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禹锡必背50首诗精辟123条

刘禹锡著名的诗14首

1、刘禹锡的著名十首诗

(1)、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刘禹锡《乌衣巷》;

(2)、这可能是刘禹锡的诗中流传广、万口传诵的名作。诗人用自然现象的永恒存在和人事历史的短暂易变作对比,表达了诗人对盛衰兴败的深沉感慨。朱雀桥和乌衣巷依然如故,但野草丛生,夕阳斜照,荒凉的景象,暗含了诗人对荣枯兴衰的敏感体验。后两句藉燕子的栖巢,表达了作者对世事沧桑、盛衰变化的慨叹,用笔尤为曲折。

(3)、春天、夏天、秋天、冬天你喜欢哪个季节?看一看,四季的诗词。感受别样的春夏秋冬。

(4)、莫说太阳到达桑榆已近傍晚,霞光余辉照样可以映红满天。

(5)、白居易有《板桥路》诗云:"梁苑城西二十里,一渠春水柳千条。若为此路今重过,十五年前旧板桥。曾共玉颜桥上别,恨无消息到今朝。"唐代歌曲常有节取长篇古诗入乐的情况,这首《柳枝词》可能系刘禹锡改友人之作付乐妓演唱。然此诗就《板桥路》删削二句,便觉精采动人,颇见剪裁之妙,明代杨慎、胡应麟誉之为神品。

(6)、也许,他面对着比别人更多的责难,但他从不违心;

(7)、《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秋词二首·其一》、《乌衣巷》、《竹枝词二首·其一》、《西塞山怀古》、《陋室铭》、《和乐天春词》、《再游玄都观》、《浪淘沙九首·其八》、《酬乐天咏老见示》等。这些都是刘禹锡比较出名的诗词。

(8)、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浪淘沙·九曲黄河沙。》

(9)、     李白奇怪的一首诗,故意少写一句,却被贺知章赞叹“泣鬼神”

(10)、刘禹锡的诗通俗清新,他的代表作《陋室铭》、《竹枝词》、《柳枝词》、《插田歌》等组诗,富有民歌特色,为唐诗中别开生面之作。

(11)、能写豪放自信的诗,也能写温柔的闺情诗,每个人都有许多面,值得我们细细了解。

(12)、朱雀桥边冷落荒凉野草开出了花,乌衣巷口断壁残垣正是夕阳斜挂。当年王导、谢安檐下的燕子,如今已飞进寻常百姓家中。

(13)、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14)、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竹枝词二首·其一》

(15)、这样的灵魂,留下的佳作,有一股向上、积极地精神气,值得我们一读再读。

(16)、山水的平凡因仙龙而生灵秀,那么陋室当然也可借道德品质高尚之士播洒芬芳。此种借力打力的技巧,实为绝妙,也可谓作者匠心独具。

(17)、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8)、这首诗在我的头条图文集中有专门的赏析文章,这里就不再重复,感兴趣的读者请点击我的主页查看。

(19)、我在赏析苏轼的《海棠》诗时曾经说过,对于鲜花的描写,直接的白描很难写出花的神韵,只有采用侧面描写的手法,才能写出佳作。林和靖的《梅花》如此,苏轼的《海棠》如此,刘禹锡的这首诗也同样如此。

(20)、玄都观偌大庭院中有一半长满了青苔,原盛开的桃花已经荡然无存,只有菜花在开放。先前那些辛勤种桃的道士如今哪里去了呢?前次因看题诗而被贬出长安的我——刘禹锡又回来了啊!

2、刘禹锡必背50首诗

(1)、全诗精彩的,就是颈联的这一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沉没的船只旁仍然有千千万万的帆船驶过,枯萎的树木前也有万千欣欣向荣的枝条。在白居易的赠诗中,颔联是为刘禹锡抱不平的,而刘禹锡这两句,一是劝慰友人,二则展现出了诗人的豁达的胸襟,还与白诗中的颔联向应和,其境界和意义上一时间都比白居易诗高了很多。二十三年的被贬生涯,并没有使他的意志消沉,也没有将他打压,他将自己比作病树,即便人生艰苦,处处不得意,他还是会迎着春光,积极向上。

(2)、晚年的刘禹锡生活在洛阳,和白居易结为好友。

(3)、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4)、全诗语言浅显,却有一种蕴藉含蓄之美,使人读起来余味无穷。 

