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庶的介绍资料(徐庶进曹营)

1、徐庶进曹营

#诸葛亮躬耕时期的人际关系#诸葛亮喜欢交朋友,刚到襄阳城西二十里的南阳隆中躬耕不久,就认识了四位背景深厚的好友,徐庶、石韬、崔钧、孟建。后人称他们为“隆中四友”。徐庶原名徐福,年轻时崇拜江湖侠客,喜欢打抱不平。公元189年,徐庶为朋友出头杀了人,逃跑时被官府抓住准备杀头。这时徐庶的d羽及时赶到,劫法场救了徐庶一命。 经过这件事后,一改以往的作风,弃武习文开始四处求学。公元191年,董卓绑架朝廷和天子,导致中原兵灾四起。徐庶就和同郡人石韬一起跑到荆州定居。后来又一起认识了诸葛亮,成为好友。曹操占领荆州后,徐庶和石韬都投靠了曹操。崔钧崔州平是当时太尉崔烈之子。他年轻时和徐庶性格类似,也喜欢结交社会豪杰,而且颇有名气。他还当过朝廷的中郎将和太守。汉献帝即位后,他的父亲崔烈被董卓杀害,崔钧就投靠袁绍一同起兵讨伐董卓,后来流落到荆州与诸葛亮成为好友。汝南人孟建字公威。在襄阳游学时与诸葛亮交好,后来因思念家乡,北归汝南。诸葛亮出祁山时,在给司马懿的信中还特地希望司马懿代为问候孟建。这四位中与诸葛亮关系最亲近,交往时间最长的就是徐庶和崔州平。他们与诸葛亮可算得上是忘年交。诸葛亮说:“当年最先认识崔州平,他常常指点我的得失,后来又交好徐元直,他也经常教导我的学问。”可见崔州平和徐庶在诸葛亮成长过程中,起到了很重要的指导、教诲作用。他们即是诸葛亮的朋友也算是诸葛亮的老师。南北朝地理名著《水经注》记载:檀溪的北岸有徐元直和崔州平的故居。檀溪北接汉江,东临襄阳城,西距南阳隆中仅十余里,非常方便几位好友经常聚会探讨学问。诸葛亮在襄阳城西的南阳隆中躬耕之时,有一天招待几位好友。在谈到未来前途时,诸葛亮说:“以几位兄长之才,未来官居刺史、郡守之位应该不在话下。”“那么你的志向又是什么呢?”几位好友很感兴趣地问道。诸葛亮起身遥望远山,悠悠地说:“我的志向是像管仲、乐毅一样建功立业。”徐庶叹道:“孔明啊,你隐居这小山村,真是埋没了才华呀!”这时大家看到孟建有些神不守舍,就询问缘故。原来孟建离家多年,不知家乡近况,想回老家汝南看看。诸葛亮宽慰道:“大丈夫四海为家,何必思念家乡!”此一聚后,孟建还是北归故乡汝南。多年以后,孟建在曹魏官拜凉州刺史、征东将军;徐庶官至右中郎将、御史中丞;石韬也历任郡守、典农校尉。好友的仕途与当年诸葛亮的评价基本相当,而诸葛亮也成为管仲、乐毅一样的名相。可见诸葛亮看人还是相当准确的,不但知人而且自知。历史古迹# #襄阳头条# #历史# #历史有知识# #历史真相官# @西蜀三少 @穆萨读历史 @会溺海水的鱼 @世创说 @诸葛躬耕卧龙岗 @提醒辣语 @蓑衣寒江雪 @汉江微步 @自在的晓飞哥 @汉江微步 @向往飞天舞 @向往飞天舞@聪慧微风sc @富足山雀Zm @南阳方正 @淯阳侯 @历史打假

