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安平精辟91条

朱安

1、朱安禹

(1)、先生料我不识字,书信从不避我,我于是看到作人递来的绝交书。

(2)、鲁迅在日本留学7年回国后,经历了“五四”新文化运动,成为无产阶级领导的文化新军的伟大旗手。

(3)、鲁迅收到回信自然心里不悦,但后来,他和她还是成婚了:母亲装病催他速回,他回来后,自己才知道是被骗回来结婚的。鲁迅和朱安结婚后不久,便迅速逃回了日本。

(4)、一番讨好没有博得鲁迅一点好感反倒令他更反感这个目不识丁的女人了。

(5)、朱安四五岁的时候,有一天被带进一个小房间,大人让她脱了鞋袜,把脚浸在一盆暖水中。过了一会儿,她的妈妈和两个女佣人或亲戚把她按住,拿出特别编制的长棉布条,把她的四只脚趾向脚底屈折,用湿布条一层一层地裹起来。

(6)、因为鲁迅提倡新思想,周家人也知道鲁迅的秉性,怕他在婚礼上做出什么“不合规矩”的事,就一起来劝诫鲁迅。

(7)、然而,正是这种内心不愿意,行动上却不抗争的矛盾,让可怜又无辜的朱安几乎一辈子独守空房。

(8)、然而一切都不会好,只会越走越远,她就这样在岁月中蹉跎了自己,就像那只蜗牛,一点一点的往上爬,她相信总有一天能爬到墙顶,走进鲁迅的心里,但鲁迅终究不是胡适,朱安也不是江冬秀,她的顺从和坚守让她失去了逆袭的土壤,鲁迅要的是白玫瑰,而她拼尽余生的力气,终究也没能成为他心口上的一颗朱砂痣。

(9)、俞芳听到这话时意外,她想不到一向沉默寡言的大师母会说出这番话来,后来,在回忆这段过往时,她充满同情地说:

(10)、作为一个目不识丁的女子自然不能够理解文人的情怀,若要说是自己做错了什么才惹得大先生生气,那也是不可能的自己才嫁过来两天而已,可是大先生为什么一句话都不愿和自己说?

(11)、“大嫂,你虽是旧式妇女却不愚钝。你很聪慧,大哥不接受你或是先入为主的偏见,以为婚姻自主就是好。

(12)、这着实让传统人家朱家难办,不裹脚的姑娘怎么能出去见人呢?

(13)、朱安说:“你们总说鲁迅的遗物要保存,我也是鲁迅的遗物,你们也得保存我呀”。此情此景,不免令人闻者落泪,见者伤心。朱安等了鲁迅一辈子,终也没能等到他的“回心转意”,反而只能眼睁睁的看着鲁迅和师妹许广平结婚生子而无能为力。

(14)、“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我的人生依附于丈夫,而我丈夫他是大器之才,他的命运系于国运。我的一生,便在天翻地覆的历史洪流中,颠沛流离,支离破碎。

(15)、砖塔胡同六十一号,先生与我的新居。我是欢喜的。兴许这样的独处,可以拯救我。

(16)、她只能看着丈夫在天上飞,她在墙根上爬,看着他扑扇着翅膀飞远,消失到她的生活之外,再也看不见。

(17)、直至举行婚礼后,鲁迅认为他的义务已经尽到了,所以他可以继续在外求学了。

(18)、在鲁迅的鼓励下,许广平像一名迅速成长起来的斗士一样,写过不少揭露北洋政府阴暗面的檄文。

(19)、1909年8月,鲁迅结束自己的留学生涯,回到了绍兴。朱安对丈夫的回来,还是很高兴的。俗语说”久别胜新婚“,然而连新婚燕尔的喜悦都没尝过的朱安,怎可能从丈夫那里尝到久别的欢喜之情?

