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作者的简介(老舍的作者)

1、老舍的作者

1943年,老舍妻子带着3个孩子去找老舍,老舍吓了一跳,连忙对另一个女子说:“她来了。”女子听闻,愤然离开。老舍不顾妻儿,一路追到了上海。这名女子,名叫赵清阁,时年29岁,与老舍同居多年。赵清阁是个倔强的女孩,她出生于大户人家,但为了逃避包办婚姻,15岁就前往上海求学,第一次给杂志投稿就被录用,是鲁迅很欣赏的才女。然而,她却爱上了不该爱的人。和赵清阁相遇时,老舍已有妻子,相处多年,还生了3个孩子。老舍的妻子名叫胡絜青,比老舍小6岁,两人都是满族人。胡絜青也是才女,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国文系,两人于1931年结婚,但对妻子,老舍始终缺少一丝恋爱的热情。他们的第一封信,老舍是这么写的:“第一,要能受苦,能吃窝头,如果天天想坐汽车就别找我;第二,要能刻苦,学一门专长;第三,不许吵架,夫妻和和睦睦过日子。”或许,被偏爱的总是有恃无恐。胡絜青应该很爱老舍,才会让他如此肆无忌惮。两人结婚后,日子过得平淡,但因为抗战的缘故,老舍跟随大部队一路撤退到重庆,家里的琐事和孩子,就都成了胡絜青的任务。但她也是个能吃苦的女子,没有抱怨,带着孩子退到北平。就算是如今,1个女人带着3个孩子生活,也不是容易的事,更何况,当时烽火连天,物价飞涨,没有男人搭把手,日子是真的难。胡絜青咬牙坚持了下来,但她没想到,丈夫居然在重庆和赵清阁谈起了恋爱,并且顺理成章同居起来,连远在北平的她都能听到风声。该怎么办?胡絜青看着3个孩子,下定决心前往重庆。她走了3个月,没有告诉任何人,等老舍知道后,她已经快要抵达重庆了。老舍很慌乱,不是因为担心妻儿一路前行的艰难,而是不知道该如何面对赵清阁和妻子。他的性格素来有些优柔寡断,既狠不下心离婚,也舍不得离开赵清阁。妻儿4人抵达重庆时,老舍把她们安排在外面,因为赵清阁还住在他的住处,没有搬离。胡絜青没有吵闹,她安静地等着丈夫的决定。赵清阁是才女,也有傲气,她无法面对这种第三者的羞辱,在她的价值观里,相爱的人,要么光明正大在一起,要么孤独终老,此生不再相见。于是,她当即搬离老舍的住所,只身前往上海。此时,松了口气的老舍,连忙将在外住了十几天的妻儿,迎接回了家。胡絜青以为,丈夫这是想要回头,但她没想到,老舍居然安顿完自己之后,又一路追随赵清阁去了上海。胡絜青自然不会放任丈夫离开,她带着孩子也追去了上海。1945年,胡絜青怀上了第4胎,也是这一胎,彻底让赵清阁醒悟。她决心放弃老舍,并留下信件:“各据一城,永不相见。”此后余生,赵清阁始终没有嫁人,也再也没见过老舍一面。她是骄傲的,恰如少年时,她母亲早逝,继母又不喜欢她,她直接拿着祖母给的4个银圆,只身逃往上海求学,自此以后再没找家里要过一分钱。她的事业很成功,当过报社主编,投身进步事业,后来还在上海社会科学院专门研究《红楼梦》。许广平很喜欢她,曾这么评价她:“她学生气很浓,缄默文静,和萧红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性格。”也有人为她惋惜和不值,杜宣先生说:“我原本以为才女高标,洁身自好,是一件至善至美之事;可是看到赵清阁的结局,大受刺激。独身可以,但不要因为一个男人。好的女子一定要有好的感情呵护着,不能给予她们这种保障的男人,不配去接近她们。”【灵枫历史阁】老舍是著名文学家,他的《骆驼祥子》《四世同堂》都是耳熟能详的作品,但少有人知,这么出色的作家,却曾辜负了2个女子。他辜负了妻子胡絜青,结婚数十载,生育4个孩子,却看着他为另一个女子沉沦。虽然最终他回归了家庭,可伤害过,总会留下伤疤。他辜负了红颜赵清阁,若是不能负责,就不要轻易招惹,平白无故,让世间多了这么多的遗憾。如果你有女儿,记得告诉她,不要爱错了人,不要轻易许诺一生,不要因为一个男人,而失去了爱的能力。如果你有儿子,记得告诉他,顶天立地的男人,一定舍不得自己的女人伤心。你怎么看?欢迎留言。关注我@灵枫历史阁,把旧时光的故事讲给你听。#打卡挑战局#

