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骚中适合端午的名句精辟122条

有名的端午节古诗离骚

1、播放端午节和屈原的离骚

(1)、楚人悲屈原,千载意未歇。精魂飘何在,父老空哽咽。至今仓江上,投饭救饥渴。遗风成竞渡,哀叫楚山裂。——宋苏轼《屈原塔》

(2)、越人传楚俗,截竹竞萦丝。水底深休也,日中还贺之。

(3)、杨桴击节雷阗阗,乱流齐进声轰然。蛟龙得雨鬐鬣动,螮蝀饮河形影联。

(4)、槐夏阴浓,笋成竿、红榴正堪攀折。菖歜碎琼,角黍堆金,又赏一年佳节。宝觥交劝殷勤愿,把玉腕、彩丝双结。好是,龙舟竞夺,锦标方彻。此意凭谁向说。纷两岸,游人强生区别。胜负既分,些个悲欢,过眼尽归休歇。到头都是强阳气,初不悟、本无生灭。见破底,何须更求指诀。

(5)、《乙卯重五诗》  陆游·宋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粽包分两髻,艾束着危冠。  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  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

(6)、把似而今醒到了,料当年、醉死差无苦。聊一笑、吊千古。

(7)、门艾钗符关何事,付与痴儿呆女。耳不听、湖边鼍鼓。独炷炉香熏衣润,对潇潇、翠竹都忘暑。许及之《贺新郎》

(8)、画鼓喧雷,红旗闪电,夺罢锦标方彻。——宋黄裳《喜迁莺端午泛湖》朱颜老去,清风好在,未减佳辰欢聚。

(9)、端午节从何而来?前人传说是为了楚国大夫屈原。可笑的是楚江浩浩荡荡,竟不能洗去忠直之士的冤屈。

(10)、袨服华妆着处逢,六街灯火闹儿童。——《京都元夕》

(11)、谁家儿共女,庆端阳。——舒頔《小重山·端午》

(12)、风飒飒兮木萧萧,思公子兮徒离忧。——《九歌》

(13)、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离骚》

(14)、好是佳旦称觞,班衣拜舞,有鹓雏相对。后院婵娟争劝酒,端午彩丝双紧。——王迈《念奴娇》

(15)、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鬣。佳人相见一千年。——宋·苏轼《浣溪沙端午》下阕

(16)、浣江五月平堤流,邑人相将浮彩舟。灵均何年歌已矣,哀谣振楫从此起。扬枹击节雷阗阗,乱流齐进声轰然。蛟龙得雨鬐鬣动,螮蝀饮河形影联。刺史临流搴翠帏,揭竿命爵分雌雄。先鸣余勇争鼓舞,未至衔枚颜色沮。——唐·刘禹锡《竞渡曲》

(17)、杨桴击节雷阗阗,乱流齐进声轰然。蛟龙得雨鬐鬣动,螮蝀饮河形影联。

(18)、满江红.端阳前作千载悠悠,成习俗,天中端午。逢佳节,粼粼波上,百舟争渡。

(19)、——宋陈与义《临江仙》梅夏暗丝雨,春秋扇浪风。香芦结黍趁天中。

(20)、端午节庆时赏赐的一件宫衣代表了皇帝对臣子的关爱,送到忠君爱国的杜甫手中,他自然是倍感温存。臣子在君王面前,百姓在做官的面前,就像古时的女人在男人面前一样,都变得善解人意,体贴入微,受到一点恩宠就欣喜不已。故而处于上位的一方也乐意时时表现慷慨,施予恩德,积攒下爱与义的投资,以备不时之需。

2、离骚中适合端午的名句

(1)、端午临中夏,时清人复长。——唐李隆基《端午武成殿宴群官》

(2)、——宋文天祥《端午感兴》三首录二人命草头露,荣华风过尔。唯有烈士心,不随水俱逝。

(3)、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杜甫《端午日赐衣》

(4)、尔来又衰病,过午食辄噎。缪为淮海帅,每愧厨传缺。

(5)、意思是:凉爽的秋风不断吹来,洞庭湖中水波泛起,岸上树叶飘落。

(6)、译文:龙舟竞赛为的是深切悲念屈原的千古奇冤,忠烈之魂一去千载哪里还能回还啊?国破身死现在还能有什么呢?唉!只留下千古绝唱之离骚在人世间了!