(5)、赏昙花能让人变得清明与宁静。如果地球与宇宙相比,地球只是“太平洋上的一粒沙”。昙花虽然弾指芳华,轰轰烈烈,但也是刹那美丽,瞬间永恒!人呢,以百年记,也不过是三万六千五百多天,在历史长河中,能有雪爪鸿妮,实是不易。有一付对联说得有意思:若不撇住终有苦,各能捺住即成名。横批:撇捺人生。撇不出即苦,捺收得住是名,一撇一捺是人字。人生几何?我欣赏昙花。巜人类简史》中有一句著名的话:“新世纪的口号,快乐来自于内心”。

(6)、这首诗以瞿塘峡湍急的江水,比拟人心的复杂险恶。江水湍急,波澜起伏,是因为三峡地势险峻造成的,可是人心却能在平地里都掀起万丈波澜,足见人心比险恶的江水还要可怕。刘禹锡的诗大都富含哲理,却又形象鲜明,比兴高妙,在唐代诗人中别具一格。

(7)、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8)、    大宋第一古惑仔,写词只是爱好,杀人才是主业

(9)、人间的事,只要生机不灭,即使重遭天灾人祸,暂被阻抑,终有抬头的日子。

(10)、从先秦到唐代,自古以来,秋天都是悲伤的,到了刘禹锡这里,秋天却有了万丈豪情。

(11)、    李白给寡妇写了一首诗,其中两句被誉为“夸张的雪诗”

(12)、历史上流传下来的诗词选集在300种以上,为什么只有《唐诗三百首》流传度广,刊印数远超其他选集总和?这跟此书“因专就唐诗中脍炙人口之作,择其尤要者”的选诗标准有关,如此选诗不流行才怪呢。

(13)、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刘禹锡《金陵五题·石头城》;

(14)、    史上深情的一首诗,可是这个诗人却被很多人称作“渣男”

(15)、我在赏析苏轼的《海棠》诗时曾经说过,对于鲜花的描写,直接的白描很难写出花的神韵,只有采用侧面描写的手法,才能写出佳作。林和靖的《梅花》如此,苏轼的《海棠》如此,刘禹锡的这首诗也同样如此。

(16)、王维入选《唐诗三百首》的诗篇总数第二多,仅次于杜甫,比李白都多。但这首很精练的佳作《鸟鸣涧》却落选了,不知原因为何,难道是他佳作太多的缘故?

(17)、诗人省略了很多无关紧要的事情,开篇就围绕一个“古”字展开,“双桧苍然古貌奇,含烟吐雾郁参差。”桧,是一种常绿乔木;郁,茂盛的意思。作者三言两语,就形象地描摹出桧木苍劲和奇特的特点,展现出古寺历史悠久,充满了浓浓的爱怜之意。

(18)、     元稹催人泪下的一首诗,短短28字,却让人回味无穷

(19)、贞元九年进士及第,登博学宏词科。初授官太子校书,后迁监察御史,因参加王叔文革新集团,失败后,被贬朗州司马,不久又迁连州刺史。

(20)、谢寺即法云寺,原来为东晋大都督谢安的住宅,后来因为其姑母削发为尼,遂改住宅为寺,故世称“谢寺”。诗的大意是:古树苍劲、形状奇特,枝叶茂盛、烟雾缭绕。古桧如今与禅客为伴,曾经也与战旗相互辉映。罗汉像上悬挂着伞盖,屋顶的鸳鸯瓦被树枝搭着。长明灯还延续着前朝的火焰,曾经照耀无数青春少年。

3、刘禹锡著名的诗有哪些

(1)、这首诗的知名度不次于杜甫的《绝句》。李白入选《唐诗三百首》的诗不少了,难免会有一些知名度颇高的佳作遗漏,比如这一首。

(2)、《唐诗三百首》编者署名“蘅塘退士”,经过后人考证,此人乃清朝学者孙洙。

(3)、被贬谪到巴山楚水这些荒凉的地区,度过了二十三年沦落的光阴。怀念故去旧友徒然吟诵闻笛小赋,久谪归来感到已非旧时光景。翻覆的船只旁仍有千千万万的帆船经过;枯萎树木的前面也有万千林木欣欣向荣。今天听了你为我吟诵的诗篇,暂且借这一杯美酒振奋精神。

(4)、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5)、玄都观偌大庭院中有一半长满了青苔,原盛开的桃花已经荡然无存,只有菜花在开放。先前那些辛勤种桃的道士如今哪里去了呢?前次因看题诗而被贬出长安的我——刘禹锡又回来了啊!

