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立平:拼经济?怎么拼?不惜代价就可以解决问题吗?原创 立平坐看云起 老孙荐读 2023-06-05近几天,拼经济的呼声咋起。全力拼经济,不惜一切拼经济,甚至是不惜一切代价拼经济,这样的声音不仅来自于地方政府,也来自一些学者。我明白,人们提出这些口号的用意都是好的,都是在为现在面对的问题着急。在近被人们广泛转载的任泽平《是该全力拼经济了》一文,就罗列了为什么要全力拼经济的几大理由:青年失业率达到20.4%,4-5月份经济数据大幅回落,居民不敢消费,预防式储蓄,企业不敢投资,1-4月民间投资只有0.4%。确实,这都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是人们高喊拼经济的实实在在的理由。但问题是,经济真的是靠拼就能拼得上去的吗?上述问题是靠不惜一切代价就能解决的吗?我们可以回顾一下改革开放之初的情况。在上个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时候,可以说是百废待兴,很多生活必需品匮乏,有的地方甚至吃饭都是问题,数千万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回城,就业的问题极为严峻。我们可以想一想,如果当时是按现在一些人主张的,拼经济、不惜一切代价拼经济,会怎么样?可能非但问题解决不了,反而会造成种种新的问题。好在那个时候经济的体量小、基础差,没有什么资本可以去拼。那当时是如何面对这种严峻的局面,又是如何解决这些相当棘手的问题的呢?概括地说,就是这样几点。第一,定调时代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并在此基础上,为中国的发展争取一种有利的国际环境。第二,给人们一个明确的走向市场经济的方向,并在此基础上凝聚社会的基本共识,让人们在实际的生活感受中有一种信心。有了这两个基本前提,下面的事情就顺理成章了,降低体制的僵硬性,赋予社会以弹性和灵活性,从而营造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动力。在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得农民有了种田的积极性。面对更难办的数千万人的就业问题,只有一种现实的办法,就是广开就业门路,你能干点什么就干点什么。当然,实际的过程比我这里描述的要更为复杂,但思路其实也就是这么简单。而这个过程可以给我们深刻而长久的启示。不错,现在中国经济是面临种种问题,疫情管控放开之后反弹不尽如人意,由此在就业、收入、消费以及债务等方面带来一系列需要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但越是在这样的时候,就越是不能病急乱投医,就越是切忌蛮干硬干。每当看到有的地方喊出拼经济要敢字当头不惜一切代价之类口号的时候,总是让人感到有点内心不安。不安在什么地方?多少年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在经济规律的面前,我们要有一种敬畏之心。大呼小叫,虚张声势,说大话,说狠话,说极端的话,不但没用,而且往往是事与愿违。大轰大嗡,碰到事情就用规方式解决,就诉诸打仗思维,用运动方式来应对,往往是事倍功半,甚至是后患无穷。不错,现在是面对一些棘手的问题,但跌宕起伏本来就是经济固有的特征,不然也就不会有所谓阶段所谓周期这样的概念。这时,真正需要的是常识,是平常心,是踏踏实实,是尊重规律。现在人们经常在讲一个词,预期。可以说,这是一个真正的症结。预期是什么?是对外部环境的感受和反应,是对未来的某种想象。为什么很多人节衣缩食减少消费?为什么一些本来很想干事情的企业家不愿做长远的规划和投资?是因为心里不踏实。所以,要走出经济疲弱的状态,关键是要营造一种让人踏实的营商环境,营造一种让人踏实的生活环境。怎么才能营造这样的环境?正常、平和、稳定、明确、弹性,都是不可缺少的要素。
2、孙立平作品孙立平教授的许多观点都发人深省,且看他如何高屋建瓴地分析内需问题:讲了多少年了,但现在我要说,这个问题在未来的若干年中,将会更为现实,更为突出。为什么这么说?基于两个基本判断。第一,未来中国面临的国际环境将会更为严峻。前一两年,人们还在争论脱钩有没有可能?现在看来,脱钩已是不可避免。这就意味着将来在出口上不容乐观。这也是强调内循环的背景。第二,在新冠疫情、出生率下降、动能减弱和大拆解过程形成的高成本四大压力之下,经济步入收缩期是显而易见的趋势。在这样一个背景下,要使中国经济还能有一个说得过去的发展,内需的问题是至关重要的。有一个不错的内需,经济才能循环起来;没有一个不错的内需,整个经济的发展将会失去内在的动力。光靠大项目,大建设,是解决不了这个问题的。但问题在于,内需不是你说有就有的。在过去这些年中,我们可以说是内需不离口,拉动内需,刺激内需。可后的结果是什么呢?是内需越来越疲弱。尤其是近这三年,在疫情的打击之下,大企业不景气,大量中小企业倒闭,失业问题严重,居民收入增长缓慢有的甚至下降,还有一些人连存量资产都在缩水。这种情况下,内需是用人为的方式可以拉得起来的吗?因此,解决内需的问题需要新的思路。其实内需问题和许多其他问题是一个道理,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意插柳柳成荫。