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门尼德的名言
1、巴门尼德的名言英文版
(1)、深信天人合缺乏一个独立不依的客观自然界的观念,是中国古代没有科学的根本原因。希腊理性科学的根本标志,就是出现了“自然”的观念。英国科学史家劳埃德(G.E.R.Lloyd,1933-)早提出“自然的发现”这个说法,并以此作为希腊科学发端的标志。后来,他又把“自然的发现”改为“自然的发明”,更加准确。
(2)、柏拉图关于知识与意见的区分调和了巴门尼德和赫拉克利特的矛盾。柏拉图同意巴门尼德的意见,任何能被认识的对象必须为“是者”,“不是者”是无法被认识的。他也同意赫拉克利特的说法:可感事物的运动变化不是完全不可认识的。但他补充说,这种认识并不是知识、真理,而是等而次之的意见。
(3)、在科学著作中,你好读新的书,在文学著作中,你好读老的书。古典文学作品永远不会衰老。
(4)、《讨论班》,全集第15卷,王志宏、石磊译,孙周兴、杨光校。
(5)、若爱,请深爱;若弃,请彻底。不要暧昧,伤人伤己。
(6)、第海德格尔一再表明,沉沦也好,非本真与本真也好,所谈论的不是道德问题,不包含道德评价的成份,其立场是价值中立的,是在生存论存在论的维度展开的,所阐释的不是关于“人性之堕落”之类的任何存在者状态上的命题。
(7)、亚里士多德(前384-322年)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他的著作广博无比,现存论文只有40余种,主要有《工具论》、《物理学》、《伦理学》、《政治学》、《诗学》、《雅典政体》等。他对哲学、历史、逻辑、政治、数学。物理、地物和医学等领域都有精深研究,在许多方面都提出了自己卓越的见解。
(8)、第“存在”既不产生、也不消灭。“它没有过去和未来,因为它整个在现在,作为完整、统联系的(连续的)东西。”巴门尼德沿用了克塞诺芬尼的归谬法来说明“存在”既不能从“存在”中产生(因为这样就无所谓产生),也不能从“非存在”中产生(因为“非存在”是无,无中不能生有)。
(9)、第七个:如若“一”是相对的不存在,“其他的”是一切;
(10)、“洼则盈”(二十二章)低洼处反而水多充盈,这和“谦受益”一个道理,谦者欠也,低下而不自足自满,故还能好学、受益而不断进步。“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二十八章)知道刚强,却甘守柔雌,宁愿做天下卑低的溪谷。“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三十二章)道是天下万物的归宿,就像百川自动归于江海一样。“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四章)道体冲虚博大,像深渊一样,是万物的老祖宗,用之不竭,填之不盈……
(11)、不加思考地滥读或无休止地读书,所读过的东西无法刻骨铭心,其大部终将消失殆尽。
(12)、(2)古希腊哲学的四个发展阶段:早期自然哲学阶段;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哲学的综合和系统化;后期或晚期希腊哲学。
(13)、因此,如同安徒生童话《皇帝的新衣》中那位孩子,在其作品里明确将真正的哲人与单纯的孩子相提并论的尼采,撕掉了长期以来养尊处优却无所事事的哲学家的虚假的面具。在西方思想史中,古往今来哲学家们普遍被作为一名“爱智者”看待,但是尼采却要追究:“我们今天所谓的‘哲学’真的是对智慧的热爱吗?”他提醒我们:长期以来,虽然哲学家一直以对真理之爱为借口赢得人们的敬佩,但是这种真理却无关现实中他人的痛痒;虽然哲学家原本的使命是为人类寻找新生活的可能性开道,但是:从苏格拉底学派到黑格尔主义者的哲学史就是漫长的人的服从史,就是为了让屈辱服从合法化而寻求理由的历史。尽管尼采的这些话如同他所有的结论,都能让人吹毛求疵,但它发人深省。
(14)、思而后行,以免做出愚事。因为草率的动作和言语,均是卑劣的特征。
(15)、当一个人在深思的时候,他并不是在闲着。有看得见的劳动,也有看不见的劳动。
(16)、看书求理,须令自家胸中点头;与人谈理,须令人家胸中点头。
(17)、书籍是在时代的波涛中航行的思想之船,它小心翼翼地把珍贵的货物运送给一代又一代。
(18)、a、罗素:一切确切的知识都属于科学;一切涉及超乎确切知识之外的教条都属于神学。介于科学与神学之间并受到二者攻击的那片无人之地,就是哲学。
(19)、吴敬琏再发声:国家养那些只会“整词儿”的专家有什么用?
