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德格尔的主要哲学观点和概念精辟148条

海德格尔是唯物主义还是唯心主义

1、海德格尔是唯物主义还是唯心主义

(1)、《易经一大传》早在两千多年前就提出:“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意思是说,人们肉眼看得并能够理解的就是“器”(实实在在的物体);暂时看不到的与理解不了的就是“道”。这实际上就是告诉人们:看不见的暂时理解不了也是客观的。“器”可以看作是阳,“道”可以看作是阴,阴阳不是的对立,而是互相转化的。“器”一一一切实物,日,月,星,辰,动物、植物无不有消亡的时候,阳就转化成阴,看不见了。物质不灭,这个阴,并不代表没有,只不过它变换了另一种形式,肉眼看不见罢了。

(2)、马克思的名字第三次也即后一次突然出现在《关于人道主义的信》的中间,在此海德格尔谈到“现代人的无家可归状态”(p.336)以及“无家可归状态的克服”(p.335)。海德格尔在此谈到“克服”(Überwindung)与“经受”或“承受”(Verwindung)之区别的事实必须引起我们的注意。“存在者之存在的荒芜”(p.335)将在人的回返家园中被克服,在此回返中人从主体性中脱离出来,成为“存在的看护者”(p.338)。后面我们将回到海德格尔对克服与经受的理解,尤其因为在有的文本中他与作为形而上学特征的克服保持距离。由于马克思洞见到“人的异化”(p.336),虽然是“基于黑格尔而认识到”(ibid.),他受到海德格尔的赞扬,因为“通过经验到异化,他深入到历史的本质的维度”(ibid.)。只有此“历史的本质的维度”的经验才使与马克思创造性的对话成为可能(ibid.)。在这里海德格尔寻求与马克思的接近,虽然是强烈地以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为中介的(p.337)。海德格尔是否推进了这个“创造性的对话”还是将此留给别人去做呢?在《关于人道主义的信》中数页简短的评论,按此理解是不是已经被当作“创造性的对话”,因而在某种意义上对话已经完成,或至少存在之思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关系已经得到界定?

(3)、他说,之所以要写此书,是要弄清一个经常被人忽略的问题——即人存在意味着什么?或者更精确地说,如何存在?

(4)、可以认为有突出意义是,海德格尔在谈到一种与马克思主义的生产性对话的地方,立即开始讨论作为“无条件地制作”的生产的本质。“唯物主义的本质隐藏在技术的本质之中。”(p.337)海德格尔要从自己作为“存在历史的天命”的技术本质之思考的立场上来定位马克思主义。在现代性之中所有存在者显现为劳动的材料的事实,被追踪到技术并终追踪到te/xnh(技艺),由此“存在者被揭示”(ibid.)于其中。这样,马克思的唯物主义就被给予充分考虑了的形而上学位置。马克思主义与《关于人道主义的信》中“共产主义”(p.337)、“国际主义”(p.337)和“集体主义”(p.338)的词语进一步共鸣,在其中“一种基本经验”,也就是“无条件的制作”中对现代技术揭示方式的经验,“是世界历史的”(ibid.)。对海德格尔来说,马克思主义无论如何被主体性形而上学困住了,进而在国际主义与集体主义当中人性的统一化与单值化只能意味着“作为总体的人性的主观性”的“无条件的自我主张”(p.338)。在此范围内,“人的本质的无家可归状态”不能在马克思主义中被经验到,更不要说克服,因为这需要对主体性保持距离的经验和对主体性的克服,而这只有在人经验到自己作为“存在出—位的反—抛(ob-ject)”(p.337)而不是理性的动物时才有可能发生。从作为主体的人所处地位的观点来看,人成为“反—抛”,即存在的客体:被存在抛入“看护者的贫穷”(p.338)。对海德格尔来说看护者是与劳动生产的人相对照的适当形象。

(5)、苏格拉底是柏拉图撰写的对话录中的主要角色。至于对话录中有多少是苏格拉底的原意、而又有多少是柏拉图自己的意见,目前依然存在极大争议。由于苏格拉底自己从没有写下任何著作,这个研究的问题也经常被称为“苏格拉底问题(英语:Socratic problem)”。另一个问题在于柏拉图究竟将苏格拉底虚构到了何种地步,阿里斯托芬也写下许多挖苦嘲讽苏格拉底的作品,两人对苏格拉底的记载往往有极大差异

(6)、(1)(法)德里达.马克思的幽灵——债务国家、哀悼活动和新国际(M).何译.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2008:15-

(7)、对马克思步步紧逼的海德格尔继续指认道:马克思所谓的改变世界,就是生产关系的改变,并且是实践中的生产关系的改变,而这里所指的实践只能经由某种理论获得关于自身的本质规定。在指出了马克思生产实践的理论本质之后,海德格尔非但没有停止追问,而且想要借此阐明整个马克思哲学的存在论基础。海德格尔断言,“对于马克思来说,存在就是生产过程。这个想法是马克思从形而上学那里,从黑格尔的把生命解释为过程那里接受来的。生产之实践性概念只能立足在一种源于形而上学的存在概念上”,海德格尔甚至强调,“如果没有黑格尔,马克思是不可能改变世界的”。〔7〕对此,我们不免要问,海德格尔为什么会将马克思所指的生产实践的存在论基础归于现代形而上学的范畴呢?海德格尔以为,马克思主义所谓的生产,指的正是“人的自身生产与社会的自身生产”,它们不仅带来了“自身毁灭的危险”并且统治着当今的现实——“生产强制”同“进步强制”“需求强制”等一道,“将人塞入尺度之中”,而作为“诸强制”之共性的“支架”乃是“形而上学历史的后形态”。〔8〕

(8)、有人说,佛家是彻头彻尾的唯心论。因为“万法唯心造”。所以不科学。那么,什么叫科学?科学就是选取有限现象,进行严格界定以后,寻找出因果关系。它是有限思维。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科学。牛顿万有引力定律是科学,可是在爱因斯坦的世界中,它就不是科学,到了量子力学,前面的一切又都推翻了。佛家是以一种世界观来拯救人心,不管世界是否是心造还是物质造,你只要相信是心造,你就能解决巨大的精神痛苦。世界是什么造的,与你何干?只有精神痛苦与幸福才是实实在在的,是你能够觉知的,并深刻影响你生命的存在,佛家认为这才是实相,物质世界反而是幻相。它讨论的与科学讨论的不是一个东西。如果坚定地认为只有科学才是真相,那是把自己限定在有限思维里,跟无限思维较真。科学都这么发达了,到现在还是灭不了宗教。不仅灭不了,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欢了。想一想这是为什么?如果心里只有科学这一根筋,那还有什么理由嘲弄宗教是迷信?有的科学工作者不顾客观条件,为了证明假设成立,宁肯数据造假,这算迷信,还是走火入魔?

(9)、有人说,老庄讲的道是唯物的,是自然之道。但我们知道,老庄讲的道又是宇宙万物的总原则、总纲领,从此意义上说,老庄的道又具有唯心主义色彩。

(10)、柏拉图的理想世界论指出了我们所感觉到的现实世界只不过是反射出了更高层次的世界的阴影。柏拉图主张在这个更高层次的世界里存在着理想的国度,这种形式实现了真正的光明而不仅是阴影。我们所品尝到的食物的甜美只不过是“甜美”的理所反射的阴影,而我们所见到的光辉四射的太阳也只不过是“光明”本身形式反射的残影。

(11)、不同对话录之间的对比也令人难以琢磨。苏格拉底经常将哲学与小孩做对照,并且总是否定后者而倾向前者(《会饮篇》 209a-e),他也曾将哲学与食物做对照(《普罗泰戈拉篇》 313c- 314c)。苏格拉底经常将哲学家与医生(iatros)做对比,形容哲学家能人们严重的疾病—头脑的无知(psyche),这也是今天心理医生(psych-iatrists)一词的由来。苏格拉底主张人的身体是为灵魂的监狱,而身体与灵魂之间是很难调和的,这种区分方式一直到今天都还被经常提起。苏格拉底也将自己形容为是一名心灵的助产士,要帮助其他人培育出正确的哲学思想。

(12)、这就是《易经》告诉人们需要探索的“道”。古人也是这样做的。西晋的王弼“贵无”,部象“崇有”两派各执一端。董仲舒为儒家一己之利,曲解“天人合一”学说,创之神道设教的神学目的论,违背了“易径”的本旨,把“易经”研究引入歧途。

(13)、比如中国道家文化的“道”,是唯心的还是唯物的?