(20)、1901年,已经年满二十却依然在读书的鲁迅被其母亲瞒着偷偷和朱家父母合了八字,定下了婚姻。在哪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封建时代,即使是鲁迅也不能完全的违抗母亲的意志,否则就是不孝,更何况那时候的鲁迅只是一个二十出头的小伙子,依然懵懂。

2、朱安平

(1)、鲁迅在日本学有所成以后,回到祖国开始著述立说,教书育人。尤其是在上海某些大学任教时,他的才华自然会引起年轻大学生们的拥护与爱戴。看到这些活力四射的年轻大学生,对比家乡那个裹着小脚、目不识丁的农家女,可以想象出来先生当时的思想感受。

(2)、1906年,鲁迅在母亲安排下与朱安女士成婚,这段婚姻给鲁迅带来了无限的痛苦和煎熬。1925年,鲁迅和许广平相识恋爱,才摆脱了这种寂寞、凄凉的生活。但鲁迅一直未解除和朱安的婚姻关系,且在经济上供养着她。两人的婚姻关系一直持续到1936年鲁迅去世,长达30年之久。

(3)、而朱安虽然出身于小商人家庭,没有体面的家世,却在经济上较为宽裕。

(4)、先生回国已经两年,先后在浙江两级师范学堂和绍兴中学堂当教员,现在是绍兴师范学校校长。他从不归家过夜,只是偶尔行色匆匆地回来,怀抱许多书,我看不懂。他和娘娘说话,说“国民革命”“中华民国”,大抵是些国事,他知我不懂,便不对我说。我沉默地听,寂静地看,他时而激昂、时而悲愤的模样,我很喜欢。他是做大事的人。

(5)、人生总要谢幕的,尤其对朱安来说。生亦何欢?死亦何苦?她的一生,都是在不停地奉献,所求的东西,少之又少。死亡,也是一种解脱。至少死亡把她从“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的痛苦中解脱了出来。

(6)、但是对于这段婚姻,世人也有着许多的非议,因为许广平并不是鲁迅的原配。在其之前,鲁迅先生还有一个叫做朱安的妻子。

(7)、题主在正题的附言后,提出了一个让现代人进行选择的问题,说直白一点,就是选择朱安还是许广平。并且分别给朱安和许广平戴上了一顶帽子,朱安是“保持传统忠贞道德”,而许广平是“风流型”。

(8)、虽然朱安的建议在当时是个社会常规,但她发出这封信也真要鼓足勇气,她请自己的兄弟帮忙写信。

(9)、“我好比是一只蜗牛,从墙底一点点往上爬,爬得虽累,总有一天会爬到墙顶的。可是现在我没有办法了,我没有力气爬了。”

(10)、不久周太太去世后,朱安就拒绝继续接受周作人的“帮助”,不为什么就因为大先生生前和他反目了,所以不想再接受。

(11)、鲁迅再与家人团聚的时候,已经是1919年。

(12)、先生是摩登人物,对这新气象,自然是喜悦的。我却是个旧人。贴着“包办婚姻”,迈着三寸金莲,被风云突变的世道裹挟着,颤巍巍地撞进新时代,往哪里走,我不知道。

(13)、也许就像他说的,“她是我母亲的太太,不是我的太太。这是我母亲送我的礼物,我只负有赡养的义务,爱情是我所不知道的。”

(14)、朱安得知这个消息后,心里自然极难受,那几日:她做的饭菜也格外难吃,甚至切菜也不及以前平整了。鲁老太太察觉到了异样,但知道事情原委的她并未说什么。

(15)、过往的岁月教会我,人的一生中有一个字,冷,彻骨的冷。所以我会在星稀的冬夜,点一堆火,慢慢想你。想起风陵渡口初相逢,那个清癯疏淡的少年对我说,你名朱安,家有一女,即是安。

(16)、朱安通过观察后发现:丈夫似乎想忽略自己,实际上,鲁迅也是刻意对她视而不见,毕竟,这样一来,他的痛苦总归要少些。

(17)、“生为周家人,死为周家鬼”是她临终的遗愿,她的坟墓没有墓碑也没有碑文,甚至现在己无法找寻,但我们不应忘记这位伟大的女性为支持鲁迅事业所做的无私贡献。朱安在感情上是十分孤独的,对于朱安我们不得不表示深切的同情。我们更不能超越时代的局限,去嘲笑朱安女士的心愿的荒谬与迂腐。

(18)、“旧社会留给你苦痛的遗产(朱安),你一面反对这遗产,一面又不敢舍弃这遗产,恐怕一旦摆脱,在旧社会里就难以存身,于是只好甘心做一世农奴,死守这遗产。”

