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娥的个人简介(黄娥的事迹)

1、黄娥的事迹

杨仁志书《李莉女士诗》黄娥

2、黄娥的个人简介

移来西域种多奇,槛外绯花掩映时。不为秋深能结实,肯于夏半烂生姿。——明·黄娥《庭榴》#黄娥简介#

3、黄娥的真实身份

明朝第一才子杨慎写下一首千古绝唱,仅开头两句,就惊艳了岁月在明朝历史的篇章中,有三位天才的文人熠熠生辉,他们的光华穿越千年的时空,依旧让后人惊艳。这三位杰出的人物便是解缙、杨慎和徐渭,而在这三人之中,杨慎的才情尤为突出,被公认为一代才子。杨慎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他天资聪颖,吸收知识如海绵吸水,温故知新的过程对他而言是如此得心应手,因此在他年少的时候,已经展现出了超越同龄人的文学造诣。杨慎的才情早熟,令人惊叹。他在11岁时就能创作出成熟的诗篇,而当他年仅12岁时,他所写的《古战场文》更是令世人对他的才华赞叹不已。青年的杨慎决心踏入官场,他在赴京参加科举考试的途中,又创作了感人肺腑的《黄叶》一诗。杨慎的诗才横溢,他在殿试中斩获魁首,进入翰林院担任修撰。有人以为,以杨慎的背景和天资,他应该能在官场上游刃有余,但是实际的情况却并非如此。杨慎坦率而直言,他的率真性格让他在官场中显得与众不同,这使得他的人生道路并不像预期的那样平坦。这是他人生的一个低谷期,但是也是他创作最优秀作品的阶段。杨慎这位忠诚于国家的文人,无法忍受明武宗的混乱统治,整日沉溺于娱乐和奢侈之中,对于如何治理国家的责任毫无兴趣。明武宗还宠爱并纵容宦官肆意干政,杨慎对这种局面深感痛心,但他的进谏却如石沉大海,没有得到任何回应。这份无力感和绝望让杨慎心如刀绞,于是他决定放弃官位,回到家中隐居。明武宗去世后,因他没有后嗣,皇位的继承者空缺。在这样的情况下,朱厚熜在杨延和的推荐下成为新的皇帝。看到新的皇位得主,杨慎心中再次燃起了为国家付出的热情,他决定离开家中重新返回官场。看到这样的事情发生,杨延和选择退出政治舞台,回到家乡隐居。杨慎的性格直率,他对此感到强烈的愤慨,他联名上书表达自己的观点,结果却遭到了皇帝的惩罚,被贬谪到了滇西。生活的打击接踵而至,杨慎的父亲也陷入了别人的陷阱,家庭的厄运让杨慎感到痛苦不堪。他从一位政府高官跌落到人生的最低点,他感到内心充满了无助,痛苦,失望和后悔。他甚至有过轻生的想法,然而就在这个时候,他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前往滇西的途中,杨慎需要穿越一条河流。河边有一个渡口,他看到渡口旁边有一条小船,船上的渔夫正畅快的饮酒。杨慎对于河边渔夫与柴夫的快乐生活感到十分震惊,他原以为,被发配到滇西,剩下的生活会是一片凄凉。然而,他却在这些身处社会底层,过着看似平淡无奇生活的人们身上看到了简单的快乐和满足,他的内心波澜开始慢慢平息。这个场景激发了杨慎的诗兴,他于是写下了被誉为千古绝唱的《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这首诗以河流的景色作为象征,以此表达了杨慎对英雄人物命运的深深慨叹和自身人生态度的反思。"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这两句诗词,像是描绘出了杨慎的一生,他比喻了人生如同江水一样,无情地流淌,瞬间的英雄辉煌,就如同江水中短暂的浪花,出现过,然后又消失在江水中。杨慎以此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叹,有多少人,正如这浪花一般,短暂地照耀,又迅速地消逝。后来,这首诗甚至被用作电视剧《三国演义》的主题曲,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观众。虽然表面上这首诗描绘了江水的景色,但是,实际上,杨慎借此释放了自己的内心情绪,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人生的深深思考。他也借此诗,成功地让自己得到了安慰。在完成这首诗后,杨慎的内心获得了极大的解脱,他不再陷于悲伤之中,因为他认识到,这就是他的命运。他重新找回了对生活的热情,即使在滇西这样偏远的地方,他也并没有感到无趣。滇西的官员们对杨慎的敬仰是不言而喻的。一方面,他家族的声誉,他的政治经历,都使他成为他们可以借鉴学习的对象。另一方面,杨慎的非凡才华也深深地吸引了他们。因此,杨慎在滇西的日子过得十分舒适,他并不需要忙碌于琐事,而是有大把的时间欣赏滇西的风光,同时创作了大量的诗词。在滇西生活的三十年中,杨慎诗词创作达到了高峰,共计约有两千三百多首。在众多的诗词中,杨慎对家乡的深深思念及对妻子的思恋贯穿其中,表现出深深的怀旧之情。他的妻子黄娥在他被贬谪时曾送他至江边,那种别离的情感深深烙印在他的心中,于是他创作了《江陵别内》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黄娥简介#

