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品名词解释精辟111条

名诗名词解释

1、名词解释《诗品》

(1)、(平淡) 宋代梅尧臣首先提出的一种诗歌创作风格。这种风格的主要特征就在于不激越,不飞扬。诗人的深刻的思想感受,运用朴质、微婉的语言,不动声色的表现出来。它既有排斥绮丽的一面,更主要的是否定剑拔弩张的讽喻的作用。所以,这种风格往往和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倾向相互矛盾。

(2)、(长短句):在宋代以后,可以说长短句是词的别名,但是在北宋时期,长短句却是词的本名;在唐代,长短句还是一个诗体名词。

(3)、(妙在衬跌)清代评论家刘熙载在《艺概》中提出的诗词创作中的一种手法。衬,是指衬托;跌,是指跌宕变化,形成一个有机的多资的整体。他指出诗词创作中必须具有层次和变化,形成一个有机的多姿的整体。这样才能具有动人的艺术性。

(4)、(用事)钟嵘《诗品序》中说"至于吟咏情性,亦何贵于用事"。他认为诗歌创作是抒写个人情感和思想,不必注重用事。这里的用事,是指诗歌创作中的一种倾向,就是在创作中引用典故和前人典籍中的材料。这种手法,也不是一无是处;但滥用无度,必然使作品晦涩难懂,损害感染力量。

(5)、通天岩位于赣州市西北郊。石窟开凿于唐朝,兴盛于北宋,至今保留了唐朝至宋代的石龛造像359尊,宋代至民国的摩崖题刻128品,被称为“江南第一石窟”。

(6)、(诗眼词眼)这里指诗、词中的重要关节处。有的评论家着重于一句中的某些关键词语;有的则从整篇的布局、高潮等着眼。例如:清代刘熙载就是着重后一方面的论述,提出"通体之眼"的说法。

(7)、先用了拗(不合律),再救一下,合起来就叫拗救。如果我们在“一三五”这些可灵活处理的地方,该用平声字而用了仄声字(或该用仄声字而用了平声字),那么往往就要在本句或对句适当的地方把仄声字改用平声字(或把平声字改用仄声字),以保持一联之中平、仄数量的平衡。

(8)、至今读来,仍不失其深刻的教育意义和启迪价值,堪称是源远流长的汉族文化精华。但《四书》中也存在着先人思想的局限性。

(9)、(应感) 早记载于晋代陆机《文赋》。‘若夫应感受之会,通塞之纪,来不可遏,去不可止。‘这是指文学创作(特别是诗歌创作)中的灵感问题。他主要是依据先秦老庄等主张的‘心物感应‘的理论,运用到文艺创作领域。                (声调声病) 南北朝时代南齐的沈约、周顒等人提出的诗歌创作中格律的学说。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四声的确立和运用;二是指出诗歌格律的病犯。沈约等将汉语语音中特有的声调,划分为平、上、去、入四声,并将这划分运用到诗歌格律中。在运用中出现了许多现象,沈约等又归纳成病犯,称为‘声病‘。即平头、上尾、蜂腰、鹤膝。后人并发展出大韵、小韵、旁纽、正纽。共计八种。通称‘四声八病。‘  (浮声切响) 沈约《宋书谢灵运传论》中说:‘欲使宫羽相变,低昴互节,若前有浮声,则后须切响。‘这是指诗歌中四声的按排的规律问题。浮声,指的是平声;切响,指的是四声中的上、去、人。后来就称之为平、仄。在这个基础研究逐步形成了近体诗的律、绝。中国古典诗歌格律日益完善。  (风骨) 早本是汉魏时代对于人物品评时的用语。南北朝齐梁时的文艺批评家刘勰等将它移用到文学创作领域。它主要是指文学作品(特别是诗歌创作)的一种思想倾向和艺术风格特色。就前者来说,它指的是充实而严正的思想倾向,在风格上,则是精练简约,以达到刚健有力的境地。  (滋味) 早记载于梁朝钟嵘的《诗品序》。‘五言居文词之要,是众作之有滋味者也。‘它主要是指诗歌创作的感染力。这不单纯是作品的艺术性问题,而是包含着作品的思想倾向问题。以‘辩味‘来比喻文艺的审美过程,是源于先秦诸子的论述。历代诗论家更有所发挥,南宋扬甚至提出,论诗‘以味不以形‘的说法。  

