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衷一是的意思衷的意思
1、莫衷一是的什么意思
(1)、或言决一死战,或言到临安求救。言论纷纷,莫衷一是。
(2)、莫明其妙说不出其中的奥妙。形容事情奇怪,说不出道理来
(3)、对昨天足球赛失利的看法,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莫衷一是。
(4)、〖解释〗事实明显或理由充足,没有什么可以怀疑的。
(5)、抛砖引玉:比喻用粗浅的、不成热的意思引出别人高明的、成熟的意思。只用自谦,不能用于对方或第三方
(6)、出处: 清•吴趼人《痛史》第三回:“诸将或言固守待援,或言决一死战,或言到临安求救。议论纷纷,莫衷一是。”
(7)、千夫所指:受到众人的指责。形容众怒难犯。指:指责。
(8)、成语语法:动宾式;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9)、我没想到结果如此,觉得易老师说的似乎也有理,毕竟人家是有经验的老教师。可我还是心有不甘,那就查一查《说文解字》吧。终于找到《说文解字》,“衷”在(卷八)(衣部),注解为“裏衣,从衣中声。《春秋传》曰‘皆衷其袒服。’”
(10)、〖示例〗警察却不怕自行车,更不怕洋车和三轮儿。他们对洋车和三轮儿倒是~,一个不顺眼就拳脚一齐来。
(11)、英语翻译:unabletoagreewhichisright
(12)、〖解释〗抹角:挨着墙角绕走。沿着弯弯曲曲的路走。比喻说话绕弯,不直截了当。
(13)、舍:舍弃;逐:追求。抛弃根本的、主要的,而去追求枝节的、次要的。比喻不抓根本环节,而只在枝节问题上下功夫。
(14)、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不满足于现有成就。继续努力,以取得更好成绩。百尺竿头:百尺高的竿子,佛教比喻道行修养的极高境界。
(15)、典故:由:从;衷:内心。话不是打心眼里说出来的,即说的不是真心话。指心口不一致。
(16)、〖示例〗吃到这些臭东西,还要替他考证,你也忒爱~了。
(17)、指心口不一致无动于衷:衷:内心。心里一点儿也没有触动。
(18)、指对应该关心、注意的事情毫不关心,置之不理。
(19)、1振振有词:贬义,理由似乎很充分,其实是强词夺理。
(20)、"屡,屡次,多次,常常;鲜:新鲜,新奇。常常看见,并不新奇。又作“数见不鲜”。
2、莫衷一是是什么词
(1)、唾手:往手上吐唾沫。动手就可以取得。比喻极容易得到。
(2)、做老师失败的就是让学生在课堂上总是感觉莫衷一是的。
(3)、扑朔:扑腾的意思。原指难辨雌雄的兔子,比喻辨认不清男女。后来形容事情错综复杂,不容易看清真相。
(4)、望尘莫及:比喻远远地落后。与“鞭长莫及”不同。
(5)、一天一个成语22——一败涂地(秦)刘邦起家于沛县,也是为什么各种史书中常称他为“沛公”
(6)、林林:众多的样子;总总:众多而杂乱的样子。形容杂乱众多。
(7)、掩:遮蔽,遮盖;盗:偷。自己把自己的耳朵捂住偷铃铛,以为自己听不见,别人也不会听见。比喻自欺欺人。
(8)、一天一个成语处世之手段?古时候赞颂的高尚品德,在如今竟然完全朝着相反的方向狂奔而去
(9)、〖解释〗张皇:慌张;失措:举止失去常态。惊慌得不知怎么办才好。
(10)、矢,箭;志,意志、志向;渝,改变、违背。坚定的意志像射出去的弓箭一样不会改变,表示永远不变心。
