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统皇帝简介末代皇帝(宣统的皇帝简介)

1、宣统的皇帝简介

有一个臭名远扬的汉奸,曾经写下的四个大字却流传百年,现在大街上仍随处可见这个臭名昭著的大汉奸叫做郑孝胥,大家是不是感觉多少有些陌生呢?其实大家更熟悉的是他的主子溥仪,也就是清王朝历史上的末代皇帝宣统。郑孝胥1860年出生在福建闽侯,小时候就天资聪颖,勤奋好学,于清光绪八年,也就是公元1882年中的举人,从此踏上了仕途。当时李鸿章位于清廷权力的中心。为了他的政治优势,李鸿章一直在收罗各种年轻的人才,郑孝胥就这样被李鸿章发现了。郑孝胥常年在李鸿章手下做事,因为聪明能干总能先人一步完成各种任务,成为了李鸿章信赖的左膀右臂。他还在李鸿章的资助下远渡日本学习各种知识,并成为了清王朝驻日本的总领事,一直到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后才赶回国内。在官场上郑孝胥的起点不可谓不高,在一帮重臣的不断提拔下,他先后担任了广西边防大臣、安徽按察使、广东按察使,后更是获得了湖南布政使的高位。郑孝胥的人生转折点是辛亥革命的爆发,此时的清王朝大势已去,宣统帝宣布退位接受共和。这个结果是郑孝胥想不到也接受不了的,从这一天起他就以百姓怀念清王朝为由,试图复辟清王朝。在外面他都是以王朝遗老的身份自居,甚至是写字画画也不会用民国的纪年。民国成立初期溥仪一直生活在紫禁城中,郑孝胥多次探望还提供了不少的援助,后来北洋军阀们互相内斗,溥仪被赶出了皇宫,面对窘境溥仪和一众皇族不知如何是好,郑孝胥则建议投靠在东北已经具有了优势的日本人。可以说溥仪到东北并且成立了伪满洲政府,郑孝胥功不可没。也正是因为这一点,在伪满政府内郑孝胥一直备受重用,他身居高位。如果说清朝灭亡之时,郑孝胥心中还是无法接受突如其来的巨大变故而冥顽不灵,那么在伪满洲国任职期间郑孝胥的一举一动完全就是在为日本人效力,溥仪在他的心中也如同傀儡一般。他当时负责伪满洲国的总务以及对外事宜,他充当日本人监视溥仪的眼线,同时不遗余力地宣传日本军国主义思想的好处,成为了彻头彻尾的大汉奸。郑孝胥虽然不忠不义,但不得不说他在书法上拥有极高的造诣。他在伪满洲国内还兼任过文教总长,尤其善于书写楷书,在体例上得苏轼、欧阳询的精髓,还有北魏碑的苍劲朴茂的特点,是近代文坛著名的“同光体”的倡导者和大家之一。《中国近代文坛史》评价:“可以矫正赵之谦的飘泛,陶浚宣的板滞和李瑞清的颤笔的弊端的,只有郑孝胥了”。郑孝胥在文坛的地位很高,慕名而来者不计其数,据说郑孝胥在楷书、隶书上具有很高的成就,加上自己极具个性,因此所写的字可谓自成一家,是近代书法家中的佼佼者。当时想要请他写字的人很多,但始终是千金难求一字。公元1908年交通银行成立的时候就邀请了郑孝胥题字,这四个字直到现在都在继续沿用,这在每个城市都能够看到。公元1938年郑孝胥去世,关于他的死因在近代史上一直存在着巨大的争议,但是根据现有的证据和资料表明,他很有可能是被日本人毒杀身亡的。由于郑孝胥题写“交通银行”四个字的时候还没有成为汉奸,也就没有人再去追究什么了,毕竟他在书法上的造诣是公认的。郑孝胥的一生富有传奇色彩,也具有极大的争议性,他原本是清王朝的封疆大吏,为国家为民族尽心尽力是理所应当的,甚至想要复辟清王朝的想法在现在看来也情有可原。但是随着地位的不断升高,他走向了卖国求荣的汉奸之路,这就让人痛恨了。虽然他在书法上成就很高,但如今我们提到郑孝胥这个名字,也只能想到他汉奸的嘴脸。

