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延闿的书法(谭延闿赵恒惕)

1、谭延闿赵恒惕

1904年,谭延闿考中会元。父亲得知后,没有给谭延闿任何赏赐,而是一脸阴沉地对身旁的小妾说:“坐下吃饭吧”。至此,这名小妾结束了24年不能上桌吃饭的历史。这名小妾名叫李氏,是谭延闿的母亲。因为李氏是妾,所以她在谭家的地位很低。在封建社会,女人想改变自己的地位是很难的,方法也很少。生男孩是其中的一个方法,所以就有了母凭子贵的说法。作为谭家小妾的李氏更是深知母凭子贵的说法,为此,她想着努力给谭钟麟生孩子。好在自己的肚子也很争气。1880年1月25日,李氏为谭家生下了一个儿子。小妾生的孩子谭钟麟本来就不看重,奈何儿子出生当晚,谭中麟梦到了晚清大臣何林翰前来拜见,并在美梦中醒了过来。之后他在床上听到仆人说李氏生下了一个男婴,他心中暗自高兴,想着这孩子莫不是何林翰?于是谭钟麟便给儿子取名谭延凯,字祖安,这个字,就是何林翰的意思。但是谭延闿的出生并没有改变李氏在谭家的地位,即便她之后又陆续给谭家生了2个儿子。因为母亲是小妾,所以谭延闿从小就被家中的哥哥姐姐欺负。这也让谭延闿明白,只有自己出人头地了,在家中才有地位,为此他发奋地读书。而母亲李氏也明白,要是孩子没出息,不管自己生了几个孩子,在谭家都不会受到尊重的。为此她也努力栽培谭延闿。谭延闿从小就好学,当其它孩子在玩耍时他在学习,5岁他便上了私塾。而父亲因为那个梦的缘故,虽然依旧不待见李氏,但对谭延闿却很重视。父亲规定谭延闿每三天要写一篇文章,五天写一首古诗。在父亲的监督和栽培下,谭延闿的学习进步很大。谭延闿在11岁的时候便开始学习八股文,并且很有天分,连光绪帝的师傅翁同龢都称他为“奇才”。多年的努力,让谭延闿有了一展身手的时刻。13岁时他参加童子试,考中秀才。为此,父亲很高兴,继续请各地的名师来给他辅导。谭延闿的出息,让母亲李氏在谭家有了一点存在感,大家开始注意到了这个在谭家做苦力活的小妾。1904年,24岁的谭延闿参加清末最后一次科举试,中试第一名贡士,即会元。这让他成为清代历史上第一个湖南籍会元,在之后的殿试上,他取得第三十五名,赐进士出身。获得进士的那一天,谭延闿就飞奔回家。到家后,他就激动地给父亲和母亲磕了头。看到儿子出人头地,李氏高兴极了,不停地叮嘱儿子一定要做个好官!获得进士后,谭延闿可以说是彻底的翻身了。不仅家里的兄弟姐妹不敢低看他,乡邻也来巴结他。但这都不是谭延闿想要的。谭延闿想要的是母亲李氏在家里能够得到家人的尊重!但是现在家里的一切还是由父亲做主,父亲在家里发话了,母亲才会得到家里其他人的尊重。所以到家的那一天,他也在等父亲的态度。那天晚上,一家人准备吃晚饭,饭菜上齐后,李氏依旧像往常一样站在旁边,准备伺候大家吃饭,并等大家吃完后自己再吃残羹剩菜。在一家人即将开始吃饭时,谭钟麟突然一脸深沉地对李氏说道:“坐下吃饭吧!”。李氏听后是热泪盈眶,她等这句话已经等了24年了,她已经24年不能上桌吃饭了。当晚是李氏这么多年来最开心的一晚。谭延闿当官后,母亲李氏在家里的地位也渐渐提高,日子也过得越来越好。但是谭家人对李氏是妾的身份并没有消除。1916年,李氏得了重病。彼时谭延闿在外地做官,为了不影响他的仕途,妻子没有把母亲病重的消息告诉他,直到李氏去世,实在是瞒不住了才告诉他。得知母亲去世后,谭延闿立马飞奔回家。看着母亲的遗体,谭延闿痛苦极了。想着母亲一生受尽了委屈,自己应该帮母亲结束掉这段委屈。于是他决定给母亲办一场风光的葬礼。但因为李氏一生为妾,族里人始终不肯答应棺材走正门出去,说是走大门出殡,不合祖制。为此,谭延恺怒了,他径直走向母亲的棺材,并躺在了棺盖之上,扬言道:“今日我谭延凯已死,抬我出殡。”。此话一出,全场没人敢出声。之后,李氏的棺材得以顺利地从大门抬了出去。母亲李氏是对谭延闿影响最大的人。李氏在谭家的处境,让谭延闿懂得了人情冷暖,以及如何在夹缝中生存,这些都为他日后在官场上生存提供了经验。而谭延恺在目睹母亲作为小妾的种种遭遇后,懂得了小妾生活的艰辛。这让他在心中打定了坚持一夫一妻,绝不纳妾的决心。谭延恺不仅在妻子在世时没有纳妾,即使妻子去世后,他也没有再婚。妻子去世时,谭延闿才40岁。彼时宋美龄想要嫁给他,但被他拒绝了。宋美龄起初还不解,得知缘由后,也是十分敬佩他。谭延闿通过努力学习,给母亲争了一口气,并让母亲过上了体面的生活。而在母亲的影响下,谭延闿不仅成为了一个孝子,也成为了一个好丈夫。#谭延闿的简介#

