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摩的故事50字精辟81条

徐志摩的故事简短

1、诗人徐志摩的故事

(1)、什么是好姑娘?知书达理、温文典雅、克己复礼、贤惠善良……当然,这只是定语中极其微小的一部分,因为,只有好姑娘才能赢得好婚姻。

(2)、曹汝林是这样写的:姐妹俩都是弱女子,肯定无法强迫李甲做一些事,也没有谋害李甲的理由。李甲之所以死去,完全是自己心甘情愿贪欢的结果。所以这件事情就是两情相悦,姐妹俩根本毫无罪责。

(3)、现下,在你我眼前摊开的这本徐志摩《猛虎集》的签名本,与孙大雨所写的一通信札的相逢,即是这般的神奇。

(4)、陆小曼很快花光了父亲留下的钱财,并且徐志摩去世的时候也没有留下积蓄,因为两人早就负债累累。所以后来陆小曼生活越来越拮据,她的钱已经维持不了她的生活,更要命的是她还吸食鸦片,就是在这个时候翁瑞午渗透到了他的生命中。简单介绍下翁瑞午,他是一位医术高超的推拿医生,又是一位画家,收藏家。

(5)、时光倒流至1925年3月,当时徐志摩到中国著名女作家凌叔华家,把一个小提箱(这个箱子后来被称为“八宝箱”)托凌叔华保管,末了他还半开玩笑地说:“若是我有意外,叔华,你得给我写一传记,这里面有你需要的证件。”直至徐志摩死后,这个小箱子也一直放在凌叔华处。

(6)、徐志摩留学期间正是欧美国家战后发展的快速时期,在1918年11月第一次时间大战结束后,徐志摩的留学生涯也算刚开始。徐志摩的大量创作是从美国开始的,《月夜听琴》、《青年杂咏》、《清风吹断春朝梦》、《草上的露珠儿》、《偶然》,这些诗反映出徐志摩对爱情和理想的追求。在英国求学期间,徐志摩的一首《再别康桥》,是徐对康桥的离别伤感,始终隐约闪现着美妙的意境。

(7)、就连他从未爱过甚至无情伤害过的张幼仪,在他死后,替他办理丧事,依然照顾他的父母。“你总是问我,我爱不爱徐志摩。你晓得,我没办法回答这个问题。我对这问题很迷惑,因为每个人总是告诉我,我为徐志摩做了这么多事,我一定是爱他的。可是,我没办法说什么叫爱,我这辈子从没跟什么人说过‘我爱你’。如果照顾徐志摩和他家人叫做爱的话,那我大概爱他吧。在他一生当中遇到的几个女人里面,说不定我爱他。”

(8)、徐志摩打心眼里瞧不起自己的这个老婆,一边瞧不起吧,一边还跟人家生孩子。结婚第三年就生了儿子徐积锴。

(9)、徐志摩参与编写《晨报》副刊《诗镌》,《新月》等,作为新月社的重要成员之其对新月社的成立和发展影响巨大,徐的经历和对自由、爱、理想等的追求一直贯穿新月社发展的历程中。徐还担任中华文化基金委员会委员,被推选为笔会中国分会理事。

(10)、和那些他爱的女子不同,她或许不够有趣,却诚恳务实;她或许不够灵动,却足以信赖;她或许不够美丽,却值得托付。

(11)、可惜的是,据孙大雨在简历中所述,这些珍贵的翻译手稿在1981年时,除《威尼斯商人》、《罗密欧与居丽晔》两部尚在孙大雨的手中,余者《黎琊王》、《罕秣莱忒》、《奥赛罗》、《麦克白》、《风暴》、《冬日故事》六部手稿都已在文革初期被“抢劫去”,不知终是否物归原主。

(12)、徐志摩不顾娇妻幼子,远赴海外求学,还与名媛林徽因相识相恋,甚至在妻子张幼仪怀有身孕的前提下,向妻子提出了离婚。隐忍坚强的张幼仪毅然同意,并在生下次子彼得后与徐志摩办理了离婚手续。徐志摩张幼仪成为了民国首对采取西式方式离婚的夫妻。

