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哈随鲁王为啥是波斯王(亚达薛西与亚哈随鲁是一个人吗)

1、亚达薛西与亚哈随鲁是一个人吗

1:1亚哈随鲁作王,从印度直到古实,统管一百二十七省。1:2亚哈随鲁王在书珊城的宫登基。1:3在位第三年,为他一切首领、臣仆设摆筵席,有波斯和玛代的权贵,就是各省的贵胄与首领,在他面前。1:4他把他荣耀之国的丰富和他美好威严的尊贵,给他们看了许多日,就是一百八十日。1:5这日子满了,又为所有住书珊城的大小人民,在御园的院子里设摆筵席七日。1:6有白色、绿色、蓝色的帐子,用细麻绳、紫色绳从银环内系在白玉石柱上,有金银的床榻摆在红、白、黄、黑玉石的铺石地上。1:7用金器皿赐酒,器皿各有不同。御酒甚多,足显王的厚意。1:8喝酒有例,不准勉强人,因王吩咐宫里的一切臣宰,让人各随己意。1:9王后瓦实提在亚哈随鲁王的宫内,也为妇女设摆筵席。1:10第七日,亚哈随鲁王饮酒,心中快乐,就吩咐在他面前侍立的七个太监米户幔、比斯他、哈波拿、比革他、亚拔他、西达、甲迦,1:11请王后瓦实提头戴王后的冠冕到王面前,使各等臣民看她的美貌,因为她容貌甚美。1:12王后瓦实提却不肯遵太监所传的王命而来,所以王甚发怒,心如火烧。1:13,14那时,在王左右常见王面、国中坐高位的,有波斯和玛代的七个大臣,就是甲示拿、示达、押玛他、他施斯、米力、玛西拿、米母干,都是达时务的明哲人。按王的常规,办事必先询问知例明法的人。王问他们说:1:15“王后瓦实提不遵太监所传的王命,照例应当怎样办理呢?”1:16米母干在王和众首领面前回答说:“王后瓦实提这事不但得罪王,并且有害于王各省的臣民。1:17因为王后这事必传到众妇人的耳中,说亚哈随鲁王吩咐王后瓦实提到王面前,她却不来。她们就藐视自己的丈夫。1:18今日,波斯和玛代的众夫人听见王后这事,必向王的大臣照样行,从此必大开藐视和忿怒之端。1:19王若以为美,就降旨写在波斯和玛代人的例中,永不更改,不准瓦实提再到王面前,将她王后的位分赐给比她还好的人。1:20所降的旨意传遍通国(国度本来广大),所有的妇人,无论丈夫贵贱都必尊敬他。”1:21王和众首领都以米母干的话为美,王就照这话去行。1:22发诏书,用各省的文字、各族的方言通知各省,使为丈夫的在家中作主,各说本地的方言。#亚哈随鲁王简介#

2、亚哈随鲁王为啥是波斯王

拒绝收继婚的大元公主孛儿只斤·祥哥剌吉一位古代著名女收藏家“祥哥”为藏语“狮子”之意,“剌吉”亦为藏语,原意为“神王之主”,一般用于称呼医生。忽必烈太子真金孙女,答剌麻八剌之女。兄元武宗,弟元仁宗。嫁给弘吉剌部首领琱阿不剌(一作阿不歹、弴不剌)(封为鲁王)。大德十一年(1307年)封为“皇妹鲁国大长公主”,赐永平路为分地。至大三年(1310年)其夫去世,祥哥剌吉没有随蒙古收继婚之习俗,再嫁丈夫的弟弟桑哥不剌,而是遵从汉人习俗,一直守节。元仁宗即位,封“皇姊鲁国大长公主”。其侄元文宗继位后,封“皇姑鲁国大长公主”,其女卜答失里为皇后,再加封徽文懿福贞寿大长公主。祥哥剌吉嗜好收藏书画,特殊的身份地位和她对汉文化及书画艺术之浓厚兴趣,促成其收藏甚丰且巨,除法书之外,涉猎绘画种类亦很多,涉及宗教、山水、花鸟、墨竹、车马人物、鱼虫走兽等等多个方面,据统计其藏品至少有61件,以宋人作品居多,画多而书少。元代文学家、侍讲学士袁桷曾专为其撰编《鲁国大长公主图画记》(载于袁桷《清容居士集》卷45)。祥哥剌吉公主的收藏印有两方,一方为“皇姊图书”,另一方为“皇姊珍玩”,被中国文物收藏鉴赏界确定为鉴定珍贵文物的依据之一。