(19)、他就是被评价为“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的鲁迅,被誉为“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占大领土的作家”。

(20)、朱安曾经寻求过改变,她和邻居的女孩学做体操,她甚至想过把头发剪短,她太想靠近她的大先生了。在朱安想着如何靠近他时,他却在策划如何更好地避开她。

3、朱安世

(1)、本来,鲁迅和朱安的婚期定在1902年冬天,也就是鲁迅从矿务学堂毕业的时候。

(2)、对朱安来说,卖丈夫的书是迫不得已的下下策。那时她的生活已经陷入只求温饱的状态。一碗稀粥,几块酱萝卜,窝窝头或者霉豆腐,就是她的一餐,仅能果腹而已,营养更无从谈起。面对前来劝阻她售书的人,朱安一言不发。她的倔强里面有着说不出的酸楚。对于一个生计没着落,没有儿女赡养,又没有赚钱能力的寡妇来说,谁能了解她内心的酸楚?但凡生活能将就下去,她是不会卖掉丈夫的书籍的。

(3)、尽管鲁迅这样冷漠的对待朱安,但她还是很关心鲁迅的身体,她知道鲁迅的烟瘾很重,经常深夜听到对门房间里传来咳嗽的声音,心里也万分不好受,等到天明鲁迅走后,朱安会偷偷地看一看鲁迅留下的痰迹里的血丝有没有增加。

(4)、一直到许广平出现后,朱安才放弃了与鲁迅“交好”的企图。

(5)、我不说话。两行清泪,惊碎长街清冷。他们兄弟二人已然恩断义绝,此地可堪留我?若回绍兴,我便成休妻弃妇,给朱家蒙羞。世人都说先生待我好,谁知我吞下多少形销骨立的荆棘?我一辈子,无论多难,只哭过两次。那是一次。

(6)、即便朱安已经尽可能地将丈夫生活照顾好了,可她的丈夫却也丝毫没有要和她“好起来”的趋势。即便如此,朱安也依旧没有放弃努力,她总觉得:只要自己全心照顾他,悉心服侍娘娘(婆婆),他一定会突然在某天察觉到她的好,并和她“好起来”。

(7)、至于她后留下的遗言,要和鲁迅葬在一起,众人都觉得不可能。后只能把她单独葬在北京西直门外保福寺,既没有和丈夫合葬,也没有陪婆婆葬在一起。死前她希望每逢七日,有人给她供水饭,至“五七”请和尚给她念经。这些都是她一生看重的旧习俗,但她并没有亲生子女,也不会有人认真为她操办这些事。

(8)、按理,当时医院检查结果刚出来,鲁迅应该和朱安多说几句,可他却是逃难似地抓住机会便离开了。荆有麟后来说:“他只是对朱安尽了义务,却不愿在病房多逗留一刻陪伴她,也不愿多说一句安慰温存的话。”

(9)、可朱安根本不知道那其实是日本的水果,她连听都没听过。

(10)、鲁迅到北京没几年,与弟弟周作人闹翻,搬出八道湾胡同,他咨询朱安的意见,问她愿意留在八道湾还是回绍兴老家,如果她回绍兴,鲁迅会给她寄生活费。

(11)、对于走到哪里跟到哪里的朱安,鲁迅曾悲哀地表示:“这是母亲给我的一件礼物,我只能好好地供养它,爱情是我所不知道的。”

(12)、女孩几乎天天造访,先生比任何时候都快乐。他放心我不识字,日记和书信都放在我卧房桌上。我于是知道,女孩叫许广平(鲁迅的第二任妻子)。她给先生写很多信,浓情蜜意溢于言表。我不明白,大抵又是新人做派。

(13)、周海婴后来说:“我知道在她(朱安)心里,是把我当作香火继承人来看待的。”

