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尔扎克全集
1、巴尔扎克全集30卷网盘
(1)、还有对高老头的父爱的另两种解读,一种认为高老头混淆了情爱与父爱,“他的行为和语言超出了表达父爱的范围”,并引证了勃兰兑斯对巴尔扎克的评价:“他以极端的低级趣味管这个老头儿叫做‘父爱’的基督,而且给这种父爱赋予了一种歇斯底里到近于色情的性格”,另一种则把其父爱作了如下解释:女儿出嫁赔去了他财产的大部分,波旁王朝的复辟,使他在政治上失去了靠山,加之年老智昏,“在人生的坡路上向下滑落的时候,高老头抚今追昔,回想当年的成功和种种天伦之乐,一种痛彻心肺的恐惧抓住了他的心”,为了逃避这种落寞感和衰退感,“而讨好女儿,满足她们一切荒唐的愿望,以便能经常看到她们,用她们鲜明的实体来充实自己的‘梦幻’就成了他的生活主旨”。
(2)、夏玟曾主持《巴尔扎克全集》《萨特文集》等大型文集出版,任“外国文学名著丛书”“外国文艺理论丛书”中多部法国文学作品的编辑。除了编辑和翻译工作,夏玟还写作了大量关于法国文学的解读和评论作品,是我国巴尔扎克传播的重要学人。人民文学出版社在讣告中写道:“夏玟同志是被法语文学翻译界敬重的学者型编辑,她为人民文学出版社的外国文学出版作出了卓越贡献。”
(3)、《热炭寒冰总辛酸》一文将鲍赛昂夫人和薛宝钗的婚恋生活及悲剧命运作了比较,认为鲍赛昂夫人就好像燃烧的热炭,是叛逆的,为了追求“显示人格尊严的情感生活”而燃烧;而薛宝钗则是与她相反,驯服而顺受,只看重封建义务,自我禁锢,“把自己的感情凝成了一块坚冰”。作者试图通过对比来展示东西方不同的文化对人生价值取向的影响和制约。
(4)、1829年,巴尔扎克完成长篇小说《朱安d人》,历史小说《朱安d人》是用真名发表的第一部作品。
(5)、服尔德(现通译伏尔泰)4种:《老实人》《天真汉》《如此世界》《查第格》。
(6)、100多年来,他的作品传遍了全世界,对世界文学的发展和人类进步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马克思、恩格斯称赞他“是超群的小说家”“现实主义大师”。
(7)、小说叙述了一个金钱毁灭人性和造成家庭悲剧的故事,围绕欧也妮的爱情悲剧这一中心事件,以葛朗台家庭内专制所掀起的阵阵波澜、家庭外银行家和公证人两户之间的明争暗斗和欧也妮对夏尔·葛朗台倾心相爱而查理背信弃义的痛苦的人世遭遇三条相互交织的情节线索连串小说。
(8)、1983年,母亲接下编辑出版《巴尔扎克全集》(以下称《巴全》)中文版的重任,从1984年《巴全》第一卷问世,到1998年第三十卷付梓,十五年间,这个早已作古的胖大叔,主宰了我们家的呼吸视听。俗话“三句话不离本行”,母亲就是这句话的真人秀。就连与我闲聊,也不时蹦出几句“巴尔扎克说过”。我的发小段钢有一次与我们同搭一辆车,至今他还记得母亲如何谈论巴尔扎克时代的法国幼儿园,感慨一个编辑钟情于自己的工作会达到何种地步。而我已经完全忘记了此事,因为此类发言是每天的家常便饭,甚至使我产生了一种厌烦和妒意,觉得在母亲心目中胖大叔好像比我更重要,于是不客气地称其为“老巴”,母亲并没有生气,而是很开心地跟着我一起叫“老巴”。渐渐的,《巴全》圈子里翻译家们也以“老巴”来称呼大文豪了。
(9)、巴尔扎克和莎士比亚一样,属于文学史上罕见的天才之一。他把小说艺术的表现力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峰!