3、亚哈随鲁王真实身份

公元1387年,信国公汤和奉旨进宫,心中却忐忑不安,不知发生何事。等到了宝殿之上,端坐于龙椅的朱元璋突然厉声问道:“汤和,你可知罪?”信国公汤和顿时惶恐万分,双腿一软,跪伏倒地。要知道当时正逢究治“胡惟庸案”奸d之际,一些功高至公侯者亦受牵连,其中不乏汤和的故旧、战友。朱元璋见汤和如此害怕,有点过意不去。就转换腔调,降低声音说:“鲁王夫妇在封地胡作非为、横行不法,以致民怨沸腾。你的二女儿、鲁王妃汤氏已被我处死了。”汤和听后轻松了许多,但还是急忙谢罪道:“都是臣平时管教无方,才令她无法无天。陛下英明决断,真是黎民之福啊!”朱元璋怒气渐消,沉思片刻后,也觉汤和无甚过错,就安慰道:“鲁王妃之位空缺,应速择贤女。”信国公汤和领会,便奏道:“吾另有一女,琴棋书画无所不能,温贤淑惠,定可承王妃之位。”朱元璋大喜,就又与汤和接续亲家之缘。汤和,濠州钟离人,朱元璋发小,幼时有壮志,成年后更是举止洒脱、沉稳敏捷、善于谋略。汤和很早就参加了起义军,后来他给还在皇觉寺的朱元璋写信,邀请他参加义军。但朱元璋入伍后,作战英勇,不久被提升为镇抚,级别在汤和之上,汤和却一点不嫉妒。汤和虽然资历比朱元璋老,又大三岁,但却非常认真谨慎的听从朱元璋的指挥。甚至,朱元璋有与众不同之才能和胆识,汤和是第一个发现的。据说,有一次,大帅郭子兴听信谗言,想要夺朱元璋的兵权,就问汤和的意见。汤和即没有替朱元璋求情,又没有盲目赞同,只是说:“要撤换大将,必须先下功夫仔细观察研究,看看当下谁能接替这个职位,而且要更得力,才算有利于军队啊!”郭子兴听了,深表赞同,就没有处罚朱元璋。汤和跟着朱元璋南征北战,骁勇异常,立下赫赫战功。至正十六年,汤和攻打集庆,被飞箭射中大腿,他将箭拔出,继续投入战斗,最后率先攻入城中。至正十八年,汤和驻守常州,张士诚率领大军几次来犯,汤和沉着应对,力战击退,俘其甲士千余,舟几千艘。有力地打击了张士诚的气势。洪武三年,汤和率军攻兴元、入潼关、奔泾州,取庆阳,收服陇汉。以功封中山侯。洪武九年,汤和随大将军徐达北伐,追击北元残部。数次取得大捷。随后论功,得以加封为信国公。虽然如此,汤和也有过一些过错。驻守常州时,经常心生埋怨,醉酒误事。征闽时,释放陈友定余d,致使这些人后来又作乱祸民。伐蜀时,逗留不前,错失战机,致友军将领遭祸而损。但朱元璋终究待其不薄,没有因为这些事重罚于他。甚至后来许多公、侯等老将因奸d罚先后伏法,很少人幸免。汤和却享福终老,以功名而终。有人说:“汤和平素沉嗜美酒、女色,甚至退休之时,请求朱元璋赐给百名美女,以示爱美人不爱江山之志。又和朱元璋自小长大,关系亲密,这才得以善终。”其实,汤和为人恭敬谨慎、又对朱元璋言听计从、推心置腹。他入朝听到国事议论,不向外泄露一句,是为老成。他看破朱元璋担忧诸将统领军队,急忙入宫以年事已高为由,交出兵权,是为机敏。如此贴心之人,难道朱元璋忍心加害吗?#亚哈随鲁王简介#

