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一生的伟大事迹
1、诸葛亮一生的重大事件
(1)、曹操以为对方来进攻,又因雾大怕中埋伏,就派六千名弓箭手朝江中放箭,雨点般的箭纷纷射在草把子上。过了一会,诸葛亮又命船掉过头来,让另一面受箭。
(2)、诸葛亮说:“这天来不及了。从明天起,到第三天,请派五百个军士到江边来般箭。”诸葛亮喝了几杯酒就走了。
(3)、诸葛亮涕泣地说:“臣必定竭尽股肱的力量,报效忠贞的节气,直到死为止!”刘备又要刘禅视诸葛亮为父。延至四月,刘备逝世,刘禅继位,封诸葛亮为武乡侯,开设官府办公。不久,再领益州牧,政事上的大小事务,刘禅都依赖于诸葛亮,由诸葛亮决定。
(4)、做人要勤劳,唯有经过自己努力流汗耕耘的结果,才会甜美丰实,否则再好的良田,如果不勤于耕种,如何能有收成?现在一般人都希望自己发财,其实只要肯勤劳,就是一种财富;不勤劳,即使拥有万贯家财,也会坐吃山空。
(5)、鲁肃私自拨了二十条快船,每条船上配三十名军士,照诸葛亮说的,布置好青布幔子和草把子,等诸葛亮调度。第一天,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第二天,仍然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直到第三天四更时候,诸葛亮秘密地把鲁肃请到船里。鲁肃问他:“你叫我来做什么”诸葛亮说:“请你一齐去取箭。”鲁肃问:“哪里去取”诸葛亮说:“不用问,去了就明白。”诸葛亮吩咐把二十条船用绳索连接起来,朝北岸开去。
(6)、这回诸葛亮并没外出,但是还在草堂上睡午觉没醒,刘备便谦恭地拱手站在石阶上等候,直等到孔明睡醒,才得以晤面。诸葛亮为刘备的其诚所感动,答应出山辅佐刘备,终於干出了一番事业。
(7)、黄承彦曾对诸葛亮说:“听到你要选妻,我家中有一丑女,头发黄、皮肤黑,但才华可与你相配。”诸葛亮应许这头亲事,迎娶她。
(8)、孔明的才能思想于盛世可维持太平,却难以在乱世安定纷争。
(9)、汉中之战以刘备的胜利告终。七月,刘备自称汉中王。至此,完全实现了诸葛亮在“隆中对策”中制定的“跨有荆、益”的战略目标。
(10)、当今社会,不再是那么的迫切需要像诸葛亮一位英才带领国家,走向统一。可我们在按部就班地履行我们职责的时候,应该也想一想,这样做究竟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如果我们为做出一件事,而付出了比做这件事更大的成本和价值时,就应该是否考虑还有做下去的必要。同时也要牢记,机会转瞬即逝,过于小心谨慎,也有可能是你错失良机,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11)、建安二年(197年),诸葛玄去世,诸葛亮就在南阳耕种,平日好念《梁父吟》,又常以管仲、乐毅比拟自己,时人对他都是不屑一顾,只有好友徐庶、崔州平等人相信他的才干。
(12)、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也作伏龙),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时值曹操一统北方,孙权虎踞江东,刘表和刘璋控制荆、益二州,但无所作为。
(13)、吕蒙以白衣渡江乘机夺取荆州(主要是江陵和公安),后关羽被吴军擒获,遭到杀害,“失荆州”使得刘备元气大伤,蜀汉政权也开始走下坡路。