(10)、《幻灭》是法国现实主义作家巴尔扎克创作的长篇小说,第一部分《两个诗人》,作者塑造了两个外省青年的形象。一个是野心勃勃,贪图虚荣的青年人吕西安。
(11)、我几乎要把蒙田的杰作当成自己的作品了,他简直就是另一个我。——纪德
(12)、链接:https://pan.baidu.com/s/1sQYjFEM5-AC-01LIDZ8uIw提取码:4dr1书名:傅雷译巴尔扎克作品集(全9册)
(13)、1847年2月—4月,巴尔扎克只身迁入“保茶公馆”。
(14)、1827年,在柏尔尼夫人的资助下,巴尔扎克自费经营一个铅字铸造所。
(15)、贝姨这一典型,属于巴尔扎克风格,也显示着巴尔扎克创作的深化。
(16)、1833年9月,巴尔扎克与赛斯卡夫人在瑞士纳沙特尔见面。
(17)、请注意,巴黎的城徽,正是一艘乘风破浪的帆船。上面还有一句格言:“任凭风吹浪打,但永不沉没。”
(18)、不像司汤达,巴尔扎克属于少数一开始就有人欢迎的作家。不过现在巴尔扎克的作品得不到足够的重视,也没有多少人读他。所有人都知道他的成就,所有人都说不清他到底有什么成就。巴尔扎克是否应该跻身于那些伟大的小说家之列呢?答案模棱两可。他的小说有一些缺陷,特别是品位的问题,不过在他自己的时代并不突出。巴尔扎克的问题在于,他写的东西很像通俗作品,还是侦探小说类型的通俗作品。在他笔下,人物性格缺乏成长变化,而且人物有智力缺陷。还有一个问题,他没有一部代表作。我在巴尔扎克有名的作品中选取了三部,但这些并不能代表他,再举出其他作品也不能。也许读者要读上五六十部作品,才能对巴尔扎克产生感情。人生苦短。巴尔扎克以罕见的精力描述了自己所在社会广阔的内容,这点没有人能和他相比。
(19)、他向鲍赛昂子爵夫人讨教,夫人告诉他:“想要成功,必须以牙还牙对付这个社会,越没心肝,越高升得快……”。她唆使拉斯蒂涅去追求高老头的小女儿——银行家纽沁根的夫人。高老头靠在大革命时代囤积面粉发了大财,他很疼两个女儿,给她们每人大笔陪嫁,使她们攀了门好亲事,而自己在破旧的伏盖公寓中被女儿榨干。这给拉斯蒂涅上了人生第一课。
(20)、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总共有91部作品,细致深刻地描绘了19世纪法国社会的全貌。全套书字数多达几百万,对于一般的读者来说,规模实在过于庞大。本套《巴尔扎克作品集》采用法语翻译界泰斗傅雷先生所精选精译的巴尔扎克必读作品14种。傅雷是“法国巴尔扎克研究会”的终身会员,从1944年开始翻译巴尔扎克作品。他所挑选的作品不仅是“比较适合吾国读者的巴尔扎克的优秀作品”,也是“法国一般文艺爱好者所熟悉之巴尔扎克小说”。
2、巴尔扎克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
(1)、丁步洲(1942—),解放军外国语学院教授、翻译家,译有《孩子们的房间》《名演员之死》《古堡与红婴粟》以及电视连续剧“中国之路”等。另有法语版著作《法国国防战略》等。
(2)、陈昌恒:《〈高老头〉与〈懵教官爱女不受报,穷庠师助师终得令〉之比较》,《外国文学研究》1990年第2期。
(3)、傅雷(1908—1966),字怒安,号怒庵,上海人。法语翻译界泰斗、文艺评论家。
(4)、巴尔扎克生于法国中部图尔城一个中产者家庭。1816年他中学毕业后,遵照父亲的意愿进大学学习法律,同时旁听文学课和哲学课,还在律师事务所当文书。1819年他大学毕业,却不愿从事法律方面的工作,而是决心以写作为生。他早期的创作屡屡失败。为了生计他只能迎合社会风气,用化名写了大量情节离奇的流行小说。
(5)、该讲述主人公高老头是法国大革命时期起家的面粉商人,中年丧妻,他把自己所有的爱都倾注在两个女儿身上,为了让她们挤进上流社会,从小给她们良好的教育,且出嫁时给了她们每人80万法郎的陪嫁,可他的两个女儿生活放荡,挥金如土,他的爱轻而易举就被金钱至上的原则战胜了。
(6)、有一次母亲在某个饭局上吃到一道名为“芙蓉鸡片”的菜,向女主人讨来食谱,就开始在家试验。芙蓉鸡片主要原料倒是简单,鸡肉茸加蛋清,要做得有型却不易,不记得母亲做砸了多少次才摸索到“色香味俱全”的窍门,失败的成品当然是由我这个人肉垃圾桶来处理,以致三十多年过去,我一看见芙蓉鸡片就不由自主地反胃。
(7)、王论跃(1964—),学者、教授。巴黎第八大学法国文学(符号学)博士、国立东方语言文化学院汉学博士,高等人文社科院博导。现任国立东方语言文化学院中国思想史教授。