(7)、一片笙歌催闹晚,忽然鼓棹起中流。棹如飞,棹如飞,水中万鼓起潜螭。

(8)、——宋刘克庄《乙卯端午》其一莫唱江南古调,怨抑难招,楚江沉魄。——宋吴文英《澡兰香淮安重午》幽欢一梦成炊黍,知绿暗,汀菰几度。

(9)、谁信骚魂千载后,波底垂涎角黍,又说是、蛟馋龙怒。

(10)、高咏楚辞酬午日,天涯节序匆匆。榴花不似舞裙红。无人知此意。歌罢满帘风。万事一身伤老矣,戎葵凝笑墙东。酒杯深浅去年同。试浇桥下水。今夕到湘中。——-陈与义《临江仙》

(11)、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

(12)、亦有鱼龙戏舞,艳晴川,绮罗歌鼓。乡情节意;尊前同是,天涯羁旅。涨绿池塘,翠阴庭院,归期无据。问明年此夜,一眉新月,照人何处?卢祖皋《小龙吟淮西重午》

(13)、钟馗啖鬼事荒唐,我却时思捉鬼尝。鬼混人间却不捉,君何能度好端阳。

(14)、乡情节意;尊前同是,天涯羁旅。涨绿池塘,翠阴庭院,归期无据。

(15)、乘龙兮辚辚,高驰兮冲天。(《九歌·大司命》)

(16)、菖蒲酒美清尊共。——欧阳修《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

(17)、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盐梅已佐鼎,曲糵且传觞。

(18)、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生绡画扇盘双凤。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欧阳修《鱼家傲》

(19)、梅霖初歇。乍绛蕊海榴,争开时节。角黍包金,香蒲切玉,是处玳筵罗列。斗巧尽输少年,玉腕彩丝双结。舣彩舫,看龙舟两两,波心齐发。奇绝。难画处,激起浪花,飞作湖间雪。画鼓喧雷,红旗闪电,夺罢锦标方彻。望中水天日暮,犹见朱帘高揭。归棹晚,载菏花十里,一钩新月。

(20)、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李隆基《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

3、端午节诗词离骚

(1)、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离骚》)

(2)、一片笙歌催闹晚,忽然鼓棹起中流。棹如飞,棹如飞,水中万鼓起潜螭。

(3)、珠帘枕簟芙蓉浦,画桨琴筝笮艋舟。拟向龙楼窥殿脚,可怜江北海西头。

(4)、事古人留迹,年深缕积长。当轩知槿茂,向水觉芦香。

(5)、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李隆基《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

(6)、《屈原庙》  唐崔·唐  谗胜祸难防,沈冤信可伤。  本图安楚国,不是怨怀王。  庙古碑无字,洲晴蕙有香。  独醒人尚笑,谁与奠椒浆。

(7)、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欧阳修《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

(8)、画鼓喧雷,红旗闪电,夺罢锦标方彻。——宋黄裳《喜迁莺端午泛湖》朱颜老去,清风好在,未减佳辰欢聚。

(9)、指九天以为正兮,夫惟灵修之故也。——《离骚》

(10)、侧闻屈原兮,自沉汨罗。造讬湘流兮,敬吊先生;遭世罔极兮,乃殒厥身。

(11)、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国亡身殒今何在,只留《离骚》在世间。张耒《和端午》

(12)、沈湘人去已远,劝君休对酒,感时怀古。慢啭莺喉,轻敲象板,胜读《离骚》章句。——杨无咎《齐天乐端午》

(13)、好酒沈醉酬佳节,十分酒,一分歌。——宋苏轼《少年游端午赠黄守徐君猷》

(14)、角黍包金,草蒲泛玉,风物依然荆楚。衫裁艾虎。

(15)、独炷炉香熏衣润,对潇潇、翠竹都忘暑。时展卷,诵骚语。

(16)、天中节此名称根据阴阳术数而来。明代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卷熙朝乐事》:“端午为天中节,是因为午日太阳行至中天,达到高点,午时尤然,故称之为天中节”。日本以五月五日为“男儿节”,可能也是据天中节而来,因其认为只有男子秉承天地中通之气。

(17)、三百内人连袖舞,一时天上着词声。《正月十五夜》

(18)、苟余心之端直兮,虽僻远其何伤?——《九章·涉江》

(19)、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文天祥《端午即事》

(20)、沅有芷兮醴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九歌·湘夫人》)