(20)、不贵能学,贵于学而能舍;舍之乃所以为学也。
2、巴门尼德的是者及意义
(1)、作为原初的存在领悟的“自然”蜕变为作为“本质”的“自然”,是希腊人的存在命运。很显然,这一蜕变并不始自亚里士多德,他只是将其固定下来。恩培多克勒和阿那克萨哥拉都写出过题为《论自然》的著作,但正如柯林武德所说,这样的著作绝不是我们今天所想象的关于自然物的研究,而是对万物之本质和根据的理论性研究,因为在那个时候,一个被称为自然界的特殊存在者领域并没有被明确地划定出来。其实,前苏格拉底哲学家们所谓“论自然”的真正意思是“论万物之理据”。早期的所谓“自然哲学”译成中文“物理学”倒更合适,因为自然作为一个特定的存在者领域正是在这本书中被明确划定出来的。
(2)、由此可见,对尼采的“虚无主义”决不能以“望文生义”的方式去解释。它属于尼采式的表达。正是通过这个主张,尼采从中不仅提出了“人们是否将永远停留在虚无主义之中”这个尖锐问题,而且明确给出了一个很好的方案:我们别无选择,必须对生活采取积极的态度,也就意味着必须对生活的意义给予坚决的肯定。所谓“虚无”也即无意义,是对存在意义的否定。因此,任何想要对意义重新予以肯定的逻辑前提,首先要给予这种以“虚无”命名的无意义的存在。所谓积极的生活态度,也就是“在无意义中顽强地坚持创造意义”。这也正是尼采思想中随之而来的对“超人”的呼唤。因为不再有救世主,“位于我们之上的,不再是上帝,也不是任何人”。实际上,尼采把个体的人变成了上帝。在这个意义上,尼采笔下的“超人”,可以界定为“敢于努力超越自我的人”。
(3)、老子特别发挥了《易经》中谦、无妄、坤、明夷、颐、遁、损、复等卦,特别是前三卦,形成了自己的自然哲学、阴柔哲学。无妄就是顺物自然而不妄作,让人放弃一切主观愿望和期待,该来的自然就来了,不该来的自然也不会来。
(4)、学问二字,须要拆开看。学是学,问是问。今人有学而无问,虽读书万卷,只是一条钝汉尔……读书好问,一问不得,不妨再三问,问一人不得,不妨问数十人,要使疑窦释然,精理迸露。故其落笔晶明洞彻,如观火观水也。
(5)、在现代西方语言中,nature一词有两个基本意思,一个指“自然界”(naturalworld),指全体自然物的集合;另一个指“本性”、“本质”,比如natureofscience即“科学的本质”,humannature即“人性”。在nature的现代用法中,前者居多。希腊文与之对应的词是physis,也有这两个意思,但使用频度与现代用法正好颠倒过来:希腊人更多的使用后一含义。英国历史学家柯林武德认为,“本性”是physis一词更原初的含义,而且是早期希腊文献作者们使用的含义。他认为,米利都自然哲学家们从未在“自然界”的意义上使用physis一词。亚里士多德在《形而上学》第5卷第4章中列出的“自然”一词的六种含义分别是:(1)生长物的生长;(2)生长物的种子;(3)自然物的运动根源;(4)质料;(5)自然物的本质;(6)任何事物的本质。可以看出,这里“自然”一词的基本用法是事物的本性、本质、本原,是事物之所以如此这般的内在原因,而不是指自然物或作为自然物集合的自然界。
(6)、思索,继续不断地思索,以待天曙,渐渐地见及光明……如果说我对世界有些微贡献的话,那不是由于别的,却只是由于我的辛勤耐久的思索所致。
(7)、第六个:如若“一”是的不存在,“一”不是一切;
(8)、学问如登塔,逐一层登将去,上面一层,虽不问人,亦自见得。
(9)、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措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
(10)、不为异端惑,不为文采眩,不为功利汨,庶几可以言读书矣。
