倡导的道德的总称,包含了恭、宽、信、敏、惠、温、良、俭、让等。
5、凡事要多为别人想一想。
6、智:智同“知”,属于孔子的认识论理学的基本范畴,指知道、了解、见解、知识、聪明、智慧等。内涵主要涉及知的性质、知的来源、知的内容、知的效果等几方面。
7、善于倾听的人,才会像一个精细的淘金匠那样,从别人大量语言矿石中提炼出我们需要的成分。
8、《论语》讲“不学礼,无以立”。礼是中国人一切习俗行为的准则,古代从天子的祭天、祭祖,诸侯国之间的会盟、外交、打仗,到普通老百姓的婚丧嫁娶、坐卧行走、互相称谓等等,一切都有礼的规范。可以说古代中国人是生活在礼中间的。
9、平时多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在学习中的需要和困难。我想这应该是因材施教的基本。当我们对孩子多一点宽容,多一点耐心后,营造出一种和谐的学习氛围,那我们老师教得也不至于那么累了,工作起来也就快乐多了。同样,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我们人人做到了这一信条,就会相安无事,天下太平。当我们心情烦躁不安时,懊恼时,请提醒自己一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0、《圣经》也说,你们要别人怎样对待你们,你们也要怎样对待他们。但提出的问题是你想要别人怎样对待自己,回答是想要别人怎样对待自己就怎样对待别人,这样做是为了换来别人也这样对自己,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在自己。这一点,反映出中西文化核心价值观的分歧。
11、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所谓“为己”,是说学习修养都是为了充实、提高、完善自己;“为人”,就是做给别人看,沽名钓誉,牟取名利。为己是学习修养的根本的态度。
12、孔子说:“好的人是全乡的好人都喜欢他,全乡的坏人都厌恶他。”他说好人喜欢的人,坏人厌恶的人才是好人补充后的回答:子贡问孔子说:“全乡人都喜欢、赞扬他,这个人怎么样?”孔子说:“这还不能肯定。”子贡又问孔子说:“全乡人都厌恶、憎恨他,这个人怎么样?”孔子说:“这也是不能肯定的。好的人是全乡的好人都喜欢他,全乡的坏人都厌恶他。”他说好人喜欢的人,坏人厌恶的人才是好人主要重点在于既反对好好先生(即孔子多次批评的“乡愿”)又反对做事让所有人都不喜欢的行为。说这才是君子之道。
13、杨时字叫中立,是剑南将乐地方的人。小的时候就很聪颖显得与众不同,善写文章。年稍大一点既潜心学习经史,宋熙宁九年进士及第,当时,河南人程颢和弟弟程颐在熙宁、元丰年间讲授孔子和孟子的学术精要(即理学),河南洛阳这些地方的学者都去拜他们为师,杨时被调去做官他都没有去,在颍昌以学生礼节拜程颢为师,师生相处得很好。杨时回家的时候,程颢目送他说:“吾的学说将向南方传播了。又过了四年程颢去世了,杨时听说以后,在卧室设了程颢的灵位哭祭,又用书信讣告同学的人。程颢死以后,又到洛阳拜见程颐,这时杨时已四十岁了。一天拜见程颐,程颐正闭着眼睛坐着,杨时与同学游酢(音zuò)就侍立在门外没有离开,程颐已经察觉的时候,那门外的雪已经一尺多深了。
14、人人需要赞美,你我皆不例外。
15、德性是具有磁性的,久而久之,有德之人的周围就会聚足人气,而且芳名远播,形成一种无形而又无价的品牌,这是成功的大助力。
16、孔子生平及为政经历
17、不要时时卖弄自己。
18、每个人在社会和家庭中都有自己相对固定的位置和权限,如果越位去考虑或从事自己权限之外的事,你就要承担本该由别人来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干好了,等于抢了别人的机会和功劳,干坏了是自取其辱。
19、变通,是人生的万向轮。
20、仁:仁,爱人。它是孔子思想体系的理论核心,是孔子社会政治、伦理道德的高理想和标准,对后世影响亦甚深远。仁体现在教育思想和实践上是“有教无类”,春秋时代学在官府,孔子首开私学,弟子不问出身贵贱敏钝,均可来受教。仁体现在政治上是强调“德治”,德治的基本精神实质是泛爱众和博施济众。
五、孔子做人的原则是什么
1、话要说到点子上。