2、谭延闿的书法

1917年,37岁的湖南省省长谭延闿躺在装殓有他母亲遗体的棺材上,大喊 “我谭延闿已死,抬我出殡!”鼎鼎大名的一省之长谭延闿为何要出此下策1880年,谭延闿出生在杭州,他的父亲谭钟麟是晚清的显贵。谭延闿科举成名后,先后任湖南都督、湖南省长兼督军、国民政 府主 席、行 政院长等职,但即便如此,母亲出殡,对他来说还是一道难题。谭延闿的亲生母亲是一官宦人家的丫环,这个官员是谭钟麟的老朋友。这一年,谭钟麟在杭州当知府,他的这个老朋友带家眷回家乡,路过杭州时被他挽留在家里做客。住了一段时间后,当老朋友告辞谭府准备回家的那一天,他家的一个丫环收拾行装时,失手打碎了一只贵重的花瓶,丫环害怕了,慌忙躲在谭家的一张床铺下。那老朋友急着要启程,可是,找来找去找不到那个丫环。临行前,对谭钟麟说:“如果找到了这个丫头,就留在谭府伺候你吧!”送别老朋友后,谭钟麟回到住房,只见床下一圈红光,闪了一下就消失了他走过去一看,原来那个丫环一直躲在床下,吓得浑身直打哆嗦。后来,谭钟麟就收她做小老婆。谭家人都看不起她,仍然把她当下人使唤。直到生下谭延闿后,她的境况才有些好转,但仍不能上桌与家里人共餐。每到吃饭时,李氏只能站在饭桌旁边,给谭钟麟和那些夫人端菜、盛饭,等主人们吃饱了,她才有可以退到杂房里去吃。亲生母亲受歧视的情景,谭延闿自小看多了,心里很难过,感到愤愤不平。李氏也觉得自己为谭钟麟生下个儿子,却还是当丫鬟使唤,心中多少有些不甘,但也没办法,只能暗地里叫儿子努力读书,将来出人头地,给娘争一口气。谭延闿小时候常听人喊他“小老三”,他不理解。后来母亲告诉他,因为自己是父亲的小老婆,所以那些人把他们兄弟称作“小老三”、“小老五”,除了年小的缘故外,还带有“庶出”的意思。“你要记住,别人越是看不起我们,我们越要努力。你们兄弟好好读书,将来当上大人物,就可以扬眉吐气了”。母亲的一番话,让谭延闿暗暗发誓,将来一定要出人头地。为了母亲,他发奋读书。13岁时参加长沙童子试,考中了秀才;22岁时考中举人。1904年参加清末科举考试,中得第 一名贡士,即会元,破了湖南200年的一个记录。200年里,湖南出过状元、榜眼、探花,就是没出过会元(会试第 一名)谭延闿填补了这个空白。会试后殿试,他是二甲第三十五名,赐进士出身。这一下,谭延闿名声大震,谭钟麟听到后,向家里人宣布:李氏可以入正厅就座用膳。