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特存在主义三大命题
1、萨特的存在主义代表作品有
(1)、“每幅画、每本书都是对存在的整体的一种挽回,它们都把这一整体提供给观众的自由。”
(2)、波伏娃(Beauvoir)是一位法国小说家和哲学家,是现代女性主义运动的主要开创者,同时也对萨特后期的思想产生了重要影响。不管有意无意,波伏娃现已成为全世界女性主义的英雄。其重要的哲学著作是《模棱两可的伦理学》(TheEthicsofAmbiguity)以及女性主义的圣经《第二性》(TheSecondSex)。这两本书都很出色,但其哲学重要性却常因人们为使波伏娃在女性主义运动中边缘化的决定而受到忽视。布伦达·吉尔(BrendanGill)1953年在《纽约客》(TheNewYorker)上发表评论称,《第二性》“是一部充满艺术的作品,带有不计后果的咸性而使艺术产生了刺痛感”。
(3)、毕业后的萨特应征入伍,分别前,二人许下承诺:在分别的日子里,我们虽然不在彼此的身边,但要一直保持一种亲密的关系,不许欺骗对方而且要对对方无话不谈。
(4)、存在先于本质,对于门外汉来说是一句熟悉又陌生的口号,大多数人对其耳熟能详却知之甚少,原因在于我们对于这句口号所要反对的并不清楚。对于人类本质的探寻,源于柏拉图的理念论,并在笛卡尔那里将人类的主体性真正树立起来,至启蒙运动发展至顶峰,其表现为康德对于启蒙运动口号的归纳:“要用勇气运用你的理智”。概言之,一切人类均是抽象概念的具象化和特殊化,无一例外,不论这一抽象概念的基础是先验理性,还是上帝信仰。然而遗憾的是,这一普遍的信条在20世纪遭遇了幻灭的危机,这一危机被韦伯在他的《学术作为志业》的演讲中精辟地总结为“我们这个时代的宿命,便是一切而崇高的价值,已自公共领域隐没。”当然,更为生动的总结是尼采那句“上帝死了。”由此,虚无主义的精神危机便如幽灵般飘荡在西方世界的上空,而存在主义所要做的就是要战胜精神的幽灵,廓清思想的迷雾。于是,存在先于本质的口号便呼之欲出了。
(5)、胡塞尔追随布伦塔诺,提出心灵的意向性要求人不能将意识状态(比如恐惧)与其本体论意义上的对象(比如鬼)分隔开来。它们必须共同存在,作为一种单一现象——意向性行为——的两个方面。于是胡塞尔宣称意识只不过是“朝着某个对象的指向性”。心灵状态及其对象在意识中共同存在,而无需表明存在任何“物质的”物体发挥作用。按照这一思想,胡塞尔认为哲学的关键在于了解上述“指向性”或意向性显现自身的各种方式。
(6)、存在主义伦理学,首先是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萨特的选择生存方式,生存或存在或生活的品质如何,是否必须自杀以结束既有的生存方式,都是存在者可以而且必须选择的。萨特的:Youarefreetochoose意思是,“你的生命、你的存在方式,必须由你来选择,没有其他人可能替你选择。”
(7)、同样,萨特正是基于这一点,他在《“局外人”的解释》一文中,特别称赞加缪重视细节的描写:“小的事件,都有它的分量,没有一件小事情对主人公的罪行和处死不起作用。”关于作品主题作品的主题即是作家的原始选择。萨特认为在波德莱尔《恶之花》那里,可以看到在诗的创作中:“一切暂时使用的形式,所有的日常态度彼此融合在一起。出现、消失、再现⋯⋯那只不过是一个重大的原始主题的各种不同的色调。这个主题,我们认识它,我们无时无刻不看到它,那就是波德波尔为他自己所作出的原始选择。”
