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孝道的感人故事
1、有关孝道的感人故事300字
(1)、由于身体瘦弱,自己再也没有赴任做官,过起了隐居的躬耕生活,好为父母在清明上坟祭祀。
(2)、罗光志同学今年11岁,是贵州省黔西南州贞丰县珉谷镇第六小学四年级的学生。“每天放学回来,只要能看见妈妈笑我就不觉得有多苦。”就是这样一个朴实的想法,让这个小小的布依族少年坚持照顾瘫痪的母亲三年。
(3)、有些可勉力仿效,如"百里负米""黄香扇枕""陆绩怀桔"之类,"尝粪忧心"有用吗?而"哭生竹笋”可疑"卧冰求鲤"有性命之虞了。不解和反感的,是"郭巨埋儿"和"老莱娱亲"两件事。
(4)、(甲路)甲路名人张新保是怎样躲过修水假孕惨案的?
(5)、黄庭坚,北宋分宁(今江西修水)人,著名诗人、书法家。虽身居高位,侍奉母亲却竭尽孝诚,每天晚上,都亲自为母亲洗涤溺器(便桶),没有一天忘记儿子应尽的职责 。
(6)、汉文帝时期,有个人名叫淳于意。曾拜齐国著名的医师杨庆,学得一手好医 术。曾出任过齐国的仓令一职。师傅去世后,淳于意开始弃官行医。因为个性刚直,在行医时不小心得罪了一位有权势的人。导致自己遭受陷害,被押往京城治罪。
(7)、朱寿昌,宋代天长人,七岁时,生母刘氏被嫡母(父亲的正妻)嫉妒,不得不改嫁他人,五十年母子音信不通。神宗时,朱寿昌在朝做官,曾经刺血书写《金刚经》,行四方寻找生母,得到线索后,决心弃官到陕西寻找生母,发誓不见母亲永不返回。终于在陕州遇到生母和两个弟弟,母子欢聚,一起返回,这时母亲已经七十多岁了。
(8)、煤气管道泄漏也是常见原因之居室无通气设备、冶炼车间通风不好、发动机废气和火药爆炸都含大量一氧化碳。而机动车发动机在怠速空转时,因为燃烧不充分,往往会产生含大量一氧化碳的废气。
(9)、先说《老莱娱亲》,一个七十多岁的老人,每天穿着五彩的衣服、手持拨浪鼓,在父母面前蹦来蹦去,像小孩一般玩耍。有一次,老莱子不小心摔倒了,于是他就顺势倒在地上,学婴儿啼哭,逗二老笑。我实在想不出,那是怎样的一个滑稽场景,七十岁,还能像小孩一样蹦跶,像小孩一样的啼哭,老莱子该是怎样的老当益壮,才能装出那个样子?
(10)、吃药的时候,他总是自己先尝,然后再端给母亲;母亲病了三年,他就三年中没有离开,一直在母亲身边照顾。
(11)、平时老师都很心疼余虽,弟弟有时哭闹了,老师就送些零花钱给弟弟,或是号召全班同学谁有糖果谁就主动送给弟弟,并在班上说余虽的弟弟就是“全班同学的弟弟”,这样能够求得许多课堂的安宁。
(12)、光阴荏苒,转眼三年又已满,雄鸡果然红冠发白,此时的孝囝,瘦骨嶙峋,胡子拉碴,已经没有人样了。
(13)、记得有一次妈妈生病了。那是一个四年级的晚上,我上完了补课班要放学了,可是等了好长时间妈妈都没有来接我。我只好自己打车回家了。到了家,我拿出钥匙打开门,把灯开了我喊几声“妈!妈!”可都没有人回应我,我原以为妈妈和爸爸出去了,都没在家,后来我发现妈妈的房间门是关着的,我就走上去把灯打开,后来我看见妈妈躺在床上,身上盖一些被子,脸通红,我看了一眼就知道妈妈发烧了。我摸了摸妈妈的头。哇!好烫!我就把妈妈给叫醒,我问妈妈哪儿不舒服?妈妈没精打采的说了一句话:“没事儿,就头有点晕,没事。”我问:“要不要去医院?”妈妈说:“不用了,睡一会儿就行了。”我又说:“那我去帮你找点药。”我走出妈妈的房间向客厅的大柜子走,反来覆去好几遍才找到治发烧的药。然后我又拿起水壶倒了一杯温水,把药从盒子里面拿出来走向妈妈的房间,我把几粒药塞进妈妈的嘴里,又给妈妈喝了几口水。第二天早上,妈妈吃了药好了一点,我就去做早饭给妈妈吃。其实我什么也不会弄,就把吃剩下的米饭放到锅里,加了点油、酱油和葱加鸡蛋炒炒。过了一会儿,做好了,我先尝了一口,连妈妈平常做的一半好吃都没有,不过能吃就行了。我把一碗炒饭端到妈妈的房间,喂她吃。妈妈边吃边说:“儿子的炒饭真好吃!”接着又说:“儿子,你大了啊,你爸早上上班早,竟然你做饭给我吃了啊。”我说:“妈,这都是应该的!”
