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类纪录片(蛇类介绍)

1、蛇类介绍

【市民在公园被蛇咬伤 医生提醒:被咬后要及时注射蛇毒血清】天气炎热,市民在户外活动时,除了要注意防暑降温,还要留意周边草丛中的蛇类。这两天,就有市民在海湾公园被蛇咬伤了。医生提醒,市民在植被茂密的地方活动时,一定要注意观察。通常蛇类不会主动攻击人类,如果被蛇咬伤,一定要及时找专业医疗机构治疗,避免贻误治疗时机。市民经历在靠近海边的草坪行走 被小蛇咬伤了28日上午,市民吴先生在海湾公园靠近海边的草坪上行走时,不小心被一条小蛇咬伤了。临近中午时,他来到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就诊。由于时间过去比较久,而且他没拍下咬伤他的蛇类,所以医生一时无法准确判断,于是联系专业捕蛇者何火宝,让他帮忙看看吴先生的伤口,同时联系海湾公园管理人员了解情况。最终,综合各方信息,医生为吴先生注射了相应的血清。何火宝说,他根据吴先生的伤口判断,应该是被一种比较小的眼镜蛇咬伤的,他的说法也得到公园管理人员的印证。同样是28日上午,赖先生夫妻俩带着5岁的孩子到湖边水库散步。一家人在湖心岛的树荫下乘凉、拍照,突然,一条一尺多长的蛇从绿化带蹿出,横穿湖畔小路,钻到另一侧的树丛中去了。小朋友吓得跳到赖先生的身上,闹着要回家,说再也不敢来这玩了。赖先生根据他掌握的相关知识安慰孩子,人怕蛇,其实蛇更怕人,我们只要不去草丛中踩它,在人行道上散步是没关系的。医生提醒被蛇咬伤最好拍下照片 才可注射相应血清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急诊科副主任、主任医师王煜介绍,在厦门,最常见的是被竹叶青咬伤的患者,其次是眼镜蛇、眼镜王蛇、银环蛇等。常见的蛇毒有三种,血液毒、神经毒、混合毒。在血液毒素的侵蚀下,人体可能会出现凝血功能障碍,引发多器官出血,竹叶青所携带的蛇毒属于此种毒素。银环蛇的毒液属于神经毒。神经毒会影响人体神经系统,甚至出现瘫痪、呼吸麻痹等症状。眼镜蛇、眼镜王蛇等属于混合毒,综合前两种毒素。被不同毒素的蛇咬伤,需要注射不同的蛇毒血清。如果蛇毒属于混合毒,则要注射两种血清。“市民一旦被毒蛇咬伤,应尽快到医院注射蛇毒血清,越早治疗效果越好。医院拥有各种类的蛇毒血清,并且保证一定有库存。”王煜提醒,就医时,最好能带上咬伤自己的蛇的图片,便于医生判断和治疗。此外,特别需要提醒的是,部分患者的凝血功能可能在一段时间后才会有显著异常,因此回家后,一定要根据医生叮嘱的复查时间,前来检查血液情况。王煜提醒市民,外出游玩时要尤其注意周边环境,尤其是在山上或海边。虽然说蛇会冬眠,但在厦门温暖的气候下,不可放松对蛇的警惕。“我们在四季都有接诊过毒蛇咬伤人的事件。”王煜说,“一旦被毒蛇咬伤,要保持冷静,避免毒素加快在身体扩散。不建议捆扎局部血液循环,对于急救没有太大作用。”被蛇咬伤后,如何判断蛇是否有毒?王煜说,一般来说,毒蛇的毒液是通过两个大尖牙侵入人体,所以一般毒蛇的牙印是两个大尖口,而无毒蛇的牙印一般是两排细小牙痕。#厦门身边事##蛇#编辑 | 张贤计 来源 | 厦门晚报

