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介绍(朱隶后代)

1、朱隶后代

1403年的刑场之上,年仅15岁的刘超,眼见家人先后被斩首,忽然仰天长啸,而后竟然挣断了捆绑自己的绳索,一把夺下了刽子手的刀,一口气疯狂连杀数十人。消息传到朱棣耳中,顿时引得他勃然大怒。1402年是大明朝至暗至明的一年,暗的是皇权之争血染山河,明的是山河初定结束了纷争。然而,这片江山打下来不易,死伤无数不说,朱元璋留下的贤臣、忠臣也几乎被诛杀殆尽,其惨烈无以言说。这一切都源于那场惊天动地的“靖难之役”,主角朱棣为此开了几个刑罚先河,油炸铁铉,诛方孝孺“十族”(正史未明确此说法),甚至还创出了“瓜蔓抄”。据《明史》记载:成祖怒,磔死,族之。籍其乡,转相攀染,谓之“瓜蔓抄”,村里为墟。所谓的“瓜蔓抄”已经远超诛族这般残忍,而是屠村,杀近友,乡邻亲朋无一人能逃出生天。究竟是什么人惹得朱棣施行如此残暴的刑罚呢?此人便与开篇所提到的刘超有关联。刘超只是历史长河中一个微不足道的名字,年仅15岁的他留下了创举,是他成名的开始,也是他人生的结束。所以,他不过是匆匆而过的无名小卒,却让世人看到了天大的冤屈。刘超的父亲刘固原是山东的一位小官员,与多数山东人一样,刘固天性纯良志孝,只因母亲生病无人照料,便向朝廷请辞了官职。这原本是件无足轻重的小事,却被当时的御史大夫景清知道了。景清认为刘固的品德高尚,是朝廷可用之才,于是亲自给刘固写信,邀请他带着母亲共赴南京就任,而且承诺会安排好一切。景清此前与刘固相熟吗?他们二人甚至都不认识,景清所做不过是因为他爱才惜才。但是,景清怎么也没想到,正是自己的这份伯乐之情反而导致了刘固一家被灭门。当时,景清给刘固写完信之后,便主动向建文帝汇报了此事。建文帝向来信任景清,也就答应了他的请求。这里要介绍下景清其人,如果您看过影视剧《大明风华》,一定不会对这个名字陌生,剧中两任皇后孙若微和胡善祥的亲生父亲便是景清。但是,影视剧有杜撰成分,且不说两位皇后在史料中无亲眷关系,且也与景清毫无关联。不过,景清在历史上确有其人。景清是在朱元璋的时代入仕的,他原本是个孤儿,在乡邻的资助下,得以进入国子监读书,后来一举高中榜眼。景清自幼天资聪颖,而且为人耿直忠勇,所以刚入职的他还曾因为犯下小错而被入狱,好在朱元璋惜才,又重新重用了他。后来,由于太子朱标早逝,朱元璋只好把江山交到了朱标之子朱允炆的手中。孙子即位称帝,儿子们却遭到了“削藩”,这盘棋下的是险招。果不其然,就在建文帝朱允炆坐上龙椅不久,朱棣便举起了“清君侧”的大旗,磨刀霍霍向南京。关于建文帝要削藩这件事,其实有着太多的不明智。当时,齐泰建议先从燕王朱棣下手,而黄子澄坚持要先剪掉燕王的羽翼。最终,建文帝更倾向于黄子澄的建议,这才给了朱棣喘息的机会。1402年,朱棣在里应外合之下攻破南京城,自知大势已去的建文帝一把火烧了皇宫,而他本人也在大火中消失,生死未明。大获成功的朱棣,先是拿极力反抗自己的兵部尚书铁铉开了刀,对其施以磔(zhé)刑,即“割肉离骨,断肢体,再割断咽喉。”此举确实震慑了建文旧臣,一部分大臣自然而然地选择归顺朱棣。而后,朱棣又将目光转向了方孝孺。靖难之役爆发后,那一篇篇讨伐燕王的诏书和檄文全部出自方孝孺之手。这一次,不愿得罪天下读书人的朱棣想给方孝孺一个机会,让他草拟即位诏书。没想到,方孝孺不仅当众大骂朱棣是“燕贼”且宁死不屈,最终被残忍诛杀。至此,拥护建文帝的忠臣都没能逃过朱棣的处置。于此同时,一向忠君的景清竟然“叛变”了。景清此前与朱棣的交情不错,朱棣便借机想要拉拢景清为己所用。只是,景清是假意顺从。在他归顺朱棣之后,一直在等待着刺杀朱棣的良机。此后,景清大献殷勤,大表忠心,而他在忍辱负重一年之后,见朱棣放松了警惕,便在1403年3月的一天,穿着红色的朝服,将一把利刃藏于袍中准备行刺。朱棣见景清行动诡异,便让人对其搜身,这才发现了他的猫腻。景清见行动暴露,压抑了一年的愤怒终于爆发,当堂将朱棣骂了个狗血淋头,气得朱棣直接下令将其凌迟处死。但是,仍然不解气的朱棣又命令施行“瓜蔓抄”,凡是与景清沾亲带故的人都被处死了。最终,景清的家乡尸骸遍野,成为了一片废墟,其状恐怖非常。而刘固一家就是因为景清的推荐,最终也成为了刀下亡魂。当时,年仅15岁的刘超眼见亲人各个血染刑场,也不知道哪里来的神力,挣脱了绳索,杀了十多个士兵后,终是被朱棣处死了。朱棣起初很欣赏刘超的英勇,可是为了以绝后患,还是没能留住这个年轻的生命。一场皇权之争,从北京一路杀伐到南京,几乎血染大半江山。史书上寥寥数笔,却无法描述出一场靖难之役的残虐。虽然同是朱元璋的子孙,却得不到旧臣的认可,这究竟是不是贤臣的愚忠呢?只是,那些被连累的冤魂,至今又有几人能记得......