(10)、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11)、对不讲平仄的古体绝句的通称相对今体的绝句"律绝"而言。古绝多用拗句,可押平韵也可押仄韵。有些绝句用的是仄韵,但全诗用律句,或用律诗容许的变格和拗救。

(12)、亦称"辘轳韵"。诗韵术语。与进退格同为用韵的一格。辘轳韵者,双出双入。即律诗第第四句用甲韵,第第八句用与甲韵可通的乙韵,如先用"七虞",后用"六鱼"等,双出双入,此起彼落,有似辘轳,故称。

(13)、本是古代的一首乐歌名,诗歌形式上,保持着原始歌、舞、乐三者合一的痕迹。内容充满了浓厚的巫文化色彩和原始的、大胆开放的爱情因素。

(14)、诗体名。全篇每句六字。相传始于西汉谷永,一说东方朔已有"六言",其诗均不传今所见以汉末孔融的六言诗为早。有古体近体之分。但均不甚流行。

(15)、(兴趣) 宋代诗论家严羽在《沧浪诗话》中提出的诗歌创作的主要艺术特性。他认为盛唐诗人追求的就是"兴趣",所谓兴趣,他用一系列比喻解说:"羚羊挂角,无迹可求......"后总结为"言有尽而意无穷。"这里实际上是涉及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诗歌创作内涵的质的分析,亦即"羚羊挂角,无迹可求"等比喻所表达出的思想感情的深邃的不可捉摸性和变幻不定的模糊性与读者感受之间的无法介入的或然性;另一方面才是作品的外在语言形式和包孕的思想感情之间的完全一致或不一致的问题。也就是量的问题了。严羽在这里看到了诗歌艺术的两个方面特性,而用一个"兴趣"来表达。不过,他对盛唐诗歌改用"兴趣"标举,也不完全正确!

(16)、律诗每一联为两句,同一联的上句与下句称为对句,上一联的下句与下一联的上句称为邻句。

(17)、译文:此诗写游子思乡怀亲。异乡异土生活的孤独凄然,因而时时怀乡思人,遇到佳节良辰,思念倍加。诗意反复跳跃,含蓄深沉,既朴素自然,又曲折有致。“每逢佳节倍思亲”千百年来,成为游子思念的名言,打动多少游子离人之心。中国人所特有的佳节思亲就来源于此。

(18)、大淡水湖——鄱阳湖,自古以来,许多文人墨客写诗无数。本诗描写春天的鄱阳湖,浩瀚与壮阔。山水艳艳,候鸟依依,尽在鄱阳湖畔。

(19)、亦称"古诗"、"古风"。诗体名,和近体诗相对。产生较早。每篇句数不拘。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杂言诸体。后世使用七言者较多。不求对仗,平仄和用韵也较自由。

(20)、鲁人毛亨和赵人毛苌的古文“毛诗“晚出,在西汉虽未被立为官学,但在民间广为流传,并终压倒了三家诗,盛行于世。后来三家诗逐渐亡佚,今本《诗经》就是毛诗。

2、诗品名词解释

(1)、诗词是指以古体诗丶近体诗和格律词为代表的中国古代传统诗歌。诗词是抒发心灵感受的文学艺术品。

(2)、(五格) 唐代释皎然在《诗式》中提出的诗歌批评的一种标准。它主要是指诗歌中运用典故的优劣。"不用事第一",而"有事无事情格俱下第五"。这里,也涉及到诗歌中的"情"的问题。所以,不能单纯用"用事""不用事"以及用事好坏与否来评定创作的高下。

(3)、本指古代音乐官署。"乐府"一名,始于西汉,惠帝时已有"乐府令"。至武帝始建立乐府,掌管朝会宴飨、道路游行时所用的音乐,兼采民间诗歌和乐曲。乐府作为一种诗体,初指乐府官署所采集、创作的乐歌,后用以称魏晋至唐代可以入乐的诗歌和后人仿效乐府古题的作品。宋元以后的词、散曲和剧曲,因配合音乐,有时也称乐府。