4、亚哈随鲁简介

自隋朝始设兵部成为六部之一,便有专职兵部尚书一人。唐宋时为正三品,明代为正二品,清代为从一品。因清代满族统治正一品武官无汉人,故除了搜集清代以前余姓兵部尚书外,还搜集了清代从一品的余姓武官人杰,以为勉之:1.余权,五代时期后唐修水县人。后唐时期仕唐庄宗时曾任右军讨击使。后随庄宗灭梁有功,赠兵部尚书。2.余铸,字子寿,江南东路上饶县人。宋光宗绍煕元年庚辰科进士。1233年任户部侍郎兼知杭州军,理宗时权兵部尚书(代理兵部尚书)。3.余嵘,南宋衢州龙游人。宋孝宗淳熙14年丁未科进士及第,宋宁宗开禧元年任南剑州太守,大理少卿兼礼部侍郎,又进宝谟阁学士,敷文阁学士,兵部尚书以光禄大夫致仕,赠少师,开府仪同三司。谥壮敏。4.余崇龟,南宋兴化仙游人。孝宗淳熙五年进士,历官秘书丞,监察御史,兵部侍郎。淳佑四年赦封兵部尚书。5.余天任,南宋明州府昌国县人,累官至刑部尚书,兵部尚书。殁后赠少保,楚国公。6.余阶,字义夫,南宋蕲州人。曾任光禄大夫,资政殿大学士,兵部尚书兼四川制置使等。钓鱼城防御体系的创建者。7.余晦,南宋人,余天任子。曾任兵部尚书,封密国公。8.余梦魁,字必元,南宋开邑金水芳山人。宋度宗咸淳二年释褐状元。南宋末年累官至浙东安抚使,特进兵部尚书,又加吏部尚书兼翰林院大学士。9.余子俊,明青神人,祖籍湖广京山。明成化十三年任兵部尚书、加太子太保。任上曾力筑延绥长城。殁后追赠太保。10.余珹,河南商丘人。明万历四十七年乙未科进士。壬午年出任南兵部尚书(南京兵部尚书)。11.余煌,明朝会稽人,天启五年状元。曾任明朝后期南明鲁王政权兵部尚书。后投海殉国。清朝从一品武官:1.余朝贵,亦名鼎臣。清朝黄冈汪集余家楼人。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四朝元老,是晚清与张之洞,曾国藩等并列的汉人最高从一品武官之一。曾获赐“劲勇巴图鲁”(清朝军人最高荣誉封号)。(另有清朝余大胜,谱名世踊,字建堂,湖南人,官至记名总兵,1860年获赐劲勇巴图鲁封号)2.余光德,安徽省庐州府人,清末淮军将领,官记名提督,总兵官,曾随沈葆桢参加援助台湾之战,光绪元年(1875年)获卓勇巴图鲁称号。3.余步云(1774-1843),原名余世蝉,字紫松,四川省顺庆府广安州肖溪人。历官四川游击、川北都司、重庆总兵、贵州、湖南、四川、浙江提督,赐号锐勇巴图鲁,加太子少保、乾清门侍卫、世袭一等轻车都尉。4.余宏亮,长沙府长沙县人,字泽民,号瑞庭,历任蓝翎把总、福建长福营参将、兴化协副将,浙江海门镇总兵、浙江省水陆提督,赐号威勇巴图鲁。5.余虎恩,(1836-1905年),字南华,湖南省岳州府平江县人,同治初,从刘松山镇压捻军,擢总兵,赐号精勇巴图鲁,击败张宗禹,皆陕西山西之围,晋提督,易号奇车博巴图鲁,后从刘锦堂平定陕甘回乱,实授陕安镇总兵,随左宗棠平定新疆,授喀什噶尔提督,改授广东高州镇总兵,未赴任,后奉诏募军十营镇守山海关,花翎提督,头品顶戴,世袭一等轻车都尉。6.余嘉鳌,安徽省安庆府怀宁县人,原系太平军将领,1863年11月26日降清,江苏战功,并分援浙江、皖、闽,历保花翎,记名简放总兵,加提督衔。7.余明发,湖南省长沙府醴陵县人,同治六年(1867年)渐历升用提督,闽浙补用总兵,协勇巴图鲁称号。七年(1868年)八月,督军大战于正宁四村,殒于阵,年三十一,照提督阵亡例,从优赐恤予谥,以历年战功,宣付史馆,并请三水建祠,旨如议,赠太子少保衔,荫骑都尉兼一云骑尉世职,子登盛袭职。8.余清胜,湖南省岳州府平江县白尔湖人,头品顶戴,花翎副将,甘肃西宁镇游击,后升提督军门,清末驻守台湾,任总兵。9.余万清,浙江省金华府金华县人,武进士,道光三十年(1850年)任湖南提督(从一品)。10.余万明,湖北省黄州府罗田县人,累保蓝翎参将、游记、副将,赏换花翎,给克勇巴图鲁名号,进攻河州,平毁贼巢,积功升总兵,加提督衔,遇缺简放。11.余先元,字长生,湖北省汉阳府沔阳州(今仙桃市谢场镇)人,武举,同治十一年(1872年)任提督齐朗阿巴图鲁甘肃安西等处副将,光绪时任九门提督,建威将军。12.余雄飞,字云龙,安徽省安庆府怀宁县人,光绪10年(1884年)粤督某公奏调广东领督标练兵诸要职,甲午中日事起,得授提督衔琼州镇总兵,兼统外洋各军舰,越二年,迁顺德协副将,卒于任。13.余懿文,湖南省岳州府平江县人,花翎提督衔总兵。14.余福章,湖南省岳州府平江县人,头品顶戴,记名总兵,花尚阿巴图鲁,甲午战中任左营管带,牛庄之战壮烈殉国。赠提督,云骑尉兼骑都尉世职。15.余际昌,字会亭,湖北省襄阳府谷城县人,官至河北镇总兵。赐号伟勇巴图鲁,剿捻殁于阵,赠提督,予骑都尉世职,谥威毅。

