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士比亚的作品风格和特点
1、莎士比亚经典的句子
(1)、莎士比亚的作品中的话语种类主要有三种:开场白(prologue)、独白(monologue)和自言自语(soliloquy)。
(2)、一部戏中往往有几条复杂的线索交织在一起,悲喜剧元素也结合在一起。是塑造了一系列个性鲜明的艺术形象。哈姆雷特、法斯塔夫。人物的语言具有特色,如哈姆雷特的话富有哲理和诗意,帝王之臣波洛涅斯的语言矫揉造作,伊阿古的语言充满了亵渎。根据电脑显示,莎士比亚写了29066个字。在人物塑造上,通过对内心矛盾和冲突的描写来揭示人物的深度,善于运用内心独白这一艺术手段,用对比来塑造人物。
(3)、所谓拟声,是指模拟自然界声响。拟声词是蕴含人的主观情感,从而产生相类似并让人认同或感知的声音的一种修辞手法。如:buzz,squeal,squeak,hiss.
(4)、——“‘莎士比亚诗剧在中国’学术研讨会暨‘傅译莎士比亚’对谈会”综述
(5)、代表人物:哈姆雷特、安东尼奥(《威尼斯商人》)、苔丝德蒙娜(《奥赛罗》)、泰门(《雅典的泰门》)。
(6)、莎士比亚是世界文学史上的大剧作家。他的37部戏剧作品深受各国人民的欢迎,300多年来一直保持不变。到目前为止,他的戏剧作品仍然在世界各地广泛上演,并保持着极高的上座率。莎士比亚的戏剧作品一直是世界各地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中受欢迎的研究项目之一。莎士比亚创造的一些戏剧角色,尤其是一些悲剧,如哈姆雷特、奥赛罗、麦克白等,一直是作家和评论家研究的对象。
(7)、 《鲁克丽丝受辱记》(1594)写罗马暴君塔昆因其子奸污了鲁克丽丝而受到惩罚的故事。 154首《十四行诗》(1592—1598)充满了人文主义思想,表达友谊、爱情和美的主题。
(8)、艾略特的论述表明,在《莎士比亚作品集前言》中,我们目睹了两位具有丰富经验的伟大人物之间的神交,这也许是研究这篇作品的途径,除非我们忘记了我们正在阅读一部传记,而且转移了我们的语境,同时像笔者此前多次所做的那样,聚焦于技术上与更加专业化的背景中为相关的问题。托马斯·泰尔斯在约翰生逝世后指出,尽管他在这些方面出类拔群,但他并不属于批评界,甚至不属于学术界,而是“属于整个世界”。
(9)、以莎士比亚的《李尔王》为灵感,由黑泽明导演的影片《乱》
(10)、广东工业大学的彭勇穗认为翻译是本土文化实践,协商着表征异质他者的方式,复译见证不同译者在不同历史条件下,对他者的不同态度和不同呈现策略。因此,复译研究,除循传统应用路径,探索异于前译的方法以便更趋同于源文外,还可在纯理论层面挖掘各译本间差异的价值。他从历时和共时两种方面探讨了各译本间差异建立起它们的相异价位。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的刘芳以《尤力乌斯·凯撒》凯撒遇刺后布鲁图斯和安东尼先后发表的葬礼演说为考察内容,依据亚里士多德的修辞三手段:人格说服、理据说服、情感说服,对比分析了两场演说词中的修辞运用,探究了朱生豪、梁实秋、汪义群、傅浩四个汉译本的相关得失。广州财经大学的赵嘏指出,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的形式特征在于它的节奏、押韵和诗行组合形式三个方面,也称之为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的基本诗学特征。在相关译作中“节奏”为显著,形成了特定的翻译范式。因而他根据译作所呈现出的节奏形态,将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的汉译划分为以字代音节体、以顿代步体、白话自由体以及文言旧诗体四类译本进行探讨。
(11)、(节选自广西师大出版社《约翰生传》,有删节,小标题为编者所加)
(12)、在整个现代文学史上,没有一部经典著作像这些文本一样遭受破坏,错误百出。约翰生认识到造成这种状况的种种原因,曾在征订启事中称:“将通过认真对照初版本,更正这些文本错误。”我们此前也曾指出,依托于现代编目学,约翰生对编写此书所使用的方法形成了技术性认识,并且这种认识在他逐一编写戏剧的过程中不断加强和明确。