(6)、其实这很正常,毕竟唐诗中的佳作太多了,除了《全唐诗》,没有哪个唐诗选本能把全部佳作都包含进去。但不可否认的是,《唐诗三百首》对唐诗的传播,确实起到了中流砥柱之不可取代作用。

(7)、岸上杨柳青,江中风浪平,忽然江上舟中传来男子的唱歌声。就像东方出太阳,西边落雨。你说它不是晴天吧,它又是晴天。

(8)、刘禹锡巧妙的以燕子为引:从前在王谢大堂前筑巢的燕子,如今再来飞进平常百姓人家。

(9)、每个人的生命里,都有艰难的那一年,将生命变得美好而辽阔。

(10)、九曲黄河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11)、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刘禹锡《竹枝词二首·其一》;

(12)、刘禹锡,字梦得,21岁时与柳宗元同榜进士。他很小就聪明勤奋,不仅认真学习儒家经典,还曾得到当时著名诗僧皎然、灵澈的熏陶指点。刘禹锡30岁时,曾在淮南节度使杜佑军中担任掌书记,这首诗就是对这段经历的片断回忆。

(13)、特别是以仙龙点睛山水,构思奇妙。“斯是陋室,唯吾德馨”,由山水仙龙入题,作者笔锋一转,直接切入了主题,看引论铺下了基础。也点出了陋室不陋的原因,其原因是德馨二字。

(14)、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望洞庭》

(15)、可见这首诗的写作年代不会与《秋声赋》的写作年代太远。公元836年秋天,作者刘禹锡患了足疾,此后一直疾病缠身。这首诗中有“为君扶病上高台”之句,明写诗人有病,与这个时期诗人的健康状况颇符,说明这首诗断不会作于公元836年之前。

(16)、很多人为“诗鬼”鸣不平,为什么他一首诗都没有入选《唐诗三百首》?原因可能是李贺的诗诡奇,不太适合作为启蒙诗吧。

(17)、这首诗我们太熟悉了。杜甫入选《唐诗三百首》的诗篇数量是多的,但这首知名度高、流传度广的《绝句》却没有入选,原因不得而知。

(18)、很有意思,韩愈不出名的几首诗入选了《唐诗三百首》,而此诗和含有“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名句的《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反而落选。

(19)、首联“昔看与君别,今听玄蝉我却回”,就别出心裁地创造了一个有知有情的形象──“我”,即诗题中的“秋风”,亦即“秋”的象征。当她重返人间,就去寻找久别的“君”──也就是诗人。她深情地回忆起去年观赏的时刻与诗人分别,而此刻一听到秋蝉的鸣叫,便又回到诗人的身边共话别情。

(20)、作为自然之物的牡丹,本来无所谓格调高底和感情的多寡,但诗人用拟人化手法,巧妙生动地把自然美变成了艺术美,给人留下了难忘的印象。前两句写芍药与荷花的格调情趣,为下一联描写牡丹做了铺垫。后两句也并不直接描写牡丹,而是以人们对牡丹的喜爱,来烘托出牡丹高贵不凡的品格和雍容华贵的姿容,千百年来成为了赞美牡丹的杰作!

4、刘禹锡《浪淘沙》

(1)、从前在王、谢大堂前筑巢的燕子,如今再来却飞进平常的百姓人家。

(2)、在被贬谪后,刘禹锡依然能够勇敢地面对现实生活。

(3)、细思皆幸矣,下此便翛(xiāo)然。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4)、《陋室铭》篇幅极短,格局甚大。陋室以矮山、浅水相衬,与诸葛庐、子云亭并提,居住其中,有古之贤人、今之鸿儒相伴,真是陋室不“陋”。全文想象广阔,蕴含深厚,有咫尺藏之势。

(5)、每年花开时节,我邀约朋友来家共赏。赏花只让识花人。我们有时在露天,有时搬到客厅,有时搬进阳光房,轻松音乐,焚香品茗,谈天说地;瓜果佐酒,漫论诗书。用一位作家朋友说的话,“醉里挑灯看花”,是有意思的事:等待羞涩的美人,在在千呼万喚中,一点一点地展现它的秀色。未开放时绛紫色的花苞象小家碧玉;开放时,它有着別的花所不及的气度,洁白的花瓣,一点点向外舒展,如美人伸着懒腰,虽然柔情似水,但它开放的样子,极其狂放,闭谢的姿势也刚烈异常,象倒挂金钟,不减姿态。宗彪、王寒夫妇,文字唱和,各领千秋。他们连续三年,每次坚守三五小时,观察细致入微,与我们共享昙花开放的美好时光。《江南草木记.昙花》,讲到了这件乐事。撮影家叶晓光,为昙花留影作画册;卢霞客与台岳学子,诗词唱和:小暑台风送清凉,安心静观渐开花,妙曼多姿色。人到闲处,你我他。

