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九渊的思想主张有哪些精辟94条

陆九渊的思想主张

1、陆九渊的思想主张,发明本心,反省内心得到天理,反对

(1)、  公元1175年(南宋淳熙二年),著名的“鹅湖之辩”登场,“心学”横空出世,昭如日星。“心学”是明实理,办实事的学问,陆九渊常说“千虚不搏一实”。

(2)、陆九渊的人生道路坎坷曲折。3岁死了亲娘,体弱多病,由大嫂乳养而大,因此,陆九渊也就叫嫂嫂为“嫂娘”。陆九渊的功名之路与做官生涯也波折不断。

(3)、他曾讲学于贵溪(今江西贵溪)象山,自称象山居士,学者习称象山先生,是宋明理学中“心学”一派的创始人。

(4)、陆九渊反对人们从事社会实践活动,公然主张“安坐瞑目”,时常夜以继日,修心养性,不仅自己这么做,他也教人这样养心,这显然是受了佛教禅宗“顿悟”修炼方法的启示。

(5)、陆九渊阐述了“心外无物”的观念。他说:“万物森然于方寸之间,满心而发,充塞宇宙,无非此理。”18人的方寸之心可以由外而内地收摄万物,反过来它又能够由内而外地充塞宇宙,这不失为王阳明“心外无物”理念的前缘。陆九渊并不否定天地万物均有理、有道,强调形而上的道与形而下的器不分不离,指出性来源于天所给予,也就是“天命之谓性”同时他既吸收了程朱理学的“性即理”观念,又突出了主体心的作用,把心与性共同归结为理,不仅提出了“心性即理”的命题,还进一步强调“心即理”。

(6)、陆九渊在白鹿洞书院讲了什么呢?在《陆九渊集》中有记载:“昔者先生来自金邑,率僚友讲道于白鹿洞,发明‘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一章之旨,且喻人之所以喻由其所习,所习由其所志。甚中学者之病。义利之说一明,君子小人相去一间,岂不严乎?苟不切己观省,与圣贤之书背驰,则虽有此文,特纸上之陈言耳。”(7)

(7)、在诠释和评价《大学》《春秋》大义时,陆九渊触及到“己责”问题。他推崇圣人之治,称赞说:“尧有九年之水,则曰洚水警予,盖以为己责也。昔之圣人,小心翼翼,临深履冰,参前倚衡,畴昔之所以事天敬天畏天者,盖无所不用其极,而灾变之来,亦未尝不以为己之责。”6古圣人把洪水泛滥、灾害畸变视为上天对自己的警告,把治理自然社会祸害、事天敬天畏天看成是自己不可推卸的责任,由此陆九渊充分肯定了自我勇于负责的主体精神。

(8)、    其学问自得于孟子,创立“心学”,主张“心即理”,“发明本心”,“尊德性”,“立大志,做大人”。为“心学”开山鼻祖,明朝王阳明将“心学”发扬光大,世称“陆王心学”。

(9)、他在京城遭贬,返回江西办学,象山精舍(后来成为“象山书院”)落成时,他写下《贵溪重修县学记》,号召大家要树雄心,立壮志,立志,要大其心,大其志。

(10)、此名句用一正一反的句法阐明道理,赞成什么,反对什么,一目了然。这是属于说理的诗句,但使人不觉得它在说理,其语言自然通俗,犹如与人谈心,而诗味悠远,耐人玩味。

(11)、陆九渊虽讲“尽心”“尽性”,但在其心学体系中占比较少,而侧重于言说“存心”“养心”。“存心”与“养心”有所不同,前者侧重于心的保持、保存,使善心不失,以及专心、用心等;后者侧重于良心、善心的涵养、培植,以及对本心的推扩。陆九渊有时对二者不加区分,以此探究本心发明的存养之道,讲究充养之功。陆九渊说:

(12)、这段话的要义是,人心之不正,一则有邪见、邪说的蒙蔽,二则受私欲的引诱,三则行为有过与不及,从而导致理不明、道不明。如果说这主要从外在方面分析人心不正原因的话,那么陆九渊也指明了其内在原因:“人非木石,不能无好恶。然好恶须得其正,乃始无咎。”42人是非生物的精神性动物,是有七情六欲的存在物,而人有好恶之心、之情,必然有正与不正、当与不当的问题。

