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勤俭节约的故事
1、苏轼勤俭节约的故事简短
(1)、在黄州,苏东坡精神上实现了自由。他已经达到了也无风雨也无晴的境界。他写道:
(2)、既如此,我又怎能接受您的建议呢广这一番话,说得仲孙它满脸羞愧之色,同时也使得他内心对季文子更加敬重。
(3)、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轼21岁中进士,前后共做了40年的官,而在做官期间他总是注意节俭,常常精打细算过日子。公元1080年,苏轼被降职贬官来到黄州,由于薪俸减少了许多,他穷得过不了日子,后来在朋友的帮助下,弄到一块地,然后便自己耕种起来。
(4)、有一次,我们全家人吃完晚饭都出去玩了。等到过了差不多一个小时我们回来的时候,我猛然听见厨房里有水流的声音。我冲进厨房一看,天哪!我们走时水龙头没有关紧,此刻还在滴水。我立刻关紧水龙头,生气地从厨房走出来,问:“是谁刚才后一个用水?我们出去了那么长时间,水一向开着,都浪费了好多水了!不是说要勤俭节约么?”妈妈连忙说:“哦,是我刚才洗碗后太着急了,随手一关,没想到竟然没有关紧。”“好吧好吧,没关系了,但是你下次注意点就好了,千万不能再这样了。”我认真地对妈妈说。“明白了,”妈妈说,“你可真是一个节约的小老师啊!”
(5)、盖茨讨厌物不等值,对应花的钱,他从不小气,看看他这些年为慈善机构捐款的数字就知道了。
(6)、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经常说的一句英国谚语是“节约便士,英镑自来”,每一天深夜她都亲自熄灭白金汉宫小厅堂和走廊的灯,她坚持皇家用的牙膏要挤到一点不剩。号称“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丰田车”的日本丰田公司,在成本管理上从一点一滴做起,劳保手套破了要一只一只的换,办公纸用了正面还要用反面,厕所的水箱里放一块砖用来节水。一个贵为一国之尊、一个是世界著名的跨国公司,节约意识竟如此强烈,令人赞叹。
(7)、节用裕民、俭以养德。我们要继续弘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秀传统,自觉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让厉行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风尚继续引领我们奔向更加美好的生活。
(8)、要求别人的自己首先做到。他一生粗茶淡饭,睡硬板床,穿粗布衣,生活极为简朴,一件睡衣竟然补了73次、穿了20年。经济困难时期,他自己主动减薪、降低生活标准,不吃鱼肉、水果。上世纪60年代,有一次他召开会议到中午还没有结束,他留大家吃午饭,餐桌上也是一大盆肉丸熬白菜、几小碟咸菜,主食是烧饼。伟人在勤俭节约方面为国人做出了表率。
(9)、在现场教学之外,唐太宗还注意加强书面教育。他亲自撰写《帝范》十二篇,其中《诫盈第七》诫勉太子,“君者,俭以养性,静以修身。俭则人不劳,静则下不扰。人劳则怨起,下扰则政乖”。唐太宗清醒地认识到,在古代生产力、尤其是粮食产量大体恒定的情况下,奢侈浪费必然会过度使用民力,导致百姓铤而走险;只有勤俭治国才能百姓生产生活正常有序,实现长治久安。故在《崇俭第八》中,太宗直接明确地告诉李治,“圣世之君,存乎节俭”。
(10)、季文子听后淡然一笑,对那人严肃地说:“我也希望把家里布置得豪华典雅,但是看看我们国家的百姓,还有许多人吃着粗糙得难以下咽的食物,穿着破旧不堪的衣服,还有人正在受冻挨饿;想到这些,我怎能忍心去为自己添置家产呢?如果平民百姓都粗茶敝衣,
(11)、总理勤俭节约的故事,妇孺皆知,成为美谈。他一贯倡导勤俭建国、艰苦奋斗,要求“一切招待必须是国货必须节约朴素,切忌铺张华丽、有失革命精神和艰苦奋斗的作风”。朱光亚同志曾回忆过这样一则故事:1961年12月4日召集专门委员会对当时第二机械工业部的一个规划进行审议,会议从上午开到中午还没结束,周总理留大家吃午饭。餐桌上是一大盆肉丸熬白菜、豆腐,四周摆几小碟咸菜和烧饼。周总理同大家同桌就餐,吃同样的饭菜。这个故事至今听来让人觉得很有教育意义。在周总理身上,这样的例子也数不胜数。1962年夏,周总理到辽宁省视察工作,刚一住下,他就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纸,交给负责接待的同志,说:“上面写的东西都不能做。”原来,这张单子开着20多种禁吃的菜名,鸡鸭鱼肉之类都包括在内。正是这一桩桩、一件件小事,铸就了他们伟大的人格魅力,使之成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我d我军光荣传统的化身!