(8)、《托尔斯泰传》是法国思想家,文学家罗曼·罗兰著,讲述了托尔斯泰一岁半丧母,九岁丧父,青少年时代的托尔斯泰,不仅常为思想苦恼,还为自己丑陋的相貌感到绝望。
(9)、1849年,巴尔扎克一直住在赛斯卡夫人的庄园里。
(10)、对于蒙田这样一个性格温和、中庸、内敛、谦让的人来说,在文化学术上主张这种不事张扬、不作炫耀、虚心低调的态势,确乃真实性格使然,并非矫饰作态,甚至可以说它是就是蒙田特定处世哲学、处世态度的一部分,也正由于蒙田本人博闻多才、学识精深,这种平和谦逊的学术思想风格,显然更增添了他精神人格上的风采。——柳鸣九
(11)、对于所有寻求世界文学宝库指南的人来说,《一生的读书计划》(新升级版)都是好的选择,它提供了人类精神伟大成就的入门之路。
(12)、小说中的故事发生在复辟王朝时期。作者塑造了两个外省青年的形象。一个是野心勃勃,贪图虚荣的青年人吕西安,妄想凭借自由的聪明和才华跨入巴黎上流社会,结果弄得身败名裂,狼狈不堪地回到故乡。
(13)、《高老头》是法国作家巴尔扎克创作的长篇小说,成书于1834年。
(14)、在1830年4月,《人间喜剧》中《私人生活场景》两卷出版。
(15)、1850年5月20日,巴尔扎克以重病之身回到巴黎。
(16)、1797年1月26日,巴尔扎克的父母结婚。
(17)、关于本书的价值,我不想多言,因为它不是魔法,不会让你我自动变成“有教养的人”,它不会替我们解释人生中的种种奥秘,也不会使人“幸福”——这种功效属于牙膏、摩托车与除臭剂之类的东西,却不属于柏拉图、狄更斯和海明威。但这个“计划”会像爱情和其他能激发你深层潜能的事情一样,使你内在的生活更有意义,也更有趣。当你重读经典时,你对书的认识也许不会变得深刻,但是你会加深对自我的认识。
(18)、翻译法国文学经典,有两座难以越过的高峰,一是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二是蒙田的《随笔》。蒙田的《随笔》博大精深,可谓内容丰富、思想深邃、文笔精美。——许钧
(19)、这世间有多少缘,从牵肠挂肚到不敢打扰,谁也预料不到失去的美好。人这一辈子,相遇和离一幕幕演你我都没有前后眼,一份缘何其珍贵,我们能做的就是尽量善待。
(20)、《欧也妮·葛朗台》是法国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巴尔扎克创作的长篇小说,收录于《人间喜剧》。
3、巴尔扎克全集pdf百度网盘
(1)、法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巴尔扎克一生勤奋多产,写下了总名为《人间喜剧》包括九十四部小说的煌煌巨著。
(2)、《邦斯舅舅》是法国现实主义作家巴尔扎克创作的长篇小说,也是他生前完成的后一部作品。《邦斯舅舅》写于1846至1847年之间,与其姊妹篇《贝姨》同属“穷亲戚”研究系列。
(3)、巴尔扎克在杜尔住到了十五岁。在旺多姆小学读书。1814年,巴尔扎克的父亲奉命调任巴黎第一师的军需官。一家人离开杜尔,住进了巴黎玛莱区骑士营盘街四十号。
(4)、《欧也妮·葛朗台》中的葛朗台老头被称为西方文学中四大吝啬鬼之一
(5)、一个是兢兢业业心地淳朴,埋头于科学发明创造的实业家大卫,因敌不过阴险狡猾的资产阶级野心家而被迫放弃发明专利,隐居乡间。
(6)、1821年6月,巴尔扎克与德·柏尔尼夫人相识,二人遂成密友。巴尔扎克从此进入了一个写作上的高产期,相继写出《斯苔尼亚》(Stenie)《法尔杜纳》(Falthurne)等流行小说。
(7)、《驴皮记》是巴尔扎克发表的一篇著名的长篇小说,也是巴尔扎克的主要代表作品之巴尔扎克借用驴皮来表现人的一己私欲。当故事的主人公因为自己的欲望而使自己穷困潦倒想要自杀时,突然有人给了一张神奇的驴皮,这种驴皮虽然能够帮助他实现梦想,但是却要削减寿命。
(8)、作家一生坚持不懈的创作劳动终于完成了自己写下的庄严誓言。
(9)、《高老头》是法国著名作家巴尔扎克创作的长篇小说,也是能代表巴尔扎克艺术风格特点的作品之一。高老头这一富有典型意义的人物形象,是封建宗法思想被资产阶级金钱至上的道德原则所战胜的历史悲剧的一个缩影。