(14)、诸葛亮后才分析两军的情况,先说出自军散兵归还和关羽水军有万人,加上刘琦凡江夏士兵亦不下万人,再说出曹军远来疲弊,追刘备时,又用轻骑一日一夜行了三百多里,正是“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
(15)、鲁肃来到荆州,刘备依孔明之计放声大哭,孔明从旁说还了荆州,便无处安身。触动刘备心中伤处,而大哭不止,孔明于是要鲁肃转告孙权,暂缓讨回荆州。
(16)、经诸葛亮“踵迹增筑”的“山河堰”等水利工程至今还是汉中地区灌溉面积大的水利工程。据李仪祉先生考察而知,“山河堰尚灌褒城田八千余亩,灌南郑县田三万零六百余亩,灌酒县七千余亩,共四万六千余亩。”汉中市的六大名池,至今仍被利用。
(17)、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指诸葛亮运筹帷幄,精通术数,有神机妙算之能,)
(18)、 三国时期,诸葛亮因错用马谡而失掉战略要地——街亭,魏将司马懿乘势引大军15万向诸葛亮所在的西城蜂拥而来。
(19)、这两句诗表达了杜甫对蜀汉丞相诸葛亮雄才大略、辅佐两朝、忠心报国的称颂。诗人以高度凝练的语言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生活际遇、政治理想和辅国功业。
(20)、六月,李严因运粮不济呼诸葛亮还师。张郃追亮退兵至木门,中箭身亡——此为二出祁山。
2、梳理诸葛亮一生的大事
(1)、考虑到自己年事已高,而毕生所学还没有传人,诸葛亮打定主意,收服姜维,传授他治军用兵之法,希望自己死后姜维能够继承自己北伐曹魏、复兴汉室的遗志。后来姜维巧施离间计,让曹魏都督夏侯楙以为姜维已经投降蜀汉,姜维走投无路,又被诸葛亮拳拳爱才之心感动,后心甘情愿拜诸葛亮为师。后来诸葛亮死后,姜维继承诸葛亮遗志,保卫蜀汉近30年不灭。
(2)、也许是天命所定,在长期的体力透支下,诸葛亮身体日渐衰弱,而伐魏大业却一天比一天渺茫,不禁更加忧心,在这心力交瘁的情形下,终难逃病魔之掌,病逝于秋风萧瑟的五丈原上,享年五十四岁。
(3)、建安十六年,刘备以助刘璋为名,率兵数万入益州,于次年与刘备会师,攻取成都。蜀汉章武二年(222),刘备兵败夷陵(今湖北宜昌境),次年病亡。诸葛亮奉遗命辅佐后主刘禅。
(4)、(4)重视改进武器装备,改良后勤保障,一方面讲究武器质量,发现质量不好,追究主管者责任;一方面进行技术革新,力图以技术优势弥补兵力的寡弱。他所改革的连弩,成为极具威力的远射武器,并以此装备5000连弩士;又发明木牛流马,以节省人力,提高军粮运输效率。
(5)、排八阵:指的是刘备伐吴失败以后被陆逊追击在陆逊的行军路线上摆的一个石头阵,名为八卦阵,分成休、生、伤、杜、景、死、惊、开八门,这个阵势不但保护了刘备,还让陆逊受困其中后退兵。孔明自己对这个阵势十分推崇,声称可抵十万精兵。
(6)、黄承彦告诉陆逊:诸葛亮早就算到将来会有东吴大将陷入阵中,还叮嘱他到时候不要救东吴大将出来;但因为自己善心爱才,所以才救了陆逊。陆逊听后,感叹诸葛亮的才气,嘴上嘀咕:“孔明才气天下无双,只恨不能以师事之。”连陆逊都想拜诸葛亮为师,看来诸葛亮的才能在众多谋士中确实是无人能及。尽管黄承彦救下了陆逊,但后来他还是没能免除劫难,后死在东吴两宫争斗中。
(7)、我们今天所吃、穿、用的一切,都不是我们自己创造的,而是整个社会创造出来的价值,我们只有用的权利,但没有浪费的权利。每一滴汗水都需要被尊重,每一个物件也值得被珍惜。能真正懂得珍惜的人,一定是个珍惜生命的人,他也是有福之人。
