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避三舍的历史典故100字精辟78条

退避三舍的历史典故

1、退避三舍的历史典故20字

(1)、左丘明世代为史官,并与孔子一起“乘如周,观书于周史”,据有鲁国以及其他封侯各国大量的史料,所以依《春秋》著成了中国古代第一部记事详细、议论精辟的编年史《左传》,和现存早的一部国别史《国语》,成为史家的开山鼻祖。《左传》重

(2)、做了国君,史称晋文公。之后,楚国发兵进攻宋国,宋国派人向晋国求救。文公因宋公曾待他很好,便召开众将商量,看如何救宋。当时情况是:想向楚国去说情。

(3)、把楚军遗弃下来的粮食吃了三天,才凯旋回国。晋国打败楚国的消息传到周都洛邑,周襄王和大臣都认为晋文公立了大功。

(4)、宁波慈溪人,著名教育家、文字学家、历史学家。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林汉达先生即从事研究和写作,著作颇丰,涉及面广,影响了一大批读者。

(5)、主动后撤又给楚军设下了道德陷阱。晋军的主动后撤,维护了晋文公讲信义的名声,同时让晋军的后撤不会使士气下降,因为这是讲信义知恩图报的表现。而晋军的后撤又给楚军设下了陷阱,如果楚军不追击,则晋、楚两军算平手,而晋军的后撤得到了讲信义的好名声,而且维护了自己之前已经取得的外交成果(引起战争的小国都倒向了晋国,秦齐两强也与晋国结盟)。如果楚军继续追击,则会陷入“下克上”的陷阱,因为晋军已经礼让后撤,楚军再追就是得寸进尺,而且按照当时的礼仪,晋国是国君亲临战场,楚国则是臣子领兵,晋国以国君礼让臣子,而楚军再追,就是臣子追击国君,这就是“以下克上”不讲道理。

(6)、楚成王又说,那你还是报答一下我吧。重耳说,若以您的贤明,让我回国,以后如果晋楚会师中原,交起战来,我将率兵后退九十里地。

(7)、我们退了兵,如果他们还不罢休,步步进逼,那就是他们输了理,我们再跟他们交手还不迟。”晋军一口气后撤了九十里,到了城濮(今山东鄄城西南),才停下来,布置好了阵势。楚国有些将军见晋军后撤,想停止进攻。可是成得臣却不答应,一步盯一步地追到城濮,跟晋军遥遥相对。成得臣还派人向晋文公下战书,措词十分傲慢。

(8)、重耳就回答说:“楚国富饶,要什么没有呢?相比之下,晋国又有什么值得献给楚王呢?”但是楚王并不满意这个回答,还是希望重耳可以有所表示,重耳就说:“如果有一天我当上了晋王,而楚国与晋国要打仗,那么我就让我们的军队先退避三舍,如果这样您还不能原谅我,那么我再来派军作战。”

(9)、犀牛是种珍贵动物,分布在非洲和东南亚各地,发起牛脾气来,连大象那种大力士也要退避三舍。

(10)、重耳等经过卫国,到了齐国,又到曹国。曹共公对他们很不礼貌。曹国大夫僖负羁的妻子对丈夫说:“我看,重耳的随从,都是可以担任相国的人才,这位公子将来一定能回国,回国以后一定能在诸侯中称霸。那时,曾对他无礼的,必然要倒楣,我们曹国恐怕要首先遭殃,你何不趁早向他表白自己的态度呢?”僖负羁于是派人送了一餐精美的饭食去,在饭里暗藏了一块玉璧。重耳很感激,“受飨而返璧”。接受饭食,而退还玉璧。由于这段故事,后人把别人赠送的礼物,恭敬地退还,就叫“返璧”.“璧还”或“璧谢”、“敬璧”。