(14)、王祥,琅琊人,生母早丧,继母朱氏多次在他父亲面前说他的坏话,使他失去父爱。父母患病,他衣不解带侍候,继母想吃活鲤鱼,适值天寒地冻,他解开衣服卧在冰上,冰忽然自行融化,跃出两条鲤鱼。继母食后,果然病愈。王祥隐居二十余年,后从温县县令做到大司农、司空、太尉。
(15)、丁兰,相传为东汉时期河内(今河南黄河北)人,幼年父母双亡,他经常思念父母的养育之恩,于是用木头刻成双亲的雕像,事之如生,凡事均和木像商议,每日三餐敬过双亲后自己方才食用,出门前一定禀告,回家后一定面见,从不懈怠。
(16)、刘校长以自己的散文《第一次背娘》在媒体被热“炒”为切入点,引发关于孝文化与孝道传承的阐述。这篇文章记述了他十多年前背娘看病的经历和感受,人民日报、新华社、“共产d员”、“央视新闻”等3000多家媒体相继转发,阅读量超过2000万,被称为“年度催泪文章”,产生了十分广泛的社会影响。
(17)、吴猛,晋朝濮阳人,八岁时就懂得孝敬父母。家里贫穷,没有蚊帐,蚊虫叮咬使父亲不能安睡。每到夏夜,吴猛总是赤身坐在父亲床前,任蚊虫叮咬而不驱赶,担心蚊虫离开自己去叮咬父亲。
(18)、孟宗,三国时江夏人,少年时父亡,母亲年老病重,医生嘱用鲜竹笋做汤。适值严冬,没有鲜笋,孟宗无计可施,独自一人跑到竹林里,扶竹哭泣。少顷,他忽然听到地裂声,只见地上长出数茎嫩笋。孟宗大喜,采回做汤,母亲喝了后果然病愈。后来他官至司空。
(19)、江革,东汉时齐国临淄人,少年丧父,侍奉母亲极为孝顺。战乱中,江革背着母亲逃难,几次遇到匪盗,贼人欲杀死他,江革哭告:老母年迈,无人奉养,贼人见他孝顺,不忍杀他。
(20)、儿子和媳妇都嫌弃他,后来就不许他上桌吃饭了。给他一张小木桌,一只木盆和一把木勺,一丁点菜,就打发了。老人每顿饭都吃不饱,还得经常挨骂。
2、有关孝道的感人故事现代
(1)、20多天前,卢先生的父亲刚过世,之后,卢老太都是一个人住。
(2)、马芯洋的爸爸出了车祸,没能醒过来,成了植物人。她决心帮助妈妈挑起生活的重担。爸爸出院之后,她们回到了家中,她努力学习,想要用好的成绩安慰妈妈,来唤醒爸爸。放假的时候,她会每天早起为爸爸妈妈做早饭,帮助妈妈分担一些家务。每天她都要帮助妈妈给爸爸熬粥,把熟的青菜放上适当的油和盐,再用料理机把它打成像面糊一样流食,她和妈妈一起喂给爸爸吃。
(3)、以上故事,在现实生活中也是可能发生的,所以有它真实存在的可能。但有些故事却是荒诞离奇的,如:啮指痛心、鹿乳奉母、老莱娱亲、刻木事亲、郭巨埋儿、涌泉跃鲤、乳姑不怠、卧冰求鲤、哭竹生笋、尝粪忧心。
(4)、相传五帝之一的舜帝(姓姚,名重华,号有虞氏),是个善良孝顺的人。他父亲脾气古怪,继母性情变化无常,同父异母的弟弟名字叫象,不懂事,总是用诡计陷害舜,但舜毫无嫉恨,总是以德报怨。
(5)、而在悲剧背后,有一个感人至深的孝心故事……
(6)、我曾想过,当有一天父亲与母亲都老了,走不动了,没法干活了,只能依靠我来生活,那时就是我的责任到来的时候,每个无数的早晨与无数的夜晚,我总是在不停地想着这必须要到来的问题,可直到有一次,我看见了……
(7)、孟宗,三国时江夏人,少年时父亡,母亲年老病重,医生嘱用鲜竹笋做汤。适值严冬,没有鲜笋,孟宗无计可施,独自一人跑到竹林里,扶竹哭泣。少顷,他忽然听到地裂声,只见地上长出数茎嫩笋。孟宗大喜,采回做汤,母亲喝了后果然病愈。后来他官至司空。
(8)、孟宗,三国时江夏人,少年时父亡,母亲年老病重,医生嘱用鲜竹笋做汤。适值严冬,没有鲜笋,孟宗无计可施,独自一人跑到竹林里,扶竹哭泣。少顷,他忽然听到地裂声,只见地上长出数茎嫩笋。孟宗大喜,采回做汤,母亲喝了后果然病愈。后来他官至司空。
(9)、这其中,较常见的,使用炭炉火锅吃涮肉时,木炭在燃烧不全时易产生一氧化碳,再加上寒冷季节家里多关门闭窗,室内通风不好,因此极易发生中毒。而漳州此前也发生过在密闭的空调房吃碳烤鱼的一氧化碳中毒事件。
(10)、三国时期有个人叫陆绩,他特别孝顺父母。6岁那年,一次他到袁术家里做客,袁术命人取出蜜橘招待他。但他没吃,而是悄悄藏在怀里。
(11)、这种亲情、坚持与努力的力量,正是这些强大力量的主要源泉,而正是这些力量,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12)、上工路上,于槐荫下遇一女子,自言无家可归,二人结为夫妇。
(13)、卢老太的住处是一幢双层楼的楼房,房屋较老,屋内空间也不大,只有一个门和一扇窗户。
(14)、孝囝受到父母的教育,自幼娴静好学,从三灵山书院读书回家,侍奉父母,无微不至,晚上为父母洗脚,揉肩捶背,热被窝,日间耕田种禾,无所不为,父母为孩子的孝顺满意。
(15)、当他们生病了,需要安慰时,哪怕是一句体贴的话,也会让他们很开心。
(16)、董永少年丧母,与父亲董公相依为命。年龄稍微长大一点后就下田劳动来赡养父亲。董永因为家里贫穷经常帮人做工谋生。农活忙的时候,他常用小车推着多病的父亲到田头树荫下,边做农活边照应董公,邻里乡亲都夸他是个大孝子。
(17)、母亲得知皇帝准许元明回家养亲,眼睛马上就复明了。母子二人情深至切,以致如此。后来,刺史吕寿恩把元明的事情上奏皇上,皇帝下诏州郡,下令表彰元明孝行,并准他母亲颐养天年之后再出仕。母亲故去,服丧过后,元明依然悲伤,每逢忌日都恸哭不止,邻居都很为他感动。
(18)、后来,他迁居江苏下邳,做雇工供养母亲,自己贫穷赤脚,而母亲所需甚丰。明帝时被推举为孝廉,章帝时被推举为贤良方正,任五官中郎将。
(19)、陆佳丽,一个来自贵州屋脊韭菜坪山下的彝家女孩,家住赫章县珠市彝族乡韭菜坪村西泥组。是个阳光而略显羞涩的农村彝家女孩,现就读于赫章县珠市彝族乡初级中学七(7)班。品学兼优的她,与重病在身的奶奶相依为命14年。脸上却总挂着自信的微笑,明亮清澈的双眼仿佛可以洗净生活中所有的烦恼。