(10)、巴尔扎克一直保持着这样的征服欲,他像疯子一样生活,51岁就英年早逝。可能就是像传言一样喝了五万杯咖啡的结果。虽然不谙此道,巴尔扎克还是对金融活动乐此不疲。他把时间消磨在文学史上荒诞不羁的风流韵事里。负债累累的他不停地写写写,从黑夜到白天,如此持续了二十年,有时一天工作14到18个小时。或者只有专门的研究者才能弄清他到底写了多少书,可能有350多本,其中100本左右被他自己命名为“人间喜剧”。下面是巴尔扎克自己对这一疯狂而包罗万象的写作计划的描述:“这是一个广大得难以计量的计划,除了包括历史和社会批评之外,还要分析它们的罪恶,解释社会运行的原理,我相信我有这样做的权利……把我的书命名为《人间喜剧》。”上面的话暗示他希望自己能够与但丁一较高下,虽然两者几乎完全没有可比性。
(11)、杨江柱:《来自伏盖公寓的美学挑战——论巴尔扎克与伏脱冷》,《外国文学研究》1983年第3期。
(12)、1834年,完成对《高老头》的著作,这也是巴尔扎克优秀的作品之一。
(13)、作品讲述邦斯舅舅是一个诚实而高尚的音乐家。他具有很高的艺术品位,为了丰富自己的藏画,他不惜付出一切。当人们不知道他家中有这些宝藏时,谁也不把他放在心上。当人们获悉这些名画的价值时,以庭长太太为首的上流社会的人们便千方百计地谋取他的财富。
(14)、有论者把《高老头》中的重要人物拉斯蒂涅和司汤达笔下的于连作了比较。两人同处于相近时代背景之下,地位都十分卑微,而又都受过高等教育,有强烈的向上爬的野心,而结果却不相同。原因在于:首先在个性上,于连比较倔强,对社会主要取反抗态度;而拉斯蒂涅则比较成熟,对社会主要取顺从态度。其次是政治理想上,于连一开始试图以平民的身份通过立功而改变人生;而拉斯蒂涅则抱有不惜通过损人利己来达到目标的思想。再次是投靠势力的不同,于连与金融资产阶级相抗衡,投靠没落的土地贵族;而拉斯蒂涅则攀附金融贵族,走小资产阶级向大资产阶级转变的道路,顺应了时代潮流。这是前者终于走向毁灭而后者野心得以实现的原因。这种比较是否恰当姑且不论,但它多少有助于开启人们从不同的角度来解读人物的思路。
(15)、1835年3月,《高老头》发表。巴尔扎克为躲债,迁入巴达依街的新居。
(16)、可以说,她是巴尔扎克在中国的代言者,是中国读者进入法国文学(尤其是巴尔扎克的文学大厦)的领路人。
(17)、克里夫顿·费迪曼 约翰·S.梅杰著,马骏娥译
(18)、米歇尔·德·蒙田(1533-1592),法国文艺复兴时期重要的人文主义作家,启蒙运动以前法国的一位知识和批评家,也是一位人类感情的冷峻的观察家,一位对各民族文化,特别是西方文化进行冷静研究的学者。蒙田出身贵族,早年学习拉丁文,成年后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深居简出,闭门读书、思考。1572年开始撰写其被称为“16世纪各种知识的总汇”的《随笔集》。
(19)、谨以此文缅怀夏玟先生,让我们在阅读中传承“老文学的作风”,以一份对事业的认真、坚持与热爱,创造更丰盈的生命价值。
(20)、第二部分《外省大人物在巴黎》说的是吕西安妄想凭借自由的聪明和才华跨入巴黎上流社会,结果弄得身败名裂,狼狈不堪地回到故乡。
4、巴尔扎克全集epub
(1)、在公寓里,他的邻居、逃犯伏脱冷告诫他:“在这个人堆里,不像炮弹一般轰进去,就得像瘟疫一般钻进去。清白老实一无用处……”。伏脱冷让他去勾引泰伊番小姐,然后派人杀死泰伊番小姐的哥哥,从而获得大笔的遗产。虽然拉斯蒂涅的良心未泯,弃之不用,但这是他的人生第二课。
(2)、《贝姨》是法国作家巴尔扎克晚年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故事发生在1838年的巴黎,围绕于洛·德·埃尔维男爵一家的命运展开。男爵在共和时代曾任军事审核官,也当过军需总监,如今是陆军部一个重要的部门的头儿,又是国务参事,获得了荣誉团二等勋位。
(3)、傅雷于1928年到法国巴黎大学留学,除主修文艺理论外,常到博物馆、艺术馆揣摩艺术大师们的不朽名作。1929年夏,完成第一篇译作《圣扬乔而夫的传说》。1931年回国任职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任校办公室主任,兼教美术史及法文。1933年9月母亲病故,他辞去教职,专心翻译。自此日积月累,译作等身,成为一代法语翻译巨擘。1966年9月,由于受到诬陷和迫害,傅雷与夫人自杀离世。
(4)、罗曼·罗兰4部:《约翰·克利斯朵夫》及三名人传《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托尔斯泰传》。
