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炎武著作
1、顾炎武著作不示人:日知录
(1)、 中国不容夷狄侵犯,含义有两个方面:一是中国疆土不可侵犯,二是中国文化不容侵犯。王夫之虽然不以文化区分种姓,然而他的论华夷畛域则随处明示贵华贱夷的态度。这不仅是本着群类自保的意义,也是因为他认为中国文化高尚优美,远非外族可及。
(2)、此书是萧公权先生的代表著作,此书我只细读了一半,做了很多读书笔记,领略了大家的魅力,已被萧公权先生的的深厚学养深深地吸引。
(3)、以县为地方政府单位,为避免县令过度集权,在一县之内行分权制度。
(4)、顾炎武一生辗转,行路,读万卷书,创立了一种新的治学方法,成为清初继往开来的一代宗师,被誉为清学“开山始祖”。顾炎武学问渊博,于国家典制、郡邑掌故、天文仪象、河漕、兵农及经史百家、音韵训诂之学,都有研究。晚年治经重考证,开清代朴学风气。其学以博学于文,行己有耻为主,合学与行、治学与经世为一。诗多伤时感事之作。
(5)、 政治的功能首先与国家意志的表达有关,其次与国家意志的执行有关。
(6)、为了国家意志的执行,政治应该对行政进行控制,但是,为了民治政府的利益和实现高效的行政,同时又不应该使这种控制超出必要的限制来实现其存在的合理目的。
(7)、从1640年英国革命开始,英国社会各阶级在政治,经济和军事的斗争之外,几乎每一阶级都有他们的政治思想上的代言人。这些人的主张和理论,形成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中极其激烈的争论。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直到1688年,政治理论上的争论是相当激烈和复杂的。因此,不但1688年两个阶级妥协后所奠定的资产阶级议会的统治需要一项理论的说明,而且几十年来的统治思想上的论战也亟待进行一次廓清和总结。洛克的《政府论》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
(8)、今天,我们面对的问题可能和马基雅维利有所不同,社会已经分化得厉害。生活里的美德是善良和诚实,工作中的是敬业和勤劳,政治中的是爱国和奉献,而宗教中的是虔诚和谦卑。这些美德之间似乎不再有什么关系,只适用于各自的领域,变得十分单薄,而失去了力量,很难支撑起真正的强者。
(9)、2020年,我们出版了《诸子锦言录》,这套书收录了近百种子书中的名言佳句,汇集诸子的思想精华,受到了读者的广泛好评。书中也收录了《刘子》,因为它妙语佳句频出,对养性修身、治国理民等许多问题都有精辟的论述。我们在写文章时,如果不想再引用那些大家都熟悉的句子,不妨换《刘子》试试。
(10)、如果一个人以小心谨慎和耐心自制,并且时势与事态的发展表明他的自制是合适的,那么他就会取得成功;但是如果时势与事态变化了,他却没有改变他的行为处事方式,那么他就会毁灭。
(11)、在社会发展中,当若干个村坊进而组合成一个城市时,社会就会更进一步地进化到高级且完备的境界。在城市中,人类完全可以通过自给自足来过自己的日子,虽然当时的思想还是要通过自给自足来实现,但是其提出的村坊组合成城市仍然是社会发展进步的规律,对今天社会发展仍具有重要意义。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说“人类生活的发展推动了‘城邦’的出现,而实际上城邦的存在价值却是为了更为优质的生活”。
(12)、亚里士多德(约公元前384-公元前322年),古希腊人,古代先哲,哲学家、科学家和教育家,是希腊哲学的集大成者。马克思曾称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哲学家中博学的人物”,恩格斯称他是“古代的黑格尔”。亚里士多德的作品涉及伦理学、形而上学、心理学、经济学、神学、政治学、修辞学、自然科学、教育学、诗歌、风俗,以及雅典法律。他的代表作品有《工具论》《物理学》《形而上学》《伦理学》《政治学》《气象学》《动物志》《修辞学》等等。
(13)、在书中,亚里士多德说“所有的共同体都在追求某种善,那么很显然,那些高的共同体,就一定会追求至善。”亚里士多德在书中也有这样几句话:“按照他(柏拉图)的原则,一切政体都可以有良好的也可以有恶劣的种别。”“君主政体,贵族政体,民主政体三种政体,其中优良的政体就该由优良的人们为之治理的政体。高治权的执行者可以是一人,也可以是少数人,又可以是多数人,他或他们都具有出众的才德,擅长为政......只要高是以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为依归的政体都是坏政体。”亚里士多德甚至声称:“如果世界上存在德性卓越之人,他的德行超出其他人的总和,就像人间的神一样,那么在好的政体中,所有人都应当选他作为君王,心悦诚服的接受他的统治。”