(13)、概念:封建纲常伦理为国家根本,用西方科学技术来挽救统治。

(14)、汉赋的恢宏气度是汉代自强不息的民族性格和积极乐观的时代精神的艺术体现。

(15)、在确认世界皆是“理”的产物或体现的前提下,体认万事万物皆心所生。

(16)、陆九渊的精神追求和哲学关注也是“大做个人”

(17)、知行合是指客体顺应主体,知是指良知,行是指人的实践,知与行的合既不是以知来吞并行,认为知便是行,也不是以行来吞并知,认为行便是知。这是由明朝思想家王守仁提出来的。即谓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在现实中运用此道理,是密不可分的一回事。

(18)、第“心”就是“理”,修心就是悟道。朱熹把孔孟之学概括为“仁义道德”,这仁义道德不仅是社会的伦理道德规范,还是宇宙人心的根本,即“理”或“天理”。在朱熹那里,心归心,理归理,两者是分开的,朱熹的方法注重“格物穷理”,心要服从理,人要服从天理;存天理,灭人欲;而陆九渊反对把“理”归于天、把“心(欲)”归于人,他针锋相对地提出“心即理”,心就是理,“理”就在“心”中,“仁义之理”就是“仁义之心”,所以,要想寻找理,不是向外找,而是向内,“求之不得,反求诸己”。当然,人心会被“物欲”和“邪见”遮蔽,所以,陆九渊做人成志的方法是:只要“发明本心”,就会据于理,行于道。所以要“切己自反”,“剥落”物欲与邪见,让心“居广居,立正位,行大道”。

(19)、前者认为‘理’是永恒的、先于世界而存在的精神实体,世界万物只能由‘理’派生。

(20)、二十四岁以《周礼》乡举,三十三岁又以《易经》乡举。

2、陆九渊的思想主张有哪些

(1)、陆九渊的弟子遍布于江西、浙江两地。他在长期的讲学实践中,形成了一套独特的教育思想理论。他认为教育对人的发展具有存心、养心、求放心和去蒙蔽、明天理的作用。

(2)、③严复:指出封建君主为“大盗窃国”,翻译《天演论》提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3)、“立志”“辨志”在陆九渊心学占有十分重要的基础地位。如果站在“吾心即宇宙,宇宙即吾心”、“我的事是宇宙的事,宇宙的事就是我的事”的角度来看陆九渊心学的“志”,就有一些新的心得。

(4)、   在陆九渊的论集中,“自立”、“自得”、“自知”、“自克”等字样多次反复出现,在他看来,人要认知世界,首要的是自身努力,所以他说:“圣贤道个‘自’字,煞好。”为什么呢?第“心即理”的思想本质上是个物我统一的认识论,在陆九渊看来,“道”与“我”是同在的,人是能够自立自得的,正所谓“道本自若,岂如以手取物,必有得于外而后为得哉?”“道不远人,人自远之耳。”“仁智信直勇刚,皆可以力行,皆可以自得。”他告诫学生一定要认识到这点,要“自得、自成、自道,不倚师友载籍。”要充分相信自己:“汝耳自聪,目自明,事父自能孝,事兄自能弟,本无所缺,不必他求,在乎自立而已。”他对他朋友也说:“请尊兄即今自立,正坐拱手,收拾精神,自作主宰,万事皆备于我,有何欠阙?”对于孟子所谓的“人有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陆九渊很是赞同,认为“人孰无心?道不外索,患在戕贼之耳,放失之耳。古人教人不过存心、养心、求放心。”“道不在多言,学贵乎自得”。

(5)、虽然陆九渊思想上有早熟的表现,但在科举上却并不顺利,直到宋孝宗乾道八年(1172)三十四岁时才中进士。淳熙元年(1174)出仕,任隆兴府静安县主簿。此后历任建宁府崇安县主簿、太学国子正、敕局删定官、荆门知军等职。陆九渊为官时间不算长,职位也不算高,但多有作为,如在敕局开出任贤、使能、赏功、罚罪的“四君子汤”,作为医国的药方。尤其是晚年主政荆门,时间虽不足一年半,但以极俭约的费用筑成新城,使素无城壁而处战争要冲的荆门成为可以攻守之地;又革除弊政,兴办郡学、贡院等,转移风俗。对此种种,时人周必大有高度评价:“荆门之政,可以验躬行之效。”

(6)、《宜章县学记》较为集中展现了陆九渊关于君主与官吏所应分担责任的思想。它记载云:

