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浩然的诗小学10首简单精辟134条

孟浩然的诗有哪些小学

1、孟浩然的诗词小学

(1)、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2)、在孟浩然这里,山水诗中的形象,已不再是山水原形的描摹,也不是在其中简单地加入了自己的情感,而是采用了表现手法,将山水形象的刻划与自己的思想感情及性情气质的展现合而为一。

(3)、《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4)、潮落江平未有风,扁舟共济与君同。——孟浩然

(5)、这是一首送别诗,寓离情于写景。首句点出送别的地点:一代名胜黄鹤楼;二句写送别的时间与去向:“烟花三月”的春色和东南形胜的“扬州”;四句,写送别的场景:目送孤帆远去;只留一江春水。诗作以绚丽斑驳的烟花春色和浩瀚无边的长江为背景,极尽渲染之能事,绘出了一幅意境开阔、情丝不绝、色彩明快、风流倜傥的诗人送别画。此诗虽为惜别之作,却写得飘逸灵动,情深而不滞,意永而不悲,辞美而不浮,韵远而不虚。

(6)、==============================

(7)、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回乡偶书》唐·贺知章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8)、(诗评)依旧采莲。小女孩哈哈大笑:“这也叫诗?!就这么东西南北地过去?”但是,如此简单重复的韵律,却不知不觉就征服了孩子。“田田”,什么意思?繁盛、广阔,读起来从容舒畅,听上去也悦耳动听。

(9)、思想内容 此诗通过描写诗人夜归鹿门山的所见、所闻、所感,抒发了诗人的隐逸情怀。

(10)、这首送别诗有它自己特殊的情味。它不同于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那种少年刚肠的离别,也不同于王维《渭城曲》那种深情体贴的离别。这首诗,可以说是表现一种充满诗意的离别。其所以如此,是因为这是两位风流潇洒的诗人的离别。还因为这次离别跟一个繁华的时代、繁华的季节、繁华的地区相联系,在愉快的分手中还带着诗人李白的向往,这就使得这次离别有着无比的诗意。

(11)、(1)历历指(汉阳林木)清晰可数(或“分明的样子”)

(12)、判断,对的在后面括号里打“√”,错的打“×”。

(13)、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登鹳雀楼》唐·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14)、A、诗的前两句从传说入笔,写由黄鹤楼生发的联想。( )

(15)、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别董大》唐·高适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16)、(诗评)一口气读了好几首边塞诗,初步形成类型诗的概念。此诗的时间感、空间感和动态感都很强,气势雄浑。

(17)、虽然此时来错过了葡萄丰收的时期,但依旧能感受到杜岗葡萄的优质果肉的清香。

(18)、老地方农家乐是杜岗村当地青年秦书宝回乡创业所建,走进农家乐,四周全是花圃树木,就连房子也都是木材搭建。

(19)、公元 740 年,王昌龄游襄阳,当时,孟浩然患有痈疽(一种毒疮),将要了,医生嘱咐他不要吃鱼鲜。孟浩然设宴款待王昌龄等老朋友,纵情宴饮,抵制不住美味佳肴的诱惑,结果,王昌龄还没离开襄阳,孟浩然就因为吃鱼病发而死。有《孟浩然集》,存诗二百余首。孟浩然诗歌绝大部分为五言短篇,题材不宽,多写山水田园和隐逸、行旅等内容。

(20)、(诗评)不知不觉,春天就在念诗中过去了,梅雨天来了。夜晚,能够听到不远处公园池塘中传来的蛙声。

2、孟浩然的诗小学10首简单

(1)、园主介绍说,园中的葡萄有甬尤一号,夏黑,早巨丰,醉金香,阳光玫瑰,巨玫瑰,红富士,黑巴拉多,白罗莎,美人指,维多利亚等十多个品种。葡萄的名字都很美,相信滋味也更是一绝。

(2)、《秋登兰山寄张五》一作九月九日岘山寄张子容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相望试登高,心随雁飞灭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天边树若荠,江畔舟如月。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3)、孟浩然:是唐朝的一位大诗人,他比李白大12岁,但两人一见而故,成为知己,让我们一起来呼呼他的名字。

(4)、8(打卡第8天)赏析修辞手法的答题技巧(附修辞资料包)

(5)、现在的小学生讲究要学国学,那么功课一定不少,何止百首千首,就是万首仿成功的人学诗也不止要背诵多少了。

(6)、22望庐山瀑布李白62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苏轼

(7)、在这样一个充满生机的早晨醒来,当然是令人愉快的,可是诗人突然想起来:哎呀,昨夜我听到有淅淅沥沥的雨声,现在庭院里的那些花儿怎么样了?会被风雨摇落了多少呢?