2、蛇类纪录片

【这条蛇躲藏在学校的树丛里】5月6日上午8时许,晋江市龙湖镇某小学内,学校负责人发现了一条蛇,赶忙报警求助。接到报警后,龙湖消防救援站及龙湖镇派出所民警前往处置。消防救援人员在负责人的指引下很快发现蛇的踪迹,判断这是一条长约1.5米的菜花蛇。此时,该蛇正躲藏在树丛中。一名消防员用捕蛇器慢慢伸入树丛中,瞅准时机将蛇夹住再缓缓拉出,由另一名消防员抓住蛇放入事先准备好的袋子内。抓捕完毕后,消防员将该蛇带至野外无人区域进行放生处置。据学校负责人介绍,自己是在当天早上打扫卫生时听到树上有声响,认真一看发现是一条蛇,便赶紧求助消防部门帮忙处置。消防部门提醒,近期随着气温升高,蛇类的活动越来越频繁,已经有不少市民反映在野外、草地和花坛等地方与蛇“偶遇”。市民遇蛇时要与其保持安全距离,绕道而行,若有需要可报警求助。编辑|颜玲玲 来源|东南早报

3、蛇类资料

我国有一种叫黑鱼的凶猛淡水鱼,美国媒体将其描述为“蛇头鱼”,因其头部扁平、神似蛇类而得名。在我国,黑鱼也叫财鱼、生鱼、火头、孝鱼,学名为乌鳢,是一种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的高品质鱼类。黑鱼还是我国土生土长的淡水鱼,2000多年前的《神农本草经》就将其列为了上等食材,与牡蛎、文蛤、海蛤、鲤鱼等并列,在国内备受推崇。黑鱼的肉质相当出众,没有肌间小刺,蛋白质含量高,鲜味十足。在我国的广东、广西、港澳台地区,黑鱼被视为高档的营养佳品,特别适合孕妇产后滋补。除此之外,黑鱼还是我国外贸出口的重要水产品之一,在东南亚地区也广受欢迎,市场十分紧俏。黑鱼有很强的环境适应能力,在河川、溪沟、塘堰、水田、渠道乃至沼泽、积水潭中都能生长、繁衍,生长速度也很快,符合“头年鱼种,次年成鱼”的标准。野生的黑鱼以小型鱼类、虾类为主食,常潜伏在蛙类、泥鳅、鲫鱼、水生昆虫群栖的场所,能一口吞下相当于自身体重30%左右的鲤鱼或草鱼,食量相当贪婪。但黑鱼在自然界中并不是绝对的王者。在长江的干流、支流以及鄱阳湖等水域,有网友偶尔会发现本应该在深水区的黑鱼却躲藏在浅滩和岸边,据有经验的渔民介绍,这是黑鱼在躲避“水老虎”鳡鱼的追捕。鳡鱼也是一种凶猛的肉食性鱼类,体型更大,食性更凶猛。据资料记载,鳡鱼身形矫健,最大体长可达1~2m,体重可达120斤,而常见的黑鱼体长一般只有30~50cm,体重4~10斤左右,和鳡鱼无法相提并论。黑鱼的另一个“天敌”就是人类。黑鱼肉嫩味美,是制作酸菜鱼、水煮鱼、烤鱼的上等食材,自然会成为人们捕获的对象。论肉质的鲜美程度,野生黑鱼在鲢鱼、鳙鱼之上,深受广大钓友追捧,但野生的黑鱼数量较少,无法满足食客们的口味需求。自2010年以来,我国南方省区相继开展了关于黑鱼的养殖实践,人们逐渐发现,黑鱼的产量比其他鱼更高,一亩池塘的产量能达到上万斤,高产情况下能达到2~3万斤,增产效益十分突出。亩产2万斤以上并不是夸张的说法,从生物耐受特性来看,黑鱼对溶解氧的要求是达到3mg/L以上即可,适合集中饲养。除了用鳃进行水呼吸外,黑鱼还能利用鳃上器进行气呼吸,在实际生产中比草鱼、鲢鱼、鳙鱼等常规鱼类更耐低氧,离水后也不易死亡,完全能适应高密度的养殖环境。黑鱼的特性决定了“小水面、高产量”的局面,在效益的推动下,我国广东、四川、湖北、湖南、江苏、浙江等地都出现了大型的黑鱼养殖基地,其中规模最大的当属广东省,尤其是佛山、中山、珠海、江门四个大湾区城市。这四个地区是全国著名的黑鱼产地,很多塘口的亩产量基本都在2.5万斤以上。具体到产量数据,2021年全国黑鱼总产量为54.8万吨,其中广东省的产量为28.3吨,占比达51.6%,几乎囊括了全国的半壁江山。肯定有人会问,我国地大物博,河湖广阔,为何只有广东(尤其是四个大湾区城市)能独占鳌头呢?这其中既有自然原因,又有技术原因。自然因素方面,广东省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气候优势,纬度低,气温高,热量足,特别适合黑鱼的快速养成。以佛山市为例,当地年均气温22.2℃,黑鱼在一年四季都能生长,增重效率高,产量自然也高于北方产地。在技术方面,广东黑鱼的养殖技术成熟,主推的是高密度模式,以投喂配合饲料为主,生长速度快,周期短。而在浙江、山东、辽宁等地,主要是投喂冰鲜鱼养殖,后期才逐渐转成专用饲料。此外,广东省也是全国首批推广黑鱼养殖的省份,试养时间早,产业发展快,能成为全国黑鱼的“领头羊”也在情理之中。在大湾区,物美价廉的黑鱼不仅能供应广东市场,还被销售到省外乃至海外市场,从这一角度来看,黑鱼可以说是名副其实的“财鱼”。#大湾区寻宝#

