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戴的诗
1、马戴的诗,楚江怀古
(1)、灞原上的秋风细雨初定,傍晚看见雁群南去不停。
(2)、结尾两句意味深长,诗人享受禅院里美妙氛围,不仅幽静安谧,而且禅意悠悠。既然“此中能宴坐”,又何必去远离尘世的深山丛林。宴,即清闲的意思。
(3)、开头二句写诗人在黄昏日落之时,满怀惆怅地遥望乡关,首先跃入眼帘的是仰视所见的景物:“孤云与归鸟,千里片时间。”晚云孤飞于天际,归鸟投宿于林间,凭着它们有形和无形的羽翼,虽有千里之远也片时可达。诗以“千里”与“片时”作强烈比照,写出云、鸟的自由无碍和飞行之速。
(4)、首联中的“片”,指片刻。诗人抬目,向天而望,只见片片孤云与归林的鸟儿,顷刻间就已飞出千里之外,诗人将这瞬间景观轻松的以十个字概括完成,看似即景而作,实则是为后面的诗句埋下伏笔。
(5)、这首边塞诗描写将士们冒雪夜袭敌营,场面壮观,气势豪迈。作者把将士们一往无前、奋勇杀敌的风采,表现得淋漓尽致,也极为生动。首句就精彩,“金带连环束战袍”。作者从“战袍”着眼,一个“束”字,写金带紧紧扎住战袍,战士的形象就显得庄严雄壮,威武剽悍。
(6)、岭猿同旦暮,江柳共风烟.——刘长卿《新年作》
(7)、灞上为作者来京城后的寄居之所。作者进身无门,困居于此,有感于秋节变换,身世落寞,作此诗慰藉愁情。
(8)、沈德潜评此诗云:“意格俱好”(《唐诗别裁》)这里所说的“意”,是指诗的思想感情,全诗以乡愁为主题,曲折地表现了诗人的坎坷不遇,而不显得衰飒;所谓“格”,主要地是指谋篇布局方面的艺术技巧。这首诗在艺术上突出的特色,可以说就是:情景分写。情与景,是抒情诗的主要内涵;情景交融,是许多优秀诗作的重要艺术手段。然而此诗用情景分写之法,却又是另外一番景象。
(9)、一些失意的文人更是希望借助禅宗,抒发感怀、排遣愁闷。马戴是中唐诗人,很多人对他并不了解,甚至感到陌生。不过他的诗歌作品,却被当时很多著名诗人推重,下面分享马戴的一首禅诗,不落俗套,更充满禅趣。
(10)、纵览全篇,不仅结构紧密,而且造语精美。作者通过一次“夜劫”战斗,浓墨重彩地刻画出戍边将士的丰神威仪和英勇顽强。这首诗充满激情,令人感到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更体现了大唐王朝雄浑的精神,不愧是一篇难得的边塞诗。
(11)、——《鹧鸪天·织女初秋渡鹊河》宋,无名氏因念邃馆香闺,玉肌花貌,有盈盈仙子。——《念奴娇·凌空宝观》宋,蔡伸玉京初侍紫皇君,金缕鸳鸯满绛裙。
(12)、尔后多少时,四朝二十年。贼骨化为土,贼垒犁为田。
(13)、在岁月面前无论是圣贤还是愚人都是瞬息过客,谁知道有几人湮没无闻,有几人名垂青史呢。
(14)、东海,汉朝为郡,唐朝为县,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有唐一代,诗人辈出,群星璀璨,虞臣先生跻身其中,直追盛唐,亦一代诗宗巨擘也。然环顾国内,研究虞臣先生者,可谓少之又少;放眼港城,则愈加微乎其微矣!孰料虞臣先生诗歌之研究竟乃热门中之冷门!予乃慨然长叹:长此以往,中华斯文一脉,岂非式微乃至中断乎?
(15)、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白居易《琵琶行》
(16)、(解释): 飞遁:指隐退。指隐退而远离尘俗。
(17)、每一次(分享),每一条(留言),都是您对我的鼓励!(星标)每日解读诗词,就不会再走丢啦!
(18)、✦灞上:古代地名,也称“‘霸上”,在今陕西省西安市东,因地处灞陵高原而得名,唐代求功名的人多寄居此处。✦灞(bà)原:即灞上。✦雁行(háng):鸿雁飞时的整齐行列。南朝梁简文帝《杂句从军行》:“逦迤观鹅翼,参差睹雁行。”✦频:连续不断。
(19)、她纤细柔眉,是用好水墨松脂也调不出之淡雅脱凡;眸横秋水,是千山冰湖才能氤氲出的灵秀出尘;一身我见犹怜却又异常冰冷的优雅气质,任谁看了都要瞠目咋舌。但见这清百冷女子,柳眉一皱这美丽清冷的女子,忽然笑了,如深夜娇艳的百合,在风中无声微笑,她洁白的身姿是月光中那般耀眼的存在。
(20)、年少时,每逢佳节总爱生出许多情感,现在老了,谁还有心思平白无故去感慨万千;
2、马戴的诗经典30首诗
(1)、(举例造句): 我羡慕那种飞遁离俗的隐居生活。
(2)、西邻有女真仙子,一寸横波剪秋水,妆成只对镜中春,年幼不知门外事。——《秦妇吟》唐,韦庄
(3)、只见一只白玉般的纤手掀开帷幕,走进一个少女来.那少女披着一袭轻纱般的白衣,犹似身在烟中雾里,看来约莫十六七岁年纪,除了一头黑发之外,全身雪白,面容秀美绝俗,只是肌肤间少了一层血色,显得苍白异常.
