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传说(端午故事传说)

1、端午故事传说

端午节由来与传说端午节是古老的传统节日,始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端午节(别称:端阳节、重午节、龙舟节、龙日节、正阳节、浴兰节、天中节,英文名:Dragon Boat Festival)是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日期是每年农历五月初五,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端午节初是夏季驱离瘟神和祭龙的的节日,后来人们将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以及介子推等也有很多精典名句1、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 苏轼《浣溪沙·端午》2、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陆游《乙卯重五诗》3、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殷尧藩《端午日》4、屈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今留。—— 边贡《午日观竞渡》5、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 苏轼《浣溪沙·端午》6、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 贝琼《已酉端午》7、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 文天祥《端午即事》8、高咏楚词酬午日,天涯节序匆匆。—— 陈与义《临江仙·高咏楚词酬午日》9、明诏始端午,初筵当履霜。—— 储光羲《大酺得长字韵时任安宜尉》10、莫唱江南古调,怨抑难招,楚江沉魄。—— 吴文英《澡兰香·林钟羽淮安重午》

2、端午传说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重午节、龙节、正阳节、天中节等,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祭龙演变而来。端午节,本是南方吴越先民创立用于拜祭龙祖、祈福辟邪的节日。因传说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在五月五日跳汨罗江自尽,后来人们亦将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及介子推等说法。端午文化在世界上影响广泛,世界上一些国家和地区也有庆贺端午的活动。2006年5月,国务院将其列入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自2008年起,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2009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批准将其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端午节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端午节##端午传说简介#

3、端午的起源传说简介

端午节到了,端午节的起源是什么?端午节为什么不能说“端午节快乐”?传说中端午节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的。当年他在战国时期的楚国身居要职,因为他主张坚决对抗秦国侵略,受到了打击和排斥,被楚王赶出了朝廷。他不忍看到国家灭亡的惨景,于五月五日投汩罗江而死。为了不让屈原被鱼虾吃掉,老百姓争相划着船去打捞尸体,并把自家做好的米饭撒入江中投喂鱼虾,想借此来保护屈原的尸体。从此以后,每年的端午节这一天,便有赛龙舟、吃粽子的习俗……也正因为如此,老祖宗将五月初五端午节看作是“恶月恶日”,同时又是“毒”气肆虐之时。所以,老祖宗通常是不会在端午节这天说“端午快乐”的,而是会相互说“端午安康”!以上就是关于端午节的由来,和关于端午节祝福语的正确说法的涵义。希望我们能借此来教育我们的孩子,让他们知道关于端午节的来龙去脉。下图是碱水粽——我的家乡又称灰水粽,是我每次回家乡必须会去买来带回城里吃的一样小吃。友友们能从图三、图六中看出我的家乡是哪里的吗?后,祝大家端午安康![心][心][心]

4、端午传说简笔画

中国端午节的由来和风俗一、端午节的起源和习俗端午节是中国古代重要的节日之一。农历的“五月五日”除了叫“端午”,还有“重午”、“端阳”、“浴兰节”等名称。关于端午节的起源,广为人知的传说是为了纪念诗人屈原。据传端午节吃粽子和赛龙舟的习俗都和屈原有关。南朝吴均《续齐谐记》即如此说:“屈原五月五日自投汨罗而死,楚人哀之,每至此日,以竹筒贮米,投水祭之。”由此可见,初的习俗是用竹筒来贮米投到水中,和后来包粽子的方式不太一样。那么如何由“竹筒贮米”演变到以菰叶包粽的呢?《续齐谐记》记载道,汉代建武年间,长沙人欧回见到有人自称是三闾大夫屈原,对欧回说:“见祭甚善,常苦蛟龙所窃,可以菰叶塞上,以彩丝约缚之,二物蛟龙所畏。”这个自称屈原的人说,投下的竹筒中的米常常被蛟龙偷吃掉,因此他建议用菰叶将竹筒堵上,用彩丝绑好,这两样东西是蛟龙所惧怕的。这就是后代用菰叶包粽子的雏形吧。据传说赛龙舟的习俗也是和屈原有关的。屈原投江后,人们划船来救他,就形成了赛龙舟的习俗。南朝宗懔所著《荆楚岁时记》,隋代杜公瞻注云:“按五月五日竞渡,俗为屈原投汨罗日,伤其死所,故命舟楫以拯之。”除了纪念屈原,端午节的起源还有不同的传说。一种是纪念伍子胥。相传吴王夫差大败越国之后,伍子胥建议彻底消灭越国,夫差不听,反而听信谗言将伍子胥赐死,并将他的尸体装在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三国时魏国人邯郸淳所撰《曹娥碑》中即云:“五月五日,时迎伍君。”而东汉孝女曹娥的父亲也是在这一天被淹死的,曹娥因此亦投江而死。因此五月五日这一天又有了纪念曹娥的意味。其实,据现代学者考证,端午节的起源更为古老,本与纪念屈原、伍子胥等人无关。闻一多先生在《端午考》、《端午的历史教育》等文章中指出,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等习俗都和古代百越民族的龙图腾崇拜有关。古代长江中下游的百越民族以龙为图腾,他们“断发文身”来模拟龙形,以避免伤害。《汉书》记载:“越人常在水中,故断其发、文其身,以象龙子,故不见伤害也。”他们将粽子投到江河中是为了祭祀龙神;而将舟船刻画成龙形在水面竞渡,也是对龙的图腾崇拜。后世关于屈原、伍子胥等人的传说都是逐渐融入到端午节的习俗中来的。关于端午节的习俗,除了前面说的吃粽子、赛龙舟,其实还有许多。比如浴兰汤。这个习俗流传久远。《大戴礼记》云:“五月五日,蓄兰为沐浴。”《荆楚岁时记》甚至称五月五日为“浴兰节”:“五月五日,谓之浴兰节。”但这里的“兰”不是兰花,而是菊科的佩兰等花草和草药。古人认为这种风俗可以祛除病疫和邪气。又如佩戴五色丝的习俗。东汉应劭《风俗通》云:“午日,以五彩丝系臂,避鬼及兵,令人不病瘟。”除了挂在手臂上,五色丝还可以悬在门上或床帐等处。还有悬挂菖蒲和艾草的习俗。菖蒲和艾草都是有香气、可以入药的植物,端午节正处于病疫高发的夏季,因此古人常将菖蒲和艾草插在门口,据说可以驱邪、治病。晋代周处《风土志》中记载当时有制作“艾虎蒲剑”的风俗:“以艾为虎形,或剪彩为小虎,帖以艾叶,内人争相裁之。以后更加菖蒲,或作人形,或肖剑状,名为蒲剑,以驱邪却鬼。”清人富察敦崇在《燕京岁时记》中记载清代北京也有类似的风俗:“端午日用菖蒲、艾子插于门旁,以禳不祥,亦古者艾虎蒲剑之遗意。”除了这几种习俗,端午节还有斗百草、饮菖蒲酒等习俗。宗懔在《荆楚岁时记》分别记载了这两种风俗:“五月五日,四民并踏百草,又有斗草之戏。”斗草有不同的形式,或者以对仗的形式报花草的名称,多者为胜;或者以叶柄相绕,断者为负。后一种斗草的形式实际上一直流传到了现代。《荆楚岁时记》又载端午节饮菖蒲酒的习俗:“以菖蒲,或缕或屑,以泛酒。”当然也是为了避邪祛病的目的。