(8)、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9)、(每日一练,坚持打卡),语文分数快速涨起来!

(10)、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江畔独步寻花》唐·杜甫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11)、能不忆江南。小儿垂钓(唐)胡令能蓬头稚子学垂轮,侧坐莓苔草映身。

(12)、《浪淘沙》:九曲黄河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13)、“故人西辞黄鹤楼”,这一句不光是为了点题,更因为黄鹤楼乃天下名胜,可能是两位诗人经常流连聚会之所。因此一提到黄鹤楼,就带出种种与此处有关的富于诗意的生活内容。而黄鹤楼本身呢?又是传说仙人飞上天空去的地方,这和李白心目中这次孟浩然愉快地去扬州,又构成一种联想,增加了那种愉快的、畅想曲的气氛。

(14)、作者把小船停靠在烟雾迷蒙的江边想起了以往的事情,因而以舟泊暮宿作为自己的抒发感情的归宿,写出了作者羁旅之思。

(15)、《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16)、(诗评)城市里的孩子,很难亲身去体会农村的夏夜,这就是我们的“代沟”。有鹊、有蝉、有稻、有蛙,有朗月、有稀星,赶路人真的不寂寞。“七八个星”有时背成“六七个星”,“两三点雨”变成“三四点雨”,引发一阵爆笑。

(17)、《四时田园杂兴》(选二):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18)、这首诗里面有五个生字,我们先和生字朋友打声招呼,谁愿意读?(孟、浩、陵、辞、唯)

(19)、2002年起从事语文教学,先后任巨人作文总培训师、学而思语文(现为好未来)负责人,后创建“黄保余语文”他上中学时便出版长篇小说,被评为“首届中国十大少年作家”,曾负责原学而思语文体系的构架。后创办黄保余语文。

(20)、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合称为“大李杜”。

3、孟浩然的诗有哪些小学一至六年级

(1)、高适《别董大》: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2)、贾岛《寻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3)、路边小摊,各种水果蔬菜,集市上的摊位都是村民自家的门口,记忆里的集市还是童年里那满街口的人群的样子。

(4)、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江畔独步寻花(唐)杜甫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

(5)、理解古诗的内容,想象诗所描绘情景,体会朋友之间的深情。

(6)、2 (打卡第2天)文学常识内容庞杂,积累量大,难以备考?(附文学常识总结)

(7)、李白是一位热爱自然、喜欢交游的诗人,他“一生好入名山游”,足迹几乎遍及整个中国,留下了许多歌咏自然美、歌颂友情的作品。《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历来传颂的名篇,这首诗是李白出蜀壮游期间的作品,写诗人送别友人时无限依恋的感情,也写出祖国河山的壮丽美好。

(8)、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悯农(唐)李绅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9)、(预设学生不理解的词有:西辞、烟花三月、孤帆、尽、唯)

(10)、《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11)、《忆江南》: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12)、(诗评)“还是唐-白居易啊。”没错,还是。农历的人间四月天,花期极盛之后,地面落英一片,细小的、青涩的果子开始挂上枝头。不过,山里的桃花刚刚盛开。这是为什么呢?给孩子上一堂五分钟的科学常识课——《海拔和温度对植物花期的影响》。

(13)、诗的第四句正是写李白送别诗友时的惜别深情。“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表面看来这两句诗全是写景,其实却有着诗人鲜明的形象。“孤帆”绝不是说浩瀚的长江上只有一只帆船,而是写诗人的全部注意力和感情只集中在友人乘坐的那一只帆船上。诗人在黄鹤楼边送行,看着友人乘坐的船挂起风帆,渐去渐远,越去越小,越去越模糊了,只剩下一点影子了,后终于消失在水天相接之处,而诗人仍然久久伫立,目送流向天际的江水,似乎要把自己的一片情意托付江水,陪随行舟,将友人送到目的地。这两句诗表达了多么深挚的友情,然而在诗句中却找不到“友情”这个字眼。诗人巧妙地将依依惜别的深情寄托在对自然景物的动态描写之中,将情与景完全交融在一起了,真正做到了含吐不露而余味无穷。