(11)、不得不承认,在某种意义上,这种令人担忧的后现代美学的源头,正是把诗人命名为“作为使人生变得轻松的人”的尼采。他通过对游戏文化的强调而隆重推出了自己的这个诗学主张。虽说这看似与席勒美学存在异曲同工之处,但其实不然。彼此的不同在于:对于席勒,游戏由于承担着人类解放的责任而具有一种“重”量;而对于尼采,游戏则是作为让人回到无忧无虑的生命的“本真状态”的一种童年精神的途径,而显得相对的“轻”。但即使在这个方面,同样也存在着一种“否定性成为肯定的否定性”的尼采式的“反辩证法”。也就是说,准确评价尼采的“轻盈诗学”,我们仍然得看到其与席勒一样,殊途同归地通往人性的终胜利。所以尼采曾特别强调,就像他的非理性乃是恢复理性,他所主张的审美之“轻”并非排斥作为人性内在的神圣性,而是甄别伪神圣。在他看来:“一切神圣的东西都是轻轻地走的。”这是一种“举重若轻”的、负有改变世界的历史责任感的诗性的胜利。这同以“伦理学”的名义为自恋主义大张旗鼓的后现代的“轻盈美学”貌合神离。
(12)、罗吉尔·培根可以说是旧时代后一位具有科学思想的学者,也是新时代早的一位科学思想家。
(13)、与自然物相区别的是像床、桌子、衣服、塑像、车船、房屋这样的“制作物”。它们的区别何在呢?前者是自己由自己的种子、靠着自己的力量而生长出来的,而后者没有自己的种子,也不能靠着自己的力量生长出自己来。一个木头做的床不可能成为一个床的种子,自动再生长出一张新床来,尽管反过来的情形是可能的:种下一张床有可能长出一颗树来。使床成为床的那个东西,不在床的自身内部,而在床的外部。而树相反,在自身内部拥有使自己如此这般的“根据”。所以亚里士多德说,有些存在者在自身中并不保有其运动的根源,而有些存在者自身保有运动的根源,前者被称为“制作物”,后者被称为“自然物”。自然物的本质是内在的,制作物的本质是外在的。作为“自然物”的“本质”的“自然”,进一步深化了“自主性原则”、“内在性原则”。
(14)、他的理由依赖对事物“是什么”的判断与事物“所具有的属性”(“可感性质的集合”)之间的必然联系,而没有把外物存在归结为感觉的意思。但是,现在人们习惯把这一命题说成是“存在就是被感知”,把它当做主观唯心主义的典型。不独中国人对贝克莱有误解,即使是在西方,贝克莱也被人解释为只相信自己的感觉才是真实存在的“发疯的钢琴”,他的学说被说成是只要用脚踢一下石头,或者举起一只手就可被轻易打倒的谬论。
(15)、阿那克西曼德生于米利都,是泰勒斯的追随者和出色的学生。
(16)、严格说来,老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真正的大哲学家。他是孔子的老师,比孔子大二十多岁。《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史也……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其所终……盖老子百有六十余岁,或言二百余岁,以其修道而养寿也。”“世之学老子者则黜儒学,儒学亦黜老子,道不同不相为谋,岂谓是邪?李耳无为自化,清静自正。”
(17)、16两句:描述《水浒传》与哲学思想的关系。
(18)、德文版《海德格尔全集》规划达102卷,是全集规划卷数多的哲学家之一。从1975年出版第一本《海德格尔全集》开始,截至目前,在40多年的时间里,德文版全集已经出版了93卷。
(19)、《不莱梅和弗莱堡演讲》,全集第79卷,孙周兴、张灯译。
(20)、有些书可供一赏,有些书可以吞下,有不多的几部书则应咀嚼消化;这就是说,有的书只要读读其中一部分就够了,有些书可以全读,但是不必细心地读,还有不多的几部书则应当全读、勤读,而且用心地读。
3、巴门尼德的哲学贡献
(1)、见识得多,经历得多,和研究得多,是学问的三大柱石。
(2)、北大教授:教育大的问题,就是连老师也不看书了