(12)、而雍正帝,也是历史上第一个公开禁止使用象牙制品的皇帝,通过这件事,不仅体现出他向来节俭,也表达了他对于野生动物的仁爱之心。
(13)、重熙十一年(1042年)正月,辽兴宗一面在边界重兵压境,一面派遗南院宣徽使萧英和翰林学士刘六符与北宋交涉,宋方派富弼与辽方使节谈判,于九月达成协议,在澶渊之盟规定赠辽岁币基础中,再增加增岁币银十万两、绢十万匹以了结这次索地之争,史称重熙增币。同年冬,辽兴宗因张俭献策有功改封张俭为陈王。
(14)、东晋有个大官叫吴隐之,他幼年丧父,跟母亲艰难度日,养成了勤俭朴素的习惯。做官后,他依然厌恶奢华,不肯搬进朝廷给他准备的官府,多年来全家只住在几间茅草房里。后来,他的女儿出嫁,人们想他一定会好好操办一下,谁知大喜这天,吴家仍然冷冷清清。谢石将军的管家前来贺喜,看到一个仆人牵着一条狗走出来。管家问道:“你家小姐今天出嫁,怎么一点筹办的样子都没有?”仆人皱着眉说:“别提了,我家主人太过分节俭了,小姐今天出嫁,主人昨天晚上才吩咐准备。我原以为这回主人该破费一下了,谁知主人竟叫我今天早晨到集市上去把这条狗卖掉,用卖狗的钱再去置办东西。你说,一条狗能卖多少钱,我看平民百姓嫁女儿也比我家主人气派啊!”管家感叹道:“人人都说吴大人是少有的清官,看来真是名不虚传。”
(15)、原来,这张凉席是采用大量的象牙编织而成,不仅如此,由于制作工艺复杂,一张凉席就得60位能工巧匠,忙活近两年才能完成。
(16)、张俭(962~1053),字仲宝,宛平(今北京)人,辽朝大臣,统和十四年(996年),举进士第调任云州幕官。节度使推荐给辽圣宗,历任枢密使、节度使、左丞相等要职,并受遗诏辅立辽兴宗,兴宗即位之后,加太师、中书令、尚父,先后受封为韩王、陈王。重熙二十二年(1053年)正月二十九日,张俭逝世,终年九十一岁。
(17)、季文子听后淡然一笑,对那人严肃地说:“我也希望把家里布置得豪华典雅,但是看看我们国家的百姓,还有许多人吃着粗糙得难以下咽的食物,穿着破旧不堪的衣服,还有人正在受冻挨饿;想到这些,我怎能忍心去为自己添置家产呢?如果平民百姓都粗茶敝衣,而我则妆扮妻妾,精养粮马,这哪里还有为官的良心!况且,我听说一个国家的国强与光荣,只能通过臣民的高洁品行表现出来,并不是以他们拥有美艳的妻妾和良骥骏马来评定的。
(18)、钱全部分好后,按份挂在房梁上,每天清晨取下一包,作为全天的生活开支。
(19)、除此之外,有了冰块,就可以制作各类冷饮了,春秋战国时期的人们,就知道在糯米酒中加上冰块,喝起来更为醇香清凉,而在富庶的唐朝,吃冰的方式更是花样百出,甚至在当时,应市场需求,还出现专门在冬天藏冰,夏日贩卖的“冰商”。
(20)、太平六年(1026年)春三月,入京任南院枢密使、左丞相、兼政事令、监修国史。辽圣宗信任倚重于他,参知政事吴叔达与张俭不合,辽圣宗发怒,出贬吴叔达为康州刺史。
2、苏轼勤俭节约的小故事
(1)、季文子出身于三世为相的家庭,是春秋时代鲁国的贵族、著名的外交家,为官30多年。他一生俭朴,以节俭为立身的根本,并且要求家人也过俭朴的生活。他穿衣只求朴素整洁,除了朝服以外没有几件像样的衣服,每次外出,所乘坐的车马也极其简单。
