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自珍有名的诗句是哪一句
1、龚自珍的著名诗句
(1)、表达诗人对禁烟斗争的关注,对国家命运的关注。 龚自珍是中国改良主义运动的先驱人物。
(2)、关于龚自珍的匆忙离京以及他的死因,只能让后世随意地猜测了,然而在这个过程中,他所写的这组“己亥杂诗”却成为了清诗史上的名作,里面有太多首诗被后世津津乐道,比如“己亥杂诗”之五:
(3)、“己亥杂诗”中有名的一首当属第一百二十五首:
(4)、但是对龚诗赞赏的人也大有人在,例如沈其光在《瓶粟斋诗话》中就给出了很高的赞誉:“定庵诗原本《风》、《雅》,极命《庄》、《骚》,有太白之才,昌黎之诣,温、李之性情,乃成此一家之言。今人好言学定庵,太觉轻易。”相对而言,喜欢龚诗者,应当就算南社的柳亚子了。刘世南将柳的《磨剑室诗词集》做了大量的统计,柳的诗作中仿照龚的诗句者,竟然达到了462句之多。
(5)、本人看过陆倩同学的参评论文和视频,其论文和视频都准备得很不错,其中用戏曲演绎诗词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6)、李家明的运气好,鱼儿不断上钩。但李璟的钓竿半天过去,却是纹丝不动,心中甚是郁闷。
(7)、1792年8月22日(清乾隆五十七年七月初五),龚自珍出生于浙江仁和(今杭州)东城马坡巷一个世代官宦的家庭。
(8)、“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诗人笔锋一转,由抒发离别之情转入抒发报国之志。并反用陆游的词“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落红,本指脱离花枝的花,但是,并不是没有感情的东西,即使化做春泥,也甘愿培育美丽的春花成长。不为独香,而为护花。表现诗人虽然脱离官场,依然关心着国家的命运,不忘报国之志,充分表达诗人的壮怀,成为传世名句。
(9)、例如《己亥杂诗》中第一二三首,“不论铁盐不愁河,独倚东南涕泪多。
(10)、该诗作于道光三年(1823),作者三十二岁。面对内忧外患日益严重的国势,龚自珍忧心如焚。他希望能以自己的文才武略为国出力。然而,这一年春他第四次参加会试落第,连续的失败使他痛感报国无门便写了这首诗抒发报国志向。
(11)、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秦观《八六子》
(12)、边境上秋天一来风景全异,向衡阳飞去的雁群毫无留恋的情意。从四面八方传来的边地悲声随着号角响起。重重叠叠的山峰里,长烟直上落日斜照孤城紧闭。
(13)、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张泌《寄人》
(14)、别来半岁音书绝,一寸离肠千万结。-韦庄《应天长》
(15)、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元稹《离思五首其四》
(16)、相恨不如潮有信,相思始觉海非深。-白居易《浪淘沙》
(17)、浩浩荡荡的离别愁绪向着日落西斜的远处延伸,马鞭向东举起,这一起身,从此就是天涯海角了。 我辞官归乡,犹如从枝头上掉下来的落花,但它却不是无情之物,化成了泥土,还要报效国家,为国家尽自己的一份心力。
(18)、祖父龚禔身,与同胞兄弟龚敬身同为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进士,官至内阁中书、军机处行走;龚敬身曾任吏部员外郎,后任云南楚雄知府,为官清廉,在当地颇有政声。
(19)、出自清·龚自珍《己亥杂诗·别黄蓉石比部玉阶》。不是我特别喜爱逢人就夸赞你,实在因为你的为人,有狂气,有侠情,却又温文儒雅。作者代借这两句诗描写自己对友人黄蓉石的衷心赞美。
(20)、朱温才接见杜荀鹤时,就让他露两手绝活。绝活自然是写诗,此时天公大变,气候异常,窗外明明艳阳高照,却又有细雨丝丝。
2、龚自珍有名的诗句是什么