(7)、陆九渊的父亲陆贺,被赠宣教郎,以“究心典籍,见于躬行”著称,这种环境的熏陶,对陆九渊一生的活动起了不小的作用。

(8)、发明人的本心,不仅要“存心”,也要“养心”,因此陆九渊又着重阐述了“养心”。他强调做好“充养之功”,就能复其本心,就会具有强大的势能,就会使心理畅茂:“此事何必他求?此心之良,本非外烁,但夫斧斤之伐,牛羊之牧,则当日以茂畅。此事不借资于人,人亦无着力处。圣贤垂训、师友切磋,但助鞭策耳。”51存养良心、发明本心的道德责任应当敢于自我承担、自我修为,无需外求,无需借助别人。

(9)、直到14岁,陆九渊读书时,在一本古书《尸子》里看到对“宇宙”二字的解释:“四方上下曰‘宇’,往古来今曰‘宙’”。

(10)、王阳明晚年对陆九渊的学说极力称赞,对朱熹的学说则加以批评。虽然如此,但他认为陆九渊和朱熹在“格物致知”的解释方面是相同的,二人体现的都是“主知功夫”,故而提出的是“知行二分”说,而他自己对“格物致知”的解释则与二人不同,所以才提出了“知行合一”说。

(11)、王阳明陆九渊提出&#吾心即是宇宙,宇宙即是吾心&#的论断表明其以心为生发宇宙万物之源泉的观点.

(12)、孟子唯有一次使用过“本心”一词,这就是论及生与义的抉择时,他指出,人人都有超过所生、所欲的价值追求,并非只有贤人才有,贤人不过是没有丧失罢了;那些不顾礼义为了住宅漂亮、供养妻妾、使相识的穷苦人家接受别人恩赐的做法,表明他已经失去了人天生固有的仁义之心——“此之谓失其本心”(《孟子·告子上》)。陆九渊把孟子的“本心”概念与佛家的“本心”理念加以结合并放大,把孟子提出的良心、良知、良能和仁义之心统统归结为“本心”,用以阐明他的心学主张,建构了独特的“本心”说。正如钟哲在《陆九渊的学术宗旨》中指明的,如若立足于本体与工夫思路深究陆九渊的为学宗旨,那它就是“发明本心”

(13)、陆九渊是宋代著名的理学家、主观唯心主义哲学家。他主张“吾心即是宇宙”,又倡“心即理”说。断言天理、人理、物理只在吾心之中。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往古来今,概莫能外。

(14)、释义:涵泳:深入体会,此指沉浸玩味于诗书之中。

(15)、   第要实现“自立”“自得”,得经常自省自求,并将好的东西大而化之,这样便能达到优游之境。所以,他说“人当先理会所以为人,深思痛省。”“若是平淡中实省,则自然优游宽裕,体脉自活矣。”“自有诸己至于大而化之,其宽裕温柔足以有容,发强刚毅足以有执,斋庄中正足以有敬,文理密察足以有别。”“‘优而柔之,使自求之;厌而饫之,使自趋之,若江河之浸,膏泽之润’,此数语不可不熟味,于己于人,皆当如此。若能如此,静处应事,读书接人,皆当有益。”所以,下愚不肖之人,在他看来是“自弃而不之求”的结果。

(16)、如果疏山寺就是一座古庙,那也没什么,抚州的古庙多了去了,关键是疏山寺这里有许多藏书。

(17)、陆九渊继承了先秦的“民本”思想,坚持“民为邦本”的政治思想。陆九渊认为“天生民”而后“立之君”,“君”是由“民”产生的并来治理国家,所以“君”“张官置吏”都是为了“民”。如果不“厚民之生”,“反以病之”则君主就丧失了“张官置吏”的用意。陆九渊引用了《孟子·滕文公上》中的“无君子莫治野人,无野人莫养君子”句来概括说,没有君主,就无法治理百姓;而没有了百姓,就不能养活君主。相比之下,民为本,君为末,“民”在政治活动中起到了根本的作用,既是国家的基石,又是国家的服务对象;而“君”只起到治理国家的作用。陆九渊政治思想中还比较突出的一点是他对地方胥吏的危害认识深刻,因而十分重视对官吏的治理。在金溪居住期间,他多次向地方长官如辛弃疾等人提出应对这些人严加防范。在陆九渊看来,恶政不绝就在于地方胥吏的为非作歹、欺下瞒上。陆九渊认为对于禁绝胥吏之害是为政的关键所在。他从自己道德提倡和修养方式的心学特点出发,提出了治理胥吏的方法。