(14)、这种杆秤我想只有在老一辈手里才会使用了,秤砣一上心中自有斤两。

(15)、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选一):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16)、汉乐府《江南》: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17)、“惟见长江天际流”,是眼前景象,又不单纯是写景。李白对朋友的一片深情,李白的向往,正体现在这富有诗意的神驰目注之中。诗人的心潮起伏,正像滚滚东去的一江春水。总之,这一场极富诗意的、两位风流潇洒的诗人的离别,对李白来说,又是带着一片向往之情的离别,被诗人用绚烂的阳春三月的景色,将放舟长江的宽阔画面,将目送孤帆远影的细节,极为传神地表现出来。

(18)、(诗评)告诉他/她什么是重阳节,古代重阳节的习俗是什么;让他/她体会什么是思乡,什么是手足情深。

(19)、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江南》汉乐府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20)、(1)这首诗的作者是( )  A李白 B王之涣 C杜甫  

4、孟浩然的诗有哪些小学学过

(1)、这深深的祝福,这依依不舍,这浓浓情意,就像这滚滚长江之水连绵不断。让我们一起来读读4句。(指导读4句)

(2)、“烟花三月下扬州”,在“三月”上加“烟花”二字,把送别环境中那种诗的气氛涂抹得尤为浓郁。烟花,指烟雾迷蒙,繁花似锦。给读者的感觉绝不是一片地、一朵花,而是看不尽、看不透的大片阳春烟景。三月是烟花之时,而开元时代繁华的长江下游,又正是烟花之地。“烟花三月”,不仅再现了那暮春时节、繁华之地的迷人景色,而且也透露了时代气氛。此句意境优美,文字绮丽,清人孙洙誉为“千古丽句”。李白渴望去扬州之情溢于言表。

(3)、赋得古原草送别(唐)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4)、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5)、(6)请同学们再读读这首诗,并结合下面的注释,看看自己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

(6)、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清明(唐)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

(7)、朱熹《春日》: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8)、                          

(9)、谁能把课题读一遍?(请2生)这是一首送别诗,题目中就有个“送”字,你能围绕这个“送”字提一提问题吗?想知道答案吗?答案就藏在题目里,让我们一起来读2次。

(10)、在唐代,知识分子除了科举考试进入仕途之外,拜谒名人以求举荐也是一种方法,所以古人的游历其实并不是单纯的旅行、旅游那么简单。而且这种远离故土的游历,看起来似乎潇洒,但实际上他们对于家乡的思念一点也不少,孟浩然也是如此。

(11)、如果你有机会登上黄鹤楼,你一定会想起两个人---李白和孟浩然。你一定会想起这一首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12)、对,“过尽千帆皆不是”,此时此刻李白的心里只有孟浩然,所以李白自然只看到孟浩然的“孤帆”。

(13)、《春晓》的作者是唐代诗人孟浩然。这首诗的全文是:这春天的早晨,我轻松地醒来,四周到处都是鸟儿的歌唱。一夜风雨,落花多少。春天醒来,天已经亮了,到处都是鸟鸣。昨夜多少芬芳的春花被风雨吹落。诗的语言平易近人,自然,表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

(14)、孟浩然(689~740),唐代诗人。本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人,世称孟襄阳。

(15)、林升《题临安邸》: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16)、后在诗文的末尾两句中,诗人则将景物与情感的结合,一方面是为我们展现了一幅绝美的画面,另一方面也是在述说自己迷茫的心声。在外漂泊了这么久,自己今后到底应该如何发展,其实连他自己也不知道,他想要找人问一问,可是眼前只有这一片苍茫的江面。

(17)、张志和《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18)、思想内容 在春日的一个早晨,诗人抓住刚醒来时的一瞬间展开描写和联想,生动地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怜惜之情。

(19)、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20)、小学生必背古诗75首《咏鹅》唐·骆宾王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5、孟浩然诗集小学生必背

(1)、(诗评)智者乐水。这里的“乐”,不见得是高兴的意思,而是喜欢、亲近的意思。在一个冷静清冽的自然环境里,人可以变得很空灵。读完这首,我们再回忆一下《宿建德江》吧。

(2)、(诗评)王昌龄是七绝圣手。拿一本地图,青海、玉门关、楼兰,让他/她对国家地理有个初步概念。

(3)、王之涣《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4)、(诗评)清明节必读。小朋友说,她早就会背了。那好吧,放假一周!