(8)、上述实事说明,汉中盆地古代农田水利设施至今所产生的实际效用和不断改进利用,与诸葛亮当年在汉中休上劝农时,开拓农田、兴修水利、发展生产的丰功伟绩是分不开的。
(9)、建安十六年(211年),益州牧刘璋在张松的怂恿下,派法正到荆州请刘备率兵入,保护益州安全。诸葛亮认为机不可失,劝说刘备应允。诸葛亮便与关羽、张飞、赵云等镇守荆州,刘备亲自率军在谋士庞统的陪同下进入了益州。
(10)、司马懿就说:“诸葛亮平生谨慎,不曾弄险。今大开城门,比有埋伏。”然后他下令大家赶快撤退。三国时期,周瑜和诸葛亮各司其主,因诸葛亮才学渊博,计高一筹,使周瑜十分嫉妒。
(11)、诸葛亮的军事才能主要体现在五次北伐方面,虽然他设计的八阵图令人称奇,而且也发明了强的弓箭,但基本上是无功而返,说明了诸葛亮的军事才能确实有限,更多的只是书生纸上谈兵,并没有演义中说的那么传神,而且主要是以自保为目的,这其实也不能完全怪诸葛亮军事才能有问题,
(12)、面对臣强主弱这种尴尬的局面,诸葛亮迎刃而解,他不会借机篡位,因为对于蜀国而言,是臣是主毫无差距,蜀国无论如何于他而言就是家。他也不会卑躬屈膝,卑躬屈膝谄媚讨好从不存在诸葛亮的性格中。他只是适度地去做,尽全力地去做,更重要的是,诚诚恳恳真心实意地去做。这就是人们心中的那个诸葛孔明,托孤既尽殷勤礼,报国还倾忠义心。
(13)、连发弩是诸葛亮第一次出山发明的兵器。以前的旧弩,每次只能发射一支箭,于是诸葛亮把他改进了一下,发明一了一次可以发射十支箭。连发弩比一般的弩稍宽,射箭时平射,杀伤力极高。
(14)、东和:与东吴孙权联盟,诸葛亮毕生的政治方针都体现在这四个字上。后无论是两国的灭亡还是刘关张的死问题都出在没有“东和孙权”上。
(15)、曹操听到鼓声和呐喊声,就下令说:“江上雾很大,敌人忽然来攻,我们看不清虚实,不要轻易出动。只叫弓弩手朝他们射箭,不让他们近前。”他派人去旱寨调来六千名弓弩手,到江边支援水军。一万多名弓弩手一齐朝江中放箭,箭好像下雨一样。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仍旧擂鼓呐喊,逼近曹军水寨去受箭。
(16)、蜀章武元年(221年)七月,刘备为夺回荆州,亲率大军伐吴。章武二年(222年)刘备兵败夷陵(今湖北宜昌);八月,刘备撤退至永安。
(17)、八卦阵------只用石头阵就挡住了东吴天才将领陆逊。
(18)、上述实事说明,汉中盆地古代农田水利设施至今所产生的实际效用和不断改进利用,与诸葛亮当年在汉中休上劝农时,开拓农田、兴修水利、发展生产的丰功伟绩是分不开的。
(19)、遗憾之二:是辅佐刘备实在是历史给诸葛亮开的一个玩笑。
(20)、然而,生于乱世的他,虽然是刘备三顾茅庐才出山,但作为有才华的年轻人人,又怎么不想“闻达于诸侯”呢?虽然刘备看中的不是他的文学艺术方面的成就,而是他对天下的看法和能够成就刘备才能的展现。
3、诸葛亮一生的伟大事迹50字
(1)、武将射毕,曹操又让文官吟诗作赋,记录铜雀台落成之事。曹操正在兴头上,也赋诗吟唱。忽报东吴使节华歆前来。曹操看罢表章,与谋士定计使孙、刘相吞并。
(2)、蜀国在诸葛亮之后迅速灭亡,许多人把责任归咎于诸葛亮的人事安排上。
(3)、鲁肃答应了。他不明白诸葛亮借了船有什么用,回来报告周瑜,果然不提借船的事,只说诸葛亮不用竹子、翎毛、胶漆这些材料。周瑜疑惑起来,说:“到了第三天,看他怎样办!”
