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生平简介50字(白居易生平简介)

1、白居易生平简介

读书笔记——上下五千年第32天 2022年11月19日185 白居易写《琵琶行》唐代宗大历年间,唐朝已进入中晚期。在这一时期,最著名的诗人是白居易。白居易,字乐天,祖籍山西太原,后迁居下邽(guī)(今陕西渭南北)。白居易的祖父和父亲,做过县令之类的小官,祖母和母亲都有些文化。白居易很早就识字了,五六岁时就开始学写诗,八九岁已懂得声韵。后来,他的父亲调到徐州一带,全家也随着迁居符离(今安徽淮北)。这时,淮西节度使李希烈兴兵叛乱。为避战乱,白居易被送到比较安定的浙江。但借居的亲友家比较穷困,这使他对人民的困苦生活有了感性的认识和了解,对他的创作有很大影响。十五六岁时,白居易带着诗稿,去京都长安拜见诗界前辈顾况。顾况很高傲,但读到白居易的“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后,大为赞赏。白居易的诗名便在长安传开了。他直到二十八岁才考中进士,两年后被授予秘书省校书郎一职。唐宪宗即位后,因器重白居易的诗名,提拔他当翰林学士,后又任谏议大夫。在这时期,白居易写了不少讽谕权贵、反映人民疾苦的诗作。这些诗使他得罪了一批有权势的人。公元815年,平卢节度使李师道派刺客杀死了宰相武元衡,刺伤御史裴度。当时白居易任左赞善大夫,按朝廷规矩,这个职务只管给太子讲道德修养之类的道理,不得干预朝政。可白居易不管这些,愤而上书,要求捉拿凶手。这给那些心中怀恨的权贵们找到了口实,鼓动唐宪宗把白居易贬为江州(今江西九江)刺史。还没到任,第二道诏令又来了,白居易被降为江州司马。在江州期间,他写下了著名的叙事长诗《琵琶行》。公元822年,白居易被授予杭州刺史一职,公元825年,又调任苏州刺史。公元842年,他担任了刑部尚书。他虽又被朝廷重新启用,但碰到的穆宗、敬宗、武宗都是年幼的君主。晚唐时期的皇帝大多平庸荒唐,白居易的政治抱负和理想仍无法实现,他的意志逐渐消沉。晚年,他笃信佛教,常常一连几个月不吃荤腥。他和香山寺的和尚如满等来往很密切,不仅结成香火社,还出钱整修了香山寺,他自己也自号为“香山居士”。公元846年(唐武宗六年),白居易在一场重病后去世,终年七十五岁。白居易一生创作了二千八百多首诗,八百多篇散文。流传最广的是以《长恨歌》。那时在乡校、佛寺、行旅中,僧侣、妇女都有人歌咏他的诗作。《长恨歌》是一首长达一百二十句、八百多字的叙事长诗,是他和友人游览了仙游寺,有感于唐玄宗、杨贵妃的故事而创作的。作者运用叙事和抒情结合的手法,叙述了李、杨二人的爱情悲剧,艺术化地再现了当时的故事和人物,因而深受欢迎,广为传唱。与《长恨歌》同样著名的,是他被贬江州时写的《琵琶行》。这是一首长达六百多字的长篇叙事诗,记叙了作者在浔阳江送客时,听到一位曾在长安红极一时的歌女弹奏的琵琶曲,以及她“老大嫁作商人妇”的凄凉经历,从而感慨自己被贬江州的遭遇。诗中既有“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这样极具表现力的诗句,描画乐曲声,也有“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这样深沉委婉的句子,表达作者的感慨。这两首长诗,不仅有诗的意境美、语言美,而且还有生动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因而深受历代的好评,成为白居易的代表作,而他也被誉为善写叙事诗的巨匠。但白居易自己最为看重的,是他的讽喻诗,代表作是《秦中吟》十首和《新乐府》五十首。《秦中吟》中的《轻肥》一首,题目取自《论语》中的“乘肥马,衣轻裘”,概指权贵们的奢侈生活。诗中写了内臣、大夫、将军们赴宴时的骄横和不可一世,而当时“江南旱,衢州人食人!”乐府是古代一种诗歌体裁,原本指乐府官署采集的民间乐歌,或乐府中的乐官们创作的乐歌。初唐时,诗人们大多按乐府的旧题进行创作,这类作品在李白、杜甫时得到了发展,如杜甫的《兵车行》《丽人行》等。而白居易则倡导了“新乐府运动”,发展了这种写作方法,并确定了“新乐府”的名称。白居易的《新乐府》五十首,采用乐府歌行体,大多三言、七言交错运用。白居易十分推崇陈子昂、李白、杜甫,尤其看重杜甫的现实主义精神,但仍认为杜甫“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样的句子不过十有三四,所以他的《新乐府》五十首,大多反映了劳苦大众的真实生活和社会矛盾,很有现实意义。其中较出名的有《杜陵叟》《卖炭翁》《新丰折臂翁》等。与白居易同时代的著名诗人元稹,是新乐府运动的积极支持者和主要作者。文学史上将他们并称为“元白”,他们两人也有着很深的友谊。白居易在写给元稹的信《与元九书》中,写到了自己的身世抱负和文学观,明确提出了“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的主张。“为时”“为事”都是为现实的意思。在这样明确的主张和这样优异的创作实践中,新乐府运动在古代文学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笔,而白居易也被公认为继杜甫之后,又一位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

