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德泉(余德泉书法)

1、余德泉书法

余德泉教授的对联、书法值得学习。无本事少充里手;有时间多下功夫。

2、余德泉

读书小记:半日读,至《了凡四训》暂止。1、手头一部余德泉《对联律谱》,唐作藩序,序里认可。律则律矣,你“谱”个啥唻?泉引刘勰“属笔易巧,迭合至难。。。。异音相从谓之和。。。宫羽相变,低昂互节。妙达此旨,始可言文。”这不得不呵呵了。按刘勰得说法,这言文,得宫羽相变哎。你不难为人,行么?赶紧解脱一下。刘勰说的,那是文言文。如今,咱都白话,既然白话,总可以不宫不羽的吧。不然,听你摆货,那还有几人敢“文”?2、宫商角徵羽,1234567,娃儿都知道。书中泉云,宫商为宫为平,徵羽为羽为仄。奥,这么一归类,好懂多了。不过,也得叹卧槽,作文又不是弄音乐,你也忒扣玄了些。由此却私得一见,好的古文,一定要诵,鞥鞥啊啊,抑扬顿挫,怪有意思。3、当然,古之宫商,非今之宫商。由此特瞧不上那些,硬玩水平韵等等的人,你都不懂原字的宫商,你玩的什么水平?你就装呗,你就字表查呗,你就字表默呗。可知你,根本读不出其字之本音。你会读?俺不信。不过,你能耐大,字表你会查,你下了功夫,也会默地过。哈哈,趁机夹杂一枪。4、四声的“总结”,大体出于南北朝。书中德泉引了沈约的声调论,还引了沈约与谢眺的“永明体”。永明是唐律诗的前奏,这也,常识。不过,还是百科一下。忒小心哦。用的是搜狗浏览器,当然,点开就是搜狗百科。曾经比较了一下,与百度百科区别也不大,猜他们允许互相抄来抄去的吧。不过,有时还非得百度百科以验证一下,个别处,略有差异。当然,维,基百科,也用得着。5、往后就不是读书,应该叫读网,顺着瓜蔓子,扯闲篇儿。永明体一词的百科,夹沈约诗一首“生平少年日,分手易前期。。。”诗写的咋样?沈德潜有评,云之“句句转,字字厚”。这捧功,着实了得。可信否?赶紧沈德潜一下。哎嗨,这老爷子,活了九十七岁。高寿啊,给赞。6、中进士,费老大功夫了。比蒲松龄好那么一丁点儿,六十七岁。不过,学问大了,很受乾隆宠爱。是不是出自名门?一查,还真是滴。他师出叶燮。叶燮也就写过一本书,不足论。叶燮他爹妈,不得不足论。名震江南,一时之伉俪佳话。受万恶的旧制度约束,女性在诗词上得名的,史来本就不多。而燮妈不是平凡一妈,诗写的好,“哭兮不复闻,回肠空自裂。” 这哭,得多痛!这诗是燮妈悼念父亲所作。叶燮他爹,名叶绍袁。绍字,很多人用于名字。绍孔绍孟、绍仁绍义的,常见。汝名绍袁,袁是哪个?有什可绍?7、也真有得绍。这位叶绍袁,原来生长于袁家,袁黄的家。这都前方高能,爆雷。袁黄,别号了凡。有那个大名鼎鼎的《了凡四训》。四训编造了一个神话,又算命,又求佛,皆中。你信不信?不信拉倒。8、了凡,这个别号的来历,是袁黄自己四训所说:“余初号学海,是日改号了凡;盖悟立命之说,而不欲落凡夫窠臼也。从此而后,终日兢兢,便觉与前不同。前日只是悠悠放任,到此自有战兢惕厉景象,在暗室屋漏中,常恐得罪天地鬼神;遇人憎我毁我,自能恬然容受。 ”9、后人概况四训,四训所训的儿子,官至县令,不怎么昭彰。而昭彰的,是曾国藩。曾国藩字涤生,是会意于四训,涤而新生。老曾当然不简单。

3、余德泉诗联

【上联】春雨惊春清谷天,【下联】夏满忙夏暑相连!【上联】求?【下联】求?大家一起学习对联的有关常识:对联的基本规则/转发网友(下部分):(五)平仄对立。这是对联的重要规则。平仄对立虽然与律诗相似,却有自己的定则。上联末字为仄声,下联末字为平声。在一联之内,按节奏点(音步)安排平仄交替,未交替的谓之“失替”。上下联之间,对应的音步用字的平仄要相反,或者说相对,如果同声谓之“失对”。如果是复句联,各分句句脚的平仄应该做到“平顶平,仄顶仄”,余德泉教授称之为“马蹄韵”(马蹄格)规则。仄收句尽量避免尾三仄,平收句则忌尾三平。两句间的衔接,尽量符合“龙凤韵”规则。河南南阳市楹联学会会长张克锋首次提出“龙凤韵”的概念,其内容是:前分句句脚与顶句的第一个音步的平仄要相反。领字不拘平仄,且不与下文被领的词语一起计算节奏。(详见“对联的平仄”一节)(六)形对意联。形式对举,意义关联。上下联所表达的内容统一于主题。“对联,对联,既对又联”就是此意。请看承德避暑山庄万壑松风联:云卷千峰色;泉和万籁声。上联写“色”:白色的云卷着苍翠的千峰,好一派亮丽的油画;下联写“声”:泉声和着洞穴中发出的各种声音,形成了大和鸣。上下联合在一起,万壑松风的声色都表现了出来。如果上下联在内容上没有内在的联系,就不能称其为对联,只能看作是两句话。在《历代笑话集》中,有这样一个故事,某科开选时,一监考官不深联句,便说:“这次考试,只要求对上一联,对得好的便可录取。”考题的出句是:子路乘肥马;有一位考生,看到监考这样低能、混帐,便故意恶作剧地对道:尧舜骑病猪。此对句与出句没有半点关联,根本算不上对联,但混帐的监考官竟然认为对仗工整,大加赞赏,允诺录取了。还有个故事说,一个富豪人家,请了个私塾先生教儿子读书,先生出了一个上句:门前绿水流将去;那富豪的儿子对道:屋里青山跳出来。如按词性对仗要求,字字对仗工整,但上下联的内容却毫不相干,语意也不通,“屋里”能有“青山”吗?“青山”能“跳出来”吗?所以,对联只对仗不行,还必须语意相关。