(4)、建安十三年(208年),刘表之妻刘琦后母蔡氏屡进谗言,刘表对刘琦渐渐不悦。刘琦数次向诸葛亮请教自安之术,但诸葛亮每每推辞,刘琦便在一次饮宴时用上屋抽梯之计令诸葛亮说出解决办法,诸葛亮便反问刘琦:“你不见到春秋时期申生在内而有危险,但重耳(指的是晋文公)在外却可得安吗?”当时黄祖被东吴杀害,刘琦便上荐为江夏太守外求自保。同年八月,刘表病逝,其二子刘琮继位,听到曹操南下的消息,遣使投降。刘备在樊城知道后,率军队和百姓南逃,曹军在当阳长坂追上并大破刘军。
(5)、如果要从三国中挑出一个诸葛亮服气的人,那么只有司马懿符合。司马懿虽然在智谋上比诸葛亮要差点,但是他的毅力远远要比诸葛亮强,脸皮比诸葛亮厚的多。诸葛亮北伐曹魏的时候,知道蜀汉贫穷国力不济,而自己身体状况也越来越差,只能指望速胜。在多次北伐没有成功的情况下,诸葛亮越来越着急,可偏偏司马懿仗着曹魏国力强盛高挂免战牌,和诸葛亮打持久战想要耗死诸葛亮。诸葛亮使用各种计策,司马懿都没能中计,后诸葛亮被逼无奈写了一封信羞辱诸葛亮,还派使者送女人的衣服给司马懿,骂司马懿不敢应战就像个娘们一样,想激司马懿出战。但是司马懿后竟然忍下了这奇耻大辱,还在使者面前笑嘻嘻地穿上了女人衣服。
(6)、建兴六年(228年)春,诸葛亮第一次北伐,诸葛亮设疑兵于斜谷,自己率大军攻祁山。张郃大破马谡于街亭,诸葛亮拔西县千余家返回汉中。
(7)、倘若孔明生于太平盛世,他定会尽心竭力,爱护百姓,使国家富强,人民安康。倘若孔明生于太平盛世,他定会以身作则,善体下情,使官场清明,行阵和睦。倘若孔明生于太平盛世,他定会爱国爱民,夙夜在公。倘若孔明生于太平盛世,他定为空前绝后的良臣!
(8)、经诸葛亮“踵迹增筑”的“山河堰”等水利工程至今还是汉中地区灌溉面积大的水利工程。据李仪祉先生考察而知,“山河堰尚灌褒城田八千余亩,灌南郑县田三万零六百余亩,灌酒县七千余亩,共四万六千余亩。”汉中市的六大名池,至今仍被利用。据考古调查统计,全区至今尚保留有汉以来的古堰七十多处,一些堰渠经历代使用维修,一直延用至今。同时各地在继承和学习古代开发利用水利资源经验的基础上,又不断增修了大批塘、库、陂池等水利设施。仅勉县就增修了能蓄十万立方水的水库三十七个;塘与陂池达三百多个;冬水田至今仍有五万多亩。
(9)、三国时代,谋士幕僚遍地,但是论计谋超群者无外乎卧龙、鬼才等寥寥几人。其中诸葛亮是三国时代公认的第一谋士,无论是在政治上的隆中对,还是经济生产上的木牛流马,又或者是军事上的八卦阵,在当时都是首屈一指,没有能超过他。纵观诸葛亮一生,名满天下,除了三分天下的伟大功绩外,他还有一个引以为傲的事迹,就是收了姜维这样一位军事人才继承遗志。但其实姜维并不是诸葛亮收徒的首选人,诸葛亮收姜维为徒完全是机缘巧合,事实上在诸葛亮心里,早已有了理想的人选。那么他们是谁呢?今天小编和大家分析一下诸葛亮想教的四个学生。
(10)、然而,纵观诸葛亮的一生,虽然伟大,但仍然有遗憾,以至于他真正的才能没有展现,更没有实现他伟大的抱负,而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超越自己能力而为之,竭尽全力,鞠躬尽瘁,而终只能草草收场,实在令人震撼。
(11)、聪明的人在历史上不是少数,曹操官渡之战以少胜多,周瑜施苦肉计,他们并不是不聪明的人,但他们难以称得上有大智慧的人。
(12)、诸葛亮3岁时母亲章氏病逝,诸葛亮8岁时丧父,与弟弟诸葛均一起跟随由袁术任命为豫章太守的叔父诸葛玄到豫章赴任,东汉朝廷派朱皓取代了诸葛玄职务,诸葛玄就去投奔荆州刘表。