2、白居易生平简介50字

白居易68岁时,不幸瘫痪在床。看着如花似玉的几十个家妓,他不禁悲从中来:“我已经年老,你们嫁人去吧!” 樊素扑通一声跪倒,哭着说:“主人,您怎么舍得让我离开呀?”白居易眼见樊素依旧是樱桃小口一点点,竟然也生出了些许怜爱之意。“今日若是你不走,只怕日后与我定要吃一些苦头,骆马有意,樊素有情,乐天当真是不枉此生。”樊素耳听着白居易的一番交心之语,却不知他这风痹瘫痪什么时候能够痊愈,也不知道自己的歌喉什么时候才能为这一代大诗人消解眉梢之愁。“骆马虽老,但气力仍旧能送主人远走千山万水,樊素一歌,同样能劝进主人了尽杯中之酒,双双离开,如此年月,只怕是有去无回,您惜别骆马尚且涕泪涟涟,骆马悲鸣难言却是有情有义,樊素今日若是离去,怎么能够放心主人,词语悲戚全然是樊素肺腑,主人何不明鉴,免去了让我离去的命令。”白居易一听樊素的体己话,但是心想自己今日之情景,怕是要耽误了这女子的一生,若是他年当歌纵酒,没有生活贫苦之忧,如何能让这女子泪流满面却不得已远行。白居易挥了挥手,眼泪就不住的流淌到嘴角。“骆反厩,素反闺”白居易虽然忍痛割爱让后人把白居易当成是薄情寡恩之人,但是能写下“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的旷世才子,又怎会是一个内心凉薄之人。这首《不能忘情吟》是白居易惜别老马与歌姬后痴痴仰望所作。很多人都说白居易晚年之时,在家中养了许多歌姬取乐,有失文人风骨气度,但是要是众人了解白居易一生的坎坷情史,自然就会明白眼见樊素樱桃口与小蛮腰肢舞的白居易宁愿走下神坛,也要身边歌舞升平有人为伴。白居易自小的青梅竹马是一个唤作湘灵的女孩,能让白居易一生难忘的女子自然是出落得大方得体。但是在白居易父母眼里,自己的儿子自然是人中龙凤,怎能与一个平常女子有过多的瓜葛,门不当户不对的的由头并没有打消白居易心中衍生的爱意。但即使爱已随风起,可是父母之命难违,白居易不得不听任父母之命,与前去襄阳走马上任的父亲同往。白居易的母亲表面上答应等儿子学有所成,就考虑他与湘灵的婚事,但是白居易哪里明白,这不过是母亲的缓兵之计。白母以为儿子年纪尚小,不过是玩心兴起,若是见到良家女自然会转圜心意。但哪知白居易在路上就给湘灵写下了情深意重的《寄湘灵》。等到白居易再次返家,正是要为父亲守丧,母亲更是以守丧为名回绝了白居易与湘灵的一番相思苦。白居易也曾不断的试探母亲的心意,但是在母亲心里,正是要指望着白居易光耀门楣,却不成想自己的儿子竟然把自己的心思全都放在一个无足轻重的女人身上。白母心知不能让他短时间忘了与湘灵的儿女情长,于是用功名作诱饵。说到底白母也是用心良苦,哪有母亲不想儿子享齐人之福,但是她仍旧觉得自己的儿子并不是池中之物,早晚有一天会有所作为,那没人如云还不是任他挑选。白居易心中大喜,并日日开始勤学苦读,他心里希望有朝一日,能够与自己的爱人携手并肩,但是直到自己高中进士,母亲仍旧是从中阻挠。面对母亲以死相逼,白居易不能不孝,自此白居易与湘灵便是并蒂之花惨遭风吹雨打,双双在爱情的日光下凋零。在37岁时,白居易在也是拗不过母亲与同僚的好意,与同僚之妹杨氏结为连理。婚后的白居易没有太多的期许,好在杨氏为人知书达理,也算得上是白居易的贤内助。但是在白居易心里仍旧是念念不忘自己的初恋湘灵,可白居易心知,湘灵应该已经是他人妇,今生无缘,只能够来世在偿还自己的对于湘灵的亏欠。但白居易不曾想到的是,在自己人生的最低谷时,竟然见到了只身一人的湘灵。那时白居易被贬做江州司马,一曲《琵琶行》已经是摧人心肝,更何况眼见被自己误了一生的女子湘灵,白居易更是百感交集,而后在听闻湘灵的消息,则是那娇弱女子已经遁入空门。白居易在回忆中仍旧是不能自已。若是天公作美,他与湘灵的命运都决计不会如此,尤其是在原配杨氏离世后,白居易只得在歌舞缭绕中迷醉自己的心智,清醒于他来说也算得上是一种折磨。直到晚年多病,白居易放歌姬还家,才算得上是恍然如梦中惊醒,人生苦短,何必自我为难?作者:晓山参考资料:《旧唐书·白居易传》《本事诗·事感》