(18)、北宋周敦颐、二程、张载及邵雍,或为师友,或有亲谊,相与论学,共同建构了影响深远的理学。到了南宋,理学得到重大的发展,朱熹、张栻、吕祖谦分别为道南学派、湖湘学派、浙江之学的重要代表。朱、张、吕并称“东南三贤”。这三家之外,陆九渊同样卓异特立,创建了与朱熹理学相并立的心学,称为象山心学,也是江西之学的主要代表。陆九渊强调其心学是自读《孟子》而得之,是对孟子之学的发明。陆九渊是通常所谓宋明理学的心学一派的开创者。

(19)、你看,在那个农业文明的时代,在那个小农生产的金溪,怎么就产生了这么一个伟大的思想家呢!?

(20)、一下子醍糊灌顶,突然省悟:噢——,四方上下的空间叫“宇”,往来古今的时间叫“宙”。

3、陆九渊的思想主张陆王心学

(1)、但中国人讲究做人,“做人”是基本、要紧、重大的问题。

(2)、人孰无心?道不外索,患在戕贼之耳,放失之耳。古人教人不过存心、养心、求放心。此心之良,人所固有,人惟不知保养而反戕贼放失之耳。苟知其如此,而防闲其戕贼放失之端,日夕保养灌溉,使之畅茂条达,如手足之捍头面,则岂有艰难支离之事?今曰向学,而又艰难支离,迟回不进则是未知其心,未知其戕贼放失,未知所以保养灌溉。此乃为学之门,进德之地。48

(3)、把“心”作为宇宙万物的本原,提出“心”就是“理”的主张;强调“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真理”,认为天地万物都在心中。

(4)、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意思是读书做学问就怕发现不了问题,只有带着问题学习才能进步。

(5)、王阳明晚年对陆九渊的学说极力称赞,对朱熹的学说则加以批评。虽然如此,但他认为陆九渊和朱熹在“格物致知”的解释方面是相同的,二人体现的都是“主知功夫”,故而提出的是“知行二分”说,而他自己对“格物致知”的解释则与二人不同,所以才提出了“知行合一”说。

(6)、十三岁读《论语》时曾发出这样的议论:“夫子之言简易,有子之言支离。”

(7)、陆九渊心学讲本心,讲心即理或心与理其主旨在于心体无限,又与理为一。同时,本心又并非外在于个体,而是可以当下呈现,当机发用。所谓传心,则是对本心或心即理这个宗旨有所错认和肢解。在陆九渊,对于本心的体认,只能是斯人千古不磨心。在理学流行的南宋时期,陆九渊心学可谓异军突起,受到各方学者的广泛关注。朱熹、吕祖谦等一向高度重视象山之学,虽然持论不但都承认陆九渊心学是一个不可不十分注意的学术思想流派。朱陆学术的不同可以看做理学与心学的不同,两家互有驳难,也一同流行于宋元以至明清时期。基于学术整合与发展的考虑,元代吴澄曾倡导和会朱陆,从相同处看待两家。到了明代,王阳明为了宣扬心学的需要,撰有《朱子晚年定论》,认为朱陆早异而晚同。不过,心学蔚为大观之后,王阳明就不再假借转求了,而是直接论定“象山之学,孟学也”。应当说,王阳明此论可谓深得陆九渊之旨。晚近以来,对于陆九渊的论说,也往往与朱熹牵缠不已,但以陆氏承继孟子之学以开宋明心学之先河,则不失为一种十分明确的意见。

(8)、为此,陆九渊还提出了“存心”“去欲”的道德修养方法,将所谓良心与物欲对立起来,认为:“虽在贫贱患难之中,心自亨通,正人达者观之,即是福德。”

(9)、第二级是举人到京城参加在礼部的“会试”,考上了称“贡士”,“贡士”的第一名叫“会元”。

(10)、   佛教中“顿悟”是指通过正确的修行方法实现瞬间领悟佛法要领。陆九渊“发明本心”式的“顿悟”强调突破物欲的遮蔽,认清自己进而达到认知世界的境界。这种认知方式强调自我内省,在处理内与外,物与我的关系上主张由内而外,由我而物,朱熹称之为“上达而下学”。这和朱熹所强调的格物致知,由外而内,由物而我的“下学而上达”思想是有本质区别的。反对陆九渊的人认为“顿悟”这种认知世界的方式流于虚幻空寂而不自知,用到教学上可操控性太难把握。但现代心理学实验已证明了“顿悟”“灵感”是具有科学性的。