4、蛇类知识

莽山特有的烙铁头蛇,号称“蛇中熊猫”,黑市炒到一条100万以前在电视上看过一集关于湖南莽山的纪录片,得知那里不仅山奇景秀,且物产丰富,并出产一种当地特有的剧毒蛇——烙铁头蛇。虽然我挺怕蛇,却挺喜欢看蛇。因此,总想着去莽山走一遍。上次跟着大湾区卫视,终于如愿打卡了湖南莽山。莽山位于湖南省郴州市宜章县南部的五岭群山中,这是一座林木叠翠,风光绚丽的绿色宝库。这里气候温和,雨量充沛,生态环境极佳,森林植被和珍惜动物种类繁多,素有“第二西双版纳”和“南国天然树木园”之美称。来到莽山,我当然最想看的是“烙铁头蛇”,我们游览完莽山五指峰景区,从西门下山,当晚入住位于山脚的莽山森林公园酒店。第二天打卡毗邻酒店的莽山自然博物馆,这个博物馆由动物馆和莽山烙铁头蛇馆两大部分组成,动物馆展出莽山的动物标本,烙铁头蛇馆则详细介绍了专莽山特有物种烙铁头蛇,地球上剧毒蛇之一的烙铁头蛇。烙铁头蛇,学名叫“原矛头蝮”,因其头部呈三角形,形如烙铁而得名。莽山烙铁头蛇是我国特有的珍稀物种,目前仅生长在莽山,数量比熊猫更濒危,全球仅有300至500条。莽山烙铁头蛇剧毒,周身呈绿色,色泽鲜艳,被生物界称为“蛇中熊猫”,1996年被国际保护组织列入IUCN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野生的烙铁头蛇黑市上的价格一度炒到每条100多万元。而在莽山自然博物馆,我们还偶遇了著名蛇类专家陈远辉老先生。陈先生是广东罗定人,毕业于郴州卫校,后就职于莽山自然保护区。年过七旬的陈老先生,满头白发、精神抖擞、说起自己的故事,他滔滔不绝。陈先生19岁就到莽山工作,与蛇共舞30余年,参与蛇类研究与保护工作,对烙铁头蛇有着深厚感情。多年投身于烙铁头蛇研究的陈先生曾九次被毒蛇咬伤,曾险些被他百般呵护的“莽山烙铁头”夺去生命,九死一生之后,留下伤残的左手中指。在一次次伤痛和以身试毒中,陈老先生成功配制出蛇药,并创制了一套治疗蛇伤的独门绝技,30多年来成功救治了500多名蛇伤病人,被尊称为“蛇博士”。莽山烙铁头蛇是重点保护对象,数量极少,当地成立博物馆后,烙铁头蛇得到了较好的保护和研究。也有不少游客慕名前来一睹它的真容,近距离观赏玻璃屋里的烙铁头蛇,它的奇特外表让人非常畏惧。有趣的是,因为这种蛇是莽山独有,让全球很多生物学家颇感兴趣,据说有日本人曾想花上100万买一条做研究,但最终遭到拒绝。#从今天起记录我的2023# #头条创作挑战赛# #弹指间行摄#