后来谭延闿结婚之后,要离家任职,无法亲 自尽到孝道,他将母亲安顿在上海,为了照顾母亲,特意把妻子留在家中,并反复叮嘱,“一定要照顾好母亲”。1916年,谭延闿母亲去世,这个时候谭延闿刚刚第 二次督湘,他听到消息后,不顾有人趁他不在又把他赶下台的危险,跑到上海奔丧。第 二年,他将母亲的灵柩运回长沙,停在荷花池家里。谭宅位于谭姓族祠的后进,灵柩出殡要经过族祠门,出殡那天,家族里不让李氏的灵柩走大门,原因是李氏是妾,只能走侧门。谭延闿强压心中火气,去与族中长辈交涉,可好说歹说族中长辈都不同意。谭延闿火了,躺倒棺材上,喊:“我谭延闿死了,抬我出殡!”众人面面相觑,让出一条通道。这样,李氏的灵柩才从大门出殡,埋在雨花亭。谭延闿尽力保住了母亲的尊严。回想母亲一生的遭遇,39岁的谭延闿在发妻去世之后,发誓再也不续弦,把精力放在了照顾好4个孩子身上。早年谭延闿支持孙 中山革 命,谭延闿在国 民d内部很有声望,但是,后来他很知趣地把国 民d主 席一职让给了蒋 介石,不贪恋权力。晚年的谭延闿把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他热爱的书法和美食当中。谭延闿对他人曾说:“唯有吃喝,我在所不辞!”也正是这样的人生观点,谭延闿虽无心官 场,但对于美食的热爱从不含糊。由于谭延闿不贪恋权力,蒋 介石和宋 美龄夫妇对他很尊重,谭延闿的女儿谭祥认了宋 美龄做干妈。1930年,谭延闿患重病离世,蒋 介石下令国葬,将其埋葬在中山陵附近。他去世前放心不下的就是女儿,他托宋 美龄帮谭祥找一个好人家。后来宋 美龄把谭祥介绍给了陈诚,当时陈诚已经是一名军长了,深受蒋 介石重用,谭祥很满意,两人结成夫妻。@飞天儿读书在封建礼教下,谭延闿尽力维护自己的母亲,不遗余力提高母亲的地位,对于母亲,谭延闿尽到了“孝”。作为一名有声望的官员,他坚持一夫一妻,不纳妾,对于妻子,谭延闿尽到了“忠”。在官 场中,他不贪恋权力,能长期不倒,福荫后代,也体现着他为官的智慧。他扮演了一个好儿子、好丈夫、好父亲的角色,作为那个时代的女性,对于他的母亲、妻子、女儿来说,这也是一种幸运。各位友友,你怎么看?欢迎点赞评论关注我@飞天儿读书 讲述光阴下的故事给你听#我在头条搞创作第二期##头条创作挑战赛#