5、亚哈随鲁王是最后的王吗

郑成功,原名郑森,字大木,福建南安人。父亲郑芝龙,明胡末年随海盗颜思齐下海行盗。颜思齐死后,郑芝龙成为这伙海盗的首领。崇祯初年,他接受明朝巡抚熊文灿的招抚投降,被授予游击将军。后因捕获海盗刘香、李魁奇,打败从海上扬帆东来的西方殖民主义者,被提升为总兵。郑芝龙曾经娶了个日本妇女为妻,她便是郑森的母亲。郑森早年进入安南县学,成为诸生。郑芝龙将郑森引见给南明政权的隆武帝唐王,唐王对他十分宠爱,让他以国姓为姓,改名朱成功,所以当时人称郑森为“国姓爷”,不久又封他为忠孝伯。唐王面对清兵的强大攻势,主要借重郑芝龙兄弟的兵马。他转门筑坛拜郑芝龙的族人郑彩、弟郑鸿逵为将,派他们分路进军,抗击清兵。但他们拖延时间,没有立即出兵。清朝的招抚大学士洪承畴也是南安人,与郑芝龙通书信,叙乡情,要他投顺清朝。顺治三年(1646年),清兵由亲王博洛率领从浙江向福建进军,郑芝龙不仅不备战,还撤去了仙霞关的防守兵马,使唐王政权陷于绝境。博洛率军到达泉州后,写信招降郑芝龙,郑芝龙不听儿子郑成功的劝阻,率领人马归顺了清兵。他想让郑成功也投顺博洛,但郑鸿逵偷偷将郑成功从海上放跑了。博洛回军时,将郑芝龙带到京师,隶属于汉军正黄旗,授予他三等精奇尼哈番。郑成功要起兵反清,但兵力太薄弱,于是到南澳地区(今属广东)招募人马,得到了数千人的补充。他与部下将领结盟,仍然打着唐王隆武旗号,自称“招讨大将军”,用洪政、陈辉、杨才、张正、余宽、郭新等人为将领,分率各部,驻军鼓浪屿。郑成功虽然年纪很轻,但有文武之才,比他父亲兄长都能干,人们对他非常重视。当时,郑彩正辅佐鲁王朱以海,驻兵厦门。郑彩之弟郑联,被鲁王封为侯,驻兵浯屿(即今福建金门岛),与郑彩遥相呼应。郑成功联合郑彩进攻海澄,清军赶往救援,郑成功将领洪政战死。郑成功又与郑鸿逵联合进军包围泉州(今属福建),清兵救援解围。郑鸿逵进人揭扬,郑成功颁行从第二年,即隆武四年起使用《大统历》。顺治五年(1648年),郑成功攻下了同安,进逼泉州。清朝总督陈锦率军赶到,攻克同安,郑成功率军撤退。第二年,郑成功派将领施琅等人攻下漳浦、云霄镇、进军诏安。这时,南明桂王已经称帝三年,称肇庆政权。郑成功派光禄卿陈士京朝见桂王,桂王才改号为永历政权,封郑成功为延平公。鲁王到达舟山,郑彩因与鲁王不和,杀死了大学士熊汝霖、将领郑遵谦。