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必信行必果
1、言必信行必果是什么意思解释
(1)、去掉“大人”和“义”的问题,就抽象的意义而言,孟子考虑到了“必(顽固,而且偏执一端)”与“不必”的关系问题,应该算是抓住了问题的“节点”。
(2)、孔子这句“言必信,行必果”出自《论语・子路》。
(3)、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
(4)、白话释义:说话一定守信,做事一定有结果,这是浅薄固执的小人啊!
(5)、《论语·子路》:“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
(6)、白话释义:同朋友交往,说话诚实恪守信用。这样的人,尽管他自己说没有学习过,我一定说他已经学习过了。
(7)、译文:叶公告诉孔子说:“我家乡有个正直的人,他父亲偷了别人的羊,他便出来告发。”孔子说:“我家乡正直的人与这不同:父亲替儿子隐瞒,儿子替父亲隐瞒,正直就在这里面了。”
(8)、于是,孔子和他们订下盟约,蒲人就从东门放走了孔子。
(9)、环境:外界的条件和障碍。(时、地,其它人,其它事物)
(10)、曰:"敢问其次。"曰:"宗族称孝焉,乡d称弟焉。"
(11)、孔子曰:“要挟下订立盟约,神是不会认可这种盟约。”
(12)、子西不听叶公所说,还是坚持把胜召回来,结果后来,子西就被胜所杀。
(13)、老子说:“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14)、孔子回答说:“能够约束自己的行为,奉命出使各国,很好地完成任务,这样的人就可以叫作‘士’了。”
(15)、我们一般的人,或者大部分的普通大众,是下三层决定,也就是说,我有什么的环境,我有什么样的能力,决定了我去做什么?而另外一些人,他们不是,他们凭着,自身的信念和价值观,来支撑著自己的行为准则,而没有考虑,或者忽略,目前自身处于的环境,或者目前自己的能力是什么样的。而是如何在某时间、某地点做什么,如何做,为什么做等问题的背后,都有一个「我是谁」的问题。像马云、孙正义、稻盛和夫、格鲁夫等等,就属于这些异想天开式的人物。
(16)、·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
(17)、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曰:“敢问其次。”曰:“宗族称孝焉,乡d称弟焉。”曰:“敢问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曰:“今之从政者何如?”子曰:“噫!斗筲之人,何足算也!”
(18)、在《论语》中,我们知道,孔子只谈了“学(及‘好学’)”和“怎么学”和“学的意义与作用”,但从来不谈“什么是学”。我们在往期多篇文章中反复指出过,这是孔子谨守哲学上“不能言说”者就不言说原则的“智慧”,但是,对于普通大众而言,不言说就不懂,也不明白。所以,在《学而》篇中,就有了关于子夏的一段话:
(19)、如果“大人”的含义已经涵盖了惟义所在的内容要求,那么,惟义所在四个字就不需要再体现了,直接说“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就行了。但因此会引出的问题是:大人为什么可以不遵循“言必信,行必果”的思行准则呢?换言之,是不是除了大人之外的其他人(包括君子、小人和除君子小人之外的“大众”)都应该“言必信,行必果”呢?
(20)、无论从任何角度还是任何意义上讲,回到孔子自身去探究孔子要表达的“意义”,才是正确的途径与方法。
2、言必信行必果出自于谁
(1)、其实,在儒家经典中有大量对「信」这一品德的赞扬,例如我们熟悉的「与朋友交,言而有信」。但我们应该明确「信」的含义。我们之所以把讲信用视为一种美德,很大的原因是我们所谈论的是人和人之间互相承诺之后是否守信的问题。如果我和你说好了晚上八点一起办一场活动,八点钟到了你却没来,我和其他参加活动的人就要花时间等你。我们可能还花钱租了场地,花精力策划了活动,却因为你不守信而白白浪费。重要的是,如果大家都习惯这样,我们就办不成任何活动,因为每个人都不敢相信别人的承诺,承诺会到场的人很可能不来,承诺会提供场地的单位也许突然不想提供,那社会就无法合作完成任何互助共赢的事业。因此,不遵守对他人所作出的正式承诺,轻则浪费社会成本,重则深刻地破坏一切社会合作的根基。
(2)、《论语・卫灵公》中,孔子指出:“君子贞而不谅。”
(3)、通行的解释是:子贡问孔子,有没有一个字(一言)可以终身行之呢?孔子答道,这个字恐怕只能是“恕”了吧。自己不愿意要的,莫将其施之于别人。
(4)、简言之,“言信”与“行果”问题根本扯不到什么“大人”那里去。我们在上面已经指出,孔子在《易·文言》传中对大人的“层次”已经给出了描绘:“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这种与日月、四时和天地鬼神“相合”为“一体”的大人,应该是孔子自己可能都认为“可望而不可及”的“人”,所以,把这样的“大人”与“言信不信”和“行果不果”拉到一起来谈论,根本就没有任何意义!也不存在“惟不惟义所在”的问题了。
(5)、(出处)战国·孔子《论语·子路》:“言必信,行必果。硁(kēng)硁然小人哉。”
(6)、孔子评论说:“这班见识短浅的人算得了什么!”