(8)、我这个字由丿、才、戈组合。丿是男00根的象形,才是智慧的象征,戈是武器。三形会意,便是我是一颗要出头的种子。种子的中心是仁,所以我生命的中心就是仁。
(9)、主观主义这一词具有双重含义,而我们的论敌只是在一种含义上做文章。一方面,主观主义是指个人自己选择自己、自己创造自己;另一方面主观主义是指,人不可能超越人类的主观性。后一层含义是存在主义的根本意义。当我们说人选择他自身的自我时,我们的意思是指我们当中的每一个人都这样做;不过我们的意思同时又指人在做出这样的选择的时候,他为所有的人做出了选择。实际上在造就一个我们想成为的那一种人时,我们没有一项行动不是在同时造就一个自己认为应该如此的人的形象。做出这样或那样的选择同时就表明了我们所选择的东西的价值。因为我们决不会选择邪恶,我们总是选择善。同时,决没有一种东西,对我们来说是善的,而对于全体而言是不善的。
(10)、“作家选择了揭露世界,特别是向其他人揭露人,以便其他人面对赤裸裸向他们呈现的客体负起他们的全部责任。”
(11)、1938年,《恶心》出版了,它被认为是萨特所有小说中哲学内涵为丰富的一本。
(12)、萨特认为,艺术作品不停留在单纯对现实世界的陈述上,艺术基于现实又超越现实,艺术就是在以超越现实为目的运动中去把握世界、超越世界。
(13)、德国的埃克哈特·托利书中说:如果我的思想集中在“过去”或“将来”,那么,充斥在意识里的很可能是懊悔和欲望。没有人可以改变过去从而取消懊悔,没有人可以改变将来从而取消欲望,所以,只要思想集中于过去或将来,心性就是过去或将来的奴隶。仅当思想集中于“当下”这一时刻,心性才有自由。不论以往发生了什么,我们不应归咎于以往。自由仅在当下,从这一时刻开始的人生取决于我们的选择。如果我们听任命运安排,那么,自由消失。
(14)、萨特的哲学著作虽然充满了术语,但他的思想可以变成价值观应用于日常生活,应用到每一个普通人身上。而且他的哲学思想广泛地蕴含在他的小说、戏剧以及传记作品中,这使得他的学说更加深入人心,也为他赢得了能够和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大师比肩的地位。
(15)、意识在将自在的存在作为对象时无法回归到自在本身——既因为现象必须要在主体知晓它所不是,也就是否定的基础上,才能形成,也因为不是其所是的意识不会被自在赋予任何规定性本质,不会停留在它的对象上哪怕一刻。此时,主体便完成了对自在的超越。再进一步,既然自为本质上是否定,那也就意味着,它也是对(一般意义上的)“虚无”的否定。同理,“无”这个概念无论如何都不可能脱离某种在场性和具体背景。当我说我“什么都不知道”时,“什么都”就已经预设了一个具体的背景所指。即使真的能做到无限地列举、无穷地概括,随后再安上一个否定,“有”与“无”依然在场。既然“在场”,那就无法不成为意识的对象。这也就说明:努力去用寻找“无”的方式来把握自为是错误的,恰恰相反,我们只有在沉浸在“存在”当中,在面对整个世界在场时,才能捕捉到那“纠缠着存在”的虚无。
(16)、5月风暴过后萨特继续同左派分子保持联系,参加了无产阶级左派所出办的报纸,并上街散发。1973年,萨特又担任了另一份左派报纸《解放报》(Libération,左翼大报纸,法国第三大全国性日报)的主编。
(17)、斯特劳斯在《结构人类学》一书中,提出语言与文化是同一类型的材料构成的,既然在有意识的表层言语活动下面存在着深层的无意识的系统,人们也就有可能从文化无秩序的复杂现象中发现秩序和结构。
(18)、他后来还创作了大量的小说和剧本,写了众多的评论,就不多说了萨特是个值得钦佩的传奇式人物。
(19)、“这些感情不但不吞没或掩盖我的自由,它们反而是我的自由为向自身显示而选择的各种方式。”