(13)、我是崇拜志摩的,也是爱他的。首先基于乡情,作为爱诗之人,于志摩是无由来的亲近。其次是文字,诗性的散文,抒情的诗歌,率真的书信,无不以简单、浅显示人。再有追求爱情,美,自由的那份执着,认真。

(14)、他喜欢色彩,虽然他自己不会作画,暑假里他曾从杭州给我几封信,他自己叫它们“描写的水彩画”,他用英文极细致地写出西边桑田的颜色,每一分嫩绿,每一色鹅黄,他都仔细地观察到。又有一次,他望着我园里一带断墙半晌不语,过后他告诉我说,他正在默默体会,想要描写那墙上向晚的艳阳和刚刚入秋的藤萝。

(15)、所以在张幼仪前往英国之前,林徽因是可以毫无顾忌地和徐志摩朝夕相处的。但是张幼仪来了以后,林徽因感觉自己成了一个小三似的人物,她觉得自己不应该破坏别人的家庭。

(16)、徐志摩是一个情绪化的人,真我,也任性。

(17)、离婚之后的徐志摩像被放出笼中的鸟儿,更加肆意的去追寻自己想要的生活,他疯狂的喜欢林徽因,对其展开猛烈的攻势,但林徽因终没有选择他,还是选择了梁思成。

(18)、但他不同,对别人是谦谦君子,唯独对她,那种冷酷到骨子里的残忍不仅让人心碎,更是对自身价值的极度怀疑与全盘否定:自己果真如此不堪吗?自己做什么都是错的吗?自己没有别的出路吗?

(19)、徐志摩与张幼仪的结合,是一场世俗包办婚姻的典范,但在受到新潮思想洗礼的徐志摩眼中,那就是对命运的束缚。

(20)、“没有到……航空公司说济南有雾……很大……”只是一个钟头的差别;下午三时到南苑,济南有雾!谁相信就是这一个钟头中便可以有这么不同事实的发生,志摩,我的朋友!

2、徐志摩的故事50字

(1)、此外,陆定在找老婆方便也相当幸运,他的妻子,陆小曼生母吴曼华不仅才貌出众,还是名门闺秀,她是常州白马三司徒中丞第吴耔禾之长女。

(2)、理所当然的,此诗一经发表便引起轰动,颇得时人赞誉。徐志摩认为这是“自有新诗以来,精心结构的诗作”,并说:“虽则我们不曾见到全部,未能下精审的按语,但单看这起势,作者的笔力的雄浑与气魄的莽苍已足使我们浅尝者惊讶。我们热诚的期望他的全诗能早日完成,庶几我们至少有一篇新诗可以时常不颜汗的提到。”只可惜此诗终“因环境突变,无法写完,只成了四分之一”。如此别致阔大的长篇杰作,竟成残诗一首,着实令人遗憾。但即便如此,它每行四个音组的格律气韵仍然以绝无仅有的开创性,开拓出诗歌的新途。

(3)、 据敦煌研究院资深学者贺世哲说:“据我所知,张大千先生只是把张君义手交给前敦煌艺术研究所,现在还保存在敦煌研究院,其余文物都被张大千先生带走了,后来这些文物流落到日本天理大学图书馆,成了日本人的宝贝。” 王圆箓的《道士塔》事件被世人骂的狗血淋头,可是当时西方人来中国带走那些文物时,是当地开了证明的,他没有能力阻止这些人,所以他一直背这个锅。而张大千却是知法犯法,为了自己的私欲把华夏历史瑰宝破坏殆尽,满足了他在艺术上的提升,这是极为可耻的行为。

(4)、一个月后,徐家父母离开家乡,到北京投奔张幼仪。他们把张幼仪认为养女,并将财产分为3份:老夫妻留1份;给徐志摩和陆小曼1份;张幼仪和阿欢1份。在徐志摩放弃家族责任的情况下,张幼仪实际上已经成为徐氏家族的掌门人。

(5)、英国是新鲜的,才女林徽因也是新鲜的,这些因素刺激了他的创作细胞。

(6)、可惜,所有的努力都无法让他爱她,哪怕只是微乎其微的一点点。

(7)、隐隐期待着它的发生,就如同“大雨元帅”和“小先锋”奇迹般的的隔世相逢,就如同这本签名本与这通信携手走至人前揭开那么多的秘密。倘若它们得以重现世间,是否可以与音组诗歌与莎剧翻译一般,呈现给我们沉淀着孙大雨独特气韵的另外一抹与众不同的光辉呢?