(4)、刘禹锡非六经中的字不用,宋《邵氏闻见后录》记载:

(5)、特色:他们注重以诗歌传达独特的气质何其芳主要表现青年人朦胧的理想和淡淡的忧伤,李广田的诗歌,风格质朴,蕴藉深沉,卞之琳善于在不露声色中深含着情感与哲理,对现代诗歌的客观化、非个人化等艺术手法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文字奇巧。从诗歌流派整体分类上看,汉园三诗人属于中国现代派诗群。

(6)、(情与景会) 明代诗人袁宏道首先提出的诗歌创作的艺术特性。他指出"有时情与境会,顷刻千言,如水东注,令人夺魂"。这是说的诗歌创作中"意境"的创立问题,也就是创作过程中主观认识和客观世界之间的辩证的形象反映问题,"情"和"景",既有生发,观照的一面,又相互通会的际遭。诗人就要把握并能的表达这种关系,构成诗篇的动人的艺术魅力。

(7)、(冲淡)"廿四品"中的一类。它是中国古典诗歌的一种主要风格。所谓"淡",不是指"淡而无味",而是指"素"(从色彩角度着眼)"默"(从意境角度看)和"微"(从欣赏心理角度着眼)。总之,诗人运用高妙手法,徐纤从容的神态来表现一些微妙隽永超逸的思想感受,诗歌语言也必然是朴素无华、不事藻饰。

(8)、对联是一种凝缩了的文学艺术品。对联与格律诗有着极其相近的特征。以精巧的语言和有节奏的韵律集中地反映了人们的生活而抒发情感。对联与格律诗相比,只是形式上有所不同,其实质是相同的,一副好的对联就是一首诗。甚至有的对联直接从诗中提出两句,便是经典的对联。如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

(9)、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0)、雅,即正,指朝廷正乐。分为大雅和小雅,大雅31篇是西周的作品,小雅74篇大部分是西周晚期作品。大雅的作者主要是上层贵族,小雅的作者既有上层贵族,又有下层贵族和地位低微者。

(11)、古体诗的押韵,可以把邻近韵部的韵,比如一东和二冬、四支和五微,混在一起通用,称为通韵。

(12)、译文:白居易的这首诗尤以第二句为有名,影响大。“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极为形象生动地表现了野草顽强的生命力,激励了多少辈中国人奋发向前,人不死,奋斗不止。其全诗章法谨严,用语自然流畅而又工整,写景抒情水乳交融,意境浑成,堪称绝唱。

(13)、译文“欲穷千里目”,写诗人一种无止境探求的愿望,还想看得更远,看到目力所能达到的地方,的办法就是要站得更高些,“更上一层楼”;

(14)、律诗每一联为两句,同一联的上句与下句称为对句,上一联的下句与下一联的上句称为邻句。

(15)、对句相反:指同一联上下句平仄相反,如上句是平平仄仄平,下句为仄仄平平仄。

(16)、中国是一个诗词的国度,诗词伴随了中国人五千年的历史。在诗词文化的发展过程中,衍生出了许多独属于诗词的术语,这些术语让诗词得以完善,让我们可以更加精确地找到自己想读的诗,对于每一个诗词爱好者来说,了解这些“诗语”,可以让自己的诗词鉴赏能力,分辨能力,更上一层楼!

(17)、白鹭洲位于吉安市东的赣江中,因洲上很多栖息白鹭,人们便取诗人李白“二水中分白鹭洲”中的“白鹭洲”命名。白鹭洲之上筑有白鹭洲书院,现在白鹭洲上依然保留着白鹭洲中学。

(18)、(绮丽) 唐代司空图《诗品》中所提出的廿四品中的一类。这种艺术风格,着眼于艺术语言的创造和运用方面。主要指华丽辞采的描述以及声韵的巧妙。

(19)、唐朝人作诗多用唐朝以前的典故,或者本朝较早的典故,宋朝人用宋朝以前的典故。如果朋友之间的赠答之作,尽量用古人代指朋友。例如谭嗣同的《狱中题壁》

(20)、一联之中对仗的上下两句,一般内容不同或相反。如果两句完全同义或基本同义,叫作“合掌”,是作诗的大忌。

3、诗词鉴赏名词解释

(1)、以上是小编的一己之见,望方家斧正,欢迎大家批评!