3、谭嗣同简介和谭延闿什么关系

“坐下吃饭吧!”为了这一句话话,谭延闿的母亲李氏等了整整24年,终于在儿子高中会元的那一天听到了丈夫的问候。宋、蒋的婚姻众人皆知,但少有人知道,在碰到老蒋之前,与她差点步入婚姻殿堂的那个男人是谭延闿。他拒绝了宋美龄的爱慕,说:“发妻死后决不续弦,只能对不起宋家小姐了。”至于谭延闿这么做的原因,就要追溯到对他一生观念影响最大的人——母亲李氏。1880年1月25号,谭延闿出生的那一夜。父亲谭钟麟正梦到晚清大臣何凌汉前来拜见,在美梦中醒了过来。听到小妾李氏生下一个男婴,谭钟麟心中暗喜不已,自认这孩子是探花何凌汉转世,以后必成大器。于是将其取名为谭延闿,字祖安。这个字,就是何凌汉的意思。但作为家中地位最低的庶子,谭延闿从小就不受哥哥姐姐们的待见,经常被欺负。自己的母亲李氏则更加凄惨,作为小妾每天被呼来唤去,甚至连上桌吃饭的资格都没有。所以谭延闿从小最不喜欢的就是用餐,看着母亲照顾别人的样子,他心里非常难受。也是因此原因,谭延闿在孩子时期就立下了目标:要出人头地,努力考上功名让母亲过上更好的生活。父亲谭钟麟看到儿子这么好学,想到他出生那天的梦境,自然乐于栽培。在父亲的帮助下,谭延闿开始学习各类书籍,在别的孩子贪玩逃课的时候,谭延闿依旧自律地写着每一个字。11岁,谭延闿开始学习八股文;13岁,谭延闿就参加了长沙的“童子试“,并一举获得秀才之名。考上秀才后,谭钟麟对儿子的学习更加看重。他不仅自己亲手进行教导,还专门为谭延闿请来了各地的名师。李氏此时心里百感交集,看着越来越有出息的儿子,心里也有了一些底气。或许...在不久的将来,自己的孩子真的能改变母子两人的命运,也能让自己不用如此委屈的生活。1904年,谭延闿24岁。他参加了清朝当时的最后一届科举考试,拿到了中试第一名贡士,即会元的称号。填补了湖南在清朝200余年无会元的空白。在当年4月的殿试上,他位列二等第三十五名,赐进士出身。命运终于看到了谭延闿的努力,并倾覆了他所有努力后的回报。谭延闿激动万分,他看到榜单上自己的名字,飞奔一般跑回家中找到了自己的母亲。“母亲,您的儿子中了!是会元!以后您再不用在家里低声下气的生活了,有儿子保护您。“听闻此话,母亲李氏感动得落下泪来。其实相比于自己早就过惯了的苦日子,她更加看重自己孩子的未来。但谭延闿的这份心意,李氏最后只能抹泪收下。但他也认真地叮嘱谭延闿:“孩子,你取得了功名我自然开心,但切记不要忘了考取功名的本心,要做个好人,做个好官。“谭延闿谨记母亲的教诲,同时也期待自己已有了出息,父亲会不会对母亲有所改变。在那天吃饭时,谭延闿略带紧张地在桌上坐着。母亲李氏本能地想给丈夫和正房妻子去盛饭,突然谭钟麟叫出了她。“坐下吃饭吧“短短的五个字,却让李氏愣在了原地。此时丫鬟已经搬来了凳子,等着李氏上桌吃饭。至此,李氏终于结束了24年“站着吃饭“的日子。一顿普普通通的饭菜,李氏从头到晚一直在流着眼泪慢慢下咽。在谭延闿考取功名后,李氏的日子越来越好过,谭延闿对母亲也是关怀备至。因为在他看来,没有母亲的支持就没有自己的成功。1916年,李氏病重。当时时局动荡,谭延闿妻子始终没把婆婆的真实病情告诉他,怕他官位不保。直到李氏病逝,才敢告诉丈夫真正的情况。在外做官的谭延闿不能及时赶回家,心里自然懊悔不已。他在收到消息后飞速赶回家中,坚持要给母亲办一场风光的葬礼。但因为李氏一生为妾,族里人始终不肯答应棺材走正门出去,说是走大门出殡不合祖制。在和族人的一番又一番理论后,谭延闿怒了。他径直走向母亲的棺材,并躺在了棺盖之上,扬言道。“今日我谭延闿已死,抬我出殡!“此话一出,全场一片寂静。下人们看到这番景象,终于顺利地从大门将李氏的棺材抬了出去。在此后,谭延闿更是以身作则。因为目睹母亲作为小妾的种种遭遇,在婚姻里始终坚持着一夫一妻制。哪怕是功成名就,也没有动过纳妾的想法。纵观谭延闿的一生,对母亲的始终如一的孝顺,对妻子一往情深的爱慕,一生都遵守着对家人们的承诺。在思想上,谭延闿更是超越了当时封建社会的局限性,让作为后来者的我们敬佩不已。文:长夜#头条创作挑战赛##故事#