(5)、译林出版社的《蒙田随笔全集》是蒙田随笔在中国的第一个全译本,这个译本让中国读者认识了蒙田,认识了这部开创随笔作品先河的经典巨著。这个译本的译者水平很高,学养扎实,享有盛名,译笔严谨而优美,值得信赖。——许渊冲
(6)、这部反映当时法国社会状况的巨著没能完成,巴尔扎克没能活到那一天。《高老头》《欧也妮·葛朗台》《贝姨》仅仅是这座未完工的大厦的三块石头。《高老头》反映了父亲对两个女儿非理性、非功利的爱,就像是中产阶级的李尔王之爱,虽然其中没有考狄丽娅(李尔王的第三个女儿)。《欧也妮·葛朗台》关注的是人的贪欲。《贝姨》写出了女性的报复心。像巴尔扎克很多其他作品一样,这三部小说都讲述了人的偏执狂。
(7)、《人间喜剧》直接展现了当时法国社会的全部人民的生活状态,在金钱和利益的驱使之下,很多家庭骨肉分离。但是很多有钱的人在生活中表现的吝啬,这表明了资本主义在刚刚发展时候有众多的弊端,从而也批判了资本主义的剥削和无情。
(8)、他的“书房”简朴清冷,的摆设是一座小型拿破仑石膏像,座盘边上写着作家的亲笔题词:“彼以剑锋创其始者我将以笔锋竟其业。”
(9)、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监狱,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爆发。
(10)、法国现在还有以作家名字命名的大街——巴尔扎克大街、雨果大街和左拉大街。并在适当的位置有他们的塑像。
(11)、在我国,巴尔扎克的作品在老翻译家傅雷先生,包括一批资深译者的辛勤劳作下,被大量介绍给中国读者。自上世纪八十年代起,人民文学出版社陆续推出了《巴尔扎克全集》三十卷本,《人间喜剧》二十四卷本。《巴尔扎克选集》10卷本和12卷本。2019年又出了新版《巴尔扎克全集》三十卷本。这几个版本,凝聚了老中青翻译家,出版编辑者的心血和汗水,其功不可没!
(12)、莫罗阿3种:《服尔德传》《人生五大问题》《恋爱与牺牲》。
(13)、该小说描写了主人公奋斗的一生,从儿时音乐才能的觉醒、到青年时代对权贵的蔑视和反抗、再到成年后在事业上的追求和成功、后达到精神宁静的崇高境界。通过主人公一生经历去反映现实社会一系列矛盾冲突,宣扬人道主义和英雄主义的长篇小说。
(14)、特别收录珍贵历史图片,季羡林、周国平解读长文,蒙田研究专家皮埃尔·米歇尔详细导读,译者潘丽珍编译蒙田生平年表等丰富资料
(15)、《米开朗基罗传》,是法国著名作家罗曼·罗兰于1906年完成的一部关于米开朗基罗的传记,该传记分上下篇,上篇《搏斗》,下篇《舍弃》和结束语《死》。《米开朗基罗传》讲述了米开朗基罗的一生经历。
(16)、简介:《欧也妮·葛朗台》是法国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巴尔扎克创作的长篇小说,《欧也妮·葛朗台》是一幅法国19世纪前半期外省的色彩缤纷的社会风俗画。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金钱对人的思想灵魂的腐蚀和摧残。
(17)、1846年11月,赛斯卡夫人为巴尔扎克生下一子,但不幸夭折。
(18)、设计师全文排版,倾心设计;封面提取折射时代印记的元素,烫印图案
(19)、今天,举世公认奥古斯特·罗丹是自米开朗琪罗以来伟大的雕塑家。他的铜塑《巴尔扎克》是脍炙人口的盖世之作。
(20)、备受伏尔泰、福楼拜、拜伦、爱默生、伍尔夫、T.S.艾略特、纪德等作家喜爱
5、巴尔扎克全集全30卷epub
(1)、《幻灭》是法国现实主义作家巴尔扎克创作的长篇小说,出版于1843年。
(2)、母亲的“工作内容”里还有一项,是给素不相识的读者代买书籍。上个世纪没有电商平台,休说是边远地区,就是大城市读者想买心仪的书也并非易事。母亲经常收到读者请求编辑帮忙买书寄书的信,总是来者不拒,在工作间隙采买、打包、邮寄,而读者写来读书心得或是请教问题,母亲也不厌其烦给他们写回信,有时一写就是几页。我忍不住讥讽说,这些字如果送去刊物能拿多少稿费呀?我少吃好几包巧克力了。但是母亲说:“这么多人喜欢巴尔扎克,让我觉得工作很有意义,就像你吃巧克力一样开心。”虽然少了巧克力,家里时不时收到从地图上查不到的地方寄来的散发乡土气息的花生、干果,寄件人有工人、民办教师、技术人员,都是热爱法国文学的读者。在网上下单就能买书的今天,编辑和读者的这种真情互动,大约一去不返了。
