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孟子说的名言精辟122条

孟子关于勇敢的名言

1、孟子关于勇敢的名言名句

(1)、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2)、解释:眼光敏锐足以看到秋天鸟兽生长的细毛的末端,却看不见一车子的柴草,大王会相信这句话吗?

(3)、解释:父亲与儿子之间有亲情、君王与臣子之间有节义、夫妻间有区别、年长与年幼者有主次、朋友之间有信任。

(4)、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5)、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6)、(赏析)“天将降大任”的使命感,“动心忍性”的苦难观,“增益其所不能”的成功感,这一句话,激励了多少身处穷困中人以坚强的意志走出困境,走向成功。对人的一生来说,逆境和忧患不一定是坏事。生命说到底是一种体验。因此,对逆境和忧患的体验倒往往是人生的一笔宝贵财富。当你回首往事的时候,可以自豪而欣慰地说:“一切都经历过了,一切都过来了!”这样的人生,是不是比那些一帆风顺,没有经过什么磨难,没有什么特殊体验的人生要丰富得多,因而也有价值得多呢?

(7)、《孟子》究竟是一本怎样的书?我们首先得了解孟子这个人。孟子是儒家学派第四代弟子,他是战国中期山东邹县人。孟子也跟孔子一样,到中原各国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尽管有些王对他不错,但是他的理论得不到实践的机会。孟子后来回到故乡,写了对话体的《孟子》七篇。

(8)、(16)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9)、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

(10)、孟子曰:“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离娄下》

(11)、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下》)

(12)、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

(13)、看见他为了她们连生命都不顾,真是见义勇为,见义勇为。

(14)、“浩然之气”的第三个意思是“大勇之气”,就是指真正的勇敢。孟子讲,古代有一个人北宫黝,他培养勇气,他的皮肤被矛刺,眼睛被扎破了,再痛也不为所动。而且这位北宫黝先生不畏强权,国君骂他也一定回击。孟子还举了一个人,叫孟施舍,他培养勇气的方法又有所不同。孟施舍也很勇敢,他面对不可战胜的敌人,仍然保持冷静的精神状态。这样讲,在北宫黝和孟施舍身上一定体现了“浩然之气”吗?孟子讲“非也”。这都是匹夫之勇,是意气用事,和我所讲的“浩然之气”还比不上。真正的勇敢应该建立在正义信念的基础上。有没有统一的标准呢?有标准。孟子讲“反身而诚”,这种“诚”的境界,才是真正的勇敢。“诚”的境界有没有具体化呢?有的,就是孟子的名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现在有多少人能做到呢?

(15)、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16)、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

(17)、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师旷之聪,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

(18)、今天,向大家分享《孟子》经典的50句智慧名言,读懂受益终生。

(19)、当然,国家也意识到了这点,也在提倡做好人好事,提倡见义勇为,为此建立了专门的奖项奖金,奖励那些做了好事的人们。

(20)、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亲亲,仁也;敬长,义也;无他,达之天下也。

2、关于孟子说的名言

(1)、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2)、孟子告诫王,动员军队将士冒着生命危险去打仗,想通过这样的做法来统一天下,无异于“缘木求鱼”,甚至后果更严重。但是如果王施行仁政,结果就不一样了。齐宣王就请教孟子。孟子又讲了,社会上有一种人,他没有固定不变的财产,但是有恒心的,就是有一定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的,这种人只有“士”,就是读书人。但是一般老百姓,如果没有恒产,就没有恒心,就很难安定,什么违法乱纪的事都干得出来。因此,王如果要统一天下,必须让百姓有固定的收入,足以赡养父母、抚养妻儿。当时的百姓,主要就是农民。孟子就讲:“你分给每家农民五亩地造房子,四周种上桑树,那么五十岁以上的人就有丝绵袄穿了。还可以饲养家畜。分给每家百亩的土地,八口人的家庭就能吃得饱饱的,七十岁以上的老人可以吃上肉了。”这样够不够呢?还不够。还要开办启蒙学校,让少年儿童都读书。

(3)、解释:尊重贤能,让他们在其位谋其职,那么天下有才能的人都愿意为这个朝代效力。

(4)、这本书介绍了冉阿让一生的命运,一个个乐于助人见义勇为的事迹,读完后我印象深刻。

(5)、仁义礼智都不是由外在的因素加给我的,而是我本身固有的,只不过平时没有去想它因而不觉得罢了。所以说:“探求就可以得到,放弃便会失去。”