(20)、刘校长在报告中讲述了他和妻子在孝敬老人方面的感人故事,让许多听众热泪盈眶。他讲到,今天我们对待老人的态度,直接影响着下一代,影响着周围的人,影响着社会风气。他说,孝敬老人首先从家庭开始,今天我们孝顺父母,就是善待明天的自己。每个家庭的和谐,能够辐射一个社区,感染一座城市,带动整个社会。
3、有关孝道的感人故事50字
(1)、寒冷的冬夜,他先钻进冰冷的被窝,用自己的身体暖热被窝后才让父亲睡下。冬天他穿不起棉袄,为了不让父亲伤心,他从不叫冷,表现出欢呼雀跃的样子,努力在家中造成一种欢乐的气氛,好让父亲宽心,早日康复。
(2)、舜修补谷仓顶的时候,在谷仓下面防火,舜拿着两个斗笠跳下来逃掉了。舜在挖井的时候,他爹和他弟弟往井里填土,舜挖地道又逃掉了。此后仍对父亲恭顺,对弟弟慈爱。他这样的行为感动了天帝。
(3)、崔山南,名,唐代博陵(今属河北)人,官至山南西道节度使,人称"山南"。当年,崔山南的曾祖母长孙夫人,年事已高,牙齿脱落,祖母唐夫人十分孝顺,每天盥洗后,都上堂用自己的乳汁喂养婆婆,如此数年,长孙夫人不再吃其他饭食,身体依然健康。长孙夫人病重时,将全家大小召集在一起,说:"我无以报答新妇之恩,但愿新妇的子孙媳妇也像她孝敬我一样孝敬她。"后来崔山南做了高官,果然像长孙夫人所嘱,孝敬祖母唐夫人。
(4)、鲁迅想说的是:对于传统道德的孝道,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加以借鉴。孝是应该的,但不能宣扬迂腐和愚昧,不可盲从,甘心作封建的卫道士是可悲的。
(5)、在学校,佳丽同学对待学习认真刻苦,脚踏实地,每一次作业都按老师的要求认认真真的完成,遇到不懂的问题,虚心请教老师。通过她的坚持,成绩得到了提高,成为了班级的佼佼者。升入中学后,英语这门学科对于零起点的她来说学习压力比较大,但是她坚持比别人早起,把上过的单词和课文一遍又一遍的朗读,直到自己满意为止。她对待同学也是一个热心人,遇到同学生病或有困难,她都会热情的帮助别人。同学生病了,她比谁都着急,午饭不吃,书包不收拾,都要坚持把同学送到家里。在读小学时,从家到学校有1个小时的山路要走,她总是天不亮就起床,放学了还要回家帮助奶奶做家务,家务忙完,已是夜深人静,这时才是她温习做功课的时间。就这样坚持着,在进入中学后,她更加阳光健康的生活学习着,在遇到不懂做的作业要么和同学们共同探讨,要么就是不厌其烦的去请教老师。懂事的她舍不得花钱坐车,每个星期五下午回家星期天回学校都要走4个小时的山路。提起陆佳丽同学,左邻右舍,老师和同学无不称赞,都说是一个懂事品学兼优的好孩子。
(6)、“我公公白手起家,一辈子都在打拼,现在家里生活好过了,但他自己很节俭,舍不得吃舍不得穿,却给我们好的。他辛辛苦苦了一辈子,都还没来得及享福,就走了。”张女士说,卢先生有个女儿在北京,之前搬了新家,因为卢先生夫妇都还没去过北京,她便给他们订机票,让他们去北京走走,散散心。“在他出事前刚刚订了机票,我公公也很高兴,但这一张机票永远也不可能兑现了。”
(7)、就在养父病重期间,文敏的亲生父母担心孩子照顾不了养母,多次找上门来,要她回去居住,文敏都婉言拒绝了。“继父不觉归西去,养女思情泪伤悲;想父言泪如雨下,寨老情难与报恩。”这是养父去世后,文敏请寨邻帮她写的挽联,如今,这两幅对联仍贴在文敏家的门上。
(8)、江革,东汉时齐国临淄人,少年丧父,侍奉母亲极为孝顺。战乱中,江革背着母亲逃难,几次遇到匪盗,贼人欲杀死他,江革哭告:老母年迈,无人奉养,贼人见他孝顺,不忍杀他。
(9)、陆绩,三国时期吴国吴县华亭(今上海市松江)人,科学家。六岁时,随父亲陆康到九江谒见袁术,袁术拿出橘子招待,陆绩往怀里藏了两个橘子。临行时,橘子滚落地上,袁术嘲笑道:“陆郎来我家作客,走的时候还要怀藏主人的橘子吗?”陆绩回答说:“母亲喜欢吃橘子,我想拿回去送给母亲尝尝。”袁术见他小小年纪就懂得孝顺母亲,十分惊奇。陆绩成年后,博学多识,通晓天文、历算,曾作《浑天图》,注《易经》,撰写《太玄经注》。
(10)、除了农活,田应志牵挂的是哥哥。3岁时,哥哥田应权患上了严重的小儿麻痹症和癫痫病,手脚扭曲变形,走起路来一步三摇,就连吃饭都吃力。为了给哥哥治病,家中背上了沉重的债务,父母外出后,留下身体残疾的哥哥、年迈的奶奶和年幼的妹妹由田应志照顾。哥哥的日常穿衣、洗脸、洗脚这些事,都得田应志帮忙。因为身体原因,哥哥不能像其他孩子一样去上学,田应志承诺一定能够照顾好哥哥上学路上的安危,这才圆了哥哥的求学梦,九年的时间,从坡脚村到学校8公里的路上,总是可以看到哥俩风雨无阻的身影。
(11)、包拯少年时便以孝而闻名,性直敦厚。他在宋仁宗天圣五年中了进士,当时28岁。先任大理寺评事,后来出任建昌知县,因为父母年老不愿随他到他乡去,包公便马上辞去了官职,回家照顾父母。他的孝心受到了官吏们的叫口称颂。
(12)、丁兰,相传为东汉时期河内(今河南沁阳一带)人,幼年父母双亡,他经常思念父母的养育之恩,于是用木头刻成双亲的雕像,事之如生,凡事均和木像商议,每日三餐敬过双亲后自己方才食用,出门前一定禀告,回家后一定面见,从不懈怠。
(13)、陆佳丽,一个来自贵州屋脊韭菜坪山下的彝家女孩,家住赫章县珠市彝族乡韭菜坪村西泥组。是个阳光而略显羞涩的农村彝家女孩,现就读于赫章县珠市彝族乡初级中学七(7)班。品学兼优的她,与重病在身的奶奶相依为命14年。脸上却总挂着自信的微笑,明亮清澈的双眼仿佛可以洗净生活中所有的烦恼。
(14)、舜,传说中的远古帝王,五帝之姓姚,名重华,号有虞氏,史称虞舜。相传他的父亲瞽叟及继母、异母弟象,多次想害死他:让舜修补谷仓仓顶时,从谷仓下纵火,舜手持两个斗笠跳下逃脱;让舜掘井时,瞽叟与象却下土填井,舜掘地道逃脱。事后舜毫不嫉恨,仍对父亲恭顺,对弟弟慈爱。他的孝行感动了天帝。舜在历山耕种,大象替他耕地,鸟代他锄草。帝尧听说舜孝顺,有处理政事的才干,把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他;经过多年观察和考验,选定舜做他的继承人。舜登天子位后,去看望父亲,仍然恭恭敬敬,并封象为诸侯。