(13)、因此,“时间与地点的统一”终在一个半世纪以来决定了批评人士的想象。根据“时间的统一律”,在理想情况下,戏剧所展现的内容本身发生的时间,就应当与我们观赏这些内容所用的时间一样(例如三个小时);或者说多不超过一天。这里的目标依然是纯净和影响的统但是新加入了可信度的问题。我们知道,在这三小时时间内,并没有发生总共长达五年的事件。“地点的统一律”与之相似。如果我们的戏剧从亚历山大拉开序幕,然后场景跳转到罗马,那么这就与人们的信任度产生了极大的张力。我们知道,我们坐在剧场的座位中时,并没有突然离开亚历山大前往罗马。这种推理过程居然对批判思维产生了强烈与漫长的催眠作用,这在我们看来难以置信。但是与其他许多艺术评判标准一样,与“形式”的理念相结合,它就会变得神圣不可侵犯。若要攻击艺术的“形式”(或者说攻击许多人心中等同于“形式”的事物),就仿佛是在攻击“美德”。通过运用常识快速分析“诗学幻象”,约翰生彻底破除了横加于其上的标准。他指出,我们坐在特鲁里街戏院的座位中观看戏剧时,如果我们有能力想象自己就位于亚历山大的话,那也不费什么劲就能想象我们在前往罗马。有时,其他人也小声谈到了类似事情。但是没有人会过多注意。约翰生的做法如T.S.艾略特所言,“只有约翰生才能做到”。他做的效果好,以至于六十年后,司汤达在《拉辛与莎士比亚》(1822)中,还借用约翰生所写的,并将其融入自己的“浪漫主义宣言”。
(14)、《莎士比亚作品集前言》通过创新、瑰丽的手法,无处不体现出这种无与伦比的价值,即“真理的稳固磐石”。正因为此,文学批评史家有时会直接得出结论,认为约翰生通常对于“形式”不太感兴趣,因为这与文学的“表征”价值观相悖。但是,我们应当牢记两项因素:(1)《莎士比亚作品集前言》虽然十分复杂,但却只是他诸多批评著作中的一种,而且是在极为特殊的条件下创作而成,约翰生在创作此文时极其强烈地追求着弗洛伊德所说的“现实原则”。(2)约翰生出生时,正是英国文学史上漫长、影响大的文学形式主义如日中天的时候(他在写作时,则是这一时期临近尾声阶段)。这一时期就是从十七世纪六十年代至十八世纪五十年代的“新古典主义模式”。因此,他理所当然地认为形式与风格价值(除传统之外)与舞台表现与剧院实务相关。在这些不同凡响的剧作中,依然体现出形式上的迟疑与不安,对此他的做法是从其背后抽取出静态的前提,即它们的立足点,然后用一种更加功能化、动态的方式将其取代。诗歌的关键功能(这超出了其他任何功能)是“寓教于乐”:换言之,就是通过语言中强烈的神奇力量,提高人们对生活的认识,并加深或拓展对生活的体验。在此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从亚里士多德一直延续到十八世纪下半叶的批评的“经典传统”。约翰生沿袭这一传统之后,变得更加活泼,更加善于纠正自我。他在挽救和复兴古典主义价值观时尤为典型(即通过艺术获得知识,换言之,即获得更深刻的体验),他破除了“新古典主义”理论中的三项重要规定,即所谓的“得体”原则,这些原则一百五十年来束缚了戏剧理论的发展。它们是文艺复兴晚期文学批评活动的副产品之当时人们一心追求古代的古典主义梦想,力图创造出“新古典主义”并使之成为系统化的思想,以实现这一梦想。这种系统化的过程经常取代对总体目标的构想,尽管这一做法受到了抗议与反驳,但这种束缚即便在实践中不具有可行性,却依然存在于理论中。
(15)、在《暴风雨》第五幕第一场,爱丽儿唱道:“蜂儿吮啜的地方,我也在那儿吮啜;在一朵黄花九轮草的冠中我躺着休息……”这里写到的“黄花九轮草”是英国人熟知和喜爱的观赏植物,多生长在收场和草坪,五月份到达花期。黄花九轮草是仙女们喜爱的花。
(16)、在此情况下,莎士比亚深感人文主义理想与现实的矛盾越来越加剧,创作风格也从明快乐观变为阴郁悲愤,其所写的悲剧也不是重在歌颂人文主义理想,而是重在揭露批判社会的种种罪恶和黑暗。
(17)、为了塑造好人物的性格,莎士比亚一是把人物放在内外两重的矛盾冲突之中,一方面是主人公与客观环境的冲突,另一方面是主人公的内容冲突。
(18)、在对莎士比亚的悲剧作品进行了全面、深入、实事求是的研究之后,我们可以得出一个更准确的结论:莎士比亚的悲剧是性格悲剧,而不是社会悲剧或其他悲剧。他强调,悲剧人物的行为必须来自于他们自己的意志和内心,也就是说,悲剧人物之所以走向不幸的结局,不应归咎于客观原因,而应由他们自己负责。此外,他的悲剧也存在于命运所摆布的人物身上,无法逃脱命运的宿命论色彩。
(19)、即便我们对约翰生在与这场心理危机作斗争时的心理状态一无所知,《莎士比亚作品集》依然是了不起的成就(尤其是考虑到1765年时的境况),我们讨论的不仅是其中那篇伟大的前言。如果要正确评价这部作品,我们只须明白约翰生所作的贡献即可。这部作品几乎汇集了理想的情况下此类著作中应有尽有的优点,除了耐心。如果不是他在这段时光中经历了如此巨大的痛苦,即便他无法改变自己缺乏耐心的性情,也能对此有所控制。
(20)、自大主导型:童年在周围的赞赏声中长大。通过自我赞赏和施展魅力,建立自身之于他人的强烈优越感,无时无刻不需要外界以赞颂和忠诚的形式肯定自己内心对于本我的评价。如果梦想和抱负未得实现,就会陷入骤然而至的崩溃。
2、莎士比亚的作品风格和特点是什么
(1)、第情节生动丰富,一个剧里常有几条交织在一起的复杂线索,悲喜剧因素结合在一起。