(6)、释义:君子团结人而不搞勾结拉拢,小人只搞勾结拉拢而不团结人。  

(7)、我接下来讲的第三个问题,与我们也直接相关的,就是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人生哲学。古人怎样认识、排遣不如意的事情呢?他们称之为“命定”,所谓“死生由命,富贵在天”。很多事不是人力所能决定的,因此我遭遇多少困难、多少痛苦,都是命中的安排。《孟子》书里对此没有直接的反映,但是也谈到“正命”,就是把命摆正,正确地认识命运的左右。东汉哲学家王充,不断观察东汉社会,发现当时做官的没有几个好的,德行都不行。什么原因呢?王充就讲了,一个是“命定”,命中注定;另一个是“偶遇”,遇到有人提拔他,他就升迁了。孟子在他之前,但不是这样讲的,孟子主张要正确地认识命运的左右,就是“正命”。孟子举例子:虽然死生由命,你也不要站在一堵危墙下,等着那墙倒下来把自己砸死;明知犯法是要被判刑的,还要去犯法,那就叫“不知命”。实际上,这是对命运持否定态度的。

(8)、(赏析)孟子认为人性本善,所以寻求人的道德,要寻求从先天带来的本真。在后天将这种本真加以引导,不使思想、行为变坏,就成为了君子。

(9)、(36)诸侯之宝三:土地、人民、政事,宝珠玉者,殃必及身。

(10)、孟施舍之所养勇也,曰:‘视不胜犹胜也。量敌而后进,虑胜而后会,是畏三军者也。舍岂能为必胜哉?能无惧而已矣。’孟施舍似曾子,北宫黝似子夏。夫二子之勇,未知其孰贤,然而孟施舍守约也。

(11)、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雠。

(12)、本文系张岂之教授在东南大学人文大讲座上的演讲,原载《解放日报》。

(13)、关爱战胜冷漠,正义战胜邪恶。激励见义勇为。

(14)、(译文)(孟子说:)“仅仅一两把粗的桐树梓树,人们要想叫它生长起来,都知道怎样去培养它。至于对自己,却不知道怎样去培养,难道爱自己还不如爱桐树梓树吗?真是太不动脑子了。”

(15)、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

(16)、名言警句是指一些名人说的,写的,历史纪录的,经过实践所得出的.结论或建议,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孟子》中的名言警句,希望大家喜欢。

(17)、天之生此民也,使先知觉后知,使先觉觉后觉也。

(18)、(25)杀一无罪非仁也,非其有而取之非义也。

(19)、正气无处不在,邪恶无处藏身。勇为智为,见义敢为。

(20)、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3、孟子关于勇气的名言

(1)、解释:称一称,这样才能知道是轻还是重;量一量,这样才能知道是长还是短。原来是孟子劝齐宣王权衡利弊,决定取舍的话,后人常用来比喻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权衡利弊得失。

(2)、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

(3)、浩然之气是一种大勇,不是鲁莽无知、毫无原则,也不是一心求胜、不问是非,而是刚毅果敢、临危不惧的凛然正气。在孟子眼中,能做到这种大勇的人才是真正的大丈夫。景春曾经问过孟子:像公孙衍、张仪这样的纵横家,难道不是大丈夫吗?他们一发脾气,连诸侯都害怕;安静下来,天下便太平无事。孟子觉得大丈夫应该行天下正道,而这些纵横家不择手段、没有原则底线,“焉得为大丈夫”!接着,孟子提出了自己对大丈夫的标准:“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他认为,大丈夫应该心怀仁德,践行礼义,志在天下。得志时,与百姓一同遵循仁义道德,不得志时,独自践行自己的主张,并能不因富贵、贫贱、强权改变自己的追求和信念。后来,这些话成为有志者律身的名言。