4、余德泉是哪里人

【对联的规则及平仄要求】最近注册了头条,偶尔进入诗词对联兴趣小组,发现爱好诗词楹联的朋友还真不少。有的一个联帖跟贴甚至几千。然而仔细查看却发现符合联律规则的却不多。作为诗联学好者在这里跟朋友一起学习下楹联的规则。对联的平仄要求是平仄相合,音调和谐。传统习惯是:仄起平落,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除了平仄要求外,写对联要字数相等,断句一致。除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达到某种效果外,上下联字数必须相同,不多不少;要词性相对,位置相同。一般称为“虚对虚,实对实”,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副词对副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还要内容相关,上下衔接。上下联的含义必须相互衔接,但又不能重复。什么是平仄如果按普通话来归类,简言之,阴平、阳平为平,上声、去声为仄。古四声中,平声为平,上、去、入声为仄。平仄相谐包括两个方面:1、上下联平仄相反。一般不要求字字相反,但应注意:上下联尾字(联脚)平仄应相反,并且上联为仄,下联为平;词组末字或者节奏点上的字应平仄相反;长联中上下联每个分句的尾字(句脚)应平仄相反。2、上下联各自句内平仄交替。当代联家余德泉等总结了一套“马蹄韵”规则。简单说就是“平平仄仄平平仄仄”这样一直下去,犹如马蹄的节奏。对联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汉语独特的艺术形式。是中国传统文化瑰宝。对联怎么区分平仄简单说,汉语拼音中一二声为平声,三四声为仄声。但这不绝对,因为现代人的读音跟古音很多字平仄不同,我们无法判断读音时可以查韵表。有平水韵,词林正韵,中华新韵,中华通韵等。可以根据上下联最后一个字读音来判断上下联,上联尾字是仄声,下联尾字是平声。对联要注意声律相对,判断上下联是按照最后一个字的平仄声来区分的,上联是仄声,下联为平声,这主要是为了音韵和谐,悦耳动听。旧时对联要求上联,下联的所有字平仄完全相反, 遵循的是古韵"平水韵"词林正韵”等等,还有入声声调(入声字),"严式对联"很难。对联的特点是字数相等,断句一致。平仄相合,音调和谐,传统习惯是“仄起平落”,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词性相对,位置相同。内容相关,上下衔接。平仄相对:平仄要和谐、相对,尤其是上下联的尾字,平仄要交错。

5、余德泉年轻照片

游修龄《奇妙的语言文字》| 评天下第一副中英文对联有报道说,在长沙举办的全国首届“楹联文化与楹联学科建设”学术讨论会上,展出了世界上第一幅英文对中文的对联。上联是:To China for china, China with china, dinner on china下联是:到前门买前门,前门没前门,后门有前门因上联出现五个china,两个指中国,三个指瓷器,故下联中出现五个前门,两个是地名,三个是香烟名。中南大学教授、湖南省楹联协会会长余德泉说:“这副对联虽然语言不同,但对仗工整,饶有风趣。”与会的海内外学者认为,这是楹联学界承认所发现的世界第一副中英文对联。说这是世界第一副中英文对联是对的,但认为其“对仗工整”则太拔高了。先看上联的意思,翻成白话,是“到中国去买瓷器,因为中国产瓷器,(中国人)进餐都用瓷器”。据此,下联末句以“后门”对dinner并不贴切。dinner是名词,指进餐,尤指宴会。下联以“后门”对之,使下联中“前门”与“后门”又成对,破坏了下联中“前门”只指地名或香烟名的意蕴。因此,将下联改为“到前门买前门,前门有前门,吸烟爱前门”更贴切,但这并不理想。说下联对仗工整,也不尽然,因为这种对仗,是一种“国名或地名与产品名相同”的模式,只要符合这个先决条件,就可以对出类似的许多下联来。以香烟对瓷器不雅致。我以为首先要考虑以“茶叶”应对“瓷器”,两者都是中国名特产,这远比“香烟”为佳。中国的名茶以产地命名的甚多,所以可以对出的下联也很多。譬如:去君山买君山,君山产君山,品茶唯君山到雁荡买雁荡,雁荡产雁荡,茗饮推雁荡“China with china”译作“中国有瓷器”、“dinner on china”译作“吃饭靠瓷器”都嫌直白不雅,宜译作“中国产瓷器,进餐用瓷器”。看了“楹联文化与楹联学科建设”学术讨论会对这副对联的赞扬及对上联的翻译,不免有点遗憾。​

6、余德泉隶书

余德泉教授书法艺术欣赏

转载请注明出处阿文说说网 » 余德泉(余德泉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