(7)、千百年来,孔子这句名言被人们视为君子诚信典范,甚至成为许多人座右铭。
(8)、·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9)、蒲人害怕了,对孔子说:“如果不去卫国,我们就放你走。”
(10)、然而,孔子这句话真意却被误解了几千年,是想当然断章取义的结果。
(11)、我们中国人说话是算数的,从来是言必信,行必果。
(12)、如果不可以,那么,为什么具有“不失却德性和纯粹善良之心的”这个大人可以“法外开恩”而搞“特殊化”,可以“言不必信,行不必果”,但却要求普通人惟义所在呢?
(13)、·有子曰:“信近於义,言可复也。恭近於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14)、是一个成语。信:守信用;果:果断,坚决。说了就一定守信用,做事一定办到。
(15)、从社会实践层面上看,孟子似乎并没有真正理解孔子进行君子与小人分类的理论意图与社会道德意义,而是把小人当成了社会大众层面上具有“坏人”含义的人了。
(16)、可见,不仅普通的“诺言”,即便是“盟誓”,由于这是一种受到胁迫的“信”,所以,是完全可以不遵守的,因为“神不听”。
(17)、“诚”作为“天之道”,其核心意涵是“真实无欺”,说的是“天(自然)本身”就是它本身那样——是什么样就什么样,并不像人一样有可以出现“不真实”和“有欺”的情形。
(18)、事实上,从整个《论语》中,孔子关于君子与小人的言论中,尤其是对君子与小人进行的对比性谈论,如:
(19)、其实,现在法律也有规定,如果是被迫或要挟下签订的协议,法律可以不承认,因为非个人真实意思的表达。
(20)、·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3、言必信行必果后面一句是什么
(1)、我们首先提请大家注意的是,孟子在这里“偷换”了概念,即把孔子讨论“士”的命题(言必信,行必果)转换成了“大人”,想用“大人”的概念代替“士”去论证为什么可以“不必‘言信行果’”。这与我们往期辨析“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时指出的朱子(朱熹)将“民”的概念“偷换”成“人”的做法如出一辙。
(2)、事实上,我们发现,孟子的这些话,完全可以看成是孔子弟子有子关于“信近于义,言可复也(“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论语·学而》)”的“翻版”,但却没有有子的说法语意更加准确和逻辑更加严密。因为在有子的观点里,我们可以得出清晰无误的结论,即:信该不该守,应该看一看所许的诺言能不能符合义的标准与要求,符合就去践行,不符合就不去践行。这对每一个人都适用,不存在“君子小人”和“大人大众”的区分,是“该不该”和“能不能”二者的内在统一。
(3)、我们在上面已经指出,董仲舒、朱熹和王守仁都直接回避了这个问题,只有孟子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涉及”,并力图进行一下“修正补偏”。
(4)、孔子再次解读:“如果同一宗族中的人称赞他很孝顺自己的父母,而乡里的人称他格外尊敬自己的兄长,这样的人算是差一点的士了。”
(5)、还有一种我们平常常说的“善意的谎言”,都是为了安抚人心,为了救助别人,难道这就算没有信用吗?不算呀!比如一个得了癌症的病人,如果你不告诉他,他可能还会像平常一样,好好地活着,可一旦你告诉他得了绝症,没有多少日子了,那往往就会增加他的恐惧感,让他的疾病恶化的更加快速。
(6)、听到耿哥代表中国人对美国说出这么硬气的话,我先是脊梁骨一硬,深感中国人从此硬起来了。然后就感觉有点不对。仔细一想,从未在中国古籍里读过「言必行,行必果」这个说法,中国人是从何时开始讲求这个原则的呢?后来想想,大概是媒体记者中华文化素养太差,把发言人说的「言必信、行必果」中的「信」记成了「行」吧。
(7)、也许你会说,我们就不要去强调言必信行必果就算了,怎么还把言不必信、行不必果的人说成「大人」?前后不出尔反尔,一听就是水平不高的人的作为,孟子这样说,未免夸张了吧?