4、黄娥资料

人间烟火气,最扶凡人心!《烟火漫卷》是作家迟子健老师2019年完成的长篇小说,最早发表于2020年《收获》杂志第4期,该书获得《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2020年度好书荣誉,入选中国图书评论学会评选的2020年度“中国好书”名单。小说以开着“爱心救护”车的主人公刘建国为轴心,榆樱院为场地,于大卫夫妇、黄娥和儿子杂拌儿、神秘的救护客人翁子安、刘建国的哥哥刘光复、妹妹刘骄华等人物为半径,每个人都有着不能告知的悲伤。而“找人”成为了他们生活的重心与纽带,也因找人小说将所有的人物连接在一起。作者用朴实,生动的笔触描绘都市中生活的小人物,记叙了建国初期被普通人收养的日本遗孤刘建国,耗尽一生寻找被他遗失的好友于大卫的孩子“铜锤”,以及与他相关的一系列人和事……。故事读来让人感觉苦难和悲伤,但正如作者所说的:“在悲伤和苦难之上,从不缺乏人性的阳光”。你看主人公刘建国,年纪轻轻的时候丢了友人于大卫的孩子,爱慕的姑娘将之逐出爱的领地,半辈子的时间都在找人,好不容易有个也许可以相伴到老的黄娥出现,却又被翁子安横刀夺爱,最后甚至发现,与自己相处一生的兄弟姐妹也无血缘关系,自己是日本遗孤。然而,如此经历的一个人却始终未失去善良。看着大哥楼下的灯火,会倍感“每个窗口的灯火,都是尘世的花朵,值的珍惜”;曾经伤害他的人想赎罪,把煤矿30%无偿转让给他,他不要;被他伤害的人,他用余生去救赎。你再看黄娥,她背井离乡,来到喧嚣的大城市,就是想给杂拌儿寻觅一个负责任的养父,并且一条一条列出她身后杂拌儿需要注意的事项,这是身为母亲的天性,人性的光辉;你还看刘骄华,无偿借房给黄娥母子,就是想让二哥刘建国找一个着落,同时刘骄华尽管已完成狱警的使命退休了,但仍然在帮助服刑出来的无业人员找工作、再就业。还有杂伴儿、于大卫、谢楚薇、翁子安舅舅等等,每个人身上都有着人性的闪光点……。迟子健老师把这本书定名为《烟火温卷》,用她自己的话说:就是对这座埋藏着父辈眼泪的城市,对自己生活了30年的哈尔滨,进行一次酣畅淋漓的文学表达。迟子建说:“有一种烟火,可能是深藏在地下,又回到人间的。我喜欢烟火人间的感觉,虽然这些东西未必一定写到我小说当中,但是我不经意这样走过的时候,感染了这种人间烟火气”。在她看来,琐碎平凡、日复一日的美好,终能汇成城市的河,安抚那些历经挫折伤痛的灵魂。我们都是芸芸众生中为生存忙碌而卑微的小人,有时候欢乐,有时候悲伤,有时候脆弱,有时候坚韧,有时候真诚,有时候也有点诡异,但不缺的是人性的善良和光芒。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谢谢迟子健老师给我们带来了一部如歌漫卷、温暖人心的长篇力作!