(14)、(23)(德)海德格尔著.形而上学导论(M).熊伟,王庆节,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15)、生物伦理学 · 网络伦理(英语:Cyberethics) ·

(16)、他认为,人类当时的危机,产生于西方思想经历的深刻沉沦,即科学技术的片面发展,结果产生异化。这种异化,可以称作“非本真的存在方式”。他说,沉沦,是人类存在不可回避的方式。但是,不同时代和不同个人,程度可以不同。

(17)、上图扫码- 解锁音频课(喜马拉雅VIP免费听)

(18)、桌子还有第二属性,如温度、硬度、质感。桌子的第二属性和人的感觉有关,是主观、可变之物。

(19)、为了使上述指证不乏理据,海德格尔抓住了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的论断,即“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情的根本,而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10〕在海德格尔看来,“全部马克思主义都以这个论题为依据”,“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表明,马克思的历史存在论仅仅拘泥于“存在者”而没有进一步追问到“存在”。〔11〕海德格尔作此判断的主要出发点在于,“根本”这个概念原本就是形而上学的规定,“无法表述人与存在的关联”。〔12〕依照海德格尔的观点,由于马克思没有将人理解为“在存在之空明中”的“此—在”,在马克思那里“作为存在的存在”亦即存在本身“对于人不再存在”。〔13〕在海德格尔“关于存在的思想”中,整个形而上学的历史就是一部存在被遗忘的历史、一部虚无主义史,而马克思在强调人的优先性的同时再次遗忘了存在。不仅如此,海德格尔以为,马克思哲学在遗忘存在的道路上似乎比以往的形而上学走得更远,它将人的优先性从观念领域引入到历史生产的领域中去了,也正因如此,马克思哲学“达到了虚无主义的”。

(20)、在下面的列表中的对话录若标示为(1)则表示学者们对柏拉图是否为作者尚没有共识,而标示为(2)的则是学者们通常同意柏拉图并非作者的对话录。没有标示的作品则通常被认为是柏拉图撰写的。

2、海德格尔的主要哲学观点和概念

(1)、“除非我们能由哲学家担任国王进行统治、或是现在那些被称为国王的人真正适当地学习了哲学,使政治权力和哲学能完全相融合,并且将现在那些只从事政治而不钻研哲学、或只钻研哲学而不从事政治的家伙完全驱逐出去,否则,我们的城邦永远也不会获得安宁、人类也不会免于邪恶的灾难。”(《理想国》 473c-d)

(2)、Guruanswers:TheBuddhadharmaisneitheridealismnormaterialism.Allphenomenaareemptywhilethecausesandeffectsarenot,soDharmaisharmoniousandunhampered.The“mind”referredtoinidealismisexistent,whilethe“mind”referredtoinDharmaisempty,andintheemptinesseverythingcanmanifest. 

(3)、到了早期对话录的后期,柏拉图笔下的苏格拉底在对话录中会开始公开一些他问题的答案、或者提出正面的原则,这些通常被视为是柏拉图试图提出的自己的观点。这些原则中第一个出现的,宣称美德是一种智慧,同时没有人是自愿堕入邪恶的,这也有可能是苏格拉底自己的观点。中期的对话录特殊之处,在于提出了知识是来自于理解那些从未改变的“形式”,同时对话也试着研究那种形式。而灵魂的不朽,和有关正义、美、真理的特定原则也在这段时期开始出现。《会饮篇》和《理想国》被视为是柏拉图中期对话录的重要部分。

(4)、虽然,必须坚持唯物主义世界观,不能动摇,但是,也必须坚持思考,时刻准备回答新的认识和疑问。

(5)、柏拉图的对话录被学者切割为数个时期:早期、中期、和晚期。古典历史学者Gregory Vlastos认为《伊壁鸠鲁篇》、《申辩篇》、《克力同篇》和《斐多篇》是早的一系列对话录,因此或多或少呈现了苏格拉底真实的原貌。他主张早期的对话录代表了苏格拉底的哲学,而中期和晚期的对话录则是柏拉图自己的哲学,但柏拉图在对话录里从没有这样注明过。

(6)、柏拉图对话录写成的确切时间依然未知,而且它们在日后是否曾被人编修窜改也无法确定。不过,依据现代语言学的理论,对话录里潜藏的语言资讯已经足以列出一个大略的年代表。这些对话录通常被分类为三个明显不同的时期,少数作品则被视为是在过渡期写成的,另外有一些则难以分类。将柏拉图著作翻译为德文的神学家弗里德里希·施莱马赫(Friedrich Schleiermacher)可能是第一个将柏拉图著作区分为三个时期的人,不过,他当时提出的排列顺序与现代学者提出的相当不同,且较倾向于以哲学理论而非年代分类,他宣称这样分类更符合柏拉图一生中的哲学思想发展。施莱马赫将对话录区分为:

(7)、中国传统思想,是从个人出发点来看世界的。这与科学有巨大不同。科学是站在宇宙的立场上看世界。

(8)、很显然海德格尔对马克思思想做出的断言在一方面看是基于对早期作品的熟悉——大概还有些草率,另一方面基于他自己经历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政治经验。在《关于人道主义的信》中,他形而上学地定位马克思的那两页看来远远离开了开始的“与马克思主义的创造性的对话”,而似乎是由于“存在者在其存在中荒疏”的诊断而不得不很快努力结束这种对话。实际上直到后海德格尔都没有进入这一作为批评性论辩的对话。

(9)、我们跟传统文化除了要心灵支撑,就没有任何技术值得继承吗?

(10)、柏拉图并以一个著名的洞穴比喻来解释他的形而上学理论:有一群囚犯在一个洞穴中,他们手脚都被捆绑,身体也无法转身,只能背对着洞口。他们面前有一堵白墙,他们身后燃烧着一堆火。在那面白墙上他们看到了自己以及身后到火堆之间事物的影子,由于他们看不到任何其他东西,这群囚犯会以为影子就是真实的东西。后,一个人挣脱了枷锁,并且摸索出了洞口。他第一次看到了真实的事物。他返回洞穴并试图向其他人解释,那些影子其实只是虚幻的事物,并向他们指明光明的道路。但是对于那些囚犯来说,那个人似乎比他逃出去之前更加愚蠢,并向他宣称,除了墙上的影子之外,世界上没有其他东西了。柏拉图利用这个故事来告诉我们,“形式”其实就是那阳光照耀下的实物,而我们的感官世界所能感受到的不过是那白墙上的影子而已。我们的大自然比起鲜明的理型世界来说,是黑暗而单调的。不懂哲学的人能看到的只是那些影子,而哲学家则在真理的阳光下看到外部事物。

(11)、IX. 《弥努斯篇》《法律篇》、《厄庇诺米篇》《书信篇》(1)