(14)、通过读完这本政治思想史,我体会到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了解到中国思想的起源,其治国理政理念在当今中国仍有极大的借鉴意义。
(15)、在所有的政府体制中都存在两种主要的或基本的政府功能,即国家意志的表达和国家意志的执行。
(16)、顾炎武(1613年7月15日—1682年2月15日),汉族,明朝南直隶苏州府昆山(今江苏省昆山市)千灯镇人,本名绛,乳名藩汉,别名继坤、圭年,字忠清、宁人,亦自署蒋山佣;南都败后,因为仰慕文天祥学生王炎午的为人,改名炎武。因故居旁有亭林湖,学者尊为亭林先生。明末清初的杰出的思想家、经学家、史地学家和音韵学家,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
(17)、 理发室集权化的,而立法的执行是分权化的或地方化的。
(18)、 种族的自存自固是自然界普遍的规律。政治组织的基本作用,在于保类卫群。
(19)、郑所南《心史》书文丞相事,言:“公自序本末,(未)有称贼曰‘大国’、曰‘丞相’,又自称‘天祥’,皆非公本语。旧本皆直斥彼虏名。”
(20)、本章我们主要讲的是行政体制对政治和行政关系的影响。首先提到的是行政体制的分类。想要明白其影响,必须先清楚其基本内容和分类。主要分为两种,一是执行国家意志官员的集权;二是执行官员的无权,即没有任何自由裁量权,只不过是“实施工具”。第一种对于民意的体现微乎其微,而第二种则试图使民众意志体现在政府的所有具体工作上。第一种是偏向于金字塔型的服从体制,第二种则是倾向于对法律的效忠,即没有明显的上级对于下级的控制。而第二种在现实实践中基本不可能实现。这种体制会产生极端分权,但在阻止专制统治的出现方面,它有显著优势。
2、顾炎武著作 推荐
(1)、作者提到,以上章节都在试图表明,通过对目前的行政体制合理的加以集中和集权,病从法律上承认政d是一种政府,这样就可以民治政府和高效行政这两个政治制度的首要目标在美国获得进一步发展。但是如果只对行政体制进行改革,而不同时从法律上承认政d的地位,或者只承认政d是一个政府,都是行不通的。
(2)、但政治不是游戏,国家大事也不能靠演技。所以第马基雅维利在任何时候都坚持:道德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实力。一个人道德高尚,是一种美德(virtue),但马基雅维利和文艺复兴时代的美德,并不限于道德高尚。Virtue的词根vir是指男性的阳刚之气,和今天的意思有很大的不同:我们觉得道德是人心里的东西,因而柔软,但马基雅维利却认为美德必须是硬朗、结实、有力量的。强者的道德
(3)、拯斯人于涂炭,为万世开太平,此吾辈之任也。仁以为己任,死而后已。
(4)、符合民族思想精神,虽然更加激进,但是宗旨不改。
(5)、《日知录》是十七世纪中叶中国知识界一部足以反映时代风貌的学术巨著,作者是明末清初著名学者和思想家顾炎武,《日知录》是顾炎武“稽古有得,随时札记,久而类次成书”的著作。是作者积三十余年心力编次而成的,旨在资治,“平生之志与业皆在其中”。
(6)、 王夫之的民族观抛弃了传统思想中以文化为标准的民族观而注重种族的界限,可与近代民族主义想印证。
(7)、既然不知从何谈起,那还是说读书吧。人事上的种种恶心,毕竟不能妨碍读书的乐趣与追寻。今年我的一大收获,是系统通读了顾炎武的著作。有很多具体的所得,但大的收获,则是在自己的无奈中,更为深切理解了亭林的风骨与担当。
(8)、如图表示,在清楚司法行政后,本章主要讲的是政府行政,政府行政又由两个功能要素组成,一是处于司法行政和政府行政之间边界上的一项功能,由于负责制定法律的国家通过的一些法律具有一个特点,它只是表达了作为一般行为准则的国家意志,就这种情况而言,政府行政和司法行政的执行之间会存在许多相似之处。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可能认为此类事件应该由具有司法性质的司法处理,但实际上,只对与个人利益相关的诉讼案件进行判决的并不适合处理这些事务,因此,这些事务并不会归为司法行政的一部分,而会归为政府行政的一部分。例如政府官员的选举以及政府组织必须掌握的信息的编辑保存都必须具有明显的准司法性质。
(9)、· 狡诈的人会利用组织强大的全国性政d实现腐败和自私自利的个人目的。
(10)、·摘录思考:①世袭的后王往往无能或失德,不免危害全邦...王制行于古代较为简朴的社会,到了今世已经是不合适的了。但从事实上看,中国以及世界上大部分君王政体时代往往都是历史上为黑暗的时期,因为中外历史上多出现昏庸无道的君王,他们暴戾恣肆,胡作非为,危害国家,把人民拖入苦海,百姓生活民不聊生...
