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纯粹的人徐积民春风骀荡。正是人间四月天,巜爱心屋的故事》即将结集出版。付梓之际,获“顺德好人”荣誉称号的朱新民同志嘱我写序,余先睹为快。巜爱心屋的故事》里面的文章大多为本报报道的。这是一本记录朱新民同志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助人为乐积善行德的“历史汗青”。深读之余,掩卷长思,感慨良多!他是一个真正的共产d员,一个崇德行善的人,一个精神文明的泓扬者、传播者,一个上善若水、厚德载物的长者。我们正处在一个伟大的时代,一个百年未遇之变局的时代,一个正义与邪恶较量和斗争的时代。这个时代需要正能量!放眼世界,曾经辉煌的古埃及文明,两河文明,古印度文明早已远去 。唯黄河文明长驻华夏光大宇宙。“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探索其因,五千年华夏任风云变动,朝代更迭,道德始终是主轴。“自从盘古破鸿蒙,开辟从兹清浊辩”。无论是先秦的老庄思想、孔孟学说、西周始传入的佛教理论,核心无不是以德塑人。道德乃中华文明的主轴和主线。于是有了孔融让梨、曾子避席、大禹治水等等人们耳熟能详的故事。一轮红日耀东方!马克思主义的光辉理论,中国共产d人的伟大实践催生出社会主义新中国,新中国在吸收世界文明精华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创造性开辟出一条新型的文明之道。“为人民服务”、“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大公无私”等春风化雨润人心田。雷锋、焦裕录、王进喜、朱伯儒、孔繁森等道德楷模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大地。这是中华传统文化崇德行善的升华和飞跃。18年前,退休后的朱新民同志从鄱阳湖滨的古浔阳城来到珠江畔的顺德定居。从此,开始了他和他爱人雷晓云同志的精神文明之旅。18年来,他和爱人的文明脚步遍布于顺德城乡街巷、田间车间、学校。仅公益性演讲就300多场。他和爱人创办公益型的“爱心屋”,将8万余件衣服、鞋袜、学习用品寄往国内贫困地区,他和爱人登上哈佛大学讲坛,传播中华文化中华美德……他(她)们是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传播者和践行者。“天下之难者莫如心”这是一种无我忘我,大公无私的高境界,一种为人民服务的高尚风尚,一种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共产d员担当,一种永葆军人品质的老兵情怀。毛主席曾经教导我们说: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从当年的“五好战士”到现在的“顺德好人”,朱新民同志一直坚持共产d人的初心,长期传播和践行精神文明,难能可贵!“三千年读史无外功名利禄”, 纵观古今多少人为此奔波。其间,更有“清酒红人脸,黄金动道心”者。朱新民同志既入世,又出世,身在红尘不染尘,更是弥足珍贵!这不就是我们这个伟大的社会,伟大的时代所倡导所需要的吗?作为本土主流新闻单位的资深记者,我扎根顺德23年。观察记录顺德23年。和朱新民、雷晓云两同志相交相知18年,很熟悉和了解他(她)们的典型事迹。是为序!(作者系资深记者)2023年4月11日春夜正浓时于广东顺德
2、朱伯儒逝世1986年9月28日 中共十二届六中全会召开。全会通过《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阐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根本任务和基本指导方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对促进d风和社会风气好转起了积极作用,涌现出蒋筑英、罗健夫、朱伯儒、谷文昌等一批时代楷模。