(4)、颈联两句写佳人排遣愁绪之途径及彼时之心绪。“幽怨贮瑶瑟”一句写佳人弹奏瑶瑟以遣忧愁。“瑶瑟”乃以玉装饰之琴瑟。“瑶”字写出琴瑟之精美绝伦。自古弹奏“瑶瑟”皆为佳人之专利。《史记·封禅书》曾如此记载:“太帝使素女鼓五十弦瑟,悲,帝禁不止,故破其瑟为二十五弦。”“素女鼓五十弦瑟”,太帝竟悲不自胜,足见瑟之音调悲伤凄怆。既如此,佳人奏瑟以遣愁绪,其结果只能是幽怨更加幽怨,忧愁更加忧愁。“韶光凝碧林”之“韶光”者,美好之春光也。春光本无形,凝聚绿树林。一“凝”字便将无形之春光化为有形之树林,真所谓一字传神矣!春光美好,碧林繁茂,生机盎然,令人流连忘返,让人心驰神醉!王国维先生曾云:“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人间词话》)佳人登高望远,不见所思,弹奏瑶瑟,难遣愁怀,纵然是良辰美景,在佳人眼中亦自是黯然失色。此乃“以乐景写哀情”之对比写法也。惟其如此,方能以明媚之春光,反衬佳人之青春寂寞也。
(5)、《楚江怀古》共三首,是马戴于大中初年所创作的组诗。这三首诗以“怀古”为主旨,描绘了洞庭湖的美好风光,表达了对忠君爱国但报国无门的屈原的敬仰、缅怀,同时抒发了诗人贬谪远地、壮志难酬的悲伤忧苦之情。
(6)、罗盖轻翻翠,冰姿巧弄红。晚来习习度香风。疑是华山仙子、下珠宫。——《南歌子·罗盖轻翻翠》唐,姚述尧
(7)、首联两句乃是写景,然景中含情。“初日照杨柳”一句,写初生之太阳光芒万丈,照在依依杨柳之上。“初日”之升,极其雄伟壮丽,杨柳依依,多有柔美婀娜。此情此景,既大气磅礴,又轻快明丽。“初日”新升,充满希望,令人精神振奋;弱柳扶风,婀娜多姿,让人赏心悦目。表面看来,此句乃“以乐景写乐情”也,然倘细细思之,其实不然。此处明写景物,暗用典故,别有深意。据《三辅黄图》记载:“灞桥在长安东,汉人送客至此桥,折柳赠别。”古人之所以“折柳赠别”,一则“柳”“留”谐音,有挽留之意,“丝”“思”谐音,有思念之情;二则柳条细长柔软易绕,有柔情萦绕和感情绵长之意。不难看出,杨柳实乃离愁别绪之情感载体。故首句并非仅仅表现欣赏美景之欢愉,更有思远怀人之愁郁。“玉楼含翠阴”一句写琼楼玉宇掩映在翠柳绿荫之中。“玉楼”一词,乃是用“玉”之美丽高贵形容屋宇楼台之美轮美奂。“玉楼”如此富丽堂皇,想必其中居住之人亦必大家闺秀也。“翠阴”一词则极写“玉楼”周围环境之清幽静谧。如此清幽静谧之环境,恰恰表现出佳人孤寂幽怨之心绪。该句句式极有特点,本当为“翠阴含玉楼”,诗人却调整为“玉楼含翠阴”,此亦反常句法也。究其原因,一为叶韵所致,二为推陈出新。通常情况,“玉楼”掩映于翠柳深处,然虞臣先生却一反常理,而云“玉楼含翠阴”,似乎乃“玉楼”口中含蕴“翠阴”并吐而出之,如此写来,好处有二:一则巧用拟人,赋予“玉楼”以人格化之内涵;二则“玉楼”“翠阴”本位静态,然诗人着一“含”字,便化静为动,真妙趣横生矣!该句“看似寻常”却匠心独运,真可谓“戛戛独造”也!