5、蛇类百科

它是眼镜蛇的克星,吃蛇就像吃辣条一样,又好看又优雅的蛇鹫,是如何成为蛇类克星的?人类对蛇的恐惧,是刻在人的骨子里的。哪怕很多从没见过蛇的人,看到蛇的第一眼,心底里就充满了畏惧。科学家说,这是人类基因遗传中的自保手段,因为人类祖先被毒蛇毒死的不计其数。凡是不怕毒蛇的人类祖先,他的基因大概率也保留不下来,因为都被毒死了。说起毒蛇,大多数人印象最深的应该是眼镜蛇,这是一种毒性极强,对人类具有致命威胁的蛇类,如果人类进入眼镜蛇的领地,眼镜蛇是会主动向人类发起进攻的,每年都会有大量的人因眼镜蛇中毒而死。眼镜蛇的毒液含有强烈的神经毒素,能够迅速瘫痪猎物的神经系统,并导致呼吸衰竭和心脏停搏,被咬伤后如果不及时处理,很可能会直接死亡。以眼镜蛇的移动速度,如果被它盯上,比速度的话,大多数人恐怕是很难逃脱,如果人类被眼镜蛇咬伤,除了毒液的直接毒害外,还可能经历剧烈的疼痛和后遗症,哪怕及时救助,被咬伤的部位也会出现明显的肿胀、瘀伤和溃烂,需要经历漫长而痛苦的康复过程。正因此,所以人类才会打心眼里觉得眼镜蛇恐怖。然而万物相生相克,令人闻风丧胆的眼镜蛇,也有不少能够克制它们的天敌。今天给大家介绍的是——蛇鹫,吃毒蛇就像是吃辣条一样。蛇鹫是大型猛禽,有着很强的领地意识,一对蛇鹫夫妻,会将自家鸟巢周边方圆50平方公里的范围,都划成自己的领地,在这个领地范围内,所有的蛇类都要遭老罪了。哪怕是非洲最毒的黑曼巴,也只能乖乖成为蛇鹫口中的“辣条”。那么问题来了,蛇鹫是如何捕捉毒蛇的呢?为什么蛇鹫能成为毒蛇的克星呢?别看蛇鹫长得好看,就以为它是战斗力渣渣的花瓶,蛇鹫可是猛禽,比长相丑陋的秃鹫要猛得多。蛇鹫捕杀毒蛇的过程,不仅是一种暴力美学,更是上演了一出高智商捕蛇的精彩戏码。当蛇鹫发现毒蛇之后,它并不会急着发动进攻,而是在毒蛇身边伺机而动,等待更好的时机,完成一击必杀。蛇鹫就是一个老练的猎人,不会轻易打草惊蛇,一旦被蛇鹫锁定机会,它就会迅猛出击,用利爪固定住蛇的身体,不管是什么蛇,只要被蛇鹫的利爪给抓住,基本上就宣告死亡了。因为蛇鹫的大长腿,不仅力量极强,两只利爪用力一击,可以将一些弱小的蛇类直接拗断,而且蛇鹫的腿上还覆盖了一层厚厚的角质鳞片,可以免疫毒蛇的毒牙,哪怕毒蛇拼死反击,也对蛇鹫没有任何伤害。蛇鹫会用它们强而有力的喙发动攻击,不断啄击毒蛇的头部和身体,使其失去反抗能力,同时,蛇鹫会利用自己的羽翼进行防御,迅速闪避毒蛇的袭击,保护自己不受伤害。即便是碰到一些体型比较大的蛇类,不能依靠利爪将它抓死也没关系,蛇鹫还有多种进攻方案可以使用。比如蛇鹫可以通过喙尖,将大蛇给啄得遍体鳞伤,直到死亡;又或者一旦毒蛇被蛇鹫控制住,它们会利用嘴和爪子将蛇抛到空中,然后让蛇狠狠地摔在地上摔死,以确保蛇完全失去威胁。当蛇鹫将蛇击杀之后,它就开始优雅地享受美食了,先是将蛇的身躯,用利爪和喙尖分成一截又一截,然后像吃辣条一样将蛇叼在口中,吃进肚子里。整个过程优雅又高贵,连动物学家都说蛇鹫的进食,在动物中也称得上是一门艺术。很多网友都说,蛇鹫光站在那里,活生生就像是一个穿着七分裤的大美女,这样一个“大美女”还肩负着消灭毒蛇的重要使命,更加引得人们喜爱。南非的国徽上有蛇鹫,苏丹更是将蛇鹫奉为国鸟,很多非洲国家也都将蛇鹫视为祥瑞。然而,俗话说得好,红颜薄命。蛇鹫因为超高的颜值,反而引来偷猎者的觊觎,近些年蛇鹫的数量大幅度减少,这都是偷猎者的“功劳”。目前蛇鹫已经被列为易危物种,在全世界范围内也只有很少的数量,尽管非洲国家竭尽全力地想要保护蛇鹫,让它继续繁衍生息,但非洲毕竟贫困,自然保护区建立的并不完善,还是有很多偷盗者,肆意猎杀这些美丽的蛇鹫。愿世界上没有偷盗者!