(1)、“落红”一词常见于中国古代诗歌当中,有名的一句莫过于龚自珍“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己亥杂诗》)细品来,中国古代文人的“落红”情结,实则早已有之,对“落红”的歌颂,则可溯至诗骚,而于后世不断掀起浪潮,古典诗词中咏“落红”的名句不再少数,多抒发离愁别绪、时光逝去的愁情,到明清时期落花诗甚至成为一个聚集性的文学景观。古往今来,对“落红”意象的偏好展现出文人的品味和雅好,体现出汉字文化的博大精深,反映出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
(2)、谈到中国古代文人于“落红”的独特情结,就不得不提到中国古代文化中对“红”的偏好。中华民族对于红色的重视,是“落红”意象形成和受到重视的第一步,而对红色情感态度的转变——由崇拜到欣赏,是“落红”意象迈入文学书写和审美领域的第一步。
(3)、译文:万一有一天束缚限制人们才智的关卡砉然破毁,到那时候,人可以成为如玉的美人,剑也能够吐出如虹的气势。
(4)、龚自珍的时代是一个风雨飘摇的时代,正是这样的时代,产生了这位近代史上启蒙思想家。他意识到封建的闭关锁国政策行不通了,帝国主义的侵略更加暴露出封建主义衰朽没落的本质。
(5)、此诗揭露社会弊病,抨击官僚制度,表现作者火一样的热情,给人以鼓舞和激发。
(6)、这年龚自珍辞官南归,后又北上接取家属,在南北往返的途中,他写成了三百一十五首短诗,并总命名为《己亥杂诗》。
(7)、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李之仪《卜算子》
(8)、在这首诗中,诗人对死气沉沉、缺乏生机的社会现状,深表痛心,急切地希望巨大的社会变革迅速到来。
(9)、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成长起来的龚自珍,很难不受到熏陶。龚自珍自幼受母亲教育,好读诗文。从8岁起学习研究《经史》《大学》。
(10)、他的这首诗已经被提到了政治高度予以解读,也成为了龚自珍标签式的诗作。当年龚作此诗时是在镇江,这是他为一个道士所撰写的青词,应该没有包含那么多的政治理想在里面,比如诗中的“天公”二字,本指的是玉皇大帝,而该诗中的“万马齐喑”之语,则是出自苏东坡的《三马图赞序》:“时西域贡马,首高八尺,龙颅而凤膺,虎脊而豹章,出东华门,入天驷监,振鬣长鸣,万马齐喑。”
(11)、寻好梦,梦难成。况谁知我此时情。枕前泪共帘前雨,隔个窗儿滴到明。-聂胜琼《鹧鸪天》
(12)、相思一夜梅花发,忽到窗前疑是君。-卢仝《有所思》
(13)、我是月底光,我是日底光,我是一切星球底光,
(14)、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柳永《雨霖铃》
(15)、我在我神经上飞跑,我在我脊髓上飞跑,我在我脑筋上飞跑。
(16)、沿着50号向内走,里面有几排住房,看上去像一个胡同两边的不同院落,而非一户人家所住,院中曲折蜿蜒,住着不下几十户人家。从一些房屋的结构看,仍然是原建筑构建,有些房屋很小,但门口还种着一些绿植,透着房主对生活的喜爱,在院落里转了十几分钟,没遇到一个住户,只好向外走,在路上碰到两位妇女搀扶着一位老大爷慢慢地向院内走来,我上前打问:这是不是龚自珍的旧居?老大爷还没张口,其中一位搀扶的妇女说:“就是这里。”并且站在那里向我讲述着院落的变迁过程,我惊异于她对龚自珍的熟悉,并改变了一些我认为妇女不关心历史的偏见。
(17)、03活跃在西湖风景中的著名人物:范景中谈“风景与书中的故事”之三
(18)、“落红”意象之美,首先体现在“红”字本身的色彩之美上。
(19)、 “落红”在中国古代文人墨客的手里,常指代落花,然其中韵致又不止步于落花本身。诗人们借“落红”所展现的离愁别绪、飘零之感、生命意识使得意象的“意”呈现数倍于“象”的特征,“落红”的象征意义和审美特质才是其真正的艺术空间和审美张力的体现。
(20)、相见争如不见,有情何似无情。-司马光《西江月》
3、龚自珍有名的一句诗句作业帮