顺治七年(1650年),郑成功进攻潮州,清朝总兵王邦俊率兵抵抗。郑成功失败后转攻碣石寨,但没有攻下来,施琅投降了清兵。郑成功袭击厦门,杀死郑联,收编了他的人马,郑彩由厦门出走,驻军沙埕。鲁王手下将领张名振以杀汝霖、遵谦之罪讨伐郑彩,郑彩率领余部逃往南海。数年之后,他被郑成功招回厦门,不久去世。郑成功进兵江南,失败后回到厦门。他自己也知道再想恢复中原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当时桂王已逃到缅甸,郑成功没有了声援,形势日益恶化,于是他开始策划攻取台湾。台湾是福建地区海中的一个岛屿。当时被荷兰殖民主义者强行占领着。郑芝龙跟随颜思齐为海盗时曾在这里驻扎过。荷兰人在岛上筑有两个城堡,一个叫赤嵌城,一个叫王城,海口叫鹿耳门。荷兰人认为鹿耳门水浅,船只无法进入,所以没有设防。郑成功军队到达这里时,海水突然暴涨了一丈多高,大小战船首尾相接直入鹿耳门。荷兰人放弃了赤嵌城,退守王城。郑成功派使者对他们说:“土地原本就是我们的,应当还给我们,至于珍宝,你们可以带走。”将王死死围起来,一直包围了将近七个月,荷兰人仅剩下了一百多人。攻下王城后,郑成功都放他们回国了。于是,郑成功改称台湾为东都,表示将接回桂王长驻此地。他以陈永华为主要谋划人,制定法律,设立职官,兴办学校。台湾方圆有一千多里,这里土地肥沃,郑成功招集漳、泉、惠、潮四府人口前来开荒种地,发展农业生产,又下令各位将领将家属全部迁到台湾。由于水土凶恶,各位将领都有些害怕,又因郑成功号令严厉不敢请求,所以就有铜山守将郭义、蔡禄跑到漳州投降了清朝。这一年,清圣祖康熙继位,杀了郑芝龙和他的几个儿子郑世思、郑世荫、郑世默。郑成功占领台湾后,让将领陈豹驻守南澳,而令儿子郑锦驻守思明州(在今厦门附近)。康熙元年(1662年),他听信了周全斌的谗言,派兵袭击陈豹。陈豹率军进入广州投降了清朝。他讨厌儿子郑锦与乳母私通生子,就派族兄郑泰杀死了郑锦和他的母亲董氏。恰好这时有流言说郑成功要把留守厦门的各位将领全部杀掉,当周全斌从南澳回来时,大家将他囚禁起来,拥立郑锦为平国公,拥兵自重,不听郑成功的命令。郑成功当时正病在床上,听说后狂怒不已,将指甲也咬断了。五月初,他还躺在床上接见各位将领,不几天就死了,享年三十九岁。光绪初年,清朝在台湾为郑成功立祠祭祀。