(6)、诗人只写山水明月,但一句"旧时月",马上让人联想到历史的兴衰轮回,而六朝的繁花富贵,俱归乌有。诗中句句是景,然而无景不融合着诗人故国萧条、人生凄凉的深沉感伤。

(7)、826年冬天,刘禹锡奉命调回洛阳,此时距离他初次被贬,已经过去了二十三年,白居易也于这一年回归洛阳,两人在扬州相会,老友就不见,少不了一顿开怀畅饮,互诉思念之情。酒宴上,两人微醺之际,白居易看着自己的好友,感到的可惜,提笔一挥,写下了《醉赠刘二十八使君》,在诗中,他为刘禹锡的遭遇感到不幸,又称赞其才华。刘禹锡接过诗句一看,想起自己过去的种种失意,顿时感慨万千,接着白居易诗的后一句,提笔成就了一首《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这首诗也成为了刘禹锡著名的一首诗,包含了他的人生哲理,成为了千古名篇。

(8)、书卷搁置不看是为爱惜眼睛,常艾灸是因为年迈诸病多缠。

(9)、诗人只写山水明月,但一句"旧时月",马上让人联想到历史的兴衰轮回,而六朝的繁花富贵,俱归乌有。诗中句句是景,然而无景不融合着诗人故国萧条、人生凄凉的深沉感伤。

(10)、这首诗有一个很凄美的故事,产生了一个很美的成语:“人面桃花”。为什么说是凄美的故事?中国人爱好大团圆结局,所以编的故事中,后崔护和“人面桃花”女子喜结连理,我觉得这只是一个美好的愿望,大概率事实是一个悲剧式结局。

(11)、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12)、    半夜里白居易被冻醒,写下了一首很有趣的诗

(13)、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14)、贞元九年,进士及第,释褐太子校书,迁淮南记室参军,进入节度使杜佑幕府,深得信任器重。杜佑入朝为相,迁监察御史。贞元末年,加入以太子侍读王叔文为首的“二王八司马”政治集团。唐顺宗即位后,实践“永贞革新”。革新失败后,宦海沉浮,屡遭贬谪。会昌二年,迁太子宾客,卒于洛阳,享年追赠户部尚书,葬于荥阳。

(15)、    苏轼神奇的一首诗,顺着读是天亮了,倒着读就天黑了

(16)、诗文俱佳,涉猎题材广泛,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韦应物、白居易合称“三杰”,并与白居易合称“刘白”,留下《陋室铭》《竹枝词》《杨柳枝词》《乌衣巷》等名篇。哲学著作《天论》三篇,论述天的物质性,分析“天命论”产生的根源,具有唯物主义思想。著有《刘梦得文集》《刘宾客集》。

(17)、诗中颔联借用典故表达了世态的变迁以及回归以后人事生疏而怅惘的心情。颈联是全诗感情升华之处,也是传诵千古的名句。诗人把自己比作"沉舟"和"病树",富含哲理,意思是自己虽屡遭贬谪,但有新人辈出,却也令人欣慰,表现出他豁达的胸襟。但这一名句所揭示的哲理却包含着自然界以及人生的真理在内,是名句中的名句。

(18)、九曲黄河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19)、    元稹很伤感的一首诗,开篇与众不同,结尾直击人心

(20)、四到七句刁难下祭出此文,并将其刻于石上,具有很强烈的针锋相对的性质。从全文的写作手法来看,通篇以“比”的手法一气呵成,而不是烘托。作者以青苔和野草来比喻自己独立的人格,这是气节的写照,是不屈的宣言。

5、刘禹锡有名的十首诗

(1)、山水的平凡因仙龙而生灵秀,那么陋室当然也可借道德品质高尚之士播洒芬芳。此种借力打力的技巧,实为绝妙,也可谓作者匠心独具。

(2)、一到清明节,我们首先想到的是哪首诗?这首诗简直就是清明节的“代言诗”。也有人说这首诗不是杜牧的,是后人伪作,真相如何?只有留待后人揭开谜团了,没有找到确凿的证据前,这首诗当然是杜牧的。

(3)、昔别矜年少,今悲丧国华.远来同社燕,不见早梅花.