(11)、  陆九渊一生爱民亲民,认为“损下益上为之损,损上益下为之益“,正如所说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样。他任荆门知军一年三个月十七天内,创下了著名的“荆门八政”,是陆九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知行合一”的诠释。时丞相周必大赞曰“荆门之政,如古循吏,躬行之效至矣”。

(12)、那“潜省居”与陆九渊的名字来源有关。陆九渊的名字是他父亲起的,来自贾谊《吊屈原赋》:“袭九渊之神龙兮,沕深潜以自珍”,效法深渊中的神龙,深深地潜藏在渊底来保护自己。而贾谊又是受到《南华经》的影响,庄子在《列御寇》说“千金之珠,必在九重之渊”。

(13)、   在具体指导学生上,陆九渊提倡就血脉上感移学生,就肯綮处点化。他说:“吾与人言,多就血脉上感移他。故人之听之者易。”他这种于关键之处来一“点”的顾问式教学,我们略举两个关于“何为本心”的经典案例:

(14)、如果在乡试、会试、殿试都是第一名,也就是说,你接连考中“解元”“会元”和“状元”,那就是“连中三元”。

(15)、中国古代,没有公共图书馆,书藏在哪里?一是藏在宫里。二是藏在家里。南唐统治相对稳定,注重文治,大办学校,广育人才,可连首都金陵的官学里都找不齐书刊典籍图册。南唐前主李昪就诏令郡县搜求。江西吉州(今吉安)刺史贾皓发现庐陵县的儒生鲁崇范的家里竟藏有整一屋子书,就向他购买以贡献朝廷。鲁崇范献出家藏,谢绝报酬,并发表一通高论:“坟典,天下公器,世乱藏于家,世治藏于国,其实一也。吾非书肆,何酬价为?”(《南唐书·鲁崇范传》)你看,做得好,讲得也好呀。中国历史重传承,重文脉,重诗教,诗书世家很多,三国的三曹父子、北宋的三苏父子,江西各地更是多有“一门五进士,隔河两状元”之类的现象,比如临川的晏殊父子、王安石家族、曾巩家族都是如此,陆九渊兄弟一家也是群星灿烂呀,所谓“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有人说,中华文化数千年得以薪火相传、弦歌不绝,究其根底,得益于中国典籍图书不绝不灭。而中国民族之所以典籍图书不绝不灭,除了历代政府征编修撰、整理研究之外,更在于中华民族的家庭家族的远绍近继,生生不息的家学渊源。此话不假。陈寅恪曾说,“学术文化与大族盛门不可分离”。那些名门大族、文化世家的背后,有学术文化的底蕴,有读书人、文化人的家族群体,有读书的家学渊源,有读书的家风祖训。诗书传家是自古以来名门士族念兹在兹的共同理想,正是这些家族文化传统的层层相因,家学与师承的薪火相传,累世不绝,文化理念的慎终追远,中国文化的典籍图书也得到代代相传。三是藏在庙里,每个庙里都有藏经阁。当年的庐山东林寺就号称“天下经典一寺收”。而当年的疏山寺就以藏书丰厚而闻名于世。

(16)、1483年,王阳明一进学校,就向老师提出了他人生的第一问:“什么是人生第一等事?”一问就问人生观、价值观。

(17)、在陆九渊那里,“事”是大事,以天下为己任,做宇宙之事。宋儒张载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天地”、“生民”、“万世”,没有一件是自己的事。

(18)、①这是马克思对威廉・魏特林说的话。见苏联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近代史教程》第2分册,人民出版社1953年版,第73页。