(13)、诸葛亮平定南方之后,决定挥师北上,完成刘备兴复汉室的遗愿。通往北方的地形极其艰难,山多河多。爬山还好,关键是渡河,因为士兵们每次都要花很长的时间搭桥。诸葛亮也为此苦恼。一日,他联想到古人如何造镰钩,从而发明出了搭桥枪。搭桥枪的枪杆和红缨枪一样长,枪头程螺状(有点像现在的螺丝刀)。
(14)、诸葛亮北伐又称诸葛亮北伐中原,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为了匡扶汉室,统一中原,从228年春至234年冬先后兵出汉中,对曹魏发动的五次战争。
(15)、而且北方人不习水战,荆州百姓是被逼服从曹操,不是心服;后肯定地说曹操必定可打败。
(16)、周瑜见诸葛亮有才干,总想找机会除掉他。一天,周瑜以公务为由,要诸葛亮十日之内赶造十万支箭。诸葛亮一口就答应了,还说只要三天即可。
(17)、诸葛亮善用奇谋,运筹帷幄,用兵出神入化。草船借箭和空城计,巧妙运用敌人心理的故事家喻户晓,七擒孟获的远大卓识也脍炙人口。但诸葛亮之所以能成为人们心中真正拥有大智慧的形象,终是因为这些战略上的小聪明,没有淹没他志存高远、心胸宽广、心系百姓、忠诚正义的灵魂。
(18)、从出师表开始浅谈诸葛亮,单单凭几个自谦之词,就能感觉到诸葛亮对后主的君臣分明。抒发自己意见时,一字一句的“愚以为”摆清了自己对于持有并给出建议但并不强求的良好态度,怎么看都让人感觉既有对陛下的尊敬,也有着易让人接受的诚恳。文中还有多个细节,当评论侍中侍郎等人时,为了证明此皆良实,志虑忠纯,诸葛亮并没有直接亮出自己的看法,而是委婉地指出“先帝简拔为遗陛下”,君臣分明的同时,多了几分说服力。
(19)、诸葛亮大叹:“可惜法正故去,否则必能阻止陛下东征之举。”至章武三年(223年)二月,刘备病重,召诸葛亮到永安,与李严一起托付后事,刘备对诸葛亮说:“你的才能是曹丕的十倍,必定能够安顿国家,终可成就大事。如果嗣子(刘禅)可以辅助,便辅助他;如果他没有才干,你可以自行取度。”
(20)、世上有很多事情,不是你甘愿付出,就会有所收获的。想当年的诸葛亮,怀着满腔热血,出师伐魏。但由于他的过分谨慎,也丧失了大量的机会和民力。随后的几次兵败战役,同样因为他的小心思虑,错失了北上的大好时机。同时也在忧虑阿斗的政治能力,写下《出师表》以袒露心意,渴望他步入正轨。而远在身后的刘禅,因为权力架空,对他有所忌惮,加上宦官挑唆,一来二去,便内部矛盾,无法继续北伐,士气也有所低落。
4、诸葛亮一生的事迹简介图表
(1)、刘璋昏庸懦弱,张鲁在北面占据汉中,人民殷实富裕,物产丰富,刘璋却不知道爱惜,有才能的人都渴望得到贤明的君主。
(2)、火烧博望坡之后,曹操卷土重来,派曹仁和曹洪大军进攻新野。诸葛亮料新野呆不了,就留下空城,民房屋上藏硫磺等引火之物。曹军进城之后住入了民房。夜里狂风大作,埋伏在城外的刘备军往城里射火箭。大火迅速烧起来。曹兵逃奔出城,被刘备军截杀,大败而归。
(3)、建安十三年(208年)八月,刘表病逝,其二子刘琮继。当时托名为汉相的曹操统一北方后,率20万大军南下荆楚,听到曹操南下的消息,遣使投降。诸葛亮劝说刘备,及时攻打刘琮,可趁机占领荆州,刘备不忍。刘备在樊城知道曹操大军南下后,率军队和百姓南逃,曹军在当阳长坂追上并大破刘军。
(4)、蜀建兴三年(225年)春天,诸葛亮率军南征,临行前刘禅赐诸葛亮金鈇钺一具,曲盖一个,前后羽葆鼓吹各一部,虎贲六十人。
(5)、出师表-------千古文章,忠臣肺腑之言
(6)、当时的人都以此作笑话取乐,乡里甚至作了句谚语:“莫作孔明择妇,正得阿承丑女”,但也有一种说法指黄月英本人极美,因此遭到乡里其他年轻女性的嫉妒而诋毁她的容貌。
转载请注明出处阿文说说网 » 梳理诸葛亮一生的大事精辟66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