2、徐庶的介绍资料

三国演义中,徐庶作为第一个投奔刘备且深通军事谋略之人,备受器重。在他离开时,刘备依依送别,十分不舍,甚至做出砍伐树林的举动,来人来人,把这片树林给我砍掉,他是我看不清原址的背影,只是因为树林遮挡了他看望徐庶的视线。这经典一幕看得让人心酸。那么我们不禁要好奇,徐庶的能力到底有多强,使得刘备对他的离去如此动容,他又为何不愿再归顺刘备呢?三国演义中,徐庶大显身手之处不多,一次是刚跟随刘备后帮助。大败曹仁一次则是在赤壁之战,下面我就来给大家具体的分析一下。第一次大败曹仁,曹操对荆州常有谋取之意,但是又不太了解荆州实力到底有多强,于是派曹仁领军前去一探虚实。曹仁命吕况、吕翔领军5000去新野攻击刘备。刘备得到消息后,立马与徐庶商议,在徐庶的建议下,关羽、张飞、赵云各领一军出马,顺利击败了二吕。曹仁得知二吕失败,亲率大军前来,摆出了八门经锁阵,刘备军中无人识得此阵,更不要说破阵了。幸亏徐庶见多识广,命令赵云从东南方向杀入,正西方向杀出,大破曹军。曹军败退后。当晚又来劫寨,哪知徐庶提前布好了口袋,就等着曹军钻进来,最终曹军损伤大半,曹仁逃回许昌,而樊城也被关羽给夺了。徐庶此战震惊了曹操,在程昱的建议下,曹操利用徐庶的母亲,将徐庶又骗至了曹营。第二次赤壁之战,在赤壁之战中,徐庶也随曹操到达前线。此战中,周瑜大显神威,先是利用蒋干道书实施反间计,除去了曹操手下的水军,而后和黄盖上演苦肉计诈降曹操,最后又派遣庞统献上连环计火烧赤壁。而聪明一时的曹操竟然也真的被庞统给骗过去了,整个曹营也就只有徐庶一人把这些计谋。看得清二楚,好个大胆的庞士元,你吓煞我也,黄盖用苦肉计砍择下诈降书入,又献连环计,尔等只恐曹营83万大军杀不尽烧不绝吗?尔等拿出如此毒辣的手段,也只能瞒得过曹丞相,却瞒不过我也,吓得庞统魂飞魄散,却说庞统闻言吃了一惊,即回是其人,原来却是徐庶。不过徐庶虽然识破了东吴的计谋,却早已发誓不为曹操出一谋一策,所以也没有将东吴的计谋告知曹操,而是找了个机会离开了赤壁。那么,徐庶既然如此厉害,且又是欣赏刘备为人,他为何又不愿?现在归顺刘备呢?徐庶其实是特别欣赏刘备,想帮助刘备成就大事的。然而由于他为人孝顺,曹操利用他这一弱点,仿冒他母亲的笔迹,让他到许昌尽孝。徐庶迫于无奈,只能舍弃刘备前往许昌。而刘备知晓徐庶前去是为了尽孝,也不好阻拦,于是有了文章开头那一幕,徐庶的母亲是一个深明大义之人,最开始曹操让他劝降徐庶时,他就直接拒绝了,他认为刘备是天子皇叔,有情有义,而曹操名为汉相,实为奸臣,不愿意让徐庶辅佐他。徐庶到达许昌和母亲见面后,一切都明白了,都是曹操的阴谋,而徐母为人刚烈,因为自己害得徐庶被骗。大义的名声,成为不忠之人,最终选择了自尽。徐庶看到母亲去世,十分伤心,发誓不为曹操献出一谋一策。诸葛亮火烧博望坡,再次将曹军打得大败,曹操震怒,但是为了争取民心,在刘晔的建议下,让徐庶前去劝降刘备。徐庶见到刘备后告知他,曹操其实是假意收买民心,暗中早已兵分八前来进攻了,所以让刘备做好战斗和撤退准备。刘备见徐庶如此坦诚,又想起了当初的情意,想将徐庶留下。然而徐庶却并不愿意,恕若不回,空惹人笑,今老母已丧,抱恨中天。主公恕虽身在曹营,发誓终生不为曹操设计出谋,主公有卧龙辅佐,何愁大义不成?徐庶请辞,刘备不好强求挽留。徐庶的这一段话,其实也说出了他为何不愿再归顺刘备了的原因。第一点,徐庶之前已经背弃了刘备,虽然是因为母亲的缘故,情有可原,然而事实已成定局,其他不明真相的人都会认为徐庶是一个不忠之人,如果此时徐庶背弃曹操,再次归顺刘备,那么就更加坐实了他不忠的名声,他将彻底成为一个两面三刀之人,惹人笑话。第二点,徐庶是一个孝顺之人,当初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才离开刘备,此时虽然母亲已死。但毕竟是安葬在许昌,徐庶在曹营还能时常祭拜,若是归顺了刘备,则很难再有祭拜母亲的机会了。第三点,徐庶在离开之前已经向刘备推荐了诸葛亮,此时诸葛亮也已经在刘备身边辅助了,就算没有徐庶相助,刘备也能成就大事,所以徐庶才会说,公有卧龙辅佐,何愁大业不成。综合上述分析,徐庶的能力非常强,从赤壁之战的表现来看,他比曹营中的刘烨、荀攸、程玉等人都更加的聪明,而他不愿再归顺刘备的原因,则是怕彻底背上不忠之名,令世人一笑,同时也是为了能有更多的机会祭拜母亲,以尽孝道。说到底,徐庶是一个有情有义,又忠又孝的能。而这些品德最终也成为了他的枷锁。喜欢历史的朋友来说说您的意见,我们一起来探讨交流,并分享您的观点。