(8)、1928年2月,兼任上海大夏大学教授。10日,与闻一多、饶孟侃、叶公超等创办《新月》月刊。

(9)、其实两个人婚后并不幸福,因为陆小曼花钱大手大脚惯了,徐志摩只能拼命挣钱给她花。1931年徐志摩飞机失事。

(10)、这样的家庭用一句时兴话形容,那就是:典型官二代加富二代啊。按道理,这样的家境,陆小曼又是独女,女儿守寡后,不说让她过着大富大贵的生活,保障她衣食无忧是完全没问题的啊!事实也的确如此,但偏偏,陆小曼在守寡后过得穷困潦倒,一度只能靠情人翁瑞午变卖家产才能勉强度日,这到底是为何呢?

(11)、四哥张公权始终没有回复。一直告诫妹妹要遵从自己内心感受的二哥张君劢一会儿发来电报说“好”,一会儿又改变主意说“不好”。在反复踌躇之后,这位新儒学代表人物来信表态:“此名教事,兄安敢妄赞一词?妹慧人,希自决。”

(12)、1925年以前,徐志摩自己除了作诗以外,还联络新月社成员从事戏剧活动。10月,徐志摩接编《晨报副刊》,同年任北京大学教授,赴欧洲,游历苏、德、意、法等国。

(13)、从结婚到出国留学,他和张幼仪结婚将近3年,相处的时间加起来却只有4个月左右。用张幼仪的话说,“除了履行基本的婚姻义务之外,对我不理不睬。就连履行婚姻义务这种事,他也只是遵从父母抱孙子的愿望罢了”。

(14)、十一月十九日,我们的好朋友,许多人都爱戴的新诗人,徐志摩突兀的,不可信的,残酷的,在飞机上遇险而死去。这消息在二十日的早上像一根针刺猛触到许多朋友的心上,顿使那一早的天墨一般地昏黑,哀恸的咽哽锁住每一个人的嗓子。

(15)、新诗探索的成就令徐志摩对孙大雨十分尊重,这一点有据可查。孙大雨在此信中也有所提及:“他(徐志摩)很尊重我,有他所编三期新月社的《诗刊》前言可证。”

(16)、1923年春,徐志摩在北京办起了俱乐部,编戏演戏,逢年过节举行年会、灯会,也有吟诗作画,徐志摩出于对印度诗人泰戈尔一本诗集《新月》的兴趣,提名借用“新月”二字为社名,新月社便因此而得名。同年加入文学研究会。

(17)、徐志摩与张幼仪系奉父命而结合,以仳缡告终。

(18)、从当年或者今天的标准来看,徐志摩无疑是失败的,为了追求自由和爱情,终于不顾一切与原配张幼仪离婚,但是却只等来理想中的“爱人”林徽因的不告而别,当他放弃所有的时候,对方却用理智的利刃斩断了一切的爱恨。“其实,在您陪着她(张幼仪)来向我们辞行时,听说她要单身离你去德国,我就明白你们两人的关系起了变故。起因是什么我不明白,但不会和我无关。她待我那么亲切,当然不是装假的,你们走后我哭了一个通宵,多半是为了她。志摩,我理解您对真正爱情幸福的追求,这原也无可厚非;但我恳求您理解我对幼仪悲苦的理解。她待您委实是好的,您说过这不是真正的爱情,但获得了这种真切的情分,志摩,您已经大大有福了。尽管幼仪不记恨于我,但是我不愿意被理解为拆散你们的主要根源。她的出走使我不能再在伦敦居住下去。我要逃避,逃得远远的,逃回我的故乡,让那里浓荫如盖的棕榈、幽深的古宅来庇护我,庇护我这颗不安宁的心。”当他跟随她的脚步从英国回到国内,得到的是绝望的消息,名花有主,他们之间再也不可能的了。