(15)、在鲁迅先生看来,之所以要将这样不合法又不合情的故事,作为孝道经典,不过是将旧式忠孝捆绑的结果,所谓"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的三纲五常加之于民,作为封建糟粕,实在应加以批判的。
(16)、2004年,才有两岁的她,就承受人间悲痛的苦难,爸爸还来不及告别,就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世界,她甚至还来不及认清爸爸的模样,爸爸就走了。爸爸安葬好的第二天妹妹出生,母亲不堪生活的重负,改嫁到外省从此杳无音讯。由于生活的困苦,年老多病的的奶奶没有能力抚养兄妹三人,忍痛把妹妹陆阿芳托付给姑妈家帮忙抚养。从此奶奶带着陆佳丽和比大佳丽4岁的哥哥陆佳龙相依为命。
(17)、这一年来,爸爸背着妹妹干活,余虽就带着弟弟边做家务边上学。在上学的路上,她的背上背着弟弟,手提着书包,风里雨里从不间断。所有上学的日子里,一根背带,一瓶凉水,一包尿裤,一筒纸巾,它们每天都伴着余虽上学。
(18)、每到插秧和收谷子的这两个农忙季节里,余虽都会请几天假,回家帮帮父亲。
(19)、晋朝时期有位叫做吴猛的人,孝顺,八岁时就懂得孝敬父母。因为幼年母亲早逝,便与父亲相依为命。他的家境贫寒,睡觉的地方是没有蚊帐的。每到夏夜,吴父常常因蚊虫叮咬而睡不好觉,吴猛年纪虽小,但有孝心,为了让父亲睡好,自己竟赤裸上身,让蚊子咬吸自己的血,希望蚊子喝饱了血就不再叮咬父亲。
(20)、张女士说,原本,公公应该是先回家拿手电筒的,估计太着急了,才会直接去了奶奶家。
4、有关孝道的感人故事有哪些
(1)、有时弟弟打瞌睡了,余虽不得不用左手来抱着弟弟在听课,而右手就在吃力地做着笔记或写作业;有时弟弟哭闹或者大小便来了,为了不影响上课,她就只能向老师请假,把弟弟带到教室外来哄哄他,或给他换尿裤……一年来,小余虽在学校就是这样把弟弟一把屎一把尿地拉扯过来。
(2)、其实,孝敬父母不要很大的举动,不要浮夸的语言,只要小小的行动,爱就在言行中流淌……
(3)、就在前不久,重阳节期间,杭州市社会福利中心园区和艮山门社区就迎来了两场关爱老年人的真情活动。来自方回春堂拱宸桥馆和兰园馆的数位中医专家来到老人们身边,为他们免费面诊。
(4)、一天,巧遇赤眉军,义军士兵厉声问道:“为什么把红色的桑葚和黑色的桑葚分开装在两个篓子里?”蔡顺回答说:“黑色的桑葚供老母食用,红色的桑葚留给自己吃。”赤眉军怜悯他的孝心,送给他三斗白米,一头牛,带回去供奉他的母亲,以示敬意。
(5)、2013年9月,两兄弟同时上初中。开学的第一件事,田应志就找到学校老师,要求两兄弟同读一个班、同住一个寝室,学校同意了他的要求,并特意给哥俩安排了一间一楼的学生宿舍。然而,哥哥担心影响田应志的学习,却瞒着田应志向学校提出了自己要退学的请求。田应志立即找到了校长,终止了哥哥的退学行为。
(6)、大家经常说:“女儿是父亲的小棉袄。”我不服了,为什么我不会是妈妈的小棉袄呢?我可是他俩的小棉袄。
(7)、白酒标准汇总~~白酒鉴别方法,告诉你14种鉴别白酒的方法!
(8)、久之,其妻对木像便不太恭敬了,竟好奇地用针刺木像的手指,而木像的手指居然有血流出。丁兰回家见木像眼中垂泪,问知实情,遂将妻子休弃。
(9)、王祥,琅琊人,生母早丧,继母朱氏多次在他父亲面前说他的坏话,使他失去父爱。父母患病,他衣不解带侍候,继母想吃活鲤鱼,适值天寒地冻,他解开衣服卧在冰上,冰忽然自行融化,跃出两条鲤鱼。继母食后,果然病愈。王祥隐居二十余年,后从温县县令做到大司农、司空、太尉。
(10)、黄香,东汉江夏安陆人,九岁丧母,事父极孝。酷夏时为父亲扇凉枕席;寒冬时用身体为父亲温暖被褥。少年时即博通经典,文采飞扬,京师广泛流传"天下无双,江夏黄童"。安帝(107-125年)时任魏郡(今属河北)太守,魏郡遭受水灾,黄香尽其所有赈济灾民。著有《九宫赋》、《天子冠颂》等。
(11)、丁兰,相传为东汉时期河内(今河南黄河北)人,幼年父母双亡,他经常思念父母的养育之恩,于是用木头刻成双亲的雕像,事之如生,凡事均和木像商议,每日三餐敬过双亲后自己方才食用,出门前一定禀告,回家后一定面见,从不懈怠。
(12)、来自拱宸桥医馆的何晓升医师和李贤娣医师都是中医内科的专家,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针对老人咨询的问题,他们用所学专业为他们作了一一解答,这不仅是一名医者的使命感,也是“孝文化”的一次实践。
(13)、不知道是几千年前,有个叫舜的人。他是远古五帝之姓姚,名重华,号有虞氏。史称虞舜。据说当年他爸瞽(音:鼓)叟和他继母弟弟好多次想弄死他。
(14)、罗光志照顾母亲和学习两不误。“他的成绩很优秀,一直处于年级前列,他是我遇到的刻苦好学的孩子!”罗光志的班主任杨恩学说。罗光志还是个热心助人的好孩子。他担任班上的劳动委员,热爱集体,每天把班级卫生值日安排得有条不紊,坚持把班上的桌凳摆的整整齐齐,把讲桌、黑板檫得干干净净。如果当天值日的同学有事,他都会帮同学值日。周围的人都被罗志光的行为感染,对他竖起了大拇指。“我一直有个梦想,就是当一名医生,能让母亲重新站起来,然后,我们一家人去旅游!”当被问到有什么理想时,罗光志满怀信心地说。让我们祝福这个小男子汉,实现自己的梦想。2014年,罗光志同学被评为贵州省美德少年。
(15)、我们先来数一数,二十四孝的故事:孝感天地、亲尝汤药、啮指痛心、百里负米、芦衣顺母、鹿乳奉母、老莱娱亲、卖身葬父、刻木事亲、行佣供母、怀橘遗亲、郭巨埋儿、黄香温席、拾葚异器、涌泉跃鲤、闻雷泣墓、乳姑不怠、卧冰求鲤、恣蚊饱血、扼虎救父、哭竹生笋、尝粪忧心、弃官寻母、涤亲溺器。