(12)、在《理想国》的第一卷、第二卷和第七卷里,柏拉图举出了几个隐喻来解释他的形而上学观点:太阳的隐喻、以及知名的洞穴囚犯寓言、以及更直接的“线寓”。这些隐喻故事加起来便架构了一个复杂而艰深的理论:称为“至善的形式”(The Form of the Good)或“至善的理想”(这也经常被解读为柏拉图心中的上帝),这种形式便是知识的目标,同时也是这种形式塑造了各种其他的形式(例如哲学的概念、抽象、以及属性),所有形式也都是“源自”于这种至善的形式。至善的形式塑造其他形式的方式就如同太阳照亮或发亮其他物体一般,使得我们能够在知觉的世界看到这些东西。柏拉图认为,自然界中有形的东西是流动的,但是构成这些有形物质的“形式”或“理念”却是永恒不变的。柏拉图指出,当我们说到“马”时,我们没有指任何一匹马,而是称任何一种马。而“马”的含义本身独立于各种马(“有形的”),它不存在于空间和时间中,因此是永恒的。但是某一匹特定的、有形的、存在于感官世界的马,却是“流动”的,会死亡,会腐烂。这可以作为柏拉图的“理念论”的一个初步的解说。

(13)、观念和我们前面说的感觉材料不完全一样,范围还要更广一些,比如我们有一个“善”的观念,有一个“美好童年”的观念,这些观念并没有具体的感觉材料,它存在于我们的记忆或者想象里面。所以,在贝克莱的思想里面,观念分为两种:一种是直接来自于清晰的感觉材料,比如颜色、声音、味道等等观念;一种是来自于模糊的,抽象的,图像类似的观念。

(14)、物质,对于唯物主义者来说,是可以脱离人的意识而存在的,而且人们可以认识的东西;对于偏向于二元论的唯心主义者来说,物质是指某种混沌的,缺乏认识的东西;对于纯粹的唯心主义者来说,物质是心灵的产物,或者是被感知...

(15)、德国哲学家海格尔,存在主义哲学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之也是存在巨大争议的人物。

(16)、要解决“在”的问题,必须追溯到一种“在者”,这种“在者”在究竟成什么样子还不明确时它的“在”已经明确了。

(17)、有关国家和统治者,柏拉图也做出了有趣的论点。举例而言他提出了一个问题:一个有缺陷的民主制度与一个由暴君统治的国家,哪个比较理想。他主张由一个恶劣的暴君统治反而更好(因为只有一个人能从事恶劣的行径),而不该采取有缺陷的民主制度(因为所有人都可能做出那样的行径)。

(18)、存在主义哲学,包括海德格尔在内,也存在这个问题,比较难准确地用汉语表达其含义。大致上,海德格尔所说的“存在”,就是“我”;“我”,就是“存在”;“存在”也是世界。但是,他的这个说法,与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完全不同。海德格尔不太看得上笛卡尔。

(19)、比如,世界是物质的。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这个世界,除了物质,就没有其他东西了”。好像毋庸置疑。

(20)、由于《关于人道主义的信》就异化来讨论马克思主义,并将此主旨置于黑格尔《精神现象学》背景之前,那么猜想海德格尔主要地阅读了《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关于异化劳动的章节似乎并并不能说不合理。他在《关于人道主义的信》中的陈述表现为对这一部分极其压缩的节录,由此来考察海德格尔如何在阅读中形成他的节录将不会是无趣的。看来马克思的异化概念仅仅是为海德格尔自己对异化的理解提供了一条线索,这种理解可以在存在历史的基础上被确定,并且根本不是以马克思主义的方式被确定。

3、海德格尔在哲学史上的地位

(1)、巅峰期:《理想国》(《克里底亚篇》、《蒂迈欧篇》、《法律篇》)

(2)、桌子的第一属性是尺寸、大小,如体积、面积。第一属性可用数学测量,是客观之物,西方近代哲学叫广延。

(3)、再说一个相声的例子。郭德纲为什么横空出世?其实他说的就是传统的相声,是跟老艺人学来的,然后结合现代的生活来表现这个手艺。只因为我们从有春晚以来,一直推的就不是传统相声,而是新创造的一个相声形式。如果要按着传统的演,导演组就让改,说这玩意儿不新潮。大家应该看过有一年春晚上郭德纲说的一段相声,还好听吗?还是他平时表演的东西吗?

(4)、首先需要看到的是,海格德尔对“识—在”与“此—在”做了严格的区分。在海德格尔那里,与“识—在”中的“在”所指向的意识的内在性相反,“此—在”中的“在”表达的是一种“在外”与“出—离”。〔31〕这意味着,“此—在”的“在”在自身之外并且一向就在自身之外。它并不封闭在意识的内在性之中,而是“在世界之中”“敞开”着,直接与“某物自身的东西”打交道。海德格尔在此试图祛除现代形而上学立于主体与客体、意识内外之间的鸿沟,呈现出“敞开”的“空明”状态。

(5)、奠基期:《吕西斯篇》、《普罗泰戈拉篇》、《拉凯斯篇》、《卡尔米德篇》、《游叙弗伦篇》、《巴曼尼得斯篇》

(6)、认为事物的本源不同,唯心主义认为:事物的本源是精神,精神是第一性的。唯物主义则认为:事物的本源是物质,物质是第一性的,精神是第二性的,精神是依附于物质而存在的。

(7)、 主观唯物主义是一种原创的哲学基本理论,这一理论及其思维方式主要源于西方哲学史,它主要是西方哲学发展的逻辑结果。

(8)、同样道理,现在的人们对现下的一些比较“迷信”的做法还不了解的时候,我们会称之他为迷信。当哪天这些背后的科学道理被揭示之后,他就成了科学。

(9)、因为,人的一切感受、情绪、思想,都是由心所发,控制了心,就能控制对世界的感受、情感、认识。三教都认为,有一个不生不灭的本我,它与天是一体存在,它就是公正的,知道生命该往哪里去,事情该怎么办,只要把人的后天私欲尽可能地除去,这个本我就会显现并发挥主力作用,决定人的行为。从科学角度说,有没有这么一个东西呢?现代心理科学认为:有!

(10)、西方近代唯心主义即源于这种看法,如英国的贝克莱。贝克莱认为,桌子的存在,依赖于人的感觉。只有人感觉到桌子,桌子才是存在的;否则没有人的感觉,桌子是不存在的。这是近代唯心主义的经典思维:存在就是被感知。

(11)、所以,我们的教科书是不是有问题,也就是说,我们如果谈意识,应该是“物质的另一种特殊形式,意思”,而不是现在这样单独解释意识?

(12)、雅典学院的细节。柏拉图手指向天,象征他认为品德来自于智慧的“形式”世界。而亚里斯多德则手指向地,象征他认为知识是透过经验观察所获得的概念。

(13)、1889年9月26日-1976年5月26日

(14)、分类柏拉图著作的传统方法之一是古希腊的四联剧分类法,这种方式被古希腊学者第欧根尼·拉尔修以及提庇留所指派的占星家所采用。

(15)、再如佛家教义的因缘、轮回、涅槃、情识等概念,也很难用唯心、唯物的概念解释,因为佛教思维不同于西方主客二分或唯心、唯物式思维,而是一种超越心、物区别的“关系”思维、直觉思维、顿悟思维。

(16)、唯心主义者认为:精神是重要的。如不为五斗米折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17)、后来,他又发表了《论根据的本质》(1929);《康德与形而上学问题》(1929);《形而上学是什么》(1929);《德国大学的自我主张》(1933);《赫尔德林与诗歌的本质》(1937);《论真理的本质》(1943);《论人道主义》(1949);《林中路》(1949);《形而上学导言》(1954);《什么叫思想》(1954);《演讲与论文集》(1954);《尼采》(1961-1962);《工艺与转向》(1962)。这些著作,都没有《存在与时间》的影响大。

(18)、现在我们来谈谈人的物质性与精神性哪个更重要?