2、朱棣介绍

明朝建文年间,几乎从无败绩的朱棣在济南城外险些被杀。没想到一向自诩军事才能出众的朱棣,会败在一个吃过无数败仗的无名小卒盛庸手中!此时身在济南城中的盛庸,心里又忐忑又兴奋,忐忑的是他终于要正面面对朱棣这个可怕的敌人了,;兴奋的是,自己一介小兵也有能指挥明朝军队的一天。面对着严峻的形势盛庸思考了很久,然后做了一个让手下们绝对吃惊的决定。这天,盛庸传令下面的士兵,吩咐道:“此次面对贼子,背城迎战!”手下将领们十分不解,争论不已,都拱手阻止:“燕王军队经验丰富,实力强大,不可与之硬碰硬啊!”盛庸在一片阻止声中坚持了自己的决定。他又何尝不知正面硬抗,胜率渺茫呢?可是背水一战,才能激发士气,没有后路,才能勇往直前啊!就这样盛庸坚定了自己的想法,心里也在对着马上要面对的燕王朱棣说:“朱棣,就让你看看我这个无名小卒的厉害吧!”在仔细研究了朱棣的进攻风格之后,盛庸针对朱棣的军队做了一个圈套,开战之后一步一步把朱棣引入了包围圈。或许只要有勇气去面对不可能,奇迹总会降临吧!自己走入圈套的朱棣看着周围越来越多的南军,心里咯噔了一下暗道:“上当了!”可为时已晚。朱棣非常清楚盛庸不是草包李景隆,不可能像之前一样被三言两语所欺骗。不过都说运气是实力的一部分,朱棣在造反之后运气还算是不错,这种危机时刻有点像他的父亲一样屡次遇险,却总有神兵来救。这次救朱棣的以勇猛著称的朱能,朱能不要命的左右冲杀,终于把朱棣救了出来,可惜朱棣的大军几乎在此战中被盛庸全歼。说起盛庸其人,在《明史·盛庸传》中的第一句话就介绍道:“盛庸,不知何许人”,这样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能够以少胜多大败朱棣,也足见其才能。盛庸在到济南之前,一直跟着各种将领吃败仗,是一路逃亡到济南的,遇到了老乡铁铉之后才有了这么一个发挥自己才能的机会。若不是领导(朱允炆)下令不能伤了自己的叔叔,拖得一手好后腿,战场上刀剑无眼的,好几次在济南城外陷入包围的朱棣,或许早就见亲爹去了,历史上哪会有什么明成祖?#我和祖国在一起#