3、徐庶简介怎么读

俗语“徐庶进曹营”,可谓是一言不发曹操南下攻打刘备的时候,刘备弃新野,奔樊城,走当阳,收夏口的时候,徐庶与其母亲走散,其母被曹军抓获,逼迫徐庶投降,徐庶无奈,为了其母,奔了曹营。当阳长坂坡的时候,赵云杀了个七进七出,为什么没有挂掉,原是徐庶建议曹操不要放箭,活捉赵云归丞相所用,不然,十个赵云也离不开长坂坡。此后,徐庶好像终生就给曹操出了这个计策,后来三国演义里就没有再写到他了。

4、徐庶的真实结局

其实蜀汉人才匮乏的原因不是诸葛亮不善于提拔,而是蜀地实在没有足够的人才资源可供提拔。我们来逐一看看武将:关羽是河东人(山西)张飞是涿郡人(河北)赵云是常山人(河北)马超是西凉人(甘肃)黄忠是南阳人(河南)魏延是义阳人(河南)姜维是天水人(甘肃)李严是南阳人(河南)夏侯霸是亳州人(安徽)可以说蜀汉拿得出手的九大武将没有一个是蜀地人,而且蜀地也并没有埋没什么武将。并且整个三国如此风起云涌、英雄辈出的时代,整个益州勉强能拿出手的武将只有一个甘宁,也早早的投了东吴,并没有被蜀汉埋没。我们再来看看文臣:诸葛亮是琅琊人(山东)庞统是襄阳人(湖北)徐庶是颍川人(河南)法正是扶风人(陕西)蒋琬是零陵人(湖南)费祎是江夏人(河南)同样蜀汉能拿得出手的大臣一个也没有益州的,而益州的大臣有被埋没的吗?辉哥仔细想了一遍,益州本土派最出名的就是谯周了,哥们只有两件事儿上心:第一就是无论刘备征东还是诸葛亮、姜维北伐,谯周通通反对。第二就是无论刘备灭刘璋,还是邓艾灭刘禅,谯周都积极撺掇投降。这基本也是益州本土派的代表性意见,就这样的态度,那个人做皇帝、做宰相,也没法培养、提拔和重用他们。而且我们再纵观历史来看,蜀地确实自古多才子,但都是什么才呢?司马相如、杨雄、李白和苏轼绝对算得上蜀地最著名的四大人才,个个才华横溢,尤其李白和苏轼可以说是中国文化史的巅峰。但这些人吃喝玩乐、吟诗作对可以,你让他们上马管官,下马管民,那个能干的来?实际上蜀汉为了搜罗人才绝对是不遗余力了,哪怕姜维和夏侯霸这样的降将,只要有才也是不断的重用。自古就有少不入蜀的说法,因为这个地方太安逸了,本地人习惯了享受生活,哪怕出人才也是李白和苏轼这样的风流才子。勤勤恳恳的官僚、足智多谋的谋士、威震八面的猛将,都不是益州的特产,实在培养不出来。#头条创作挑战赛##头条中国史·三国群英##徐庶的简介#