(2)、《古风.秋韵嵩山一》(和袁廷会/嵩山秋色)

(3)、五言的仄起平收句:仄仄仄平平中,第三字如果用了平声字,成了:仄仄平平平,就犯了三平调。

(4)、(质实) 它是和"清空"相对立的审美范畴。词论家显然不是在探讨词的内容有无以及多少、正确错误等问题,而是在于揭示诗人表达主观思想感受时的艺术能力问题。这自然不单是语言问题,而是和诗人的秉赋、才能,修养等都有关系。这方面修养差,必然造成作品的艺术因素的低下,不能给读者高度的美的享受。这就是张炎提出的"质实"的关键所在。

(5)、对仗的两句词性要相对,象这样的对仗,叫做工对。

(6)、如果不押韵,但平仄相对或相同(可参考第一课的平仄讲解),意境深远,也是能够体现出对对联人的水平。

(7)、邻句相粘:指上一联的下句起句平仄,与下一联的上句起句平仄相同。如山居秋暝第二联的下句天气晚来秋,是仄仄仄平平,仄仄起,则第三联的上句明月松间照,应也是平平起,所以是仄仄仄平平,但是因为句脚必须以仄声收,便变成了头粘脚不粘,是仄仄平平仄。

(8)、作"唱酬"、"酬唱"。谓作诗与别人相酬和。大致有以下几种方式:1和诗,只作诗酬和,不用被和诗原韵;2依韵,亦称同韵,和诗与被和诗同属一韵,但不必用其原字;3用韵,即用原诗韵的字而不必顺其次序;4次序,亦称步韵,即用其原韵原字,且先后次序都须相同。

(9)、都是指“格律诗”而言,主要分五绝、七绝、五律、七律、排律等。千万不能将“今体诗”跟现在所说的“新诗”混为一谈。

(10)、秦焚书以后,诗经以其口耳相传便于记诵的特点得以流传,在汉代广为流传,出现了今文的齐鲁韩三家诗。齐诗出自齐人辕固,鲁诗出自鲁人申培,韩诗出自燕人韩婴。三家是在汉代被立为博士,成为官学。三家诗兴盛一时。

(11)、这首诗中的典故人物都是东汉时的人:张俭和杜根。

(12)、又称《前汉书》,由我国东汉时期的历史学家班固编撰,是部纪传体断代史,“二十四史”之一。《汉书》是继《史记》之后我国古代又一部重要史书,与《史记》、《后汉书》、《三国志》并称为“前四史”。

(13)、(诗家三昧) 所谓"三昧",原是佛经中用语,音译作"三摩地"等。意思是排除一切忧烦,终获得正果。我们古代文论家,将这个词用到文艺批评上,特别是关于作者的艺术修养的造诣。精通本门文艺规律的,就称之为得"诗家三昧"了。

(14)、亦称"转韵"。诗韵术语。除律诗、绝句不得换韵外,古体诗尤其是长篇古体诗,换韵较自由,既不限平声韵、仄声韵,也不限于邻韵。转韵时往往在换韵那一联的出句先转,接着联末韵脚跟着转。

(15)、这件事是真是假不得而知,但是“题糕”成了典故,在后人的诗句中屡次被提到,用来表示诗人对于用字的谨慎,甚至有“无一字无来历”之语。

(16)、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17)、(唱和)早是指歌曲演唱中的相互呼应。《荀子乐论》"唱和相应"。南北朝开始,诗人将诗歌相互赠答称为"唱和"。这种形式,到唐代,得到极大发展,乃至有唱和的专集。例如:元稹和白居易的《元白继和集》(已佚)、皮曰休和陆龟蒙的《松陵集》等。

(18)、七言平起平收句“平平仄仄仄平平”,第一和第三字都可平可仄,但是第五字不能用平声,否则也成了三平调。

(19)、(真趣) 明代袁宏道提出的诗歌创作理论。这是从"性灵"说的基础上,阐发的一种论点。他说道:"夫趣,得之自然者深,得之学问者浅",童年时代"不知有趣,然无往而非趣也"。可见,他所说的"趣"是专指一种自然形成的感受,也只有这种趣,才是"真趣"。诗歌中有了它,就能感动读者,给予心灵上的美的享受。