(11)、在接下来的第二季中,依然有10位重磅学者,为大家介绍范仲淹、欧阳修、王安石、苏轼、司马光、朱熹、王阳明、李贽、顾炎武、戴震、龚自珍、魏源、徐继畬、曾国藩、李鸿章、梁启超等人。
(12)、看到逐渐升温的思想史热潮,大家或许会产生一个疑问:难道冷门的思想史研究开始走进大众世界了吗?答案其实并非如此。思想史研究在全球一直是个大冷门,甚至还呈现出唱衰之势。当我国的著名学者葛兆光得知自己的《中国思想史》竟卖到了七八万册时,他不禁感到惊讶万分,直言这在国外简直是不可想象的。
(13)、避免把大人物逼入绝境,铤而走险,同时让人民感到满足和称心如意,
(14)、正义是由于自然或上帝而存在,还是仅仅出于君主(政府)的权宜便利?“
(15)、此外,这也源于我国悠久的历史传统。我们一直是一个注重历史经验的国家,对思想文化的传承与借鉴更是极为重视。早在春秋时期,我国思想学说就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形成了“百家争鸣”的繁荣景象。此后,随着儒家学说被确立为正统思想,成为考核人才的重要标准,其对中国士人乃至整个民族的文化的影响可想而知。与此同时,人们对道家、法家等思想学说的探究与发展,又使之与儒家学说这一正统思想不断发生碰撞、融合,逐渐成为我国文化的根基,至今影响着我们的性格,指导着我们的生活。
(16)、这也与他的老师柏拉图在《理想国》中的观点有异曲同工之处,他们都是希望有仁德的人来治理国家,不同的是与柏拉图更强调人们根据智慧品德进行分工,亚里士多德注重的选择品德优良的君主。
(17)、如果那些被获取〔征服〕的国家,如前所说,习惯于生活在它们自己的法律之下、生活在自由之中,那么想要保有这种国家有三种方式:其一是毁灭它们,其二是亲自前往生活在那里,其三是让它们生活在自己的法律之下。
(18)、 论学校(选举):学校除育人外,还需要监督批评政府,使政府免有过失。学校培养人才的目的途径有:教学和选举。教学的内容应当限于五经、兵法、历算、医、财等有用的科目。推行荐举、辟召、任子、上书、绝学等方法,科举仅为取士八法中的一个,稍加改良,分科取试,内容可以为经、史、诸子、时务。
(19)、三国时期吴国大将吕蒙没有文化知识,孙权鼓励他学习史书与兵法。吕蒙总是推说军队事多没有时间学习,
(20)、复旦大学教授、文史研究院院长葛兆光认为,这本书的价值和研究方面都有新的认识,浙江大学的古籍所束景南教授也评价全书解决了“汉学与宋学之争”、“顾氏是否崇信朱子理学”、“顾氏学说对后世的影响”学术争论。
3、顾炎武著书
(1)、将行政功能的内容和分支进行详细分析后,我们可以回到初的问题即控制范围的问题,针对与国家意志的表达控制国家意志的执行的单向控制来说,行政司法应该脱离这种控制,现在主要考虑的是执行法律功能的划入范围。执行功能在表达的控制之下是毋庸置疑的,但是从道理上来说,如果负责执行行政功能的不具有明显的行政性,那么这种控制就不能施加于这种行政,如果一定要施加在其上的话,一定会带来不利的影响。作者提到,执行法律和负责处理上文提到的不具有明显行政性的行政事务的官员混杂在一起的现象仍然存在,那就有必要谈一下政治和行政区分开的必要性,即政府对于上述行政功能的过度干预会带来的弊端。以城市政府与州政府的行政性为例,当政治对城市政府产生影响时,地方性政治就关乎州和国家层面的政治,“这样产生的后果是,不仅使城市政府变得结d营私,毫无公正和效率可言,而且他们会为了州或国家的利益而牺牲城市利益。”
(2)、打卡第二季课程送价值145元中读VIP季卡一张
(3)、政治哲学:君民关系:立君所以为民。君主有勤劳的义务而无享乐的权利。
(4)、宋宗羲、顾炎武、游外是如和说、唐甄这些文化思想家。把看气数叫用们不约山将你同用大岁看出了中华文明种种祸害的终根源是专制君利再便,是于道些“独外是”,地着此号召文化人把人人真们该尽责的“你利再便下”与一家一姓的游朝严格区走开开来,不道过混淆。一家一姓的兴亡,只是私就而;你利再便下夫笑众的生死,数叫会四作是公就而。----余秋雨《中国文脉》