(19)、MichaelEldred,澳大利亚哲学家,现居德国科隆。

(20)、唯心主义认为精神是第一性的,物质是第二性的。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第一性的,精神是第二性的。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根本对立的哲学基本派别。

4、海德格尔是主观唯心主义吗

(1)、苏格拉底的审判和死刑对柏拉图造成极大的震撼,苏格拉底的审判是一系列对话录中为着重、也为一致的事件。柏拉图在许多对话录都曾明确的或间接的提起这场审判,或提起这场审判的情节和角色。举例而言,在《泰阿泰德篇》(210d)和《伊壁鸠鲁篇》(2a-b)中苏格拉底告诉大家他必须面临一场不公平的审判。而在《美诺篇》(94e-95a)里,阿尼图斯(Anytus)则警告苏格拉底应该避免批评当时的重要人物,以免使自身惹上麻烦,阿尼图斯在《申辩篇》里也是那些联合起诉苏格拉底的人之一。《申辩篇》是苏格拉底的辩护演说,《克力同篇》和《斐多篇》则是在审判定罪后于监狱内的对话。

(2)、综上所述,笼统地把“道”看成形而上学的唯心主义,把“器”看成形而下的唯物主义是不恰当的。正确的方法,应该以器为本,以道为用。不要把道说成是迷信,也不要把道无限夸大而形成的不可知论的神秘主义,又要反对盲目的动辄乱扣唯心主义大帽子的无知行为。实事求实,才是正确的态度,非白即黑的观念要不得!

(3)、柏拉图的形而上学,尤其是他将世界切割为智慧和感觉部分的二元论,也启发了后来的新柏拉图主义思想家例如普罗提诺和诺斯底,以及其他许多形而上学现实主义者。虽然这种以形而上学来解释柏拉图著作(尤其是《理想国》)的方式在西方哲学界历史上相当普遍,但有些人也会采取较为保守的方式解读柏拉图的说法,倾向以知识论而非形而上学的方式来解读前述的洞穴囚犯和线寓等寓言。洞穴囚犯寓言与柏拉图的老师苏格拉底的生平间有着显而易见的连结(苏格拉底为了“启蒙”雅典人而遭到杀害),这个例子也显现出了柏拉图著作里经常埋藏了相当复杂而具戏剧性的内涵。

(4)、   晚期海德格尔曾在三天讨论班中断言,马克思的存在论达到了虚无主义的。将该论断置于海德格尔思想发展的全部脉络之中加以考察可以发现,晚期海德格尔对马克思历史存在论的断言与其在较早时期提出的观点具有显著的一致性,是其对马克思历史存在论的定论。在海德格尔看来,马克思哲学虽然具有“历史的维度”,但是依据马克思关于“人”“劳动”等诸命题的讨论,马克思哲学依然只是主体性哲学之一种。为了有力地反驳海德格尔的上述主张,深入诠释“对象性活动”“生产实践”等核心概念在马克思哲学思想体系中的内涵就变得必要起来。而这种反驳与诠释同时将为我们敞开一条恰切理解马克思历史存在论的路径。

(5)、唯物主义的看法刚好相反,在唯物主义看来,桌子的存在是客观之物,和人们的感觉无关;换言之,无论人们看没看到桌子,它都是存在的。

(6)、哲学里的意识不是仅指“感知”或者“计算力”,意识是确认“我”是我的能力,或者说自我认知能力(这么说不准确,但是差不多),不然虫子都有意识了,计算器也有意识了。哲学里的物质不是指你眼前看到的东西,是指世界,或者说全部物质总和。总结世界的本体认识上分“唯物”和“唯心”,不仅是人为主观想分开,才引起争论,主要是逻辑上“唯心”主义是说不通的,唯心主义总是用想象跳过逻辑去解说世界,这样的解说就是胡说八道,忽悠人,比如我说世界应该匍匐在我的脚下,你信么?凭什么信。所以唯物主义才是正确的,且要是辩证唯物主义。题主看看欧洲黑暗时期的中世纪历史就知道,唯心错,唯物正确。

(7)、争议,并不是因为他的哲学主张,而是他二战前对希特勒和德国纳粹的支持态度。

(8)、地址:沈阳市和平区和平南大街45号(省委院内)

(9)、在西方哲学里面,有很多二元对立的思想,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就是两种典型的思想,这是关于本体论上的两种对立思想。

(10)、“理”应该被视为一种永恒的东西,亦即它们是永恒不变的、的、而且静态的。由于它们是的模型,它们并没有理由被改变或进化。依据这种逻辑,以及柏拉图所提出的理论,一个人可以想像宇宙中存在一个更高的至善状态,这种至善状态下任何形式都是的、或的。所有形式都分配到了一部分的至善状态,而所有形式都在现实世界反映出了一部分的真理。

(11)、1927年,海德格尔38岁时,发表了他的《存在与时间》一书。这是他重要的著作。

(12)、答:佛法不是唯心主义,也不是唯物主义。万法皆空,因果不空,佛法是圆融无碍的。唯心主义讲的“心”是实有的心,但是佛法里讲的这个“心”是空性的,空性中可以显现一切。

(13)、如果我们仍然指望借由海德格尔与马克思之间的创造性对话来摆脱马克思历史存在论长期所处的遮蔽不明的状态,我们此时便有必要以马克思的文本为依据,对海德格尔的上述断言进行一番反驳。依笔者所见,整场对话的焦点在于,马克思哲学是否沿袭了现代形而上学的主体性原则,即马克思哲学是否依然在意识的内在性中构建其哲学的基础。

(14)、唯心主义者认为:人能影响环境,叫做境由心造,福地福人居,福人居福地。水结晶实验可以有力证明,人的精神、思维、语言、文字、歌舞都能影响水的结晶。即天人合一是对的,人是万物之灵也对的。

(15)、Plato Pio-Clemetino Inv30jpg

(16)、其实如果按照贝克莱这个思想,康德的解释更为合理,康德把我们通过观念去认识事物本身称之为“物自体”或者“自在之物”,这是我们无法认识到的,就像贝克莱说,我们永远只能通过感觉材料去认识事物一样,感觉材料就是我们心灵的一幅有色眼镜,我们永远都无法摘下这幅眼镜,我们永远也不通过感觉材料去认识事物,因此我们永远也无法认识事物本身,这是康德的认识论思想。

(17)、再如康德哲学。大多数人认为,康德哲学属于典型的唯心主义。因为康德主张,不是世界影响了人,而是人影响了世界,即著名的自然向人生成的理论。

(18)、Plato - (ca. 427-347 B.C.)

(19)、除此之外,理想的国家是用以作为一种象征,以表示一个人内心的意志、理性、以及欲望的综合。苏格拉底试图塑造一个正当而有条理的人的形象,并且用以描述应该如何观察不同形式的人们,从不同城邦里的专制君主到守财奴都包括在内。苏格拉底并没有主张理想中的城邦,而只是用以突显不同的人们以及他们心灵状态的差异。不过,“哲学家国王”的概念却被许多柏拉图之后的人们用以正当化他们个人的政治思想。依据苏格拉底的说法,一个懂得哲学的心灵应该具有理性、意志、以及美德的欲望。一个哲学家应该适当的热爱智慧和勇气,以智慧作为他们行为的基础。智慧则是对于美德的知识、或是与所有存在的事物之间正确的相处态度,