(11)、楚成王(?-公元前626年),芈姓,熊氏,名恽,楚文王之子,母息夫人,春秋时期楚国国君,公元前671年―公元前626年在位。

(12)、成语言简意赅、形象生动,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灿烂文化的一部分,是中国语言宝库中的瑰宝。它经过千年的积淀,具有极高的智慧和思想内涵。

(13)、《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战国时晋国国君重耳在与楚军交战中;信守当年立下的诺言开战前先退军九十里。”

(14)、我们在遇到困难时不要退避三舍,而要设法解决它。

(15)、虽然晋文公很注意不直接与楚国发生冲突,但是背后的小动作也从来没有停过。由于晋楚两国都志在中原,那么矛盾就不可避免。双方终在公元前632年走到了兵戎相见的一步,在开战之前,面对咄咄逼人的楚军,晋文公以兑现承诺为由,让晋军从陶丘主动后撤九十里(古代行军三十里为一舍,所以退避三舍就是退兵九十里)。楚军在大将子玉的率领下,继续紧追不舍,双方终在城濮展开决战。

(16)、公元前633年,楚国和晋国的军队在作战时相遇。晋文公为了实现他许下的诺言,下令军队后退。为此,一些将领很不满,说我们是国君率领队伍,他们是臣子作帅,现在君避臣,不是太丢脸了吗?

(17)、退避三舍为常用成语,出自《左传·僖公二十二年》。晋公子重耳逃亡到楚国,以国群之礼相迎,四年后,重耳真的回到晋国当了国君,就是有名的晋文公。公元前633年,楚国和晋国的军队在作战时相遇。晋文公为了实现他许下的诺言,下令军队后退九十里,驻扎在城濮。

(18)、如果您认为这样还不足以报答,我将只好与您战斗下去!听了重耳的话,楚成王认为重耳很了不起,老天一定会让他复兴晋国,违反天意是要闯大祸的。

(19)、退避三舍看起来像是履行诺言,实际上是军事上的引兵之计,一举两得,不得不说晋文公真是厉害!

(20)、四年后,重耳真的回到晋国当了国君,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晋文公,晋国在他的治理下日益强大。公元前633年,楚国和晋国的军队在作战时相遇。

2、退避三舍的历史典故100字

(1)、重耳在国外流亡了十九年之后,才回到晋国,取得了政权,成为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在《左传•僖公二十三年》中,有关于晋文公的这段故亊:

(2)、楚国地处南边,一直被中原视为未开化的蛮族,中原势必会推选一位领袖对抗楚国,因为秦国地处西陲,实力落后,这个领袖只能是晋文公。中原只有晋国能执群雄牛耳,晋文公一语成谶,终于到了不得不晋楚刀兵相见的时刻!

(3)、再说重耳,他们又经过宋国、郑国,而到了楚国。楚成王隆重地设宴招待,同时问道:“公子如能回到晋国,将怎样报答我呢?”重耳说:“玉帛珍宝,你们楚国有的是,还叫我用什么报答您呢?”成王说:“虽然如此,总也可以说说怎样报答吧?”重耳于是答道:“倘使托您的福,我回到了晋国,将来万一晋、楚之间发生战争,双方军队相遇于中原,我一定指挥我的部队,避君三舍,以报答您今天的盛情;那时,如果您还不肯谅解,那么,我只好拿起弓箭,以与君周旋。”——“避君三舍”,是说退让你九十里(三十里一宿,谓之一舍);至今还有人形容对人避让、不敢相争,叫做“退避三舍”,就是这个出处。“与君周旋”,也是一句成语,等于说:奉陪你较量较量。是一句表面有礼貌而实际不客气的话。

(4)、晋楚治兵,遇於中原,其辟君三舍。”舍,军行三十里。后重耳返国执政, 晋楚城濮之战,晋军果“退三舍以辟之”。

(5)、四月六日,晋军在城濮严阵以待楚军。子玉狂傲声称:"日必无晋矣。"当两军接触之时,晋下军佐胥臣率所部用虎皮蒙在马身上,首先冲击楚右翼的陈、蔡军,陈、蔡军惊骇逃散,楚右军溃败。