5、黄娥的诗

春阳作者王世超黄娥染发着新装,杨花随溪影娇娘。黄茑见情啼啼喜,一度唤醒杏出墙。

6、黄娥个人资料简介

四川古代四大才女。很多人说中国古代女性地位不高,但是你有没有发现,自认为有人权的西方国家被记录下来的女性多数是靠美色靠身体流传下来的,例如海伦,例如埃及艳后,到了近现代才有靠才华被记录的,例如居里夫人。然而在中国古代,记录下来的有名女性不仅有女皇帝,太皇太后,女将军,女诗人,贞洁烈女等等,什么叫女性地位不高?简直扯淡。那我们今天就来说说女诗人,四川四大才女。第一,卓文君卓文君:卓王孙之女,司马相如之妻。卓文君貌美有才气,善鼓琴,家中富贵。她是汉临邛大富商卓王孙之女,好音律,新寡家居。丧夫后许多名流向她求婚,她却看中了穷书生司马相如。司马相如能弹琴作诗,长得又帅(《史记》曰:甚都),卓文君从中领会到他的才华和情感,一心相爱。司马相如家里一无所有,卓文君随他私奔后,就开了个酒铺,亲自当掌柜,文君当垆卖酒,相如则作打杂,不怕人讥笑。后卓王孙碍于面子,接济二人,从此二人生活富足。后来司马相如终于成名天下。而文君夜奔相如的故事,则流行民间,并为后世小说、戏曲所取材。司马相如的文采,卓文君之美艳,当垆卖酒,白头兴怨,长门灵赋;封禅遗书传为千古佳话。流传于世的还有那首著名的《凤求凰》以及卓文君所作哀怒的《白头吟》和凄怨的《诀别书》:“春华竞芳,五色凌素,琴尚在御,而新声代故!锦水有鸳,汉宫有水,彼物而新,嗟世之人兮,瞀于淫而不悟!朱弦断,明镜缺,朝露晞,芳时歇,白头吟,伤离别,努力加餐勿念妾,锦水汤汤,与君长诀!”卓文君大胆的追求爱情,这在封建社会是离经叛道的行为。她当垆卖酒迫使父亲承认她的婚事说明她很机智。从前的女子无才便是德,可是卓文君有才有德。在晚年,司马相如移情别恋的时候,她不像一般女人那样逆来顺受,也不像泼妇那样骂街,而是以诗来警戒丈夫,挽回丈夫的爱情。卓文君的经历为后代的知识女性树立了自由恋爱的榜样。薛涛薛涛(约768~832年),字洪度,唐代乐伎、清客,蜀中女校书、诗人。创薛涛笺。薛涛与卓文君、花蕊夫人、黄峨并称蜀中四大才女,流传诗作90余首,收于《锦江集》。十四岁时,薛郧逝世,薛涛与母亲裴氏相依为命,迫于生计,薛涛凭自己过人的才貌为歌伎。薛涛精诗文、通音律,侍酒赋诗、弹唱娱客,被称为“诗伎”。唐德宗时,朝廷拜中书令韦皋为剑南节度使,统略西南,韦皋是一位能诗善文的儒雅官员,他听说薛涛诗才出众,而且还是官宦之后,就破格把乐伎身份的她召到帅府侍宴赋诗,薛涛遂成为成都名伎。一年后,韦皋惜薛涛之才,准备奏请朝廷让薛涛担任校书郎官职,后虽未付诸现实,但“女校书”之名已不胫而走,同时也被世人称为“扫眉才子”。后来,韦皋因镇边有功而受封为南康郡王,离开了成都。继任剑南节度使的李德裕,同样非常欣赏薛涛之才。在薛涛的有生之年,剑南节度使总共换过了十一位,而每一位都对她十分青睐和敬重,她的地位已远远地超过了一般的歌伎。花蕊夫人花蕊夫人,后蜀皇帝孟昶的贵妃,五代十国时期女诗人,青城(今都江堰市东南)人。姓徐,一说姓费。幼能文,尤长于宫词。得幸蜀主孟昶,赐号花蕊夫人。孟昶降宋后,花蕊夫人被虏入宋宫,为宋太祖所宠。其宫词描写的生活场景极为丰富,用语以浓艳为主,但也偶有清新朴实之作,如“三月樱桃乍熟时,内人相引看红枝。回头索取黄金弹,绕树藏身打雀儿”这一首,就写得十分生动活泼,富有生活情趣;其《述国亡诗》亦颇受人称道,实难得之才女也。宋灭后蜀时,只用了一万军队,而后蜀的十四万军人几乎不战而降,花蕊夫人随孟昶流亡北行,夜宿葭萌驿站,感怀国破家亡的哀愁,在馆壁上题了这首《采桑子》,因军骑催促,只得半阕,却一字一泪。宋太祖赵匡胤久慕花蕊夫人的才名,召见了她并命她赋诗一首,花蕊夫人就做了这首满怀亡国之恨和故国之思的诗。黄峨黄峨,一作黄娥,明代女文学家,字秀眉,四川省遂宁市西眉镇(今属遂宁安居区)人。状元杨慎之妻,世称黄安人、黄夫人。父珂官工部尚书,自幼博通经史,能诗文,擅书札。政德十四年(1519)与杨慎结婚不久,慎谪守云南,长达30年之久,长期留居夫家新都区,管理家务。在天各一方的离别期间,以《寄外》诗闻名当世。又工于散曲,在明时已有刊本《杨升庵夫人词曲》5卷,又有《杨夫人乐府》,但其中多与杨慎《陶情乐府》所收者相混。近人将两人之作合编为《杨升庵夫妇散曲》,风格缠绵悲切,有“曲中李易安”之誉。她博通经史,擅制词典的才名为艺林传颂。丈夫状元郎杨慎对自己妻子的才学叹赏之极而致于崇拜,称黄娥为“女洙泗(女孔子),闺邹鲁(女孟子),故毛语(女毛公)”。