6、亚哈随鲁是谁

定了 ! 红楼梦讲的是明末清初的故事!!!崇祯十七年(1644年)三月李自成率领大军军攻入北京,崇祯皇帝被逼无奈自缢煤山的一棵歪脖子树上。(也就是现故宫后面的景山公园的一棵歪脖子树)(在红楼梦里提到玉带林中挂,指的就是崇祯)无何,东兵入(这里的东兵指的是大清的军队,,同年五月尔衮攻进北京,建立清政权,是为顺治元年。)同年六月,亲王朝派遣户部侍郎王鳌永招服山东,朱王朝遗孤以及流寇,七月,王鳌永占据青州,“启报抚定青州郡县,并赍故明衡王降书以闻。”(《清世祖实录》、(说是招抚真是客气 ,占据两个字足以说明当时的山东青州朱明王朝的后人衡王及贼寇在被逼无奈下投降了大清王朝。根据《东华录》记载同年十月,李自成的部将赵应元率领被击溃的农民军,转到青州 ,攻破城门 ,杀了王鳌永,谋划立衡王登基。不久此事传到京城,顺治即刻派和托、柯永盛前去剿灭意欲谋反之人,赵应元受骗被杀于北门瞻辰楼。这件事是真实存在的,清史稿有明确的记载:清史稿》,咸丰九年文煜序《青州府志》之《李士元传》记载颇详。顺治即谕和托诸将:“严查流贼赵应元余d,尽行正法。城中有同谋者,亦查明正法。衡王府财务,毋得骚扰。衡王曾否与赵应元同谋,应行详察。有谋则严加看守,另行奏闻。”(《清世祖实录》)大约因为初定青州,没有马上对衡王开刀,却已“严加看守”;而青州城内有一场血腥屠杀。《墓志》云:“妃闻变,尝以死自誓”,可见朱家的妃子和后人对大明王朝的忠心。(清政府当时是为了安抚人心,巩固政权,所以暂时先放过朱家后人,等到顺治的地位稳固之后,朱家的血雨腥风就要来临了,就如红楼梦所写 落了个白茫茫的大地真干净。真是凄惨!)在顺治登基的第二年,既(乙酉,1645年)正月“明衡王朱由木取奏请入觐,命侯旨来朝。根据东华录记载,同年五月,多铎等奏清军十五日入南京,南明亡。遂攻下苏州、常州等地。十一月,登莱巡抚杨声远督发衡王诸王及眷属起程,解送北京。杨声远特别奏明当时衡王“庶母刘氏、卜氏”因老病、“嫂李氏”因“孤孀”,俱未随行,随其滞留府中的尚有“原旧老幼宫人138口”。(这就是红楼梦里写到王熙凤哭向金陵事更哀,眼看家国都保不住了 ,能不哀伤吗?)(可见顺治的手段也是很辣的,这是要清理门户,不漏后患)根据(《明清史料》《登莱巡抚杨声远启本》)这就是《墓志》中所说“及□兴有命,徙诸王及眷属入京”,李氏因孤孀未随行,却自制衣衾殓具,以赤缣自缢,结果“一老媪以指断缣”,吊了大半日竟未死。这里提到的诸王其实就是衡王府本王及各支子诸王。如嘉靖二年被封为玉田王的朱厚烃(此乃衡恭王的庶子)、新乐王朱厚燫(嘉靖八年被封)高唐王朱厚煐,齐东王朱厚炳、昌乐王朱载堭(衡王庶子)、商河王朱载塨、寿张王朱载堞、等等。根据《墓志》上明确记载了查抄衡王府的时间,是在顺治三年,五月,整个京师都在传诸王匿印信,谋为不轨。顺治即刻派人查之,果然抓获鲁王、荆王、衡王世子玉印。“故明鲁王、荆王、衡王世子等十一人谋乱,伏诛。”朱由木取终于被杀。不久,顺治遣官来青部,籍府中宫眷财物。”也即八月派遣山东青州道韩昭宣检抄衡王府。抄家去籍是清王朝的一惯的手段,将人口、财产登记 。人口该卖的卖 。该杀的杀,当时的王妃李氏“以闲废疾病”免于被卖,最后娘家人用重金“赎为庶人”回莱芜后“祝发为尼”。随着大明王朝大厦呼啦啦倒下 ,衡王府也彻底家破人亡。(红楼梦薛宝钗其实就是李王妃,可叹停机德说的就是薛宝钗明衡王妃,薛宝钗也是被赎出来的。)