3、白居易生平1000字

白居易一生养了33个家妓,68岁时,不幸感染风疾。他看着如花似玉的家妓说道:“我已经年老,你们都嫁人去吧!”不料,一个叫樊素的女孩当即跪倒,哭着请求白居易留下她。白居易一生命途多舛,晚年之所以养这么多歌妓,跟她年轻时的爱情密切相关。白居易11岁时,跟随父母搬到一个叫“符离”的地方。在这里,他遇到了让他一生都放不下的女孩。这个女孩名叫湘灵,是他的邻居。两人青梅竹马,湘灵能歌善舞懂音律,白居易吟诗作对弹琴,随着年龄的增长,爱情的种子也在他们心里萌芽。白居易19岁时,为湘灵写了一首诗,也就是后人流传的《邻里》,这首诗表达了他对湘灵的喜欢之意。白居易成年后,他就迫不及待跟母亲说自己要娶湘灵为妻,可母亲却执意要求他求取功名,不要贪恋儿女情长。就这样,白居易不得不暂时跟湘灵分开。公元800年,白居易10年寒窗苦读,终于在28岁时,考上进士。不日,他便快马加鞭回到符离给母亲报喜。母亲见到儿子归来,十分欢喜。又听儿子说成功考上进士,白母更是开心的合不拢嘴。于是白居易趁母亲高兴之时,就恳求母亲允许自己娶湘灵为妻。然而,白母一听,顿时由喜转怒,对白居易说道:“我们两家门不当户不对,湘灵一个普通女子哪儿配得上你这个新科进士。”白居易不认可母亲的说法,两人发生争吵,白母说不过儿子的大道理,直接被气晕,甚至几天不吃饭,以此来逼迫白居易答应不再去找湘灵。白居易见母亲如此固执,只好先答应。但当晚他就悄悄跑去找湘灵,告诉她自己考中进士的喜悦心情。并承诺湘灵,等自己做官后就回来娶她。公元802年,白居易再次到长安参加科举的选拔考试,他以优异的成绩被皇帝授以秘书省校书郎一职。这就意味着白居易一家要搬到长安居住,与湘灵的距离也就越来越远。这一次,他再次向母亲提出无论如何都要娶湘灵的想法。然而,白母不但不同意,竟还以死相逼:“我和湘灵,你只能二选其一,自己看着办吧”。终究是胳膊拧不过大腿,孝顺的白居易又一次妥协了。白母为了斩断白居易和湘灵的感情,连忙催促他离开符离。与湘灵这一别,再见已是遥遥无期。白居易去了长安做官,他不敢违逆母亲,就再也没回去找过湘灵。直到白居易36岁,他都没娶妻,因为怀念湘灵,在这期间,他写下很多关于爱情的诗,被后人广为流传。白居易37岁时,在朋友的劝解以及母亲的逼迫下,他娶了同僚的妹妹杨汝士为妻,白母对这个儿媳很是满意,但在白居易心里,始终无法忘记初恋湘灵。公元815年,白居易被陷害贬官至江州。途中偶遇四处漂泊的湘灵父女,两人遥遥相望,可一切早已物是人非。这一年,白居易44岁,湘灵40岁,湘灵为了等一个承诺,一直未嫁。二人再次重逢时,抱头痛哭,可白居易已娶她人为妻。湘灵抹抹眼角的泪,只叹造化弄人,两人简单叙旧,又各自分别。怎知,这一别就是永别,他再也见不到湘灵了。白居易53岁时,曾回符离去寻找湘灵,四处打听都杳无音讯。听同乡人说湘灵可能不在人世了。白居易听后痛哭流涕,对湘灵的愧疚成了他心里抹不去的痛。公元824年,白居易妻子杨汝士因病去世,至此,白居易彻底成为了孤家寡人。为了追忆年轻时那段美好年华,晚年的白居易陆陆续续总共养了33个家妓,等到她们成年就把她们送走。所有家妓中,最得白居易喜欢的是樊素和小蛮两个女孩,还专为两人写下很多诗歌,或许是这两个女孩身上有湘灵的影子。白居易68岁时,不幸感染风寒瘫痪在床。他遣散了所有家妓,让她们都去嫁人,趁年轻去追寻自己的幸福。然而,一个樊素的女孩当即下跪,哭着说: “主人,您骑了5年的老马,尚且不舍得离开,何况是我呀?她跟随白居易多年,不舍得离开,又留下来陪伴了白居易两年,最后还是被年迈的白居易赶走。暮年的白居易,靠曾经的美好回忆度过,直到公元846年,在洛阳去世。白居易一生颠沛流离,少年时期,在封建礼教的约束下,他跟喜欢的女子相识相爱,却无法相守,确实有遗憾。但在那个时代,也是无可奈何。爱而不得成了白居易心里永远的遗憾,他在晚年时期,写下很多关于爱情的诗,一直流传至今。我们生活在当今这个美好时代,有权利自主去选择爱情,选择婚姻。即便所爱隔山海,山海亦可平,希望彼此相爱的人都能跨越山海终成眷属。人生真的没有那么多久别重逢,我们唯一能做的,只有珍惜眼前人。