(19)、(8)《语录下》,《陆九渊集》卷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458页。

(20)、考上进士,就可直接当官,或进中央班子,或下派当县官。因此,科举等于是向全国公开招聘领导干部。是中国古代的干部选拔制度,是当时世界比较先进的文官制度。

4、陆九渊的思想主张反省

(1)、他将自己的世界观、方法论加以综合,提出其心学的主旨在于明理、立心、做人,这也是其心学方法所要达到的目标。

(2)、金溪县城老街上就有一个当年县考的考场:“培风馆”。

(3)、多么了不起,14岁的人,还是一个孩子,初中生吧,就说:“我的事是宇宙的事,宇宙的事就是我的事”。我个人除了宇宙的事,就没有什么事啦。

(4)、“明理”在于“立心”,这都是扩充主观自我的思维过程,后落实到“做人”上来。

(5)、    陆九渊以其学问和高尚品格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如王阳明,徐阶,海瑞,张居正,吴澄,吴悌,汤显祖,李绂,曾国藩,梁启超,孙中山,蒋介石,,日本的东乡平八郎,西乡隆盛,伊藤博文等等。其“心学”思想也影响了日本的“明治维新”运动,一度成为整个东南亚国家的治国理念。当代有“日本经营之圣”之称的稻盛和夫先生也深受“心学”影响。梁启超视陆九渊为“里程碑式”的思想家,说:“宋明思想界失一朱熹,失一陆九渊,失一王阳明,其局面又当如何?”2016年5月17日总书记在全国社科联哲学工作大会上细数中国有史以来25个思想大家,其中赫然就有陆九渊(象山)先生。24岁时所写文章《心之力》开篇“宇宙即吾心,吾心即宇宙”便源自于陆九渊。

(6)、三四岁时曾问父亲“天地何所穷际”,以至于“深思至忘寝食”,极善于发问。

(7)、科举是什么概念?科举不完全等于考大学。现在考上大学、考上研究生,只是拿到一个学习四年、三年的入学资格,跟你将来是什么职业什么岗位、什么身份什么编制(干部身份职工身份、行政编事业编企业)没有直接关系。

(8)、陆九渊从孟子“养心莫善于寡欲”思想出发,把伤害良心的根源归结为人的私欲、物欲,认为要保存人的良心,就必须寡欲,从而阐发了独有的“存心去欲”的道德哲学。

(9)、十三岁读《论语》时曾发出这样的议论:“夫子之言简易,有子之言支离。”

(10)、恻隐,仁之端也;羞恶,义之端也;恭敬,礼之端也;是非,智之端也。此即是本心。35

(11)、十一岁时,常常夜间秉烛检书,他读书不苟简,且勤思考。

(12)、一分殊,认为万事万物各有 一理,此为分殊。物、人各自之理都源于天理,相关书籍此为理一;

(13)、(有人会说,这个“大省”没什么了不起呀,“宇宙无穷”,这个谁不知道呀?别急,陆九渊的思绪没有停。)

(14)、 因此他的学说被称为“心学”。陆象山曾经与朱熹曾进行过多次辩论,辩论的范围涉及理学的所有核心问题,辩论的影响也涉及当时多个学派。明代的王阳明,是心学的集大成者,他的思想实际上是朱陆之辨的一个成果。

(15)、是故任斯民之责者,君也;分君之责者,吏也。民之弗率,吏之责也;吏之不良,君之责也。《书》曰:“万方有罪,罪在朕躬。”又曰:“百姓有过,在予一人。”此君任其责者也。8

(16)、作为一种强调自我内省的认知方式,“顿悟”式学习观尤其强调学习过程中学生个体自身的能动性,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具体而言,主要包括以下两方面:

(17)、陆九渊答:“只要人人皆能洗心剥落,有何不可?”

(18)、为此,陆九渊还提出了“存心”“去欲”的道德修养方法,将所谓良心与物欲对立起来,认为:“虽在贫贱患难之中,心自亨通,正人达者观之,即是福德。”

(19)、这两棵树说是陆九渊兄弟俩栽的。至今近900来年了。现在,潜省居的“兄弟树”十分茂盛。

(20)、陆九渊还在象山东坡筑亭讲学,阐释理学,听者多达数百人。当地曾经闭塞的民风有了很大改观。由于政绩卓著,各级主管官吏纷纷列举陆九渊的事迹奏报朝廷。益国公、左丞相周必大曾强调,荆门军治理成效突出,可作地方长官“躬行”的榜样。

5、陆九渊的思想主张对与错

(1)、心既是总体心,是超越时空、所有人共同拥有的天地之心,因而它无限广大。虽然这一普同之心落实下来构成了具体的自我之心,但自我之心又是与圣贤之心同一的,只要尽我之心,就可尽性知天,达到与天和同的境界。