(20)、(幽情单绪) 明代竟陵派诗人钟惺等倡导的一种诗歌创作风格。他认为"真诗者,精神所为也。察其幽情单绪,孤行静寄于渲染之中,而乃以其虚怀定力,独往冥游于寥廓之外。"他的这种主张,体现了没落知识分子的孤独感和不适应感。这种单纯从诗人主观精神创造艺术风格的主张,有一定的局限性。

4、诗 名词解释

(1)、尾联点出“送”的主题。全诗开合顿挫,气脉流通,意境旷达。一洗古送别诗中的悲凉凄怆之气,音调爽朗,清新高远,独树碑石。

(2)、本指古代音乐官署。"乐府"一名,始于西汉,惠帝时已有"乐府令"。至武帝始建立乐府,掌管朝会宴飨、道路游行时所用的音乐,兼采民间诗歌和乐曲。乐府作为一种诗体,初指乐府官署所采集、创作的乐歌,后用以称魏晋至唐代可以入乐的诗歌和后人仿效乐府古题的作品。宋元以后的词、散曲和剧曲,因配合音乐,有时也称乐府。

(3)、即同一个韵字在一首诗的韵脚里重复出现,此乃大忌。

(4)、(家数) 戏曲创作中的体制流派的特定名称。首先是明代戏曲理论家王德骥在《曲律》中提出的。他认为戏曲有"本色"和"文词"两家。他虽比较推崇"本色",但也指出两者各有利弊。"纯用本色,易觉寂寥;纯用文词,复伤雕镂。"

(5)、创作背景:何其芳、卞之琳、李广田当时曾经是北京大学文学院的同学,以文会友聚在一起,惺惺相惜,志同道合,经常在一起切磋诗艺。1934年郑振铎编文学研究会创作丛书,要卞之琳的一本诗集,卞之琳便把何其芳、李广田到当时为止的诗全部拿来凑成一本集子。

(6)、(双调):元明以来,一般人常把两叠的词称为“双调”。

(7)、(诗六义)专指《诗经》的"六义"。早记载于《周礼春官》,汉代《毛诗序》中明确提出:"故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对于"六义"的解释,有着一个历史发展过程。唐代孔颖达提出了"三体""三法"的说法,也就是将"六义"分为两组,"风""雅""颂"这三者是指体裁,"赋""比""光"这三者是作法。

(8)、一联之中对仗的上下两句,一般内容不同或相反。如果两句完全同义或基本同义,叫作“合掌”,是作诗的大忌。

(9)、诗体名。也称"赋得体"。起源于唐代,由"帖经"、"试帖"影响而产生,为科举考试所采用。大都为五言六韵或八韵的排,以古人诗句或成语为题,冠以"赋得"二字,并限韵脚,内容必须切题。清代限制尤严。

(10)、中国古代把不合乐的叫“诗”,把合乐的叫“歌”,统称为诗歌。按故事情节又分为抒情诗和叙事诗;按语言韵律,分为格律诗和自由诗。

(11)、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12)、次韵也称步韵,就是用原诗的韵脚,并遵循原诗韵脚的顺序。例如,

(13)、清晨,朝霞满天,我就要踏上归程。从江上往高处看,可以看见白帝城彩云缭绕,如在云间,景色绚丽!千里之遥的江陵,一天之间就已经到达。两岸猿猴的啼声不断,回荡不绝。猿猴的啼声还回荡在耳边时,轻快的小船已驶过连绵不绝的万重山峦。

(14)、五言的仄起平收句:仄仄仄平平中,第三字如果用了平声字,成了:仄仄平平平,就犯了三平调。

(15)、《后汉书》是一部由我国南朝宋时期的历史学家范晔编撰的记载东汉历史的纪传体史书。与《史记》、《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

(16)、封建时代臣僚奉皇帝所作、所和的诗。唐以后大都为五言六韵或八韵的排律。内容多为歌功颂德,少数也陈述一些对皇帝的期望。

(17)、……盖韵文之制,局囿于字句,拘牵于声律,散文则无此限制。……故歇后倒装,不通欠顺,而在诗词中熟见习闻,安焉若素。......各自不同,韵文视散文得以宽限减等尔......