4、离骚写的有关端午节的诗

(1)、杂申椒与菌桂兮,岂维纫夫蕙芷!——《离骚》

(2)、蒹葭渚,不减潇湘深处。霏霏漠漠如雾,滴成一片鲛人泪,也似汨罗投赋。愁难谱,只彩线、香菰脉脉成千古。伤心莫语,记那日旗亭,水嬉散尽,中酒阻风去。

(3)、五月五日天晴明,杨花绕江啼晓鹰;使君未出郡斋外,江上早闻齐和声;

(4)、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叶里黄鹂时一弄。犹瞢忪。等闲惊破纱窗梦。

(5)、高咏楚辞酬午日,天涯节序匆匆。榴花不似舞裙红。无人知此意。歌罢满帘风。万事一身伤老矣,戎葵凝笑墙东。酒杯深浅去年同。试浇桥下水。今夕到湘中。——陈与义《临江仙》

(6)、入袂轻风不破尘,玉簪犀壁醉佳辰。——苏轼《浣溪沙·端午》

(7)、指九天以为正兮,夫惟灵修之故也。——《离骚》

(8)、主人恩义重。对景承欢宠。何日玩山家。葵蒿三四花。

(9)、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渔父》

(10)、嚼徵含商陶雅兴,争似年时娱悦。青杏园林,一樽煮酒,当为浇凄切。

(11)、曾不知路之曲直兮,南指月与列星。——《九章·抽思》

(12)、莫唱江南古调,怨抑难招,楚江沉魄。——吴文英《澡兰香淮安重午》

(13)、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李隆基《端午》

(14)、译文:国破身死后现在还有什么呢?只留下千古绝唱之离骚在人世间了!

(15)、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唐·李隆基《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

(16)、山与歌眉敛,波同醉眼流。游人都上十三楼。不羡竹西歌吹、古扬州。

(17)、旧俗传荆楚。正江城、梅炎藻夏,做成重午。门艾钗符关何事,付与痴儿呆女。耳不听、湖边鼍鼓。独炷炉香熏衣润,对潇潇、翠竹都忘暑。时展卷,诵骚语。

(18)、彩缕碧筠粽,香粳白玉团。逝者良自苦,今人反为欢。

(19)、指九天以为正兮,夫惟灵修之故也。——《离骚》

(20)、 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九歌·大司命》

5、有名的端午节古诗离骚是什么

(1)、端午(唐)文秀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2)、向道是龙刚不信,果然夺得锦标归。乙卯重五诗(南宋)陆游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3)、等闲惊破纱窗梦。念奴娇宋张榘楚湘旧俗,记包黍沈流,缅怀忠节。

(4)、流香涨腻满晴川。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

(5)、译文:年轻时,每逢佳节,总爱生出许多情感,现在老了,谁还有心思平白无故去感慨万千;在端阳这天,懒得学人家悬挂艾草和驱邪符的习惯,只祈望一盏蒲酒,共话天下太平。鬓发是一天比一天增加了银白,石榴花如红锦般射目,年年应节而开;可叹在岁月面前,圣贤也罢蠢人也罢都是瞬息过客,谁知道有几人湮没无闻,有几人名垂青史呢。

(6)、事古人留迹,年深缕积长。当轩知槿茂,向水觉芦香。

(7)、槐夏阴浓,笋成竿、红榴正堪攀折。菖碎琼,角黍堆金,又赏一年佳节。宝觥交劝殷勤愿,把玉腕、彩丝双结。好是,龙舟竞夺,锦标方彻。此意凭谁向说。纷两岸,游人强生区别。胜负既分,些个悲欢,过眼尽归休歇。到头都是强阳气,初不悟、本无生灭。见破底,何须更求指诀。