(8)、暂驭青鸾紫凤,来玩十洲三岛,旌旆卷芙蓉。身在大江表,名系绛霄宫。
(9)、马戴(799年—869年),晚唐时期著名诗人。字虞臣,曲阳(今江苏东海西南)人。会昌年间进士。在太原李司空幕府中任掌书记,以直言获罪,贬为龙阳尉。得赦回京,终太学博士。与贾岛、姚合为诗友。擅长五律。《全唐诗》录其诗二卷。
(10)、因念邃馆香闺,玉肌花貌,有盈盈仙子。——《念奴娇·凌空宝观》宋,蔡伸
(11)、他正辗转难眠,耳边忽然听到钟磬之声,诗人索性和衣来到户外,只见苍茫的天宇间星光灿烂,令人目不暇接;才子再转顾四周,“窗连夏木深”,草木葱茏,一派欣欣向荣。大自然可没有诗人的万千愁绪,一直按照客观规律运行,却让郁闷的诗人感到豁然开朗。
(12)、时康三载升平世。恭谢三朝礼。群臣禁卫带花回,龊巷儿郎精锐。战袍新样团雕拥,重隘围子队。绣衣花帽挨排砌。锦仗天街里。有如仙队玉京来,妙乐钧天盈耳。都民观望时,果是消灾灭罪。
(13)、公今在何官,被衮珥貂蝉。战袍破犹在,髀肉生欲圆。
(14)、寄卧郊扉久,何门致此身。 出自唐代马戴《灞上秋居》,全文翻译为: 灞原上已经风停雨定,傍晚时只见雁行频频。
(15)、作者以“玉佩”,指代朝廷的达官显贵;“朝天路”,也指代通往皇宫之路,说明这座寺院位置极其特殊。读者可以想象出,那些王公大臣平时一定也会经常来此上香、游览,寺院高僧的地位也就更加特别。诗人有幸得到上人的款待,也说明马戴的才华卓越。
(16)、接下来诗人又向读者介绍了这位大师,上人有一双慧眼,可以鉴察品评人物,那些凡夫俗子得到他的指点,都会深受启迪,甚至归林的鸟儿,都好像有了禅心。
(17)、第一首虽题“怀古”,却泛咏洞庭景致。诗人履楚江而临晚秋,时值晚唐,不免“发思古之幽情”,感伤自身不遇。首联先点明薄暮时分;颔联上句承接“暮”字,下句才点出人来,颈联就山水两方面写夜景,“夹”字犹见凝练;尾联才写出“怀古”的主旨,为后两首开题,而以悲愁作结。
(18)、曾与姚合、贾岛、殷尧藩、顾非熊等唱和。所作五律超迈时人。或叹不遇,或写旅愁,或咏风物,“优游不迫,沉著痛快,两不相伤”(《唐才子传》卷七),被称为深得五言律之三昧。《楚江怀古》、《落日怅望》、《灞上秋居》等,历来传诵。乐府诗《征妇叹》哀伤惨恻,有讽谕。七言绝句亦有佳作。
(19)、诗题怀古,实是抒发自己的感情,自己仕途失意,泛游楚江,听到猿啼,看到微阳、乱流等萧瑟清冷的暮秋景色,让诗人倍感寂寞悲凉,对景怀人,很自然地想起屈原来。云中君不见,竟夕自悲秋,他想起屈原《九歌》中的云中君。然而,云神无由得见,屈子也邈矣难寻,诗人自然更是感慨丛生了。
(20)、译文:轻罗小扇就像一朵优雅的白兰花,她的纤腰上裹着用玉装饰的锦带舞动着来自天上的轻纱。让人觉得她是来自天上的仙女,而她回眸一笑时的灿烂更胜过繁星的光华。
3、马戴的诗,楚江怀古视频
(1)、山暝听猿愁,沧江急夜流.——孟浩然《秦中感秋寄远上人》
(2)、首联描写送别环境。“洞庭秋色起”一句,大笔濡染,极其概括,只用一“起”字便将天地秋色囊括殆尽,非胸中有大丘壑者孰能为之!惟其描写概括,方给人留下无尽遐想之空间,读者自可驰骋想象绘一幅洞庭秋色图。秋风萧瑟,八百里洞庭,洪波涌起,船只于惊涛骇浪之中颠簸出没。湖中君山虽仍苍翠,却已绿中泛黄。苍苍蒹葭,染白一湖秋色,秋草枯萎,岸边一片枯黄。北雁南飞,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触目尽是凄凉,满怀皆为悲怆。伤春悲秋,自古以来,便是中国文人之传统,虞臣先生亦难例外。万木萧疏,天地肃杀,已令虞臣先生油然而生凄凉悲怆之感。南海乃蛮荒瘴疠之地,叔父此去或有性命之虞,倘如此,则叔侄阴阳两隔,永无见期,虞臣先生念此怎不痛断肝肠?退一步讲,纵然叔父性命无虞,叔侄二人天各一涯,虽相见有期,却饱受离别之苦,此无异于雪上加霜也。若说首句是从视觉入手,次句则从听觉落笔。“哀狖”者,哀鸣之猿猴也。猿猴之鸣,其声哀转凄厉,令人悲伤惨怛。郦道元《三峡》中便有“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之说。想此时,虞臣先生与叔父依依惜别,却传来猿猴之哀鸣,面对此情此景,叔侄二人又焉能不怆然而涕下耶?!此又雪上加霜也!首联写景,却又景中含情;不仅景中含情,而且情感递进:区区十字便包孕如此丰富之内容,真可谓以少少许胜多多许矣!
(3)、马戴工诗属文,其诗凝炼秀朗,含思蕴藉,尤以五律见长,善于抒写羁旅之思和失意之慨,蕴藉深婉,秀朗自然。代表作品有《落日怅望》、《楚江怀古三首》、《送人游蜀》、《灞上秋居》等。
(4)、《题女道士居不饵芝术四十余年。(一作秦系》
(5)、从这首诗可以看到,清微婉约的风格,在内容上是由感情的细腻低回所决定的,在艺术表现上则是清超而不质实,深微而不粗放,词华淡远而不艳抹浓妆,含蓄蕴藉而不直露奔迸。马戴的这首诗,可说是晚唐诗歌园地里一枝具有独特芬芳和色彩的素馨花。
(6)、仙宫一闭无消息,遥结芳心向碧云。——《仙女词》唐,杨衡柳条金嫩不胜鸦,青粉墙边道蕴家。
(7)、何处画功业,何处题诗篇。麒麟高阁上,女几小山前。
(8)、马戴的人生经历坎坷,青少年时期屡试不顺,多次落第,直到844年才终于登第,847年开始做太原幕府掌书记,马戴的性格豪爽,但却因耿直上言遭贬,马戴的仕途充满坎坷。
(9)、尾联写叔侄天各一涯、不得相见之感伤。叔父之往南海,而虞臣先生羁旅漂泊,行踪不定,叔侄二人相距动辄千里之遥,即便得见,亦需经年累月,何况叔父身负使命,不得擅离!唐代通往岭南,或旱路,旱路崎岖难行,或水路,水路航行缓慢,交通多有不便,纵然叔父牵挂侄儿,鸿雁传书,亦需几经辗转,殊非易事。而如今叔侄就此别过,前路遥遥,相见无期,怎不令虞臣先生悲从中来,潸然泪下乎?!于是诗歌在虞臣先生一声喟然长叹中戛然而止。此一声长叹千载而下仍令吾等心弦震颤!