(2)、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3)、您为什么不改变一下这种生活方式呢这于己于国都有好处,何乐而不为呢”季文子听后淡然一笑,对那人严肃地说:我也期望把家里布置得豪华典雅,但是看看我们国家的百姓,还有许多人吃着粗糙得难以下咽的食物,穿着破旧不堪的衣服,还有人正在受冻挨饿。
(4)、除此之外,在其他朝代,象牙凉席也并不鲜见,比如在《魏书·韩务传》中,就出现了“献七宝床象牙席”这样的记载。
(5)、管家感叹道:“人人都说吴大人是少有的清官,看来真是名不虚传”
(6)、另外就是秋天的重头戏螃蟹了,秋天的螃蟹肥美鲜香,清蒸、红烧、香辣各有一番滋味,今年妈妈还带我吃了蟹黄焖饭,鲜的我舌头都想掉出来,想想就美味。
(7)、武帝虽然个人极度反感奢侈浪费,但因皇权不振,在制止贵族重臣的“豪侈”行为上一直有心无力。西晋开国元勋何曾“性奢豪,务在华侈”,衣食住行“帷帐车服,穷极绮丽,厨膳滋味,过于王者”。平日吃的“蒸饼上不坼作十字不食”,即不蒸出来十字开花的形状就不吃。每次进宫参加御宴,何曾都看不上御膳房所做的饭食,觉得不如自家厨房美味,无法下咽。武帝“辄命取其食”,就特许他赴宴时自带美食。何曾“食日万钱”,一天的饭菜就要耗费一万钱,以致留下“何曾食万”的成语典故,还“犹曰无下箸处”。大臣“刘毅等数劾奏曾侈忲无度”,武帝“以其重臣,一无所问”。
(8)、而说到冰饮,那就太多了,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古人享用的冰饮,丝毫不比我们现代少。
(9)、话是这样说,洛克菲勒在捐资支持教育、卫生等方面却毫不含糊,数以亿计。
(10)、勤俭是中国古代治国方略的重要内容,节俭亦是古人修身养性的品德操守,《礼记·表记》记载孔子认为“俭近仁”。中国古代节俭思想并不是一味强调俭省、泯灭人欲,让人们去过苦行僧式的生活,而是在承认正当需求的基础上否定贪欲,用理智克服物质利益对内心的诱惑,从而涵养内心。故诸葛亮《诫子书》言,“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11)、在“众人皆以奢靡为荣”的北宋中期,司马光“独以俭素为美”。在劝导儿子司马康崇尚节俭的家训《训俭示康》中,司马光要求儿子“以俭为美德”,并对《左传》中的“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进行了深入阐释。司马光认为,节俭是品德高尚的标志,“有德者皆由俭来也”,节俭寡欲,可以不为外物所累,不为利益所惑,这就是“君子寡欲,则不役于物,可以直道而行;小人寡欲,则能谨身节用,远罪丰家”;而奢侈是罪恶的源泉,“侈则多欲”,奢侈必然导致欲望过多,“居官必贿,居乡必盗”,或是“贪慕富贵,枉道速祸”,或是“多求妄用,败家丧身”。
(12)、朱元璋的故乡凤阳,还流传着四菜一汤的歌谣:『皇帝请客,四菜一汤,萝卜韭菜,着实甜香;小葱豆腐,意义深长,一清二白,贪官心慌。』朱元璋给皇后过生日时,只用红萝卜、韭菜,青菜两碗,小葱豆腐汤,宴请众官员。而且约法三章:今后不论谁摆宴席,只许四菜一汤,谁若违反,严惩不贷。
(13)、有个官员想用好看的石头铺设宫殿地面,被他当场狠狠地教训了一顿。