(20)、萨特在《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这部书中,用第一部分和第三部分来解答人们的疑问。其实,这部书一共就三部分。
2、萨特存在主义的三大哲学命题是( )
(1)、萨特的出发点,是要为个人自由和人类尊严而辩护。在此基础上,他充分论述了社会责任这一概念。几乎所有萨特研究者赞成,在他身上,“一直表现出对穷人的关心以及对各种被剥夺权力者的同情”。
(2)、而且在这个实际上的读者群内部也存在着明显的裂缝。对于赖特来说,黑人读者代表主体性,他与他们有着相同的童年,相同的困难,相同的情绪,他不必细说他们心里就明白了。
(3)、“意识是这样一种存在,它的存在设定(posit)它的本质。与此相反,意识的对象的本质设定对象的存在……我们可以把海德格尔对于此在的定义应用于意识,即,意识是这样一种存在,它在它的存在中操心它的存在。不过,有必要这样来完善这个定义:意识是这样的存在,在它的存在涉及一种不同于它自身的存在的范围内,它操心自己的存在。”(萨特《存在与虚无》,三联书店,p21)
(4)、到这里,萨特的存在主义已经显示出与海德格尔思想的巨大区别。
(5)、在萨特看来,人不能一开始就获得自己的本质,人的本质不是上帝赋予的,也不是环境决定的,而是在人的“自由选择”,自我创造的过程中不断获得的。人如果不能进行自由选择,自我谋划,自我创造,他就永远不能获得自己的本质,永远不能获得自己的价值,他就不是真正的“存在”,他已降到了物的“存在”状态。
(6)、当作家要通过自己的作品来暴露世界时,他是为他人,而不是为自己个人乐趣而写作。因此,他也要求我们在这个被他揭露的世界面前担负起责任来,萨特认为:
(7)、萨特一生笔耕不辍,为后人留下了50卷左右的论著。哲学著作有《存在与虚无》(1943)、《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1946)、《辩证理性批判》(1960)、《方法问题》(1969)等。在文学方面,萨特的主要遗产是小说《恶心》(1938)、《自由之路》三部曲(1945-1949)、短篇小说集《墙》等。这些小说形象地阐释了萨特的哲学思想,在法国文学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特别是戏剧创作,为世人瞩目。萨特生前发表了11个剧本,其中《苍蝇》和《禁闭》(1944)被誉为现代戏剧的经典式作品。此外,他还写了大量的文艺评论、政论、杂文等。
(8)、“和死人的关系……是被我们叫做‘他为的存在’的基本关系的本质结构。”也就是说,主体逃避被他人超越,逃避在他人凝视下变成他为的存在,其实就是在逃避死亡。但主体无处可去。因为这种恐惧的决定性来源是他自己的虚无的结构,它为了维持自身,自己设定了自己的规定性,直到肉体死亡这个纯粹的外在性、偶然性让它戛然而止。这样也就意味着,与其恐惧,逃避,不如直面他人与恐惧,将自己的自由背负起来。
(9)、而且在这个实际上的读者群内部也存在着明显的裂缝。对于赖特来说,黑人读者代表主体性,他与他们有着相同的童年,相同的困难,相同的情绪,他不必细说他们心里就明白了。
(10)、在书中,萨特论述说,必须真正关注人的生存问题,人是自由的、不受约束的,任何人都可以成为他想成为的样子。这是人的真正存在价值,是对个体的大尊重和包容。