(4)、回顾自己的半生,刘禹锡被贬谪了二十三年,连白居易都同情惋惜不已。

(5)、一个平台的壮大,源于自身的实力,也源于万千拥护者的鼎力相助。感谢您对本平台的认可和支持!您的支持,是我们持续前行的动力!

(6)、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7)、每年花开时节,我邀约朋友来家共赏。赏花只让识花人。我们有时在露天,有时搬到客厅,有时搬进阳光房,轻松音乐,焚香品茗,谈天说地;瓜果佐酒,漫论诗书。用一位作家朋友说的话,“醉里挑灯看花”,是有意思的事:等待羞涩的美人,在在千呼万喚中,一点一点地展现它的秀色。未开放时绛紫色的花苞象小家碧玉;开放时,它有着別的花所不及的气度,洁白的花瓣,一点点向外舒展,如美人伸着懒腰,虽然柔情似水,但它开放的样子,极其狂放,闭谢的姿势也刚烈异常,象倒挂金钟,不减姿态。宗彪、王寒夫妇,文字唱和,各领千秋。他们连续三年,每次坚守三五小时,观察细致入微,与我们共享昙花开放的美好时光。《江南草木记.昙花》,讲到了这件乐事。撮影家叶晓光,为昙花留影作画册;卢霞客与台岳学子,诗词唱和:小暑台风送清凉,安心静观渐开花,妙曼多姿色。人到闲处,你我他。

(8)、14年后,刘禹锡再次回到长安,此时,武元衡也早已去世。刘禹锡写下《重游玄都观》,重提旧事,向打击作者的权贵挑战,表示决不因为屡遭报复就屈服妥协。

(9)、山不在于高,有了神仙就会有名气。水不在于深,有了龙就会有灵气。这是简陋的房子,只是我品德好就感觉不到简陋了。苔痕碧绿,长到台上,草色青葱,映入帘里。

(10)、九曲黄河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刘禹锡《浪淘沙·九曲黄河沙》;

(11)、《唐诗三百首》流传过程产生好几个版本,版本间选诗略有差异,本文以经典的311首版本为准。

(12)、刘禹锡因为很有才华而被杜佑赏识,之后还随杜佑回扬州,居幕期间曾经代杜佑撰写过很多文稿。刘禹锡是河南洛阳人,来到淮南人生地不熟,经常感到很孤独,闲暇时除了读书,还经常到处溜达。有一次他听说附近有一座著名古寺,就抽空前去游赏。

(13)、这是一首咏史诗,前四句写晋朝大将灭东吴的故事。东吴的统治者妄想用横江铁链阻拦王濬的战船,简直是螳臂当车,可笑至极。诗人把嘲弄的锋芒指向在历史上曾经占据一方、但终于覆灭的统治者,这正是对重新抬头的割据势力的迎头一击。这首诗亦为刘禹锡广为传诵的经典之作。

(14)、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5)、    苏轼被老友的妻子赶出门,他愤然写下了一首诗,流传千古

(16)、唐敬宗宝历二年(826),刘禹锡罢和州刺史返回洛阳,同时白居易从苏州返洛阳,二人在扬州初逢时,白居易在宴席上作诗赠与刘禹锡,刘禹锡写此诗作答。

(17)、全诗特别的地方,就是后两句“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是两个巧妙的隐喻,用的是语意双关的手法。

(18)、自古以来,骚人墨客都悲叹秋天萧条、凄凉、空旷。我却说秋天远远胜过春天。秋日天高气爽,晴空。一只仙鹤直冲云霄推开层云,也激发我的诗情飞向晴空。

(19)、可难得是的,刘禹锡苦闷,但并不绝望,他写下“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千古名句。

(20)、生活不会因为一句怒吼,而有所不同,却会因为一个微笑,变得格外美丽,要记得你的微笑,胜过世间所有美景。

(1)、王濬的战船从益州出发,东吴的王气便黯然消逝。

(2)、自古以来,骚人墨客都悲叹秋天萧条,我却说秋天远远胜过春天。秋日晴空,一只仙鹤排开云层扶摇直上,便引发我的诗情飞上云霄。

(3)、告白也有坑!辛弃疾苏轼白居易,都曾深情地“挖”过

(4)、这首诗以瞿塘峡湍急的江水,比拟人心的复杂险恶。江水湍急,波澜起伏,是因为三峡地势险峻造成的,可是人心却能在平地里都掀起万丈波澜,足见人心比险恶的江水还要可怕。刘禹锡的诗大都富含哲理,却又形象鲜明,比兴高妙,在唐代诗人中别具一格。