(14)、鲁迅拉着他们走出病房时,朱安还在追问自己的诊断结果,鲁迅听了只简单道:“没有什么,多养几天就好了。”说完,就匆匆走出了病房。

(15)、朱安是鲁迅先生的夫人,用鲁迅的话说,她是母亲送给他的礼物,可这个礼物鲁迅不喜欢,因此,尽管朱安本分持家,依然得不到鲁迅半点心。在那个思想追求解放,同时又是新旧交替的年代,像鲁迅这样有文化有思想的人,都想追求自己的恋爱自由,而家长们则抱着“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旧传统,于是,很多包办婚姻下的不幸福就产生了。徐志摩、胡适等等很多人,都遇到了这样的情况。有的人离婚了,像徐志摩,去追求自己的爱情和幸福。有的人凑合着过,结果过的还不错,像胡适。更多的人没有离婚,而且父母送的放家里,自己另外再找一个志同道合的,像鲁迅。

(16)、可若她不如此,那她将随时都有“连那仅有的名分”都守不住的可能。这个风险,朱安担不起,因为,她是一个完全靠依附丈夫而生存的旧式女子。

(17)、正如下花轿时掉鞋,在他面前,我如履薄冰,却总是弄巧成拙。我是爱他的,甚至允许他纳妾,可他不懂。只有娘娘疼惜我,打理周家上下多年,我不像周家媳妇,更似周家女儿。一九一九年,先生为了事业举家北上赴京,我于是离了这江南水乡,离了娘家。一别,竟是一世。

(18)、朱安做好后,怕鲁迅不要,故意放在鲁迅的衣服里,结果鲁迅发现后,还是给扔了出来。

(19)、她的反应除了显示孤苦无助之外,也表现出相当深刻的思考: 我好比是一只蜗牛,从墙底一点一点往上爬,爬得虽慢,总有一天会爬到墙顶的。可是现在我没有办法了,我没有力气爬了,我待他再好,也是没用。

(20)、另一位被寡母包办婚姻的民国文人胡适,他的妻子江冬秀不识字,其貌不扬,与朱安的境况近似,但是江冬秀身上的勃勃生机,是朱安所没有的。

4、朱安达国际机场

(1)、先生肺病,终日咳得厉害,只能吃流食。我写信给娘家小弟,托他去东昌坊口的咸亨酒铺买盐煮笋和茴香豆,那是先生爱的小食,寄过来,我磨碎煮进粥里。先生好一点后,我常走十里路去“稻香村”,这间南店北开的糕点铺,自制各式南味糕点,是先生极钟情的。先生恢复得很快,待我亦不似原先淡漠,甚至将我的卧室作为书房,莫不是一种恩赐。

(2)、“大哥是成大事之人,历史恰到岔口,所谓时势造英雄,他定会青史垂名。社会规范剧变,总有人成为牺牲品,庞然历史中,小人物的疼痛无足轻重。历史会忘了我们的。”

(3)、在这场包办婚姻中,朱安始终处于被动地位,她主动迎合鲁迅,可鲁迅却丝毫不解风情。

(4)、1899年,通过亲戚的斡旋,二十岁的朱安被介绍给一名周姓乡绅的长孙,叫周树人,当年十八岁,在南京一间新派学堂念书。绍兴当地的传统以妻子比丈夫大两三岁为佳,所以两人算是相当匹配,的缺憾是,周家经济颇为拮据。但是毕竟周家在绍兴还算是体面人家,对'老姑娘'朱安来说,这可能是理想的安排了。

(5)、不管如何,朱安跟着周母,无论是在故乡绍兴,还是随着周母被鲁迅接到北京或其它地方,应该说生活还是无忧的,不至于生活没有着落,并不是象题主所说的鲁迅“不管不问”。就是鲁迅先生和周母先后仙逝以后,许广平仍然承担着朱安的生活费。

(6)、我不说话。两行清泪,惊碎长街清冷。他们兄弟二人已然恩断义绝,此地可堪留我?若回绍兴,我便成休妻弃妇,给朱家蒙羞。世人都说先生待我好,谁知我吞下多少形销骨立的荆棘?我一辈子,无论多难,只哭过两次。那是一次。

(7)、鲁迅虽然对朱安冷漠无情,但是每同外人说起来,朱安总是说,“大先生待我挺好的,他每次买点心回来问过婆婆后都会再拿过来问我的。”

(8)、在亲友和邻里来问贺时,鲁迅回答:“这是母亲在娶媳妇。”据周冠五先生回忆,鲁迅与朱安拜堂时,一句话也没有讲,但他也不推辞。见了新媳妇照样一声不响,脸上有些阴郁,很沉闷。至此,朱安就成为名存实亡的鲁迅的挂名夫人。鲁迅和朱安也成了一对挂名夫妻。”两人开始了无爱的痛苦婚姻生活。