(1)、正如林庚先生言:“敏感而有修养的诗人们正在于能认识语言形象中一切潜在的力量,把这些潜在的力量与概念中的意义交织组合起来,于是成为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它在不知不觉之中影响着我们;它之富于感染性启发性者在此,它之不落于言筌者也在此。”“落红”也正是如此,它于表达的色彩感、空间感、动态感的基础上,自然暗示了某种象征意义,这种语义的生成和接受,自然而然以致让人习以为常,视而不见。
(2)、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话?-曹雪芹《枉凝眉》
(3)、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4)、《己亥杂诗》是清代诗人龚自珍(1792-1841)创作的一组诗集。己亥为清道光十九年(1839年(己亥年)),这一年作者48岁,因厌恶仕途,辞官离京返杭,后因迎接眷属,又往返一次。龚自珍所作诗文,提倡更法改革,批评清王朝的腐朽,洋溢着爱国热情。《己亥杂诗》共315首。
(5)、若问闲情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贺铸《横塘路》
(6)、上斜街50号没有见具体的铭牌,仅是在墙上喷涂着大大的这几个字,并且此50号在左右两边墙上均有,我不知道为什么单单要突出这个门牌,如果是为了说明是龚自珍的旧居,那还不如将“龚自珍旧居”几个字喷在墙上更能说明问题。
(7)、 在诗歌的艺术上,龚自珍自称“庄骚两灵魂,盘踞肝肠深”,其诗歌多用象征隐喻,具有浪漫主义风格色彩、构思神奇、想象丰富、奇特,文辞魁玮,接受庄子和屈原的影响较大,其中贯穿一种诗人独有的凌厉剽悍之气,谭献的《复堂日记》说其诗:“以霸气行之”,因而其诗晶光外射,飞动郁勃,富有力度。是对古代理想化诗歌艺术的总结与发展。 龚自珍《己亥杂诗》多用象征影喻,想象丰富、奇特,运用意象手法创景抒情。
(8)、避席畏闻文字狱,著书都为稻粱谋。出自清代龚自珍的《咏史》
(9)、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李商隐《锦瑟》
(10)、05北宋《结莲社集》&南宋《宋书》,周小英题跋
(11)、落花有情,死而不已,化做春泥也护花。诗人以落花有情自比,表达自己虽前途不畅也不忘报国的情怀
(12)、金粉东南十五州,万重恩怨属名流。出自清代龚自珍的《咏史》
(13)、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黄景仁《绮怀诗二首其一》
(14)、很不巧的是,我来到龚自珍纪念馆时,已经到了这里的下班时间,好在大门未曾上锁。我推门入内,院中的一位妇女问我有何事,我只好抱歉地跟她说自己想拍这个纪念馆,因为寻找得大费周章,故而来晚了,问她可否晚走一会儿。妇女很和善,她点点头,示意我可以进入。我首先参观了纪念馆的院落,院落不大,约两亩见方,然都有苏州园林的意味,虽小而精致。这位管理者趁我在院中拍照的工夫,她走入了纪念馆的屋内,我看到馆里的灯一一亮起,看来她确实已经准备下班离去,而此时专为我开灯,这让我心中瞬间泛起了感动。
(15)、我国是诗国,古时候不仅作诗、吟诗是普遍现象,还有些文人赋予诗歌以一定的实际功用,因此,马屁诗也就应运而生了。
(16)、临别殷勤重寄词,词中有誓两心知。-白居易《长恨歌》
(17)、安得树有不尽之花更雨新好者,三百六十日长是落花时。
(18)、尊前拟把归期说,未语春容先惨咽。-欧阳修《玉楼春》
(19)、终日两相思,为君憔悴尽,百花时。-温庭筠《南歌子四首其二》
(20)、我把一切的星球来吞了,我把全宇宙来吞了。我便是我了!
4、龚自珍有名的一句诗是哪一句
(1)、关于龚自珍匆忙离京,倒是还有另一种解释。据说是龚自珍在广东鸦片案问题上力主开战,因此得罪了军机大臣穆彰阿,这位权臣就想向龚自珍下手,于是龚就匆忙地逃出京城,跑回了老家。我觉得这种猜测也靠不住,前面提到过龚自珍只是个下级官员,他完全无资格在朝中跟穆有什么政事上的争论,更何况关于跟外国开战这样的大事,皇帝要召集很多朝中的高官进行讨论,赞成者、反对者都有不少的人,谁会留意到作为下级官员龚自珍的反对意见呢?