3、朱伯儒是一个啥样的人2019年5月2日,辽宁抚顺南杂木镇一幢7层居民楼起火,惊醒的居民慌张地在窗口呼救。危急时刻,正在不远处进行外墙施工的19岁小伙兰郡泽立刻叫上父亲,将自家吊车开过来。由于浓烟挡出了视线,兰郡泽只能根据父亲的手势艰难地将吊篮靠准窗户,大约40分钟后,兰郡泽成功将该单元被困的14名居民救出。2020年他获得了第十四届“百姓雷锋”称号。什么是“百姓雷锋”呢?原来辽宁抚顺是雷锋精神发祥地,2006年,抚顺开始评选“百姓雷锋”,将树立典型的目光投向普通人的道德生活,至今已连续开展了17届“百姓雷锋”评选活动,共评选出175位“百姓雷锋”和55个“百姓雷锋”优秀团队。17年来,这些普通百姓登上舞台,享受鲜花和掌声,他们如同美丽的繁星点亮了这座城市,他们所形成的道德力量,不断影响着这座城市的社会风尚。而兰郡泽就是其中一位。“我要用行动鼓励更多的年轻人多做好事。”2021年1月,兰郡泽在青年学生中成立了“吊车侠爱心志愿服务团队”。团队不断发展壮大,成员也从初的7人增加到如今的58人。在抚顺,“百姓雷锋”所做的感人事迹广为人知,他们所获得的荣誉和进步也被当地群众津津乐道——礼赞“百姓雷锋”、“百姓雷锋”成为一种风尚。第二届“百姓雷锋”获得者洪博、洪玉两兄弟在2006年冬天在汽车美容院打工期间,宿舍着火,本可以逃生的他们毅然转身回去救助工友,两人被烧成重伤。30多年如一日照顾村里的残疾孤寡老人的黄海燕,她先后将11名残疾孤寡老人接到家中同住,照顾,多的时候同时有7人在她家居住。为了不给村里人添麻烦,黄海燕选择到远离村庄的分地方建房居住。她用布满老茧的手摸着脸上的皱纹,自嘲道:海燕没有心,傻!可周围的人却说:海燕有慈心!类似的事情还有很多,很多……1940年出生的雷锋,年仅7岁就成了孤儿。新中国成立后,他在d的关怀下走进明亮的课堂,戴上鲜艳的红领巾。入伍后,他在部队的大熔炉中百炼成钢,树立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并光荣的加入了中国共产d。他为丢失车票的大嫂购买车票,将自己的雨衣送给带孩子的妇女;将自己的线衣脱下来给小孩子穿上;逢年过节,他放弃休息,到火车站帮助打扫卫生,给旅客倒水。给孩子当辅导员,不管走到哪儿,好事就做到哪里。难怪人们一见到为人们做好事的人就想起雷锋。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树起了一座永不褪色的丰碑。有人落水,他跳进湖中;隧道塌方,他舍己救人。义务赡养孤寡老人,好似亲生儿女。这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新雷锋”朱伯儒。面对数千户居民水电维修和房屋养护需求,他“辛苦我一人,方便千万家”,一干几十年。这是上世纪90年代上海弄堂中的“活雷锋”徐虎。“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听着雷锋故事长大的郭明义,终成为了千万人心中的活雷锋。“雷锋精神,人人可学;奉献爱心,处处可为。”积小善为大善。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份黑暗?如果你是一颗粮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一个小的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坚守在生活的岗位上?……“百姓雷锋”,你的样子,你们的样子,就是雷锋的样子。雷锋精神永远存在我们的心中。
4、朱伯儒事迹这几天看冬奥会,看中国健儿夺金,看到谷爱凌夺得2金1银,媒体多加报道,说谷爱凌会芭蕾、钢琴、模特、篮球、足球…………,好多好多爱好,也就是说谷爱凌就是年轻人学习的榜样,她身上的价值体系就是年轻人学习的。我沉默了,我觉得谷爱凌确实招人喜爱,但是这只是她的个人爱好多,不足以成为年轻人效仿的榜样,作为榜样的力量有点弱了。我想起了在儿童时期的语文课本,那时候语文课本上雷锋、焦裕禄、朱伯儒…………等先进的事迹才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大公无私、乐于助人、舍生忘死等英雄的事迹才是我们社会主义的价值体系,所以,过分拔高奥运冠军,过分赞美她们取得了多少代言实在不可取,那些代言只是给资本家带去了更大收益,并没有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这个社会发展,让人感动的总是那些真善美的真人事迹,是他们(她们)给我们带来了光和热。
5、朱伯儒的歌1983年 6月,为“学习雷锋标兵”朱伯儒题词:“向朱伯儒同志学习,做一个名符其实的共产d员。”写完,他把这份题词交给办公厅的同志,说:“请不要急于拿去发表,应该请语言学家推敲一下,看看有没有用字不准确的地方。”办公厅的同志去请教语言学家王力。王力接过题词,一字一字地推敲后,认为“符”字用得不规范,并用铅笔在旁边写了个“副”字。看后十分高兴,说:“改得好,改得好。虽然过去用这个‘符’字,但现在不用了,就是错别字了。国家写了错别字会影响国民的文风。”
转载请注明出处阿文说说网 » 朱伯儒逝世(朱伯儒师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