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金洲浦东干部学院(华东师范大学郑金洲教授)

1、华东师范大学郑金洲教授

多想一层,让思维更深刻——读《金洲随笔》有感(二)原创 王纪群 群说 今天《金洲随笔》是郑金洲教授深入中小学听课时的所见、所听、所想。每篇聚焦一个教学细节问题,用千字左右的篇幅阐明作者的观点,没有高深的理论,非常适合中小学教师阅读。但老师们在阅读时仍不能仅做浅表理解,还必须多想一层,让自己有更深的体悟,这样,既可以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又可以锻炼自己的思维。例如:在《“靠边站”的讲桌》一文中,郑教授介绍了上海近郊的一所小学,校长在开学初走进课堂了解教师的教学情况。连续听了几位教师的授课,发现授课的教师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在一节课内几乎不离开讲台一步,靠在讲桌上只顾自己滔滔不绝地讲,丝毫不顾及学生的接受程度和反映。而学生也是端端正正地坐在座位上,只等着教师的提问。他在关注这种场景时,突然感觉到讲桌就象一条人为的鸿沟,隔断了师生之间的互动,使得课堂气氛显得死板僵硬。教师象权威似的随意支配学生,学生在课堂上完全没有了自主权。基于此,在校行政会议上,校长做出了“讲桌靠边移”的决定,即把放在黑板前正中的讲桌移到墙边,借此来调整课堂上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改变课堂教学的氛围。这一举措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很多老师读完这篇文章在评论中都表示了赞同,认为有利于营造和谐的教学环境,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我在给老师们的回复中写到:几位老师就移动讲桌带来的师生关系变化做了进一步阐释,都很有道理。我觉得大家还可以再彺深想一步:首先,讲桌是构成教学环境的要素之一,讲桌移动改进了师生关系,课堂环境中其它要素的变化会不会也影响师生关系呢?其次,师生关系既然受物理环境的影响,什么样的环境有利于师生和谐共处呢?再次,文中校长并没有轻易下结论,而是组织教师反复验证,最后才得出结论,这种科学的态度值得学习。又如:在《教师课堂行走路线》一文中,郑教授介绍自己在听课时习惯描绘教师在课堂上的行走路线,然后来分析教师之所以这样走而不是那样走的原因,探究教师的教学理念以及与不同学生交往的频率。如果只是做浅显理解,会觉得描绘教师行走路线可以检验教师是否做到面向全体学生。但这还不够,需要我们再往深处想一层,充分认识到课堂行走路线能够清晰反映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如果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合理的行走路线关注每一位学生,说明其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已经转向”以学生为中心”,做学生学习的合作者、指导者、参与者。反之,则教师可能还在固守“以教师的教为中心”的传统教育理念,习惯运用讲授法。由此可见,教师教学中任何行为都会从一个侧面反映教师的教育理念。世界上的书有多种,有些书只需品尝,有些需要吞咽,还有少数应该细嚼。教师阅读教育理论文章恰恰需要细嚼慢咽,从而品味文字后面的信息,锻炼思维品质,提升专业素养。

2、郑金洲浦东干部学院

不同的视角,不同的收获原创 王纪群 群说 今天昨天,继续和几所学校的老师开展暑期阅读分享。我分享给老师们的是郑金洲教授《金洲随笔:课堂教学的N个细节》第二十篇。在文章中,郑教授谈到一次在小学听课,看到了这样一个场景:老师布置了讨论任务,学生开始分小组讨论。讨论中,学生争相发言。一个小朋友为了争得发言的机会,用手捂住了另外一位小朋友的嘴,以便自己能够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被捂住嘴巴的那位同学,急乎乎地要把对方的手拉开,也想说出自己的想法。老师没有注意到这一场景,讨论仍然“热烈”地进行着。郑教授认为“讨论”这种教学方法在今天的课堂上已经司空见惯,但对于讨论的效果以及讨论中的基本规范等问题仍有探讨的必要。课堂教学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观念与行为、思考与方法、课内与课外等都涉猎其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将各个要素综合起来加以考虑。在课堂上变革一两种方法是容易的,而要有深层次的变革,就需要全方位的考虑、多角度的透视,尤其是不能忽视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不能忽视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的重要价值。在分享这篇文章之后,我提出了这样一个讨论题问题:“你的课堂上出现过文章中的现象吗?你是如何保障每一位学生学习权利的?”半个小时之后,一些老师开始发表观点。大致分为两类,一部分老师聚焦文章中小组合作学习案例,从合作学习的角度审视学生的学习权利,阐述了小组合作学习时保障学生学习权利的具体策略,包括科学分组、合理分工、建立制度等等。可见,老师们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已经成竹在胸。老师们的发言,引发我新的思考:谈到合作学习,大家的关注点一般都会聚焦在小组合作。但我们一定不能孤立看待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它们看似是三种方式,实际是一种方式,是一种现代人的学习方式和生存方式。自主是学习的前提,探究是学习的方法,合作是学习的方式,三者是密不可分的。学生在自主学习时既要主动探究又要勇于、善于把探究的结果表达出来,寻求与他人多角度、多层次的合作。学生在合作学习的时候是以自主、探究为前提的,有了这个前提,才能实现合作探究。我们在引导学生学习的时候,往往缺乏把自主、合作、探究有机联系在一起。缺少了三者的有机联系,有效学习就很难达成。还有一些老师在发言中从教师引导的角度审视学生的学习权利。包括尊重学生,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适时引导等等。针对这些老师的发言,我回复到:我觉得老师保障每个学生的学习权利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要尊重学生,做到目中有人;其次要创设情境,做到有效引领;再次,要信任学生,做到热情鼓励;第四,要等待学生,做到静待花开。完成了与老师们的互动,我的思绪仍未停歇。苏轼有诗云:“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身处教育教学实践中的老师们,一定要有跳出实践看教育的意识,通过专业阅读,找到文章中最能触动自己的地方,阐发自己的感悟。尽管视角会有不同,收获也会不同,但这不正是教师个性化成为的需要吗?