(2)、到了扬州时,龚自珍又遇到了小云,另一位青楼女子。诗人这样写她的出场:“能令公愠公复喜,扬州女儿名小云。初弦相见上弦别,不曾题满杏黄裙。”我总认为,“初弦相见上弦别,不曾题满杏黄裙”比前面写灵箫出场的那句“大宙东南久寂寥,甄陀罗出一枝箫”更加可爱。
(3)、过去,有些学者依“欲浣春衣仍护惜,乾清门外露痕多”一句,认为龚自珍虽然先知先觉,但身上还是不脱资产阶级改良者的那种弱点、媚骨,对帝王抱有幻想云云。这种看法往往只有极简单、极粗暴的一点意识形态皮毛,论人论事缺少“同情的了解”,实在不得要领。一来,一个人眷念往昔的峥嵘岁月,是再正常不过的;二来,诗人作为传统的士大夫,当然很看重自己的事功。实际上,诗人对自己得以效力朝廷颇为感恩。《杂诗》第3首:“罡风力大簸春魂,虎豹沈沈卧九阍。终是落花心绪好,平生默感玉皇恩。”第12首:“掌故罗胸是国恩,小胥脱腕万言存。他年金鐀如搜采,来叩空山夜雨门。”都是表达了这样的感情。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杂诗》第11首:“祖父头衔旧熲光,祠曹我亦试为郎。君恩够向渔樵说,篆墓何须百字长。”这是说自己的祖父龚敬身曾官礼部精膳司郎中兼祠祭司事,父亲龚丽正曾官礼部主事,两人的姓名官衔都写在了礼部题名记中。《杂诗》第10首云:“进退雍容史上难,忽收古泪出长安。百年綦辙低徊遍,忍作空桑三宿看。”自注:“先大父宦京师,家大人宦京师,至小子,三世百年矣!”由此看来,龚自珍祖、父二人皆官礼部,且诗人自幼多在京城生活,“三世百年”,辞官出都之日怎么会无动于衷?
(4)、早期的红是由物到物的色彩再到其附着的象征含义,这是其词义的转移路径。当“红”进入文字记载,尤其是文学书写之后,联想在写作和阅读的环节就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看到红,就会联想到先秦时期以红为贵,后来又会联想到喜庆和祝福,联想到女子的妆面衣裳一应事物。到了文学意象“落红”的生成时,我们由落花,联想到如花一般的女子、青春,由落花联想到容颜老去、时光逝去、热情不再与壮志难愁,这一切都是由文字与文化带给我们的经验引起的。我们读到“落红”,便自然生发出一种萧瑟之感与哀怜之情,与其说是在对“落红”意象进行欣赏和体悟,不如说是在对我们的文化和经验进行审美欣赏。也就是说“落红”之美,是精神之美,经验之美,文化之美,美的根源不在花,而在它的象征与联想。
(5)、《己亥杂诗》共三百一十五首,或议时政,或述见闻,或思往事,题材十分广泛,内容复杂,大多借题发挥,抨击社会。龚自珍生活在鸦片战争前夕。
(6)、可见自落红意象产生以来,就在诗词当中具有广泛的应用,甚至逐步扩展到曲学、小说等多种文体当中,可见“落红”意象的生命力和感染力。总的来看,自古“落红”的书写,呈现出色彩美,空间感和动态美的多维度审美意蕴。
(7)、唯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元稹《遣悲怀三首其三》
(8)、除“落红”外,中国古代还有“落木”“落英”等,如杜甫被称作“千古绝句”的《登高》,就有“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之句,屈原《湘夫人》亦有“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之句,皆用以指秋冬之时,寒风凛冽摧残得枯枝上的败叶飒飒坠落的景象,并不是一味的枯黄衰败,而是体现时光轮转之中,自然衰颓的过程并且强调了其由上之下坠落的过程。“落英”在诗歌中也多指落花,我们熟悉的当数《桃花源记》中“芳草鲜美,落英缤纷”之句,可见这种对动态的植物的鉴赏,历史久远,多可溯至前秦。《说文解字》云:“凡艸曰零,木曰落。”后世所谓“零落”亦从此处而来,“落红”组合在一起,同时可以让人联想到红花的凋零和衰败,再到匆匆谢了枝头随水飘零的姿态,引静态的表达引发动态的联想,才是语言和诗歌深切的感染力的所在。
(9)、出自清·龚自珍《己亥杂诗》。作者用“落红”(落花)作比喻,表明自己的心志;自己愿意像春泥护花一样始终关注民众,心系国家。这种为追求美好事物而勇于献身的崇高精神,一直以来都为人称颂。
(10)、我辞官归乡,犹如从枝头上掉下来的落花,但它却不是无情之物,化成了春天的泥土,还能起着培育下一代的作用。