(6)、于是以礼相待,并把重耳送到了秦国。后来重耳回到晋国当了国君,在晋楚城濮之战中他果然率兵退避了九十里。

(7)、先轸(?—前627年),曲沃(今山西闻喜)人,春秋时期晋国名将、军事家。因采邑在原(今河南济源西北),故又称原轸。

(8)、3月8日起,开始在“曹灿杯公益学习交流群”进行音频打卡互动。

(9)、过了两年,又有宋襄公的儿子宋成公来讨救兵,说楚国派大将成得臣率领楚、陈、蔡、郑、许五国兵马攻打宋国。大臣们都说:“楚国老是欺负中原诸侯,主公要扶助有困难的国家,建立霸业,这可是时候啦。”晋文公早就看出,要当上中原霸主,就得打败楚国。他就扩充队伍,建立了三个军,浩浩荡荡去救宋国。

(10)、起初,晋国内乱,公子重耳出逃。他到了楚国时,楚成王热情招待他。闲谈中,成王问他:“你将来如回到晋国做国君时,如何来酬谢我?”

(11)、而晋文公的舅舅狐偃(yǎn)说:“出兵要理直,气才会壮盛的。理亏气就会衰。我们国君曾受过楚君的恩惠,也曾说过要退三舍以避之。若我们忘恩失信,那就是理亏,他们就理直,士气就会高。如果我们退了以后,他们仍不撤兵,那就是他们理亏。”于是退了三舍(九十里)。

(12)、经过千辛万苦,重耳来到楚国。楚成王认为重耳日后必有大作为,就以国君之礼相迎,待他如上宾。

(13)、典故:及楚,楚子享之,曰:“公子若反晋国,则何以报不谷?”对曰:“子女玉帛,则君有之;羽毛齿革,则君地生焉;其波及晋国者,君之余也。其何以报君?”曰:“虽然,何以报我?”对曰:“若以君之灵,得反晋国,晋、楚治兵,遇于中原,其避君三舍;若不获命,其左执鞭弭,右属櫜鞬,以与君周旋。”子玉请杀之。楚子曰:“晋公子广而俭,文而有礼。其从者肃而宽,忠而能力。晋侯无亲,外内恶之。吾闻姬姓,唐叔之后,其后衰者也,其将由晋公子乎。天将兴之,谁能废之。违天必有大咎。”乃送诸秦。

(14)、(成长心语)进与退之间存在着一种微妙的关系。如果面前是一条康庄坦途,你便可以毫无顾虑地勇往直前;但如果面前是一条荆棘小道,你大可不必硬闯,在踏上征途之前,先后退一步,也许反而会海阔天空。正如列宁说的:“为了更好地一跃而后退。”退避三舍便体现了这种智慧,这里的退,不是消极地退、被动地退,而是主动地退,通过退让而寻找进的机会,积累进的力量。后发制人应相机而动,不可拘泥于一法。所以,适度退让不仅能够让自己在道义上获得更加广泛的支持,而且能够挫败敌人的锐气,从而取得胜利。

(15)、当初楚王曾经帮助过周襄王,周襄王在楚王面前答应过,要是两国交战,晋国情愿退避三舍。晋军一口气后撤了九十里,到了城濮,才停下来,布置好了阵势。

(16)、请大家务必按照音频打卡文本在群内打卡,坚持学习,坚持进步。

(17)、春秋首位霸主齐桓公去世后,中原群龙无首,楚国乘势崛起。而晋文公刚即位,这正是他实现野心的绝好时机,于是先翦除楚国的羽翼,击败曹国、卫国,迫使两国与楚国断交。晋文公继而联合秦国,攻打亲楚的郑国,阻止日后楚国的北进。

(18)、重耳笑笑回答道:“要是托您的福,果真能回国当政的话,我愿与贵国友好。假如有一天,晋楚国之间发生战争,我一定命令军队先退避三舍(一舍等于三十里),如果还不能得到您的原谅,我再与您交战。”