4、谭延闿电视剧

在清末,一名豪门望族的通房丫鬟活得有多么委屈和痛苦?民国著名政治家、书法家,“湖湘三公子”之一的谭延闿,他的母亲就是父亲原配夫人的陪嫁丫头。谭家是个大家族,谭父妻妾众多,谭延闿的母亲李夫人生了3个儿子,算是传宗接代的工程,但在家中的地位依旧很低,20多年都没有资格和谭父以及陈夫人在一张桌子上吃饭。谭延闿就是在这样充满着“宅斗”氛围的家庭之中长大的,他自己可以上桌吃饭,但他的亲生母亲要站在后面端菜添饭,服侍父亲和嫡母。因为母亲身份低,谭延闿受尽了兄弟姐妹的欺辱。母亲李夫人从小对他要求就非常严格,她告诉谭延闿,只有在学业上有所成就,才算是争光,她在谭家吃苦才值得了。因为母亲的影响,谭延闿学会了隐忍,学会了左右逢源,他不得罪兄弟姐妹,也有着极高的情商,这都是因为长时间压抑、竞争的环境造成的。1893年,谭延闿在长沙参加童子试,13岁的他就考上了秀才。李夫人做了秀才娘,谭家人对她的态度客气了许多,谭父对她似乎也多了一些柔情,让她觉得自己终于熬到了头。然而有一天,李夫人看见谭父和陈夫人在一起聊天,言语轻柔,就连摸陈夫人脸颊之时都格外小心。李夫人回想丈夫这些年从不会这样对自己说话,开玩笑的时候都是用手掐自己的脸,就像是逗弄小猫小狗一样。她不再相信谭父会对她有真情,而是将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儿子身上。谭延闿在22岁考中了举人,24岁以第一名的成绩获中会元,殿试后以二甲第35名获得进士说起来也是巧合,湖南在清朝还没出过会元,谭延闿为湖南争了光,湖南各界筹集20万两白银奖赏给他。谭家真的是光宗耀祖,谭父挣足了面子,当即宣布李夫人从此之后可以进正厅,就座用膳。儿子从秀才到进士,轰动了湖南。而母亲从桌子后到桌前,仅仅一步,比谭延闿付出的更多更多。而这一刻,李夫人不想笑,她只想哭,大哭一场。她不为自己感动,而是满满的心酸,她这辈子到底在谭家求什么呢?谭延闿31岁的时候当上了湖南省都督,他在外地做官,最放心不下的就是老母亲,而李夫人一生命苦,儿子还没让她享够清福,她就撒手人寰。去世的时候,她最为骄傲的儿子刚刚获得第二次督湘的机会,在这个关键时刻家人隐瞒了他,谭延闿没有听见母亲最后的嘱托。等他匆匆赶到上海奔丧之时,又遇到了一件让人愤懑的事。因为李夫人是小妾,按照家族的规矩,她的灵柩没有资格从大门抬出去。家族的长辈们都来劝谭延闿,希望他能服从规矩,让母亲的灵柩从侧门出。一生很重人情、从不爱与人争论的谭延闿,突然做出了一个惊人的举动:他爬上了母亲的棺材,整个人趴在棺材盖上,对着下面的族人说:“我谭延闿已死,抬我出殡!”一旦触及母亲,就是触及到谭延闿的底线,他的态度决绝,族人们也不敢惹到他这个大官,只得放行。在棺材抬出大门之时,谭延闿哭得很大声,所有人都听到他在喊:“娘,您走大门了,咱走大门了。”这就是李夫人憋屈的一生。也许在他的丈夫和陈夫人看来,她是幸运的,从一个穷丫头成为大户人家的小妾,不愁温饱,对她已经是足够“恩赐”。而在谭延闿看来,母亲这一辈子都为了活得像个“人样”而在苦苦挣扎。被卖给别人做丫头,被男主人看上霸占做了小妾,不停生儿子为家族传宗接代……没有一件事她能够自己选择,她只能选择让儿子做一个不要像父亲一样的人。谭延闿也确实做到了,他一生只娶了一位妻子方榕卿。方榕卿病逝之时,谭延闿才40岁。很多人过来劝谭延闿娶续弦,谭延闿没有同意,她不纳妾,也不寻花问柳。孙中山曾经想要将宋美龄介绍给谭延闿,谭延闿都想方设法决绝了,而是认了宋美龄做干妹妹。对母亲的孝顺,终究延伸成谭延闿对妻子的深情。他和再多的达官显贵打交道,做上再大的官,都无法磨灭童年记忆深处母亲的叹息和哭泣。#头条中国史#可悲的是,在这位24年走上正厅的母亲背后,是千千万万一辈子都抬不起头的女性,在那个被压迫的年代苟延残喘,没资格留下姓和名。