(11)、〖解释〗由于羞愧到了极点,下不了台而发怒。
(12)、圆明园是万园之园,建筑雕梁画栋、美轮美奂,堪称人间仙境。
(13)、〖示例〗一些成了惊弓之鸟的部员们算也~地先后把那段危险的地面通过了。
(14)、这个问题,已经辩论了两天了,聚讼纷纭,莫衷一是。
(15)、出处:清•黄协埙•《锄经书舍零墨·卷落英》:《离骚》:“夕餐秋菊之落英。”注者聚讼,莫衷一是。
(16)、在言语理解的选项当中,许多选项都是从文段当中做出的推论,常见的有,“所以我们不得不”,“因此我们必须”,“我们要”,“人们应该”这样一些说法很明显就是从材料当中得出的一个推论,是来迷惑考生的,这种推论往往是基于考生习惯的一种思维,但他不一定是作者的一个思路,所以选项中凡是推论都要慎重分析。
(17)、苦心孤诣:苦心钻研或经营,达到了很高造诣。常误作“苦口婆心”。
(18)、〖解释〗黯然:心里不舒服、情绪低落的样子;失色:因惊恐而变以脸色。本指心怀不好,脸色难看。后多比喻相形之下很有差距,远远不如。
(19)、登堂入室:比喻学问、技艺或社会地位已经由浅入深、由低到高,达到了很高的境地。使用时不能只看其表层意思。
(20)、第二空,根据后文“岩画研究中的诸多观点都陷入了一种不可确定中”可知,横线词语表达贺兰山岩画证明了这句话,D项“印证”指通过其他事物进一步证明,符合文意。B项“呼应”指文章前后相照应,和文意无关,排除。
3、莫衷一是的解释意思
(1)、莫辨楮叶莫:不;辨:分辨。不能分辨楮叶的真假。比喻模仿逼真或以假乱真。
(2)、“不行,当‘折中’讲太别扭。”易老师看了下,反对我的意见。
(3)、莫衷一是:不能决定哪个是对的。形容意见分歧,没有一致的看法。
(4)、〖解释〗辅:辅助。指两件事物互相配合,互相辅助,缺一不可。
(5)、(用法)中性词。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使用时主语不能是某一个人。
(6)、(释义)形容衣服破烂,生活穷困。也比喻顾此失彼,穷于应付
(7)、莫此为甚没有什么能超过这个的了。多指不良倾向或形势严重。
(8)、10先声夺人:先张扬自己的声势以压倒对方。后也用以比喻做事抢先一步。(正:声势;误:声音)
(9)、〖解释〗寻:找;章:篇章;摘:摘录。旧时读书人从书本中搜寻摘抄片断语句,在写作时套用。指写作时堆砌现成词句,缺乏创造性。
(10)、〖示例〗这是秘密的事,他敢在~之下喧扬起来?
(11)、技巧分析:浏览题干,看到第一空,“为自己私利”,根据这句话的感情色彩应该选用一个贬义词,所以第一个空应填“牟取”。再看到第二空,“遏制”指制止并加以控制。“遏止”指用力阻止根据词语本身的意义,“遏制”更合适,而且,“遏制势头”是固定搭配。故答案为A。
(12)、成语出处 清 吴趼人《痛史》第三回:“议论纷纷,莫衷一是。”
(13)、释义:指不知哪个正确。形容各种意见都有,得不出一致的看法。莫:不;还是。衷:折衷;断定。是:对。
(14)、针锋:针尖。针尖对针尖。比喻双方策略、观点及行动等尖锐对立。也比喻在争辩或斗争中针对对方的论点或行为有力的回击。
(15)、讳莫如深讳:隐讳;深:事件重大。原意为事件重大,讳而不言。后指把事情隐瞒得很紧。
(16)、你要相信自己的直觉,不要莫衷一是的,不然到时候你什么事都不能决定了。
(17)、〖解释〗端:头绪。形容变化极多。也指变化很大。
(18)、〖示例〗但世人一见了功名,便舍着性命去求他,及至到手之后,~。
(19)、〖示例〗面对集体财产遭到大火的威胁,我们怎么能~呢?