(14)、通过仰文抑武,有宋一朝文风极盛,唐宋八大家占据六席,词风盛极一时,欧阳修,三苏,范仲淹,李清照,辛弃疾等等举不胜举。间接来看,也可以说宋祖在促进文学昌盛方面做出了巨大功绩。
(15)、古代没有制冰设备,那么冰块都是从哪里来的呢?一般来说,在头一年的冬天,不管是皇宫,还是民间富户,只要是有能力的,都会在这个时候储存一些冰块,等到来年使用。
(16)、隋唐再造一统后,吸取西晋斗富奢纵的灭国教训,勤俭成为上至皇室百官、下至黎民百姓的共同价值追求,尤以隋文帝、唐太宗的身体力行为甚。
(17)、同时,在编制的时候,工序也是十分麻烦,先是将牙丝打磨光滑柔顺,然后再进行编织,这种技艺,必须是技术极为精湛的老师傅才能完成。
(18)、恐日久懈怠,尔总管等再行严传各处首领、太监,见有米粟饭粒,即当捡起。如此不但仰体朕惜福之意,即尔等亦免暴殄天物。应不时查拿,如有轻弃米谷者,无论首领、太监,重责四十大板。如尔等仍前纵容,经朕察出,将尔总管一体重责。”
(19)、正所谓“民以食为天”,北宋时期的文学家、美食家苏轼,曾自称“聚物之夭美,以养吾之老饕”,其实他在饮食上十分节俭。
(20)、在《节饮食说》中,苏轼给自己定下规矩,“东坡居士自今日以往,早晚饮食不过一爵一肉”“有尊客盛馔则三之,可损不可增”“有召我者,预以此告之,主人不从而过是,乃止”。
3、苏轼勤俭节约的故事50字
(1)、用料昂贵,工艺复杂,就造成了象牙凉席十分奢侈,因此,在知道这一切后,雍正皇帝才会下旨,禁止民间制作买卖象牙凉席。
(2)、当然,客观地讲,黄州并非诗意的存在,起码在苏东坡刚到黄州的时候,是这样想的。但苏东坡从来都不是一个悲悲戚戚的人,他四处找人聊天,用苏东坡老家的话说,是摆龙门阵。他自己动手建了草房子,自己动手在东边的山坡上种地,过起了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生活。没有美酒,没有羊肉,他可以自己酿酒,自己发现当时无人问津的猪肉的美味,一块东坡肉,一壶老酒,就足以抚慰苏东坡受伤的心。生活让苏东坡很难受,当时苏东坡又反过来让生活很有趣,这就是苏东坡,一个拥有无与伦比的生活自愈能力的人。
(3)、太平十一年(1031年)三月,辽圣宗病重,六月初三驾崩于大福河(今内蒙古呼虎尔河)行宫,张俭接受遗诏辅立太子耶律宗真,这便是辽兴宗。辽兴宗即位之后,依旧很依赖倚重张俭。
(4)、司马光不纳妾不狎妓,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对事业太过投入,他一心都奔在事业上面,对于男欢女爱之事并不上心,司马光婚后三十年余,妻子张夫人没有生育,司马光也没想过纳妾生子。他妻子给他找来了一个貌美如花的女子,他也无动于衷。可见司马光也是个书呆子,只知道读书而忘记了生活。
(5)、苏东坡从一帆风顺的仕途,被贬到荒无人烟的黄州,一开始,他的内心充满了慌张与彷徨。他被地方官府监视居住,没有任何权力,没有任何朋友,甚至天下之大都没有他的立锥之地。他从天堂一下子堕入地狱,从富足堕入困顿。但苏东坡从来都是一个乐天派,从来都是一个善于将无趣化成有趣的人,所以,在黄州,苏东坡将自己旷达乐观的天性,发挥到了,而黄州的山川草木,赤壁的涛声,承天寺的夜色,东坡草堂的诗意生活,全部化成他笔下的艺术。