(2)、导语:除了莎士比亚之外,英国作家、编辑、文学评论家和诗人塞缪尔·约翰生比其他任何作家都更具魅力。约翰生就读牛津大学时辍学,后来经过八年的努力,几乎以一人之力编纂了首部英语词典,从此扬名天下。牛津大学给他颁发了荣誉博士学位,人称“约翰生博士”。为了谋生,约翰生写了无数的序言、开场白、书评、布道词、祈祷词和诗歌,代表作有《论人类愿望之虚妄》《拉塞拉斯》《诗人传》等,他是比王尔德更幽默和毒舌的金句王,他留下的文学遗产堪比莎士比亚,被誉为18世纪英国文坛盟主。
(3)、新世纪以来,傅光明先生立足当代中国文化语境,重拾莎士比亚翻译,出版的译作在学界引起诸多反响。2019年10月19日,西南大学中国新诗研究所、中国诗学研究中心联合举办的“‘莎士比亚诗剧在中国’学术研讨会暨‘傅译莎士比亚’对谈会”在西南大学隆重召开。来自北京、上海、天津、重庆、浙江、江苏、广东、福建、辽宁、四川等地高校及研究机构的50余名莎学研究专家参加了本次研讨。与会专家围绕“莎学”研究的历史与当下莎剧的译况展开,就莎剧的“原味儿”、傅译莎剧的特色以及莎剧翻译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
(4)、福利待遇:每年继续教育,五险一金,带薪年假,绩效奖金,节日福利,定期体检等。
(5)、悲喜剧:莎士比亚的悲喜剧带有“问题剧”的特色,其创作主旨和描述重心在于揭露社会,提出问题,显示生活的真实面目。喜剧的框架表现悲剧性的矛盾冲突。这类戏剧对后世的“正剧”“社会问题剧”提供了借鉴,代表作有《一报还一报》《终成眷属》《特洛伊罗斯与克瑞西达》。
(6)、莎士比亚生活在四百多年前的伊丽莎白时代,那时候的英语无论是在词汇还是句法方面,都跟现代英语差别较大。而莎士比亚作为著名的戏剧作家,其作品的特点是人物典型、情节生动、词汇极丰。我们来看看下面的统计表格中莎士比亚的作品词汇量:24,000个。该表格数据选自我之前分享的一篇名为“英语词汇怎么学、怎么记?看完就知道了!”:http://toutiao.com/i6318986385290166785/。
(7)、 恩格斯论“福斯塔夫式的背景”。莎士比亚喜剧的基本主题是爱情、婚姻和友谊。喜剧的浪漫主义的抒情气氛。喜剧中的正面人物问题。喜剧中的女性形象。《威尼斯商人》(1597)写友谊、爱情、仁慈和贪婪、嫉妒、仇恨之间的冲突,反映商业资本与高利贷资本的矛盾。
(8)、莎士比亚是世界文学史上的大剧作家。他的37部戏剧作品深受各国人民的欢迎,300多年来一直保持不变。到目前为止,他的戏剧作品仍然在世界各地广泛上演,并保持着极高的上座率。莎士比亚的戏剧作品一直是世界各地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中受欢迎的研究项目之一。莎士比亚创造的一些戏剧角色,尤其是一些悲剧,如哈姆雷特、奥赛罗、麦克白等,一直是作家和评论家研究的对象。
(9)、 哈姆莱特的性格发展史。“欢乐的王子”、“忧郁的王子”、“延宕的王子”、“行动的王子”是统一的。哈姆莱特的忧郁和延宕的意义。哈姆莱特的性格特征是富有感情和思想,勇于探索,善于分析,但思虑多于行动,剖析偏于哲理。
(10)、赵清阁诞辰104周年|傅光明:书信世界里的赵清阁与老舍(下)
(11)、《哈姆莱特》虽是一个宫廷复仇故事,但所涉及的生活内容却远远突破了宫内的限制。
(12)、首先,莎士比亚的剧作的风格可称得上是“取法适度,圆融中和”。所谓“取法适度,圆融中和”,首先从剧本的故事情节来看,莎士比亚戏剧的情节不会有过分怪异、过分奇特或是情感过于偏激、过于刺激观众神经的内容,整体取材都是比较符合更广大的观众所能接受和体验的情感和故事。莎士比亚的戏剧剧情多取材于历史记载、小说、民间传说和老戏等已有的材料,在改编和整理这些材料时他把那些过于极端的情节、故事和情感、情绪都会过滤掉,而保留下来的往往都是那些从各方面来讲都比较中和适度的情节和不是极端刺激观众心理的感受,从而让自己的剧目能被更广泛的人群所接受。这是从莎士比亚的剧本情节来看的,而从莎士比亚的表演观来看,他也是追求一种中和的效果。他重视台词的声调、表演的姿势、语言和行动的相互配合,反对表演过火或是平淡不足,强调自然与适度。其实反对表演过火或是平淡不足,强调自然与适度这也是我国著名京剧大师梅兰芳先生的表演观。事实证明这种自然、适度的表演风格是能为更广泛的观众所接受的。因此,整体上看莎士比亚的戏剧风格可谓是“取法适度,圆融中和”。
(13)、英语是盎格鲁萨克逊民族说的语言,他们是日耳曼人的一支,原来生活在欧洲大陆上。公元5世纪的时候,日耳曼人就兴起了。他们当中的一支,即盎格鲁萨克逊民族,渡过英吉利海峡,把原来住在不列颠岛上的凯尔特人打败了,并从此建立王国。