(18)、(味长) 宋代诗论家张戒所提出的诗歌构成三种要素中的一种。它是指诗歌中含蕴的思想感情,不但是"真",而且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复杂性。读者需要经历一个反复体会的过程,才能完整的把握诗人的意念。这里的"长",并不是具体的度量,而是一种心理感受的深远程度。

(19)、全书以屈原作品为主,其余各篇也是承袭屈赋的形式,运用楚地的文学样式、方言声韵和风土物产等,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故名《楚辞》。《楚辞》对后世诗歌产生了深远影响。

(20)、(我手写吾口)清代诗人黄遵宪提出的诗歌创作理论。他主要针对清代诗坛情况,特别是同治、光绪朝代的拟古作风而提出的,要求运用口语创作诗歌。这是时代发展决定的。

5、诗人名词解释

(1)、(变风变雅)早记载于汉代《毛诗序》。它是和风、雅相对而言的。风、雅,是太平盛世的产物,而当国政变乱之世,就形成变风、变雅。这种理论主要是建立在"乐"和"政"通、"诗"和"政"通的思想基础上的。

(2)、(本色当行) 本色,自然之色;当行,内行。前者早见于北宋陈师道《后山诗话》;后者出于金代王若虚《滹南诗话》中所引晁无咎语。这两者是指诗词曲的创作都要恪守各自的基本法则,不要互相干扰,形成变体、变类。

(3)、魏庆之《诗人玉屑》引《缃素杂记》说,唐代郑谷与僧齐己、黄损等共定今体诗格云:"凡诗用韵有数格:一曰葫芦,一曰辘轳,一曰进退。"进退格是两韵间押,即第第六句用甲韵,第第八则用与甲韵可通的乙韵,如"寒"、"删"或"鱼"、"虞"等,一进一退,相间押韵,故称。

(4)、大意:人生有得有失,得到了纵情高歌,失去的也就罢了,忧愁愤恨又怎样呢,还不如洒脱一点活得悠然自得。今天有酒就痛快畅饮,明日的烦恼明日再说。

(5)、(填词):先有乐曲,然后依这个乐曲的声调,配上歌词。宋元以来一般人则通称“填词”。(倚歌):即填词。

(6)、(换头):词从单遍发展为两遍,凡是下遍开始处的句式与上遍开始处不同的,这叫做换头。

(7)、(哀乐中节)清代诗论家刘熙载在《艺概》中提出的诗歌创作理论。他认为诗歌创作是抒情的,这里就有一个"度量"问题。"发乎情,未必即礼义,故诗要哀乐中节"。这里的"中节"就是要合乎一定的礼义规范。

(8)、(含蓄) 唐代司空图《诗品》中提出的廿四品中的一类。这是侧重于创作手法的一种风格。它和浅露、率直相对立,要求诗歌创作的含意深远,含而不露,及至达到意在言外。这就是说,诗人创作时对于客观生活和主观内心有深刻的体察感受,能发现深层次的思想感情,又能运用高超的艺术手法,寓深意于篇章之中。从读者角度来说,必须磨练自己的感受力,能有条件体察其中的奥秘,求索作者的本意。

(9)、亦称"葫芦韵"。诗韵术语。与进退格同为用韵的一格。葫芦韵者,先二后四。如"东"、"冬"通押,先二韵"东",后四韵"冬"。先小后大,有似葫芦,故称。

(10)、(悟入) "悟入"原本佛家禅宗的用语。宋代吕本中将它引入诗歌创作和评论领域。他认为诗人必须透彻了解和掌握作诗的"活法,",才能创作出优秀的作品,由此可见,他倡导的"悟入",并不是禅宗南派的"顿悟",而是必须经过刻苦的一番功夫才能做到"悟入"。

(11)、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12)、《古风.秋韵嵩山四》(步韵袁廷会/嵩山秋色)