(3)、“是”、“非是”、“既是又不是”的区分是如何确切地判断认识对象的认识论的区分,而不是关于世界的本原的唯物论、唯心论或不可知论的区分。柏拉图对知识的对象(理念)与意见的对象(可感事物)所做的区分是可以理解的,其中的道理如同我们经常所说的那样:“感觉到的东西不一定能被理解,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被更深刻地感知。”
(4)、这种把存在者领悟成运动“变化者”,把存在者之“存在”领悟成变化之中的“持久者”,从而把存在者的“存在”把握为“根据”的做法,是从哪里来的?是希腊人对于physis的原初观念经历了一次重要的蜕变。
(5)、吴国盛:神秘的国度—东方四大古老文明之“印度”篇
(6)、明智之所求者,学问也。虽有至圣,不生而智;虽有至材,不生而能。
(7)、耶鲁大学实验:让一部分猴子先富起来,结果猴子嫖娼了
(8)、我们的生活有太多的无奈,我们无法改变,也无力去改变,更糟的是,我们失去了改变的想法。
(9)、观书亦须从头循序而进,可以浅深难易有所取舍,自然意味详密。
(10)、恩格斯——文化上的每一个进步,都是迈向自由的一步
(11)、以上三种理解各执一词,各有各的道理。但是,他们的道理都只是一个哲学家或哲学派别的道理,如果把这个道理推广到西方哲学的全部,难免以偏概全。正是这种以偏概全的片面性,使中国人对西方哲学的一些基本观点产生了误解。这些误解的广泛流行,降低了中国的西方哲学研究的质量,不能与西方哲学的国际研究接轨。以下用几个例证,说明对Being的片面理解而产生的误解的广泛性。
(12)、《时间概念史导论》,全集第20卷,欧东明译。
(13)、人生不止,寂寞不已。寂寞人生爱无休,寂寞是爱永远的主题。我和我的影子独处,它说它有悄悄话想对我说,它说它很想念你。原来,我和我的影子都在想你。
(14)、苏格拉底(前469 - 399 年)被视为后的智者,甚至被称为第一位伦理哲学家。他认为自然界是神所创造的,人的理性是不能够也不应该去认识,人只能“认识自己”。他经常与人探讨的是关于真理、正义、德行等的一般概念(定义)的问题,并通过反问方式使对方得出正确的认识,这被称为“助产术”;并且,主张知行合认为“知识即美德”。他认为灵魂不死,但惟有高尚者的灵魂不死且圣洁。他主张精英治国,只有德才兼备者才有资格治理国家,因此终被判处死刑。
(15)、每个人的学术成就都是吸取了以往的文明成果,再结合当代的生活经验,而加以发挥创新的。老子也不例外,他寝馈于艰涩深奥的《易经》中,吮咂了其中的伟大智慧,又披阅了历代王朝的兴衰史,分析春秋末年的社会现实,从而锤炼出了万古不朽的智慧宝典《道德经》五千言,创立了道家学派。
(16)、古人学问并称,明均重也,不能问者学必不进。
(17)、不要阅读信手拈来的书,而要严格加以挑选。要培养自己的趣味和思维。
(18)、“有两样东西,我们愈经常愈持久地加以思索,它们就愈使心灵充满日新月异、有加无己的景仰和敬畏:头上的灿烂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律令。”
(19)、《形而上学导论》,全集第40卷,王庆节新译。
(20)、善学者,求言必自近;易于近者,非知言者也。
4、巴门尼德的哲学思想
(1)、毕达哥拉斯学派的哲学思想是唯心主义,但也有某些朴素辩证法思想。这一学派的创始人是毕达哥拉斯(前580-500年),他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哲学研究团体。该学派把“数”视为事物的本原,认为“数”构成宇宙的“秩序”, “数即万物”。