(6)、 此后,他也效仿季文子,十分注重生活的简朴,妻妾只穿用普通布做成的衣服,家里的马匹也只是用谷糠、杂草来喂养。
(7)、季文子听后淡然一笑,对那人严肃地说:“我也希望把家里布置得豪华典雅,但是看看我们国家的百姓,还有许多人吃着粗糙得难以下咽的食物,穿着破旧不堪的衣服,还有人正在受冻挨饿;想到这些,我怎能忍心去为自己添置家产呢?如果平民百姓都粗茶敝衣,而我则妆扮妻妾,精养粮马,这哪里还有为官的良心!况且,我听说一个国家的国强与光荣,只能通过臣民的高洁品行表现出来,并不是以他们拥有美艳的妻妾和良骥骏马来评定的。
(8)、当时吃惯了“山珍海味”的文武百官,见此情景,颇感不解。于是,朱元璋就耐心解释:“萝卜上了街,药店无买卖”,“韭菜青又青,长治久安定人心”,“两碗青菜一样香,两袖清风好丞相”,“小葱豆腐青又白,公正廉洁如日月”。后,朱元璋当众宣布:今后众卿请客,多只能“四菜一汤”,这次皇后的寿宴即是榜样,谁若违反,严惩不贷。那些官员们听了朱元璋的一番言辞,明白了他的用意,无不诚惶诚恐,连连称是,不敢再肆无忌惮,大吃大喝。
(9)、在我们的生活当中时而会出现一些浪费现象,的不应该,我们应该大力的提倡勤俭节约,养成好习惯。下面是由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勤俭节约的故事(精选12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10)、朱元璋的车舆器具服用等物,按惯例该用金饰的,均以铜代替。
(11)、他命令太监在皇宫墙边种菜,织造麻鞋、竹签自用,规定诸王子出城稍远,要骑马十分之步行十分之三。
(12)、做官后,他依然厌恶奢华,不肯搬进朝廷给他准备的官府,多年来全家只住在几间茅草房里。
(13)、 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经常说的一句英国谚语是“节约便士,英镑自来”,每天深夜她都亲自熄灭白金汉宫小厅堂和走廊的灯,她坚持皇家用的牙膏要挤到一点不剩。
(14)、他写出了“蜗角虚名,蝇头微利”看透命运的《满庭芳》;
(15)、 季文子听后淡然一笑,对那人严肃地说:“我也希望把家里布置得豪华典雅,但是看看我们国家的百姓,还有许多人吃着粗糙得难以下咽的食物,穿着破旧不堪的衣服,还有人正在受冻挨饿;想到这些,我怎能忍心去为自己添置家产呢?如果平民百姓都粗茶敝衣,
(16)、奶奶很节约用水。有一次,我洗碗时用的水很多,整整一大盆,而且到后几乎都是清澈的。我想都没想就全部倒掉了,在倒的时候,我觉的`有什么东西挡住了我的盆,我疑惑的往身后看了看,只见奶奶阴沉着脸,正看着我。“奶奶,您干吗呀!突然冒出来吓死我了!”我说。“雨晴,过来。”说完,奶奶就拉着我的手,让我坐在一把椅子上。接着,奶奶语重心长的说:“孩子,你不知道,现在很多地方都缺水,甚至连一口水都喝不上。而你刚才浪费的水都能救活一个快渴死的人了。”我无言以对,乖乖的低下了头。
(17)、负责工程的人将图样送给他审定,他当即把雕琢考究的部分全去掉了。
(18)、说起来容易,但制作起来就十分的麻烦,其中大的问题就是一根象牙的利用率极低,仅仅只有10%左右,这就造成了所耗费的象牙数量是十分巨大的,据统计,制作一张象牙凉席,就得需要上百头大象提供才行。