2、宣统皇帝简介末代皇帝

溥仪到故宫游玩,看到光绪遗照说:他是我爸,专家顿时变大红脸!宣统皇帝溥仪是中国清王朝的后一位皇帝。他在年仅三岁的时候被慈禧太后推上皇位,成为了一个小皇帝。然而,在他六岁的时候就被迫退位了。在短暂的几年里,他经历了中国历史上的一次伟大革命——辛亥革命。这场革命对于中国的未来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对于溥仪本人来说,也标志着他从此以后成为了一个普通公民,过着与过去完全不同的生活。溥仪和他的叔叔光绪皇帝命运的相似之处在于,他们都没有儿子。在光绪皇帝和慈禧去世半个多月后,溥仪成功继位,并将第二年定为宣统元年。从此以后,他再也没有听到别人叫他的名字,大多数人都称呼他为皇上或万岁爷。然而,对于这些称呼的含义,当时的溥仪并不是很了解。清朝是中国历史上的后一个封建王朝,在其晚期面临着一系列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危机。监国摄政王和隆裕太后为了保住清王朝,推出了各种各样的措施,但是这些措施并没有起到实质性的作用,反而加速了清王朝的覆灭。终,在1912年2月12日,隆裕太后颁发了清帝溥仪的退位诏书,宣布清朝正式结束。此后,袁世凯公开宣布支持共和,并成为中华民国的临时大总统。然而,这并没有结束清朝的命运。1924年,冯玉祥发动了北京政变,终迫使溥仪不得不离开皇宫,成为了普通公民。但是,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决定邀请溥仪去东北“复国”,溥仪认为复国的机会到了,于是便欣然前往。然而,他终成为了满洲国的傀儡皇帝。日本战败以后,溥仪被押解到苏联,并被送到了收容所里,呆了五年的拘留生活。他被苏联政府扣押,成为一个被流放在异国他乡的战犯。当时的溥仪害怕,因为他担心自己会被遣送回国,以叛国罪处以极刑。为了自保,他将自己随身携带的有价值的珠宝等物品,捐献给苏联政府,支持他们战后的经济建设,并希望苏联政府能够留他在苏联。然而,溥仪的愿望并没有实现。随着新中国的成立,苏联政府将他和其他战犯一起转交给了中国政府。在接下来的九年时间里,溥仪接受了改造,成为了中国的公民。1959年,他终于被特赦,获得了自由身,并开始了他自食其力的新生活。在接下来的几年中,溥仪过着平静的生活,直到有一天,他开始写作他的自传《我的前半生》。由于写作需要,领导建议溥仪去故宫走走,回忆儿时的记忆。于是在同事的陪同下,溥仪再一次踏上了回故宫的路。只不过这一次并没有八抬大轿,连进故宫的门都还需要买门票,不知道当时的溥仪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溥仪晚年重游故宫,去了很多儿时的地方,只不过很多地方都已经变了味,让他不能接受的地方是,当时溥仪来到光绪皇帝的寝宫。看到光绪皇帝的照片,让他哭笑不得,原来被挂在墙上的照片却是他的父亲载沣,并且好意提醒工作人员照片摆放错误。工作人员叫来故宫的专家后,溥仪对专家说:“这张并不是光绪皇帝的照片,你们挂错了,这是醇亲王载沣的照片”,受到怀疑的专家很气愤的对溥仪说:“我是专门研究这方面的,难道我不比你懂吗?”溥仪客气的说:“虽然我不太懂历史,但是自己的老爹还是认识的”,专家听后一时无语,憋的老脸通红。各位看官对此怎么看待的呢?欢迎在评论区里面讨论!

3、宣统皇帝慈禧

大清宣统皇帝、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道为去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大平

4、宣统皇帝老师

一语成谶的登基大典1908年12月2日,清廷举行清第十二位皇帝溥仪〈帝号宣统,1906一1967)的登基大典。登基大典开始时,年仅三岁的溥仪坐在龙床上哇哇大哭。溥仪的父亲载沣侧身坐在龙床上,双手扶着他劝他不要哭。啥事都不知晓的溥仪,见那些文武百官不断地磕头,参杂在震耳欲聋的锣鼓声、鞭炮声,更加害怕,哭声更大。载沣见皇威盛典上,皇帝哭闹不止,太不成体统,便使出浑身解数还是奏效甚微,心中一急,脱口而出:“就快完,就快完了!一完就回老家。”想不到载沣在溥仪登基大典这句话,竟一语成谶。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爆发,当皇帝三年不到的宣统宣布退位,267年的大清王朝宣告灭亡。兴亡谁人定,盛衰岂无凭,历史潮流必然的规律,往往通过偶然的形式出现。

5、宣统皇帝照片

大清帝国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醇亲王载沣之子,慈禧太后死后继位,年号宣统,公元1912年2月12日退位,也是中国后一个专制制度君主。其经历被拍成电影《末代皇帝》,并且获得了多项奥斯卡奖。#宣统皇帝简介#

6、宣统皇帝八字

浅谈末代皇帝溥仪后的归宿溥仪,爱新觉罗,清末代皇帝,年号宣统,溥仪(1906年2月至1967年10),三岁登基,,此处省略一万字,1945年日本投降后,溥仪出逃途中,被苏军俘获,1950年押解回国,1959年,中央特赦,获释后溥仪担任全国政协委员,文史馆馆员等,1967年10月,溥仪病逝于北京,中央明确指示,一由爱新觉罗家族决定,二是寄存或是安放革命公墓,家族决定后暂放八宝山人民骨灰堂,1995年,溥仪遗孀李淑贤请示中央领导后,将溥仪葬于易县西陵华龙皇家陵园,一生归宿于此