(14)、词汇量的大小只是影响理解的因素之还有一个重要因素是因为莎士比亚时代的很多词汇跟现代英语压根就几乎完全不一样,所以如果不熟悉当时的词汇体系,也根本看不懂。大家可以看看下面这些莎士比亚作品词汇与现代英语词汇的摘选对比:
(15)、悲剧:首先,莎翁的悲剧通过描写各种对抗的社会力量的冲突,来反映人文主义理想与社会现实的矛盾。在《哈姆雷特》中,哈姆雷特虽然与恶势力同归于尽,但他以人文主义理想反抗黑暗现实的精神与努力值得所有人肯定。其次,外在的社会冲突与人物内心的情感冲突结合,揭示了主人公复杂的思想感情,推动人物性格发生变化。再次,莎士比亚的悲剧具有悲壮的色彩。他以高贵英雄在残酷现实面前的可悲毁灭作为悲剧主题,充满了沉郁悲愤的情感色彩。后,悲剧中含有喜剧因素,达到了以喜衬悲、以喜促悲的效果。
(16)、而与莎士比亚相反,许多“书斋”剧作家们,他们对舞台演出的内在规律、对戏剧艺术的美学特点没有真正的掌握,仅仅凭诗人般的想象、哲人般的深思就创作了剧本。这样的剧本往往创作出来更像是诗歌或是小说,而结果也往往是在实际演出中剧本要么被改得面目全非,要么就根本无法演出只能束之高阁或是在文人雅集的小圈子里传阅。这样的创作方法不仅费时费力,更有可能终也无法上演,从而仅仅停留在剧本文学的阶段,而无法成为真正的戏剧作品。
(17)、于是戏曲文学系必须要延请一批可以以教书为职业、以教授编剧为专业方向的老师们。他们勤勤恳恳,心无旁骛,以学生的成长作为自身的快乐,以同学的作品作为自己生命价值的高体现。在他们身上,天才的闪光可能要少一些,但化作春泥更护花的教师职业所带来的与生俱来的不厌其烦、敬业献身的精神必须要多一些。
(18)、1756年,《莎士比亚作品集》终于出版面世,全名为《八卷本莎士比亚戏剧作品集,由塞缪尔·约翰生作注》。印数一千,一时间洛阳纸贵(订阅者近千人,出版之后他们都拿出收据来取书),几乎立刻出了第二版。
(19)、2020文学考研峰哥私教班,今晚开始报名!
(20)、反看哈姆雷特,这种类比同样存在。哈姆雷特伸开的双臂,就像故意模仿欧菲莉亚手臂上方十字架上的耶稣的姿势。而且哈姆雷特说话的时候心不在焉,用右手摘下一朵玫瑰,花瓣落在桌上,不知不觉的毁掉了这象征性的花朵。哈姆雷特与耶稣、奥菲莉亚与乌撒之间的对应关系预示着一个死亡与背叛的故事即将上演。
3、莎士比亚作品的艺术风格
(1)、《莎士比亚的花园》的作者虽然并非专业的植物学家,却学识渊博,涉猎广泛,书中的引用比比皆是,从古希腊罗马的植物学、医学和历史典籍到英国19世纪以前的戏剧、诗歌和各种名不见经传的作品,作者信手拈来,利用翔实的资料阐明书中植物的特性和功用以及相关的社会风俗。
(2)、第坚持现实主义创作原则,认为戏剧是反映人生的一面镜子。
(3)、追求莎剧的“原味儿”是傅光明2014年以来进行莎剧翻译实践的艺术理想,而对于傅译“原味儿”的理解,与会专家从不同角度进行了阐发。苏州大学的张蕾认为,傅译莎剧是在充分把握莎剧的语意、版本、时代、文化的基础上呈现出的翻译文本,融学者之心与译者之才为一体,因而傅译所呈现出的莎剧“原味儿”不能仅仅理解为是对原著的忠诚,或“信”“达”“雅”的统否则容易陷入“原著中心论”的窠臼,从而忽视译本自身的价值。傅光明的“原味儿”是译本自身的成绩,是“新译”创造的本身,傅译本已经独立于原著成为切实的存在,而译本话语也让莎翁在新世纪的中国再度复活。中山大学的王岫庐和华南农业大学的文珊认为,傅译莎剧以“通俗、顺溜、响亮、生动”的目标语言为翻译基点,在译本中呈现出对莎士比亚戏剧作品精神风格的强调和对译作语言现代感和流畅性的重视的双重特点。而对于傅光明的“原味儿莎”强调对莎士比亚原剧的忠实理解,她们指出,这并非偏指施莱尔马赫所说的“让读者向作者靠拢”,或是韦努蒂所说的“异化”,异化和归化更多体现的是一种翻译的伦理态度,而并非二元对立的翻译策略。她们将傅光明努力“以今天的现代语言”呈现“原味儿莎”的理念,看作一种戏剧翻译中实现文化适应(acculturation)的尝试,由此重新发现“流畅的翻译策略”的价值,看到“以今天的现代语言”呈现“原味儿”的理念。
(4)、 脱离群众的孤军作战是哈姆莱特悲剧的重要根由。哈姆莱特的典型意义。 “血腥的国王”克劳狄斯的形象、奥菲丽亚的形象以及雷欧提斯的形象。《哈姆莱特》的艺术特征。莎士比亚在中国。
(5)、从公元5世纪开始,一直到1100年,他们所说的英语被称为古英语。从1100年开始到1500年左右,这一阶段的英语被称为是中古英语。
(6)、画家、插画家埃德温·奥斯汀·艾比(EdwinAustinAbbey)出生于美国,他热爱英国的一切,尤其是威廉·莎士比亚的作品。受前拉斐尔派的绘画风格影响,他的作品总是通过丰富饱满的色彩、刻画精致的细节以及中世纪的背景,给画面带来强烈的戏剧感,用这样的特点来描绘莎士比亚的戏剧再好不过。
(7)、负责营销推广活动文案的策划及活动的组织、实施。任职要求:统招本科及以上学历,新闻学等相关专业;有较强文字功底,具备在传统媒体的采编经验,具备一定的新媒体实操经验;团队合作能力强,执行力强,能及时完成交办的各项任务;如有在业界引起强烈反响的作品,优先考虑。