5、谭延闿妈妈生平简介

1916年,湖南督军谭延闿的母亲出殡时,被家人拦下“她这情况不能从正门出”。于是谭延闿躺在母亲棺材上,对抬棺的人大声喊道: “今日我谭延闿已死,抬我出殡。”然而 他这一做法却惹了众怒。不过谭延闿之所以这样做,还要从他的身世说起。1880年,谭延闿出生在杭州,他的父亲谭钟麟是晚清的显贵,他的母亲李氏是父亲好友的丫鬟,有一次,谭钟麟与好友的交谈时,看上了她,于是他就和好友商量将李氏作为自己的姨太太。那时候,有钱有势的人娶十个八个姨太太那是常有的事,所以李氏是谭钟麟的第三个老婆。一进豪门深似海,由于谭家是一个大户人家,规矩也非常多,每次吃饭的时候,父亲、大夫人和兄弟都能坐在饭桌上吃饭,然而谭延闿的母亲却只能盛菜盛饭,根本没有上桌的机会,然后等正室发话“下去吧”,母亲才能去侧门的偏殿吃饭。谭延闿小时候就常听人喊他“小老三”,他不理解。等后来他考上了举人,有人又喊他为“三大人”。后来母亲告诉他,因为自己是父亲的小老婆,所以那些人把他们兄弟称作‘小老三’、‘小老五’,除了年小的缘故外,还带有‘庶出’的意思。“你要记住,别人越是看不起我们,我们越要努力。你们兄弟好好读书,将来当上了大人物,就可以扬眉吐气了。”母亲的一番话,让谭延闿暗暗发誓,将来一定要出人头地。为了能够提高母亲的地位,谭延闿发奋读书。1904年,他参加了晚清最后一次科举,中了贡士。湖南在清朝两百年才出了这样一个人才,可像而知他的父亲有多么高兴,那一晚,母亲破天荒地可以坐下与他们一起吃饭了。谭延闿中了贡士后,准备参加殿试了,由于他写得一手漂亮的毛笔字,文章也很有深度,但是当时的主考官是慈禧,她公然把第一名的谭延闿排到二甲去。说起来,慈禧还算是“小气”的,因为1898,以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维新派发动了戊戌变法,这变法触及到了她的“利益”,她又发动戊戌政变,囚禁了光绪,把谭嗣同等六人在北京菜市口杀害了。谭嗣同等人也被称作“戊戌六君子”。而谭延闿和谭嗣同都姓谭,又都是湖南人,所以慈禧“睹物思人”,当她看到谭延闿的名字时,又让她想起当年的事情……所以慈禧太后当即改了状元人选。谭延闿也从状元变成了二甲进士第三十五名,进了翰林院做了编修,之后他回到湖南发展教育。后来谭延闿结婚之后,要离家任职,无法亲自尽到孝道,所以为了照顾母亲,他特意把妻子留在家中,并反复叮嘱,“一定要照顾好母亲”。虽然妻子精心照顾,但是母亲还是去世了。按照当时的封建传统,由于谭延闿的母亲是妾,所以棺材是要从侧门抬出去的。但是谭延闿不愿意了,于是就出现了开头的一幕。他的做法将在场所有人都震慑住了。任谁也没有想到,堂堂湖南都督竟然光天化日之下大耍无赖。不过也正因这样,李氏的灵柩最终还是从正门抬了出去。谭延闿也终于保住了母亲最后一点尊严。回想母亲一生的遭遇,谭延闿在发妻去世之后,再也不愿意纳妾,把精力放在了照顾好4个孩子身上。1921年6月,陈炯明在广州发动叛变,孙中山被迫到上海避难。谭延闿知道以后,亲自到码头迎接。此后连续几周,两人就在孙中山上海的住所。谭延闿对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建国方略钦佩赞叹不已。孙中山看到谭延闿一个人带孩子,不容易,也不忍心谭延闿孤单一人,便当起了谭延闿的媒人,当时他给谭延闿还介绍了宋美龄。但是谭延闿却拒绝了,为了不耽误宋美龄,他便向宋美龄坦白说出了自己对亡妻的诺言,被拒绝的宋美龄不仅没有生气,反而更加欣赏谭延闿。晚年的谭延闿把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他热爱的书法和美食当中。谭延闿对他人曾说:“吃喝嫖赌,嫖赌与我无关,唯有吃喝,我在所不辞!”也正是这样的人生观点,谭延闿虽无心官场,但对于美食的热爱从不含糊。1930年,谭延闿患重病离世,蒋介石下令国葬,将其埋葬在孙中山的陵墓附近。由于谭延闿不贪恋权力,蒋介石和宋美龄夫妇对他很尊重,谭延闿的女儿谭祥认了宋美龄做干妈。他去世前最放心不下的就是女儿了,他曾托宋美龄帮谭祥找一个好人家。后来他去世后,宋美龄先给胡宗南介绍,胡宗南以革命尚未成功,公务比较繁忙为理由,委婉拒绝了。后来又介绍给了陈诚,当时陈诚已经是一名军长了,深受蒋介石重用,看到陈诚的照片和职务,谭祥很满意,两人最终结成夫妻。对于母亲,谭延闿尽到了“孝”,对于妻子,谭延闿尽到了“忠”,对于朋友,谭延闿尽到了“义”,对于革命,谭延闿尽到了“诚”。“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不过谭延闿却能受得起这句话。

