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名言吾十有五而志于学精辟87条

孔子名言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什么

1、孔子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

(1)、孔子语录: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雕也。——《论语》

(2)、   孔子自述了他学习和修养的过程。这一过程,是一个随着年龄的增长,思想境界逐步提高的过程。就思想境界来讲,整个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十五岁到四十岁是学习领会的阶段;六十岁是安心立命的阶段,也就是不受环境左右的阶段;七十岁是主观意识和作人的规则融合为一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中,道德修养达到了高的境界。孔子的道德修养过程,有合理因素:第他看到了人的道德修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不能一下子完成,不能搞突击,要经过长时间的学习和锻炼,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第道德的高境界是思想和言行的融合,自觉地遵守道德规范,而不是勉强去做。这两点对任何人,都是适用的。

(3)、解丨宁武子是春秋时期卫国很有名的大夫,经历诸多变故,却能够安然无恙。孔子很佩服他这种明哲保身的处事方式,于是用“愚不可及”这四个字给予他高度评价。

(4)、(有了错误而不能改正,那便是真正的错误了。)

(5)、可是,这一章言夫子之为学,却暗含一个小疑问:孔子为公认的圣人,按照传统的观点,圣人能生而知之,似乎不需依此常规进学之次序。

(6)、(尊崇贤人,不重女色;孝敬父母能够尽心尽力;侍奉君主能够舍生忘死;与朋友交往能够做到说话讲信用。这样的人,虽然说没有学习过做人的道理,但我却认为他学过了。)

(7)、孔子语录: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

(8)、“闻见学行”“圣人之道”,穷其现实之“立”,尽其现实所“立”之“不患”而“不惑”于时,以其当下之时让智慧鲜活地呈现而“知天命”,然后才有“耳顺”的内圣、“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外王。只有这样理解,才算大致明白本章的主旨。

(9)、(孔子没有如下四种毛病:主观臆断,肯定,固执已见,自以为是。)

(10)、孔子语录: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论语》

(11)、“立”,世间一切,皆有所“立”,有所位次,究底穷源,首先就要究其“立”、穷其位次,如此境界、所为,就以“立”为标记。

(12)、(如果对这种行为能够容忍,那么还有什么行为不能容忍呢?)

(13)、孔子语录: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

(14)、“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如果直译,就是十五岁开始自觉地学习。这是人生的第一个阶段。要对此句有更深刻的理解,就应了解一下西周的教育制度。

(15)、  到了六十岁时,已经是,无论听到什么,看到什么,都不会觉得别扭,和违反自己心意的了。

(16)、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能够自立;四十岁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五十岁懂得了天命;六十岁能正确对待各种言论,不觉得不顺;七十岁能随心所欲,而不越出规矩。”

(17)、详解:一句无人不晓的话,却一直无人真的晓得,甚至连并列成分省略的简单语法现象,都没被指出过。“十有五而志于学”后的“立”、“不惑”、“知天命”、“耳顺”、“从心所欲不逾矩”前,其实都相应省略了“志于”。完整的句子应该是“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志于立,四十而志于不惑,五十而志于知天命,六十而志于耳顺,七十而志于从心所欲不逾矩。”

(18)、  到了七十岁,就能做到,心能转物,而不是被物所转了。

(19)、在本章里,孔子自述了他学习和修养的过程。这一过程,是一个随着年龄的增长,思想境界逐步提高的过程。就思想境界来讲,整个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十五岁到四十岁是学习领会的阶段;六十岁是安心立命的阶段,也就是不受环境左右的阶段。

(20)、(广泛地学习,详尽地探究,慎重地思考,清楚地辨别,忠实地执行。)

2、孔子的名言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1)、皇侃《论语义疏》云:“十五是成童之岁,识虑坚明,故始此年而志学也。”或认为,十五岁并非是古人入大学求学的定数,孔子也不一定十五岁那年,正好入大学学习。譬如《尚书传》说古人:“年始入小学,十八入大学。”

(2)、►1954年9月28日(农历九月初二),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成立。

(3)、祭孔大典主要包括乐、歌、舞、礼四种形式,乐、歌、舞都是紧紧围绕礼仪而进行的,所有礼仪要求“必丰、必洁、必诚、必敬”。

(4)、(死和生听凭命运的安排,富与贵在于上天的决定。君子只要尽心尽力而没有过失,对人恭敬而合乎礼法,那么四海之内的人都如兄弟一般了。)