(19)、后来重耳来到了当时强盛的楚国。在此他受到了隆重的接待,楚成王甚至用对待诸侯的礼节招待重耳。这让当时落魄流亡了十几年的重耳受宠若惊,在一次宴会上,楚成王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如果重耳回到晋国继承君位,会如何报答自己。重耳回答说“如果真有那么一天,今后如果万一我们在沙场兵戎相见,我将为您退避三舍。”这就是退避三舍的由来。

(20)、子玉听了生气,就带兵进逼晋师,晋文公便叫晋师向后退却,为此,一些将领很不满,说我们是国君率领队伍,他们是臣子作帅,现在君避臣,不是太丢脸了吗?

3、退避三舍的历史典故出自哪个战争

(1)、经过千幸万苦,重耳来到楚国。楚成王认为重耳日后必有大作为,就以国群之礼相迎,待他如上宾。

(2)、假如有一天,晋楚国之间发生战争,我一定命令军队先退避三舍,如果还不能得到您的原谅,我再与您交战。

(3)、     出版文集《且行且思》。喜欢用儿童文学的形式记录学生成长,出版《小豆和她的同学们》《金色诗行》《诗歌唱响生活》,主编《雅语轩言》。《致敬,我的祖国》《谢谢你,白衣天使》《坚定信仰,始终如一》《仰望星空》《红色》等多部作品在学习强国上播出。

(4)、楚子玉以为晋右翼败退,令楚左军追击,所以对陈、蔡及右翼军溃败并未理会。楚左军追击晋上军时,侧翼暴露,晋先轸、郤溱率中军拦腰截击,狐毛、狐偃率上军夹攻楚左军。

(5)、而且成语大多由历史故事、寓言、神话、传说等演绎而来,富有较浓厚的民族特色。

(6)、重耳说:“像财宝这些东西,你们楚国均有的,如果我真能得返晋国,做了晋君,若我们两国不幸要打仗的话,那我就退避你三舍。”后来,重耳在秦国的帮助下,果真回到了晋国。

(7)、由此可见,晋文公的主动后撤,维护了信义之名,而楚国主将子玉穷追不舍,则是以下克上,不讲道义。这样一来,晋文公的退避三舍在这场战争中使晋国占据了道德制高点。

(8)、锋芒毕露是一个成语,读音是fēngmángbìlù,意思是刀锋和矛尖都露出来。比喻锐气和才干全都显露,透露出来。

(9)、《左传•僖公二十三年》、《僖公二十八年》:“春秋晋公子重耳出亡至楚,楚成王礼遇重耳,并问:“公子若反晋国,则何以报不谷?”重耳对曰:“若以君之灵,得反晋国,晋楚治兵,遇於中原,其辟君三舍。”

(10)、退避三舍(tuìbìsānshè),汉语成语,指主动退让九十里,比喻退让和回避,避免冲突。

(11)、及楚,楚子享之,曰:“公子若反晋国,则何以报不谷?”对曰:“子女玉帛则君有之,羽毛齿革,则君地生焉。其波及晋国者,君之余也,其何以报君?”曰:“虽然,何以报我?”对曰:“若以君之灵,得反晋国,晋、楚治兵,遇于中原,其辟君三舍。若不获命,其左执鞭弭、右属櫜鞬,以与君周旋。”

(12)、春秋时期,晋国发生内乱,重耳逃出晋国开始了将近二十年的流亡生涯。他一路先后流亡翟、卫、齐、曹、宋、郑等国,除了少数几个国家之外,大部分诸侯国都不怎么待见这位晋国的流亡公子。

(13)、释义:晋公子重耳逃亡到楚国,楚成王在接待他时问,你如果回到晋国的话,将怎样报答我?重耳说,楚国遍地是人杰,到处物产丰饶,比晋国富多了,我拿什么报答您呢?楚成王又说,那你还是报答一下我吧。重耳说,若以您的贤明,让我回国,以后如果晋楚会师中原,交起战来,我将率兵后退九十里地,如果您认为这样还不足以报答,我将只好与您战斗下去!