(13)、(中腔):所谓“中腔”,可能也就是中序的一遍。

(14)、它以清新朴素的笔触,抒写了丰富深曲的内容。境是境,情是情,那么逼真,那么动人,百读不厌,耐人寻绎。无怪乎有人赞它是“妙绝古今”。

(15)、(2)描写手法主要有:托物言志、小中见大、动静结合、虚实相生、联想想像、正侧面结合、比较衬托、乐景写哀、欲扬先抑、象征、渲染、白描、用典等。

(16)、香炉峰在阳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烟霞,远远望见瀑布似白色绢绸悬挂在山前。高崖上飞腾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几千尺,让人恍惚以为银河从天上泻落到人间。

(17)、我写过一篇小文《老街诗词闲话72-写出好诗一定要学会使用诗家语》。古人的句法多变,而且与散文句法不同,钱钟书先生说过:

(18)、(添字):一首词的曲调虽有定格,但在歌唱之时,还可以对音节韵度,略有增减,增叫做添字,与移宫转调有关。

(19)、旧时作诗方式之一。若干人相聚,分找题目以赋诗,称分题,亦称探题。大抵以各物为题,共赋一事。宋严羽《沧浪诗话·诗体》:"古人分题,或各赋一物,如云送某人分题得物也。"分题有时分韵,但不限制。

(20)、(遍):“变”字用到唐代,简化了一下,借用“徧”字,或作“遍”字。词的上下可称为上下遍,或上下片,或上下段。

(1)、有一些对仗,是借用了同音字形成工对,叫做借对。

(2)、对句相反:指同一联上下句平仄相反,如上句是平平仄仄平,下句为仄仄平平仄。

(3)、(格调)清代诗人沈德潜提出的诗歌创作现论。它主要是强调诗歌创作中的"格"和"调"。前者是指诗歌的格式,也就是表达思想、感情所必须具有的与之相适应的格局,决不是漫无格式、任意而为的;后者强调诗歌的音律格调。这种主张具有明显的形式主义倾向。

(4)、 它源于汉及魏晋南北朝歌谣。“绝句”这一名称大约起于南朝。梁、陈时,已较普遍地用绝句泛指四句短诗,其押韵平仄都较自由,或称古绝句。唐以后盛行近体绝句,格律同于八句律诗中的前、后或中间四句。所以,唐人有的在诗集中把绝句归于律诗。

(5)、即是指在平仄上,对句相对,邻句相粘。基本上也是遵循“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口诀,具体请参照(对句相对,邻句相粘,首尾相应)。

(6)、(别材别趣) 宋代诗论学家严羽在《沧浪诗话》中说:"夫诗有别材,非关书也;诗有别趣,非关理也"。这是严羽诗论中的主要论点。前者指诗歌创作需要别种才能,和书本知识无关;后者指诗歌创作应包含某种情趣,而不是单纯的说理,乃至和"理"没有关系。这种理论,反对当时"掉书袋""讲理学"的弊病,强调诗歌创作的艺术性和形象思维的独特作用,有着极大影响。

(7)、(叶韵) 亦称"协韵"。宋代女词人李清照在《论词》中,提出了词的叶韵的特色。认为词在声律上要求极为严格,它不但分析五音,而且"又分五声,又分六律,又分清浊轻重"。她主要从音乐角度对诗与词的分界作了明确的规定。

(8)、(近体乐府):“近体乐府”是北宋人给词的定名,

(9)、译文:这首诗连同这个典故,都广为中国人熟知。曹植运用了十分贴切、浅显生动的比喻表达出自己的情感,并因此逃过一劫。每当再出现兄弟相争时,中国人都会想起这首诗,“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10)、欲入编的诗友请速将作品投递本号邮箱:mm0127m@1com

(11)、(换):凡词谱中注有换平者,必其上句皆押仄韵,至此则换平韵。或上句皆押平韵,至此另换一平韵,亦称换平。凡词谱中注有换仄者,必其上句皆押平韵,至此则换仄韵。或上句皆押平韵,至此另换一平韵,亦称换仄,既换平韵之后之后,又换仄韵。与上文之仄韵不同一部者,谓之“三换仄”。同属一部者,称为“叶仄”。既换仄韵之后之后,又换平韵者,亦同此例。

转载请注明出处阿文说说网 » 诗品名词解释精辟111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