6、谭延闿简介读音

很多人都对谭延闿非常陌生。在民国时候,谭延闿却是一个如同今天网红一样,是无所不知的人物,名气非常大。民国时候的谭延闿是南京国民政府的主席、行政院院长。孙中山落难时候,谭延闿救过孙中山。黄埔军校的校名,也是谭延闿题字的。1927年宋美龄结婚时候,谭延闿也是老蒋与宋家联姻的介绍人与联姻人。此外,谭延闿对美食也很有造诣,是湘菜的创始人。虽然谭延闿在民国时候名气大,却由于出身问题,童年时候生活不怎么好。这一切来源于他的母亲只是封建社会大家庭一个妾。谭延闿的父亲谭钟麟,乃清末的两广总督,纳妾多多,妻妾成群。谭钟麟与谭延闿母亲的相识,也是一次偶然的机缘。有一次谭钟麟到一个大户人家去做客,刚好有一个叫李氏的丫鬟负责端水倒茶,意外把茶杯打翻了,遭到了主人家的漫骂,骂得可谓是非常粗鲁,李氏丫鬟吓得都哭了起来,一副梨花带雨可谓是楚楚动人。于是,谭钟麟觉得这个李氏丫鬟非常可怜,人也是漂亮,于是就主动向那大户人家李氏提出要这个丫鬟为妾。这个大户人家也想讨好这个人情,于是把李氏丫鬟送给了谭钟麟。李氏丫鬟是由于家庭贫穷,被父母卖到大户人家,现在嫁给了大官员谭钟麟为妾,也不代表就是麻雀飞上枝头变为凤凰。在大官员家里当妾,地位也是非常低。每天做繁重的家务活儿,在家中没什么话语权。1880年1月25日这一天,谭延闿诞生。童年时候的谭延闿,由于是妾的孩子,是没地位的“庶子”小时候的谭延闿,目睹母亲为妾,造成自己在家庭中地位的卑微。如他记忆起,母亲每天都是如佣人一样,起早摸黑家里洗衣服做家务,没得过女主人的正眼看待。由于身份低微,每次到了吃饭的时候,她都会早早在桌子一边等候,恭敬地站立着,服侍家里的男主人与正妻用餐。吃完时候也只是站着吃,没享受坐着的权利,地位与丫鬟一个样。最令谭延闿觉得委屈与难受,就是由于“庶出”的身份与小妾的儿子,他经常受到正妻孩子的欺负。如正妻的儿子时常欺负他,一起玩的小伙伴也给了他起“小老三”这一种贬低的外号。李氏性格软弱,只懂得逆来顺受,也只能让儿子受委屈。性格软弱的李氏,深知母亲子贵,只有自己的孩子出人头地,才能结束这样受人歧视遭人白眼的日子,自然也非常重视孩子的文化教育。童年时候的谭延闿,在家庭中无时无刻感受到委屈,他也为自己母亲鸣不平。于是,他知道读书是硬道理,出人头地也只能努力学习继续读书。所以,谭延闿安慰母亲,说自己好好读书以后做了官,会让她与母亲过上好日子。童年时候的谭延闿,学习也是非常用功,其他兄弟在玩耍时候,他经常学习到深夜。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十三岁那一年,谭延闿就参加了童子试,轻松考中秀才。1904年,二十四岁的谭延闿参加了清末最后一次科举考试,考中会元,并于同年4月参加殿试,被评为二等第三十五名,以第1名的成绩参加殿试,高中进士,他可是湖南在清朝出过的唯一一个会试头名,破了湖南纪录功成名就。