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经典书法作品欣赏精辟98条

佛教经典语句书法

1、佛教词语书法欣赏

(1)、山东人,中央美术学院书法学博士,现为文化部恭王府博物馆副研究员、书画创作与研究中心副主任,文化部中国画创作研究院研究员,国家社科基金评委,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2)、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长久,求不得,放不下。

(3)、疾苦在身,宜善摄心,不为外境所摇,中心亦不起念。

(4)、不见他非我是,自然上敬下恭,佛法时时现前,烦恼尘尘解脱。

(5)、人不是坏的,只是习气罢了,每个人都有习气,只是深浅不同罢了。只要他有向道的心,原谅的就原谅他,不要把他看做是坏人。

(6)、能常省察,则一句亦有余,不能省察,纵将一大藏经用完也无用处。

(7)、佛法以人为根本,人以心为根本,心以觉悟为根本。

(8)、(明代文嘉)赞曰:"上下一千年,纵横两,无有能比者"。

(9)、修行要使妄相由多而少,由强而弱。定功由暂而久,由脆而坚。

(10)、爱情的确像一盘菜。成熟的爱情,夕阳之恋,就像一盘清淡的菜;而青春恋情,又尤其是初恋,往往如一盘百味杂陈、浓酽刺喉的热肴,像辣椒、咖喱、芥末一类的佐料,有时也过量掺拌。

(11)、一人自命清高,看不惯尘世,找禅师诉苦,禅师:知道“水至清则无鱼”吗?美玉还暗藏瑕疵呢!有雅量、懂包容才是大器,君子亦如是。

(12)、前生500次的回眸才换得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

(13)、这句话,并不出自佛经,而是出自一个故事佛说:修百世方可同舟渡,修千世方能共枕眠前生五百次的凝眸,换今生一次的擦肩今生的一次邂逅,定然孕育前世太多甜蜜或痛苦的回忆

(14)、不忍离去,于是留在了地府,并立下重誓:“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地狱不空,誓不成佛!”

(15)、生活中的选择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多,细微的选择差异造就了不同的人生。

(16)、迷时师度,悟时自度,只合自性自度。听法顿中渐,悟法渐中顿,修行顿中渐,证果渐中顿。

(17)、于一切处不住相,彼相中不生憎爱,亦无取舍,不念利益成坏等事,安闲恬静,虚融淡泊,此名一相三昧。

(18)、谁也不能随随便便成功,它来自彻底的自我管理和毅力。

(19)、信得心及,见得性彻于日用中无丝毫透漏,全世法即佛法,全佛法即世法,平等一如。

(20)、学习的痛苦是一时的而没有学习的痛苦是一辈子的。

2、佛教经典书法作品欣赏

(1)、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七佛通戒偈)——源自:《法句经》

(2)、北斗七星三四点南山万寿十千年出自:四川峨眉山洪椿坪——近·赵熙

(3)、起见生心,分别执著便有情尘烦恼、扰攘、若以利根勇猛身心直下,修到一念不生之处,即是本来面目。

(4)、三是精美严谨。赵孟頫是书法史上少有的诸体兼备,大小字皆佳的全能型书法家。这使得他熟练驾驭,便于抒情达意的各种笔法。如苞丁解牛。游刃有余。一些书扎行楷,看似信手拈来,然而起止分明,笔笔不苟。牵丝细如毫发也能精到工谨,毫无粗疏荒率之笔。如下图放大看"墨"字。从结构上来说,赵孟頫基本承续王羲之体式的形态,从形到神都着力追求晋人的风度和韵致。一是点画平正。结构分布以平整为主基调。即使行间散朗,但终归于一条中心线上,而没有王羲之那样纵横跳跃。

(5)、北斗七星三四点 南山万寿十千年 出自:四川峨眉山洪椿坪——近·赵熙

(6)、赤肉团上,人人古佛家风。毗卢顶门,处处祖师巴鼻。

(7)、与其你去排斥它已成的事实,你不如去接受它,这个叫做认命。

(8)、人生在世间时时刻刻像处于荆棘丛林之中一样,处处暗藏危险或者诱惑只有不动妄心,不存妄想,心如止水,才能使自己的行动无偏颇,从而有效地规避风险,抵制诱惑否则就会痛苦绕身

(9)、不待海枯才见底 但逢月上即敲门 出自:云南鸡足山寂光寺——明·担当

(10)、若人言如来有所说法,即为谤佛,不能解我所说故。须菩提,说法者,无法可说,是名说法。——源自:《金刚经》

(11)、佛教距今已有两千五百多年,由古印度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王子乔达摩·悉达多所创(参考佛诞)。西方国家普遍认为佛教起源于印度,而印度事实上也在努力塑造“佛教圣地”形象。这使得很多人产生佛祖降生在印度的错觉,这让尼泊尔民众一向不满。