5、端午五彩线的传说

端午节的禁忌相传五月初五这天邪佞当道,五毒并出。据《礼记》载,端午源于周代的蓄兰沐浴。《吕氏春秋》中《仲夏记》一章规定人们在五月要禁欲、斋戒。《大戴礼记•夏小正》中有“(五月五日)蓄兰,为沐浴也”的记载。以浴驱邪、认为重五是死亡之日的传说也有很多。自古人们为了求平安,驱毒辟邪,流传下来许多习俗。五月五日这天,家家户户的门上要插上艾草,用来阻挡五月的瘟毒。日出前,男子采集枣桑嫩叶,烘炒贮藏,作为茶叶用以消暑。妇女收割天母草,阴干珍储,以备分娩之需。家家用荠菜、青麦煮鸡蛋,男女老少食之,传说这日煮的鸡蛋可以健身壮骨。也有食粽之俗,传说:“吃了端午粽,一夏不生病。”还流行用编织的五色线戴在手腕、手指上,待下大雨时再扯下剪断,丢到河里就会变成蛇。有些地方的妇女、小孩,习惯于端午节戴香包。花布缝制的香包中装有多种中草药,戴在身上,玲珑可爱,香味扑鼻,可以驱瘟避邪。由于五月为“恶月”,重五是个不吉利的日子,所以这天又有“躲午”的习俗,即周岁以内的婴儿要送到外婆家去躲藏以逃脱灾祸。忌吃娘家粽子出嫁的闺女走娘家,必须在端午节之前回婆家,即不能在娘家过端午节,否则,就会倒大霉。有俗语说,“吃了娘家的端午粽,死得全家都不剩”。忌游泳有些地方在这一天忌游泳,尤其忌到曾经溺死过人的地方游泳,因为古人认为,在端午节那天“溺死鬼”凶,要找替身“还阳”。所以又有投粽子入河让其分享免其作祟的习俗。儿童戴的香包忌丢失在北方一带,小孩子有佩戴香包的习俗。小孩子戴的香包是不能丢失,传说如果小孩子丢失了佩戴的香包,一年之内会有大灾。端午节过了以后,小孩子要将所戴的香包扔到水里,香包这样才能免除灾害。#端午传说简介#

6、端午伍子胥的传说

清明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通常在每年的4月4日或5日。它的由来与春祭有关,旨在纪念祖先和扫墓。清明节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周朝,周公旦设定了24个节气,清明便是其中一个。关于清明节的起源和传说有很多,其中具代表性的三个传说如下:1. 祭寒食节:相传春秋时代的楚国,有位大臣名叫屈原,他为了守护国土与民族,与国王不合,遭受世人诽谤,后被流放到江岸。在那一年的寒食节,他在江边出浴时听到了震耳欲聋的锣鼓声。他走近一看,才发现是些人为了捞鲤鱼而敲锣打鼓,顿时深感民生之苦。不久,屈原投江自尽。楚国百姓为表达对他的敬爱,便在他的陵墓周围用银杏树叶挡住了江水,并投入鲤鱼,以表达忠诚之心。(有这个传说吗?难道不是端午节吗???)2. 赏花祭祖:在唐代,有个叫“游春”的习俗,人们在清明节期间出门赏花观柳,这也是祭扫墓地和纪念祖先的一种方式。这个习俗源于唐代皇帝李商隐,他在清明节赏花时,深感风景迷人,便下令赏花成为了一项国家活动。之后这个传统就流传至民间,并逐渐发展成今天的清明节扫墓祭祖的形式。3. 登高祭酒:也有人认为,清明节起源于南北朝时期的文化传统,许多文人雅士都喜欢在这个节日登高远眺,一方面感叹春天的美景,一方面缅怀前人,祭祀祖先。总的来说,清明节是一个传统的文化节日,承载了中华民族的祭扫和纪念先人的深远情感。

转载请注明出处阿文说说网 » 端午传说(端午故事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