(11)、他说道:“诗歌使用文学的方式与散文不同。”在诗词里,词语本身是由艺术行为创造出来的客体。如果将那些自身存在着、没有隐蔽的指代的事物看作不透明的,那么在这种意义上,我们也可以说诗歌是不透明的。诗歌里的词语并未失去其作为词语的意义,并不只是些音符,因为:“只有意义才能赋予词以语言一致性。”但在诗歌的范围内,我们关心是的作为语言的词语,而不是像在散文或日常谈话的语境中那样,关心词语关涉什么,或者它们通常指代什么,因为:“对于诗人来说,语言是外部世界的一种结构。”诗人可能在表达自己的情感,然而当他从事这一工作时,却将情感以文学的形式放到了词语之中:词语成了经过变形的感情。因此,词语与它所表达的情感之间建立起一种双重的相互关系:彼此既神奇地相似,又是“能指”与“所指”关系。(能指”与“所指”是索绪尔提出的语言学概念,“能指”是语言的音象,即语言的表现形式。例如我们听到语音“雪”,就是“能指”。这一语音在我们头脑中唤起“雪”的诸如形状、颜色、温度的概念,这个概念就是“所指”。)具体阐释可以参看我之前的回答:
(12)、今天讲解的伦理学议题,首先是“群乐”还是“独乐”,其次是“何为幸福”,我们经济学晚近20年也流行一种幸福研究,称为幸福经济学,南加州大学的伊斯特林发表的论文结论是:1)收入迅速增长的时期,幸福感随之上升,直到收入增长至某一足够高的水平之后,就不再随收入增加而上升;(2)平均而言,一个人大约在他的中年阶段,幸福感达到峰值;(3)以上结论不仅适用于稳态期社会,也适用于转型期社会。
(13)、萨特意识到,这一彻底的自由会带来重大的后果。我们要为自己做的一切负责。按照萨特的存在主义,人不能对神或人性找借口或推卸责任,否则便构成自欺(bad-faith)。这将给个人带来三大相应负担。首先是因意识到我们每个人肩负之重大责任而引起的“痛苦”。不仅我们所做的一切影响自身,而且我们通过自己的选择和行动为其他人树立了榜样。萨特坚持,这种责任产生的原因正是我们定义自己人生意义的这一事实,并通过我们的行动反映出来。当我们做出选择时,这不仅关乎个人的偏好,而且是对世界的一种声明,即这就是生活该有的样子。第二个负担是“被抛弃”。存在主义者发现上帝不存在这件事“相当尴尬”,因为这就意味着我们只有孤身一人了,没有人会在道德上给予我们帮助或指导。按字面意义,我们必须在人生过程中弥补这一点。第三个负担是“绝望”。这里萨特的意思是,我们必须不抱希望地行动,丢掉我们相信事情总会往好的方向发展这一本能。世上没有天命。我们每个人都只能信赖我们可以通过自身意志和行动所影响的东西。
(14)、*人是多么荒谬啊。他们从不享用已有的自由,却去要求不能得到的。他们拥有思想的自由,却去要求言论的自由。
(15)、著作包括《经济学思想史讲义》《经济学思想史进阶讲义》《行为经济学讲义》《行为经济学要义》《思想史基本问题》《情理与正义》等20多种。教学研究广泛涉及经济学思想史、制度分析基础、行为经济学、新政治经济学、演化社会科学等重要的前沿学科领域。
(16)、这一点与亚里士多德的伦理观恰恰相反,后者认为人就是为了完成某种目的而生的,且人生的圆满就在于朝着该目标努力奋斗。但萨特却主张,由于不存在上帝或设计者给人指定一个目的,因此完全由个人自主选择其认为佳的生活。
(17)、“自为是一种非自立的(unselbstandig),即是我们所谓非实体的(non-substantialabsolute)。它的实在是有问题的(interrogative)。它之所以能够提出问题,就是因为它本身总是处于问题中。它的存在永远不是给定的,而是被询问着的,因为异存者的虚无性(thenothingnessofotherness)总是把它与它自身分开。自为总是悬而未定的,因为它的存在是一种永恒的延期(aperpetualreprieve)(德里达)。假如自为与它的存在一致,异者就立刻消失了,随之消失的还有可能性、认识和世界。这样,认识的存在论问题就通过肯定自在对于自为存在论优先性而得到解决了。”(萨特《存在与虚无》,p(中)7p(英)619)