2、老舍作者的简介

涨知识啦❗❗著名作家笔名和原名?看了之后,才发现很多都不知道。老舍(舒庆春) 三毛(陈平)鲁迅(周树人) 莫言(管谟业)家?孩子的收藏起来,这些也是考试的一部分,没事让孩子看看。

3、作者老舍怎么介绍

1943年,胡絜青带着3个孩子穿过日占区投奔丈夫老舍,老舍一听妻子来了,碗都摔在地上,脸色都变了。妻子在车站等了半天才看到老舍,没想到老舍抱着孩子,却不敢看她的目光,原来老舍跟一个美女作家同居了。1930年,老舍刚从英国留学回来,结果被母亲劈头盖脸一顿骂:“我们舒家还等着你传香火啊,再找不到,你别回家了。”被老妈赶出门,老舍只好找好兄弟罗常培喝闷酒,罗常培一听哈哈大笑,就这事啊,包我身上了。没想到,没过几天,罗常培就真的给自己介绍了一个姑娘。此人正是26岁的胡絜青。一个缺女朋友,一个缺男朋友,两人刚好凑个“好”字。1931年,老舍和胡絜青结婚了。结婚时,老舍对胡絜青约法三章:要吃得了苦,能吃窝窝头,如果想要天天坐汽车,就别来找他。要刻苦,要学一门技术。夫妻二人要和睦相处,决不能吵架拌嘴。这些她想都没想就答应了。1937年,抗战时期,老舍去武汉支援抗战,胡絜青回北平照顾孩子和婆婆,这样的日子,她过了5年。这5年,所有的事都得自己做,要照顾家人,还要忍受和老舍的分别之痛。可是,在武汉老舍却和另一个女人好上了。在一次聚会上,老舍遇见了赵清阁。那段时间,赵清阁正在为办期刊《弹花》的事烦恼。老舍是有名的作家,赵清阁就请他为期刊写稿。看看她如此志向,老舍爽快答应了。两个人经常一起写稿,改稿,一起创作。在相处中也互相产生了感情,最后两人还同居了。1942年,婆婆去世,经受战争的胡絜青决定来投奔老舍。胡絜青领着3个孩子用了50多天才到达重庆。老舍一听妻子来了,碗都摔地上了。到车站接了母子4人,老舍把他们安排到其他地方住下。那段时间,老舍没有站出来处理几人的关系,不跟妻子离婚,也不跟赵清阁断。赵清阁问她:“你要她,还是我,你要做个选择,不然你让我怎么办?”老舍只是闷头不语,一个是结发妻子,一个是红颜知己。让自己如何选。之后,赵清阁离开老舍,去了上海。没想到,老舍立马追了过去,对于这段感情3人都没有做出让步。直到胡絜青写了一封只有十个字的信给赵清阁时,两人才断了联系。在信中胡絜青写到:“我怀孕了,生了一个女儿。”之后,老舍与赵清阁“各据一城,永不相见。”这段感情也画上了句号。但老舍给胡絜青带来的伤痛是无法消除的,因为这段感情,妻子对他不再如从前,夫妻二人之间的隔阂最终也送走了老舍。文革期间,老舍遭到批斗。而妻子胡絜青竟也写大字报告发老舍的婚外恋。老舍悲痛欲绝。1966年,老舍纵身一跃,投湖结束了自己的一生。这段三个人的感情,终究是以悲剧收场,我想造成这一切的原因不会是其中一人,三人行时,面对岔路口不同意见都会有6种,更何况感情了。有人说,两个人在一起是为搭伙过日子,时间长了谁还管爱不爱;也有人说,两个人在一起是因为志趣相投,如果这些没了,那在一起也毫无意义。不知道对此大家有什么想法呢?