(8)、自天题处湿,当暑著来清。意内称长短,终身荷圣情。

(9)、高谈付梁罗,诗律到阿虎。归来一调笑,慰此长龃龉。

(10)、水饼既怀乡,饭筒仍愍楚。谓言必一醉,快作西川语。

(11)、渔家傲(宋)欧阳修五月榴花妖艳烘。绿杨带雨垂垂重。

(12)、屈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今留。江亭暇日堪高会,醉讽离骚不解愁。

(13)、关于端午节的诗句:端午节古诗有哪些,有名端午节古诗

(14)、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苏轼《浣溪沙·端午》

(15)、旧俗传荆楚。正江城、梅炎藻夏,做成重午。门艾钗符关何事,付与痴儿呆女。耳不听、湖边鼍鼓。独炷炉香熏衣润,对潇潇、翠竹都忘暑。时展卷,诵骚语。新愁不障西山雨。问楼头、登临倦客,有谁怀古。回首独醒人何在,空把清尊酹与。漾不到、潇湘江渚。我又相将湖南去,已安排、吊屈嘲渔父。君有语,但分付。

(16)、但夸端午节,谁荐屈原祠。把酒时伸奠,汨罗空远而。

(17)、端午节的第三个传说,是为纪念东汉孝女曹娥救父投江。曹娥是东汉上虞人,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当时孝女曹娥年仅十四岁,昼夜沿江号哭。过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就此传为神话,继而相传至县府知事,令度尚为之立碑,让他的弟子邯郸淳作诔辞颂扬。孝女曹娥之墓,在今浙江绍兴,后传曹娥碑为晋王义所书。后人为纪念曹娥的孝节,在曹娥投江之处兴建曹娥庙,她所居住的村镇改名为曹娥镇,曹娥殉父之处定名为曹娥江。

(18)、回首独醒人何在,空把清尊酹与。漾不到、潇湘江渚。

(19)、红旗高举,飞出深深杨柳渚。——黄裳《减字木兰花·竞渡》

(20)、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张耒《和端午》

(1)、到头都是强阳气,初不悟、本无生灭。见破底,何须更求指诀。

(2)、五月符天数,五音调夏钧。旧来传五日,无事不称神。

(3)、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离骚》)

(4)、《临江仙·高咏楚词酬午日》  陈与义·宋  高咏楚词酬午日,天涯节序匆匆。榴花不似舞裙红。无人知此意,歌罢满帘风。  万事一身伤老矣,戎葵凝笑墙东。酒杯深浅去年同。试浇桥下水,今夕到湘中。

(5)、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他遭谗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

(6)、是玉莲堂上好,跃来夺锦看吴儿。——宋黄公绍《潇湘神端午竞渡棹歌》十首录三当年忠血堕谗波,千古荆人祭汩罗。

(7)、五日(选一)陈子龙吴天五月水悠悠,极目烟云静不收。拾翠有人卢女艳,弄潮几部阿童游。

(8)、问明年此夜,一眉新月,照人何处?——宋卢祖皋《小龙吟淮西重午》下阕深院榴花吐。画帘开,束衣纨扇,午风清暑。

(9)、碧艾香蒲处处忙。谁家儿共女,庆端阳。——舒頔《小重山·端午》

(10)、竹西歌断芳尘去,宽尽经年臂缕。梅黄后,林梢更雨。

(11)、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

(12)、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九歌·湘夫人》)

(13)、吴天五月水悠悠,极目烟云静不收。拾翠有人卢女艳,弄潮几部阿童游。

(14)、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15)、方殿临华节,圆宫宴雅臣。进对一言重,遒文六义陈。

(16)、幽寻未云毕,墟落生晚烟。——苏轼《端午遍游诸寺得禅字》

(17)、小雨湿黄昏。重午佳辰独掩门。巢燕引雏浑去尽,销魂。空向梁间觅宿痕。

(18)、楚湘旧俗,记包黍沈流,缅怀忠节。谁挽汨罗千丈雪,一洗些魂离别。赢得儿童,红丝缠臂,佳话年年说。龙舟争渡,搴旗捶鼓骄劣。谁念词客风流,菖蒲桃柳,忆闺门铺设。嚼徵含商陶雅兴,争似年时娱悦。青杏园林,一樽煮酒,当为浇凄切。南薰应解,把君愁袂吹裂。

(19)、风雨天涯芳草梦,江山如此故都何!流棹西来恨未消,鱼龙寂寞暗风潮。楚人犹自贪儿戏,江上年年夺锦标。

(20)、意思是:世上的人都混浊,唯独我清白。众人都喝醉了,唯独我清醒。

(1)、曾不知路之曲直兮,南指月与列星。——《九章·抽思》

(2)、余处幽篁兮终不见天,路险难兮独后来。——《九歌》

转载请注明出处阿文说说网 » 离骚中适合端午的名句精辟122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