7、黄娥介绍

状元杨升庵和黄娥的爱情故事杨升庵,四川新都人明武宗正德六年(1511年)状元。其父在朝廷历任首辅大臣等要职。杨升庵原配王氏早逝,娶兵部尚书女黄娥为继室。黄娥不仅容貌端庄美丽,且胸有文才,被认为是明代著名女诗人。关于她也有不少传说。某次,黄娥乘小轿外出,恰遇新都县太爷的轿子回衙。因事急,未君立停轿相让,黄娥叫轿夫绕道而过,不料县太爷眼尖发现了,很是生气:竟然有人敢不把我县太爷放在眼里。县大爷立即叫衙役挡了黄娥的轿子,要问个明白。黄娥对轿夫说了几句话,让他回禀县太爷。县太爷听后,忙下轿走到黄娥的轿前谢罪。不等他走拢,黄娥的轿子已飞快地被抬走了。原来,轿夫回禀县太爷话:"尚书女,宰相媳,翰林妹子状元妻,黄娥是也。"由此,也可看出其家世之显赫。但没有几年,杨升庵因与皇上政见不合而遭贬,被削去官职,发配到云南永昌(今保山)充军戍边,一去30年。这其间也回过几次四川老家,但未能得到赦免,至老死边陲。杨升庵与黄娥长期分居,夫妻深情往往用诗词互相表达,这就给文坛留下许多佳句。杨升庵初去云南,黄娥送至湖北江陵,夫妻分手时,别情依值,杨升庵作《临江仙》:楚塞巴山横渡口,行人莫上江楼。征骖去掉两悠悠,相看临远水,却羡多情沙上鸟,双飞双宿河洲。今晓明月为谁留?独自上独舟。团团清影好,偏照别离愁。诉说不尽的离愁别恨,都在这最后一刻倾泻而出。就连无意中瞥见江边沙滩上成双作对嬉戏的飞鸟,也触动对往昔恩爱的无限回味,可惜一轮圆圆的明月,它并未带来团圆,却增加和渲着离别的苦楚。黄娥对远在云南边疆的丈夫寄去无限的思恋与牵挂,她在《罗江怨》中写道:相思相见何年月?泪流襟上血,愁穿心上结,鸳鸯被冷雕鞍热。短短四句,都是血泪写成,黄娥想念夫君的相思之苦,尽在其中。黄娥她又在另一首《双调落梅花》中写道:春寒峭,春梦多,楼头下,风味佳,峭寒生雨和风,不知对春思落也,背立在,海棠花下。梦见中和他两个,醒来时空床冷被窝,不见你,空留下我。黄娥比杨升庵小十岁,夫妻别离之时,她正值青春年华,对夫妻情爱的回忆,每每梦中再现。这也是人之常情。黄娥作为一个女性诗人,将自己的切身体会与感受写出来,其情感之真挚坦诚与诗句的精美隽永,可与李清照写给赵明诚的词比美。黄娥还有首寄杨升庵的著名诗篇《寄外》:雁飞曾不度衡阳,锦字何由寄永昌?三春花柳妾薄命,六诏风烟君断肠。日归日归愁岁暮,其雨其雨怨朝阳。相闻空有刀环约,何日金鸡下夜郎。此诗多从古诗词旧句中转引,清照词的风味很浓,但运用贴切,恰当地传达了作者思念远方亲人,欲见不得见的悲伤凄切的心情和期盼良人早归的热切愿望。杨升庵与黄娥长期分居两地,天各一方,鸿雁传诗,互诉衷曲,为当时所攸羡,为后世所仰慕。他们死后,人们把杨升庵的《陶情乐府》和黄娥的《杨夫人乐府》合编为《杨升庵夫妇散曲》,广为流传。

转载请注明出处阿文说说网 » 黄娥的个人简介(黄娥的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