(10)、六两句让画卷再向下推移,它不仅显示了更大的空间,更细的景物,而且出神入化,展现了诗人的心境。这时夜阑人静,连秋虫都已停止了歌唱,只有露珠滴落在枯叶上的响声,一滴接着一滴,虽很微弱,却很清晰。这句“空园白露滴”用的是以“动”烘托“静”的手法,比写无声的静更能表现环境的寂静,露滴的声音不但没有划破长夜的寂静,反而更使人感到静得可怕。试想,连露滴的声音都可听到,还有什么比这更寂静的呢?下一句“孤壁野僧邻”同样是用烘托的手法。明明要说的是自己孑然一身,孤单无依,却偏说出还有一个邻居,而这个邻居竟是一个绝迹尘世、犹如闲云野鹤的僧人。与这样的野僧为邻,诗人的处境的孤独就显得更加突出了。这两句在写景的同时进一步写出了诗人的心境:秋夜孤房连露滴的声音都可听到,正说明他思潮起伏,长夜无眠;而所与为邻的只有一个野僧,表明他正想到自己已经被抛出世外,不知何日才能结束这种生涯。正是因为这样,所以诗的后两句也就与前面的描写自然衔接起来,不显得突兀。
(11)、“鸟归云壑静,僧语石楼空”一联在写景上颇有特色,请简要分析。①用了动静结合(以动村静、反衬、视听结合)的手法来写景;②“归鸟”“僧语”是动景,“云壑”“楼”是静景;③以“归鸟”和“僧语”衬托出“云壑”和“楼”的静;④突出夜晚翠微寺的清幽、宁静。
(12)、处处松阴满,我打开一个直接沟通。鸟归云壑静,僧人对石楼空。积翠含微月,远泉韵细风。经行心不厌倦,记得在故山中。
(13)、钦用上人是他的一位朋友,大师很了解诗人的不幸遭遇,也钦佩其才学和品德。诗人登门拜访,大师不仅热情迎接,而且深感荣幸。诗人也有感而发,耐人寻味。
(14)、黄鹤之飞尚不得,猿猱欲度愁攀援.——李白《蜀道难》
(15)、——《江城子·绿阴庭院燕莺啼》元,元好问西邻有女真仙子,一寸横波剪秋水,妆成只对镜中春,年幼不知门外事。——《秦妇吟》唐,韦庄织女初秋渡鹊河。
(16)、情景分写确是此诗谋篇布局上的一个特点。这种写法,对于这首诗来说,有特殊的艺术效果。细细玩味,可以发现此诗是颇见匠心的。全篇是写“落日怅望”之情,二句景二句情相间写来,诗情就被分成两步递进:先是落日前云去鸟飞的景象勾起乡“念”,继而是夕阳下山回光返照的情景唤起迟暮之“惊”,显示出情绪的发展、深化。
(17)、这两句诗人开始写自己内心的感受,句中的“何”在这里是多么的意思。诗人怅然的望着天空上的孤云与归鸟,不觉内心顿生凄然,想我自己滞留在异乡已经很长时间了,离开故土后一直都没有回去。
(18)、如今霜落枯荷折。——《醉落魄/一斛珠》宋,张抡(没有释义,都是些很偏的诗句,很抱歉)。
(19)、一从贼垒平,陈蔡民晏然。骡军成牛户,鬼火变人烟。
(20)、唐宣宗大中初年,诗人由山西太原幕府掌书记,被贬为龙阳尉。自江北来江南,行于洞庭湖畔,触景生情,追慕先贤,感伤身世,而写下了《楚江怀古》五津三章,这是第一首。
4、出塞诗马戴的诗
(1)、利泽浸入池,福降升自天。昔号天下将,今称地上仙。
(2)、兵甲更多难,桑榆迫暮年。——出自方回《会张仲实宅得天字》
(3)、阮郎何事不归来,嫩烧金,慵篆玉,流水桃花空断续。——《天仙子·洞口春红飞蔌蔌》唐,和凝金粟如来出世,蕊宫仙子乘风。
(4)、逾旬蟾苑聘嫦娥。蓬莱仙子今宵降,前后神仙引从多。
(5)、整首诗或写景,景中含情,或用典,典故寄情,诗歌情感犹如“羚羊挂角,无迹可求”(严羽《沧浪诗话》)“不着一字,尽得风流”(司空图《二十四诗品》)。不仅如此,整首诗的情感还层层递进。首联暗示出佳人之离愁别绪;颔联写孤鸟啼春,引发佳人怀远之情;颈联写佳人弹奏瑶瑟排遣幽怨而不得;尾联写佳人不见所思之失落怅惘。纵观全诗,佳人之情感节节走高,层层递进,令人既哀怜其凄楚感伤,又欣赏其一往情深。然佳人尽管悲伤哀怨,但却“哀而不伤”“怨而不怒”。之所以如此,乃因此诗深得儒家诗教之三昧。《诗经·毛诗序》有云:“故变风发乎情,止乎礼义。发乎情,民之性也;止乎礼义,先王之泽也。”“发乎情,民之性也”,乃曰两情相悦,发自真情,出乎天性;“止乎礼义,先王之泽也”,则曰男女恋爱,需接受教化,恪守礼仪。“发乎情”,乃感性也;“止乎礼义”,乃理性也。感性与理性有机结合,方成此“温柔敦厚”之诗教也。