4、作者老舍的介绍

1943年,胡絜青带着孩子跨越三万里找老舍,谁料老舍知道消息后,脸色煞白,他难过地看着身边的赵清阁,久久未语,赵清阁见此情况二话没说直接离开,没想到,老舍竟然为了她不顾妻子追到了上海。赵清阁与老舍相识于1937年,当时抗战爆发,为了给国民精神上的希望,赵清阁主编了《弹花》月刊,老舍对《弹花》的期望非常高,不仅在里面发表了多达十几篇的文章,而且和赵清阁交往甚密。在老舍的心里,赵清阁是个非常勇敢有主见的女子,在这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中,她敢于坚持理想,坚持在“抗战一线”,这种精神令老舍非常佩服。老舍只要一有时间,便去看望赵清阁,为她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久而久之,赵清阁对于老舍也产生了不一样的情愫。老舍在当时虽然已经是个有名气的作家,但因为他童年时期的经历,一直让他的内心非常的孤独,即便在母亲的催婚下,他娶了师范毕业的胡絜青组建了自己的小家,但是他的内心依旧像一座孤岛。但赵清阁的出现改变了这一情况,虽然老舍当时的生活比较拮据,但赵清阁并不介意,她认为只要两个人真心相对,其他的一切都会慢慢地好了起来。不久之后,两个人便不顾周围人的眼光住在了一起,在老舍生病期间,赵清阁衣不解带的守在老舍的身边,照顾他的生活,但是赵清阁对老舍的这份情感,在胡絜青带着孩子跨越万里,赶来重庆时发生了巨变。胡絜青之所以突然抱着三个孩子找老舍,是因为她已知道了老舍这里的情况,虽然她心生悲凉,但是她看着自己还未长大的三个孩子,犹豫许久,终是决定不远千里挽回婚姻。赶到重庆的胡絜青没哭没闹,因为结婚之初,她与老舍有约定,婚后无论遇到多么难的事,都不要争吵,于是她带着孩子们住在旅馆中,等着老舍给自己的交代。位于情感中心的老舍面对这种情况却不知所措,一边是自己多年的发妻,一边是他的真心所爱,如果穿越到古代,或许老舍想要同时拥有,但是现实的情况却不允许他这么做,犹犹豫豫中,老舍不断地选择逃避。赵清阁看着这样的老舍,心里已经有了打算,她沉默地收拾了行李,只身一人前往了上海。面对赵清阁的离开,老舍虽有不舍,但心里终是舒了口气,并将胡絜青与孩子们接到了他的住所。但是到了上海的赵清阁经济十分拮据,只能靠着断断续续的文章收入维持生计,知道情况后的老舍经常偷偷地给赵清阁寄钱,希望能给自己赎罪,但每次赵清阁都给他退了回来,最后老舍竟然鬼使神差地去了上海。但赵清阁却根本不见他,只让朋友给老舍托句话,说:现实的我们这辈子都无法相爱,还是各自回到各自的生活中吧。老舍带着赵清阁的话失魂落魄地回了重庆,看着家里日夜操劳的妻子,老舍这时候才发现,两个女人他都辜负了!痛苦不堪的老舍再次将自己变成了一座孤岛,怀着深深的爱与歉意远赴美国,到了美国的老舍依旧干着自己的老本行,但是由于人文差异与水土不服,让老舍的生活更加艰难。但无论如何艰难,老舍都没有勇气回去面对被自己伤害的两个女人。这样的日子一过就是四年,到了新中国成立之后,国家急需一部分知识分子建设祖国,位于美国的老舍起了回国的想法,但却迟迟没有行动。就在此时,他收到了赵清阁的一封信,上面写道:回到自己的祖国,回归自己的家庭。这封信让老舍下定决心回国,但是回国之后,赵清阁依旧闭门不见他,只让人给他捎了一封信,这封信上只有八个字:各据一城,永不相见。赵清阁的这封信让老舍彻底知道,赵清阁是真的离他而去了,虽然两个人心中依旧有爱意,但是终究抵不过逃避与家庭的羁绊。最终老舍选择回归家庭,陪伴在胡挈青的身边,一起照顾着孩子长大,工作之余,两个人一起养花品茶,欢声笑语经常充斥在家庭的角落中,日子似乎回到了最初的样子。但是胡挈青心里受到的创伤却根本没有愈合,她的内心深处依旧对老舍有着深深的怨恨,这怨恨在特殊年代,老舍遭受批判时彻底显露了出来,她不仅没有给予老舍任何安慰,还对其爱搭不理,给了老舍致命一击。1966年8月24日,心灰意冷的老舍像他书中所描述的很多自杀者一样,一路走到湖畔边,看着湖面波光粼粼,哀莫大于心死,最后纵深一跃,在太平湖里结束了自己的一生。参考文献:《老舍传》作者:z编辑:一一#故事##头条创作挑战赛##作者老舍简介#