(2)、第二阶段: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哲学家研究的重点由自然转移到人类社会,代表人物是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前469年至前399年)。
(3)、《汉书·艺文志》:“道家者流,盖出于史官,历记成败存亡祸福古今之道,然后知秉要执本,清虚以自守,卑弱以自持,此君人南面之术也。”
(4)、他认为,这是知道系词用法普遍性的人都懂得的自明真理。正是依赖这样一个“共同的、我将再三强调的出发点”(残篇之五),他后来关于“是者”的论证才具有某种逻辑必然性。过去把“是”理解为“存在”,巴门尼德的思想被理解为“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而且被贴上了“唯心主义”的标签。似乎他主张想到的东西就是存在的,似乎这一论断没有任何理由。他的思想变成了武断的、荒谬的唯心主义。这是对西方形而上学传统的漫画式的解释。
(5)、 “能够 被说和被想的 与 是者 是同一个东西。” 就是被简化了的“思维与存在的同一”。
(6)、发展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一般能力,应当始终放在首位,而不应当把获得专业知识放在首位。
(7)、所以对尼采之轻,或许可以用法国学者巴什拉的这番话予以解释:“为什么心理学家并未考虑建立有关这种轻盈的存在的教育学呢?因此,诗人承担起教育我们的职责,将轻盈的印象结合到我们生活中,并使常被过分忽略的印象实现。”但让人遗憾的是,这个命题再次遭遇尼采式的悲剧命运,被后现代主义者拉大旗作虎皮。所谓的后现代审美体验受到服从欲望支配的消费主义文化逻辑的排斥,于是,“崇高之后”的艺术悖论是,艺术转向了一种不转向精神的产物。但这种状况决非时间上的后现代的产物。它其实具有悠久的文化传统。表现为古典趣味主义与现代审美主义。美学范畴的“趣味主义”,就是“一时之性与一念之意”主义,它满足于营造讲究心智和机巧的趣味迷宫,使人生中那些原本“尖锐的不可调和的痛苦,还有崇高壮美的欢乐,全都温和化、委婉化、享受化了”。因而指控趣味主义“就像是蛀虫,蛀空了感情的肌体,使它坍塌下来”,这无可置疑。
(8)、真正的科学家应当是个幻想家,谁不是幻想家,谁就只能把自己称为实践家。
(9)、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看不仔细,心眼既不专却只浪漫诵读,决不能记,记也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急。心既到点,眼口岂有不到者乎。)
(10)、吴国盛:百年科技的历史回顾与哲学反思(下)
(11)、在读书上,数量不列于首要,重要的是书的品质与所引起思索的强度。
(12)、6两句:特指天文、航天、制造、地质等科学。
(13)、奥古斯丁哲学的目的是用哲学的手段论证基督教的信仰,指引人们寻求上帝的路径。
(14)、 或许问题在于 你理解的所谓“存在”的问题,存在一定是你看的见摸得着的实存的物理之物?“我存在一个想法。”
(15)、第非本真生存是此在在日常生活中的常态,而本真生存则有待于此在自身的觉醒。值得注意的是,一方面日常生活中盲目从众的非本真生存虽然在结构上以事实性为根基,但在沉沦中此在只能背弃、遮蔽其本真的可能性,却不能取消它,因而就此在的存在性结构而言,转俗成真永远可能。另一方面,此在虽然可以通过“决断”(海德格尔晚期改提为“一切放下”(Gelassenheit)将本真的自我从“他人”或“众人”的存在模式中拯救出来,但“在世界之中存在”作为此在基本的构成状态,却不会因此取消,也就是说,即使是本真的生存,它在体现其自身存在论的天职中,也必须通过当前的“情境世界”才能够让自己“存在于此”。(注:参阅袁保新:《尽心与立命——从海德格尔基本存有论重塑孟子心性论的一项试探》,见《孟子思想的哲学探讨》,台湾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筹备处1995年印行,第179—180页。)