(11)、出自清·龚自珍《己亥杂诗》我生平只有一件事,没有人能拿它来当做攻击我的藉口,那就是我只以著书立说来开启一代风气;从来不收学生或以老师的身份招d聚众。
(12)、译文离别京都的愁思浩如水波向着日落西斜的远处延伸,马鞭向东一挥,感觉就是人在天涯一般。从枝头上掉下来的落花不是无情之物,即使化作春泥,也甘愿培育美丽的春花成长。
(13)、陈独秀先生和胡适之先生都既有理论,又有创作。这两个新文化的闯将,相对来讲,共产d的领袖陈独秀先生更有自己的风格,更显现出一种传统的韵味。但是到了后来,那些留学日本、留学北美、欧洲的一大批人也纷纷地搞创作了,积极地反对传统,用新的语言、新的手法来写诗。著名的应该是郭沫若先生,他在日本留学的时候,要么不上课,一上课就写诗,一写诗就投稿,一投稿就发表。因为他写的诗确实是惊世骇俗,与传统诗的味道全然不同。胡适是尝试,尝试的结果还是走前人通俗的那条路子;郭沫若的尝试就完全不同了,就以他的《天狗》为例。天狗吞吃月亮,吞吃太阳,通过这个把自己反对传统的那种意象、那种内心的冲动表现出来了,这首诗是郭沫若一边上课一边开小差写出来的,不久就发表在我们国内的《学灯》杂志上。我给大家念一下吧:
(14)、他清醒地看到了清王朝已经进入“衰世”,是“日之将夕”;他批判封建统治的腐朽,揭露封建社会没落趋势、呼唤改革风雷的风气。《己亥杂诗》中第一二五首,“九州生气恃风雪,万马齐喑究可哀。
(15)、中国要想生气勃勃就需要风雷激荡,这种万马无声的局面实在令人悲哀。我希望皇帝重新振作精神,不要局限于一种规格或方式去选用治国的人才。
(16)、当然,要指出的是,我们常常震惊于龚自珍的思想,还有那时的家国忧患,却忽略了很多别的东西。《己亥杂诗》并不全然是家国隐忧,里面还有龚自珍的三段情史,两段发生在己亥年,一段发生在遥远的过去。这一题材,融入了组诗的情调色彩之中,有将近50首。
(17)、抨击专制统治的同时,还表达了作者追求思想解放和个性解放。《己亥杂诗》中第一二五首,是作者路过镇江时为道士们所撰写的祭玉皇大帝与风神、风雷的“青词”。
(18)、人到情多情转薄,而今真个不多情。-纳兰性德《摊破浣溪沙》
(19)、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20)、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苏轼《江城子》
5、龚自珍有名的诗是什么诗
(1)、今年是农历己亥年。在中国文学史上,与己亥年有关的文学作品,有名的恐怕就是龚自珍的《己亥杂诗》。这组诗共315首,作于道光十九年己亥,即一百八十年前的1839年。那一年,四十八岁的龚自珍决定辞官南归,这组诗即是途中所写。组诗第14首有云:“钟簴苍凉行色晚。”当然是在说自己辞官时的些微仓皇、些微颓丧,然而也未尝不是关于清王朝的一种浩叹、一句谶言。这使龚自珍的己亥之行带上了苍凉的底色。
(2)、这其实就是“太阳雨”,朱温认为稀奇,命令杜荀鹤以此为题。面对着杀人不眨眼的魔头,杜荀鹤还是战战巍巍写下了一首佳作:
(3)、阮元在庶吉士的位置上只待了一年,次年就被破格提授翰林院编修。阮元为何如此幸运呢?这一切都是得益于乾隆帝的一次“摸底考试”——各自以《眼镜》为题赋诗一首。
(4)、忍把千金酬一笑?毕竟相思,不似相逢好。-邵瑞彭《蝶恋花》
(5)、既然因己亥辞官之行而“忽破诗戒”,《己亥杂诗》不可避免地带有缅怀平生、总结平生的性质。但又不必拘泥于此。一路上的所见、所闻、所感,无不可笔之于诗。相信很多人都会背诵《己亥杂诗》中的一二首名篇。但是,如果精读《己亥杂诗》,我们就会发现,龚自珍在途中乃是一路应酬过去的。
(6)、06明崇祯《吴骚合编》;明初《朱高煦拟古十九首》,周小英题跋
(7)、出自清·龚自珍《杂诗》、朋友聚在一起谈心论道,由于对文字的共同爱好而结成知己,这份感情就像兄弟骨肉间的感情一样真挚、深厚。文友相交,文字结缘,意气相投,情同骨肉。对某些人而言,拥有这样一份深挚的情谊,的确可以终生无憾了。
(8)、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白居易《长恨歌》
(9)、15《勘书图》,邵仄炯、蒙中、王素柳(画),周小英题跋