(4)、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

(5)、解释:有了至诚的心意而没有感动别人,是没有的。不真心诚意,要感动别人也是不可能。

(6)、解释:有志之士不怕弃尸山沟,勇敢的人不怕丢掉脑袋。

(7)、某某市隆重举行表彰大会,表彰全市见义勇为的先进集体和个人。

(8)、解释:尊敬自家的长辈,推广开去也尊敬人家的长辈;爱抚自家的儿女,推广开也去爱抚人家的儿女。

(9)、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不诚,未有能动者也。

(10)、用下敬上,谓之贵贵;用上敬下,谓之尊贤。贵贵、尊贤,其义一也。

(11)、(解释)(即使有天下轻易生长的植物)晒它一天,又凉它十天,没有能够长大的。

(12)、解释:一个正人君子所能做到大的事情,或是所要祈求的大事情,就是与人为善。

(13)、仁之胜不仁也,犹水胜火。今之为仁者,犹以一杯水救一车薪之火也;不熄,则谓之水不胜火,此又与于不仁之甚者也,亦终必亡而已矣。

(14)、行之而不著焉,习矣而不察焉,终身由之而不知其道者,众也。

(15)、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16)、依法奖励和保护见义勇为人员,大力促进社会诚信。

(17)、解释:(君主)光有善心却不去施行,是不可能达到仁政的目的;仅有法律而不想办法推广,书面上法律是不可能自己去实施的;这里指出了实践的重要性。

(18)、解释:国家的君王崇尚仁德,在这个世界上就没有敌人啊!

(19)、解释:古代的人,获得成就,则将恩惠恩泽给老百姓,而没有获得成功的人,则在这个世上继续修身养性。得志显达时就要造福天下苍生,不得志时就洁身自好提升个人修行。

(20)、第三种是“辞让之心”,就是要懂得退让、恭敬。还有一种是“是非之心”。人慢慢长大以后,要懂得哪些事情是对的,哪些事情是不对的。这“四心”,孟子认为是四个起点:“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把这“四心”作为四个开端,然后充分地发挥出来,不断地发扬光大,不断充实,就能充分体现人性之所在,就能养成四种道德——仁、义、理、智,达到人性的完满。从这个意义上讲,孟子所说的“人性论”,历史上叫做“性善论”,讲得是很有道理的。他鼓励人向上追求,不要沉迷下去。

4、孟子 勇敢

(1)、(赏析)敬爱自己的老人,爱护自己的孩子,这是人之常情。如果能从这一点出发,对待别人的老人或孩子,像对待自己的老人和孩子一样,那么,我们就将自己的爱施与了社会,也迈出了成为道德高尚的人的第一步。

(2)、解释:下棋也是数(计算)的一种,而且是浅易(平常)的。如果不专心致志的来学的话,也是学不好的。

(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4)、(赏析)这句话阐述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要想赢得别人的尊重,首先就要去尊重别人,这种尊重,应该是发自本心的,非功利主义的。如果一个人将这种尊重着眼于具体的某人某事中,时常惦念:我给某人帮了忙,某人为什么没有给我帮忙?这样的结果,多数是“爱人者人难爱之,敬人者人难敬之”。

(5)、这个名词,孟子找到了,就是“诚心诚意”的“诚”。在孟子之前,战国中期孟子的老师子思在《中庸》里就讲:“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你看,春夏秋冬,四季分明,到什么时间就有什么样的气候变化,周而复始地按规律运行着。有没有哪一天停止了呢?正像英国诗人雪莱讲:“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春天迟早会来的。这就是“诚”,是不可抗拒的规律,永不停息地在运行,而且这种运行不需要任何虚伪的外衣,表里是合一的。那么人道呢?“思诚者,人之道也。”孟子讲,人道要向天道学习,追求“诚”,“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后人再发挥,就说人要讲究诚信,讲理论实际的统讲言论与行动的一致,讲表里合讲朝着一个目标不断奋斗。

(6)、仁者如射,射者正己而后发。发而不中,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

(7)、 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

(8)、爱别人的人,会受到人爱;尊敬别人的人,会受到别人尊敬。

(9)、古代原创性的文化之一道家,像老子、庄子他们的基本观点是什么呢?他们认为人道要向天道学,天道自然、人道无为。老子说得很清楚,天道运行是“自然而然”。天道既然是自然,人道也不能违背自然规律,所以要“无为”,就是不要用很多人为的东西强制地把人生紧紧束缚住。你看,太阳普照大地,人们都讲太阳把光明给了我们。但是老子不这样讲,他说,太阳普照大地,把光和热给大家,它应该如此,这是自然而然的,没有什么了不起。那么国家的统治管理者也应该为人们服务,“以百姓之心为心”,这也没有什么值得骄傲的,也是自然而然。应该这样才对。老子讲“无为”,不是什么也不做,而是说不要超越自然允许的范围,成天搞那些繁琐的东西,使老百姓骚扰不堪。