(5)、本书撰写于四十年代抗战时期,内容自先秦至民国时期,内容涵盖阔大,自先秦诸子至晚清民国时期的作品,从内容上是集中于政治思想的探讨。萧公权先生出生于一个恪守中国传统习俗的家族,从幼年直至中学,一直接受系统扎实的国学教育,为其后来学问的“通古今,贯中西”奠定了基础。在20世纪20年代初,梁任公既有撰写《中国政治思想史》的计划,但由于中途患病,未竟全功,仅以《先秦政治思想史》问世。虽有后者,如陶希圣、吕振羽、杨幼炯的《中国政治思想史》问世,但均与梁任公初的设想相去甚远,而终完成梁启超写作计划的就属萧公权先生了。
(6)、第《君主论》里教导的“行必要之恶”,只对君主,尤其是新君主适用。寻常百姓很难碰上国家危亡的关键时刻,即便倒霉碰上了,拿出爱国奉献的传统美德奔赴战场好了,没有多少选择,更谈不上道德纠结。在《论李维》中,马基雅维利跟普通人讲道德的时候,虽然与基督教的讲法不大一样,但也绝不赞成“为了国家去勇敢作恶”。
(7)、 孙中山提出的三民主义反映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表达了人民群众争取独立、民主和富强的愿望,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产生过重大的积极作用,成为二十世纪初期引领中国社会的旗帜。
(8)、伤害必须一下子施加,这样,被人品味得越少,它们造成的侵害就会越小;而恩惠应该点滴赐予,以使它们更好地被人品尝。
(9)、有亡国,有亡天下。亡国与亡天下奚辩?曰: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顾炎武《日知录》
(10)、王船山,即王夫之,因其晚年一直隐居在石船山下,后人尊称他为“船山先生”。
(11)、文之不可绝于天地间者,曰明道也,纪政事也,察民隐也,乐道人之善也。若此者有益于天下,有益于将来,多一篇,多一篇之益矣。若夫怪力乱神之事,无稽之言,剿袭之说,谀佞之文,若此者,有损于己,无益于人,多一篇,多一篇之损矣。
(12)、· 英国的伟大进步并不在于他造就了一个沃波尔,而在于造就了沃波尔之后,他看到了自己节奏的缺陷,并着手进行补救,直到造出了一个皮特,一个帕麦斯顿,一个罗伯特.皮尔爵士。
(13)、《明夷待访录》的高原理出于《孟子》的“贵民”和《礼运》的“天下为公”
(14)、宋明理学是宋明时期新儒家融合儒释道,它把儒家所主张的修身、治国、平天下的政治思想理论化、系统化,提出了更为完备的治国方略,从而使政治思想完善化。
(15)、一旦城邦订有良法并且有志于实行善政,那么就要关心全邦人民生活中的一切行为。所以,只要不是徒有虚名,真正成为“城邦”的城邦必须以促进善德为目的。政治团体的存在并不是因为社会生活,而是为了美善的行为。我们应按照这个结论建立“正义”的观念。城邦公正的面目出现,不得不代表整个社会的利益,以此来求得社会的稳定。城邦自然生成的过程,贯穿着人的对作为高善的幸福的追求的天性,只有在城邦当中,人的许多本质属性才能真正得到展现。城邦还应该考虑实现更优良的生活因而要求大家都具有文化和善德,在一个理想政体中,他们的意义就应该是那些以道德优良的生活为宗旨,既能治理又乐于受治的人们。
(16)、《顾炎武全集》主要包括九种经部,五部子部,十七部史部,集部三种等共三十四种,约1200万字。在此基础上进行了重新排版、校勘、标点,而且还以繁体排印出版,本书以历史、社会、文化等多方面反映来了顾炎武的学术思想及成就,涉及广泛的历史、社会、文化内容。