(20)、海德格尔指出,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不能被理解为粗陋的断言“任何事物仅仅是质料”(第337页),而应该理解为形而上学的规定“据此所有的存在者显现为劳动的材料”。海德格尔认为,这一现代(即中世纪之后)的劳动的本质规定,“(通过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被先行思考为无条件的制造之自己安排自己的过程,思考为通过被体会为主体性的人把现实的东西对象化的过程。”(同上)马克思从黑格尔那里仅仅接受了存在者作为劳动之材料的规定?马克思的异化概念与黑格尔的概念等同抑或它包含了进一步重要的改变?马克思的异化概念从早期作品到晚期作品是否保持未变?异化概念在晚期作品中是否是发挥重要作用,或根本来说它是否发挥作用?青年马克思的思想是无可挽回地决定了有关人的基本问题的方面,即使是在后期政治经济学批判的作品中亦是如此,还是他的思想在面对资本的本质时经历了本质的改变?马克思是否坚持人的人道主义的规定,即在关于政治经济学批判的作品中人是否还是保持为“类存在”?如果说《关于人道主义的信》出场的缘由与二战后马克思主义在法国的影响有关,为何“资本”这个词在《关于人道主义的信》中的任何地方都没有出现,而这个词毕竟是马克思思想中一个重要的词?为什么海德格尔的评论仅限于需要和劳动?阿尔都塞六十年代在法国的介入——它尤其以反对萨特人道主义—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向——他认为在马克思的早期作品(1845年以前)——特别是《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与晚期作品(1857年往后)之间有一个断裂,应该让我们竖起耳朵来聆听海德格尔是否对马克思的文本采取了极端限制的因而未加区分的阅读,在此阅读中马克思全然是一个人道主义者。《资本论》的作者也能被理解为人道主义者?与恩格斯一起完成于1846年的清算费尔巴哈人本主义哲学的《德意志意识形态》又是如何的情形呢?晚期马克思不再在人类学意义上将人设想为类存在,而是历史唯物主义地设想为确定的、历史地给予的生产关系的承担者,看作在确定的社会关系条件下生产自己的生活的存在者。类存在从马克思晚期作品中消失了。不可否认,海德格尔在马克思那里看出劳动、生产作为人的本质并没有错,但是劳动的人并不一定要人道主义地理解为在《1844年手稿》意义上异化的自然存在。晚期马克思更加远离了任何关于人的肯定的假设,甚至还嘲讽过这类假设。“让我们换一个方面,设想有一个自由人联合体……”(MEW23:92;《资本论》第一卷第95页,人民出版社,1975年,下同)。而且,晚期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批评并不以自然的类存在作为对比——他不悲叹任何从某种优雅的自然状态的堕落——而是考虑到他把它看作历史地在资本主义的结构之中的人的构型(casting),看作一种历史的可能性,更保险地说,是一种并不局限在马克思自己时代的可能性。

5、海德格尔是唯心主义吗

(1)、接下来几篇则被视为过渡期或转型期的对话录:

(2)、在《斐德罗篇》里苏格拉底则批评书写技术的发明,他认为那会造成读者健忘的习惯、而且书籍经常会被流传至那些不应该阅读的人手上(275a-e)。只有在《斐多篇》的其中一段对话中苏格拉底才表现出他对书写的兴趣,他告诉学生们他在狱中后一天写下了一些取材自伊索寓言的歌曲。

(3)、防卫的(战士或后备军人)—那些具有冒险精神的、勇敢而强壮的,担任军队里的工作。这些工作与灵魂里的“勇气”部分相符合。

(4)、传统文化与西方科技是两个东西,从理念上,前者是整体观、后者是分析观;从思维上,前者是无限思维,后者是有限思维;从手段上,前者是以身体力行为介质,后者是以机器工具为介质;从研究对象上,前者针对的是人,落脚点在人心上,后者针对的是现象,落脚点在物质上。两者应该是互补关系,而不应当有高下之分。若说高下,必得依据一个公认的标准,但两者不是一个范畴,无法比较。就好像我们一谈哲学,就要分出唯心还是唯物,若是唯心的,那就是洪水猛兽,以前代表反动,现在代表不科学、落后;若是唯物的,就让人觉得安全可靠。

(5)、公元前399年,苏格拉底受审并被判死刑,28岁的柏拉图对当时的政治体制彻底绝望,于是开始游遍意大利半岛、西西里岛、埃及、昔兰尼加等地以寻求知识。据说他在四十岁时,约公元前387年结束旅行返回雅典,并在雅典城外西北角创立了自己的学校—即著名的柏拉图学院,这所学院成为西方文明早的有完整组织的高等学府之后世的高等学术机构也因此而得名,也是中世纪时在西方发展起来的大学的前身。

(6)、孔子,永远的”至圣先师”中国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晚年修订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相传他有弟子三千,其中七十二贤人。去世后,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儒家经典《论语》。庄子,积极而潇洒的退守者。东周战国中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创立了华夏重要的哲学学派庄学,是继老子之后,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是道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的代表作品为《庄子》,其中的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等。与老子齐名,被称为老庄。

(7)、对于上述论断,一些学者认为,晚期海德格尔对马克思历史存在论的断言有悖于他在较早时期提出的观点,因而具有某种任意性与武断性。似乎支持这一观点的重要理据来自海德格尔在《关于人道主义的书信》(1946)中的说法,“因为马克思在经验异化之际深入到历史的一个本质维度中,所以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就比其他历史学优越。但由于无论胡塞尔还是萨特尔——至少就我目前看来——都没有认识到在存在中的历史性因素的本质性,故无论是现象学还是实存主义,都没有达到有可能与马克思主义进行一种创造性对话的那个维度”。〔14〕那么海德格尔为什么会在这里对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作出如此高的评价,以至于西方哲学在20世纪的两大成果都尚未达到可以与之对话的程度?要知道,海德格尔曾在此前作出指认:人的异化的根源在于其无家可归的状态,即存在之被遗忘的状态。换言之,在海德格尔看来,马克思发现了人的异化,意味着马克思经验到了人的无家可归,进而经验到了对存在的遗忘。也正因如此,马克思对异化劳动的揭露使其“深入到历史的一个本质维度中”去了。此外,海德格尔认为马克思对共产主义的阐发同样表明马克思已经经验到了存在之被遗忘的状态。他提出,“人们可以用形形色色的方式来对待共产主义的学说及其论证,但在存在历史上可以确定的是:一种对世界历史性地存在着的东西的基本经验,在共产主义中表达出来了。谁如若只把‘共产主义’看作‘d派’或者‘世界观’,他就想得过于短浅了”。〔15〕需要充分把握到的是,海德格尔在这里所说的,为共产主义所经验到的“世界历史性地存在着的东西”,指的正是全部形而上学的历史。

(8)、海德格尔的上述思想,在五六年后,发生了明显的改变。人们认为,他开始回避回答《存在与时间》中提出的问题。

(9)、原子主义世界观,和牛顿的经典物理学有关,也和希腊哲学家德谟克里特的原子论有关。

(10)、转变期:《高尔吉亚篇》、《泰阿泰德篇》、《美诺篇》、《欧绪德谟篇》、《克堤拉斯篇》、《智士篇》、《政治家篇》、《会饮篇》、《斐多篇》、《菲力帕斯篇》

(11)、海德格尔把马克思的唯物主义引回黑格尔:“现代社会中劳动的形而上学本质在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中被先行思考为无条件生产的自组织过程,也即现实的东西通过被经验为主体性的人而对象化的过程。”(p.337)黑格尔的唯心主义被认为已经深思了劳动的本质的唯物主义规定。但是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责了黑格尔什么呢?他将异化看作自我意识的异化而不是现实的人的异化。此时马克思还是处于费尔巴哈的强烈影响之下,仅一年后他又从费尔巴哈那里离开——与1845年写下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相比较。劳动在黑格尔那里不是现实的人的本质力量的支出而是抽象的精神劳动:“黑格尔知道并承认的劳动是抽象的精神劳动。”(MEWErg.Bd.1p.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第163页。)《精神现象学》是自我意识的运动,自我意识在自然之客观性中的外化在知识中被克服,更准确地说,在知识中被克服。“知识是其(意识)的客观对应物。”(ibid,p.578)(《存在与时间》中的海德格尔会同意马克思的对黑格尔的异议。)对象自身之外的他者在知识中被扬弃就是“通过自身在他在之中”(ibid.,p.580)。马克思在几行文字中将这一表述重复四次,他似乎想对自己强调黑格尔如何在精神的运动中扬弃客体之外在性的矛盾。这样的精神劳动在思想中的扬弃仍然与“所有存在者作为劳动的材料”的规定(LHp.337)或把劳动“先行思考”为“无条件生产”(ibid.)相去甚远。而黑格尔那里的情形是,他认为所有的存在者为精神所渗透,在精神中是可知的,并“设置人=自我意识”(ibid.p.584)。现实在黑格尔那里分毫没有被触动;所有存在者,不论是法律、宗教、艺术还是自然,都在一种本质上属于基督教的和解运动中被收回入哲学。对马克思在《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仍然主张的“真正的人道主义”来说,唯心主义哲学因此被对置为异化之虚幻的克服,即在纯粹思想中的克服。