(20)、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莫管:不要管。比喻不要多管闲事。
4、莫衷一是的意思解释
(1)、耳濡目染:经常接触就自然而然受到影响。濡:沾湿;染:沾染。
(2)、〖解释〗把手笼在袖子里,在一旁观看。比喻置身事外,既不过问,也不协助别人。
(3)、〖示例〗沿着石砌的山路,两旁满是古松古柏,~的。
(4)、〖解释〗胜:尽。美好的东西很多,一时看不过来。
(5)、弹(tan)冠相庆:《汉书。王吉传》:“吉与贡禹为友。世称‘王阳在位,贡公弹冠’,言其取舍同
(6)、韬光养晦:隐藏自己的才能、锋芒,不使外露。(正:隐藏;误:韬略)
(7)、如何突破公司目前的困境,大家意见杂陈,莫衷一是。
(8)、第一空,根据“将人员和装备伪装成无害的事物”可知,通过伪装使军事行动不被发现。D项“出其不意”指出乎对方的意料,可体现军事行动不在对方意料之内,符合文意,当选。B项“悄无声息”形容没有声音,文段并非强调军事行动没有声音,排除。
(9)、〖解释〗奋战:尽全力地战斗。孤立无助的军队单独对敌作战。也比喻一个人或一个集体无人支援、帮助的情况下努力从事某项斗争。
(10)、其他翻译:inetwasnichtmiteinanderübereinstimmenkǒnnen
(11)、这个会议开得真糟,大家议论纷纷,但又莫衷一是,你说咋办?
(12)、〖解释〗形容呼吸微弱,快要断气的样子。也比喻事物衰败没落,即将灭亡。
(13)、〖解释〗锐:锐气;当:抵挡。形容勇往直前的气势,不可抵挡。
(14)、〖示例〗报告的内容与群众反映的情况一致,~。
(15)、神鬼莫测测:推测。事情极诡秘,神鬼也难测度。形容谁也推测不出。
(16)、比比:处处;皆:全,都。到处都是,形容极其常见。
(17)、新:更新;异:不同。每天都在更新,每月都有变化。指发展或进步迅速,不断出现新事物、新气象。
(18)、〖解释〗聒:声音吵闹;舍:舍弃。形容别人不愿意听,还絮絮叨叨说个不停。
(19)、变幻莫测幻:变化;变幻:不规则地改变;测:捉摸;莫测:无法推测。变化又多又快,使人不可捉摸
(20)、“应该是‘心,内心’吧,‘无动于衷、衷心’不都是这个意思吗?”易老师脱口而出。
5、莫衷一是的意思是
(1)、以:用;偏:片面;概:概括;全:全部。用片面的观点看待整体问题。
(2)、莫:不能;衷:折衷,断定;是:对。意思是不知哪个是正确的。形容意见分歧,没有一致的看法。
(3)、〖解释〗名:用言语说出;状:描绘,形容。无法用语言来形容。
(4)、〖解释〗甚:很,极。只求知道个大概,不求彻底了解。常指学习或研究不认真、不深入。
(5)、1休戚与共:休:欢乐;戚:忧伤。彼此间忧喜和祸福共同承担,指同甘共苦。注意不能将本词与“息息相关”混淆,后者只比喻关系密切而无同甘共苦之义。
(6)、〖示例〗他年近三十岁,留着‘西洋装’的头,梳的蓬蓬的,~。
(7)、一块石头落地了。我心里很高兴:既为解决了一个教学中小问题,增长了知识,体悟了中国语言的丰富与美丽,一番辛苦没白费;也为我们这个小团体充满了活力和进取心而快乐!