3、郑金洲全部视频

交流分享,让阅读更美好——读《金洲随笔》有感(三)原创 王纪群 群说 今天《礼记·学记》有云:“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这个暑假,我完成了重读与分享《金洲随笔》的工作。41天41篇文章,我在三个学校读书群里和老师们交流互动,实在是一次美妙的体验。一是重温了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金洲随笔》是华东师范大学郑金洲教授十几年前的作品。当时正是新课程改革的的推动阶段,郑教授每一篇随笔都围绕新课程改革展开,如今重读,倍感亲切。更为难得的是,通过阅读老师们的评论,我欣喜的看到,经过近二十年努力,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已经深入人心,老师们在交流中对“教师角色、学习方式、多元评价等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如数家珍。二是坚定了推动区域微型课题研究的决心。北辰区开展微型课题研究已经十几年了,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在重读并分享《金洲随笔》的这些日子里,我进一步廓清了开展微型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坚定了推动区域微型课题研究的信心。郑金洲教授通过深入中小学听了发现了那么多值得思考和研究的教育教学细节问题,这些问题不正可以通过微型课题研究加以解决吗?老师们在交流中例举了自己实践中的一些做法,很多做法还有待完善,不正可以通过微型课题研究加以解决吗?例如:郑金洲教授在《主动走到讲台上的学生》一文中讲述了一节初中数学课上,学生们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方式运用“勾股定理”解题。嗣后,每个小组展示自己对问题的思考与答案。各小组介绍完毕,小组内的同学自动走到讲台前加以补充,其他小组的同学也到台前谈谈自己解决这个问题的其他方法,或者自己在思考过程中出现的错误。课堂讨论气氛活跃,对话状态积极。这个案例提示我们可以围绕“有效引导小组成员补充回答”这一主题开展微型课题研究。有几位老师读完文章后分别谈了自己在教学中指导学生交流展示的具体做法。我读后很受启发,便回复到,读了几位老师的发言我很受启发。我觉得可不可以这样概括: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需要教师适度放手。心怀放手是理念,敢于放手是勇气,善于放手是艺术。读了我的回复,姚丹老师又@我说:是的王主任,就是总怕学生说不清楚,怕学生讲的其他学生听不明白,老师课上才不停的讲讲讲,变成了讲授式教学,但是却不知,真正学生为主体的课堂就是您说的适度放手、敢于放手、善于放手,尝试放手了,才能看到课堂上学生不一样的表现。我继而回复到:@姚丹 你可以试着以“放手”为关键词,研究一下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三是发现了交流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由于第一次采用微信推送并交流的方式开展假期读书活动,也发现了一些有待改进的问题。首先,一些观点表达不够清晰。手机书写最大不便是单位页面呈现信息较少,不利于书写者前后连接,老师们在发言时难免出现前后不够顺畅的问题;其次,交流互动缺少回合。大多情况下,很多老师针对一个问题只发言一次就“鸣金兵”了,我也往往统一回复就草草结束了,从而影响了交流互动的效果。尽管有一些不足,但瑕不掩瑜,通过41天的分享交流,老师们的收获还是蛮大的。新学期即将开始,我们的读书交流活动也暂时告一段落。三篇读书心得的题目恰恰可以概括我假期的收获,那就是:关注细节,让课堂更完美;多想一层,让思维更深入;交流分享,让读书更美好!

转载请注明出处阿文说说网 » 郑金洲浦东干部学院(华东师范大学郑金洲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