(5)、(有人说:“如果用恩德来回报别人对自己的怨仇,行不行呢?”孔子说:“这样的话,你将用什么来报答别人对你的恩德呢?不如以公正对待怨仇,以恩德报答恩德。”)

(6)、孔子语录: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论语》

(7)、⑤耳顺:对此有多种解释。一般而言,指对那些于己不利的意见也能正确对待。

(8)、全句可解为:五十岁的时候,我知道了生命的真谛。

(9)、全句可解为:四十岁的时候,我于礼于道有所贯通,能够灵活权变了。

(10)、孔子语录: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是以君子不为也。——《论语》

(11)、(只有到了气候寒冷的时候,才能了解松柏傲霜独立的品格。)

(12)、程树德《论语集释》引《黄氏后案》语:“立,守经也;不惑,达权也。张子厚(张载)曰:‘强礼然后可与立,不惑然后可与权。’苏子由(苏辙)曰:‘遇变而惑,虽立不固;四十不惑,可与权矣。’”

(13)、全句可解为:五十岁的时候,我的心开始与天心相通。

(14)、孔子语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

(15)、孔子语录: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论语》

(16)、原文: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踰矩。

(17)、(《诗经》说:“茂盛的桃树开着鲜艳的花朵,这位姑娘出嫁了,能与婆家和睦相处。”)

(18)、孔子语录: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谓之学矣。——《论语》

(19)、误丨这句话出自《论语·里仁》,不知道有多少父母现在还抱有孩子一定要待在父母近旁的思想,这种做法连孔子都不同意。

(20)、孔子语录:《诗》云:“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大学》

3、孔子名言我来填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

(1)、(君子有九种事情需要考虑到:看,要考虑是否清楚;听,要考虑是否明确;脸色,要考虑是否温和;容貌,要考虑是否恭敬;言语,要考虑是否忠实;做事,要考虑是否认真;疑惑,要考虑是否求教;愤怒,要考虑是否有后患;利益当前,要考虑是否该伸手。)

(2)、孔子语录:施诸已而不愿,亦勿施于人。——《中庸》

(3)、(不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担心的是自己不能了解别人。)

(4)、愿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优秀的儒释道一体化国学文化,不仅可以利益到全中国人民,而且更可以利益到全世界人民! 

(5)、(2)将“不惑”释为:融会贯通。引申为,具备了灵活权变的能力。

(6)、孔子语录:子张曰:“何谓五美?”子曰:“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子张曰:“何为四恶?”子曰:“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为之贼;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司。”——《论语》

(7)、孔子语录: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庸》

(8)、(孔子说:“端木赐啊!你以为我是一个博学强记的人吗?”子贡答道:“是的,不是这样吗?”孔子说:“不是的,我是用一个基本道理把它们贯穿起来的。”)

(9)、③耳顺.对于外界一切相反相异、五花八门的言论,能分辨真伪是非,并听之泰然。

(10)、  对外,他明白了社会。人是生活在社会之中,离不开社会,社会越进步,人们对社会的依赖度就会越高。四十岁的人,不再年轻,缺少了对社会那种幻想和迫切投身于社会中的激情,生活的经历多少磨去了些激情,多了沉稳,挫折让他明白了,人和社会的关系就是个体和群体的关系,个体是群体中的一分子,个体左右不了群体,那就必须正视它,个人的理想和愿望必须建立在现实社会的基础之上,否则就是空想。他内心会有一种淡定的力量去应对外界。

(11)、“从心所欲不逾矩”,“心”,非指一已之私心,民心也,依从民心期望不越“矩”,何谓“矩”?“闻见学行”“圣人之道”在当下现实中可能实现的位次。依从民心所期望但不超越“闻见学行”“圣人之道”在当下现实中可能实现的位次,这境界、所为以“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标记。

(12)、(爱好学习接近智慧,努力行善接近仁德,知道耻辱就接近勇敢。)

(13)、(2)将“立”释为:站得住,引申为立于礼、立于道。

(14)、(年轻人是可怕的,因为怎么能知道他的将来不如我们现在呢?但如果一个人到了五十岁还默默无闻,他也就没有什么可怕的了。)

(15)、  心能转物,而不是被物所转,是一切贤圣之行者,成就﹑成道的,一个具体标志。

(16)、孔子语录: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论语》

(17)、孔子语录: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

(18)、(3)将“耳顺”释为:能换位思考,包容他人的意见。

(19)、我十五岁的时候,开始立志为学。三十岁的时候,我学礼学道已有所得,确立了自己为人处世的基本原则。四十岁的时候,我于礼于道有所贯通,能够灵活权变了。五十岁的时候,我的心开始与天心相通。六十岁的时候,我能心与耳通,闻其事而知其理了。七十岁的时候,我顺从内心率性而为,也不会逾越礼义之法度了。 