6、蛇类的图片及简介

罗索里被森蚺张开大口吞下的瞬间,眼前一片漆黑,呼吸开始变得急促,心率飙升到180以上。罗索里再也忍受不住内心的恐惧,立刻向助理发出求救信号。2014年12月7日,来自美国新泽西州的环保主义者、科学家保罗.罗索里,为吸引公众更多关注森蚺的栖息地,竟决定以身试险,将自己送到亚马逊森蚺口中,并实时记录下全部过程。森蚺天性喜欢水,仅生活在南美洲热带雨林中。森蚺是世界上最大的蚺,粗壮如成年男子的躯干,嘴巴上下张合角度可达180℃左右,4排牙齿还能独立活动,再有蛇皮具有拉伸性,遂能轻松吞下猎物,甚至包括一些体型比其还大的猛兽。森蚺常以水鸟、水豚、龟以及凯门鳄等动物为食,可以说在亚马逊雨林几乎没有天敌,稳坐食物链顶端。但森蚺在幼年时期,大概率会被凯门鳄捕食,只不过活到成年后,才会反噬凯门鳄。森蚺与凯门鳄之间从被制到反制的蜕变,也许就是一种此消彼长的自然规律。既然森蚺有如此强大的吞食能力,那么它是否会攻击人类呢?虽然有些在亚马逊森林失踪的人,常被认为葬身森蚺之口,但有关森蚺吃人的说法,其实只是一种传闻,而没有实锤事实证明。迄今为止历史上唯一确切的蛇吃人记录,是发生在网纹蟒身上。也许源于森蚺吃人记录的匮乏,这才有了罗索里的冒险尝试。事前,罗索里为自己准备一套特殊防护服、并配备了摄像头、通讯系统以及呼吸系统等装备。实验当天,美国某电视台进行全程直播。罗索里穿戴就绪后,实验助理在雨林中找到一条长达6米的绿色森蚺。森蚺并未主动攻击罗索里,而是第一反应想跑,但架不住罗索里故意挑衅,遂被激怒,紧接着就紧紧缠住罗索里,然后又张开血盆大口,一下子就吞下罗索里的部分头部。实验并未能继续下去,因为罗索里的头部刚被吞下,就发出求救信号。据罗索里事后回忆被森蚺吞下时,能听到森蚺粗粗的喘气声,而他自己的头部血液好像已被榨干,骨头也好像断了,所以马上呼救叫停。公众期待已久的实验戛然而止,那些未能满足猎奇心理的观众,吐槽罗索里做事虎头蛇尾。当然也有些环保组织抨击罗索里等人有虐待森蚺之嫌。也许当时情况有多危急,唯有罗索里自知。其实蛇类一般不主动攻击人类,但其被激怒自保的方式大概有两种:一般体型较小的蛇类,会通过喷射毒液袭击敌人;而那些体型较大的蛇类,譬如森蚺就会通过缠绕方式绞杀敌人。据专家介绍,如果人类被森蚺缠绕,很可能瞬间就会骨骼断裂,内脏破裂,终因失去行动能力而丧命。就如罗索里被森蚺缠绕后,其胸口承受的压力高达9000磅,如果不是助手及时施救,估计罗索里活不过10秒钟。也许有人觉得,人类被巨蛇缠绕后,是否可以装死,像骗狗熊那样骗过巨蛇呢?这种做法并不可取,因为巨蛇能感受到猎物的体温与心跳,只要猎物的心跳不停止,估计巨蛇不会停止攻击。那么人类遇到巨蛇攻击,就真的只能束手就擒吗?其实也不是一点儿办法都没有,如果旁边有人,可以让施救者拽住巨蛇尾巴,反着巨蛇缠绕方向解开。如果实在不行,也可以攻击巨蛇尾部的肛门。因为巨蛇的肛门处神经密集,堪称巨蛇少有的软肋之一。#人人能科普,处处有新知##蛇类的简介#