(5)、可惜,虽然他的诗写得很好,名气也很大,运气却很不好,参加考试没有考上,找人推荐也没有成功。后来就干脆放弃了作官的念头,隐居田园。

(6)、杜岗葡萄有着得天独厚的水土条件,上游就是杜岗村的大井水库,同时葡萄种植地昼夜温差大、双膜栽培高温种植技术更使得杜岗葡萄糖分大、口感好。

(7)、院内的老物件都是时光留下的痕迹,现在像板车、陶缸这些也只有在农村才可以见到了。

(8)、《春晓》这首小诗,初读似觉平淡无奇,反复读之,便觉诗中别有天地。它的艺术魅力不在于华丽的辞藻,不在于奇绝的艺术手法,而在于它的韵味。整首诗的风格就像行云流水一样平易自然,然而悠远深厚,独臻妙境。千百年来,人们传诵它,探讨它,仿佛在这短短的四行诗里,蕴涵着开掘不完的艺术宝藏。

(9)、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10)、碧空尽:消失在碧蓝的天际。尽:尽头,消失了。碧空:一作“碧山”。

(11)、游历拜谒之路无望,孟浩然快到40岁时,他才去选择参加科考,然而唐朝的科考之路并不好走,他第一次去参加科考时就以失败告终,在46岁那年他又一次出发,然而结果还是不尽如人意,也是可悲可叹的。不过虽然在仕途之路上走得并不顺利,但是他在诗词上面的造诣却是人尽皆知,他有许多经典的诗作,今天为大家分享的就是其中出名的一首,是他在第一次科举考试失利后,漫游吴越之地所作,一起来读下:

(12)、C、诗的七八句写出了诗人悲苦凄凉,日暮思归的哀怨愁绪。( )

(13)、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孟浩然《秋登兰山寄张五》

(14)、赠汪伦(唐)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15)、释义:天门山从中间断裂是楚江把它冲开,碧水向东浩然奔流到这里折回。两岸高耸的青山隔着长江相峙而立,江面上一叶孤舟像从日边驶来。

(16)、生2:从题目中我知道了李白送孟浩然到广陵。

(17)、写作背景 此诗作于公元733年。当时孟浩然西游长安,张九龄任秘书少监、集贤院学士副知院士,二人及王维为忘年之交。后张九龄拜中书令,孟浩然写了这首诗赠给张九龄,目的是想得到张九龄的引荐。

(18)、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19)、或许诗人的这种思乡之苦,前路迷茫之感,我们也曾经有过。很多时候,远离家乡的我们也不知道自己未来将要如何发展,这种迷茫我相信很多人深有体会。不得不承认,孟浩然的这首经典诗作写进了我们很多人心中,尤其是那些远离家乡,在外独自打拼的人们,前途虽然光明,但道路难免荆棘密布,读了这首诗,希望能慰藉你孤独迷茫的心。

(20)、“广陵:你知道它在哪里吗?它就是现在江苏省的扬州市

(1)、(诗评)“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这是李白对孟浩然的评价。孟浩然的诗,词句简约,明白晓畅,易于诵读。这首又是五绝,字数不多,很适合初学者。《宿建德江》,简约版的《春江花月夜》。

(2)、语文S版六年级上册,第15课《古诗三首》,

(3)、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山行(唐)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4)、在短短的一首诗里,诗人从早晨联想到昨夜,从晴光大好跳到一夜风雨,从鸟儿啁啾想到花儿零落,把一个宁静平常的早晨描写得丰富多采,好像山间的一条小溪,蜿蜒跌宕,趣味横生,让我们不难体会出诗人对于春天的喜爱和怜惜之情。

(5)、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6)、《春晓》这首诗,是孟浩然早年在家乡鹿门山的时候写的。春晓指的是一个春天的早晨。我们来看看诗人在这个春天的早晨里记下了什么事呢?

(7)、(国学启蒙《增广贤文》教念)(2)是亲不是亲,非亲却是亲

(8)、除此之外,秦书宝还找来了很多六七十年代父辈使用过的一些老物件。防雨的木马扎、手摇砂轮机等这些记录老一辈历史的珍贵老物件.....