(2)、陆九渊主张做事践履要全力以赴,他讲:“士不可以不弘毅,譬如一个担子,尽力担去。”(9)“古人精神不闲用,不做则已,一做便不徒然,所以做得事成。须要一切荡滌,莫留一些方得。”“凡是不得胡乱轻易了。……狮子搏象捉兔,皆用全力。”“舍此而别有商量,别有走向,别有规模,别有形迹,别有行业,别有事功,则与道不相干,则是异端,则是利欲为之陷溺,为之窠臼。说即是邪说,见即是邪见。”也就是说,不管什么事,都要干起来,只有干,就什么都在其中;不干,半点道理都没有,正像所说:“世界上的事情都是干出来的,不干,半点马列主义都没有。”陆九渊还认为,干,就全力以赴,就像那狮子,无论是搏象,还是捉兔,“皆用全力”,“不得胡乱轻易了”。除此之外,任何商量、走向、格局、形迹、行为、事功都与道不相干,都是异端、邪说、偏见!你看,说得是多么决断,理论是多么彻底。

(3)、陆九渊的心学渊源,他自称是“因读《孟子》而自得之于心”,但又不完全同于孟子,与禅宗的承继关系也十分明显。陆九渊在《与王顺柏书》中说他“虽不看释藏经教,然而《楞严》《圆觉》《维摩》等经,则尝见之。”

(4)、事后,朱熹还请陆九渊将讲稿写成《白鹿洞书堂讲义》,并亲自题跋,还将此《讲义》刻于石碑之上,作为学子必读之物,以志不忘。

(5)、作者简介丨涂可国,山东社会科学院国际儒学研究与交流中心主任,研究员。

(6)、后者提出‘心外无物,心外无理’,认为主观意识是派生世界万物的本原。

(7)、陆九渊反对朱熹格物致知、向外求道穷理的“支离”,认为心与道合心中有道。由于人固有的良心受到戕害而放失,导致求道不易,只要注重保养灌溉人的本心,向内存心、养心、求放心,就能进德修身,就能完成古圣先贤未可穷尽的事业,就能实现为尧、为舜、为禹的人生责任。

(8)、陆九渊为什么要讲“心即理”?它的责任意涵何在?笔者分析其中的原因和意涵大概体现如下:

(9)、基于此,陆九渊反对从客观事物中寻求知识,认识真理,认为“此心此理,我固有之”,“人皆有是心,心皆具是理”。

(10)、然而,陆九渊也意识到“存心”与“养心”毕竟是循序渐进的两种工夫进路,因而他常单独论述“存心”:

(11)、陆九渊心学讲究“心”与“志”,而且要“明心辨志”,即这个“心”要“明”,要去发明,这个“志”要去“辨”,要去“辨别”,也就是说,一个人对他的“志”,要辨先后、辨大小、辨公私、辨正邪。那什么是“先立乎其大”呢?就是去掉“世俗之习”、“私意俗习”,“如弃秽恶,如避寇仇”,“如见晛之雪,虽欲存之而不可得,此乃谓之知至,乃谓之先立乎其大者。”(4)人之所以为人者,就在于“先立乎其大”,即用剥落的存养工夫,去掉人七情六欲所带来的各种私心杂念,“打叠田地净洁”的“纯一之地”。

(12)、统治者奉行三教并行的政策,即尊道、礼佛、崇儒。佛教和道教开始挑战儒学的正统地位,儒学大师韩愈率先提出复兴儒学。

(13)、一则是理的内在化。和朱熹一样,他并不完全否定外在之理,不否定朱熹的“心在理中”,也不否定心与理可以共生共存,认为理充塞于宇宙并大于天地。根据陆九渊的思想逻辑,虽然心自身也有理的问题——心之理,可心与理总归属于有所差异的两种事物,二者不能划等号,他之所以极端化地讲“心即理”,目的是为了克服程朱“心含万理”的不足,而强调内在的本心不仅包含理,还主理,可以明理、体理(道)、用理、行理。继承孟子心学的内向型思维,陆九渊讲究心向内求,反对外求,由此才提出并不很准确的“心即理”观念。陆九渊说:

(14)、就是在这儿读书时的某一天,陆九渊在许忻捐赠的那批书中,找到一本《尸子》,读到“宇宙”二字而悟到“吾心即宇宙、宇宙即吾心”。

转载请注明出处阿文说说网 » 陆九渊的思想主张有哪些精辟94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