(19)、徐志摩36岁那年乘坐飞机不幸遇难,张幼仪独自抚养他们的儿子长大,那年徐积锴才13岁,徐志摩的父母也一直是由张幼仪在照顾。

(20)、抗日战争期间,张幼仪囤积军服染料,等到价钱涨到100倍,再也没法从德国进货的时候才卖掉,赚到一大笔钱。之后,她又用这笔钱作资金,投资棉花和黄金,依旧是财星高照。

3、徐志摩的故事简短概括

(1)、为了养这个金窝里的老婆,婚后的五年里,教授徐志摩可以说是使出了浑身解数都还不够。当时的徐志摩,眼见经济压力一天比一天大,只得同时在光华大学、东吴大学、大夏大学、上海法学院、南京中央大学五所大学任职,这辛苦程度不用说大家也想得到。

(2)、徐志摩和陆小曼在性情和追求上是一致的,他们都追求浪漫和触电般的爱情,这也就让他们的相遇很快就擦出了爱情的火花并上演了一场旷世之恋,尽管他们的婚姻不被众人所祝福。

(3)、在林徽因与梁思成一共赴美求学之后,徐志摩终于彻底放下了这段感情。“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你记得也好,好你忘掉,在这交会时互放光亮!”在命运的安排之下,他竟与朋友的妻子陆小曼相知相爱,在全社会的议论和不理解下再次结婚。“冒了绝大的危险,费了无数的麻烦,牺牲了一切平凡的安逸,牺牲了家庭的亲谊和人间的名誉,去追求,去试验一个梦想之神圣境界。”

(4)、“谈话是诗,举动是诗,毕生行径都是诗,诗的意味渗透了,随遇自有乐土。乘船可死,驱车可死,斗室生卧也可死,死于飞机偶然者,不必视为畏途。”

(5)、1922年5月,蔡元培、胡适、梁漱溟等人提出要建立由知识分子中的“好人”组成的“好人政府”。于是在吴佩孚的支持下,法学家王宠惠、北大教授罗文干等人入阁,但财政总长罗文干的被捕让“好人政府”如昙花一现。

(6)、可是林徽因在他离婚后选择弃他而去。结束了两段爱情后,徐志摩心灰意冷,陆小曼的出现让他重新活了起来,陆小曼活泼可爱,落落大方,让徐志摩爱慕不已,两人结识后慢慢的相爱。

(7)、这段婚姻持续了二十八年,苏纪之便去世了,之后张幼仪来到美国与儿子同住,度过了人生后一段时光,1988年去世。

(8)、在巴黎投靠二哥张君劢期间,张幼仪给徐家二老写信,告知自己已怀孕并想读书,徐申如从此按月给她300块大洋。在德国,张幼仪用这笔钱支付学费连同生活费。她雇了一名40多岁的维也纳女子当保姆,并在保姆的帮助下,申请进入裴斯塔洛齐学院,攻读幼儿教育。

(9)、从成立新月社到逐步形成一个文学流派——新月派,历时约十年,徐志摩始终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10)、林徽因则说:在徐志摩脑海里,她是被徐志摩以诗人的浪漫思想所想像出来理想恋人,而她并不是那样。

(11)、不过据说当时他们只是神交,这个大家懂吧?也就是一封书信,一个眼神的交往,没有什么其他的越轨行为。

(12)、   徐善曾一行,此次正是应邀到徐志摩故居拍摄纪录片《徐志摩》的部分镜头。此前,徐善曾随央视摄制组远赴英伦,帮助摄制组找到徐志摩当年生活和学习过的地方,和可能激发他写作灵感的田园景色。