(8)、话说到这里,子贡还不知足,又问:再次一等呢。
(9)、网上流传着各种真真假假的名著解读。很多像于丹一样装腔作势,一惊一乍。常见的如:
(10)、白话释义:伪装齐国背弃约定、毫无信义可言。罪恶积蓄成熟,像钱串已满。
(11)、·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宽则得众,信则民任焉,敏则有功,公则说。
(12)、不过,即使是已经答应他人的事情,如果事后发现这样做不符合我更重视的伦理价值,也完全可能以不履行承诺的代价来避免更大的恶,例如柏拉图很爱用的,「如果朋友精神不正常,你还把他的武器还给他吗?」的例子。
(13)、孔子说:“说话一定要诚信,做事一定要坚定果断,这虽是耿直固执的小人,但也可以算是再次一等的‘士’了。”子贡说:“现在的执政者,您看怎么样?”孔子说:“唉!这些器量狭小的人,哪里能数得上呢?”
(14)、所以说,“言必信,行必果”,并不是君子做人的道德标准啊!
(15)、这样一来,就很容易理解孔子对「言必信、行必果」的批评。孔子的答语层次很清晰,「行己有耻」的人修养高,在外交场合能达成对国家的职责;次等的人在国家层面上大概没什么贡献,但至少在宗族和本地尽到了责任,被称赞为「孝弟」;第三等人做事既不从对国家的意义,也不从对地方社会或家族的意义思考,关注的是自己是不是言必信行必果,就算自己过去的言论不正确、想做的事不该做,也非要把它做了。这大概是为什么孔子说这是「小人」的原因吧。
(16)、那么,在中国思想中,以正面称赞意义使用「言必信,行必果」的到底是谁呢?也许是司马迁,但他用这句话描写的,乃是「游侠」群体。
(17)、 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
(18)、孔子回答说:“说话可靠有信用,行动起来坚决(言必信,行必果),虽然这种人成不了大器,但也可以说是再次一等的‘士’了。”
(19)、所以说,凡事都不是的,诚信固然是美德,还要看是什么事情,还要看在什么情况下,不能一概而论。
(20)、子贡当时问孔子:“什么样的才能被叫做士?”
4、言必信行必果心得体会
(1)、关于“言必信行必果”,《论语》中的原话是:
(2)、子贡问孔子,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士”呢?在子贡的刨根问底之下,孔子给出了三个层次的士。
(3)、这个问题出现在《论语》的《子路》篇中,是孔子在回答子路提问时给出的结论。应该说,自《论语》问世以来,孔子的这个结论就难住了儒学名下的所有“弟子”。
(4)、能够做到慎独,一个人能够做到内外如一严于律己,做官不负民众所望,能办事儿,保持心中的底线,做事通权达变,这是第一层次的士。
(5)、这是孔子一时的心血来潮,还是儒家的一贯思想呢?我们可以到他的继承者孟子那里看看。
(6)、译文:子贡问道:“怎样才可称得上‘士’呢?”孔子说:“能用羞耻之心约束自己的行为,出使不辜负君主的委托,这就可以称作‘士’了。”子贡说:“请问次一等的‘士’是什么样的?”孔子说:宗族的人称赞他孝顺,乡里的人称赞他友爱。”子贡说:“请问再次一等的‘士’是什么样的?”
(7)、出处:唐·李延寿《北史·周本纪》:“背惠怨邻;弃信忘义。”
(8)、出处:出自《论语·子路第十三》里子贡和孔子的对话。
(9)、天下至德,莫大于忠。在看似一些“小问题”上心口不反映的是d章意识薄弱、纪律和规矩意识不强,本质上是对d不忠诚、不老实。如果不给予重视、不及时改正,久而久之就可能成为“两面人”、背离d章要求,丧失作为一名d员的条件。
(10)、我们认为,正因为朱子与孟子处于“同一‘学术’档次”,所以,他才对孟子“赞赏有加”,进而把包括《孟子》在内的“四书”置于了“五经”之前。无论从哪一个角度来讲,这都是一种不可原谅的本末倒置!