4、白居易简短的生平经历

白居易,字乐天,唐代著名诗人,被誉为“诗魔”。他的诗歌作品以平易近人、通俗易懂而闻名于世,深受广大读者喜爱。今天,我们一起来回顾白居易的生平,品味他留下的脍炙人口的诗篇。一、身世背景白居易生于公元772年,自幼聪慧过人,对诗词有着浓厚的兴趣。他的家庭是当时颇有名望的书香门第,这为他在文学方面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二、诗歌成就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有描绘山川美景的,有抒发个人情感的,也有讽喻时事的。他的诗歌作品语言优美,感情真挚,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其中,《赋得古原草送别》、《问刘十九》、《长恨歌》等作品已成为千古流传的经典之作。三、文学贡献白居易的诗歌作品不仅在当时有着广泛的影响力,还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提倡诗要“平易晓畅”,反对晦涩难懂,这种观点至今仍然对文学创作产生着积极的作用。四、诗人生活白居易的一生可谓坎坷曲折,他曾宦游四方,历经战乱,饱尝人生百态。但他始终保持着对诗歌的热爱,用自己的笔触描绘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他的诗歌作品也因此充满了生活气息,让人读来倍感亲切。总结:白居易,这位千年诗坛的璀璨星辰,用他的诗歌作品见证了唐代的辉煌。他的诗歌作品至今仍然闪耀着光芒,为世人所喜爱。让我们共同学习白居易的诗歌精神,传承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白居易生平简介短一点#