(3)、而真正称之为代表作的是《高老头》,其中包含了《人间喜剧》的三个主题:封建贵族的没落,资本主义的上升以及金钱的腐蚀作用。
(4)、外省破落贵族子弟、良知尚存的穷大学生拉斯蒂涅来到巴黎寻找个人出路,并找到了远房亲戚鲍赛昂子爵夫人。他所住的寒伧的伏盖公寓和上流社会交际场所的豪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强烈刺激了他出人头地的欲望。在舞会上,他结识了贵妇人雷斯多伯爵夫人,当他向这位夫人发起攻势时,却因为不慎提到她的父亲高里奥老头而吃了闭门羹。
(5)、这部作品在展示社会生活的广度和深度方面,在反映作家世界观的进步性和局限性方面,在表现《人间喜剧》的艺术成就和不足之处方面,都具有代表意义。其艺术风格是能代表巴尔扎克的特点的作品之一。
(6)、今天分享夏玟的女儿夏冰所写的一篇回忆文章,讲述夏玟与《巴尔扎克全集》之间的点滴故事。
(7)、巴尔扎克是19世纪法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也是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和杰出代表。
(8)、世人对生活的兴致,因为这样一个人的写作而大大提高了。——尼采
(9)、资深法语翻译家强强联合,译文准确流畅,注释丰富详尽
(10)、作者通过这两个青年,特别是对吕西安这个青年诗人的生活道路的描述,反映出在金钱支配的社会生活中,青年的才能怎样遭受摧残,和他的幻想怎样遭受毁灭,文学界、新闻界的“圣殿"怎样被用来作为进行无耻交易的场所而变成污秽肮脏的地狱。
(11)、晁兆行:《谈高老头的父爱及其典型意义》,《许昌师专学报》1986年第3期。
(12)、夏玟是湖北武汉人,笔名艾珉。1934年9月生,1949年参加工作。先后在中共武汉市江岸区委及中央国家团委任宣传部干事,1956年考入北京大学西语系,毕业后留校任教。1975年调入人民文学出版社任外国文学编辑、编审,1992年3月离休。
(13)、杨国华:《父性基督的典型——也谈高老头的父爱》,《上海师范大学学报》1995年第3期。
(14)、精美函套增加收藏价值;随书附赠手绘蒙田城堡藏书票,质感特别
(15)、奥诺雷·德·巴尔扎克(HonorédeBalzac,1799—1850),法国著名作家,被誉为“现代法国小说之父”。
(16)、1803年,巴尔扎克从奶娘家回到父母身边。在此期间,巴尔扎克的父亲由军粮给养总管改任杜尔市医院院长,兼任杜尔市副市长。
(17)、中国共产dd员,人民文学出版社原外国文学第一编辑室主任(编审),离休干部,资深翻译家夏玟同志,因病于2021年6月1日凌晨1时05分在北京逝世,享年87岁。
(18)、在法国巴黎塞纳河畔,拉斯佩尔和蒙特坡纳斯两条街的拐角处,矗立着一座举世闻名的青铜塑像,这就是法国杰出的雕塑家罗丹(1840—1917)所作的巴尔扎克像。
(19)、1799年5月20日,奥诺列·德·巴尔扎克诞生于杜尔市。
(20)、新版特约周国平作序,多方面剖析蒙田思想,突出与现代生活的连接
(1)、母亲自学成才颇有成效,到春节时做出满满一大桌十几道菜,确实不输给北京任何一个中档餐厅,而想到做菜的人是个大半辈子都不想为家务多费一分钟的人,那简直是人间奇迹了。《巴全》的编辑工作开张后,每年春节母亲必抽出一天来请编校组的教授们到家中聚餐,而十几道菜的准备是从年前开始的,我作为帮手,从采买和处理食材,到聚餐过后的洗洗涮涮,大约要跟着忙一个星期,错过了跟同学朋友的聚会,心里怨气冲天。那时我并不知道来聚餐的,堪称中国法语翻译界的“天团”:张冠尧、袁树仁、王文融、罗新璋、黄晋凯、施康强……而教授们凑在一起谈老巴的翻译,是我不感兴趣的话题,何况经常冒出我听不懂的法语,母亲的请客在我心里成了受罪的代名词,责任当然还是要“老巴”来负。
(2)、以上三部小说,一部以巴黎的社会生活为背景,其他两部发生在外省社会中。所有三部小说都体现出巴尔扎克所有作品共有的全部特点:力量、活灵活现的细节描写。依靠这种才能,巴尔扎克成为现代现实主义中某派的旗手。和我们现在的时代一样,巴尔扎克的时代也是有人发家、有人破产、所有人爱财。那个时代大的罪恶不是言而无信、见利忘义,而是家庭破产。巴尔扎克比以往任何作家都更深入地理解金钱,所以我们可以将他视为全部当代经济小说的开创者。
