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张荣明讲解(道德经吴友明)

1、道德经吴友明

第36天道德经第四十一章,大器晚成

2、道德经张荣明讲解

抄书打卡第45天今天学习《道德经》》第41章 、第42章第41章我的理解是悟性好的人听了“道”之后,就去努力实践;悟性普通的人听了“道”之后,或者记得或者遗忘;悟性较差的人听了“道”之后,就会哈哈大笑,不置可否。很多事情不像你看到的那样,就好比光明的道路之前都是曲折幽暗的,最好的器皿也是最后一刻才能成型一样!所以只有悟性较差的人才只看表面,而虚假的表面往往与真实的内在大相径庭,所以那些看不清“道”的人才会认为“道”也就是那么回事,甚至非常可笑。第42章就是我们所熟知的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一章我的理解是,整个“道”可以看作“一”,“道”产生阴阳,阴阳互相交融又产生和谐之气,最后阳气、阴气、和气三者互相作用,产生了万物。万物背阴而向阳,阴阳二气互相冲融产生和气。《道德经》真的是一部值得每一个人都反复看的书!每看一遍理解都不同#头条抄书打卡#

3、道德经吴小豪讲解

【《道德经》第四十一章 解读书评 A2056 “若存若亡”是指怀疑道的存在?】署名为“李若水”的作者把“中士闻道,若存若亡”译为“中士听了道,怀疑道的存在”。“存”与“亡”是与“闻道”相关的,是道理与听者的关系,也就是说听到的道理好像“存”入大脑,又好像从大脑中“逃亡”出来了,言外之意就是不走心,当作耳边风,左耳进,右耳出,这与是否怀疑“道的存在”能有什么关系?而更常见译文是“将信将疑”,都强调是否相信有关,这一点都不是偶然的,而与宗教信仰的影响息息相关。此外,之所以有这些误解,还因为他们不知道这里的“道”是言说的道理,否则如果是指“万物之宗”的东西,怎么可能“闻道”呢?怎么听到呢?------溪谷2023.6.17#《道德经》#

4、道德经吴永达

夜读道德经第33章和第14章!在《道德经》第33章中,提到了“自知”和“知人”两个方面的重要性。其中,“自知”是指了解自己,而“知人”则是指了解别人。这两个方面是相互关联的,因为只有了解自己,才能更好地了解别人;而只有了解别人,才能更好地了解自己。在人际交往中,了解自己和了解别人同样重要,这样才能更好地沟通和相处。《道德经》第14章主要讲述了“夷、希、微”三个概念,这三个概念都是用来形容人的感官无法把握住“道”的状态。具体内容如下:[原文] 视而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徼,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译文] 看它看不见,把它叫做“夷”;听它听不到,把它叫做“希”;摸它摸不到,把它叫做“微”。这三者的形状无从追究,它们原本就浑然而为一。它的上面既不显得光明亮堂;它的下面也不显得阴暗晦涩,无头无绪、延绵不绝却又不可称名,一切运动都又回复到无形无象的状态。这就是没有形状的形状,不见物体的形象,这就是“惚恍”。迎着它,看不见它的前头,跟着它,也看不见它的后头。把握着早已存在的“道”,来驾驭现实存在的具体事物。能认识、了解宇宙的初始,这就叫做认识“道”的规律。这一章主要表达了“道”的本质是无形无象、无处不在,人类的感官无法完全把握住“道”的状态。同时,这一章也强调了“道”的重要性,认为只有把握住“道”,才能驾驭现实存在的具体事物。#细品道德经# #中国哲学感悟#

5、吴友明分享道德经

【《道德经》第四十一章 解读书评 A2053 儒生总是按修身文化订制他们的文本与解释】署名为“汤漳平”的作者不同意通行本的“善贷且成”,而引述各类所谓的研究整出“善始且善成”的文本,从而解释出“善始善终”的说法。他为什么要这么整?我很容易理解,因为他的译文反映的是一个人怎么做事,要善始善终;相反,如果是通行本的“善贷且成”,那就涉及道与万物关系,反映的是官民关系。此外,他一句“道能创始又能成全万物”又曝露了逻辑的错乱,“善始善终”只能表示做事风格,与“创始”或“成全”没什么关系。--------溪谷2023.6.14#《道德经》#

转载请注明出处阿文说说网 » 道德经张荣明讲解(道德经吴友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