7、宣统皇帝溥仪

1908年的北京,大清国后一任皇帝,宣统皇帝爱新觉罗·溥仪和弟弟溥杰的一张珍贵合影。照片中穿着黑马褂,站在地上的就是溥仪,时年3岁。溥仪的一生可谓跌宕起伏,命运多舛。

8、宣统皇帝书法

“我要是共产d,我就直接干掉他”。20世纪90年代,晚年的张学良在回忆起末代皇帝溥仪时毫不客气地说道。1924年冯玉祥率军占领北京,监禁曹琨,并将溥仪赶出紫禁城。几经周折,溥仪在张园住下,仍幻想着复辟,在身边老臣怂恿下立上了“清室驻京办事处”牌子,四处以“宣统皇帝”身份笼络各地豪强军阀,试图复辟。就在此背景下,张学良与溥仪开启了第一次见面。张学良一直讨厌溥仪在天津四处联络各方势力,企图复辟。初次见面便教育了其一番,还让溥仪脱去龙袍,辞去大臣,别老想着做他的皇帝。溥仪不仅不恼还问起原因。于是张学良便对溥仪指出了复辟的不可行,顺便劝他多读书,后还警告溥仪若再想着复辟小心脑袋不保。然而溥仪虽仍不恼,却是左耳进右耳出,完全没当回事。至于溥仪为何不恼?想来应该是张家父子在溥仪窘迫的时候送来巨款救济吧,包括后来溥仪大婚时,时任东北军阀的张作霖也送来了一万大洋作为贺礼,这让溥仪感激。溥仪为了拉拢张学良,派出了胞弟溥杰。结果溥杰与张学良一见如故,反而渐渐为张学良所影响,萌生了参军报国的想法。在溥杰强烈要求下,张学良决定为其圆了从军梦。由于冯玉祥此前对溥仪一家的做法及态度,张学良临走前劝说溥杰一家暂赴天津外国租界躲避。1928年6月4日,张作霖于皇姑屯被炸身亡,为报答少帅昔日恩情,溥杰当即决定随谷瑞玉赴往奉天从军,这一从军行为并不为溥仪接受。于是他便联系日本领事“请”回溥杰。溥杰回来后,溥仪对其一通臭骂,可溥杰却与他争执了起来并说道自己想着通过从军来恢复祖业,眼看着溥杰执意从军,溥仪很是无奈,妥协道:你的志向可以,不过不能为张学良做事。不如直接送你去日本士官学校学军事。就此,溥杰东渡日本留学,张学良和溥仪的梁子算是彻底结下了。张作霖死后,张学良很快便接手了东北军。而与此同时,在张作霖发丧之日时,溥仪派人快马加鞭的送来一封慰问信以及挽幛,给足了张家面子。张学良也一改往日任性,回了封十分客气的致谢信,表达了对溥仪的感谢。本来故事到这,张学良和溥仪或许可以和好如初,但接下来的事却让两人走上对立。张学良决定归于国民政府旗下,然而这样溥仪复辟的希望就更加渺茫,于是他便开始百般阻挠东北易帜。对此张学良的回应也很是坚定,坚决易帜!东北易帜三年后,溥杰从日本留学归来,还带来了个重要消息:日本军方将在东北发动军事行动,希望溥仪接管东北伪满洲政权。溥仪欣喜若狂,立马召见了日本特务土肥圆贤二。连溥仪也不知道的事,他手底下的臣子早已先他一步叛变,投靠了日本政府,溥仪的想法被日本人看的一清二楚。所以日本人才能知晓他有多想复辟。于是土肥原贤二趁机哄骗溥仪,并开出诱人条件,溥仪叛变似乎只是迟早的事。此事一出,蒋介石连忙派高友唐前去劝说溥仪,许诺其不迁入东北就恢复对其优待。可溥仪一心复辟,连蒋介石的劝说都听不进去,欣然接受了日本人开的相应条件。张学良知道此事后勃然大怒,直接将藏有两颗炸弹的水果篮送至溥仪府上,当然炸弹还未入府便被溥仪随侍祁继忠发现,当然这次只是张学良给溥仪的一个警告,意为只要溥仪敢投日,张学良就敢杀他。可这一举措却让溥仪立马没有安全感,反而加快了他对日本的投靠。1932年3月,溥仪在日本人的安排下顺利当上了他的皇帝,就此沦为日本人统治的傀儡。得知溥仪叛国后,张学良痛心疾首,只好给溥杰写了封信,内容一边说着日本人的残忍无比和对中国人的蔑视,一边让溥杰劝诫溥仪早日脱离与日本人的合作,及时回头。就算如此溥仪也仍活在他的复辟大梦中无法自拔,沦为了日本人统治东北的傀儡,也成为了汉奸。后来溥仪回忆深感遗憾道:“我当时一心只想着和弟弟复辟清王朝,对张少帅的忠言一字不听,为此抱憾终生。”张学良也在晚年说出了那句“我若是共产d就干掉他”,涵义不言而喻,就是指责溥仪为一己之私而叛国的可耻行为。#宣统皇帝简介#

转载请注明出处阿文说说网 » 宣统皇帝简介末代皇帝(宣统的皇帝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