(3)、巴黎,这是怎样一座伟大而污浊的城市。巴尔扎克对它的观察和描写,真是入木三分。“巴黎难道不是一艘承载着智慧和豪华的航船吗?它运载着一批硕大无比的辎重,拉纤的是嘻嘻哈哈的苦力和孤儿;压舵的是大腹便便的资产阶级;工人和水手一个个蓬头垢面;观光的游客舒舒服服地呆在客舱里;优雅的大副凭栏而立,吸着香烟;而在这航船的甲板上,它的士兵,那些革新者和野心家们,随时准备登上任何大洋的彼岸。”
(4)、所有这些长处还不是不可思议的。在这些长处之上,我们必须提出一点,那就创造扁型人物性格的魔鬼才华。马尼费太太、葛朗台、葛布塞、高老头、塞萨·皮罗多……他笔下的人物即使不够复杂,也具有极高的真实度。叹为观止的作品数量,对现实的把握能力,与现实生活方方面面如此贴近的种种具体而微的生动描写:读者不能不对这位有缺陷的文学大师献上自己的敬意。
(5)、面对他的作品,我感觉不是与书相伴,而是一个为我出主意、安慰我的伙伴,一位知己陪伴着我。——茨威格
(6)、首版出版于1996年12月,多年间反复修订打磨,绝版多年重新问世
(7)、1830年2月25日,雨果的戏剧《艾尔那尼》在法兰西剧院公演。这是浪漫主义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巴尔扎克参加助兴。
(8)、老巴对我家的影响当然不只是语言。有一次母亲去上海出差,买回一个蒸馏咖啡用的滤壶,那时国人还没有喝咖啡的习惯,连速溶咖啡都没有普及,何况是咖啡豆煮出的滤泡咖啡。母亲告诉我,当年老巴写作时就是用这样的壶泡咖啡。后来她还真的委托出国的朋友帮她买咖啡豆回来,从那时起,我开始跟着母亲模仿“老巴”学喝滤泡咖啡。在我看来是学习小资的生活方式,而母亲却要靠着老巴式的咖啡来完成她的使命。
(9)、巴尔扎克就是司汤达笔下“外省年轻人”。《高老头》的结尾处有一经典的场景:野心勃勃的年轻人拉斯蒂涅望着脚下巴黎的灯火,发出呐喊:“现在咱们来斗一斗吧!”从作者身上能找到很多拉斯蒂涅的影子。年轻的巴尔扎克有一次抓起一支笔,在一幅“小班长”(拿破仑的绰号)的画像下面写道:“拿破仑用剑没做到的,我用笔来实现。”
(10)、里面的两千多个人物,各个真如活人,又都奇特不是他们构成了整整一个时代。而巴尔扎克,这位《人间喜剧》含辛茹苦的作者,这座宏伟大厦匠心独具的建筑师,恰恰是这些人物中真实、奇特、具典型意义的一个。
(11)、1847年6月28日,巴尔扎克开始立遗嘱。
(12)、1819年1月4日,巴尔扎克通过法学系毕业会考。
(13)、《高老头》是巴尔扎克重要的作品之自问世以来一直为世人所关注。《高老头》在中国也很受欢迎,在多种译本中,傅雷译本被公认是好的。“五四”时期,中国就开始了对巴尔扎克及其作品的介绍和研究。1924年,郑振铎主编的《小说月报》出过《法国文学研究专号》,其中就有这方面的内容。此后,国内发表的相关文章数量上有所增加,但主要是一些翻译文章,专题评论《高老头》的文章更少,50—60年代发表的文字还受到政治因素的干扰。这种情况80年代开始才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14)、1833年10月,二人在日内瓦再次相见。巴尔扎克产生“人物再现”的构思。
(15)、《贝多芬传》是作于1903年的一本书,作者称这部作品是长篇巨著《约翰·克利斯朵夫》的一个副产品。可以说《贝多芬传》是《约翰·克利斯朵夫》的序曲。
(16)、读巴尔扎克的文学作品,确实是一种精神上的巨大收获和享有。
(17)、我觉得自己仿佛在上辈子写下了这部作品。——爱默生
(18)、从那以后我遵母命四处纠正“主编”之说,一边纠正,一边看到洪水泛滥一样的“主编”各领风骚,总不由得想起母亲挂在嘴边的“老文学作风”,跟稿纸加红笔一样,在今天看来,真是太、太、太迂腐了。
(19)、《高老头》中的女性配角也很丰富。有论者认为伏盖太太是“小市民”、“市侩”的代表人物,就像是“吸附在海轮底板上的贝壳阻滞着海轮前行一样,他们每每是社会发展的惰力”。“腐烂社会腐蚀了她,坑害了她,而她的贪鄙和自私,反过来又加深了腐烂社会的腐烂和恶臭”。对于高老头的两个女儿,一般的观点都认为她们是使高老头走向毁灭的一分子,而在《试论高老头的两个女儿》一文中,作者分析了阿娜斯大齐和旦斐纳性格的另一面——单纯。她们虽“混迹于资产阶级的游乐世界,但却不认识资产阶级社会……不了解这个社会与生死攸关的一些重要法则”,因此终“只能作为佳肴被人享用”,离开父亲只能束手待毙。
