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存春教授(叶葆春简介)

1、叶葆春简介

(转叶存春教授)[强]任何的心理诊断都应该因人而异,必须考虑人的年龄特征和性别特征,成年人划手的概率远远低于青少年,而青少年划手是一个很普遍的现象,那么能否这样说,成年人划手就很不正常了,其心理问题严重,也许自杀的风险很高,所以同样是自残发生在不同年龄应该其问题的性质和严重程度有很大差异,同样一个六岁以下的小孩在大庭广众之下不穿衣服不能诊断为暴露癖,而一个十二岁以上的青少年出现这种现象就可以诊断为性心理发育异常,同样一个青少年手淫应该很正常,而一个已婚男人在婚姻存续期问也象青少年一样的手淫和梦遗的频率,这种现象就很不正常了,所以心理诊断也要因人而异,不要那么刻板地千篇一律,所以心理测查的量表是存在一定问题的,单纯地依靠心理量表得到的数据来下一个有病的结论许多时候是荒唐的,目前对青少年的抑郁症的结论是有问题的,我觉得在青少年的群体中抑郁症的数量被严重的夸大了,因为青少年随着生理的发育,尤其是激素的大量分泌,加之学业的繁重负担,尤其有些初高中为了抓教学质量,早上6点多就起床,十一点多才睡觉,出现了精力疲乏,动能不足,没有快感,高考中考的激烈竞争,信心不足,对人生未来充满绝望迷茫,情绪低落,尽管符合抑郁症的临床表现,但是把青少年诊断为抑郁症肯定是不科学的,也是和青少年的特定处境不符的,宋词说得好,少年不识愁滋味,欲赋新词强说愁,也许心理诊断不要过分关注标准化,而应注意科学化!我在进行心理诊断时一般都不做抑郁症或焦虑症的诊断,因为这种诊断方式有点有病推定的嫌疑,我先把你诊断为病人,然后再去收集你有病的证据,这就象有些野蛮的审讯一样,我先说你是一个罪犯,比如说你是一个强奸犯,然后我再去寻找你曾经强奸过女人的大量证据,不是去证明你无罪,而是证明你有罪,这种欲加之罪何患无辞的做法在临床心理诊断中是害人的,所以做好无症状化诊断,不要对青少年强加一些症状名词,套用一些抑郁症或焦虑症的术语,这对青少年的康复没有以后积极意义,甚至这种心理疾病的消极暗示让青少年笼罩在一个有病的心理阴影中,背负着心理障碍的巨大压力,在周围人群的消极期望态度中生活,对青少年的人际交往和学习效率都造成极其严劣的影响,同伴和家人会用一种异样的眼光来看待他们,造成一种异类的感觉,而我在青少年的工作中,我总是对青少年说,由于你正处于成长发育之中,成长的烦恼,学习的压力,同伴交往的技能缺乏,家庭教育的矛盾都可能造成我们的生理心理不舒服,这不能象有些精神科医生或社会的心理咨询师所说的病或心理障碍,你没有病,而是需要探索一些解决我们现实中的问题,寻找有效的方法和对策,不知道你愿意和我聊聊目前存在的一些现实困难,我和你一起去努力成长,比如学会学习,促进学习成功,因此我早在2001年在我的一本书《学生心理咨询》中写道:心理咨询是一种人际关系,在这种关系中,咨询师提供一定的心理气氛或条件,使来访者发生变化,作出选择,解决自己的问题并成为一个有责任感的独立个性的x。心理咨询的实质是帮助来访者发现自己的问题及根源,帮助来访者意识到自身的力量,弄清自己的行为和生活帮助来访者对自己的现状和未来作出决定,从而提高对生活的适应和环境调节的能力。学生心理咨询不同于其他的心理调节,不能使用临床调节或医学的模式,必须始终按照教育与发展的模式使其在咨询中得到充分的发展,扫除青少年正常成长过程中的障碍。我提出的观点己过去了二十年,想不到对待青少年的问题的看法我们的家长和老师的观念并没有发生多大的变化。

转载请注明出处阿文说说网 » 叶存春教授(叶葆春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