(13)、志摩的动人的特点,是他那不可信的纯净的天真,对他的理想的愚诚,对艺术欣赏的认真,体会情感的切实,全是难能可贵到极点。他站在雨中等虹,他甘冒社会的大不韪争他的恋爱自由;他坐曲折的火车到乡间去拜哈岱,他抛弃博士一类的引诱卷了书包到英国,只为要拜罗素做老师;他为了一种特异的境遇,一时特异的感动,从此在生命途中冒险,从此抛弃所有的旧业,只是尝试写几行新诗——这几年新诗尝试的运命并不太令人踊跃,冷嘲热骂只是家常便饭——他常能走几里路去采几茎花,费许多周折去看一个朋友说两句话;这些,还有许多,都不是我们寻常能够轻易了解的神秘。我说神秘,其实竟许是傻,是痴!事实上他只是比我们认真,虔诚到傻气,到痴!他愉快起来,他的快乐的翅膀可以碰得到天;他忧伤起来,他的悲戚是深得没有底。寻常评价的衡量在他手里失了效用,利害轻重他自有他的看法,纯是艺术的情感的脱离寻常的原则,所以往常人常听到朋友们说到他总爱带着嗟叹的口吻说:“那是志摩,你又有什么法子!”他真的是个怪人么?朋友们,不,一点都不是,他只是比我们近情近理,比我们热诚,比我们天真,比我们对万物都更有信仰,对神,对人,对灵,对自然,对艺术!

(14)、人生是一场长跑,坚持到后的人,都是懂得吝啬什么的,将活力小心保留,不至于飞蛾扑火,方死方生。与其说徐志摩是一个彻底的理想主义者,一个绝不向现实低头妥协的人,倒不如说他是一个一意孤行者,只身向前的先行者,常人只将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当作目标去追求,感叹身不由己,而徐志摩却是将此当作原则去奉行的。在我们看来终身的浪漫主义,对于他却是生活的必须。

(15)、徐志摩赶到柏林,在殡仪馆里紧抓着彼得的骨灰坛子掉下眼泪。3月26日,他在写给陆小曼的情书中,破天荒表达了对张幼仪的敬重之情:“C(张幼仪)可是一个有志气有胆量的女子,她这两年来进步不少,独立的步子已经站得稳,思想确有通道……她现在真是‘什么都不怕’,将来准备丢几个炸弹,惊惊中国鼠胆的社会,你们看着吧!”

(16)、出身显赫,才貌双全的林徽因,是徐志摩一生无法忘怀的理想恋人。泰戈尔访华的时候,徐志摩和林徽因作为翻译陪伴左右,连泰戈尔都将他们视作天作之合,金童玉女,然而他们错过了。在徐志摩意外去世之后,林徽因曾在写给胡适的信中提及一段误会,并说事已至此只能在心里永远纪念他。她的丈夫梁思成,在徐志摩飞机失事之后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并且捡了一块飞机残片交给林徽因,自此林徽因一直将它挂在自己床头。因为各种原因,当年徐志摩和林徽因之间的书信以及徐志摩那段时间的日记全部消失了,我们无法知道他们之间的种种往事,只能从他们的诗中寻找一种若隐若现的情愫。我一直相信徐志摩是因为遇见林徽因才变成了一个真正的诗人。“我早写诗那半年,生命受了一种伟大力量的震撼,什么半成熟的未成熟的意念都在指顾间散作缤纷的花雨。”徐志摩一生之中,辉煌的创作是在剑桥期间完成的,包括后期重回剑桥后触景生情写的文字。不得不说,林徽因始终是他生命中无法替代的女神。胡适先生说:“林徽因就是中国一代才女。”但是这句话却忽视了她的美貌和品德。因为时代和战争的原因,她的生活曾一度颠沛流离。在北京失陷后,为国守节,毅然地逃离北京,在四川宜宾附近的一个偏僻的小江村李庄一呆就是六年。李庄时期,不仅生活艰苦,也没有任何医疗条件,身患肺病的林徽因时常高烧不断,异常消瘦。在疾病的煎熬中,林徽因仍旧操劳家务,进行写作,写诗写小说,还辅助梁思成完成《中国建筑史》,英文注释的《图像中国建筑史》。无论在感情上,还是在才华上,林徽因都是无可挑剔的。真正是耐得住学术的清冷和寂寞,又受得了生活的艰辛和贫困。大学教授,建筑学家,设计过国徽,还是作家和诗人,她和丈夫一起走了中国的15个省,一百多个县,考察测绘了2738处古建筑物,致力于保护古建筑。