5、作者老舍简介及作品

1966年,北京一老人在西城的太平湖边读了一整天的毛泽东诗词,读完后他竟纵身跳入湖中。然而,人们却说他是被妻子害死的。这位老人就是知名的作家老舍,原名舒庆春,1899年出生于北京,地道的满族人氏。1930年,老舍在朋友的介绍下,结识了还在北京师范大学就读的女孩胡絜青,苦苦追求了一年,两人终于结婚成家,并生下了一儿二女。抗日战争爆发后,周恩来在武汉联合广大文艺工作者,组织了一个文艺界抗战协会,特意邀请老舍来武汉主持工作。1937年7月,老舍孤身一人远赴武汉。而胡絜青则留在老家济南,除了照顾三个孩子外,还尽心侍奉着公婆,吃尽苦头,却毫无怨言。次年3月,因为工作需要,周总理给老舍安排了一位名叫赵清阁的女秘。赵清阁时年24岁,是一个才华横溢的女作家和画家。工作期间,志同道合的两人朝夕相处,惺惺相惜,互生好感。后来,老舍随文协集体转移到重庆工作。不久,赵清阁也来到重庆,两人再次相聚。慢慢地,老舍与赵清阁由上下级关系发展到情人关系,开始了同居生活,由此埋下祸端。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1943年,胡絜青得到消息后,为了挽回丈夫,她带着三个孩子,冒着硝烟弥漫的战火,不远万里地来到重庆。当老舍得知妻子来重庆找他时,惊恐万分。为了不让妻子发现他金屋藏娇,他一边托人把老婆和孩子安排在宾馆中暂住。另一边劝说赵清阁搬离他的住所。赵清阁本以为老舍会为她与妻子离婚。可通过这事,她发现老舍根本就不想离婚,但又不割舍不下与自己的感情。赵清阁思来想去,决定不再扮演这种不光彩的角色,便果断地了结了这段见不得光的感情,只身一人逃往上海。没想到的是,痴情的老舍居然追到了上海,再次与赵清阁纠缠在一起。不久,胡絜青也追到了上海。老舍为了跟赵清阁在一起,跟她说道:“要不我们想个办法,找个遥远的没人知道的地方,我写书,你作画。一起与清风为友,与明月为伴。如何?”然而,此时的赵清阁已经厌倦了这种偷偷摸摸的日子。她告诉老舍:“我们是生活在现实里的,现实只会不断地折磨我们。除非我们一块儿去跳江,否则我们都无法逃避现实。”无奈之下,老舍决定先暂时回归家庭。表面上他与妻子已重修旧好,但心里却时刻想念着赵清阁。1946年,老舍申请去美国讲学,临行前写信给赵清阁。