(6)、笑杀春工,细窥天巧,妙绝应难有。丹青图画,一时都愧凡陋。
(7)、空园里白露频频地下滴,单门独户只与野僧为邻。
(8)、颈联中的“微阳”,指斜阳,“乔木”指树干高大的植物,在这里作者指松、柏、杨等树木。诗人这两句同前面的首联一样,再次落笔实景,只见斜阳的余晖洒落在高大的树木之上,秋山之上的落日好似火焰在燃烧。
(9)、宁静的天气里,松树生长得茂盛,身边处处都是松树婆娑的阴影。鸟儿回到了云层中,树林里静谧,空旷的石楼中传来了僧人念经的声音。翠绿的松柏上洒落了一层皎白的月光,细细微风轻拂过清凉的泉水。我从这座曾经居住过的山中经过,心中依旧无法生起厌烦之情。
(10)、颔联二句则写佳人望远怀人之由。“啼春独鸟思”一句,语带双关,意味隽永。“独”字表面写鸟之孤独,实则写人之孤独。佳人于暮春时节独守闺房,其孤独寂寞自可想见。其实“啼春”者,何止是鸟,更乃人也。鸟之啼鸣,其声清脆,本无关乎哀乐。人则不同,其欢愉则触目为青山绿水,耳闻为黄鸟脆鸣;其愁惨则眼中山水黯然失色,耳中鸟鸣聒噪难闻。正因如此,愚以为“啼春”者,实乃佳人也。其伤春,既为春光之不再,又为青春之将逝,既为美人之迟暮,亦为爱情之无着。至于“思”者,鸟何曾“思”也,“思”者乃人也。“思”字,非但承上而且启下,乃颔联枢纽关键之所在也。“望远佳人心”一句,写佳人登楼远眺,望穿秋水之无限愁思。佳人登高望远,乃因鸟之“啼春”触发愁思也。万千愁思郁结于心,佳人备受煎熬,度日如年。为排遣愁苦,佳人登高望远。然纵然“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亦不见所思。此时此刻,佳人只能愁上加愁,雪上加霜。万千愁思若不得及时排遣,则佳人必中心如焚矣!故佳人仍需寻求心理宣泄,此恰为下文排遣愁苦作好铺垫,埋下伏笔。
(11)、公今在何处,守都镇三川。旧宅留永乐,新居开集贤。
(12)、河汉湛秋碧,玉露暧瑶空。太清仙子,飘渺飞佩响玲珑。暂驭青鸾紫凤,来玩十洲三岛,旌旆卷芙蓉。身在大江表,名系绛霄宫。——《水调歌头·河汉湛秋碧》宋,王质
(13)、——《西江月·金粟如来出世》宋,辛弃疾烛影摇红玉漏迟。鹊桥仙子下瑶池。
(14)、——《长恨歌》唐,白居易霜叶停飞,冰鱼初跃,梅花犹闷芳丛。剪酥装玉,应为费天工。
(15)、东坡居士曾如此评论王摩诘之作品:“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东坡题跋》下卷《书摩诘蓝田烟雨图》)东坡一语道出摩诘诗画相同之特点,真可谓慧眼如炬,洞幽察微!王摩诘之诗如此,马虞臣之诗亦然。《送从叔赴南海幕》一诗便极具形象生动、色彩鲜明之画面之美。
(16)、chǔchùsōngyīnmǎn,qiáokāiyījìngtōng.处处松阴满,樵开一径通。niǎoguīyúnhèjìng,sēngyǔshílóukōng.鸟归云壑静,僧语石楼空。jīcuìhánwēiyuè,yáoquányùnxìfēng.积翠含微月,遥泉韵细风。jīngxíngxīnbùyàn,yìzàigùshānzhōng.经行心不厌,忆在故山中。
(17)、争奈江南驿使,征鞍待、一朵香浓。凭谁报,冰肌仙子,闻早驾飞龙。
(18)、✦他乡:异乡,家乡以外的地方。《乐府诗集·相和歌辞饮马长城窟行》:“梦见在我傍,忽觉在他乡。”✦寒灯:寒夜里的孤灯。多以形容孤寂、凄凉的环境。南朝齐谢朓《冬绪羁怀示萧咨议虞田曹刘江二常侍》诗:“寒灯耿宵梦,清镜悲晓发。”独夜:一人独处之夜。汉王粲《七哀诗》之二:“独夜不能寐,摄衣起抚琴。”
(19)、寄卧荒凉郊居为时已久,何时才能为国致力献身?