(17)、徐志摩与林徽因一直保持着联系,与陆小曼生活矛盾日益尖锐。后一定要坐飞机去北京听林徽因的演讲而飞机失事,终年34岁。林徽因要了一块飞机残骸,终生挂在居室内,以此怀念徐志摩。后林徽因因肺结核去世,终年55岁。

(18)、樊登书友王梓馨:讲真,对于徐志摩我是有偏见的,作为一个女人的偏见。但是当我聆听了charlotte的分享后,不禁反省自己的傲慢心,徐志摩的形象也因此逐渐清晰起来——以一个(男人)的形象,而不是以一个(绯闻渣男)的形象。在Charlotte的概念中,人应该被历史完整地呈现,而不应断章取义地评判。她把徐志摩放回滚滚历史长河中,态度中肯,神态平静。

(19)、但他不同,对别人是谦谦君子,唯独对她,那种冷酷到骨子里的残忍不仅让人心碎,更是对自身价值的极度怀疑与全盘否定:自己果真如此不堪吗?自己做什么都是错的吗?自己没有别的出路吗?

(20)、徐志摩得知以后,强烈要求张幼仪把孩子打掉。可是张幼仪舍不得,又担心打胎会死人,所以就生下了徐志摩的第二个儿子彼得。刚生完孩子,他奶奶的徐志摩就不顾众人的反对,要求与张幼仪离婚。

4、徐志摩的故事简短20字

(1)、一个情场刚刚失意,心有忧愁,一个婚后生活乏味无聊,所遇非人。

(2)、徐诗字句清新,韵律谐和,比喻新奇,想象丰富,意境优美,神思飘逸,富于变化,并追求艺术形式的整饬、华美,具有鲜明的艺术个性。

(3)、徐志摩本人虽然,感情乱七八糟的。但是,写的诗确实是诗,写的诗过了好多年,还能被人想起,我想这就够了,作为一个诗人,作为一个写作者,能被后人偶尔想起,真的是很幸运的事。读徐志摩的诗歌,有一种说不出的美感。创作的时间虽然不长,但,这并不影响他的质量。可以说,徐志摩是他那个时代诗歌写作的佼佼者。也是我们这个时代写诗的朋友,学习的榜样,当然,只是写诗。

(4)、但是,徐志摩之所以声名远扬,更多地是由于他的爱情故事——他与三位名女子的情感纠葛。

(5)、1926年10月,徐志摩与陆小曼在北京的北海公园举行婚礼,婚后回到海宁硖石,与徐志摩的父母同住。张幼仪则说服徐家父母,让长子阿欢随她安顿在北京。陆小曼不拘小节的浪漫狂放,令徐家父母深恶痛绝。

(6)、林徽因是徐志摩用生命追求的女人。1920年4月,林徽因随父亲游历欧洲,在伦敦期间,她认识了父亲的弟子——诗人徐志摩。徐志摩对林徽因一见倾心、二人相见后不久,他便向张幼仪提出离婚,全身心追求林徽因。他为林徽因写了诸多象《月夜听琴》、《青年杂咏》、《清风吹断春朝梦》等表现爱情和人生理想的诗歌,构成了他这个时期诗歌的重要内容。

(7)、林徽因成就了徐志摩的诗情,但她注定成为诗人情史上一个的背影,在往后的岁月中也会因为愈加迷离而愈加思念不已。

(8)、你来,或者不来,我就在这里,安静地等你!等你来阅读,等你来投稿,等你来寻找一种特色鲜明的文化风景!