(18)、1939和1940年,发表哲学著作《情绪理论大纲》和《想象力的现象心理学》。
(19)、萨特幼年丧父,他的外祖父是位语言教师,在萨特的教育上花费了很多精力,他不俗的文学品位深深地影响了萨特。
(20)、萨特存在主义哲学简而言之就是“人性哲学”、“自由哲学”。他哲学的中心问题是意识与存在,即人与世界的关系,自由则是贯串在这些关系中的主旋律。
3、萨特存在主义哲学思想
(1)、“作家向读者的自由发出召唤,让它来协同产生作品。”
(2)、相反地,在散文中,词语具有透明性,它们可以将我们推向一个超乎其外的实在领域,萨特说:“词首先不是客体,而是客体名称。”我们将这些词认作是没有自身本质的事物,并运用它们去从事物解。基于此,萨特认为诗和散文之间并不存在通常想象的那么多的共同之处,他说:“这两个写作行为的共同点仅是画出字母的运动而已。”在文学活动中,散文和诗歌的功用也有所不同:对诗人来说,如果他“介入”(萨特提出的著名的文艺思想,即主张作家、艺术家以文艺为方式参与社会政治活动。)了,那就是以错误的方式使用了词语,因为:“散文是符号的王国,而诗歌却是站在绘画、雕塑、音乐这一边的。”人们不可能画出意义,不可以能把意义谱成音乐,因此不能要求画家和音乐家介入:“要求诗人介入委实愚不可及。”而对散文作家来说,正是他使用词语的方式使得他除了介入以外别无他途。萨特认为“作家是与意义打交道的。”,作家是在使用词语,并凭借词语从事各种工作:“作家是一个说话者:他指定、证明、命令、拒绝、质问、请求、辱骂、说服、暗示。”在散文中,词语不是事物,而是行动:“任何东西一旦被人叫出名字,它就不再是原来的东西了,它失去了自己的无邪性质。”因为我们在给某人的行为命名时首先是说出那个人的行为,而且因为那种命名是有其他人在场的,所以那个人就不能不意识到自己的行为被许多人看见。这样一来,那个人就不能将其行为再继续下去,他所处的状况也就由于命名而发生了变化。
(3)、萨特认为作者向读者的自由复出召唤,把读者的自由作为他作品存在的条件;同时,作品又不应把读者拽入某种情感,产生与读者的自由疏远的梦幻般的世界。情感终应出自读者的自由,并“以自由为永恒的根据。”
(4)、萨特的思想根植于西方的非理性传统,是开宗立派的大师,干巴巴地抽出几条,分门别类地解析,只会产生标签化、脸谱化的印象,但由于知识水平有限,人生阅历不足,也只能如此,望大家谅解!
(5)、他不能为不识字的黑人和南方种植园主写作,而白人种族主义者因为先入之见也不会打开他写的书,他只能为北方有文化教养的黑人和心地善良的美国白人写作。
(6)、理解萨特绕不开“我思”概念。在搭建理论框架的准备工作中,萨特基本采取了笛卡尔式的思路,“把事物从意识中逐出,恢复意识与世界的真实关系”。但他认为笛卡尔的工作并不彻底。因为传统的“我思”有着无限回退的风险:“我”意识到了“我”在思考,那么当“我”意识到了前面的命题时,就又有一个“我”在做着这样的工作,这样思维会陷入一个怪圈。萨特认为问题出在“反思”上,“反思”的工作会使一切对象化,从而无从找到真正思考着的主体。萨特的破解方法是突破反思。他举了一个例子:一个人在数香烟,如果别人问他“在做什么”,他会不假思索地回答“我在数”。这揭示了人内部含有一种未被反思,未指向某个对象的“意识”。萨特接着否认这是一种潜在的意识,也不认为它是一个能在接下来生成意识的本原——总之,这种“意识”不会连贯地走过黑格尔式的异化-复归路径,在将全世界排除在外之后,如果仅从它本身看来,它仅是,且将永远是一个虚无。也就是说,萨特将我思推到了极限:如果没有什么不能被意识对象化,那意识只能什么也没有。