(5)、少有人知的是,写下这首豪迈自信的《秋词》时,刘禹锡正是被贬到朗州的时候,处于人生的低谷。

(6)、自屈原、宋玉以来,悲秋的情感就成为了古代文人的一种文化传统和心理情结。但刘禹锡反其道而行之,偏偏说秋天要胜过阳春。全诗气势雄浑,意境壮丽,融情、景、理于一炉,表现出高昂的精神和开阔的胸襟,唱出了一曲非同凡响的秋歌,丰富了诗歌表达感情广度和深度,不愧为古诗中的杰作。

(7)、一夕之间,季节转换了冷暖。心事还在盛夏的夜里辗转,眼前已然是一派初秋的清寒。

(8)、被贬谪到巴山楚水这些荒凉的地区,度过了二十三年沦落的光阴。怀念故去旧友徒然吟诵闻笛小赋,久谪归来感到已非旧时光景。翻覆的船只旁仍有千千万万的帆船经过;枯萎树木的前面也有万千林木欣欣向荣。今天听了你为我吟诵的诗篇,暂且借这一杯美酒振奋精神。

(9)、他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韦应物、白居易合称“三杰”,并与白居易合称“刘白”。

(10)、“东边日出”是“有晴”,“西边雨”是“无晴”。“晴”和“情”谐音,“有晴”、“无晴”是“有情”、“无情”的隐语。“东边日出西边雨”,表面是“有晴”“无晴”的说明,实际上却是“有情”、“无情”的比喻。

(11)、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12)、这首《雁门太守行》堪称李贺的代表作之用语奇异,诗意很盛,正体现出李贺诗的特点。

(13)、诗中颔联借用典故表达了世态的变迁以及回归以后人事生疏而怅惘的心情。颈联是全诗感情升华之处,也是传诵千古的名句。诗人把自己比作"沉舟"和"病树",富含哲理,意思是自己虽屡遭贬谪,但有新人辈出,却也令人欣慰,表现出他豁达的胸襟。但这一名句所揭示的哲理却包含着自然界以及人生的真理在内,是名句中的名句。

(14)、诗人仿佛看到这样的画面:酷暑季节,古树浓荫遮蔽,僧侣们在树下参禅打坐;寒冬腊月,虽然冰雪覆盖,古木却巍然屹立。再回溯到更久远的时候,这里还不是寺院,古树也见证了将军的赫赫战功。

(15)、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乌衣巷》

(16)、刘禹锡传颂广的古文,当属这首《陋室铭》。

(17)、一湾清澈的江水,岸边碧柳千条,回想起二十年前在这旧板桥上的事。曾经与佳人在此告别,只可惜到如今依然没有消息,再无联系。

(18)、文如其人,刘禹锡藐视权贵、率真刚直的处世风格,在他的文字中表现得淋漓尽致。他的诗歌和他的为人一样,不按常理出牌,往往让人惊艳。今天和大家分享的这首诗,是他为奇特的作品,充满了玄幻色彩。

(19)、颔联“五夜飕飗枕前觉,一年颜状镜中来”,是诗人从自己的角度来写。诗人说:五更时分,凉风飕飕,一听到这熟悉的声音,就知道是“你”回来了,一年不见,“你”还是那么劲疾肃爽,而我那衰老的颜状却在镜中显现出来。这前一句是正面点出“始闻秋风”,后一句是写由此而生发的感慨;和上两句连读,仿佛是一段话别情的对话。读到这里,颇有点儿秋风依旧人非旧的味道。

(20)、这是一首豪气冲天的好诗,每到秋天,多少人会高声朗诵“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可惜没有入选《唐诗三百首》,但这并没有妨碍此诗广为流传。

(1)、    宋朝一位名妓写的这首词,写尽离人苦,读后千行泪

(2)、露涤铅粉节,风摇青玉枝.依依似君子,无地不相宜.

(3)、这一天,白居易给刘禹锡写了一首诗,感慨自己老了,不中用了,十分消极。

转载请注明出处阿文说说网 » 刘禹锡必背50首诗精辟123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