(9)、“好啊!听大哥讲,我只当你顽固不化。既然你追求进步,我断然全力助你。”

(10)、鲁迅成名后,朱安的娘家已经没什么人活着,鲁迅担心朱安孤苦伶仃无法生存,所以从未提出离婚,一直让朱安伴随鲁老太太一起生活。

(11)、鲁迅显然没有说实话,真实情况是:他并非不需要棉裤,而是不需要朱安做的棉裤。而此时,鲁迅与许广平的感情也已经进一步升温。

(12)、我也是他的遗物。你们怎么不考虑保护我,你们保护保护我啊!

(13)、他写下八个字:质雅腴润,人淡如菊。“形容大嫂,恰如其分。”

(14)、这实际上也是鲁迅对于这段莫名婚姻的一种救赎,如果朱安真的能够学习,或许两人之间会有共同的话题,进而培养出一些感情也未可知。

(15)、她的良苦用心他不懂,他的无奈她也不懂,彼此都不懂的婚姻,怎么会不累呢?

(16)、如果给鲁迅一块橡皮,让他擦去生命中不想关联的人,我想,他可能会擦去他的妻子朱安吧。

(17)、“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我的人生依附于丈夫,他是大器之才,命运系于国运。我的一生,便在天翻地覆的历史洪流中,颠沛流离,支离破碎。

(18)、“事实上,你也看到,信子是我自己选择的妻,她挥霍无度又常歇斯底里,大哥一味崇洋,未免太过激进。

(19)、此时的鲁迅和许广平已经做了两年多的师生,两人的感情也开始慢慢升温,若他们之间没有朱安隔着,此时两人恐怕早已结合了。

(20)、因为是鲁迅的原配,所以朱安的清苦生活很快就引来了社会的关注,各界人士也纷纷为她捐款。

5、朱安

(1)、鲁迅婚后,也曾想和朱安培养感情,奈何朱安是个小脚女人,还是个文盲,鲁迅曾教她认字,而她却嫌麻烦,不懂装懂,不会装会。鲁迅提到日本有一中蜜饯点心很好吃,朱安当即就点头说“是啦是啦,我吃过的,是很好吃”,然而那种点心是札幌的特产,在东京也不容易买到,更遑论朱安这个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小脚女人了。

(2)、“大哥是成大事之人,历史恰到岔口,所谓时势造英雄,他定会青史垂名。社会规范剧变,总有人成为牺牲品,庞然历史中,小人物的疼痛无足轻重。历史会忘了我们的。”

(3)、新娘名叫朱安,时年28岁,比鲁迅大25岁,1878年6月生于浙江绍兴。祖上曾做过知县一类的官。和旧中国很多中上家庭的女子一样,朱安从小被教养成一个切合传统要求的女人:懂得礼仪,待人厚道,脾气和顺,会做针线,擅长烹饪,识字很少,小脚。

(4)、有一次,母亲询问鲁迅:“朱安究竟有何不好?你为何不愿意跟她靠近?”

(5)、男方是周姓前任官员的长孙,今年18岁在南京一间新派学堂念书,虽然家里是穷了一点但还算的上是体面人家,而且在绍兴的惯例女方比男方大三岁是好的,这样又何乐而不为呢?

(6)、1906年7月25日,远在日本留学的鲁迅在母亲多次催促下,终于回到绍兴家中。

(7)、我们现在知道三观不合的人很难成为好朋友,以鲁迅金刚怒目的个性,老实巴交,唯唯诺诺的朱安岂能和鲁迅举案齐眉?

(8)、压架年来雪作堆,珍丛也是近移栽。肯令容易放春回。

(9)、只是鲁迅当时没有孩子,许广平又怀孕了,总不能让他打掉。

(10)、在清理旧物的同时,对家里的冗余人员也做了处理。

(11)、这比朱安裹着小脚更让鲁迅难以接受,这不是朱安心中的朱安,也不是鲁迅心中的朱安。

转载请注明出处阿文说说网 » 朱安平精辟91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