信中,他说自己在马尼拉买了一处房子,希望她能与自己一起去那生活。赵清阁此时已心如明镜,她已下定决心不再继续充当第三者。她只回复了老舍8个字:“各据一城,永不相见。”此后,两人真的再也没有见过面,相互之间把情愫暗藏在心底。此后,赵清阁便将全部的精力投入到文学的研究上,余生再也没有嫁人。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同年12月,一向爱国的老舍,迫不及待地从美国回到了中国。接着,他便全身心地投入到赞颂新生活、新社会的创作中。1950年,他编写的剧本《龙须沟》大获成功,他也因此被授予“人民艺术家”的称号。他先后担任了文联和作协副主席以及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常委等。但是,谁也没有想到,如此爱国的老舍,居然会被当作反动分子进行批斗。1966年8月23日,刚大病初愈的老舍参加了一场活动。谁知,作家草明居然在活动中举报老舍,说他把《骆驼祥子》的版权卖给了美国人,致使老舍被打得头破血流。第二天早上,老舍在妻子出门上班后不久,也独自出了门。他在出门前,还特意走到院子里,跟4岁的孙女郑重地说道:“月月,和爷爷说再见。”童真无邪的孙女,并不知道这是她与爷爷的最后一面,调皮地挥了挥小手,笑着说:“爷爷再见。”谁知,老舍这一出去,便再也没有回来了。老舍走出家门后,便来到北京西城的太平湖边,手里拿着一本毛主席的诗词,念了整整一天。到了夜深人静时,他毅然决然地跳进了冰冷的湖水中……关于老舍的死因,众说纷纭。有人说,是发妻胡絜青不满老舍当年的背叛,故意举报老舍导致;也有人说,是老舍不堪屈辱,以死抗争、以死铭志,与妻子胡絜青无关。关于老舍的死因,不管是历史原因还是感情原因,都不能抹去老舍为文学作出巨大贡献的事实。如今,他的代表作《骆驼祥子》等多部小说和剧作,都曾被中学课本收录。在感情方面,老舍确实给妻子及赵清阁造成了伤害。但老舍作为中国文坛上的巨星,瑕不掩瑜,功不可没。对此,你怎么看?品百态人生,阅天下奇闻,尽在有书。作者:允咏编辑:一鹭向前参考资料:1.新京报2019年02月03日《老舍诞辰120周年不该被忘却的老舍之死》2.《文史精华》 1997年03期《老舍先生自杀前后》#人物##头条创作挑战赛##在头条看见彼此#