3、朱棣结局

明朝最牛的皇帝朱棣简介史,看完之后,还有点认同一个观点的,他可能不是一个好人,但绝对是一个好皇帝,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文治武功。朱棣的一生平反确实是其人生中的一个大污点,但似乎又是天意,朱标去世,朱允炆继位大势削藩,派兵讨伐,迫不得已只能谋反,即使最后当上皇帝后,也依然到处寻找朱允炆的下落,可惜到现在都下落不明。不可否认的是,朱棣对于大明王朝的繁荣发展,确实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你们认为呢?#头号周刊# #奇妙知识季# #教育听我说#

4、朱棣战绩

朱棣起兵谋逆篡位,百姓自发组织支持建文帝的皇家军队,抗击燕王叛军。燕王朱棣对此十分震怒,命令军队杀人屠城,燕京以南,所过为墟,屠戮无遗。1398年6月24日,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去世,长孙朱允炆即位,史称建文帝。坐拥北京被封为燕王的朱棣不甘心,他以“靖难”为名起兵南下。建文帝调兵30万北上平叛,于是在河北、山东一带进行了长达三年之久内战。史称“靖难之战”,民间流传“燕王扫北”。威县、南宫百姓认为朱棣起兵谋逆篡位,天下大不敬,自发组织支持建文帝的皇家军队,抗击燕王叛军。燕王朱棣对此十分震怒,命令军队杀人屠城,血腥镇压。《南宫县志》记载,“燕兵所过,各州、县义民目为叛逆,争抗拒之”。《邢台县志》记载,“靖难兵起,传檄征响,秀抗不应”。于是“燕王愤甚,燕京以南,所过为墟,屠戮无遗”,出现了“青燐白骨,怵惊心目”的惨况。威县在战争摧残下,举目荒芜,万户萧疏,一片赤地。以至于战后许久,幸运活下来的百姓仍躲在河沙洞穴内生存。威县总人口由战前8093人,剩下不足1500人。为填补人口真空,永乐二年(1404)开始,明朝政府利用数十年时间,先后往威县大量移民。1997年版《威县志》统计表明,在威县463个行政村中,有239个村是移民村,移民户327户。其中属于明朝时期的移民村236个,移民户为324户。在327户移民中,涉及姓氏85姓。与此同时,明朝利用威县人少地多以及宋、元时期的军屯之地,大量迁入军籍人口。成化年间《威县志》记载,威县在册户1239,其中民户942,军户297;总人口12851人(男9696人、女3155人)。所记载军户297,就是指沈阳卫十八个营军人及家眷户数,按当时威县平均每户8人计算,沈阳卫十八个营的军屯人口近2400人,占威县当时总人口的五分之一。军籍人员生活条件好于百姓,在威县生活久了,他们习惯了威县的民俗风情和人文自然环境,在他们的引导下,一些生活在外地的亲朋好友,开始投奔威县或是移民。《威县志》记载,明朝时期就有来自南宫、曲周、昌黎、云南,安微、南京的移民。其移民多由军屯人员介绍,始为探亲访友,后安身于此。注:本文内容节选自威县人民政府网站文章《古城威县,魅力无限》