5、白居易的生平经历详细一分钟

晚年的白居易,一共养了33个家妓,这些女孩子年龄大都是15岁左右,而女孩们长到18岁时,白居易就会把她们转卖或送人,然后再寻一批更年轻的家妓。白居易为什么要这么做?其实他表面看起来滥情,实则是因为深情!公元772年,白居易出生于河南新郑。11岁时,白居易任徐州县令的父亲为躲避战乱,把他和母亲送到安徽宿州符离暂居。白居易和隔壁邻居家一个7岁叫湘灵的女孩成了玩伴。两人每天在一起读书识字,拂律歌唱。快乐的时光很快过去了一年。白居易随家里人因故突然离开符离,匆忙中甚至都没来得及和湘灵告别。小湘灵得知后禁不住伤心大哭。不久,湘灵那精通音律的父亲身患重病,家中失去了经济来源,她不得已走上街头卖唱,用自己幼小的力量勉强挣些薄银维持家里生计。16岁的白居易,却凭借一首“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小诗名动京城。19岁时,白居易又回到了符离,与15岁的湘灵再次相逢。爱情的种子悄然萌发,他们彼此定下:“非君不嫁、非卿不娶”。他们的交往,遭到了白居易母亲的剧烈反对。湘灵的父亲也劝说她放弃。这时,白居易父亲病重的消息突然传来,白居易对湘灵再次不辞而别。公元794年,白父病逝。白居易一家再次搬回符离守孝三年。守孝期满白居易也到了适婚的年龄,他向母亲提出明媒正娶湘灵的想法。被母亲以官宦世家和落魄歌女,门不当户不对,完全没有相配的必要拒绝了。湘灵虽说早有心理准备,可仍然觉得痛苦万分。父亲不愿女儿为此蹉跎年华,想带湘灵离开这个伤心地。湘灵也明白他们之间的鸿沟迈不过去,只是想在离开时再见白居易一面。白居易在弟弟的帮助下,避开母亲与湘灵见面。湘灵拿出自己用的一面铜镜送给白居易:“日后你若想我了,就看看这面镜子。”白居易说:“我若此次中举,必回来迎你为妻。”湘灵:“只怕到时你母亲还是不同意。”白居易说:“如果母亲还不答应的话,我就终身不娶。”湘灵:“此生我也非你不嫁,否则便出家为尼。”公元798年,白居易金榜题名,激动的写下了“愿作深山木,枝枝连理生”的《长相思》诗,表达自己的喜悦。公元800年,29岁的白居易进士及第,他再次向母亲恳请要娶湘灵。然而,此时的白母只想着要儿子光宗耀祖,她指着白居易:“我死也不会同意一个歌女进门,你就死了这份心吧!”说着昏厥过去。白居易见母亲固执己见,以死相逼不同意自己的请求,气急攻心下白了头发,但还是在孝顺的大帽子下妥协了。在“生离别,生离别,忧从中来无断绝;忧极心劳血气衰,未年三十生白发”的诗歌中,他的痛苦和绝望一目了然。公元804年,湘灵的父亲临终前,希望女儿能放弃白居易早点嫁人,以免孤苦。然而,湘灵死守着与白居易的承诺不肯答应,父亲抱憾逝去,湘灵成为孤女。同年,白居易被授予校书郎。他在京城只能用不答应达官贵人的说媒来抗争,以《潜别离》表达他的无奈和喟叹,却始终没有勇气去打破封建礼法,走出和湘灵在一起的那一步。父亲死后的湘灵四处漂泊,生活艰难,却仍然死守着对白居易的承诺,为此拒绝了许多良人的求娶。她始终相信她的居易哥哥会回来娶她。公元808年,37岁的白居易已然成了“剩男”。他本想抗婚到底的,无奈经不住老母亲的以死相逼,不愿她带着不能含怡弄孙的遗憾离去,终于娶了时任京兆尹的好友妹妹为妻。已经34岁的湘灵知道后如遭雷击,自己和白居易两情相悦,相识相知、相恋相守了26年,如今他成婚,新娘却不是她。她离开了符离。白居易和妻子虽然无法琴瑟和鸣,倒也相敬如宾始终相伴,只是他们之间仅有亲情。公元815年,白居易被贬为江州司马,在和夫人女儿一同乘车去江州的路途中,邂逅了怀抱琵琶的湘灵。他急切地奔到她面前,只能用一声:“对不起!”表达他的千言万语。她看着眼前人的满头白发,看着他身后马车上隐约的人影,想质问昔日的居易哥哥为何会弃约?想诉说自己的相思之苦颠沛流离?她留着泪什么话都没有说。良久,白居易终于问出了:“你可曾嫁人?”“不曾!”说罢,湘灵转身离去,只留下痛彻心扉的余音。他们自此再未见过面。公元825年,白居易离任杭州刺史回京城时,特意去了符离老宅,四处打听湘灵的下落,没想到她自离开后再也未曾回来过,更没想到在离开时,会有一个让他一辈子内疚的消息在等着他。“湘灵皈依佛门多年,我与君本是有缘无分,与君绝别,此生不见。”这是一个孩童送来的湘灵留下的信。白居易的心如刀绞,是自己违背了当初的誓言,辜负了爱人。他除了写诗什么都没有做。白居易一生为湘灵写了十二首诗。“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恐怕就是他和湘灵感情的真实写照吧?@一点看视界我觉得:母亲不能太霸道,应该理解尊重孩子,毕竟他的幸福和快乐才是母亲希望的根本。对此,朋友们怎么看?#头条创作挑战赛# #历史#