(14)、退避三舍出自《左传·僖公二十八年》,晋文公即位以后,整顿内政,发展生产,把晋国治理得渐渐强盛起来。他也想能像齐桓公那样,做个中原的霸主。这时候,正好周朝的天子周襄王派人来讨救兵。

(15)、楚国有些将军见晋军后撤,想停止进攻。可是成得臣却不答应,一步盯一步地追到城濮,跟晋军遥遥相对。成得臣还派人向晋文公下战书,措词十分傲慢

(16)、针锋相对比喻双方在策略、论点及行动方式等方面尖锐对立。

(17)、晋文公,名叫姬重(chóng)耳,姬姓乃是周朝国姓,看过封神榜的都知道姬发吧,晋国就是周天子嫡系分封的国家。晋文公属于大器晚成的范例,一生文治武功,是春秋五霸中第二位霸主,与齐桓公并称“齐桓晋文”。

(18)、楚军一进军,晋文公立刻命令往后撤。晋军中有些将士可想不开啦,说:“我们的统帅是国君,对方带兵的是臣子,哪有国君让臣子的理儿?”狐偃解释说:“打仗先要凭个理,理直气就壮。当初楚王曾经帮助过主公,主公在楚王面前答应过:要是两国交战,晋国情愿退避三舍。今天后撤,就是为了实现这个诺言啊。要是我们对楚国失了信,那么我们就理亏了。

(19)、四年后,重耳真的回到晋国当了国君,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晋文公。晋国在他的治理下日益强大。

(20)、春秋时候,晋献公听信谗言,杀了太子申生,又派人捉拿申生的异母兄长重耳。重耳闻讯,逃出了晋国,在外流亡十九年。

4、退避三舍的历史典故成语的主人公

(1)、晋文公即位以后,整顿内政,发展生产,把晋国治理得渐渐强盛起来。他也想能像齐桓公那样,做个中原的霸主。这时候,正好周朝的天子周襄王派人来讨救兵。周襄王有个异母兄弟叫太叔带,联合了一些大臣,向敌国借兵,夺了王位。

(2)、退避三舍这个典故的主人公便是大名鼎鼎的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

(3)、听了重耳的话,楚成王认为重耳很了不起,老天一定会让他复兴晋国,违反天意是要闯大祸的。于是以礼相待,并把重耳送到了秦国。后来重耳回到晋国当了国君,在晋楚城濮之战中他果然率兵退避了九十里。

(4)、春秋时期,晋国内乱,晋献公的儿子重耳逃到楚国。楚成王收留并款待他,他许以如晋楚发生战争晋军退避三舍。后来重耳在秦穆公的帮助下重回晋国执政。晋国支持宋国与楚国发生矛盾,两军在城濮相遇,重耳退避三舍,诱敌深入而大胜。

(5)、后来,重耳从楚国到了秦国,秦穆公为了要扶植一个亲秦的晋国国君,对重耳优待,把五个女儿都嫁给他,并且派军队护送他回国。那时晋国的国君是重耳的侄儿晋怀公。重耳在秦国的支持下,夺取了晋国的政权,并且派人把怀公刺死,自任为国君。四年后,晋、楚两军发生战事于城濮,晋文公(重耳)果然遵守诺言,主动后撤了九十里。这在表面上是晋文公言而有信,报答了以前楚成王的恩德,但实际上却是“诱敌深入”、“后发制人”的一种战略手段。通过这一战略的运用,给楚军造成错觉,滋长骄傲轻敌的思想,同时,使晋军造成了有理有利的条件,从而奠定了在这一战役中取得大胜的基础。

(6)、公元前636年,流亡在外将近二十年的重耳回到了晋国,登上国君之位,他就是春秋五霸中的晋文公。回到之后的晋文公励精图治,又遵循齐桓公的“尊王攘夷”的老路寻求称霸中原,由此引发了与楚国的矛盾。

(7)、学习成语,不仅有助于我们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丰富语言积累,为说话、习作、与人交往打下良好的语言基础;还可以开拓视野,增长智慧,提高文化素养。

(8)、退避三舍现在通常比喻主动退让和回避,不与人相争主动让步,避免冲突。注意!是主动退让,不要用错了!