(16)、后人有诗赞曰:队队春耕象,纷纷耘草禽。嗣尧登宝位,孝感动天心。
(17)、郭巨,晋代隆虑人(今河南省林州市人),原本家道殷实。父亲死后,他把家产分作两份,给了两个弟弟,自己独取母亲供养,对母极孝。后家境逐渐贫困,妻子生一男孩,郭巨的母亲疼爱孙子,自己总舍不得吃饭,却把仅有的食物留给孙子吃。
(18)、曾参,字子舆,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得意弟子,世称“曾子”,以孝著称。少年时家贫,常入山打柴。一天,家里来了客人,母亲不知所措,就用牙咬自己的手指。曾参忽然觉得心疼,知道母亲在呼唤自己,便背着柴迅速返回家中,跪问缘故。母亲说:“有客人忽然到来,我咬手指盼你回来。”曾参于是接见客人,以礼相待。曾参学识渊博,曾提出“吾日三省吾身”(《论语·学而》)的修养方法,相传他著述有《大学》、《孝经》等儒家经典,后世儒家尊他为“宗圣”。
(19)、闵损,字子骞,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弟子,在孔门中以德行与颜渊并称。孔子曾赞扬他说:"孝哉,闵子骞!"(《论语·先进》)。他生母早死,父亲娶了后妻,又生了两个儿子。继母经常虐待他,冬天,两个弟弟穿着用棉花做的冬衣,却给他穿用芦花做的"棉衣"。一天,父亲出门,闵损牵车时因寒冷打颤,将绳子掉落地上,遭到父亲的斥责和鞭打,芦花随着打破的衣缝飞了出来,父亲方知闵损受到虐待。父亲返回家,要休逐后妻。闵损跪求父亲饶恕继母,说:"留下母亲只是我一个人受冷,休了母亲三个孩子都要挨冻。"父亲十分感动,就依了他。继母听说,悔恨知错,从此对待他如亲子。
(20)、课堂上,不放心只有一岁多的弟弟,余虽每堂课总是向老师请假两三次出去看弟弟,然后再回教室继续听课。后来老师索性同意她带着弟弟坐到教室里来,小余虽才少了一份课堂上对弟弟的担忧。
5、有关孝道的感人故事100字
(1)、文敏家原本有7亩地,养父去世以后,在寨邻的帮助下,她在家门口种起了蔬菜,今年还种了2亩玉米,这几天放学以后,她还要忙着收玉米。文敏在学校学习很努力,学习成绩在班上排在前十名,她还喜欢参加各类活动,和同学们在一块也很阳光。
(2)、蔡顺回答说:“黑色的桑葚供老母食用,红色的桑葚留给自己吃。”赤眉军怜悯他的孝心,送给他二斗白米,牛蹄一个,以示敬意。
(3)、王裒,魏晋时期营陵(今山东昌乐东南)人,博学多能。父亲王仪被司马昭杀害,他隐居以教书为业,终身不面向西坐,表示永不作晋臣。其母在世时怕雷,死后埋葬在山林中。每当风雨天气,听到雷声,他就跑到母亲坟前,跪拜安慰母亲说:“裒儿在这里,母亲不要害怕。”他教书时,每当读到《蓼莪》篇,就常常泪流满面,思念父母。
(4)、六年前开始,田应志的父母就常年在外务工,家里的3亩旱地、4亩水田几乎是靠田应志利用周末和假期来打理。
(5)、守灵期间,拒不会客,夜以继日,几度昏迷。父亲的丧事料理好后,自己在父亲墓前搭了个小木屋,决定不与外界接触,静心守孝三年。
(6)、六年前开始,田应志的父母就常年在外务工,家里的3亩旱地、4亩水田几乎是靠田应志利用周末和假期来打理。
(7)、仲由,字子路、季路,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得意弟子,性格直率勇敢,十分孝顺。早年家中贫穷,自己常常采野菜做饭食,却从百里之外负米回家侍奉双亲。父母死后,他做了大官,奉命到楚国去,随从的车马有百乘之众,所积的粮食有万钟之多。坐在垒叠的锦褥上,吃着丰盛的筵席,他常常怀念双亲,慨叹说:“即使我想吃野菜,为父母亲去负米,哪里能够再得呢?”孔子赞扬说:“你侍奉父母,可以说是生时尽力,死后思念哪!”(《孔子家语·致思》)
(8)、 2003年,文敏刚出生不到一个月,养父养母就收养了她,由于养父母不能生育,养父对文敏倍加疼爱。2015年11月,文敏的养父患病去世,留下了一个贫困破败的家和一个生活不能自理的养母。养母患有耳聋的毛病、智力有障碍且精神有问题,基本的正常交流都很困难,每天都会出门到处游走,文敏放学如果发现养母没在家,就立马到她常去的地方找,有时候还会找邻居帮忙。为了照顾好养母,文敏放弃住校,每天都要往返学校4趟,每一趟需要半小时的时间。
(9)、蔡顺,汉代汝南(今属河南)人,少年丧父,事母甚孝。当时正值王莽之乱,又遇饥荒,柴米昂贵,只得拾桑葚母子充饥。一天,巧遇赤眉军,义军士兵厉声问道:“为什么把红色的桑葚和黑色的桑葚分开装在两个篓子里?”蔡顺回答说:“黑色的桑葚供老母食用,红色的桑葚留给自己吃。” 赤眉军怜悯他的孝心,送给他三斗白米,一头牛,带回去供奉他的母亲,以示敬意。
(10)、黄香,东汉江夏安陆人,九岁丧母,事父极孝。酷夏时为父亲扇凉枕席;寒冬时用身体为父亲温暖被褥。少年时即博通经典,文采飞扬,京师广泛流传“天下无双,江夏黄童”。安帝(107-125年)时任魏郡(今属河北)太守,魏郡遭受水灾,黄香尽其所有赈济灾民。著有《九宫赋》、《天子冠颂》等。
(11)、父亲和象多次加害与他,曾让舜上房顶修房,象与父亲,在下面点火要烧死舜,舜手持两个斗笠跳下逃命,又让他挖井,二人在上面往井下填土,舜从地道逃出,以后舜从不计较,但是还更加孝顺父母,关爱弟弟象。
(12)、小编小时候就常常听父亲讲起这个故事,“孝"的种子也在心中开始萌芽,长大后,渐渐知道了更多中国人重孝的故事,如“卧冰求鲤,哭竹生笋”,也看到了身边好多孝敬长辈的真人真事,崇敬之情油然而生。特别是城市飞速发展的同时,社会上关爱老人的行动也在日渐增多。
(13)、很多老人因为年事已高或者身体羸弱,出门就医多为不便,有些甚至延误了病情。有了家门口的义诊,无疑是为他们解决了烦恼。在现场,中医专家们耐心地为老人们诊脉,得到了大家的拥趸。