(9)、村里常见的可能就是各种藤蔓爬满墙的样子,其实是农家种的丝瓜藤给增添的别样房屋绿化。

(10)、(诗评)读此诗时,正值春节。古代的“元旦”,是农历新年。正要讲一个故事:“古代有个叫做‘年’的怪兽……”小朋友打断说:“我早就知道了……”三滴汗。

(11)、胡令《小儿垂钓》:蓬头稚子学垂钓,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12)、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咏柳》唐·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13)、《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14)、(诗评)春节过了,小朋友快开学了。带他/她一起去放风筝吧,把这首诗背下来不成问题。

(15)、创造“黄保余语文”后,将教学讲义出版,每本教辅书都畅销十万册以上,其中《语文阅读得高分策略与技巧》一书多年位列当当网教辅书销畅榜年度第一名。仅评论数量超过四万条,连续两年入选中国品牌教辅导top榜。   

(16)、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车声上路合,柳色东城翠。花落草齐生,莺飞蝶双戏。空堂坐相忆,酌茗聊代醉。——《清明即事》

(17)、《悯农》: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18)、写作背景 这首诗是诗人隐居在鹿门山时所作,意境十分优美。

(19)、(诗评)让孩子理解一个老人的心态,学习用他人的视角看人看事。老人眼中的“儿童”,就是“笑问客从何处来”,如此憨痴烂漫。

(20)、烟花:形容柳絮如烟、鲜花似锦的春天景物,指艳丽的春景。

(1)、孤烟村际起,归雁天边去。——孟浩然《南归阻雪》

(2)、国学启蒙-(增广贤文教念)(1)昔时贤文,诲汝谆谆

(3)、敬请尚赏:我把自己学过的一部份写出来吧!希望能得到你得检阅。

(4)、大井水库, 一眼望不到头的辽阔水域,周边的农作物在遇到干旱的时候都会利用该水库的水来灌溉农作物。

(5)、不同于李白的豪迈与浪漫,孟浩然是山水田园诗的代表性人物,他出生在湖北襄阳的大户人家,年轻时没有像其他人一样为仕途奔波,23岁就与好友隐居鹿门,只不过一年之后,这位好友就离开了他,去长安参加科考,所以在不久之后,孟浩然也结束了自己的隐居生活,开始四处游历。

(6)、碧空尽:消失在碧蓝的天际。尽:指帆影消失。碧空:一座“碧山”。

(7)、诗歌一二句“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诗人说他在温暖的春夜中,由于睡得十分香甜,竟不知不觉睡到了天亮。早晨天气晴好,所以到处传来鸟儿们叽叽喳喳的鸣叫声。

(8)、余亦赴京国,何当献凯还。——孟浩然《送陈七赴西军》

(9)、24独坐敬亭山李白64惠崇《春江晓景》苏轼

(10)、走进杜岗村的农贸市集,宽敞的大棚内,80年代复古气息扑面而来,各种农产品依次陈列。

(11)、(诗评)秋凉,露重。父女举头望月,恰恰看到“月似弓”。

(12)、译文:空寂的山中不见一个人,只听到一阵人语声。太阳的一抹余晖返人深林,又照到林中的青苔上。

(13)、下面,我们一起来朗诵这首清新优美的春之诗吧!

(14)、李白与孟浩然的交往,是在他刚出四川不久,正当年轻快意的时候,他眼里的世界,还几乎象黄金一般美好。比李白大十多岁的孟浩然,这时已经诗名满天下。他给李白的印象是陶醉在山水之间,自由而愉快,所以李白在《赠孟浩然》诗中说:“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再说这次离别正是开元盛世,太平而又繁荣,季节是烟花三月、春意浓的时候,从黄鹤楼到扬州,这一路都是繁花似锦。而扬州呢?更是当时整个东南地区繁华的都会。李白是那样一个浪漫、爱好游览的人,所以这次离别完全是在很浓郁的畅想曲和抒情诗的气氛里进行的。李白心里没有什么忧伤和不愉快,相反地认为孟浩然这趟旅行快乐得很,他向往扬州,又向往孟浩然,所以一边送别,一边心也就跟着飞翔,胸中有无穷的诗意随着江水荡漾。

转载请注明出处阿文说说网 » 孟浩然的诗小学10首简单精辟134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