(10)、诗词丨李煜悲伤的一首词,道尽人间悲欢,催人泪下

(11)、为了大家便于理解,我用白话文来给大家讲一讲《孟子》。当时战国七雄都想一统天下,王们关注多的就是怎么才能王天下。孟子主张以道德的力量来统一天下的“王”道。他与齐宣王的一番对话很有意思。齐宣王问:“要有怎样的道德就能够统一天下呢?”孟子就直接说,王想统一国家,好用道义,使百姓生活安定,这是稳妥、可靠的方法。接下来,孟子就讲道理给王听,他说:“王你信不信这样的事:有一个人,他的胳膊一举,能举起三千斤重的东西,但是他说,我连一根羽毛都举不起来。”王当然说不信。孟子的意思是,王对牛尚且有不忍之心,那么对于百姓就更应该有仁慈之心。如果百姓得不到安定的生活,那是王不施恩的缘故。于是孟子提出了推广爱心的哲学:“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首先是家庭中的亲情、爱,然后是不限于小的家庭,而把这种爱和亲情推广出去,推广到天下。光是推广爱心,这样够了吗?不够。

(12)、解释:可以做官的时候你就做官,可以停歇的时候就停歇。

(13)、(解释)爱护别人的人,别人总是爱护他;尊敬别人的人,人们总是尊敬他。

(14)、第我觉得我们中国的青年需要一个健康的生活信念。人是要靠信仰生活的,信仰不是坏事,问题是你信仰什么、怎样信仰。在西方经济发达国家,人们有一种很重要的精神支柱,就是宗教信仰。星期天去教堂听听圣诗,生活中的喜怒哀乐、沉重的精神负担,乃至感情纠葛,在教堂那种安静的环境里,一切的不愉快好像都被一种心灵的动力洗刷干净了。这能不能搬到我们中国来呢?很难搬。原因在于,在我们中国的历史上,政权和宗教历来是分开的,政教合一在中国历史上很罕见。过去可能在中国局部地区,政教是合一的,但是中国的广大地区,特别是中原地区,政教是分离的,即使在佛教盛行时期,佛教和政权也是分离的。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再提倡用某种宗教作为我们今天生活的信仰,来调节我们喜怒哀乐的感情,来协调和整理我们的理性活动,这是不太现实的。

(15)、经历世事后才明白,那些有道德原则的人,才能被更多的人爱戴,甚至帮助。

(16)、解释:作战时后退了五十步的人讥笑后退了百步的人。

(17)、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

(18)、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19)、我在这里自豪地说,那位见义勇为的人就是我老爸!

(20)、(4)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5、孟子如何论述勇的

(1)、通过这次的活动,让我了解了很多消防知识,也感受到了消防员叔叔们的辛苦与付出,正是因为他们不畏艰辛,见义勇为的精神,阻止了无数无情的水火之灾,保护了千万家庭的安全

(2)、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3)、天降下民,作之君,作之师,惟曰其助上帝宠之。

(4)、仁则荣,不仁则辱。今恶辱而居不仁,是犹恶湿而居下也。

(5)、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颗粮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一颗小的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守在你生活的岗位上?如果你要告诉我们什么思想,你是否在日夜宣扬那美丽的理想?你既然活着,你又是否为了未来的人类生活付出你的劳动,使世界一天天变得更美丽?我想问你,为未来带来了什么?在生活的仓库里,我们不应该只是个无穷尽的支付者。

(6)、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 空悲切.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宋代:岳飞《满江红》