5、徐庶见刘备

徐庶算不算一流谋士?从正史的角度来说,“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当时刘备急需人才,有谋士来投,自然十分器重,同时,也说明徐庶在荆州具有一定的名气。投刘备的时间具体是什么时候,史料上没有记载,有没有参与博望之战,也没有说,应该是没有吧。从他投奔刘备到离开刘备这段时间里,既没有给刘备制定今后的战略规划,也没有为刘备在当前形势下采取何种措施出谋划策,(无记载)最大的功绩就是推荐诸葛亮了。不过从另一个角度来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徐庶石韬能与诸葛亮为伍,其水平或许跟诸葛亮也不相上下,诸葛亮就说过:昔初交州平,屡闻得失;后交元直 ,勤见启诲。可见徐庶对诸葛亮的帮助是很大的。徐庶归曹后,官至右中郎将、御史中丞,诸葛亮认为曹魏是对徐庶大材小用了,也相应证明了徐庶的能力不一般。但是正史中(《三国志》《魏略》)对徐庶在三国时期做出的贡献都几无记载,很难判断他的谋略水平。《三国演义》中对徐庶用墨较多,计退曹仁,大破八门金锁阵,取樊城,识破连环计,简直就是诸葛亮第二,所以,很多三国谋士排行榜上徐庶都排在前十,相当的流X。不知各位对徐庶在三国时期谋士中的水平有何见解呢?#徐庶的简介#

6、三国中的徐庶简介

今天有位一起看三国的朋友问我,我是三国中谁的小迷妹,我想了想,好像都挺喜欢,不过还是给出了一位:徐庶。因为徐庶的善良,徐庶的孝顺。但是通过他的分析和讲解,突然发现,徐庶用现在的话就是妈宝男啊。虽然徐母大义,但是徐庶一听说母亲诏书招其回去,居然放弃明主,随及就走了,此人放弃大义而投曹操,格局不够;因母亲一人,弃诸多百姓不顾,惹其母生气也不算大孝。不过在当时的时代,不允许有这样格局的人存在,若刘备利用徐庶做谋士,可能徐庶会被人左右,因为他有软肋,而且软肋明显。总之,有得有失,作者真厉害,通过几件事,让这个人物立体化起来。

7、徐庶三国杀

徐庶,字元直,汉末三国时期蜀国谋士,其精湛的才智和信义为后人所称道。本文将探讨徐庶的生平事迹及其在三国时期的政治贡献。徐庶出生于陈留郡,少年时期就展现出了非凡的才华。后来他被推荐入仕,先在荆州效力,然后转往蜀汉,成为蜀汉的一名谋士。在蜀汉期间,徐庶先后为刘备、诸葛亮两位蜀汉重要人物效力,为他们出谋划策,颇受重用。徐庶最为人称道的是他在公元214年的火烧赤壁之战中发挥的作用。当时,曹操派出大量精锐部队攻打江陵,刘备、孙权联合抗曹,最后在赤壁大败曹军。这场决定三国格局的战役,离不开徐庶的贡献。徐庶在这场战役中与周瑜联手,先以一计诱敌,迷惑曹军视线,然后再以火攻击破曹军阵营,是赤壁之战的关键人物之一。但是徐庶的一举一动也让人们看到了他的人品和个性。曾经,曹操派人向他示好,想让他出仕曹营,但徐庶不为所动。他向刘备透露了曹操的意图,而且还专门送上一篇赞颂刘备的文章,与曹操划清了界限。而后在离世前,徐庶更是推荐了他的朋友诸葛亮为蜀汉的政治首脑。徐庶就这样,因为他的智谋,为三国时期谋士中的一员,用自己的才智和人品,为蜀汉立下了不朽的功勋。他在史书上多次被评为忠诚仁德,才华出众的人物,成为了人们口中不朽的传奇人物。徐庶的一生虽可谓短暂,却铸就了一个传奇的人生故事。他的忠诚、诚实、勇敢和才华,激励着我们今天仍在追求卓越的人们,成为了历史和人民心中的一位伟人。

转载请注明出处阿文说说网 » 徐庶的介绍资料(徐庶进曹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