(16)、老子名言故事: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17)、现在的问题是,在这个问题上,我们能否以及如何为倡导酒神精神的尼采美学进行辩护?只要尊重事实,事情也就显得简单。在某种意义上,卡西尔的这番精辟之见恰恰是尼采思想的传承。西美尔在将尼采与叔本华相提并论时,曾这样评价尼采:“他总是自称为非道德主义者,但他的思想比叔本华的思想更加具有伦理倾向。”这句精辟之见同样有助于我们更准确地认识尼采的“非理性美学”。事实上,人们在众口一词地强调尼采的酒神精神时,常常忽略了一点:尼采虽以酒神来为艺术精神命名,但从未单一地让其主宰艺术精神,相反却一再强调它必须与日神结盟。在《悲剧的诞生》中,他不仅明确表示“悲剧神话只能理解为酒神智慧借日神艺术手段而达到的形象化”,而且也强调了“日神因素以形象、概念、伦理教训、同情心的激发等巨大能量,把人从仪式纵欲的自我毁灭中拔出”。这句话足以说明问题的实质。
(18)、[明]冯梦龙《醒世恒言·三孝廉让产立高名》
(19)、 那,你的问题: 我思考到天使的时候,世界上根本没有天使啊,怎么能说它存在呢? 那么 世界,就是自然世界(感性世界?/或物质世界?)吗?
(20)、”由于“是”动词(tobe)以及动名词复数(thosewhichare)都被译为“存在”,于是,那句话被翻译为:“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者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者不存在的尺度。”这一翻译造成了一个误解,使人觉得普罗泰戈拉在这里宣扬一个赤裸裸的唯心主义命题:人决定着万物的存在或不存在。
5、巴门尼德的诗
(1)、《康德与形而上学疑难》,全集第3卷,王庆节译。
(2)、这个世界对思考的人而言是喜剧,对感觉的人而言是悲剧。
(3)、本卷《早期著作》是海德格尔早期著作的汇集,包括作者的博士论文和教师资格论文等重要文献。
(4)、老子在中国哲学史上的地位跟西方哲学史上的巴门尼德的地位差不多,巴门尼德运用理性的抽象创建了以“存在”为本体的形而上学,老子也以其深刻的理论思维能力从八卦、五行、二气中抽绎出一个形而上的本体,创立了以道为高范畴的哲学体系,使哲学真正从原始宗教的迷雾中解放出来,又摆脱了以具体物质形态为本原的朴素唯物主义。
(5)、这里的关键词组estinti(itis)被译为“存在”。但实际上,它的直接意义是“所是的”,这一句的意思是:“所思的与所是的是一回事。”其中,“所是的”指系词“是”所能连接的一切判断,“所想的”指思想内容。巴门尼德在这里不过宣称了“思想内容与判断是同一”的道理。
(6)、水柔能克刚,波涛汹涌无坚不摧。自古英雄难过美人关,多少豪杰死于美人的床上,一个赤裸裸的美人是无所畏惧的,勇于拼命的,也是可怕的,坏女人比坏男人更可恶可怖。不可一世的吴王夫差却迷于有心脏病的西施,西施捧心颦眉,夫差就吓得尿下,终吴国丧于这个越国间谍手里。“力拔山兮气盖世”的西楚霸王项羽,也乖乖地拜伏在弱不禁风的虞美人脚下,兵困垓下,四面楚歌,霸王别姬突围,美人自刎励夫。
(7)、本文摘录自《老子庄子道家名言故事》作者:王钟渠
(8)、《从思想的经验而来》,全集第13卷,孙周兴、杨光、余明锋译。
