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客的故事(看客的事件)

1、看客的事件

《看客》都在远观,没有人敢靠近,这是什么社会原因?远观者,都是上了年纪的老人,人生经历丰富,也许社会阅历教育了他们,远观是最好的选择。“人之初,性本善”。什么原因让一些人远离了“最初的初心”。我没有资格指责任何人,他们就在我们的周围,也许就是我们自己。

2、看客的故事

我是食客,您是看客。

3、看客的照片

看客也会成为帮凶。你说他帮的是强者,还是弱者?#看客的简介#

4、看客专辑

读书笔记:  关于“看客”的本意、演变之意,及相关资料和轶闻故事

5、看客的全部视频

1935年,聂耳看了歌词,一拍桌子:“交给我!我来作曲!”23岁的他写下了中国人最重要的46秒,也就是我们的国歌《义勇军进行曲》。聂耳,1912年2月14日出生于云南昆明。在他4岁那年父亲聂鸿仪就去世了,全家的重担落在了母亲彭寂宽的肩上。为了维持生计,母亲还努力考到了行医资质。因为彭寂宽是傣族人,经常喜欢给聂耳哼一些民族小调,并把一些民间故事配成当地流传的小调唱出来,正因为母亲的这个爱好无形中对聂耳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出于对音乐的浓厚兴趣,聂耳在上小学期间还自学了竹笛、二胡等乐器,还担任了学校学生音乐团的指挥。小学毕业后,考入云南第一联合中学,学习期间投入了进步学生运动,同时每天晚上都会参加由法籍教师柏希文开办的英语学习会,并向他学习音乐基础理论和钢琴的弹奏,业余时间还热情参加校内外的音乐活动。1928年,聂耳的老师赵琼仙被当局逮捕(她是早期的中共地下d员),被戴着镣铐游街拖去刑场枪毙。赵琼仙一路喊口号,聂耳就叫着“老师”在后面追。赵琼仙就义后,心被挖了出来,当时有些愚昧的老百姓认为吃了能治病,还去抢这颗心。想必此时聂耳的心情跟当年鲁迅一样,如果中国人的思想不觉悟,即使治好了他们的病,也只是做毫无意义的示众材料和看客,眼下最重要的是改变人们的精神面貌。所以鲁迅弃医从文,用笔写文唤醒中国老百姓。“我们需要的不是软豆腐,而是真刀真枪的硬功夫,我们应该采取怎样的手段去寻求一个劳苦大众的救世主?”---聂耳这件事对聂耳的刺激非常大,他认为光学音乐没有用,一定要做点实际的事。16岁的聂耳瞒着家里参加”学生军”,闹革命。由于聂耳参与中共地下d的一些运动,作为积极活跃分子的他慢慢被国民d的特务组织盯上,后来在家人的帮助下逃到了上海。在上海,聂耳打过工,失过业,最终还是走上了音乐之路,进入了百代唱片公司,主持音乐部工作。由于聂耳对音乐特别敏感,很多音乐只要他听到,就能唱出来,大家给他起了一个“耳朵”的绰号。在一起联欢会上,聂耳不仅表演了舞蹈,还模仿了形形色色人们的声音,引得大家哄堂大笑。特别是他表演了一项绝技,两只耳朵一前一后地动,结果总经理笑称他为“聂耳博士”。聂耳说:“我已经有三只耳朵了(“聂”的繁体字为“聶”),你们还要送我一只耳朵,也好!”从此以后,他就索性不叫聂守信(本名),改名叫“聂耳”。1931年,“九一八事变”之后,东北全境沦陷,华北摇摇欲坠。就职明日歌舞社的聂耳,因为时局危急,觉得不应该写和演一些流行歌曲。为此,他还专门在报上发表一篇文章反对这种行为,被明月歌舞社的同事们认为是“端我们的碗,砸我们的锅”,之后没多久,聂耳就离开了歌舞社。正是因为这篇文章,让田汉注意到了他。一个词作者,一个曲作者,从此走在了一起。当时两人商量能不能写几首提振中国人民士气、呼吁抵抗侵略的歌曲。(1933年,聂耳由田汉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d)后来田汉为电影《风云儿女》写了一首主题曲,因为各种原因被国民当局抓捕。在被捕前歌词都没来得及整理,匆忙间田汉把歌词抄在一张香烟的衬纸上,夹在了剧本里。剧本随后到了夏衍手里,夏衍发现了这首歌词,并把这件事告诉了聂耳。聂耳看了歌词,一拍桌子:“交给我!我来作曲!”当时聂耳只用了两天时间,就写出了曲子的初稿。但正在此时,传来了国民当局也准备抓捕聂耳的消息。考虑到他的安全,组织决定让聂耳离开上海,前往日本,再由日本去苏联和欧洲考察、学习。1935年4月,聂耳到达日本,随后三易其稿,写好了那首主题曲的曲谱,寄回了国内。聂耳寄回去的曲谱上,题目只写了“进行曲”三个字,当时百代唱片的投资人朱清澜在这三个字前又加了“义勇军”三个字,《义勇军进行曲》就这样诞生了。1935年5月,百代公司将《义勇军进行曲》灌成唱片,公开发行。从曲调到歌词,每一个字、每一个字符,都击中当时每一个中国人的心灵,这首歌迅速被传唱大江南北。1935年7月17日,聂耳在日本神奈川县藤泽市鹄沼海滨游泳时不幸被汹涌的海浪吞没,年仅23岁的聂耳不幸溺水身亡。他的墓志铭上写着:我的耳朵宛如贝壳,思念着大海的涛声。从1932年到1935年,聂耳创作出近40多首电音配乐、民俗小调和反映广大劳苦大众实际的歌曲,《苦力歌》、《毕业歌》、《大陆歌》……都是他自己亲自体验和观察所作。除了最出名的《义勇军进行曲》,印象最深的还有我们小时候熟悉的《卖报歌》,这是他每天聆听小报童的卖报吆喝,谱曲后和报童一起修改,才写出的“啦啦啦,啦啦啦,我是卖报的小行家”的《卖报歌》。另外,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开闭幕式上的《金蛇狂舞》,也是根据聂耳的民间乐曲《倒八板》整理改编的一首民族管弦乐曲。或许聂耳没有出现意外的话,一定会有更多惊艳的曲子留给我们。对于这位伟大的作曲家英年早逝,表示唏嘘不已。

6、看客简介

看客--

转载请注明出处阿文说说网 » 看客的故事(看客的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