(20)、作者当时已经年老,“不效艾符趋习俗”既是力不从心,也包含看透热闹背后空虚的无奈与悲凉。当时安史之乱已经过去,正是元和中兴前后,民间的生活处境虽然有所改良,但作者因为自身的年老体弱,又预见了晚唐时期宦官与藩镇冲突的必然,因此即使在端午,他也是懒散而痛苦,希望“蒲酒话升平”。
5、马戴的诗,七律视频
(1)、织女初秋渡鹊河。逾旬蟾苑聘嫦娥。蓬莱仙子今宵降,前后神仙引从多。——《鹧鸪天·织女初秋渡鹊河》宋,无名氏
(2)、✦寄卧:寄居。郊扉:郊居。指长安的郊外。✦扉:门。这里指屋舍。南朝齐谢朓《休沐重还道中》诗:“岁华春有酒,初服偃郊扉。”✦何门:一作“何年”。致此身:意即以此身为国君报效尽力。✦致:达到,实现。
(3)、您的朋友1(15)班的马戴烨为这封邮件插入了背景音乐-下载播放
(4)、云中仙君怎么都不见了?我竟通宵达旦独自悲秋。
(5)、马戴(799—869),晚唐时期著名诗人,字虞臣,唐曲阳(今河北保定曲阳县)人。
(6)、(出处): 三国·魏·曹植《七启》:“隐居大荒之庭,飞遁离俗。”
(7)、全诗以悲愁作结,既抒发了对忠君爱国但报国无门的屈原的爱慕、缅怀之情,又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悲伤愁苦之情。
(8)、自笑儒生著战袍,书斋壁上挂弓刀。如今便是征人妇,好织回文寄窦滔。
(9)、襟怀转萧洒,气力弥精坚。登山不拄杖,上马能掉鞭。
(10)、意思是旗子高扬,连夜冲入单于帐内,砍杀胡兵,宝刀都残缺破损了。
(11)、马戴五律……直可与盛唐诸贤侪伍,不当以晚唐论矣。
(12)、碧水寒潭之上,出尘如仙,傲世而立,恍若仙子下凡,令人不敢逼视。一袭紫衣临风而飘,一头长发倾泻而下,紫衫如花,长剑胜雪,说不尽的美丽清雅,高贵绝俗。
(13)、金粟如来出世,蕊宫仙子乘风。清香一袖意无穷。洗尽尘缘千种。——《西江月·金粟如来出世》宋,辛弃疾
(14)、轻罗小扇白兰花,纤腰玉带舞天纱。疑是仙女下凡来,回眸一笑胜星华。
(15)、巫峡啼猿数行泪,衡阳归雁几封书.——高适《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
(16)、猿啼洞庭树,人在木兰舟。广泽生明月,苍山夹乱流。
(17)、马戴的诗极具特色,被称为“凝练秀良,含思蕴藉,饶有韵致,无晚唐纤靡僻涩之习”,他与贾岛交情甚好,时常互相切磋诗文。马戴的边塞诗文,是晚唐激昂振奋风格的代表。
(18)、时康三载升平世。恭谢三朝礼。群臣禁卫带花回,龊巷儿郎精锐。战袍新样团雕拥,重隘围子队。绣衣花帽挨排砌。锦仗天街里。有如仙队玉京来,妙乐钧天盈耳。都民观望时,果是消灾灭罪。
(19)、接下来两句诗人笔锋一转,描写将士英勇杀敌的情景,“卷旗夜劫单于帐,乱斫胡兵缺宝刀。”战士们夜行越过临洮,夜袭敌营。夜间劫营,为免风雪吹旗惊动敌人,便将战旗卷了起来。王昌龄在《从军行》中也有,“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两句,写的也是夜战卷旗。
(20)、颈联想象叔父到达南海后之生活情境。“炎州罗翠鸟”句一“炎”便写出南海郡之烈日炎炎,酷热难耐。“翠鸟”乃青羽鸟也,羽毛可做掌扇,掌扇象征帝王之尊贵、权利之至上,故青羽乃进贡之物。既为进贡之物,南海军节度使必年年进贡以取悦龙颜。叔父遵命罗捕翠鸟,以取青羽,虽非心所愿,然亦效忠朝廷,故其亦兢兢业业,恪尽职守。叔父琐屑现玉质,细事见才华,渐得上峰青睐,“瘴岭控蛮军”一句便为明证。南方山岭多湿热蒸郁之气,能致人疾病乃至死亡,故自古以来谈及蛮荒瘴疠之地,人人无不为之色变。然叔父却毅然决然奔赴南海,非为其他,乃为报国,于此可见叔父之耿耿忠心。蛮族茹毛饮血,愚昧落后,非武力不足以镇之。“蛮军”者,驻扎于蛮族境内之军队也。按照常理,统帅“蛮军”者,乃南海节度使,而非叔父。既如此,虞臣先生为何曰叔父“控蛮军”,岂非令人费解?不错,统军者自是南海节度使,然军中皆有幕府,幕府便有幕僚,幕僚中有文士、谋士,叔父当为谋士,能为统帅出谋划策,运筹帷幄。南海节度使自然唯叔父之谋是从,于是叔父便借节度使以遥控军队矣。据此而断,叔父非“控蛮军”而何耶?由此可见,叔父真足智多谋之士也!