(8)、比如出自《罗密欧与朱丽叶》的alligator(短吻鳄),这一物种在莎士比亚之前被称作lagarto或者aligarto,出自西班牙语el lagarto(蜥蜴),不过莎士比亚非要把它拼作alligator,这一物种就在英语里收获了自己的新名字,到了1699年就已经取代之前的写法,成为了固定和公认的拼写方式。
(9)、约翰生的文学批评体现了戏剧性,即他作为天性容易恐惧与困惑之人,通过自身的力量,能够立即实现这样的人难以实现的成果。这也与他的道德写作一样。这种净化或宽慰作用存在于一切优秀的戏剧中,因为在发现被人们遗忘的显而易见之处时,他并没有忽视任何问题。他的专业知识与细读文本的分析力量不亚于其他任何批评家,但他善于通过争论和提出不同观点,掌控批评中的心理诱惑,从而聚焦于局部而非整体,或者关于经验的大量书面记录(我们称之为“文学”)之间筑起壁垒。就此而言,无人可与之比肩。《莎士比亚作品集前言》是对文学中高雅的表现所作的一次伟大而经典的肯定。但是,这一肯定属于真诚之举,因为我们还从中发现对其他各种表现的共同感受(无论它微不足道还是至关重要,无论它是恶意的还是慷慨的),即文学可以表现于这些用途中,而且是每天都表现。早在他刚开始编写《莎士比亚作品集》时(1756年),他就在《对当前文学状况的反思》中指出,“无论快乐的原因是什么,都同样可能成为痛苦的原因”,而且“无论天生的天赋或艺术的效果对于人类多么有益”,它们都必然堕落为微不足道、负担或有害的结果。如果人们将人文学科视为“仅仅是一种获取快乐的途径,若公正评估,就很可能质疑这一点;但若是称之为必不可少之物,就能结束争议;很快人们就会发现,尽管有时文学可能会妨碍我们,但倘若缺少它,人类生活就很少能提升到高于动物生活的存在”。对于每一种文明而言,在它出现之前都有一段时间,如果没有文学提供的(整体的)“知识的光芒”,就无法孕育出文明。这种“知识的光芒”肯定能“使我们看到我们不喜爱的方面,但谁会为了逃避这一点,希望自己堕入永恒的黑暗之中呢”?
(10)、如果一句话看不懂,可以联系上下文,找寻相关的线索。
(11)、(美)沃尔特·杰克逊·贝特/李凯平/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1
(12)、威廉·莎士比亚(WilliamShakespeare,1564-1616),英国文学史上杰出的戏剧家
(13)、作为《中国戏曲学院戏文系教师剧作丛书》和《中国戏曲学院戏文系学生作品丛书》的一部分,戏剧出版社近期将要出版的图书包括《钟鸣剧作集》《韩萌戏曲剧本集》《升剧作选》《中国戏曲学院戏文系2014届剧本集》《中国戏曲学院戏文系2014届论文集》,这其中率先出版的是《钟鸣剧作集》。
(14)、在曲折复杂的戏剧冲突中人物有充分的机会来表现自己的性格。
(15)、 《李尔王》(1605)描写李尔王把国土分给女儿们后,受到女儿、女婿虐待的悲惨故事,揭示了与爱、真诚的爱与虚假的爱之间的矛盾。 《麦克白》(1606)的主人公是一个充满权欲的野心家,“一个具有深刻而强大的灵魂的坏蛋”(别林斯基语)。
(16)、1590~1600年的伊丽莎白一世的中央主权尚属巩固,王室跟工商业者及新贵族的暂时联盟尚在发展。1588年打败西班牙“舰队”后英国国势大振。这使作者对生活充满乐观主义情绪,相信人文主义思想可以实现。这时期所写的历史剧和喜剧都表现出明朗、乐观的风格。
(17)、尽管莎士比亚的剧本作品众多、人物丰富、想象开阔涉及社会众多的阶层和领域,但是他的作品始终带着一种对皇权的批判和揭露、对普通百姓的讴歌和赞美的内在品质。无论是“身残”的理查三世、“脑残”的亨利六世还是“心残”的哈姆雷特,莎士比亚笔下的王国宫廷总是带给人们一种压抑、血腥、扭曲、罪恶的感觉。与此相反,倒是莎士比亚笔下许多普通的小人物经常表现出聪慧、机智、善良、纯真等美好的品质。这种对皇权的批判和揭露与对普通自由民的讴歌和赞美不要说是在遥远的文艺复兴时期,就是在其两百年以后的欧洲资产阶级大革命时期也堪称是“革命的号角,人民的呼声”。当年轻英俊的马吕斯对他那腐朽堕落的贵族外公喊出“打倒波旁王朝、打倒路易十八”时,这其实也同样是两百年前莎士比亚的心声。
(18)、传奇剧:莎翁的传奇剧多描写有浪漫色彩的传奇故事,剧情多以大团圆结尾,呈现出家庭关系由和到分,再由分到和的发展模式,场景相应出现了由宫廷到自然再到宫廷的变化,在主题上则以宽恕与和解的情节为主。代表作有《辛白林》《冬天的故事》《暴风雨》等。
(19)、一是语言的高度形象化,特别善于运用比喻和隐喻。
(20)、莎士比亚在其作品中会根据人物和情节的需要,采用不同的文体形式。
4、莎士比亚的作品风格和特点有哪些