(11)、孔子为什么不太看重“说到做到”呢?孟子对此有进一步的解释。他说“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一个够格的人,应该义字当先,有时候因为某种原因说了某句话做了某件事,不符大义原则,就不一定将其坚持到底。只有小人才固执于圆满,说出的话板上钉钉,貌似要怎样怎样,其实是走入死胡同了。
(12)、曰:“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
(13)、孔子的这个观点让我们意识到了一点:言必信,行必果是有一个大前提的。
(14)、所谓大人,是依照原则而活,信念和价值观决定了,他如何为事情赋予意义。
(15)、一个领导干部要取得群众的信任,必须做到言必信,行必果。
(16)、我们揣测,孟子可能对“五行学说”不明就里,又觉得“仁义礼智信”的说法挺“高大上”的,就一头栽了进去。但是,由于孔子认为“言必信,行必果”是小人行径,孟子一时又难以弄清其真伪,所以,在构筑他的“性善论”时,则避开了五常中的一常“信”,只把“仁义礼智”四常对应出个“四心(端)”来。
(17)、白话释义:从此以后说的和做的完全一个样,内外互相应合,遇到事情坦诚自然,态度从容、不慌不忙。
(18)、另一方面,由于本期内容是与上期相衔接的,所以,还必须围绕孟子进行。
(19)、注意,这里孟子是不管齐国的民悦不悦的,只看燕民悦不悦。如果你问,怎样能让别人「悦」呢?每当君王问孟子自己能不能统一天下,孟子总是告诉他:先发挥「仁」的精神,把自己已经统治的人照顾好。若你已经统治的地方本身就矛盾重重,还想着要统治更多人,犹如缘木而求鱼。当自己已经统治的人有很高的幸福感时,别人自然也想被你统治。这就是所谓的「仁者」。「统一」,说到底不是国家有多强大的问题,而是内部政治是否清明的问题。
(20)、用另外一位圣人孟子,他说的更加直接,《孟子离娄章句下》:“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
5、言必信行必果是几年级学的?
(1)、行为:在环境中我们的运作。(做什么,有没有做)
(2)、我们中国人说话是算数的,从来是言必信,行必果。
(3)、这就意味着,如果能做到“惟义所在”,那么,每个“人”就都可以“言不必信,行不必果”了!那么,孟子为什么还要单独提出只有“大人”可以“言不必信,行不必果”呢?
(4)、曰:“敢问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
(5)、这些对比,应该说,让我们可以从中领会到的是:所谓“小人”,一方面,他们只是一些对“义利”关系进行判断和取舍时的“重利轻义”之人;另一方面,孔子强调的只是其胸怀的狭隘和品性的低俗。所以,这种“小人”还谈不到普通意义上所说的“坏人”的程度。
(6)、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曰:“敢问其次。”曰:“宗族称孝焉,乡d称弟焉。”
(7)、·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
(8)、我们在这里提出这个问题,主要是因为上期(《人性“本善、本恶、性善恶混和无善无恶”四方对立的裁决》)文章中涉及到了孟子论“四端之心”时单单剔除了“信”的问题,为了避免该期文章结构的“胖瘦不匀”问题,才单辟此文予以讨论。
(9)、·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
(10)、不失却德性和纯粹善良之心的人,可以言不必信、行不必果,只要符合义的要求即可(或者:只要做到“合义”即可)。
(11)、曰:“敢问其次。”曰:“宗族称孝焉,乡d称弟焉。”
(12)、叶公说:“符合仁爱叫诚信,遵循道义叫勇敢。听说胜这个人务求实践诺言,而又遍求不怕死的人,应该是有私心吧?不管什么话都要实践,这不是诚信,不管什么事情都不怕死,这不是勇敢。您一定会后悔的。”
(13)、(拼音)yánbìxìn,xíngbìguǒ
(14)、·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
(15)、看完上段译文,大家可能会有疑惑,信是儒家推崇的五常之孔子怎么会说出言必信行必果是小人行径这种话呢?
(16)、在《孟子·离娄下》中“涉及”了这个问题,孟子说:
(17)、此处,孔子强烈表达了他对执政官员的极度讽刺,称他们连“言必信,行必果”的小人都不如呀!