(1)、据《唐诗三百首新注》记载,马戴,子虞臣,《唐才子传》作华州(今陕西华县)人,并云:(早耽幽趣,既乡里当名山,秦儿一望,……结茅堂玉女洗头盆下,轩窗甚僻。)意思是结茅屋於玉女峰下。武宗会昌进士。在太原幕府中因直言被贬龙阳尉,后逢赦回京。官终大学博士。前人很推崇他的律诗,严羽《沧浪诗话》说是在晚唐诸人之上。他与姚合友善,落第时姚合有赠诗,他也以诗答之,首两句云:(路歧人不见,尚得记心中。)写失意时的相知也颇觉真切。
(2)、马戴(799肌工冠继攉荒圭维氦哩—869),字虞臣,唐曲阳(今河北保定曲阳县)人。晚唐时期著名诗人。
(3)、若不管格律,诗句稍颠倒次序可作:“孤云与归鸟,千里片时间。微阳下乔木,远烧入秋山。念我何留滞,辞家久未还。临水不敢照,恐惊平昔颜。”如此前半景后半情,也是通常写法,但显得稍平,没有上述那种层层递进、曲达其意的好处。而“宿鸟归飞急”引起归心似箭,紧接“辞家久未还”云云,既很自然,而又有速(千里片时)与迟(久留滞)对比,超脱而有浑劲。如改成前半景后半情格局(如上述),则又失去这层好处。
(4)、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5)、江南尽处,堕玉京仙子,绝尘英秀。彩笔风流,偏解写、姑射冰姿清瘦。笑杀春工,细窥天巧,妙绝应难有。丹青图画,一时都愧凡陋。——《念奴娇·江南尽处》宋,辛弃疾
(6)、露气寒光集,微阳下楚丘。猿啼洞庭树,人在木兰舟。
(7)、晚唐之马戴,盛唐之摩诘也。晚唐之曹邺,中唐之孟郊也。逸情促节,似无时代之别。
(8)、唐宣宗大中初年,诗人由山西太原幕府掌书记。被贬为龙阳尉,自江北来江南,行于洞庭湖畔,触景生情,追慕先贤,感伤身世,而写下了《楚江怀古》五津三章,这是第一首。
(9)、考槃在涧斋主人陈公宗德先生一生勤于著述,然名山事业未就,便仙归道山。先生曾欲引领予入古典文献学之门,予屡屡以学养不足婉辞。先生曾云:“汝治虞臣先生诗,吾治黄仲则之《两当轩集》。”先生有意传我衣钵,而予竟屡屡推辞,非逃避而何耶?予愧对先生矣!而今先生已去,虞臣先生之诗未治,《两当轩集》注译未完,予再难婉辞,更难逃避矣。先生生前主编校刊《求索》,予踵迹先生,续编《求索》。“求索”,典出屈子《离骚》“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吾将承继先生之志,潜心学术,上下求索矣!予当披荆斩棘、筚路蓝缕,奋然前行矣!如此,方可慰藉虞臣先生孤寂之心,告慰宗德先生在天之灵,此其三。
(10)、✦白露:秋天的露水。《诗经·秦风·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野僧:山野僧人。唐张籍《赠王秘书》诗:“身屈祗闻词客说,家贫多见野僧招。”
(11)、鬓边的白发一天天增加,石榴花如红锦般射目,年年应节而开;
(12)、《题女道士居(不饵芝术四十馀年,一作马戴诗》
(13)、马戴的这首诗不落俗套,充满禅趣。诗人先描述了寺院的别具一格,然后再展现出上人的超凡本领,从而让诗人感悟深刻,也对禅境充满了向往和羡慕之情。
(14)、炼字潜词形象传神,“孤云”“归鸟”“微阳”“秋山”营造了秋日傍晚的萧瑟与清冷,寄托着作者的伤感之情。“烧”字的使用,是静中有动;“远”字又写出了意境的空阔,增强了对孤寂之情的表现。李重华《贞一斋诗说》指出:“诗有情有景,且以律诗浅言之,四句两联,必须情景互换,方不复沓。”他所说的“情景互换”,就是“情景分写”。当然,这种分写绝不是分割,而是彼此独立而又互相映衬,共同构成诗的永不凋敝的美。
(15)、马戴,字虞臣,晚唐时期著名诗人,武宗会昌进士,曾因直言被贬龙阳尉,后逢赦回京。前人很推崇他的律诗,严羽在《沧浪诗话》中评价他在晚唐诸人之上。诗人虽然仕途坎坷,但在文学创作上总是一丝不苟,所以很多优秀多篇作品流传后世。
(16)、客中久滞,渐老岁华;日暮登临,益添愁思,徘徊水边,不敢临流照影,恐怕照见自己颜貌非复平昔而心惊。其实诗人何尝不知自己容颜渐老,其所以“临水不敢照”者,怕一见一生悲,又增怅闷耳。“临水不敢照,恐惊平昔颜!”尾联充溢着一种惆怅落寞的心绪,以此收束,留下了袅袅余音。
(17)、后两句直接说出诗人的感慨:“寄卧郊扉久,何年致此身?”诗人为了求取官职来到长安,在灞上(又作“霸上”,长安东)已寄居多时,一直没有找到进身之阶,因而这里率直道出了怀才不遇的苦境和进身希望的渺茫。
(18)、译文:华美精巧的楼台阁被五彩云霞托起,那里面体态轻盈柔美的仙女数之不尽。当中有一个人字太真,肌肤如雪貌似花好像就是君王要找的杨玉环。
(19)、柳条金嫩不胜鸦,青粉墙边道蕴家。燕子不来春寂寞,小窗和雨梦梨花。——《记仙女三绝》宋,董嗣杲
(20)、湖光湛碧。亭亭照水芙蕖拆。绿罗盖底争红白。恍若凌波,仙子步罗袜。如今霜落枯荷折。——《醉落魄/一斛珠》宋,张抡
(1)、《宿翠微寺》是一首由文学家高其倬创作的诗词,该诗的创作年代是清代,作品体裁是五言古诗。
(2)、生子已嫁娶,种桑亦丝绵。皆云公之德,欲报无由缘。
(3)、楼阁玲珑五云起,其中绰约多仙子。——《长恨歌》唐,白居易
(4)、淘诗词是以北京几所名校大学生为基础的一个年轻、公益性质的诗词平台。舍号情真,只待您的美丽参与!