(9)、这是一首凝炼隽永的哲理诗,高度压缩和包容,是人生智慧的结晶,是历史经验的沉淀,是内养生外治国的大道理,以“道”为本,建构了上至帝王御世、下到隐士修身的哲学体系。道家哲学也是天人合一的哲学,也是体用一原、显微无间的,也是三才之道的,也是内圣外王的,不过道家的圣人和帝王与儒家的圣人和帝王不一样。道家用阴(居下,不争,守柔,贵虚,自然无为),儒家用阳(刚健进取,奋发有为,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忠孝悌友爱)。一阴一阳之谓道,共同构成中国之文化太极,儒道互补,儒主道从。儒家正面社会人生,积极入世,道家可入世可出世,从反面用否定的方式入世。孔子说:“我爱你!”老子则爱之极而恨之切,说:“我不喜欢你(的缺点)!”如此而已。
(10)、如果一个人掌握了他的学科的基础理论,并且学会了独立地思考和工作,他必定会找到他自己的道路。而且比起那种主要以获得细节知识为其培训内容的人来,他一定会更好地适应进步和变化。
(11)、哲学的责任,就是不让人类犯方法性的错误而避免科学艺术步入研究和创造之歧途。
(12)、一个人年青的时候不学会思索,他将一无所获。
(13)、第五个:如若“一”是相对的不存在,“一”是一切;
(14)、这是古代汉语中“自然”的基本含义,成语“自然而然”即由此而来。西学东渐以来,由于西学中这个词的压倒性优势,竟使得习惯“古已有之”、“西学中源”的中国学人一下子忘记了它在老子那里的基本意思,竟以为老子那里的“自然”就是西文的“自然”。半个世纪不到,就到了需要重新正本清源的地步。张岱年写于1935-37年间的《中国哲学大纲》中已经提出了这个问题:“前人多解自然为一名词,谓道取法于自然,此大误。自然二字,老子书中曾数用之,如‘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希言自然。’‘道之尊德之贵,莫之命而常自然。’所谓自然,皆系自己如尔之意,非一专名,此处当亦同,不得视为一名词。其意谓道更无所取法,道之法是其自己如此。”(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18页)到了80年代之后,随着世界性的环境保护思潮传到中国,认为中国文化可以拯救全球性危机的中国学者更是把老子的“道法自然”思想叫得山响。在弘扬“道法自然”的时候,通常就把“自然”直接理解成西方的nature,导致了许多理论混乱。
(15)、这句话的起源来自于奥卡姆剃刀原理。这个原理说的是:如无必要,务增实体。当越来越多的投资交易领域的先驱们进行了大量的探索之后,发现交易系统符合这个原理,简单才有效率。
(16)、从广泛的意义来说,法是由事物的本性所产生出来的必然关系。
(17)、 巴门尼德认为,能够被思维的与能够存在的皆是同一回事,譬如巴门尼德便说:“那么现在存在的又怎么能够在将来存在呢?或者说,它怎么能够得以存在呢?如果它是过去存在的,现在就不存在;如果它将来是存在的,那么现在也不存在。因此也就消灭了变,也就听不到所谓什么过渡了。”因此,能够被思维的事物和思想中存在的目标则是同一的,有什么思想在思维的过程中是没有它所表达的存在的物的吗?显然,因为你不能够证明你思维时思想中不存在“物”,所以你的思想和语言都需要依托他们本是之外的某种客观存在,或者物体。也因此,可以被思维的或者被说到的,在所有的时间之内都存在,所以也就不可能拥有变化,变化总是包含事物的产生和消灭的。
(18)、柏拉图是古希腊哲学的集大成者,并把苏格拉底的学说改造成了客观唯心主义体系,使希腊的唯心论哲学发展到了顶峰。在政治理想得不到实践后便立馆授徒、潜心于著书立说;他的著作主要有《美诺篇》、《斐多篇》、《理想国》、《泰阿泰得篇》 、《巴门尼德篇》、《智者篇》、《蒂迈欧篇》和《法篇》等。
转载请注明出处阿文说说网 » 巴门尼德的是者及意义精辟98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