(12)、如果了解了传统文化,就会发现原来有这么多的实际利益,主要体现在对人心的提升和支撑上面。传统文化以儒释道为主流,包括了所有民间流传下来的文化形态,比如戏曲、杂技、手艺、武术、各种群众娱乐活动等等。

(13)、如果你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如果你要适应中国的国情.那么这就是完全根本对立的,也就是哲学里的两个根本派别.

(14)、对海德格尔的读者来说,引人注目的是,这位思想家在持续五十多年的思想生涯中,没有进入任何有深度的与马克思的哲学争论。海德格尔在《关于人道主义的信》中提到马克思的“异化”,以及在后来的讨论班纪要中对马克思的其他评论,这些都是极少有的。就我所知,海德格尔著作中没有关于马克思后期思想的讨论,以表明他对这位社会主义的重要的思想家成熟时期的思想给予考虑。如果通过稍稍看一下海德格尔的生活和时代来给这个事实给予心理学、社会学和传记学的解释是再容易不过的了。乍一看可以理解的是,对来自于保守的天主教氛围的海德格尔这样的人来说,那个要通过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方式克服资产阶级社会的思想家是让他难以忍受的。这种解释看似合理,但也很轻率,就海德格尔作为一个思想家而言,也即就海德格尔那些批判性地介入西方形而上学遗产的文本而言,等于什么也没有解释。

(15)、唯心主义者认为:我相信有神。举头三尺有神明,神目如电,别人看不见也不敢做坏事,善恶有报,不能做坏事,要做好事。

(16)、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谓之唯心。等到某一天,知其然,知其所以然,谓之唯物。

(17)、宋朝时的哲学家张载认为:“太虚即气,一物两体”。太虚不是虚无静寂的真空,而是充满着“气”这种极为细致,为肉眼所不能觉察的物质颗粒,太虚和万物都是“气”这一物质实体的不同的运动形态。他说“太虚不能无气,气不能不聚而为万物,万物不能不散而为太虚《正蒙一太和篇》气凝聚而为有形的万物,万物散而为气又复归于无形的太虚。

(18)、其实在某种程度上说,贝克莱是在证明上帝的存在,而且是全知全能的一种存在,上帝能感知一切,而且贝克莱本身也是一位大主教,维护上帝的存在,是他思想不可动摇的根基,这是我们理解贝克莱“存在即是被感知”的内涵。

(19)、(14)(15)(16)(19)(德)海德格尔著.路标(M).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40403-40403

(20)、他说,由此,可以引入一个更基本的问题——询问“存在的意义是什么”又究竟意味着什么?他认为,这些问题,隐藏在明显的日常生活背后。它们之所以被忽略,是因为过于贴近日常生活而难以把握。

(1)、为了领悟“无条件生产的过程”(p.337),“所有存在者显示为劳动的材料”(p.337)的观察是否正确还未能确信。由于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劳动成为资本的对象,任何事物成为资本运动潜在的和实际上的对象,这就证明所有存在者反而成为资本的对象(资本已然将人的主体性置于问题之中)。因而这就是确定资本的本质的问题,这当然并不排除资本会被追踪到劳动——肯定地说,追踪在一个确定的特殊规定之下,在一个确定的特别的“形式确定性”之下。然而这个问题将不会进展到对马克思早期思想批判地阅读的水平,因为在手稿中甚至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尚不能发现价值概念的线索。只是价值概念——一个仅仅是从亚当·斯密或李嘉图那里获得的概念,但经历了根本的深化、改造和奠基——才将马克思置于把布尔乔亚—资本主义社会带入概念的位置。在1844年马克思只是宣称资本作为异化的力量与劳动者是对置的,他尚不能在其无家可归状态(Unheimlichkeit)——一个在海德格尔的文本中为人熟知的概念——当中掌握资本。

(2)、宋时的程颢,程颐也认为“万物之始皆为气化”,《二程遗书一卷五》但二程认为“理在气先,虽是一时都有,毕竟以理为主”,这与王阳明“知行合知在前,行在后”,是一脉相承的。

(3)、同样令人疑惑的是,苏格拉底在替自己的辩护中经常强调他是阿波罗派遣来人间宣扬哲学的使者,阿波罗在当时是雅典神殿里重要的一位神祇。批评柏拉图的人认为苏格拉底事实上是冒犯到了有权势的人,并推测这场审判是苏格拉底的敌人所一手设计的,用以警告其他人不要重蹈他的覆辙。这也是研究苏格拉底的问题之一。

(4)、 从形而上学的思想基因上讲,自古希腊的巴门尼德和亚里士多德开始,经过近代的笛卡尔和贝克莱,再经过康德和黑格尔,直到现代的胡塞尔、海德格尔、卡西尔和怀特海等哲学家的思想,皆可被看做是主观唯物主义哲学的思想发源。但是,它还有马克思唯物主义这样一个哲学思想来源。

(5)、柏拉图的宇宙观基本上是一种数学的宇宙观。他设想宇宙开头有两种直角三角形,一种是正方形的一半,另一种是等边三角形的一半。从这些三角形就合理地产生出四种正多面体,这就组成四种元素的微粒。火微粒是正四面体,气微粒是正八面体,水微粒是正二十面体,土微粒是立方体。第五种正多面体是由正五边形形成的十二面体,这是组成天上物质的第五种元素,叫做以太。整个宇宙是一个圆球,因为圆球是对称和完善的,球面上的任何一点都是一样。宇宙也是活的,运动的,有一个灵魂充溢全部空间。宇宙的运动是一种环行运动,因为圆周运动是完善的,不需要手或脚来推动。

(6)、已购用户或喜马拉雅VIP剩余1年以上用户获得

(7)、这跟把物质认识分唯心与唯物是俩意思,问题不够完全准确。唯心根本不承认物质,因为唯心只承认意识是存在,物质是由意识产生的。

(8)、我们大众常说的好人坏人。越靓、越有钱、越大官他就是越好的人?你信吗?乐于助人,为他人带来福份,道德高尚、有文化、有修养、这才是好人啊!好人都是因为他的人品好才是好人。所以精神比物质重要。

(9)、大家都知道,大陆现在有许多人为富不仁。什么吸毒、包二奶、偷税漏税、不孝敬老人、赌博、找小姐、同性恋这些几乎都是那些富人在做的事。为什么啊?他们没有幸福感啊!要找刺激啊。你会真正觉得他是好人吗?中国人为什么会仇富?就是因为大多的富人都是为富不仁才被仇恨。如果他善待员工、善待顾客、为大众谋福利、乐善好施,哪个人会去仇恨他?