6、关于作者老舍的简介

老舍(1899年—1966年),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满族正红旗舒穆禄氏,祖籍辽宁辽阳。我国著名作家,有“人民的艺术家”、杰出的语言大师的称号。老舍的童年是在贫困和痛苦中度过的,他家祖辈全是文盲,他的哥哥和姐姐没上过学。7岁那年,老舍进了私塾,后来又上了小学,他成了舒家和姥姥家第一个识文断字的孩子。老舍在北京西直门南草厂胡同上高等小学堂时,不象一般的八旗子弟那样,整天玩鸟、养鸽子、养鱼、斗蝈蝈,而是刻苦学习。学校里有些纨绔子弟看不起这个穷孩子,老舍并不在乎,他发奋读书,待人诚恳,深得不少同学的好评。有个叫高煜年的同学,特别佩服老舍,最爱和他一块玩。有一年初春,正是孩子们放风筝的时节,北京城上空,到处飘满了五颜六色、各式各样的风筝。教国文的孙老师给学生出了个《说风筝》的作文题,要求同学当天交卷。风筝谁都见过,每个孩子几乎都放过风筝,这篇作文似乎不难作。老会经过构思谋篇,心里有了谱,提笔写时,文思泉诵,很快就按老师的要求写好了。可高煜年却发了愁,眉头紧锁,不知从何下手。老舍等得有点不耐烦了,就悄声对高煜年说:我给你起个头,你快写完交卷,咱们好玩去。高煜年正求之不得,连忙说好。万事开头难,老舍给他起了个头,他的思路也打开了,很顺利地交了卷。第二天,孙老师特别高兴,他对同学们说这次作文,不少同学都有进步,高煜年的作文破题得体,很有新意。孙老师多声朗读起高煜年的作文,老舍和高煜年见老师得意的样子,禁不住笑了起来。孙老师奇怪地问:“你俩笑什么?难道我读错了吗?”俩人都支支吾吾。孙老师再一追向,老舍道出了真相,孙老师夸他很诚实。1913年,老舍考入京师第三中学,几月后因贫退学,同年考取公费的北京师范学校。1921年老舍开始发表作品,1924年,赴英国,任伦敦大学亚非学院讲师。老舍一生勤奋创作,代表作品有《我这一辈子》《骆驼祥子》《龙须沟》《四世同堂》《茶馆》《正红旗下》《文学概论讲义》等。

7、过年作者老舍

作家老舍9岁时还不认识字,想上学,寡妇母亲却拿不出3吊钱的学费。这时,隔壁刘大叔推门而入,对他的妈妈马氏说:“大姐,明天我来接孩子上学,书籍、学钱,你都不用管!”一瞬间,老舍的小心脏扑通扑通,跳得老高。他的命运也就此改变。老舍的父亲早逝,在他1岁时就没了。母亲马氏虽勤劳,也只是靠着浆洗衣物,勉强让几个孩子解决温饱问题。因此,老舍长到9岁还无法入学。贫而不识字的他,只能迈着小腿儿去做一点小买卖。背个筐筐,上街卖豌豆、花生。这样的日子持续了很久,本以为他的人生会如此蹉跎下去。幸运的是,某天家中来了一位贵人——刘寿锦。刘寿绵是京城粤海刘家的独子,地地道道的富家子弟。那时候,北京西直门大街一半都是他家的产业。这样的一个大富翁推门而入,只问了马氏一句话:“大姐,孩子几岁了?上学没有?”马氏诚恳地说:“没,没上。”他扫一眼年幼的老舍,又看着马氏郑重地说:“大姐,明天我来接孩子,书籍、学钱,你都不用管!”马氏很不好意思,想要拒绝。可刘寿锦却不容他拒绝,仿佛这是一条命令一般。就这样,第二天老舍跟着刘大叔去了学堂。他说,自己就像一条极不体面的小狗一般,跟在这位白嫩的阔人后面,走进了一家改良私塾。老师是一位很死板又很有爱心的老头。拜了孔子和老师后,老舍拿到了一本《地球韵言》和一本《三字经》。上学后,老舍对知识极渴求。与此同时,他也非常珍惜这个读书机会。为了感谢刘大叔,他经常会去拜访他。刘大叔总是很热情,从前不因为他是一个穷孩子而冷淡他。然而,这样的一位大善人,由于常做好事,又不计算得失,没几年就一贫如洗了。即使这样,他也依旧变卖家产,施粥放粮。后来,刘大叔的儿子去世,他选择了出家,法号宗月。身份虽然改了,他的初心却不改,依旧乐善好施。素材来源青鸟诉音尘,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出处阿文说说网 » 老舍作者的简介(老舍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