当消息传回谭府的时候,谭家也张灯结彩迎接谭延闿回家。当谭延闿回家时候,看到母亲李氏一如既往地站在桌子边。但当父亲谭钟麟看到中榜的谭延闿回家之后,心中大喜,随即指了一下身边的座位,对李氏说道:“坐下来吃吧。”这样,李氏终于母凭子贵,享受平等坐下吃饭的地位,从此李氏地位在家庭中也提升,谭府的人对她都是以礼相待。之后,谭延闿在官场上一路也是平步青云。在晚清时候他大力提倡变法改革,痛恨反复礼教。可惜,当时晚清已气数已尽,变法没成。在晚清垮台民国时候,他也加入了民国政府,成为一名改革的先驱者。在个人生上,谭延闿也痛恨封建制度的多妾制,以及多妾制带来女人之间争风吃醋与勾心斗角。于是他一生只娶了一位妻子,妻子不幸去世,谭延闿也是终身未娶。虽然伴随着谭延闿仕途高升,母亲李氏生活越来越好。但是一切好景不长,在1916年李氏患上重病,在上海去世。当时谭延闿听到母亲去世消息,悲痛欲绝,于是不顾自己新上任的都督职位,放下手头一切事情,毅然决定亲自奔赴上海。李氏虽然在谭家地位上升,但终究是一个小妾。根据谭家的族规,作为妾是没资格从谭府正门出殡的。于是李氏的灵柩,只能从侧门出去。谭延闿本来就很厌恶压抑女性的封建文化,为了母亲能够入土为安,他与谭家族长交涉,要求给予母亲应有的尊重。但是家族的长辈深受封建思想遗毒,纷纷跳出来,阻拦谭延闿。看着家族长辈们如此封建守旧,谭延闿勃然大怒,竟然一下就躺在母亲李氏的棺材上直言道:“我谭延闿已死,抬我出殡。”这一话震惊了在场所有人,当时谭家人只能让他母亲李氏的棺材从正门出去。这样,谭延闿用自己的努力与成就,给予了母亲应有的地位与尊重。纵观谭延闿母亲李氏的一生,没有留下名字与生辰八字,地位可谓非常卑微。她从丫鬟到小妾,到妾室到都督之母,每一步都是走得举步维艰。她的一生,也是封建社会穷人家女子悲惨命运的缩影。

7、谭延闿的简介子女

让权、让名、让美人!大家都知道著名的黄埔军校,那校名是谁提写的?谭延闿!集书法、军权、政权于一身,颇受孙中山先生重视,在风云变幻的民国政治舞台上,留下一缕清风!他比较淡泊名利,虽然说也是一方封疆大吏,执政一方的诸侯,霸主,但不大热衷于政治生活,让人们佩服的是出身豪绅,但庶出身份成为他不懈奋斗的动力,他一生勤勤恳恳,居然是为了让妾身份的亲生母亲有地位!成名后,做过湖南督军,湖南省长,湘军总司令,也做过南京民国政府主席,行政院长等要职,是民国时期著名的政治人物。他令人称道的是书法,一手漂亮的颜体!黄埔军校名、南京中山陵都是他的字。他令人佩服的是辞让黄埔军校校长,成就了蒋中正!他还有一个行为,令人佩服又赞叹不已,就是辞让宋美龄,谁劝说也不听,坚决不娶,孙先生也很无奈,不仅不娶,他还将宋美龄引荐给蒋介石当妻!令蒋对他很感激。#谭延闿的简介#

转载请注明出处阿文说说网 » 谭延闿的书法(谭延闿赵恒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