(8)、琳:美玉;琅:一种玉石;琳琅:美玉,比喻优美珍贵的东西。比喻各种美好的东西很多(多指书籍或工艺品)。
(9)、对昨天足球赛失利的看法,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莫衷一是。
(10)、(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多用于否定句。例:不能一蹴而就。
(11)、105无稽之谈:没有根据、无从查考的说法。(正:查考;误:滑稽)
(12)、这个论题,大家已经辩论了两天,仍然聚讼纷纭,莫衷一是。
(13)、〖示例〗展览馆里展出的各种工艺品琳琅满目,~。
(14)、词语的感情色彩反映了人们对事物的爱憎感情和褒贬态度。在通常情况下,表示对事物的褒扬、喜爱、尊敬等感情要用褒义词,表示鄙视、贬斥、憎恶等感情用贬义词,客观表述的要用中性词。
(15)、莫名其妙说不出其中的奥妙。指事情很奇怪,说不出道理来。
(16)、造句:但是如果我们都意识到了这条帖子的诽谤性质,除了抱怨或其他一些牢骚,却对它无动于衷,那我们就和这个学生一样需要承担法律责任了。
(17)、莫知所为不知道怎幺办好,形容激动得不知怎幺办。亦作“莫知所谓”。
(18)、投稿邮箱:xinwangshiwxgzh@1com
(19)、鬼斧神工:形容建筑、雕塑等技艺精巧、高超,不像人工所能制成的。常被误用来形容自然景物。
(20)、第一空,根据“这些谜团至今依然烟云缭绕”可知:还没有固定的结论来解释贺兰山岩画,故所填词语应表达专家们持有不同的意见与看法,B项“莫衷一是”形容意见分歧,没有一致的看法,D项“各持己见”指每个人都坚持自己的意见,均可。A项“唇枪舌战”形容辩论时言语锋利,争辩激烈,文段没有提及辩论,排除;C项“不置可否”是指没有表明态度,和文段后提到的“岩画研究中的诸多观点”刚好相反,文段中的意思是专家们表达了自己的观点,但没有形成统一的看法,故应排除。
(1)、(释义)事先没有商量过,意见或行动却完全一致。
(2)、B.美联储大量发行美元的措施将会导致美元贬值
(3)、负:辜负;众:众人;望:期望。不辜负大家的期望。
(4)、大家一条心,共同渡过江河。比喻同心协力,克服困难。
(5)、莫衷一是,动宾式;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6)、关于“美”的本质问题,有诸种界说,聚讼纷纭,莫衷一是。
(7)、〖示例〗我们从小就应树立远大理想,努力学习科学知识,决不做鼠目寸光的庸人。
(8)、语法不同:莫衷一是,动宾式;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众说纷纭,主谓式;作谓语;常与“莫衷一是”连用.造句:
(9)、造句:同时又在三个方面对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理论进行了改造,即哲学上的反本质主义改造,立场上的折衷主义改造和文化上的多元主义改造。
(10)、众说纷纭,成语,纷纭:多而杂乱。作谓语,整体意思:人多嘴杂,各有各的说法,议论纷纷。
(11)、莫衷一是莫:不,还是;衷:折衷,断定;是:对。不知哪个是正确。形容意见分歧,没有一致的看法
(12)、一天一个成语25——弹冠相庆冠读一声,多为贬义,以后用成语可不敢乱用哦
(13)、C.美元的过量发行会造成流动性泛滥,影响世界经济
(14)、例句:同学对毕业旅行的方式议论纷纭,莫衷一是。
(15)、扑朔迷离:扑朔:扑腾的意思;原指难辨雌雄的兔子,比喻辨认不清男女。后来形容事情错综复杂,不容易看清真相。现多用来形容事情杂乱;一般作谓语、定语
(16)、行:做。从事情发展的趋势看,必须采取行动。
(17)、由“深入显出”演化而来。指讲话或文章的内容深刻,语言文字却浅显易懂或内容或道理很深刻,但表达得浅显通俗。
(18)、弥:更加(同欲盖弥彰的弥);“新”视不同语境而有不同的具体含义,如与“旧”相对、与“老”相对、新鲜等。指经历长久的时间而更加鲜活,更加有活力,更显价值。或者是指一样东西不因时间而变旧,变腐,反而更加有活力,更显价值,比新的还要好。
(19)、标:用文字或其他手段表明;立:建立,树立;异:特别、奇异。独创新意,理论与众不同。后指提出新奇的主张显示与众不同。也指敢于打破陈规陋习,解放思想,进行革新创造。褒义时指的是很有创新,创意得到认可,脱俗出众。贬义时指的是故意做出与众不同,而这种创新却没有被认可时呈现贬义。
(20)、(释义)比喻由于出了点小毛病或怕出问题就把应该做的事情停下来不干了。
(1)、(wholehearted)∶无保留地,忠实的、热情
(2)、1以儆效尤:(处理坏人或坏事)用以警告那些学着做坏事的人。
(3)、成语用法 动宾式;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转载请注明出处阿文说说网 » 莫衷一是是什么词精辟123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