(10)、“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两句,运用移花接木的手法,表现了诗人渴望砸烂黑暗统治,出现一个崭新世界的愿望。“天公”,即玉皇,亦即世俗所谓老天爷。诗人揭露时弊,忽然就劝起老天爷来了,诗末自注云:“过镇江,见赛玉皇及风神、雷神者,祷祠数万,道士乞撰青词。”这个自注说明了诗人写这首诗的具体环境,看出了诗人是借“道士乞撰青词”之机,用民间迷信活动来为自己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服务。“不拘一格”,充分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怀,远大的目光,具有战略性的设想。当时的清政府,腐朽无能,内忧外患,特别是帝国主义侵略者,虎视耽耽,奴役中国民族、灭亡中国国家之心不死,瓜分风潮,迫在眉睫,要拯救暴风中破船似的中国,非有各方面的大批人才,是无济于事的,所以诗人劝天公重新振作精神,不拘一格而降大批人才,共挽即倒的狂澜,将倾的大厦。“劝”字,颇具积极意义。它是奉劝,而不是乞求,表现了诗人处于踞离临下的地位,也显示出诗人变革的信心。
(11)、44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陈陶《陇西行》
(12)、今夕何夕,见此良人。-佚名《诗经·唐风·绸缪》
(13)、砰然一击,惊醒很多世人的沉梦,促使人们向真、向善、向美、向勇。
(14)、诗人写“落红”,落下来的花,不一定尽是红色的,但却偏要选取“落红”来之称,究其原因,无非是因“落红”的表现力,这种表达几已成为诗人们心照不宣的默契了。在“落红”完全可以取代“落花”的语言环境之下,“落红”的使用,更能给人以审美和共情感。
(15)、喝一杯陈酒怀念家乡远隔,可是燕然还未刻上平胡的功绩,回归无法预计。羌人的笛声悠扬,寒霜撒满大地。征人不能入寐,将军头发花白,战士洒下眼泪。
(16)、译文:在那繁华绮丽的江南富庶之地,无限的恩宠和肆意报怨齐集于名流士林。
(17)、锺情怕到相思路。盼长堤,草尽红心。动愁吟,碧落黄泉,两处难寻。-朱彝尊《高阳台》
(18)、离恨却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李煜《清平乐》
(19)、07清乾隆《冬心先生画竹题记》,周小英题跋
(20)、写出了作者对清朝政府不重视筹划关系到国计民生的盐铁生产、税收和水利等问题,一味依赖东南的漕运,对江南人民加重剥削,致使农业生产凋敝,人民困苦不堪,危害国家经济的现实进行了大胆揭露和批评。
(1)、有美人兮,见之不忘,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佚名《凤求凰·琴歌》
(2)、凄凉别后两应同,是不胜清怨月明中。-纳兰性德《虞美人》
(3)、再如《己亥杂诗》中第八七首,“故人怀海拜将军,侧立南天未蒇勋。
(4)、一箫一剑平生意,负尽狂名十五年。出自:清·龚自珍《漫感》
(5)、苏轼说当时西域贡来了一匹骏马,这匹马又高大又漂亮,当它走入皇家的马厩时,这匹马抖动它伟岸的身姿同时长鸣,它的这个举措让马厩中的大批御马都不敢再发出声响。看来,龚自珍是反其意而用语典,难说他究竟想表达怎样的意思。
(6)、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徐再思《折桂令》
(7)、关于龚自珍的死因还有一种说法,那就是他在丹阳的云阳书院做主讲时,被他的一位名叫灵箫的美妾鸩杀了。起因是灵箫与他人偷情被龚自珍撞到,而后她就下此毒手。这样的说法只能当八卦来听,因为也没什么历史依据。
(8)、《杂诗》的后一首说:“吟罢江山气不灵,万千种话一灯青。”营造了一个抄录完诗文后在深夜里挑灯孤坐的诗人形象。江山寂寂,青灯杳杳,怎一个泬寥了得?搁笔之后,诗人有一种无法言说的体验。是如释重负?还是己亥之行结束后忽然无所适从?我们无从得知,恐怕诗人自己也难以说清。
(9)、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0)、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白话释义:浩浩荡荡的离别愁绪向着日落西斜的远处延伸,离开北京,马鞭向东一挥,感觉就是人在天涯一般。
(11)、龚自珍在京期间的故居到如今还能找到痕迹,其地点位于北京市西城区上斜街50号。上斜街是很长的一条小街道,这一片全部都是平房和大杂院,在清代查慎行、顾嗣立都曾居住在上斜街,可惜我从资料上仅仅查到了龚自珍住在50号,而查和顾却查不到具体的门牌。