(7)、解释:我讨厌死亡,但是有比死亡还让我厌恶的事情,因此,虽然有的事可能让我死亡,但不做这件事就得面对更讨厌的事,所以这件事就算可能致死,我也不能逃避。

(8)、中也养不中,才也养不才,故人乐有贤父兄也。

(9)、理性究竟是什么东西?孟子明确回答,有四种:第一种是“恻隐之心”。孟子举例子,通俗易懂,说有一个小孩子正在快跑,就要掉到井里去了,生命就要发生危险了。作为人,天生就有人性,就一定赶紧上去把小孩子救下来。阿猫阿狗有没有这种“恻隐之心”呢?没有。

(10)、弘扬社会正气,倡导见义勇为,建设平安武进。

(11)、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

(12)、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未闻弑君也。

(13)、见义勇为不仅仅是中责任,更是一重义务。见义勇为不仅仅是一种道德标尺,更应该是一种法律制度

(14)、羿之教人射,必志于彀;学者亦必志于彀。大匠诲人必以规矩,学者亦必以规矩。

(15)、(赏析)孟子所说的“道”,是推行仁义、施行仁政之道。为了强调仁政指导的重大作用,孟子接连运用对比,直接点出了“得到”与“失道”在结果上的区别——“天下顺之”和“亲戚畔之”,具有强大的说服力。这句话也成了后世儒生用来游说君王的重要法宝。

(16)、人重要的是什么?是生命。比生命更珍贵的是什么?是见义勇为,奉献爱心。人与人之间重要的是什么?是见义勇为,奉献爱心。人生要抓住和把握住什么?是见义勇为主持正义坚持学习相信科学坚持真理廉洁奉公。这个世界上重要的品德是什么?仍然是见义勇为,奉献爱心。看来,人生重要的几个问题之关键词是见义勇为,奉献爱心,特别是那些在见义勇中牺牲了的英雄,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在此,让我们深深地怀念那些,为见义勇为而牺牲了的英雄。

(17)、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18)、解释:眼中没有父母、目无君上的人,犹如畜生豺狼。

(19)、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

(20)、道德水平高的人教育水平低的人,有才能的人教育没有才能的人,所以人人都渴望有贤良的父兄随时教导自己。

(1)、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2)、有固定产业的人会有稳定不变的思想,没有固定产业的就不会有稳定不变的思想。如果没有稳定不变的思想,那么违礼犯法、为非作歹的事,没有不去干的了。.......

(3)、救一个人救几个人救几十个人是见义勇为,救成百上千的人就是观音菩萨。——佚名

(4)、我在这里自豪地说,那位见义勇为的人就是我老爸!

(5)、解释:国君能建立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的关系,全国莫不能建立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的关系;国君能选择佳行为方式,全国莫不能选择佳行为方式;国君正直,全国莫不能正直。

(6)、释义:不用圆规和曲尺,就不能正确地画出方形和圆形。

(7)、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8)、(39)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

(9)、第二种是“羞恶之心”。就是人知道哪些事情该做,哪些事情不该做,就是有羞耻心。明代大教育家王阳明和他的学生讨论:世界上有没有一种人,先天地决定他不是好人呢?学生说:“老师,有。”王阳明说:“那你举个例子。”学生说:“小偷。”王阳明当时没有说话,没有表示否定。刚好书院抓了一个小偷,王阳明把学生叫过来,并对小偷说:“把你的衣服脱了。”小偷说:“不脱!不脱!”王阳明说:“你看,他不脱,体现他有羞恶之心。他是可以改造的,可以改造成为一个好人。”问学生同意不同意,学生连声说:“同意,我同意老师的看法。”这个故事很好,很体现人性。

(10)、解释:自己损害自己的人,不能和他谈出有价值的言语;自己抛弃自己(对自己极不负责任)的人,不能和他做出有价值的事业。说话诋毁礼义,这叫自己戕害自己;自认为不能守仁行义,这叫自己抛弃自己。

(11)、(43)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

(12)、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尊亲之至,莫大乎以天下养。为天子父,尊之至也;以天下养,养之至也。

(13)、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

(14)、贤能的人一定是自己先明白了,再使别人明白,可今天的人自己还在糊涂,却硬要叫人家明白。

(15)、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

(16)、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17)、(20)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18)、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下》

(19)、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

(20)、不以规距,不能成方员(圆)。(《孟子•离娄上》)

(1)、对别人恭敬的人不会侮辱别人,自己节俭的人不会抢夺别人。

(2)、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转载请注明出处阿文说说网 » 关于孟子说的名言精辟122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