(19)、他写出了“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的旷达;
(20)、东晋有个大官叫吴隐之,他幼年丧父,跟母亲艰难度日,养成了勤俭朴素的习惯。做官后,他依然厌恶奢华,不肯搬进朝廷给他准备的官府,多年来全家只住在几间茅草房里。后来,他的女儿出嫁,人们想他一定会好好操办一下,谁知大喜这天,吴家仍然冷冷清清。谢石将军的管家前来贺喜,看到一个仆人牵着一条狗走出来。管家问道:“您家小姐今天出嫁,怎么一点筹办的样子都没有?”仆人皱着眉说:“别提了,我家主人太过分节俭了,虽然小姐今天出嫁,主人昨天晚上才吩咐准备。我原以为这回主人该破费一下了,谁知主人竟叫我今天早晨到集市上去把这条狗卖掉,用卖狗的钱再去置办东西。
4、苏轼节俭的诗句
(1)、共产主义战士雷锋在生活中处处注意节约,他参军后,每月领到的津贴费,除了交团费,买书等必需的生活日用品外,其它的全部存入了储蓄所。他的袜子总是补了穿,穿了又补。变得面目全非了还舍不得买双新的。搪瓷脸盆和洗口杯有许多疤子,还不愿意丢掉另买。他的内衣也补了许多补丁。但部队发夏装时,按规定每人可领两套单军装,两件衬衣、两双鞋,而雷锋却只领一份,说是是“够穿了”。
(2)、 赵匡胤教女俭朴"天上神仙府,人间帝王家"。作为一国之主皇帝应该说是人间富有的,金银财宝任其享用。可是宋朝开国皇帝宋太祖赵匡胤却不但生活俭朴,反对奢侈浪费,还严格教育子女生活上也讲究俭朴。
(3)、有一次,比尔·盖茨与一位朋友开车去希尔顿饭店。到了饭店前,发现停了很多车,车位很紧张,而旁边的贵宾车位却空着不少。朋友建议把车停在那儿。
(4)、我的奶奶满脸皱纹,但身体很硬朗。有一头黑中带白的头发,小小的眼睛,高高的鼻梁下,有张能说会道的的嘴。
(5)、朱元璋的故乡凤阳,还流传着四菜一汤的歌谣:『皇帝请客,四菜一汤,萝卜韭菜,着实甜香;小葱豆腐,好处深长,一清二白,贪官心慌。』朱元璋给皇后过生日时,只用红萝卜、韭菜,青菜两碗,小葱豆腐汤,宴请众官员。而且约法三章:今后不论谁摆宴席,只许四菜一汤,谁若违反,严惩不贷。
(6)、他写出了“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千古豪迈;
(7)、这种开裆裤,只有裤管,没有裤裆,称之为“胫衣”,不过,可不是单穿,而是在“胫衣”外面,再穿深衣(一种从上到下连体的衣服),这样一来,既不碍观瞻,又十分清爽,尤其是小风一刮,别提多凉快了。
(8)、晏子“食不重肉”,一餐只吃一个肉菜。同僚梁丘据“见晏子中食,而肉不足”。肉菜之外,主食是“脱粟之食”即只去壳没有精制的糙米,蔬菜不过是“五卯、苔菜而已”。晏子做饭以够吃为限,景公的使者突然到他家里,没有准备多余饭菜的晏子只能“分食食之”,结果“使者不饱,晏子亦不饱”。晏子衣着简朴,以蔽体保暖为度,甚至“布衣鹿裘以朝”,把省下来的钱财“泽覆三族,延及交游,以振百姓”。晏子以勤俭之道相齐辅政,“政平民说”。
转载请注明出处阿文说说网 » 苏轼勤俭节约的小故事精辟68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