(12)、我剥我的皮,我食我的肉,我吸我的血,我啮我的心肝,
(13)、1819年,龚自珍仕途艰难,所幸这一年,他遇到了宋翔凤。虽说宋翔凤比龚自珍大13岁,但二人情投意合,始终以兄弟相论,心灵相通,情义深厚,可以说是忘年之交。
(14)、落红意象本身带有的色彩感及其所指向落花的色彩感,都在色调上赋予其美感,而在落红意象的使用过程中,“落”之过程与“落”之结果的空间感,又使得落红意象产生另一种美感。
(15)、77休言半纸无多重,万斛离愁尽耐担。-陈蓬姐《寄外二首其二》
(16)、功高拜将成仙外,才尽回肠荡气中。出自清代龚自珍的《夜坐二首》
(17)、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李白《三五七言》
(18)、“落红”这一意象,到了晚清时,又有龚自珍的“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此处“落红”一扫前代的凄婉哀伤之态,反以歌咏落红无私奉献的精神,使得“落红”这一意象,又具有了另一种解读和另一脉的生命力。然而,无论如何,“落红”意象之美,定然是与“落红”的自然属性、文字构成、象征含义密不可分的,历代文人的书写,为我们揭开了这一意象的神秘面纱,将自然之景代入人生体验中来。
(19)、“向阳花木易为春”,是指能迎着阳光而立的花木,容易枝繁叶盛,姹紫嫣红,形成欣欣向荣的春天景象。这一句又将范仲淹比作天上的太阳,其他人是那渴望成长的花木,不但抬高了领导,还展现了自己的上进之心,写得颇为高明。
(20)、“落红”时而具有清晰的指向,徐怦“疏莲久落红”以“落红”写莲花,而更多的是承《诗经》“桃之夭夭”而来的指向桃花,如何子举:“夹岸桃花开烂漫,落红随浪泛天台。”(《清渭八景其三北涧双流》)到了苏轼那里,开启了用落红指代杨花的新篇章,“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后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分明是说“落红”指的是杨花,但在肯定与否定的宛转之间,更能表现满心的惆怅。葛绍体:“飞来几点浴佛雨,湿住杨花粘落红。”(《四月八日永嘉卢子高醵西湖》)除此之外亦有指杏花的,杨炎正:“落红不管,杏花狼籍。”(《秦楼月》)不一而足。时而又是泛泛而指,对象和情境都模糊化,如李白“怀君芳岁歇,庭树落红滋。”戴叔伦“落红乱逐东流水,一点芳心为君死。”常被视作是南宋豪放词代表的辛弃疾也有借“落红”抒惜春之愁的句子:“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摸鱼儿淳熙己亥,自湖北漕移湖南,同官王正之置酒小山亭,为赋》)词人见春匆匆归去,不禁有此感叹。王国维说:“幼安之佳处,在有性情,在有境界。”辛弃疾的境界是超越了“落红”本身的伤春悲时之意的,在友人送别之际,“落红”引起的是他对时局的关切,壮志难愁的苦闷,其语切切,其情殷殷,满腔爱国志都借“落红”婉转的抒发出来,但有展现的极哀极怨,淋漓尽致。
(1)、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张先《千秋岁》
(2)、整组《己亥杂诗》都依稀闪烁着微茫、敻谲、古艳、悱恻、雄奇等种种情调。对龚诗的这种风格,我曾抽取他自己诗句中的文字来加以概括:集“玉想琼思”、“唐愁汉恨”、“水瑟冰璈”、“楚骚汉艳”于一身,几乎达到了文字表意功能的极限。这也是晚近黄遵宪、南社诗人乃至文学史家痴迷龚诗的原因。
(3)、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佚名《诗经·邶风·击鼓》
(4)、清·龚自珍《己亥杂诗》。在这远离京城的天涯一角,一起握手相谈的,全都是一些擅于写作的文人呢!作者描写自己浪迹关山,心底原有的多少凄苦悲凉,全都在文人诗友的论文谈艺与饮酒欢笑中,给忘得一干二净了。
(5)、2017-2018参加暑期支教,获远洋“探海者”——第九届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奖(团队),寒假参加广东肇庆一麻风病康复村公益服务志愿者活动。
(6)、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刘禹锡《竹枝词四首其二》