7、亚哈随鲁王是怎样当上波斯王的

唐兵被困锁阳城。琴书:薛仁贵征西(001)。薛仁贵我翻身上了马白龙,率领着三十万大军离京城。本帅我座下催马奔古道。那么一阵阵想起往事气难平,谁不知我跨海征东十二载。谁不知我为大唐立战功,谁不知我百日以内双救驾。保万岁凯歌还朝回京城。只因为杀了老贼那个张士贵,我又杀死张志虎和张志龙。张美人为给她父兄把仇报。白日里又哭又闹那个李道宗。老奸王他听信奸妃张氏的话,他定计害我就在翠花宫,害的我三赴法场差点死。害的我关押在天牢受苦刑。我的老干爹为救仁贵一条命紫金门,撞死我的老干爹尉迟公。干爹呀!自从你老人家归天去,你可知干儿我想你多伤情。亏不尽徐老千岁回京转上金殿他与万岁把理评。徐茂公为我重新审此案。我薛仁贵呀,冤案昭雪才能回家中。张美人奸妃她被绳绞死。那个唐天子是口点天灯。冯世刚在午门外边也被斩首。那个唐天子,庇护他皇叔李道宗。我薛礼,那个心灰意冷有多气恼,气的我回到那府中诈死埋名。恨只恨西凉八国打反表。众反王他要夺大唐锦江宏。李世民君臣大家把我访,邀请我挂帅征西带大兵,那我倒说要想微臣挂元帅,祭大旗你要斩杀李道宗。唐天子当时摇头他不同意。鲁王暗暗地就把个巧计生,把奸王骗到那座火龙庙。大钟里活活烤死李道宗。万岁他一见皇叔丧了命,在当时心中有气话难明,他怕我不愿意领兵。李世民他才饶了鲁国公,我这才同意领兵挂元帅。保我主御驾亲征把西征。周青他带领兄弟那么人七个,八员将给我马前当先行。徐军师也随本帅保龙驾。还有那程老千岁鲁国公,秦怀玉众家兄弟押粮草。路兵浩浩荡荡多威风,也不知众家先锋到何处。更不知抢关夺寨吉与凶,我这里晓行夜宿忙赶路,一路上过了一关又一城。这一天我领着人马奔前走,报!忙的我探马兰旗报军情。来到了元帅马前施下礼。舀元帅我有军情报你听。八先锋前边开道打胜仗。现如今拿下西凉锁阳城,本帅我闻听那喜讯心高兴。好哇!八兄弟抢关夺寨立战功。兰旗官这离那锁阳还有多远。禀元帅还有五里挂点零。本帅我听了兰旗报一遍,闪目看我王万岁一盘龙。只见他心中高兴面带笑。程鲁王他和军师也笑盈盈。君臣们没有一个不高兴。朕当我叫声元帅你是听。我大军已经占领锁阳地,快传令咱君臣大家早进城。薛仁贵答日一声好好好,数万兵马上步下动身行,不多时来到锁阳东门外,城门里来了周青八弟兄。周青我万岁面前施大礼。请我主君臣大家快进城,孤王我上前拉着周青的手,周爱卿你们为国立大功。单等朕凯歌还朝回京转,朕一定给你大家高官来封。启禀元帅立即不好,祸比天降。兰旗官没从说话我心里慌,尊一声元帅不知听其详。恁大家身坐帅堂哪晓道,咱君臣被人包围在锁阳,城外边反兵来了百把万。到处里安坐西凉连营房,四门外反将带兵来讨战。骂阵官口吐狂言实在脏。东门外为首主将叫苏海。苏宝童他叫你交出罗家老和少,定要绑出罗通扫北的王,还叫你送出万岁我的主。