(20)、1848年2月22日,巴黎爆发“二月革命”。“七月王朝”被推翻。法国建立第二共和国。
(1)、蒙田是法国文艺复兴后重要的人文主义作家,是启蒙运动以前法国的知识和批评家,是一位人类感情的冷峻的观察家,亦是对各民族文化,特别是西方文化进行冷静研究的学者。
(2)、我读《人间喜剧》作品虽不多,只读了《高老头》《欧也妮葛朗台》《贝姨》《交际花盛衰记》。但我和书友间,借用巴尔扎克的笔下人物作隐喻较多,譬如嘲笑某人的吝啬,就大叫“葛朗台葛朗台”。
(3)、1819年8月,巴尔扎克与父母谈妥,尝试文学创作。只身搬入巴黎东郊莱第盖尔街九号的顶楼中。
(4)、《蒙田随笔全集》共一百零七章,凡百万字左右,各章长短不结构疏朗自然。蒙田以特殊敏锐的感知力,记录了自己在智力和精神上的发展历程,为后代留下了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四百余年来,历史证明了蒙田与培根、莎士比亚等伟大作家一样是一位不朽的人物。他的作品是十六世纪各种思潮和各种知识经过分析的总汇,有“生活的哲学”之美称,在法国散文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开随笔式作品之先河。
(5)、1816年11月,巴尔扎克入巴黎索尔本学院法学系,同时旁听文学系的课程。
(6)、陆秉慧(1938—),南京大学法语系教授、翻译家。译有《埃梅短篇小说集》《一个世纪儿的忏悔》《都德小说选》,参与翻译《追忆似水年华》(第六卷),翻译并审校“巴尔扎克全集”。
(7)、从1829年写《朱安d人》起,巴尔扎克的创作开始进入成熟时期,即《人间喜剧》时期(1829-1848)。
(8)、80年代以来,对高老头的父爱有了更多的解读。有的文章结合具体的时代背景与人物心理作了分析。晁兆行在《谈高老头的父爱及其典型意义》一文中指出,高老头是作为一个小生产者而发家,他的思想在某种程度上落后于其阶级地位,他的父爱“用不利于维持这种观念方式——金钱和纵容来表达”,这造成了“父道轴心”被“金钱轴心”所替代,“他对女儿的爱是真挚的……他的死从客观上证明了资本主义对封建主义的胜利。”有的文章认为高老头的父爱源于资产阶级的虚荣心,是人性的异化与沦丧的表现。《高老头——拿破仑时代法国资产阶级“贵人迷”的典型》的作者认为高老头只是粗俗的暴发户,上流社会咄咄逼人的精神挑战刺激了他的虚荣心、引起了他的自卑感。“小家碧玉的妻子既满足了他的虚荣心,又抚慰他的自卑感”,当妻子过世后,这种感情的混杂就转移到了对女儿的爱上。面对来自上层社会的鄙视,他征服上流社会的手段是两个美貌的女儿和金钱。“即爱女儿是为了将来获得名誉……”杨国华在《父性基督的的典型——也谈高老头的父爱》一文中引用了1834年10月巴尔扎克给韩斯迦夫人的信作为高老头的爱是非功利性的的论据,认为阶级性就是人性的自我异化,虽然阶级社会人性扭曲变形,但并不意味人性的全部泯灭,也不排斥人类“共同相通的东西”的存在。
(9)、母亲还有一条“规矩”,就是亲自上门给翻译家们送稿和取稿,尽量不让他们跑腿,说这是“老文学的作风”。因此“老文学”的编辑工作既是脑力劳动,又是体力劳动。她上下班总是用一个大行李袋装满书稿,然后用行李绳捆在自行车的行李架上,我把这种通勤方式称作“跑单帮”,说她虽贵为“编辑老爷”,出入却像“陈奂生上城”(典故来自高晓声的小说)。
(10)、1834年1月,赛斯卡夫人成为巴尔扎克的情妇。二人继续居留在日内瓦。
(11)、1799年11月9日,拿破仑发动“雾月政变”。
(12)、链接:https://pan.baidu.com/s/1P-eedfsa_FTanLoV-jUKyA 提取码:n6md 书名:蒙田随笔全集
(13)、直到1829年,巴尔扎克发表长篇小说《朱安d人》,才迈出了现实主义创作的第一步。1831年出版的《驴皮记》终于使他名声大振。此后20年,巴尔扎克总共写了90多部作品,合称《人间喜剧》。这些作品塑造了2472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细致深刻地描绘了19世纪法国社会不同阶层、不同职业、不同活动场所的生活画面。
转载请注明出处阿文说说网 » 巴尔扎克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精辟133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