(18)、正确理解孔子这个命题的意义,涉及到孔子关于君子小人的判别逻辑,以及之所以做出这种结论的道德观念依据。只有将这两个方面在内在联系上加以贯通,才能准确理解孔子的真实意图。
(19)、久而久之,以讹传讹,广泛传播,其正确含义竟不知所踪了。
(20)、——经典名句你是这样理解的,其实人家是那么说的。你理解得不对。比如“言必信行必果”,后面还有六个字,“硁硁然小人也”,孔子的意思是“言必信行必果”不是什么好的行为。那是小人做的事。
(1)、·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2)、指这个人是个认死理的低档人物,算稍差一等的人才。
(3)、这种人思想境界不高,是眼中只有自己的小人,是低一等士人,与那些心中有羞耻之心,不辱使命,孝顺父母,尊敬兄长的人不是一个档次的。
(4)、从理论起点上看,孟子根本就没有正确理解孔子“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命题的真正含义。甚至连圣人、大人、君子和小人这样的概念含义都没有真正理解和掌握,所以才出现了“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和“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这种概念混乱和逻辑层次不分的言论。
(5)、第一是“大人”与“义”的关系问题,即大人本身是不是“惟义所在”。
(6)、我们可以从儒家的思想实质为这种抑信崇义寻找原因。
(7)、换句话说,人的自我修养,诚意正心,使自己行为符合儒家崇尚的道是重要的,如果其他行为标准违背了这个标准,都要为之让道。如果固执地遵守信,妨碍道的遵循,义的要求,那就要变通。如果固执地执行信,违背人的诚,不能诚意正心,使违心地做事,也应该考虑变通。
(8)、如果大人的概念中不包含惟义所在,那么,这样的大人还应不应该再称为“大人”?如果不应该,那么,这样的大人是怎么拥有赤子之心(品德纯粹善良)的?
(9)、子贡问:“敢问次一等的呢?”孔子说:“宗族称他孝,乡d称他弟(悌)。”
(10)、在《论语》中,孔子对与此处所谈之信有关的言论如下(为减少篇幅,省略了所出篇章的加注和“子曰”字样):
(11)、 此句原出自《论语·子路第十三》里子贡和孔子的对话。原文如下: 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
(12)、孟子说的"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义者,宜也,说的是"合适的时间,做合适的事",不能被信义死死捆住,要懂得"与时俱进"。
(13)、也许有一天,我们的现代化武器装备强大到可以战胜美国、实现祖国统一大业,可是今天的我们,或者那一天的我们,还是中国人吗?一群完全不懂中国文化、不按中华传统做事的人所统治的、构成的国家,可以叫做中国吗?如果我们的祖国都已经不是中国,那么到时候实现了统一的到底是什么国家呢?「强国」?
(14)、其实,对于真正有智慧的人来说,“信”是有前提条件的,并非一味地固执守信。
(15)、我们讨论孔子思想言论时必须牢牢记住的理论起点是,孔子是按“易理”来构筑他的思想体系的,而“易”的本质含义就是“变”,就是不固化——不“必”。所以,那种“硁硁然”的“必”信和“必”果之士,孔子自然是瞧不上眼的!
(16)、精神:自己与整个世界其他系统的关系。(人生的意义)
(17)、曰:"敢问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
(18)、子曰:“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19)、(出处)战国·孔子《论语·子路》:“言必信,行必果。硁(kēng)硁然小人哉。”
(20)、实际上,这句成语早出自春秋战国时期《论语•子路》里的“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
(1)、后世的人,往往只引用前面两句,而重要的话,还在后面。
(2)、孔子并非鼓励鼓励言行不一。他看到了问题所在:有些坏人在某些时候说的话,也是真诚的,也有可取之处,不可能都坏;有些好人,某些时候说的也不一定对。再进一步,即使是君子之道,完全真理,也不可能放之四海而皆准。它需要特定环境,特定时空,在以后的实践中需要不断完善和纠偏。为避免名人名言被别有用心者拿来当作攻击他人的武器。因此孔子说“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一个有权力的人,不能专因一个人说过什么话就去举荐他,也不能因为一个人行事有缺陷就连他说的话也不理。
(3)、曰:“今之从政者何如?”子曰:“噫!斗筲之人,何足算也?”
(4)、子贡问:“什么样的人才算士?”孔子说:“行为知耻,出使四方而不辱君命,就是士了。”
(5)、有一次,在《如何让孩子爱上学习力》的课堂上,老师讲到了,NLP6个逻辑层次时,突然理解了,孔子为何要这样的,也明白了孔子至所以过了2000多年,依然还值得我们学习的原因之一了。
(6)、第孟子这里所说的“大人”,是不是与“小人”相对称的大人。如果是,为什么孟子要在孔子“君子与小人”对举的概念语境中节外生枝而搞出一个“大人”与“小人”的对举呢?这有什么意义吗?换言之,大人、君子与小人三者是什么关系,尤其是大人与君子是什么关系?