6、白居易生平简介视频

大诗人白居易一生挺不顺的,心系黎民百姓,对朝廷忠心耿耿,却多次遭遇贬谪。很多时候他的真实处境,还不如衙门里的一个衙役。即便如此,白居易从来没有耽误自己的生活。被贬为江州司马时,无职无权没有收入,他给朋友写信分享周边各种美好风光,并庆幸自己有了大把空闲时光。一辈子心心念念青梅竹马的邻家少女湘灵,但也并没有把自己搞得多苦情不堪,而是时刻快乐幸福地生活。专情,但不苦情。白居易一生经过了八个皇帝,活到了75岁,在当时绝对的高寿。我们也是如此,只有先把自己的生活过好了,才会成为一个受欢迎的人,一个了不起的人。

7、白居易生平的六个阶段

他是苏轼追捧的偶像,一生吟诗作对纵情山水。他是壮志未酬的热血谏官,为官期间敢于明谏,立志成为重建盛唐的民族英雄。他也是四处打卡的社交达人,是古代最早的探店达人。本期视频:让我们一口气看完大诗人白居易的一生。  最开始的白居易只是周至县的一个小县官,本来过着寄情田园的生活,每天与朋友们游山玩水提笔作诗,生活非常惬意。直到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杨贵妃被赐死,唐朝也从盛世转为衰败,这也让热血少年白居易愤怒不已,悲哀之下写出流芳万古的长恨歌,至此白居易也立誓要振作起来,通过自己的努力将大唐的颓废之势挽救回来。 白居易重新参加了考试,并且通过一手好诗词以及政治见解从一众考生中脱颖而出,受到了唐宪宗的重用。 白居易入朝后因太过热血,所以事无大小的给皇帝提意见,白居易认为盛唐之所以由盛转衰就是因为藩镇的势力太大无法管控,所以大力提倡削藩政策,这也让白居易在众位藩王间的仇恨值拉满。 而且由于白居易谏言的次数太过频繁,早就让唐宪宗厌恶不已,最终在一次白居易为宰相武元衡受刺一案发生,给到了唐宪宗机会,以越职之罪将白居易贬出京城。就这样雄心壮志的白居易被浇了一盆冷水,也再无法实施抱负。 远离朝堂后的白居易,将所有的不甘寄情于山水,除了到处写诗以外,白居易还研究酿酒,四处寻找美食,妥妥的古代探店达人,并且白居易时常与僧人共同探讨禅道,被称为香山居士。这种生活也被后来的苏轼所欣赏,并且以白居易为偶像,总是会模仿白居易的生活状态。打开新世界的大门之后,白居易偏爱田野生活,并且着手开始打造属于自己的山水宅院。宅院中的山水灵感就来源于白居易广交好友,白居易的朋友非常多,年轻的时候曾为了寻找隐士尹公亮,亲自入山中寻觅,并且在其住处彻夜饮酒畅谈,这也为后来白居易的宅院提供了颇多灵感。 白居易一生交友甚广,在长安任职时,只要有空闲时间就会与同期的考生一起出门游玩。像元稹、崔玄亮等一众诗人酒友便是在那个时候结识的。 并且白居易对于景观奇石也颇有研究,在白居易闲居之时常常会到牛僧孺家品鉴奇石景观,就这样也使得晚年时白居易的庭院内奇石水景一应俱全,白居易也时常会邀请朋友来家中赏石钓鱼,生活非常惬意。 虽说白居易的政治抱负并没有实现,但是在交友、写诗等多个方面,白居易还是非常受到后人的推崇的。白居易虽然受到排挤远离朝堂,但这并没有打击他的生活态度,这也是后世诗人争相将白居易视为偶像的原因吧博才多学的历史君的视频

转载请注明出处阿文说说网 » 白居易生平简介50字(白居易生平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