(7)、又有以“落红”的广度、宽度、深度,来渲染愁思之深厚者。张先:“明日落红应满径。”(《天仙子其一时为嘉禾小倅、以病眠不赴府会》)用“一径”来表现“落红”空间延展性,又以“满”字来凸显空间的占有度。这已经成为文人下笔自然流出的语句,因此有“见说落红堆满径。”(张炎《渔家傲其一病中未及过毗陵》),“一径落红愁踏损。”(姚勉《赞赵直阁所藏四美人画春》)“风定落红香一径。”(厓《谒金门》)之句就不足为奇了。李邴:“满地落红铺绣。”(《清平乐闺情》)用“铺”来展现落红的空间广度,凸显暮春之景与伤春之前铺天盖地席卷而立之势,而如卢炳“嫩绿成阴,落红堆绣,只恐春将暮。”(《念奴娇上巳太守待同官曲水园,因成》)一个“堆”字则从“落红”的深厚度来展现情感的厚重度,堆叠的除了落红,恐怕还有作者的思绪和情感。
(8)、译文:书生离席畏惧文字狱,著作只为谋食保安宁。
(9)、写出了作者对清朝政府不重视筹划关系到国计民生的盐铁生产、税收和水利等问题,一味依赖东南的漕运,对江南人民加重剥削,致使农业生产凋敝,人民困苦不堪,危害国家经济的现实进行了大胆揭露和批评。 龚自珍生活在鸦片战争前夕。他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主张改革内政,抵抗外国侵略。《己亥杂诗》中的批判、呼唤、期望、集中反映了诗人高度关怀民族、国家命运的爱国激情。
(10)、跟龚自珍有关的遗迹,我总计寻得了两处,其中之一是他的出生地杭州,而今这里已经建成了龚自珍的纪念馆,此馆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联珠里小米巷。我来这里费了一番周折才找到,大费周折的原因,是我从资料上查得的地址跟实际的门牌号有较大的差异。按资料所言,龚自珍纪念馆在青台街马坡巷16号,因此我一路打听马坡巷,却没人能说清具体的方位。后来我灵机一动,进入了一家快递公司,我觉得这里的员工每日里奔波于大街小巷,肯定能知道我所打听的地址。果真,问得的结果没有让我失望。按其所说,转了几个弯,终于走到了纪念馆的门前。
(11)、“红”字早期用例出现在战国时期,因此先秦的早期文献中,指称红色的,往往是如赤、丹、朱一类的颜色,而非“红”。“红”字左民安在他的著作《细说汉字--1000个汉字的起源与演变》中按照它们由浅及深的不同程度做了如下排列:“红、绯、丹、赤、朱、绛、殷”。《说文解字》云“红”是“帛赤白色。”段注称所谓赤白色,不是今日的朱红色,而是粉红、浅红一类。此种对于“红”色彩的解读,为“红”在诗歌中的可塑性,奠定了基础。在“红”这样一个描摹颜色的形容词的基础上,配上“落”这样一个动词,二者合为“落红”,则具有了独特的古典美,其中蕴含着“红”由花朵到色彩到花朵色彩的扩大性引申的趋势,又同时具有由花至人的象征性意义,标示着诗歌语言在发展过程当中愈发纯雅的特色。言“落红”,而不直言“落花”,又凸显文人对于色彩的独特魅力,这种以性状代替整体的做法,让读者感受到隔雾观山的幽隐之美。
(12)、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柳永《雨霖铃》
(13)、43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晏几道《临江仙二首其二》
(14)、龚自珍在戊寅年(1818)中举之后踏上仕途,大部分时间出任区区内阁中书一职,至今已经二十年,经历了很多事,《杂诗》所谓“出事公卿溯戊寅,云烟万态马蹄湮”。辞官虽说是一种解脱,但对于看重事功的士大夫而言,又总是带着苍凉与不甘。所以,诗人才浩叹:“颓波难挽挽颓心,壮岁曾为九牧箴。”不用说,自己的家世、生平以及辞官时的那种彻骨苍凉,刺激了龚自珍的诗兴,促使他破了“诗戒”。由此,《己亥杂诗》三百余首滔滔汩汩,流泻笔底。
(15)、这次我离开你,是风,是雨,是夜晚;你笑了笑,我摆一摆手,一条寂寞的路便展向两头了。-郑愁予《赋别》
(16)、我是一条天狗呀!我把月来吞了,我把日来吞了,
(17)、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佚名《涉江采芙蓉》
(18)、2017-2018获中山大学优秀学生奖学金、中山大学逸仙励志奖学金。
转载请注明出处阿文说说网 » 龚自珍有名的诗句是什么精辟138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