5、朱棣成名史

永乐大帝之《永乐大典》。朱棣夺取了天下,然后说朱棣他是一个非常英明的皇帝,在中国历史上都是一个非常有名的好皇帝。朱棣的功劳比他的老爹朱元璋一点也不差。咱们来看他做的第一件大事就是修书。在古代修一部巨著是要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而且乱世是修不出来书的,必须是国家富强的年代。为什么这样说呢?你想一想修一本剧书要好多人参与最少几百人甚至上千人去修一本书,这些人要吃也要喝,耗费银两非常多,如果这个国家没钱根本就不敢去想这个事。所以你看自古以来修这样大的书,只有两个人,一个是永乐大帝朱棣,一个是清朝的乾隆皇帝,一个修了永乐大典,一个修了四库全书,所以这都是修书。你在修书的同时就证明你这个朝代是非常强盛的一个朝代,证明这个皇帝非常牛。朱棣在夺取天下以后他就干了这样一件大事,他要修一部古往今来最齐备最完美最优秀的书,一部千年之后依旧无比光辉的书。他做到了,他修成了一部光耀史册,流芳千古的伟大书籍叫做永乐大典。永乐大典咱们知道朱棣他叫永乐大帝,他修出的书就叫永乐大典。修书是一个巨大的活,需要一个很好的总编辑,需要很好的总编辑。这个总编辑必须有什么?广博的学问,学问,很有学问,清晰的辨别能力,无比的耐心,还有兼容并包的思想,这样条件都符合的人确实难找。但值得庆幸的是朱棣找到了而这个人的一生也和永乐大典紧紧的联系在了一起,他的命运如同永乐大典这部书一样跌宕起伏又充满了传奇色彩。所以在介绍这本书之前必须要了解一下这个总编辑。了解一下这个人,他的一生也是传奇的一生。永乐十三年锦衣卫指挥使叫纪刚下达了一道奇怪的命令,他要请自己牢里的一个犯人吃饭,这可是一条大新闻,纪纲是朱棣的红人,锦衣卫的最高统帅。在这你注意锦衣卫,在朱元璋和朱棣的时候,锦衣卫还是最厉害的。东厂西厂当时还没有西厂,东厂后来刚建立。但是锦衣卫当时是这个老大,到后来东厂西厂才逐渐崛起。东厂西厂是后来才崛起,朱棣的时候建立了东厂,但是东厂刚建立大权还在锦衣卫这,所以锦衣卫当时的权势特别大,锦衣卫的最高统帅居然会屈尊去请一个囚犯吃饭。大家对此议论纷纷。这位囚犯欣然接受了邀请,但饭局开张的时候纪刚没有来,只是让人拿了很多酒肉给这位囚犯来吃喝。这位心事重重的囚犯一喝酒就停不住了,他回想起了自己那梦幻般的往事。不一会就酩酊大醉,看他已经喝醉了。早已经接到指示的锦衣卫打开了大门,把他拖了出去,外面下着很大的雪。这个时候正是正月,这位囚犯被丢在了雪地里,在漫天大雪之中。