(14)、由教育部和中央电视台联合主办的“众里寻你——2017‘寻找美孝心少年’”大型公益活动颁奖典礼,于10月29日20:00-22:00在CCTV-1综合频道和CCTV-14少儿频道联合播出。颁奖典礼通过讲述10位美孝心少年的感人故事,展现他们身上的可贵品质,彰显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诠释中华民族“百善孝为先”的传统美德。
(15)、母亲在弥留之际握着小余虽的手,一手指指身边的弟弟和妹妹,她竭尽全力地想说着什么,但终还是无力地什么也说不出来,就这样的永别了。小余虽深知母亲临终前的永远托付是什么——那就是照顾好弟弟和妹妹。毕竟弟弟才有一岁半,妹妹才刚满半岁……
(16)、董永,相传为东汉时期千乘(今山东高青县北)人,少年丧母,因避兵乱迁居安陆(今属湖北)。其后父亲亡故,董永卖身至一富家为奴,换取丧葬费用。
(17)、晋朝有人名王祥,生母去世后父再娶继室。后母生子名王览,因后母偏宠爱亲儿,所以经常叫王祥干活。一年冬季,父母生病卧床。继母想吃鱼,可那个季节不仅没有鱼更没有卖鱼的。王祥为了满足继母,来到河边宽衣解带,用体温融化了河面坚冰。冰融后,竟越出两条锦鲤。
(18)、去年12月初,母亲重病突然加剧,离开了人世。
(19)、先说说"郭巨埋儿"这个故事不合理,汉代穷人郭巨将亲生儿子活埋,以省下一口粮食奉养老人,这不是孝道是残忍,难道儿子就该死吗?当然故事的结局皆大欢喜,大约因孝感上天,郭巨挖坑的时候发现了一坛银子,于是一家人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20)、曾参,字子舆,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得意弟子,世称“曾子”,以孝著称。少年时家贫,常入山打柴。一天,家里来了客人,母亲不知所措,就用牙咬自己的手指。曾参忽然觉得心疼,知道母亲在呼唤自己,便背着柴迅速返回家中,跪问缘故。母亲说:“有客人忽然到来,我咬手指盼你回来。”曾参于是接见客人,以礼相待。曾参学识渊博,曾提出“吾日三省吾身”(《论语·学而》)的修养方法,相传他著述有《大学》、《孝经》等儒家经典,后世儒家尊他为“宗圣”。
(1)、郯子,春秋时期人。父母年老,患眼疾,需饮鹿乳疗治。他便披鹿皮进入深山,钻进鹿群中,挤取鹿乳,供奉双亲。一次取乳时,看见猎人正要射杀一只麂鹿,郯子急忙掀起鹿皮现身走出,将挤取鹿乳为双亲医病的实情告知猎人,猎人敬他孝顺,以鹿乳相赠,护送他出山。
(2)、夫妇一同到了财主家,主人要求织出三百匹细绢才可以抵债,他们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完成了任务。在回家的路上,走到月前相会的那株槐树下,女子对董永说,自己是天帝之女,奉命帮助董永还债。言毕凌空而去。因此,槐荫改名为孝感。
(3)、舜经过尧多年的考验,尧决定将帝位传让与他,舜继位后,把国家治理的井井有条,受到了万民的爱戴,
(4)、他感叹道:“小陆郎有这样的品德,来日必成为报效国家的栋梁!”的确,据有关历史记载,陆绩长大后对国家的贡献相当大。
(5)、因为正值凛凛寒冬,根本就没有鲜笋,小孟宗希望母亲病情赶快好转,就独自一人跑到竹林,扶竹而哭。过了一会,听到有东西从土里面冒出来的声音,仔细一看原来地上突然长出了许多的嫩笋。小孟宗立马小心的摘取了竹笋,回家熬笋汤给母亲喝,之后母亲身体果然大有好转。
(6)、记得有一次,妈妈的腰扭住了,很疼很疼。她躺在床上,有气无力。到了吃饭的时间了,我的肚子饿的咕咕叫,但是妈妈却没有力气做饭。于是我在妈妈的指导下做出了香喷喷的煮鸡蛋,首先我剥了一个鸡蛋给妈妈吃,妈妈说:“你做的鸡蛋真好吃!”我也吃了,真是地好吃啊!因为鸡蛋里面有一种爱和孝心,是我对妈妈的爱,是我对妈妈的孝心。是它们让我的鸡蛋变得好吃的。
(7)、一晃十几年了,父母无私养育我十几年,我想,也应该轮到我报恩了。
(8)、王裒,魏晋时期营陵(今山东昌乐东南)人,博学多能。父亲王仪被司马昭杀害,他隐居以教书为业,终身不面向西坐,表示永不作晋臣。其母在世时怕雷,死后埋葬在山林中。每当风雨天气,听到雷声,他就跑到母亲坟前,跪拜安慰母亲说:"裒儿在这里,母亲不要害怕。"他教书时,每当读到《蓼莪》篇,就常常泪流满面,思念父母。
(9)、传说中的远古帝王,五帝之姓姚,名重华,号有虞氏,史称虞舜。相传他的父亲瞽叟及继母、异母弟象,多次想害死他:让舜修补谷仓仓顶时,从谷仓下纵火,舜手持两个斗笠跳下逃脱;让舜掘井时,瞽叟与象却下土填井,舜掘地道逃脱。事后舜毫不嫉恨,仍对父亲恭顺,对弟弟慈爱。他的孝行感动了天帝。舜在厉山耕种,大象替他耕地,鸟代他锄草。帝尧听说舜孝顺,有处理政事的才干,把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他;经过多年观察和考验,选定舜做他的继承人。舜登天子位后,去看望父亲,仍然恭恭敬敬,并封象为诸侯。
(10)、从前有个老人,跟他的儿子、儿熄和孙子住在一起。因为老人行动不便,所以每当他坐在餐桌前吃饭时,常常会把菜汤撒在桌布或地上。
(11)、在学校,佳丽同学对待学习认真刻苦,脚踏实地,每一次作业都按老师的要求认认真真的完成,遇到不懂的问题,虚心请教老师。通过她的坚持,成绩得到了提高,成为了班级的佼佼者。升入中学后,英语这门学科对于零起点的她来说学习压力比较大,但是她坚持比别人早起,把上过的单词和课文一遍又一遍的朗读,直到自己满意为止。她对待同学也是一个热心人,遇到同学生病或有困难,她都会热情的帮助别人。同学生病了,她比谁都着急,午饭不吃,书包不收拾,都要坚持把同学送到家里。在读小学时,从家到学校有1个小时的山路要走,她总是天不亮就起床,放学了还要回家帮助奶奶做家务,家务忙完,已是夜深人静,这时才是她温习做功课的时间。就这样坚持着,在进入中学后,她更加阳光健康的生活学习着,在遇到不懂做的作业要么和同学们共同探讨,要么就是不厌其烦的去请教老师。懂事的她舍不得花钱坐车,每个星期五下午回家星期天回学校都要走4个小时的山路。提起陆佳丽同学,左邻右舍,老师和同学无不称赞,都说是一个懂事品学兼优的好孩子。