(12)、根身器界一切镜相,皆是空花水月,迷著计较,徒增烦恼。

(13)、很多的东西都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佛的很多境界需要自己去悟,去修心佛陀教化众生要抛弃妄念执着,进入到非想非非想的状态!“说”这一行为本身需要一个妄念才能实行,所以不可说!佛陀有这么多经书,这么多语录就是为了教化众生不得已而为之,故禅宗讲求不执着于文字就是这个道理

(14)、做工夫不但不起凡情,亦不起圣解,所谓行起解绝,不令知解才绕心中。

(15)、疾苦在身,宜善摄心,不为外境所摇,中心亦不起念。

(16)、不离当处常湛然,亲切无过此语,觅则知君不可见,但于当处湛然,二边坐断使平稳。

(17)、(14):起见生心,分别执著便有情尘烦恼、扰攘、若以利根勇猛身心直下,修到一念不生之处,即是本来面目。

(18)、胸襟宽大,条条都是大路;心意清净,处处都是净土。

(19)、但是如果贪嗔无明,疑心,骄慢心等败德之心不熄,便难载福;

(20)、今夜我不会遇见你,今夜我遇见了世上的一切,但不会遇见你。海子

3、佛教经典书法题词

(1)、告别一定要用力一点,因为任何多看一眼,都有可能成为后一眼,多说一句,都可能是后一句。

(2)、人人都说你活该独自凄凉,其实没人懂你的情长。独木舟

(3)、(46):(禅语)智者不锐,慧者不傲,谋者不露,强者不暴。身做好事,言说好话,心存好念。大悲无泪,大悟无言,大喜无声,大爱无言。君子相交,随方就圆,无处不自在。示弱而不逞强,示拙而不逞能。忍人之所不能忍,方能为人之所不能为。

(4)、不见他非我是,自然上敬下恭,佛法时时现前,烦恼尘尘解脱。

(5)、前世五百年的回眸才换得今世的擦肩而过。

(6)、若起精进心,是妄精进;若能心不妄,精进无有涯。

(7)、参须实参,见需实见,用须实用,证须实证,若纤毫不实即落虚也。

(8)、忍苦捍劳,繁兴大用,虽粗浅中皆为至实,惟贵心不易移,一往直前履践将去,生死亦不奈我何。

(9)、五分钟时间到,林一同学,我们现在开始复习英语吧,第一个单词,abandon,你知道什么意思嘛?放弃。

(10)、谁的声音能抵达秋子之夜,长久喧响,掩盖我们横陈于地的骸骨。海子

(11)、临终之际,若一毫凡圣情量未尽,纤毫思虑未忘便乃轻重五阴去也。

(12)、现定见闻觉知是法,法离见闻觉知,非达法也。

(13)、做工夫不但不起凡情,亦不起圣解,所谓行起解绝,不令知解才绕心中。

(14)、不离当处常湛然,亲切无过此语,觅则知君不可见,但于当处湛然,二边坐断使平稳。

(15)、情重意重,情意重重,佛缘修意缘广结善缘,对面相谈是有缘,再而相见是天缘,今生相聚前世缘,互相关心要惜缘!三吉祥即三藐三菩提心!新年吉祥如意。

(16)、做工夫全仗精进之力,真正办道人,无剪爪之工。

(17)、临终之际,若一毫凡圣情量未尽,纤毫思虑未忘便乃轻重五阴去也。

(18)、现定见闻觉知是法,法离见闻觉知,非达法也。

(19)、人渴望被承认,也就是别人的目光,但是同时,当别人的目光围拢过来的时候,他又感到窒息,感到不自由。获得承认和追求自由之间,有一个多么辩证的关系。

(20)、若能自识本心,念念磨练;莫住者,即自见佛性也。

4、佛家书法用语

(1)、菩萨心如虚空,一切俱舍,所作福德皆不贪着。佛语经典语录

(2)、做工夫全仗精进之力,真正办道人,无剪爪之工。

(3)、若不修内行,唯只外求,希望获福,无有是处。

(4)、如果你想要更上一层楼,就为别人提供超出预期更多更好的服务。每一次都尽力超越上次的表现,很快你就会超越周围的人。

(5)、这使得很多人产生佛祖降生在印度的错觉,这让尼泊尔民众一向不满。佛教也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佛,意思是“觉者”。佛又称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世尊。佛教重视人类心灵和道德的进步和觉悟。