8、亚哈随鲁王是哪里人

朱文正剿灭陈友谅60万大军,被朱元璋幽禁到死,200年后子孙称帝他大破陈友谅60万大军,却被朱元璋幽禁到死,200年后子孙称帝,朱文正,生于1336年,自出生即身处乱世,他的父亲朱兴隆,是一位身处历史浮尘的人物。然而,这样一个庸常的家庭,却与一位伟大的历史人物有着密切的血脉联系,那就是朱兴隆的弟弟,朱元璋。对于朱兴隆来说,有一个这样的弟弟,难免带来了一丝忧虑。然而,朱兴隆的儿子朱文正,却因此得到了生命中最大的机遇。朱元璋,这位曾在乱世中崭露头角的起义英雄,他的出现,为朱文正创造了一个表现自我,展示才华的舞台。朱元璋的地位,也使得朱文正的名字,被镌刻在大明王朝的历史丰碑上。记载在历史书籍中的是,朱文正在父亲朱兴隆逝世后,便随母亲投奔到朱元璋身边。在困厄之际,朱元璋没有抛弃他的侄子,反而如同亲生一般,将他招入麾下,开始栽培他的军事才能。朱文正的成长经历与朱棣相似,他在生活中的不安定,使得他年纪轻轻就在战争中崭露头角。他初次在战场上杀敌立功,刚开始他因恐惧而手颤,但在几次的战斗经历和他人的鼓励下,他逐渐适应了战争,鼓足了勇气再次冲向战场。据历史记载,朱文正天资聪颖,他英勇战斗,足智多谋。当朱元璋攻占集庆路时,这位年轻的战士已经多次在战场上显现英勇,证明了自己的勇猛和智慧。明朝的历史长河中,盛产众多优秀的军事人才,而耿炳文便是其中一位光辉的名将。他在与张士诚的战争中,率领手下兵士坚守长兴城整整一个月,让敌人望之胆寒。然而,在这座防御的丰碑上,另一位更年轻、更出色的将领刻下了他的名字,那就是朱文正。那是在朱元璋与陈友谅之间爆发的惨烈战争中,朱元璋亲自带队对陈友谅发起偷袭,而朱文正则被委以重任,守护洪都。这个任务并不轻松,因为陈友谅带领的60万大军正在围困洪都,而朱文正手下的兵力不过两万人。尽管面对这样的困境,朱文正却像顽石一样坚韧不移,他们坚守了长达85天,使陈友谅的大军消耗殆尽。这个壮举,让朱文正的名字在天下人口中传唱,连蒙古的战士也对他赞美有加。这样的胜利,本来应该使朱文正成为朱元璋的亲信,他有资格向朱元璋要求赏赐。朱元璋也确实答应了他,允许他自己选择一个官位。但朱文正却做出了不同寻常的选择,他要求朱元璋先封别的将领。朱元璋照做了,却无意中忘记了对朱文正的答应。这让朱文正感到了深深的失落,但他又不好向朱元璋提出。所以,他将内心的不满转化为了对朱元璋的疏远。这一系列的事件,让朱文正与朱元璋之间的关系越发冷。朱元璋和朱文正在对待元朝的问题上产生了严重的分歧。朱元璋采取了和元朝和解的策略,甚至接受了元朝的统治,而朱文正则坚决反对这种做法。这一分歧加深了两人之间的裂痕,引发了两人之间长期积累的矛盾,朱文正甚至与朱元璋的老对手张士诚联手,背叛了朱元璋。朱文正,曾是朱元璋手下的明星,他的背叛让朱元璋的部队受到了巨大的打击,朱元璋也因此气得病倒。朱元璋愤怒之下,本想处死朱文正,但在马皇后的劝说下,他放过了朱文正,但将他剥夺了一切权力,关进了牢狱,一直到他病死。朱文正的人生,可以说是一部充满起起落落的戏剧。他的崛起令人惊叹,然而,他的衰落则令人惋惜。这就好像眼前的景象,一座繁华的楼宇,曾经熙熙攘攘的宴会,转瞬之间变得破败不堪,只留下无尽的叹息。朱元璋的大明王朝虽然在朱文正的背叛后得以继续,但并未长久。到了1645年,清军已经占领了南京,小福王被俘,崇祯皇帝已经去世。然而,这都是后话了,因为朱文正的时代已经结束,他的声音在朱元璋的铁腕政策中消失。在这个世纪的风雨飘摇之中,南明的治理似乎只剩下两股力量——鲁王与唐王。他们在剩余的领土之间,用力支撑着这个王朝的最后光辉。唐王的才略其实超过了鲁王,但他缺少了一样至关重要的东西——正统的身份。因此,在这个逐渐消亡的王朝中,唐王与鲁王的矛盾和对立,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明明眼前的敌人已经摩拳擦掌,可是这两位王者却还在纠结不休。这种混乱不堪的场景,给了一些胸怀野心的人以可趁之机。在这些人中,朱文正的第11代子孙朱亨嘉成为了一颗熠熠生辉的明星。朱亨嘉,原是位列11代靖江王,血脉世系在王族中距今最远。然而,他在这个风雨飘摇的时期,成功地握住了历史的机遇。就在那年9月22日,他在广西桂林登上了皇位,称帝,并将此地更名为西京。

转载请注明出处阿文说说网 » 亚哈随鲁王为啥是波斯王(亚达薛西与亚哈随鲁是一个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