2、孔子大力提倡为人处事要谨言慎行,严于律己,因为从严要求自己、约束自己,是践行“君子之道”的必然要求。他讲的“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就是说,君子向来都是对自己严格要求,而小人却总习惯苛求他人。“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指出君子如果广泛学习,用“礼”来约束自己的行为,那么就不至于偏离人生的正道了。“上好礼,则民易使”,当官的自觉守礼,那么对下就容易管理。这里的“礼”,实际上就是一种行为规范,在今天可以理解为国家的法律法规、工作中的行为准则及公民道德标准等。孔子还主张“行己有耻”,凡是自己认为可耻的事情就不要做,要用羞耻之心约束自己的行为。无论是用“礼”还是用“耻”,终都是作用于人的行为,用它们来约束、要求自己。
3、尽管有人在做善事时,只是按照良心、道义和仁爱在行动,并没有想要也没有想到会有回报,但一个人把善事做出之后,是不可能在世间不产生任何反响的——知恩图报之心,人皆有之。
4、欲成大事者要看淡得失。
5、这是一种以人为主体的治国思想。全部儒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在于提高每一个人的素质。
6、中庸之道的生活智慧。
7、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8、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包含有宽恕、容人之意。
9、孔子用《论语》让你修身治国平天下,这是人的立身的目标;而老子的《道德经》强调的是道,也就是客观规律。一旦违背了客观规律,那你的付出都是无效的,自然也难以在世间立足。所以要以孔子做人,以老子处世。个人修行尚浅,与君分享。
10、犹豫就是在成败之间摇摆不定。
11、但学生总是喜欢逃离我们的视线,爱和我们玩躲迷藏。让我们也蹲下身来,从孩子的角度出发思考,多点体谅学生,设身处地的替他们想想,这个时候我们会发现其实孩子的某些错误是正常,可以理解。比如:设计课堂教学就要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教学进度要考虑到学生智力能力,作业布置要考虑到学生的承受能力。在教学中我们应多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去思考问题。
12、“现在就去做”可以影响你生活中的每一部分,它可以帮助你去做该做而不喜欢做的事;它会帮你抓住宝贵的刹那,幸运之神很可能就在这刹那之间投入你的怀抱。但如果一旦错过这个刹那,很可能永远不会再碰到。
13、求财,求官,求名,走圣人人格修炼的“五字诀”才是佳选择。
14、点击上方心灵麦田,关注后即可查阅所有精美文章
15、人这一辈子需要知道的东西太多了,常常让人感到累得慌。那么这些繁杂的知识中有没有为主要和核心的东西呢?也就是说,即使不太了解其他的知识,只要了解它们就足以立身处世?有!说来倒是简单,只有三个字:礼、命、言。
16、每个人都需要别人的帮助,但是接受别人的帮助也必须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别人的脚步注定是别人的去处,自己的双脚走出的是自己的路。人生于天地之间,自立自强才是人生重要的课题。
17、捧场都上场,拆台都下台。
18、犹豫越久,就越容易销磨信心和意志,丧失成功的时机。从糟的结果来说,如果一个较差的决定是比较早做出的,出了问题你还有补救的时间;而一个决策的作出如果既差又迟,那么你连补救的余地都没有了。
19、创新并不只是某些行业的专利,也不是超常智慧的人才具有创新的能力。创新只是在寻找一种新的改进方法,这种办法也许并不起眼,但是它一旦真的被实施之后,就能产生巨大的效应。你也可以创新,你也可以成功。
20、任何一项事业的背后,都需要一种无形的精神力量作为支撑。这种精神就是要像信仰神祗一样信仰职业,像热爱生命一样热爱工作的敬业精神。
转载请注明出处阿文说说网 » 孔子做人高境界【100句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