(9)、无奈又不能放下之际,天意替他做出了选择,使他化作了苍穹中的一朵流云。

(10)、1917年,经过张君劢、蒋百里等人的引荐,徐申如以1000块大洋的代价,让徐志摩拜在梁启超门下,成为入室弟子。1918年,张幼仪生了儿子阿欢,即徐积锴,这个徐家长子长孙的诞生,标志着徐志摩已经为家族初步完成了传宗接代的任务。在恩师梁启超的建议下,他于1918年8月前往美国,自费进入马萨诸塞州的克拉克大学历史系学习。

(11)、15岁的张幼仪在家庭的安排下嫁给18岁的徐志摩,而缘起是徐志摩的才华。张嘉璈四哥在担任浙江都督秘书的时候,到杭州府中学堂视察,对徐志摩的作文大为赞赏,认为他才华横溢,前途光明。故写信给徐父提议徐志摩与妹妹张幼仪成亲。徐志摩父亲的回信:“我徐申如有幸以张嘉璈之妹为媳。”而徐志摩看了张幼仪照片后,第一印象就是“乡下土包子”。像当时所有年轻男女一样,到结婚之日才能彼此相见。张幼仪回忆两人第一次独处是在结婚当天晚上,张幼仪准备了满满的感恩的话“我想说,我现在是徐家的人了,希望能好好伺奉他们”,张幼仪所受的教育只能由男人先开口,可徐志摩一句话都没对她说。这场为两人都带来极大痛苦的寂静婚姻就从那一刻开始……

(12)、徐志摩父母觉得门当户对,加之对贤惠老实的张幼仪颇为满意,所以他们完婚了。

(13)、别的我都不在意,就是有点舍不得你,放不下你,还好你回来了,可我却快死了。

(14)、致使徐志摩飞机失事丧命的那次旅行,据说也是为了尽快赶到北京去,参加林徽因对国外建筑学家举办的一场建筑学演讲会。由此可见,即使与陆小曼结婚了,徐志摩心中依然为林徽因留着一个位置。陆小曼——令其百般困扰的妻子陆小曼也是大美女,也是京都名媛。娶不到林徽因的徐志摩退而求其次,娶了好友的妻子陆小曼——应该说他扮演了不光彩的”男小三“——拆散了王赓与陆小曼。

(15)、诗人的志摩用不着我来多说,他那许多诗文便是估价他的天平。我们新诗的历史才是这样的短,恐怕他的判断人尚在我们儿孙辈的中间。我要谈的是诗人之外的志摩。人家说志摩的为人只是不经意的浪漫,志摩的诗全是抒情诗,这断语从不认识他的人听来可以说很公平,从他的朋友们看来实在是对不起他。志摩是个很古怪的人,浪漫固然,但他人格里精华的却是他对人的同情、和蔼和优容;没有一个人他对他不和蔼,没有一种人,他不能优容,没有一种的情感,他地不能表同情。我不说了解,因为不是许多人爱说志摩不解人情么?我说他的特点也就在这上头。

(16)、徐志摩后遇已婚的名媛陆小曼。陆小曼的丈夫王庚是当时为数不多的出过国的军人。王庚离婚后,因战事死于埃及。陆小曼与徐志摩结婚的婚礼上,证婚人是梁启超。梁启超在婚礼上,对徐陆二人,有微辞。

(17)、徐志摩死后,张幼仪精心抚育他们的儿子,并且策划编撰台湾版《徐志摩全集》,让更多的后人知道他。

(18)、你看你还这么健康硬朗,而我却垂垂老矣,我觉得被你拥抱着,看着,很幸福,也死而无憾了。

(19)、徐志摩第二任老婆陆小曼:商场上打出一片天地

(20)、1949年4月,张幼仪离开大陆移居香港。她的楼下邻居苏纪之医生与妻子离婚,带着一个女儿和3个儿子生活。经过一段时间的交往,苏纪之向张幼仪求婚,张幼仪分别向二哥、四哥征求意见。

5、徐志摩的故事简短50字

(1)、离婚前的张幼仪对徐志摩一直是崇拜的,敬仰的,她自卑,也害怕地高高仰望他。

转载请注明出处阿文说说网 » 徐志摩的故事50字精辟81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