(20)、  到了三十岁上,就已经可以基本正知,自立了。

4、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孔子学的内容是

(1)、全句可解为:三十岁的时候,我的学习才具备了一定的根基。

(2)、(如果名分不正理论上便讲不通,理论上讲不通,事情便办不成;……因此,君子给某种事物起名字时,就一定要在理论上讲得通,在实践上就一定能行得通。)

(3)、孔子语录: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的欲,不逾矩。——《论语》

(4)、孔子语录: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论语》

(5)、孔子语录:子曰:“赐也,女以予多学而知之者与?”对曰:“然,非与?”曰:“非也,予一以贯之。”——《论语》

(6)、“七十而从心而欲,不逾矩”,又经过了十年的洗礼,孔子才算如愿到达了“从心而欲”的境界。然而,“从心而欲”并不代表着自己可以随便胡来,也是有限制的,即“不逾矩”,这个规矩就是“礼”。在孔子看来,人的行为应当受到“礼”的约束,即便是自由也不能超越礼制,进而衍变成无止境的欲望。

(7)、(只有女子和小人难相处,亲近了,他们说你不庄重;疏远了,他们又会怨恨你。)

(8)、(一个工匠想做好他的工作,一定要先有锋利的工具。)

(9)、(对任何事物,仅仅了解它的人不如深深喜爱它的人,深深喜爱它的人又不如乐此不疲的人。)

(10)、(发愤研究学问,常常忘记吃饭,一旦有所收获便又高兴地忘记了忧愁,连自己的渐趋衰老也没有感觉到。)

(11)、孔子语录: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中庸》

(12)、孔子语录: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摘孔子《论语》

(13)、  上根利器之人,都是自觉意识,开始的比较早的,行者。

(14)、孔子语录: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摘孔子《论语》

(15)、孔子语录: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

(16)、孔子语录: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论语》

(17)、   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能够自立;四十岁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五十岁懂得了天命;六十岁能正确对待各种言论,不觉得不顺;七十岁能随心所欲而不越出规矩。

(18)、卫公孙朝问于子贡曰:“仲尼焉学?”子贡曰:“文武之道,未坠于地,在人,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

(19)、朱子《论语集注》说:“天命,即天道之流行而赋予物者,乃事物所以当然之故。”

(20)、   不惑:掌握了知识,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

5、孔子云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全文

(1)、三十而立”,经过十五年学习和磨砺,到了三十岁才算有点儿成就。在孔子眼中,自己二十岁的时候还属于“不知礼,无以立也”的阶段。直至三十岁时,才学成知礼,得以立身。这也就是说,通过十五年的学习,他才算确定了自己的人生观点,明白了做人处世的道理,以及安身立命的行为准则。不过,这时虽然得以立身,但是还存有怀疑,思想上容易出现摇摆。

(2)、(君子的为人之道是:外表暗淡无色而美德日见彰显。小人的为人之道是:外表色彩鲜明,但渐渐地消失了。君子的为人之道还在于:外表素淡而不使人厌恶,简朴而有文彩,温和而又有条理,知道远是从近开始的,知道教化别人从自己做起,知道隐微的东西会逐渐显露,这样就进入圣人的美德中了。)

(3)、真丨孔子还说过:“立于礼。”(《论语·泰伯》)又说:“不知礼,无以立也。”(《论语·尧日》)所以孔子说他“三十而立”,是指他这个时候懂得礼,言行都很得当。

(4)、全句可解为:四十岁的时候,我于事于物,不再迷惑。朱子《论语集注》说:“于事物之所当然,皆无所疑。”

(5)、(2)将“天命”释为:心与天通,意为通过学习,明心见性。

(6)、学习九年,学校要考查学生的“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礼记·学记》)。知类通达指在学习上能够熟练地掌握老师所传授的知识技能,并且能举一反运用自如。强立而不反,指已具有独立的思考能力,不再违反师长们的教诲。学完大学,谓之“大成”。

(7)、  五十岁的人,到了人生成熟阶段,成功和辉煌带来快乐的同时,也时常伴有一些压力,但他们都能很坦然地面对,因为他们了解了社会,可他们更知道自己!

转载请注明出处阿文说说网 » 孔子的名言吾十有五而志于学精辟87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