(12)、平时老师都很心疼余虽,弟弟有时哭闹了,老师就送些零花钱给弟弟,或是号召全班同学谁有糖果谁就主动送给弟弟,并在班上说余虽的弟弟就是“全班同学的弟弟”,这样能够求得许多课堂的安宁。
(13)、到了夏天,为了使父亲晚上能很快入睡,他每晚都先把凉席扇凉,再请父亲去睡。黄香小小年纪,就有这样的孝心,也使他做人、求学上有所成就,后来他当上了以孝闻名的好官,人称“天下无双,江夏黄香”,被列为“二十四孝”之一。
(14)、姜诗为东汉四川广汉人,娶庞氏为妻,婚后两人对父母都特别孝顺。由于家距长江六七里之遥,庞氏常到江边取婆婆喜欢喝的长江水。婆婆爱吃鱼,夫妻就常做鱼给她吃。有次庞氏打水晚归,姜诗怀疑她怠慢母亲,将她逐出家门。
(15)、0舜,传说中的远古帝王,五帝之姓姚,名重华,号有虞氏,史称虞舜。相传他的父亲瞽叟及继母、异母弟象,多次想害死他:让舜修补谷仓仓顶时,从谷仓下纵火,舜手持两个斗笠跳下逃脱;让舜掘井时,瞽叟与象却下土填井,舜掘地道逃脱。事后舜毫不嫉恨,仍对父亲恭顺,对弟弟慈爱。他的孝行感动了天帝。舜在厉山耕种,大象替他耕地,鸟代他锄草。帝尧听说舜孝顺,有处理政事的才干,把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他;经过多年观察和考验,选定舜做他的继承人。舜登天子位后,去看望父亲,仍然恭恭敬敬,并封象为诸侯。
(16)、尧帝听到了舜的事迹,尧想有如此宽大的胸怀,也肯定有治国之能,就将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了他。
(17)、崔山南,名,唐代博陵(今属河北)人,官至山南西道节度使,人称“山南”。当年,崔山南的曾祖母长孙夫人,年事已高,牙齿脱落,祖母唐夫人十分孝顺,每天盥洗后,都上堂用自己的乳汁喂养婆婆,如此数年,长孙夫人不再吃其他饭食,身体依然健康。长孙夫人病重时,将全家大小召集在一起,说:“我无以报答新妇之恩,但愿新妇的子孙媳妇也像她孝敬我一样孝敬她。”后来崔山南做了高官,果然像长孙夫人所嘱,孝敬祖母唐夫人。
(18)、蔡顺,汉代汝南(今属河南)人,少年丧父,事母甚孝。当时正值王莽之乱,又遇饥荒,柴米昂贵,只得拾桑葚母子充饥。
(19)、董永,相传为东汉时期千乘(今山东高青县北)人,少年丧母,因避兵乱迁居安陆(今属湖北)。其后父亲亡故,董永卖身至一富家为奴,换取丧葬费用。上工路上,于槐荫下遇一女子,自言无家可归,二人结为夫妇。女子以一月时间织成三百匹锦缎,为董永抵债赎身,返家途中,行至槐荫,女子告诉董永:自己是天帝之女,奉命帮助董永还债。言毕凌空而去。因此,槐荫改名为孝感。
(20)、陆绩,三国时期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科学家。六岁时,随父亲陆康到九江谒见袁术,袁术拿出橘子招待,陆绩往怀里藏了两个橘子。
(1)、“咔嚓-----”妈妈也回来了!妈妈这几天在赛课,一回家便一头扎进电脑、教案里,忙个不停,看着妈妈劳碌的身影,我不由得泛起一阵阵心疼。我悄悄走到妈妈身边,轻声叫到:“妈,妈!”妈妈太投入,压根没注意到。算了,白费劲。我走到妈妈身后,娴熟地为妈妈捶起了背,妈妈终于有反应了,扭过头,笑容溢满脸颊:“孩子,长大了!”接着又投入她的备课中。有了我的按摩,妈妈备起课来轻松多了。妈妈练到一半,有些渴,习惯性伸手去抓水杯,可没有,他看了眼爸爸:“算了吧。”便继续背她的开场白。我蹑手蹑脚进了厨房,帮妈妈倒了一杯白开水,放上一点盐,放在桌子上。妈妈第二次伸手去抓杯时,她拿到了水杯,她愣了一下,微微扬起嘴角。
(2)、一天,巧遇赤眉军,义军士兵厉声问道:“为什么把红色的桑葚和黑色的桑葚分开装在两个篓子里?”蔡顺回答说:“黑色的桑葚供老母食用,红色的桑葚留给自己吃。”赤眉军怜悯他的孝心,送给他三斗白米,一头牛,带回去供奉他的母亲,以示敬意。
(3)、生命的循环是一辈接一辈的,父母养大了我们,反过来父母老了我们就该承担起抚养他们的重大责任,也同时肩负着教育下一代的重任,我们也会被我们的下一代所赡养,这就是子承老,这就是孝。
(4)、黄庭坚,北宋分宁(今江西修水)人,著名诗人、书法家。虽身居高位,侍奉母亲却竭尽孝诚,每天晚上,都亲自为母亲洗涤夜壶,没有一天忘记儿子应尽的职责。
(5)、姜诗是东汉四川广汉人,娶庞氏为妻。夫妻孝顺,其家距长江六七里之遥,庞氏常到江边取婆婆喜喝的长江水。婆婆爱吃鱼,夫妻就常做鱼给她吃,婆婆不愿意独自吃,他们又请来邻居老婆婆一起吃。一次因风大,庞氏取水晚归,姜诗怀疑她怠慢母亲,将她逐出家门。
(6)、董永,相传为东汉时期千乘(今山东高青县北)人,少年丧母,因避兵乱迁居安陆(今属湖北)。其后父亲亡故,董永卖身至一富家为奴,换取丧葬费用。
(7)、黄香,东汉江夏安陆人,九岁丧母,事父极孝。酷夏时为父亲扇凉枕席;寒冬时用身体为父亲温暖被褥。少年时即博通经典,文采飞扬,京师广泛流传“天下无双,江夏黄童”。安帝(107-125年)时任魏郡(今属河北)太守,魏郡遭受水灾,黄香尽其所有赈济灾民。著有《九宫赋》、《天子冠颂》等。
(8)、自2013年起,“寻找美孝心少年”大型公益活动每年一届,这一项目已成为央视影响范围广、社会效益佳、收视水平高的活动之一。今年的“寻找美孝心少年”活动,秉持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放飞“中国梦”、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宗旨,面向全国各地18岁以下的少年儿童,选取孝敬长辈、为家庭排忧解难、自强不息、阳光向上、奋发有为的孝亲楷模。