(10)、这里,海德格尔思想的核心是:个体就是世界的存在。在所有的哺乳动物中,只有人类具有意识到其存在的能力。他们不作为与外部世界有关的自我而存在,也不作为与世界上其他事物相互作用的本体而存在。人类通过世界的存在而存在,世界是由于人类的存在而存在。海德格尔还认为人类处于矛盾之中,他们预示到不可避免的死亡,死亡导致痛苦和恐怖的经验。他们不得不承认死亡是不可避免的,接着便是一切不复存在。我们的存在既不是我们自己造成的,也不是我们的选择。存在是强加给我们的,并将一直延续到我们去世。

(11)、人们也同样容易认为,对于推动海德格尔思想的存在问题,马克思并不感兴趣或者觉得无关紧要。这一主张自然会要求并导向两位思想家之文本的更贴近的争论。那会是这样一个问题,它表明在马克思的著作中海德格尔肯定不得其所,也就是说,进入海德格尔思想追问之焦点的主题与马克思所关心的思想主题之间没有任何明显的关联。

(12)、I. 《游叙弗伦篇》、《申辩篇》、《克力同篇》、《斐多篇》

(13)、剩下的著作虽然托名柏拉图为作者,但大多数在中世纪前便已被视为是伪作,因此不包含在四联剧内。这些著作被归类为Notheuomenoi(“假的”)或“伪书”。

(14)、这种世界观认为,世上存在的东西类似于独立的原子,又叫物质。物质有基质和属性。基质是物质的基础,是实在。属性是派生的,是物质的附属性质。

(15)、另一个可以选择的策略会表明,从海德格尔思想的角度出发,马克思作为继承了黑格尔遗产的形而上学家会处于下风。如果对海德格尔来说这是一个与形而上学保持距离或者拆解形而上学的问题,那么至少还可信的是,他对黑格尔精神存在论的拆解也一箭双雕地对马克思有效。马克思得以立足的黑格尔的基地随着形而上学的拆解也就不复存在了。但是如果把马克思的文本置于形而上学的范围内,这就有必要考察在多大程度上马克思对黑格尔辩证法的翻转即著名的“使其立于自身”(setting-it-on-its-feet)没有造成任何实质性的改变。这样的话,海德格尔在谈到尼采对柏拉图主义的翻转时表达的洞见,即所有的翻转都不会对问题有所改变,在此同样适用。

(16)、 是人类社会第一个创立真正民主政权制度的伟人,191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进入民主时代的日子。

(17)、唯心、唯物的说法,并非自古就有,而是源自西方近代文化,即17世纪的西方哲学。

(18)、苏格拉底、德谟克利特、巴门尼德、毕达哥拉斯

(19)、唯心主义是同唯物主义相对立的哲学派别;它认为精神决定物质,精神是世界的本质。

(20)、IV. 《阿奇拜得篇之一》《阿奇拜得篇之二》《希帕库篇》《竞争者篇》(2)

(1)、把对物质的认识分为“啭物”与“唯心”的对立认识对吗?

(2)、《阿克西俄库篇》《德谟多库篇》《厄庇美尼德篇》《厄律克西亚篇》《西绪福篇》《弥冬篇》《阿尔孔篇》《弗阿凯人篇》《凯利冬篇》《赫伯多米篇》(2)

(3)、在晚期三天讨论班中,海德格尔牢牢抓住了马克思早期思想中的几个重要命题,并以此为据,展开了对马克思历史存在论的阐发。海德格尔首先肯定了马克思主义对特定社会生活架构的把握,认为“现今的‘哲学’满足于跟在科学后面亦步亦趋,这种哲学误解了这个时代的两重独特现实:经济发展与这种发展所需要的架构”,而“马克思主义懂得这双重现实”,但是海德格尔同时认为,就其不满足于“解释世界”并且力图“改变世界”而言,马克思再次落入了“理论与实践之间的狭隘联系”之中。〔4〕面对马克思提出的“哲学家们只是以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的主张,〔5〕海德格尔连续反问道,“解释世界与改变世界之间是否存在着真正的对立?难道对世界每一个解释不都已经是对世界的改变了吗?对世界的每一个解释不都预设了:解释是一种真正的思之事业吗?另一方面,对世界的每一个改变不都把一种理论前见预设为工具吗?”〔6〕需要看到的是,倘若马克思的历史存在论果真隶属于现代形而上学的框架之中,那么海德格尔的此番追问不可不谓击中要害,因为他在这里所要批判的,乃是现代形而上学对实践与理论所做的粗浅分割。

(4)、孔子的理想,是看到天下礼坏乐崩,想要纠正,恢复周礼,所以他的言论都是在讲“礼”。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都是在讲等级思想,而礼正是建立在等级制度之上。等级制度上的个人修养,规范养成,以及把这套自创规则上升为道德层面,才是《论语》的主旨要义,与哲学毫无关系。

(5)、如果海德格尔与马克思之间的争论能根本上被广泛地描述的话,他们其间相关涉的方面广泛,比如在他的《关于人道主义的信》(1946)中,在他撰写有关技术的本质诸文本的时候。《关于人道主义的信》中自始至终成为问题的是人的本质(Menschenwesen,即下文的humanbeing)的家与我们时代人的无家可归状态。对海德格尔来说,只有在由思想家与诗人建立的与存在的关系中人才成为人,只有通过作为“存在的家”的语言人才发现其本质。与这个人之人性的概念形成对比,海德格尔引证到,基督教对人的规定是“上帝的孩子”,另外,马克思对人的规定是社会存在,是具有必须在“社会”中“获得同等满足”的“自然需要”的类存在(同上)。马克思早期对人的本质的规定在海德格尔《关于人道主义的信》中第一个被提及,大概因为他写信回复的是让·波弗勒,而波弗勒被萨特关于马克思主义是人道主义的强调所搅扰和触动,因而怀疑“人道主义”主题的正确性以及人道主义——在那个时代仍然被高度尊崇的主题——与海德格尔的存在之思有什么关系。

(6)、(2)如果人死了,我们知道,组成人体的物质还在,但是,意识既然是物质的一种形式,那么,意识也应该和物质一样,也就是说,意识还存在,或者,形式发生了改变?

(7)、桌子的基质隐藏在属性背后,它虽然神秘,但却构成了桌子的基础,是桌子立在那里的根基,所以桌子的基质是客观实在。

(8)、所以老庄讲的道,既不是纯粹的唯物之物,又不是单纯的唯心之物;毋宁说,道既是唯心的又是唯物的,是事物存在的自相矛盾、二律背反。

(9)、其实这是西方哲学的分类。哲学是欧洲词汇,日本人翻成哲学二字,我们再原样搬进国内,哲学的内容与理念与中国传统思想不在一个框架范围内。如果用唯心还是唯物来给中国传统思想划界,那就不好办,有点像狗咬刺猬下不去嘴。胡乱下嘴,就会把刺猬搞成刺不是刺,肉不是肉的一堆烂泥,面目全非了。

(10)、对话录里关注的话题都围绕于人性和政治美德之间。而在这两者之下进行的讨论还包括了宗教虔诚、自我克制、勇气、友情、以及爱情。经常被提起的问题之一在于美德是否能被传授,以及美德究竟是什么。而知识和舆论、感觉和现实、自然和人为、身体和灵魂、快乐和痛苦、犯罪和惩罚等等,这些议题都在超过一篇对话录里被讨论过。其他包括了灵魂的不朽、艺术和文学的作用、对妇女和奴隶的对待、政府的形式等等,很少有人类知识领域是柏拉图不感兴趣的,也很少有知识领域是柏拉图所不曾深刻探讨的。

(11)、依据《晚期海德格尔的三天讨论班纪要》记载,海德格尔曾在晚年就马克思的历史存在论提出如下论断,“我对马克思的解释并非政治命题而是一个形而上学的命题。从这个观点和角度来看,我可以说,马克思达到了虚无主义的”。〔2〕对此,我们首先要追问的是,“虚无主义”一词在海德格尔那里究为何指。在《尼采的话“上帝死了”》一文中,海德格尔将“虚无主义”指认为一场持续已久并且规定着现在这个世纪的“历史性运动”,其“本质领域和发生领域乃是形而上学本身”,不仅如此,为了便于人们把握“虚无主义”的“本质根据”,海德格尔进一步阐释道,这里的“形而上学”所考虑的是“存在者整体的基本结构”,是“存在者整体被区分为感性世界和超感性世界、并且感性世界总是为超感性世界所包含和规定”。〔3〕由此看来,“虚无主义”同海德格尔“关于存在的思想”处于鲜明的对立之中。那么海德格尔为什么会将马克思的历史存在论归于虚无主义的领域,并且认为马克思达到了虚无主义的呢?