(1)、英文诗歌中用得多的便是抑扬格,百分之九十的英文诗都是用抑扬格写成的。其中又以抑扬格五音步居多。要弄清什么是抑扬格五音步(iambicpentameter),要先知道什么是音步和抑扬格。音步:凡是有两个以上音节的英文单词,都有重读音节与轻读音节之分,在一句话中,根据语法、语调、语意的要求,有些词也要重读,有些要轻读;重读的音节和轻读的音节,按一定模式配合起来,反复再现,组成诗句,听起来起伏跌宕,抑扬顿挫,就形成了诗歌的节奏。抑扬格:如果一个音步中有两个音节,前者为轻,后者为重,则这种音步叫抑扬格音步,其专业术语是(iamb,iambic);轻读是“抑”,重读是“扬”,一轻一重,故称抑扬格。如:IfMU-sicBEtheFOODofLOVEplayON.诗句中的大写部分就要重读。
(2)、有时,约翰生会停下来,概述一段话或戏剧中情节的变化。其中有两个典型的注释,分别代表不同的评论手法。在《皆大欢喜》中,一切都在加速,而且人们将这一点解释为莎翁的天才手法。但约翰生却通过常识写下这样一番话:“莎士比亚正仓促地给这部戏剧收尾,他发现所写的内容已足够剩余的场景所需,而且……压缩了作品的对话并直接叙述人物的行动。”约翰生指出,文中线索依然十分松散,并补充道:“莎士比亚不可能对此一无所知,但他希望给这部戏剧收尾。”
(3)、20考研古代文学强化课开始报名!花1年的钱,听两年的课!
(4)、《中国戏曲学院戏文系教师剧作丛书》和《中国戏曲学院戏文系学生作品丛书》均由中国戏曲学院戏文系主任、教授谢柏梁老师主编。作为中国著名的戏剧专家和长期从事戏剧教学工作的辛勤园丁,谢老师深知既要专心从事教学工作又要从事剧本创作的辛劳与甘苦。因此,谢老师在系列图书项目的总序中深情地写到:
(5)、莎士比亚的很多作品都是历史剧,或是很多情节都与历史事实相关,所以要看其剧目,就得对剧目发生的历史背景作事先的了解。此外,有些剧目人物的特性,也需要提前看作品的注释,否则很难理解为什么某个人物会说出这样或那样的语言来。
(6)、其次,莎士比亚的剧作从表达的内容思想上来看堪称“三观正确、导向主流”。莎士比亚所处的时代是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刚刚从黑暗的极端宗教统治和森严的宗教等级桎梏中解放出来。整个欧洲正从中世纪的禁欲主义的压抑中向纵情讴歌人文主义的自由中转变。在这个时候大多数人更多的是沉浸在从宗教压抑中摆脱出来的欢乐之中。尽管那时整个欧洲依然是神权第皇权第普通自由民第三的世界,但是随着时代的转变和基督教新教的产生等众多原因,世俗社会的神权正在大大地被削弱。在这种情形下,更多的人觉得自由、光明、理想社会已经到来。然而莎士比亚却不同,在神权被削弱后,他很快就认识到了神权被削弱后大的受益者是皇权的拥有者们,而不是真正的普通百姓。随着神权的削弱,皇权很快成了集各种权利为一身的超级集权机构,君王个人的喜怒哀乐或是说个人的利益冲突随时都可能成为整个国家的幸或者不幸。这种对君主集权体制的种种弊端的清醒认识在莎士比亚那个时代应该说是超前的,他大大领先了他所在的那个时代普通人的整体意识。
(7)、英国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文学大师莎士比亚一生创作了多种不同类型的戏剧形式,他将戏剧艺术形式的多样性、广泛性推向了文学史的巅峰。根据社会生活发展的需要,及时变换自己所运用的艺术形式,以达到内容和形式的尽可能的和谐统是莎士比亚艺术创造的鲜明特点。
(8)、1608~1612年詹姆士一世王朝更加腐败,社会矛盾更加尖锐。莎士比亚深感人文主义理想的破灭,乃退居故乡写浪漫主义传奇剧。其创作风格也随之表现为浪漫空幻。
(9)、他的戏剧不受三一律束缚,突破悲剧、喜剧界限,努力反映生活的本来面目,深入探索人物内心奥秘,从而能够塑造出众多性格复杂多样、形象真实生动的人物典型,描绘了广阔的、五光十色的社会生活图景,并以其博大、深刻、富于诗意和哲理著称。
(10)、收入待遇:岗位工资加绩效奖金,条件优秀者面议。
(11)、历史背景和人物特性(Historicalbackgroundsandtraitsofcharacters)
(12)、埃德温·奥斯汀·艾比《格洛斯特公爵理查德和安妮夫人》
(13)、这里写到的“欧亚槭”是意大利野生树种,这种树长得快,树干高大笔直,树冠宽大茂密,是上佳的行道树和蔽阴树。《圣经植物志》里介绍:“种植欧亚槭多是为了它的观赏价值(欧亚槭树荫奇浓密、凉爽宜人)以及它生长迅速的特点,而不是为了从中获取任何医疗效用;占星家却把它看作美神维纳斯的神树,专门为美神遮阴蔽阳,永葆她的青春美貌。”
(14)、例如,在《罗密欧与朱丽叶》第一幕第一场,蒙太古夫人与班伏里奥有如下对话(以下剧作引文皆出自人民文学出版社2014年出版的11卷本《莎士比亚全集》,大部分为朱生豪先生所译):
(15)、(福利):34所院校文学考研真题打包免费送!