(6)、次于自身善起防护,不应放逸,于刹那中有少动念,应当观察,以正智钩制令正住。

(7)、佛言:慎勿视女色,亦莫共言语。若与语者,正心思念:我为沙门,处于浊世,当如莲华,不为泥污。想其老者如母,长者如姊,少者如妹,稚者如子。生度脱心,息灭恶念。

(8)、所以说,从“知”到“能”,尚须一跃。所谓跃,就是把知性活动的结果融入全部生命之中,不仅以知识出现,更以情感、意志等整个生命力而出现;不是处于旁观者的地位,而是处于有责任的担当者的地位。从“知”到“能”的一跃,实际指出了作为中国传统文化大特色的一种由知识走向人格修养,由人格修养来担当天下国家责任之路。也就是说,知识性的内容,要想成为行为上的勇气,必须经过人格修养功夫的一跃。

(9)、儒家把和谐导向社会理想,道家把和谐导向事物本源,佛家则把和谐导向内心世界佛家认为,境由心生内心平和,见事皆和

(10)、若起精进心,是妄精进;若能心不妄,精进无有涯。

(11)、(34):凡是一切适悦人心的感受都称为乐受,一切使人心不适悦的感受都称为苦受,它包括外境、身体、心理所引起,发生在过去现在未来一切时处的感受。

(12)、经典十: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13)、诸利根本,信为大力。——源自:《大智度论》

(14)、残睡觉来人又晚,难忘,便是无情也断肠。——晏几道《南乡子》

(15)、内心充满忌妒,心中不坦白,言语不正的人,不能算是一位五官端正的人。

(16)、相信自己,一路风景一路歌,人生之美,正在于此。

(17)、七佛通诫偈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18)、与其你去排斥它已成的事实,你不如去接受它。

(19)、不可说,不可说,因为多说无益,听的人若懂,无需多说,只一个眼神就心领神会了。

(20)、一切法相,皆是假名,本来即非,盖生即无生也。

5、佛家语录书法

(1)、观察走在你前面的人,看看他为何领先,学习他的做法。忙碌的人才能把事情做好,呆板的人只会投机取巧。优柔寡断的人,即使做了决定,也不能贯彻到底。善意需要适当的行动表达。

(2)、日本文化,发源于中国,他们的书法,更是受到中国书法的影响,至今仍然在延续。

(3)、傲骨虚怀真识量 热肠冷眼大慈悲 出自:安徽怀远迎河寺

(4)、住戒有慧人,修习心与慧,有勤智比丘,彼当解此结。——源自:《杂阿含》

(5)、再一个就是直笔少,曲笔多,因此线条圆劲,温润,明净 活脱。显示出珠圆玉润,平淡冲和的美。

(6)、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

(7)、若欲无境,当忘其心,心忘即境空,境空即心灭。

(8)、其实,苏轼处理“知”“能”关系的态度,正是很多中国文人的通病。他们把知识放在我身之外,以知识的眼分割这个世界;他们以为抓住了这个世界,实际上手里空空如也。苏轼早年这种“我执”的心态,表现为一种极端的自负,而佛印禅师的当头棒喝使他幡然醒悟。后来他经历了“乌台诗案”,遭受了多次人生的失意和打击之后,看透了人生的“空幻”,破除了“我执”,参悟了人生。

(9)、恰恰用心时,恰恰无心用,无心恰恰用,常用恰恰无。

(10)、发菩提心者,非为己利,原为尽十方遍法界,一切极苦有情之所依怙。

(11)、愿我慷慨施舍,乐于帮助别人,愿我身心清净,做人正直,朴实无华,品性良好,不起恶念。愿我不自私、不占有,而且大公无私,甚至牺牲小我。愿我聪明伶俐,能够把真理和知识的好处告诉别人。

(12)、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他来自彻底的自我管理和意志。

(13)、赤肉团上,人人古佛家风。毗卢顶门,处处祖师巴鼻。

(14)、一个以真皮层去生活的人,才会嗅到花的香,看到云的出岫惊觉雨水的冰凉。黎戈

(15)、爱别离,怨憎会,撒手西归,全无是类。不过是满眼空花,一片虚幻。

(16)、多年行脚觅归途,入室知为道路愚。检点旧时新衣钵,了无一物可提扶。

(17)、若欲无境,当忘其心,心忘即境空,境空即心灭。佛语经典语录

(18)、经典一: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转载请注明出处阿文说说网 » 佛教经典书法作品欣赏精辟98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