内需不是拉动起来的,而是培养和滋润起来的。内需的问题早突出出来,是在亚洲金融危机的背景下。那一次刺激内需的做法是什么呢?简单地说就是教育产业化、医疗市场化、发展房地产。把话说得更通俗一点,就是你不是有钱么,好,原来不是这么要花钱的教育,我让你花钱。原来价格很低的医疗,我让你花大钱。而房子,不仅让你把现在的钱花掉,甚至可能让你把将来可能挣的钱也预先花掉。那后的结果是什么呢?结果就是三座大山的形成:教育、医疗、住房。这三座大山看起来一时拉动了经济的发展,但是从更长远的结果来看,可以说是事与愿违。这三座大山不但给人们的生活造成了种种的困扰,同时也耗干了人们的消费能力。更重要的是这三座大山的形成,使得人们对于未来的预期恶化了。由于对未来的预期恶化了,即使是手里有点钱,也更不敢花了。结果是,内需更加疲软、更加虚弱。所以关键的问题是如何培养和滋润内需,这就像涵养土地的营养与水分一样,使得土地肥沃起来,然后才会有茁壮的庄稼。这就是我提出的建设殷实型社会的原因。老百姓手里有钱了,才会有实际的购买力,才会有充沛的内需。#孙立平简介#
3、孙立平之问清华大学教授孙立平说:“我个人的看法,将来子孙后代写历史教科书,写到我们这代人,不会有任何好词。我们这代人在子孙后代的眼中,很可能就是很荒谬的、愚蠢的,甚至是很可耻的一代人。”季羡林:“群众大都势利,他们不会站在君子一边。多年以后,我醒悟过来,终于发现了一个宇宙真理:在公有制体系里,每个单位都是小人的天下。正直的人总是少数,而且无权无势。群众的眼光都是瞎的,势利的,他们大部分时间不会站在君子一边。而坏人是不会变好的,因为他们不认为自己是坏人”。为什么中国知识分子只有绝望的哀鸣和绝望的挽歌?为什么中国知识分子就喜欢这一口味?为什么中国媒体就喜欢这味道?为什么中国大众就偏好敢于提出问题的“忠诚之士”?为什么中国知识分子没办法提出有效解决问题的方案?为什么中国知识分子不能领导市场?为什么中国知识分子要坚持被领导?高的操守是做敢说真话的忠臣!为什么美国不需要铁骨铮铮的忠臣?为什么美国知识分子能在各个细分领域领导世界?为什么美国知识分子可以成为强悍的钢铁侠和科技超人?为什么知识到了美国知识分子手中就是他娘的力量?到了中国知识分子手中就是他娘的“幽怨”和“凄凉”?工业社会市场驱动,市场的主体是消费者,消费者是人民,也就是他娘的中国知识分子口中的老百姓。消费者愚蠢吗?客户是上帝。消费者高高在上,自私公正,六亲不认,选择优质低价(优技术组合)商品,恒!这是技术进步的源动力,给全球生产者跨国界的公平和正义。中国知识分子为啥看不见?他娘的中国知识分子自古以来都是俯视天下苍生,只能看见他娘的老百姓,而不能抬头看见自私公正、六亲不认、高高在上的消费者,更他娘的不能承认客户是上帝,还他娘的认为资本家赚的钱留着血和肮脏的东西。美国知识分子的逻辑,消费者在上,全球消费者都一样,美国企业家的逻辑是敬畏客户,如上帝。客户不傻,不可欺骗,不可怠慢,需要好的产品与服务,比如电脑,比如智能手机,比如免费共享,比如,智能汽车,比如智能机器人,比如人工智能,比如国民基础收入…中国知识分子的逻辑,老百姓在下,自己局中,权力高高在上,自己想让高高在上的权力对愚蠢的老百姓好,但愚蠢的老百姓不仅不感激和赞美自己,反而恩将仇报!这他娘的真是没道理!
4、清华孙立平清华大学孙立平:“作为一个老师,有时真的觉得很困惑,你要教学生做人要正直吧,那他毕业走向社会真的一味正直起来怎么办?你教学生要说真话吧,那他毕业走向社会真的不断说真话怎么办?”复旦大学钱文忠发言称:我国社会已经有了很大的问题,严重到让诚实守信,忠厚老实,安分守己和遵纪守法导致百分之九十的学生无路可走,因为这样的孩子进入社会很容易吃亏,大环境已被污染,一股股清流就显得格格不入。两位教授的话都没毛病!但是也不能以偏概全,断章取义,自古以来的人性如此,良好品质的人哪有那么多吃亏的,大部分活的更磊落自在,不能把没啥本事都赖社会,品德端正还是很受人尊敬的。#好内容我来评# #头条创作挑战赛#
5、孙立平视频清华大学孙立平如是说:作为一个老师,有时真的觉得很困惑,你要教学生做人要正直吧,那他毕业走向社会真的一味正直起来怎么办?你教学生要说真话吧,那他毕业走向社会真的不断说真话怎么办?十年寒窗苦读!学生在学校读的都是圣贤书,都是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忠孝勇恭廉!每个老师在讲台上教给学生做人要正直,做事要光明磊落;教给学生要说真话,实事求是,不能弄虚作假!学校教育就是这样的,老师教学就是这样的。但是,你走上社会再一味地正直,再不断说真话,你试试!一味地正直会让你无路可走,不断说真话会让你永远闭嘴!该出手时就出手,路见不平一声吼,你试试!看见老人摔倒,我们无动于衷,看见小偷偷东西,我们视而不见,看见坏人抢劫,我们躲得远远,明明抓住了他贪污受贿的证据,我们就是不敢交出来,因为我们家有老小!
6、孙立平完整清华大学教授孙立平说:“我个人的看法,将来子孙后代写历史教科书,写到我们这代人,不会有任何好词。我们这代人在子孙后代的眼中,很可能就是很荒谬的、愚蠢的,甚至是很可耻的一代人。”一代人做一代人的事,做好这一代人的事就可以了。后边的人怎么评价是后边人的事,太在乎别人评价是没有办法做事的。历史过于厚重,每一代人应该有的,就是底线意识。不管是哪一代人都应该守底线,做底线以上的事,不要做底线以下的事儿。只要能做到这一点,就无愧于天地,对得起自己。
转载请注明出处阿文说说网 » 孙立平作品(孙立平的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