(7)、明德,是我得之于天,而方寸中光明底物事。统而言之,仁义礼智。以其发见而言之,如恻隐、羞恶之类。”(《朱子语类》卷十四)
(8)、在孔子看来,“行己有耻”“不辱君命”方可算得上“士”;差一点的像怀有孝悌之心的、有着良好口碑的人也还可以算得上士;再退而求其次,那些做人诚信、行动果断的人也还凑合,不过统治者却算不上。
(9)、这段话从总体上看,不存在什么疑难难解之处。弄清硁硁(硁音kēng。敲击石头的声音。硁硁然,浅薄固执貌)和斗筲(筲音shāo,盛饭竹器。一斗为十升,一筲为五升)的含义后,可大概翻译如下:
(10)、曰:“敢问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踁踁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曰:“今之从政者何如?”子曰:“噫!斗筲之人,何足算也!”
(11)、(拼音)yánbìxìn,xíngbìguǒ
(12)、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曰:“敢问其次。”曰:“宗族称孝焉,乡d称弟焉。”曰:“敢问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硜硜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曰:“今之从政者何如?”子曰:“噫!斗筲之人,何足算也?”
(13)、所以,只有符合义的标准,这个诺言才应该而且能够被践行,否则,就完全可以弃之不顾。
(14)、子贡问:“敢问再次一等的呢?”孔子说:“出言必定守信,做事必有结果。这是像石头一样固执的小人啊!但也算是次一等的士吧!”
(15)、我们中国人说话是算数的,从来是言必信,行必果。
(16)、从小到大,我们都被要求这么做,也用这句话来夸人。
(17)、这个“者……也”句式是古人标准化的“定义式”语句,可以理解成是对大人这一概念作出的定义,即“大人就是不失却赤子之心的人”。
(18)、“必”是一种在思想和观念两方面都必须屏弃的先天性缺点(我们在往期《记载了孔子进行宗教修行的六大证据》一文中,在对“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句的正义中,已经指出了“必”的弊端)。不仅在宗教修行这种高层次上需要去“必”,即使是在社会生活层面,同样也需要去“必”,所以,孔子只认为“不辱君命”的士才是第一等的,这样的士一定“不必”,而且知道因地制宜和因时制宜,并能够根据情势而灵活变通地完成使命。
(19)、如果恪守承诺,违反良知做出错事,就是孔子反对的小人行径的“言必信、行必果”了。如果对承诺有所变通,虽然没有践行承诺,却保全了更高标准的道义要求,这更值得称道。
(20)、在《史记·孔子世家》中就有一个实例(《孔子家语·困誓》中也有记载,不过更加详细而已):
(1)、我们在往期多篇文章中已经指出,孔子的仁与义大体上可以对应于老子的道与德。孔子之所以用义取代了老子的徳,完全是出于“自立门户”的需要。所以,理解孔子的义的含义与内容,可以仿照理解老子的德的含义与内容来比照进行。这就意味着,义与徳的核心内涵是它的本体论含义。在它由形上层次进入形下层次的时候,其概念表述是存在本质差异的。
(2)、这种学术上的“不明就里”和“东拉西扯”,一直延续并“传染”给了朱子。朱子在解释《大学》开篇所言“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时,后说:
(3)、我们认为,孟子关于“言信行果”逻辑的论证没有任何意义!而且,不但没有意义,反而造成了逻辑上的“进一步”的“混乱”。
(4)、我们认为,这是一种画虎不成反类犬之举,这种强拉硬扯,不仅没有真正维护孔子的“形象”,反而使孔子因此而“蒙羞”。
(5)、一个人要言行一致。说了就要去做。只说不做是不讲信用的人,是缺乏高素质的表现。
(6)、言必信”讲的是诚信待人。这是一种做人的准则和美德。向别人说出的话或许下的诺言,必须字字千金、掷地有声、一一兑现、句句负责,绝不可言而无信。这是一份责任、一份真诚。这是对自己的尊重,也是对别人的尊重。“行必果”讲的是行动必须有成效。这是检验人的恒心和决心的试金石。一个人如果确定要做成一件事,不论会遇有何种困难和阻力,不论需要付出何种努力和代价,都必须要一心一意、全力以赴、持之以恒,要做的事高效成功,决不可半途而废,草率收场。这样说话办事的人,必然是一个成功者。
转载请注明出处阿文说说网 » 言必信行必果出自于谁精辟146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