6、朱棣为人如何

1955年冬,在郭沫若、吴晗等人的提议下,考古人员开始对明成祖朱棣的陵墓进行挖掘。可是一个多月下来仍找不到入口,他们打算先找个小点的皇陵“练练手”,就这样,万历皇帝的定陵被盯上了。1955年10月,郭沫若和吴晗等人到朱棣的长陵参观,在闲聊时吴晗对郭沫若提到,“朱棣就躺在这座长陵里,里面肯定有很多陪葬品,如果把这些东西都挖出来,建一座博物馆,势必会对研究明史有很大帮助”。郭沫若听了也很心动,不久后,一份《关于挖掘明长陵的请示报告》送了上去,得到批准后,他们组织有关人员开始对朱棣的长陵进行挖掘。但考古人员后来改为先从万历的定陵开始挖掘是有原因的,对朱棣的长陵找了很久也没找到入口,而且朱棣的陵墓规模很大,真正挖掘起来是个大工程,难度不小。当时考古队的队长提出,以前没有挖掘这么大规模皇陵的经验,建议先找个规模小点的皇陵来练练手,积攒些经验。就这样,对朱棣陵墓的挖掘工作暂时被放下了,万历皇帝的定陵进入考古人员的视线。当时,定陵的一处墙壁出现了坍塌,露出来很大一个口子。考古人员认为,也许有了这个口子就能很快找到定陵的入口,挖掘起来会省很多事情。但是,实际的挖掘工作却又一次出乎考古人员的意料。虽然找到了那个塌陷的地洞,但是真正挖起来还是没有找到正确的入口,这一来二去又是很长时间。考古人员要挖掘定陵的消息传出来后,当时任文化部文物局局长的郑振铎以及考古研究所副所长夏鼐非常吃惊,他们两人坚决反对开挖皇陵,从事这方面工作多年,他们深知以当时的考古技术、挖掘手段以及文物保存手段都还比较滞后,没有十足的把握保护好那些被挖掘出来的文物,也就是说那时不具备挖掘皇陵的能力和条件。但,郭、吴等人下了很大的决心,郑振铎和夏鼐的呼声无法改变他们的想法。他们认为,有老一本考古专家,还有新一批大学生,足可以胜任挖掘定陵的任务了。定陵被挖开后,先是撬开了万历和他两任皇后的棺椁。考古人员发现,万历和两任皇后的身体已经腐烂得差不多,但是遗骸保存完好,而且头发软而光。同时,考古人员发现万历皇帝是个瘸子,左腿比右腿短几公分。在他们的遗骸周边,摆满了无数的随葬品,包括金银玉器和罗纱织锦,而在棺椁外还摆着29个朱漆木箱,箱子里装满了2600多件陪葬品,包括冠、带、佩、饰、金银器具等。简单介绍几件非常有名的随葬品。一是万历皇帝带过的金丝翼善冠。这顶冠用非常细的金丝编织而成,上面还堆出了二龙戏珠的图案,很难想象古代是如何编织出这样精美的皇冠,可见那时的技术已非常高超。二是万历皇帝两名皇后的随葬品同样非常精美。孝端皇后棺椁中有三龙两凤冠,上面共有大小珍珠5400余颗,红、蓝宝石12颗,珠光宝气、熠熠生辉。孝靖皇后有一件百子衣,升龙、行龙左右盘绕,前后襟和衣袖上还绣有100个活泼童子,姿态各异,或读书,或出游,或沐浴,不一而足。整件衣服图案优美,上面还装饰着金银锭、方胜、犀角等八宝,含有“子孙万代,多福多寿”的美好祝愿。不过,让人痛心的是,自从定陵被打开后,悲剧也伴随而来。由于缺乏足够的挖掘经验,定陵被打开后一下子涌入了大量空气,那些在地宫里保存了几百年的文物,特别是书画和丝织品很快被氧化掉,随着空气而灰飞烟灭。另外,出于技术的不成熟,为了保护这些出土的衣物,考古人员弄来一些塑料,加入软化剂,将其涂抹在衣物上。结果不久后这些涂料变黑、变硬、变脆,衣物也随着支离破碎了。那些刚出土的金属物品也没有得到很好的保护,时间一久氧化后就像长了斑一样。这件事情出来以后,对皇陵的挖掘工作被紧急叫停。后来,郭沫若等人还多次提出申请,要继续挖掘皇陵,但都被否决掉了。此后余生,郭沫若深深以此为憾。郭沫若的文学造诣很高,我们历史上学过的东汉铜奔马“马踏飞燕”这个名字就是郭沫若先生起出来的。不过,后来有专家称,郭沫若先生是错误的,那匹铜奔马踏的不是飞燕,而是乌鸦,应该叫“马踏乌鸦”才对,但是这个名字怎么听都觉得少一些文学气息,多了一些土气。与郭沫若有关的还有一件文物,那就是“司母戊鼎”,后被改为“后母戊鼎”。据说,“司母戊鼎”这个名字也是从郭沫若先生那里开始的,鼎上的铭文“司”是郭先生看错了,或者是认错了,不是“司”,而是“后”。对于皇陵这样大规模陵寝的发掘,现在多是抢救性发掘,不进行主动挖掘,这是很有必要的,就像秦始皇陵一样,现在的技术手段达不到,就把他们都留给后世子孙。

转载请注明出处阿文说说网 » 朱棣介绍(朱隶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