(5)、译文:仙女从天而下,在汉朝的宫殿,明月高悬的夜晚吹起了玉笙。一曲吹完,却飞往天宫而去,只留下明月照耀下的千家万户。
(6)、颔联写别后之情形。“身往海边郡”一句是叙事,写叔父欲往南海郡,投幕南海节度使。“帆悬天际云”一句写虞臣先生目送叔父解缆登舟,渐行渐远,消失于天际。自叔父解缆登舟到船只消失于天际,船行缓慢,费时必多,由此可以想见,虞臣先生伫立洞庭湖畔时间之长,亦可见虞臣先生于叔父感情之深,此其一。天际云低,而船至天际已成一黑点渐近于无,焉能“帆悬天际云”?此句解读若据常理,恐多有不通之处。既如此,虞臣先生为何如是作笔耶?无他,此乃虞臣先生想象之景耳。虞臣先生眼中始终有叔父乘坐之一叶扁舟在,纵然消失于天际,扁舟仍在。惟其如此,扁舟白帆方能旋绕白云。如此解读,庶几接近虞臣先生本意。虞臣先生眼中有扁舟,便目送扁舟远去,眼中无扁舟,便想象眼前有扁舟,进而目送扁舟远去,所为者何?于叔父之情谊深长也,此其二。叔父已乘舟远去,虞臣先生思念叔父却不能追随左右,只能将思念寄托于天际之白云,希望白云能代替自己追随叔父前往南海,至此,虞臣先生于叔父之深情唯有以感天动地以形容之,余皆废词也,此其三。走笔至此,笔者陡然想起太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中两句:“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虞臣先生与太白乃异代同调也,《送从叔赴南海幕》与《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亦异曲同工也。清人贺贻孙《诗筏》有云:“晚唐如马戴诸人,亦有不愧盛唐者。”就此句而言,当为确论矣!
(7)、言下之意,虽然这座寺院离皇宫很近,而且经常有达官贵人来访,但是只要自己一心向禅,不必拘泥于任何地点。反之,即使身在荒野林泉,如果一味地看重名利,也无法获得一份宁静。
(8)、当今社会,功利主义甚嚣尘上,拜金主义公然横行。芸芸众生,孜孜以求者,孔方兄也。世风浇薄,人心浮躁,众皆陷入物质之泥淖而难以自拔。至于诗宗巨擘虞臣先生,则久已无人问津矣!达夫先生曾云,无伟大人物出现之民族,乃世界上可怜之生物之群;有伟大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仰之国家,亦为毫无希望之奴隶之邦。达夫先生之言,直击予之心灵,令予战栗猛省也!春秋时代,“文武之道,未坠于地”,孔子尚且忧心如焚。而今物欲横流,斯文扫地,我辈又当若何?!若随波逐流、推波助澜,则中华文化必然滑向万劫不复之深渊。若砥柱中流,力挽狂澜,未始不无希望。
(9)、金带连环束战袍,马头冲雪度临洮。卷旗夜劫单于帐,乱斫胡兵缺宝刀。
(10)、清代诗人沈德潜在《唐诗别裁》中,对马戴的这首《落日怅望》给予了高的评价,盛赞“意格俱好,在晚唐中可云轩鹤立鸡群矣”。
(11)、——《满庭芳·霜叶停飞》唐,葛立方一片笙箫,风过彩云低。疑是蕊宫仙子降,翻玉袖,舞瑶姬。
(12)、宋严羽《沧浪诗话》、明杨慎《升庵诗话》、清王士祯《带经堂诗话》等,咸推马戴成就在晚唐诸人之上。叶矫然至称“晚唐之马戴,盛唐之摩诘也”(《龙性堂诗话》续集)。
(13)、纵然如此,予仍心中窃喜:予何人也?无知之后生耳。予之所见,竟与前贤暗合,虽陈词滥调,予亦欣欣然也!更令予欣喜者,马戴虞臣先生,海州东海县人也!予生何幸,竟得与虞臣先生同邑!予油然而生高山仰止之情矣!仰慕崇敬之余,予遂萌生赏析、研究虞臣先生诗歌之意。然予深知唐诗研究乃热门中之热门,研究虞臣先生诗歌之学者想必已成千上万。予进入中国知网,键入“马戴”二字,轻轻点击,检索结果大出予之所料。研究虞臣先生诗歌之专文区区二十余篇,几近空白。彼时,予之内心悲喜交加,五味杂陈。所悲者,虞臣先生孤独千年,少有知音;所喜者,虞臣先生诗歌宝藏虽略被发掘,然宝山却仍岿然屹立,耸入云天。予虽驽钝,然倘用心寻觅,必不至入宝山而空手归,此其一。
(14)、马岱(183-?),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人,官至平北将军、陈仓侯,马腾之子,马超从弟。马岱是马超的堂弟,蜀汉中后期的重要将领。早年他曾经从曹操手中死里逃生,后跟随马超大战曹操。建安十九年,马岱随马超归附刘备,马超临终前将马岱托付刘备。跟随丞相诸葛亮南征孟获和北伐曹魏,马岱久经沙场、多负辛劳,作战冷静而勇猛,深得诸葛亮信任。诸葛亮临终授命于马岱,袭斩魏延,马岱成功的完成任务。
转载请注明出处阿文说说网 » 马戴的诗经典30首诗精辟134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