(16)、历史剧:莎士比亚的历史剧展示了英国封建社会从动乱纷争到中央集权的整个历史进程,从而表达了作者谴责僭主昏君、表彰明主贤君,反对封建割据、拥护中央王权的政治理想。作品多取材于英国史实,表达人文主义的历史观,通过生动的情节、众多的人物和广阔的历史背景,再现历史和各种社会力量的冲突,既具有史诗性,又具有丰富性。此外,莎士比亚注重历史与现实的结合,创作历史剧,一方面是为了追怀开明君主,另一方面则是表达16世纪下半叶英国强大的国力,彰显作者的爱国情怀与乐观精神。
(17)、抑扬格五音步(Iambicpentameter)
(18)、那么,为什么莎士比亚能够深谙戏剧美学规律并且能熟练掌握符合戏剧美学特点的创作方法呢?纵观莎士比亚的一生,他之所以能够掌握这一切是和他一生都在剧团进行戏剧实践有密切联系的。莎士比亚从二十几岁开始一直到他去世前的几个月一直在剧团工作,从基层的普通剧务开始,历经演员、编剧、导演终成为剧院的主要管理者。在其一生长达三十年的戏剧实践中,几乎每天都是在演出、排练、创作中度过的,这种充分的实践机会使他能真切地理解戏剧的本质和舞台演出的内在规律。
(19)、在对莎士比亚的悲剧作品进行了全面、深入、实事求是的研究之后,我们可以得出一个更准确的结论:莎士比亚的悲剧是性格悲剧,而不是社会悲剧或其他悲剧。他强调,悲剧人物的行为必须来自于他们自己的意志和内心,也就是说,悲剧人物之所以走向不幸的结局,不应归咎于客观原因,而应由他们自己负责。此外,他的悲剧也存在于命运所摆布的人物身上,无法逃脱命运的宿命论色彩。
(20)、他追求整体的本质,受到了批评家的攻讦,因为批评家根据更具体的原则作出判断。丹尼斯与莱默尔认为他笔下的罗马人并不足以体现罗马人的特点,而且伏尔泰批评他笔下的国王并不完全是高贵的人物。丹尼斯认为,罗马元老院元老米尼聂乌斯居然是一位丑角,这令他十分气愤;而(《哈姆雷特》中)丹麦的篡位者则被塑造为酒鬼形象,这也许也让伏尔泰认为破坏了体面。但是,莎士比亚总是让性格决定意外的事件;而且如果他刻画出本质特点,就不会太过关心额外的、偶然的区别……他知道,罗马拥有各种性情之人,其他城市亦是如此;他希望刻画一个丑角,于是便在元老院中物色这样的角色,因为元老院中必然找得出。他喜欢对篡位者和杀人凶手不仅突出其面目可憎的形象,而且刻画出为世人所不齿的形象;因此,他在这个人物的特点中又加入了醉汉形象,并且他知道国王也像普通人那样嗜酒,知道美酒自然也能对国王产生影响。上述指责就是这些格局狭小的人提出的吹毛求疵之举,无论是诗人还是画家,他们都会忽视田野与环境中的细微差别,他们一心追求的是令人满意的人物形象,会忽视布料上的褶子。
5、莎士比亚作品风格分析
(1)、遇到生词或是其他不懂的地方,勤查资料,日积月累。
(2)、 利四世》(上、下)(1596—1597)、《亨利五世》(1598—1599)是历史剧的佼佼之作。
(3)、第坚持现实主义创作原则,认为戏剧是反映人生的一面镜子。
(4)、我想,较为理想的戏曲编剧教师,尽管自己本人不一定是第的剧作家,但却一定要是写过一些剧本,上演过一些作品的实践者,他们必须亲身体验过编剧行当的艰难辛苦,理解整个创作过程中的喜怒哀乐,方能如鱼在水,冷暖自知。这样的老师,指导起学生的创作来,可能会更加游刃有余,得心应手;这样的老师,可能会更能够得到学生的拥戴和业内的认可”
(5)、李荣:“谎”里有“真”——闻一多《端午考》及其他
(6)、西南大学的熊辉以傅光明翻译的《罗密欧与朱丽叶》为考察对象,从译剧还原莎剧的语言艺术、还原莎剧富有性色彩的内容、还原莎剧对古典文化的承传、还原莎剧的宗教创作资源四个层面探讨了傅译莎剧对莎士比亚戏剧经典性的再现。他指出,傅光明先生对莎士比亚戏剧的语言艺术、性色彩、古典文化、时代风尚以及宗教文化的翻译处理,再现了莎士比亚天赋秉异的创作才能,大限度地还原了莎剧的丰富性和艺术性,为读者重新阅读和理解莎剧提供了更好的译本,在莎士比亚翻译与接受的历史中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7)、三是充分发挥独白的作用,通过独白,有力地提示了哈姆莱特的内心活动和他思想性格发展的过程。
(8)、精读四部莎士比亚戏剧的节选和十四行诗,从多个角度去思考为什么今天读莎士比亚的作品仍然有意义?莎士比亚作品如何揭示人性的复杂?以及莎士比亚的作品如何让我们窥见过去,思考当下,预见未来?