(9)、每当我这样做的时候,爸爸妈妈感动地热泪盈眶,嘴里还不停地说:“恬恬真的长大了,懂事了。”他们这一说不要紧,反而弄得我很肉麻,说:“爸爸妈妈,你们说的话让我全身掉下了鸡皮疙瘩。而且,我帮助你们,也是应该的嘛。”
(10)、又有几次,妈妈生病了,也是没有办法做饭。我是心疼万分,又让妈妈教我做饭。因为心疼妈妈,所以我学得快,一次就学会了。我学会了做方便面、煮米粥、煎火腿肠、煮鸡蛋等饭菜。
(11)、江革,东汉时齐国临淄人,少年丧父,侍奉母亲极为孝顺。战乱中,江革背着母亲逃难,几次遇到匪盗,贼人欲杀死他,江革哭告:老母年迈,无人奉养,贼人见他孝顺,不忍杀他。后来,他迁居江苏下邳,做雇工供养母亲,自己贫穷赤脚,而母亲所需甚丰。明帝时被推举为孝廉,章帝时被推举为贤良方正,任五官中郎将。
(12)、但现实就是这样残酷,母亲走后,家里只有爸爸和余虽能够照看弟弟和妹妹。可爸爸要做的事情很多,作为姐姐的她必须担起母亲的这份重托。
(13)、已经70岁的老莱子,常穿着五色彩衣,手持拨浪鼓如小孩子般戏耍,以博父母开怀一笑。一次为双亲送水,进屋时跌了一跤,他怕父母伤心,索性躺在地上学小孩子哭,二老大笑。
(14)、谁知半道上碰上了石将军石勇,石勇给他捎来一封家信,信上写他父亲宋太公病逝,他也顾不得弟兄情义,撇下秦明花荣等条好汉,急急的回家为父亲奔丧。
(15)、汉文帝刘恒,他就以孝闻名。母亲生病了,他一边要处理里里外外的国家大事,一边还要陪着母亲。
(16)、母亲听了很为难,旁边的人连忙把尿裤拿出,抢着去洗。急忙挡住并动情地说:“娘,我小时候,您不知为我洗过多少次尿裤,今天我就是洗上10条尿裤,也报答答不了您的养育之恩!”说完,把尿裤和其它脏衣服都拿去洗得干干净净,母亲欣慰地笑了。
(17)、陆绩,三国时期吴国吴县华亭(今上海市松江)人,科学家。六岁时,随父亲陆康到九江谒见袁术,袁术拿出橘子招待,陆绩往怀里藏了两个橘子。临行时,橘子滚落地上,袁术嘲笑道:“陆郎来我家作客,走的时候还要怀藏主人的橘子吗?”
(18)、王祥,琅琊人,生母早丧,继母朱氏多次在他父亲面前说他的坏话,使他失去父爱。父母患病,他衣不解带侍候,继母想吃活鲤鱼,适值天寒地冻,他解开衣服卧在冰上,冰忽然自行融化,跃出两条鲤鱼。继母食后,果然病愈。王祥隐居二十余年,后从温县县令做到大司农、司空、太尉。
(19)、2011年9月,罗光志的母亲不幸摔成瘫痪。从此,在父亲外出务工时,罗光志就承担起给母亲做饭喂药、洗脸洗脚、端屎倒尿、翻身擦背的重担。当被问及照顾母亲辛苦不辛苦时,罗光志一脸诚恳地说道:“爸爸在外面打工,我就是家里的男子汉,照顾妈妈是我的责任,再苦也要做。”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农忙时,罗志光帮父亲担粪、运粮、搬煤、做各种农活和家务,胳膊、手、肩膀上都磨出了老茧。寨邻老幼都夸赞他:“每次看见别的孩子在外边玩耍,光志一放学就往家里赶,伺候他母亲,我们是又爱又心疼啊。”
(20)、夫妻俩摆上供品,正准备穿孝衣行三跪九叩大礼时,突然狂风呼啸,吹脱了孝囝手中的孝衣,扬向半空,雄鸡也狂啼起来。孝囝认为这是行孝未满之兆,遂又立意再守孝三年,决心守到雄鸡冠发白为准。
(1)、罗光志同学今年11岁,是贵州省黔西南州贞丰县珉谷镇第六小学四年级的学生。“每天放学回来,只要能看见妈妈笑我就不觉得有多苦。”就是这样一个朴实的想法,让这个小小的布依族少年坚持照顾瘫痪的母亲三年。
(2)、2013年9月,两兄弟同时上初中。开学的第一件事,田应志就找到学校老师,要求两兄弟同读一个班、同住一个寝室,学校同意了他的要求,并特意给哥俩安排了一间一楼的学生宿舍。然而,哥哥担心影响田应志的学习,却瞒着田应志向学校提出了自己要退学的请求。田应志立即找到了校长,终止了哥哥的退学行为。
(3)、蔡顺,汉代汝南(今属河南)人,少年丧父,事母甚孝。当时正值王莽之乱,又遇饥荒,柴米昂贵,只得拾桑葚母子充饥。一天,巧遇赤眉军,义军士兵厉声问道:"为什么把红色的桑葚和黑色的桑葚分开装在两个篓子里?"蔡顺回答说:"黑色的桑葚供老母食用,红色的桑葚留给自己吃。" 赤眉军怜悯他的孝心,送给他三斗白米,一头牛,带回去供奉他的母亲,以示敬意。
(4)、郯子,春秋时期人。父母年老,患眼疾,需饮鹿乳疗治。他便披鹿皮进入深山,钻进鹿群中,挤取鹿乳,供奉双亲。一次取乳时,看见猎人正要射杀一只麂鹿,郯子急忙掀起鹿皮现身走出,将挤取鹿乳为双亲医病的实情告知猎人,猎人敬他孝顺,以鹿乳相赠,护送他出山。
(5)、老莱子,春秋时期楚国隐士,为躲避世乱,自耕于蒙山南麓。他孝顺父母,尽拣美味供奉双亲,70岁尚不言老,常穿着五色彩衣,手持拨浪鼓如小孩子般戏耍,以博父母开怀。一次为双亲送水,进屋时跌了一跤,他怕父母伤心,索性躺在地上学小孩子哭,二老大笑。
(6)、杨香,晋朝人。十四岁时随父亲到田间割稻,忽然跑来一只猛虎,把父亲扑倒叼走,杨香手无寸铁,为救父亲,全然不顾自己的安危,急忙跳上前,用尽全身气力扼住猛虎的咽喉。猛虎终于放下父亲跑掉了。
(7)、对于孝道教育,我们历来不反对,关键是怎么去讲给孩子听。为什么不可以用正常的,古代先贤孝顺的故事去正面引导,非要用像《二十四孝图》中《郭巨埋儿》《尝粪忧心》这一类去吓唬天真可爱的小孩,正如鲁迅所说“要使孩子的世界中,没有一丝乐趣。”
(8)、遇到周末赶集日,她早上起来和养母吃完早餐,就烧水帮养母洗头。她会买些养母爱吃的饼干,还会挑一件小礼物送给养母。
转载请注明出处阿文说说网 » 有关孝道的感人故事现代精辟148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