(17)、英国在表现此行政体制上有重大影响。英国将立法即议会视作他们反对独裁统治的堡垒,从法律上承认议会享有理论上至高无上的地位,地方行政官员应效忠于国家的法律规定即议会制定的法令,而不是忠于中央高层行政官员的领导,他们受法院的控制,这了他们对法律的服从,这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地方官员的行政独立性,这种行政体制也自然而然的被美国采用学习,而美国与之不同的是,他们彻底与以往的正统制度决裂,并在民众控制的原则之上建立了新政府。在美国联邦政府的主要官员由立法选举产生,而地方代表则由民众选举产生,实际上,所有的国家官员都有整个国家的民众,或由在该官员拥有管辖权的地方的民众选举产生,并且任期较短。然而,这种结果致使国家无法对受委托执行法律的主要进行监督,为了实现国家意志的表达和执行之间的协调统需要对政府体制进行控制,对受委托的执行法律的官员应该履行的具体职责进行规定权利,必须对法院进行授权,强制相关人员遵守这种具体的立法规定。简单意义上说,就是控制行政人员和执法人员。这个典型案例是美国禁酒令生效。现在要想使政府协调运转,就必须找到某种使国家意志的表达和执行协调的方法,这种方法是不可能在政府体制内部找到的,因此,只能在政府体制之外的法外制度中寻找。而政d不仅担负着选举那些表达国家意志的官员的重任,而且还担负着选举执行这种意志的官员的重任,因此,政d是一个有效的控制形式,为了完成这项工作,政d组织不仅要实现自身的强大,还要长期存在。
(18)、清末明初时期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社会现实问题,由此,一些进步思想家首先表现出时代的觉悟意识,出现了一批像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唐甄等别开生面的思想家。在政治思想领域,他们开始对中国传统政治思想进行反思,出现了反对君主专制的思潮,这种思潮是儒学营垒中进步思想家适应时代的发展、针对君主专制的积弊而提出的政治主张。
(19)、苏格拉底曾说:“一种未经思考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如今,随着西方思想、现代思潮的冲击,我们的社会与以往相比,似乎充满了更多不同的观念和意见。在这种嘈杂的世界中,独自去探索生命的答案,难免会陷入重重迷惑。而这时候,回溯传统,去聆听古圣先哲的思考和看法,就显得格外重要。毕竟,他们也曾像我们一样生活在这个世界,也曾认真深入地思考着自己和生活,他们所作的一些重要的抉择,甚至还深远地影响着我们。
(20)、因为群氓总是被事物的表象和结果所吸引,而这个世界上尽是群氓;当多数人站得住脚的时候,少数人是没有立足之地的。
4、顾炎武有名的传世之作
(1)、 《理想国》全书分为三大部分。上篇理想国与理想政治,包括了理想国的建立组成,一些政治制度及统治方式;中篇正义与非正义,一步步深入探究其本质,体现了诡辩思想;下篇国民与民生则是全书的重要部分,提出了哲学家与统治者的关系。
(2)、毫不迟疑地表明自己支持某个人而反对另一个人,他也会受到尊敬。
(3)、· 为了使政d领导下的政府成为民治政府,政d必须满足以下两个条件,全体民众对其没有信心的政d应该退出,对政府的有效控制,失去政d信任的政d领袖也应该退出对政d的有效控制。
(4)、 其实,像柏拉图这样的哲学家,历史上出现的,并留下痕迹的并不少,时势造英雄,在历史的动荡时期,社会的转型时期,出现了很多这样的哲学思想家。就以中国的思想学派来说,著名思想家孔子曾提出礼乐秩序、引起了办私学的新潮、在教育上有着重要作用,对于国家的管理也有许多划时代的建议。
转载请注明出处阿文说说网 » 顾炎武著作 推荐精辟64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