(9)、《哈姆莱特》的题材、故事情节、主题思想。哈姆莱特和克劳狄斯的斗争反映了资产阶级人文主义者和反动的封建王权之间的斗争。哈姆莱特是悲剧的中心人物,典型的新兴资产阶级人文主义思想家。
(10)、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剧本的本质是“未完成”。当你阅读剧本时,需要做的并不是像读小说那样读懂故事情节,而是需要和作者一起,把这个剧本“完成”。课程中,学生将结合自己对角色和剧本的理解,在课上表演戏剧中的部分场景。
(11)、在这场危机中(1764年至1767年),约翰生通过英雄般的壮举,终完成了《莎士比亚作品集》,并写出了气势磅礴的《莎士比亚作品集前言》(1765),这不啻文学批评史上的一座丰碑。
(12)、华东师范大学的李清宇认为费穆对于“戏中戏”这一编导技艺的运用体现出其对于中西古典戏剧传统的兼收并蓄,他通过分析电影《前台与后台》、话剧《秋海棠》中“戏中戏”的运用,探讨了费穆对中西古典剧作家如莎士比亚、李玉的继承,并从中辨识费穆作品中的“戏中戏”,从服务于“叙事”向旨归在“抒情”的转变轨迹。中山大学的谢桂霞认为,译者的笔记(包括脚注或尾注)不仅具有注释的作用,同时也显现了译者作为专业跨文化交际者的选择和决策的结果。她从1923—2017年所有版本《哈姆雷特》中的译者笔记作的描述性研究中发现,译者笔记的内容从早期的故事介绍到当前的学术意义都展示了《哈姆雷特》在中国被接受的一般路径,而与其他类型的辅助语相比,译者注更能反映目标读者的需要,从而揭示话语对译文的接受程度。华东师范大学的何建伟认为傅光明的《莎剧的黑历史——莎士比亚戏剧的“原型故事”之旅》通过追根溯源,在考察莎剧经典的“原型故事”的基础上,通过妙趣横生、深入浅出的文本对比,既揭示了莎士比亚戏剧鲜为人知的“暗黑”渊源,又向读者展示了莎士比亚如何“‘借’化不朽”、何以魅力非凡。此外,他认为傅光明的研究从完整、深入地回应托尔斯泰对莎士比亚的批评和立体、丰富地解读了莎士比亚笔下的人物两个层面实现了对“经典的延续和拓展”。辽宁师范大学的宁平认为文学透视下的政治研究已成为新世纪以来中国莎士比亚英国历史剧研究的重要特征之这主要体现在我国学者对历史剧予以政治哲学和政治文化维度的研究不断深入。她关注并梳理了21世纪以来我国具代表性的研究成果,以阐释我国学者在莎士比亚英国历史剧研究中对人文精神的探索以及在海内外莎学研究的文学价值重构中的重要文化参与。
(13)、话语种类(TypesofSpeeches)
(14)、上海师范大学的李丹认为傅光明关于哈姆雷特形象研究提出的“等待说”含有等待适当机会替父报仇和等待时机完成重整乾坤的使命两层含义,二者都与基督教紧密相关,因此她在梳理关于《哈姆雷特》与《圣经》问题的研究成果后,对处于研究前沿的傅光明的相关论著进行了分析。她指出,傅光明透过《圣经》视角,通过考证泛莎士比亚时代的基督教改革情况及其对人们的普遍影响,阐释哈姆雷特按照教规在等待适当的时机完成自己的两重使命,即将惩治恶魔与恢复秩序。她认为傅光明的观点一方面适应当代中国文化多元化的潮流,另一方面将知人、论世与以意逆志等方法融合起来,是一种视域融合了的《哈姆雷特》阐释,一定程度消解了中国莎学界论争的“哈姆雷特是否是人文主义者”这一学界问题。西南大学的邝明艳认为,小丑在莎剧中的功能是提供笑料和丰富剧情,其动作和语言都具有滑稽可笑的效果,翻译时有着难以跨越的障碍。她以傅光明新译的《第十二夜》与《皆大欢喜》探讨对象,揭示了译者通过忠实的翻译策略在中文中再现金石和费斯特两个经典的小丑形象的滑稽之处,并用方言口语、语气词、标点符号等手段一定程度上转化了莎士比亚的语言游戏的文本价值。
(15)、(2)情节波澜起伏,曲折动人,其间的起伏变化不是外加的,而是哈姆莱特与克劳炙斯的性格冲突所决定的。
(16)、莎士比亚的语言大多都很有韵味,即使看不懂,也可以通过朗读等形式,体会其语言的节奏感和音乐美,就像我们从小被唐诗宋词一样,背得多了,也就慢慢会有所感悟了。
转载请注明出处阿文说说网 » 莎士比亚的作品风格和特点是什么精辟96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