(12)、然而,上述论断并不意味着海德格尔曾一度认为马克思真正领会到了存在。在肯定了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之后,海德格尔紧接着对马克思的劳动唯物主义展开了尖锐的批评,“唯物主义的本质不在于它主张一切都只是质料,而倒是在于一种形而上学的规定,按照这种规定,一切存在者都表现为劳动的材料。在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中,劳动的形而上学的本质已经得到先行思考,被思为无条件的制造的自行设置起来的过程,这就是被经验为主体性的人对现实事物的对象化的过程。唯物主义的本质隐蔽于技术的本质之中”。〔16〕可见,在海德格尔看来,就马克思的唯物主义对于劳动的理解而言,马克思仍然是黑格尔的学生,即把劳动理解为自我意识的辩证运动。海德格尔因此得出结论,马克思的劳动唯物主义同唯心主义、基督教一样,依然是形而上学的。可见,海德格尔的晚年论断与其在《关于人道主义的书信》中的观点并无本质冲突。

(13)、那么,既然已经确定,除了物质没有其他东西,那么,为什么要谈意识呢?

(14)、中世纪的经院哲学学者初并没有接触柏拉图著作的管道,也很少懂得原著的希腊文。柏拉图的原始著作在西方文明遗失了上千年,直到它们在君士坦丁堡沦陷前一世纪被人从城里带出为止。中世纪学者透过拉丁文的翻译版本研读柏拉图的著作,当时那些拉丁文译本还是译自阿拉伯学者从希腊文翻译至阿拉伯文和波斯文的二手翻译。阿拉伯学者不只翻译古希腊的著作,同时也撰写了许多对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原著的评论和解释(如阿维森纳、亚维侯),这时亚里士多德的名声开始超过了柏拉图。

(15)、道教的炼金术虽然被现代化学取代了,但是养生术、中医、健身术,至今受到西方的推崇。它们从理论到技术都与我们熟知的西医和体育是两个体系。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现在中西医互相不理解,散打格斗与传统武术不相通的原因。给一个散打全国冠军看一篇传统武术的文章,他完全不知道那是在讲什么,什么叫负阴抱阳,什么叫冲气以为和,这都是技术,不是哲学理论。搞现代体育的很少人知道。但是,看奥运会比赛,有外国运动员在用,而且拿了冠军。

(16)、学院的名字与学院的地址有关,坐落于一处曾为希腊传奇英雄阿卡得摩斯住所的土地上,因而以此命名。学院存在了900多年,直到公元529年被查士丁尼大帝关闭为止。学院受到毕达哥拉斯的影响较大,课程设置类似于毕达哥拉斯学派的传统课题,包括了算术、几何学、天文学以及声学。学院培养出了许多知识分子,其中杰出的是亚里士多德。

(17)、可以说,随着现代文化的发展,人们发现,唯心、唯物的区分,是一种特定的历史、文化现象,不是包打天下的思维方法。至少到目前为止,人类认识宇宙奥秘的方法,始终在不断地探索,不断地发展。

(18)、而在柏拉图提出的线喻(divided line)里,我们则可以想像宇宙中的所有东西都代表了一连串渐增的“现实”(reality);这个现实曾经经过一次不平均的分裂,分裂后的子部分又依据与第一次相同的比例再进行了一次分裂(第二次分裂的比例是相同的)。第一次的分裂代表了智慧和感觉世界间的分割,而接下来的分裂则又代表了这些世界里的进一步区隔:代表感觉世界的部分被切割为代表“真实事物”的部分以及代表“反射的阴影”的部分,同样的,代表智慧世界的部分也被切割为代表整体形式的部分以及代表“反射”的部分。

(19)、唯物主义是同唯心主义相对立的哲学派别;它认为物质决定精神,物质是世界的本质。

(20)、(2)(4)(6)(7)(8)(9)(11)(12)(13)(31)(33)(35)(法)费迪耶等,录辑.晚期海德格尔的三天讨论班纪要(J).丁耘,摘译.哲学译丛,2001(3):

(1)、E-mail:lilunjie2007@1com

(2)、但是不要忘记,早在海德格尔之前,马克思就已经在对黑格尔哲学展开批判的过程中追问了意识的存在特性。在马克思看来,黑格尔将人等同于自我意识使得原本“内容丰富的、活生生的、感性的、具体的”对象性活动被抽象为“无内容的形式”。〔32〕这样一来,黑格尔称之为自我活动的东西不过是感性对象性活动的纯粹抽象罢了。不仅如此,在海德格尔提出“意识是在‘此—在’中得到根据的”之前,〔33〕马克思就已经指明,“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34〕可见,当马克思牢牢抓住“对象性活动”的时候,他已经在对被意识预设的存在,即存在之被遗忘状态展开根本的批判了。马克思所指的“对象性”就是海德格尔所指的“人出—离地与那是某物自身的东西面对面”。〔35〕马克思所指的“对象性世界”就是海德格尔在“在世界之中存在”这一命题中所指的“世界”,即存在之敞开状态。马克思所指的对对象性本质力量的自觉就是海德格尔一再强调的对存在的领会。

(3)、比如柏格森的生命直觉主义、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法国结构主义、语言分析哲学、生态伦理学、后现代文化、现代量子力学等。

(4)、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一书的扉页上,写着向胡塞尔致敬及看重与其的友谊。这表明,存在主义哲学,来源自现象学派。

(5)、在海德格尔眼中,马克思主义的确体会到了现代社会作为异化的人的无家可归状态的本质经验,但是它不能经验到存在者在其存在中荒疏的异化的真实根据,而是用国际的、集体的主体之巨大狂热的历史构型先行占据自己。据海德格尔的观点,马克思与他思想的接触点聚焦于“技术的本质”(p.337)这一问题,马克思主义贡献于此的洞见是存在者的总体作为劳动的材料以及“无条件的制作,也即现实的东西通过被经验为主体性的人对象化”(p.337)。然而对海德格尔来说这些洞见在本质上是误识,马克思没有经验到存在的真理,现时代人之异化被经验到——基本上是从黑格尔的观点出发,这是一种“历史之本质维度”(p.336)的经验——但是这经验依然被主体性形而上学所俘获。“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比其他历史编纂学优越”,这一赞扬因而在相当大的程度上被稀释了。

(6)、形而上学、知识论、伦理学、美学、政治、教育、数学哲学

(7)、 叔本华丨尼采丨克尔凯郭尔丨弗洛伊德丨罗素丨维特根斯坦丨胡塞尔丨海德格尔丨萨特丨加缪

(8)、题主的问题有问题,哲学不是因为对物质的认识才分的“唯心”和“唯物。”是在本体论的第一性的问题上才区分出“唯心”和“唯物。”本体论第一性这个问题谈的是世界到底是由什么组成的,是由物质组成?还是精神意识形成的?唯物主义分三个阶段。唯心主义分主观唯心与客观唯心。

转载请注明出处阿文说说网 » 海德格尔的主要哲学观点和概念精辟148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