7、蛇类排行榜

【元谋:眼镜蛇频繁出没   两天捕获三条】4月23日上午,一条1米多长的眼镜蛇爬进了元谋县的一个水果大棚,盘踞在架子上,元谋县消防救援大队接警后迅速赶到将其捕捉。当天下午,在元马镇的一家店铺内,一条眼镜蛇也盘卧在柜子后面,被消防员捕获;消防员介绍,4月22号,他们在元马镇清河村也捕获了一条眼镜蛇。消防人员提醒:随着气温逐渐升高,蛇类活动也变得频繁起来,眼镜蛇有剧毒,遇见了千万不要私自捕捉,赶紧报警求助。#楚雄新闻#眼镜蛇#(记者:曹光奇  编辑:彩梅  责编:杨丽芬)

8、蛇类简介

中文名:细鳞太攀蛇又名: 内陆太攀蛇,内陆盾尖吻蛇,沙漠猛蛇,等等。栖息于澳大利亚中部干旱的平原与草地,是全世界强毒性的陆栖蛇种。细鳞太攀蛇头部扁平,眼睛相对较大,有灰色到黄褐色的鳞片,躯干部为褐色或橄榄绿色,头部则为黑色或有黑色斑纹。成蛇也仅为2米左右(合6.5英尺),为卵生蛇类,每次产约12~20枚卵,毒牙长7.0~13.0毫米,具有强烈毒性,一次毒液就可杀死20万只老鼠,差不多杀死一百个成年人,详细点就是一毫克能杀死两个成年人。毒液的半数致死量(LD50)为0.0021mg/kg,单次排毒量为125mg~400mg,比响尾蛇毒性强300倍,约相当于眼镜王蛇的20倍。毒素种类为神经毒素和心脏毒素,被咬后人体会麻痹,最终在15分钟到30分钟内因为呼吸衰竭而死。性格比较温柔,若不捕捉它们,则不会轻易被激怒。内陆太攀蛇主要栖息于人迹罕至的干燥平原、草原、荒漠及干枯河床等地,平时主要吃蛙、蟾蜍、小型哺乳动物等。在捕食或受到惊扰时会将前半身成S形挺立起来,攻击速度极快,几乎快到人眼无法看得见,是世界上攻击速度最快的毒蛇,往往猎物还没来得及反应,已被它的毒牙连续攻击了好几次,防御姿势为身体抬高。有朋友就问如果被咬还能救吗?不好意思,基本上没得救,如果在本地澳洲的话可能还来得及,就这样还要看被咬的部位,如果是肌肉组织还可以救,要是咬到血管那就找个风水宝地尽快埋了自己[捂脸][捂脸][捂脸]下期继续介绍其他毒蛇#加入中视频计划# #中视频伙伴计划17000 需要你的帮助# #毒蛇#

转载请注明出处阿文说说网 » 蛇类纪录片(蛇类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