(9)、前633年(周襄王二十年),楚军包围宋国都城商丘,晋文公率兵救宋,为报答楚国在他流亡国外时楚国的款待,下令军队退避三舍(九十里),实现他的诺言。楚军将领成子玉误以为晋国怯战,轻敌冒进,在卫国的城濮中了晋军埋伏,楚军大败,史称“城濮之战”。

(10)、四年后,重耳真的回到晋国当了国君,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晋文公。晋国在他的治理下日益强大。

(11)、当时楚国的大将子玉听到了重耳的话,他认为重耳出言不逊,我们楚国如此礼遇你,你却想着怎么和我们打仗的事。于是他请求楚成王杀了重耳,结果被楚成王拒绝。

(12)、从当初说下退避三舍那番话可以看出,晋文公眼光相当长远,早已预见晋楚争霸,终有一天要在战场上相见。

(13)、而晋先出兵伐曹、卫,把曹、卫灭掉,将他们的土地分一些给宋,以补宋人的损失。楚成王见晋欲去救宋,便叫其大将子玉不要去逼近晋师,和晋师打仗。

(14)、重耳出奔国外时,跟随他的,有他舅舅狐偃,还有赵衰〔cuī〕、颠颉〔jié〕等人。他们先到晋国北方的狄国。在狄国,重耳娶了季隗〔wěi〕,生了两个孩子伯鯈〔tiáo〕和叔刘;赵衰娶了叔隗,生了赵盾。他们在那里住了十二年。这时晋献公死了,奚齐也被臣子杀了。逃在梁国的夷吾,回国继位为国君,即晋惠公。晋惠公恐怕重耳回来夺他的君位,派人去狄国进行谋剌,重耳便又逃往齐国。临行,他向季隗告别,说道:“待我二十五年,不来而后嫁。(等我二十五年,那时我如果还不回来,你就改嫁吧。)”季隗答道:“我二十五年矣,又如是而嫁,则就木焉。请待子。(我已二十五岁,再过二十五年,还嫁什么人,该进棺材了,请容许我始终等您。)”——“就木”,是说进棺材的意思,所以年老垂死,叫做“行将就木”。

(15)、可是这个子玉却不肯听,仍要和晋人打仗,于是派人向成王求战,说:“我不敢说一定要立功,只是想堵一堵那些说闲话人的嘴。成王听了不大高兴,就给他比较少的部队。

(16)、列国诸侯有派人去慰问天子的,也有送食物去的,可就是没有人愿意发兵打敌人。有人对周襄王说:“现在诸侯当中,只有秦、晋两国有力量打退敌人,别人恐怕不中用。”襄王才打发使者去请晋文公护送他回朝。晋文公马上发兵往东打过去,把敌人打败,又杀了太叔带和他那一帮人,护送天子回到京城。 

(17)、左丘明,姓左丘,名明(一说姓丘,名明,左乃尊称),春秋末期鲁国人。左丘明知识渊博,品德高尚,孔子言与其同耻。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太史司马迁称其为“鲁之君子”。

(18)、晋文公也派人回答说:贵国的恩惠,我们从来都不敢忘记,所以退让到这儿。现在既然你们不肯谅解,那么只好在战场上比个高低啦,大战展开了。才一交手,晋国的将军用两面大旗,指挥军队向后败退。

转载请注明出处阿文说说网 » 退避三舍的历史典故100字精辟78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