(7)、02 结构主义思潮结构主义语言学是整个结构主义文学思想的基石。在这种认识论与方法论指导下,从人类学、历史学、社会学、心理学到文学理论与文学批评,在法国几乎一切人文科学领域里都出现了深刻的变革。
(8)、事实上,萨特的存在精神分析法文学批评,既为我们展示了一种从总体上把握个人存在的方法,也给予了很多启示:
(9)、萨特在他的哲学著作《存在与虚无》一书中提出一个命题:人是被判定为自由的。在萨特看来,人的本质是自由的,存在与自由不可分,自由是的。尽管自由都是一定境遇中的自由,但任何境遇都不能限定自由。人一旦被抛到世界上来,他就享有自由,对人来讲,自由无须追求、他自身就是自由,自由与生俱来,无可逃避,无可选择,它是命定的。
(10)、要理解这个定义,需要简单介绍一下他的存在主义哲学观。
(11)、马丁·海德格尔(1889年—1976年),20世纪存在主义哲学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之海德格尔晚年喜欢《道德经》,“道”的概念跟他提出的存在契合。
(12)、萨特道德哲学是“独乐”的,他说过一句名言:他人就是我的地狱。今天我们看到,这是现代都市陌生人社会的真切写照。人与人之间形同陌路,甚至家庭成员之间也很难有深层情感交流。萨特相信,每一个人都是的,故而没有谁可能有“一般的人性”。因此,我们不能从抽象的人性中如康德、边沁或亚里士多德那样推演出普遍适用的道德原则。他说:正是我们自己对我们的实质性或人格特质负有责任。法国另一位存在主义哲学家加缪在《西西弗神话》开篇写了这样一句名言:真正严肃的哲学问题只有一个,那就是“自杀”。德里达写过类似的命题:存在借由删除自身而凸显存在意义。
(13)、萨特更进一步指出,作家和所有其他艺术家一样,其作品成功的标志是使他的读者产生审美愉悦。创作者因为他的创作而喜悦,这种喜悦是与欣赏者的审美意识融为一体的。
(14)、一般而言,我们将这些词认作是没有自身本质的事物,并运用它们去从事物解。基于此,萨特认为诗和散文之间并不存在通常想象的那么多的共同之处,他说:
(15)、因此,生存就是脱离过去,脱离现在,投向未来。进一步说,生存就是在完全自由的基础上在每一瞬间所作的自我选择。不受任何东西规范,也不规范任何东西,并且同过去、未来毫无共同之处。
(16)、中国传统伦理按照费孝通的描述,伦理本位的中国社会中,每一个人犹如一块石头抛入水池,以自己为圆心形成一轮一轮水波纹,由近及远,由亲及疏,逐渐扩散出去,孟子的概括是“爱有差等”。于是,传统中国人在决策的时候,首先考虑亲近的人的利益,按照人际关系的远近亲疏,逐渐扩散出去。五服之内是族内的人,伦理原则是孔子说的“义”。五服之外,就是外族人,伦理原则就是孔子说的“直”。所以才有孔子的名言:子为父隐,父为子隐,直在其中。由人到大自然,孟子的概括是“亲亲—仁民—爱物”。到了咱们转型期中国社会,孔孟这一套失灵。父不父子不子,夫不夫妻不妻。宗法根基被铲除,传统伦理瓦解。
(17)、萨特提出了一个重要概念:“凝视”。他人的意向、否定性通过凝视投射在主体身上,主体意识到他人在凝视自己时,他也意识到了自己的在场,意识到了自己的确定、僵死——这对于自为的主体而言是莫大的痛苦。萨特举了一个例子:一个人趴在门前,对着锁孔窥视。此刻,“我是纯粹的对事物的意识,并且事物,受制于我的自我性的圈子中,向我提供出它们的潜在性”,但此时走廊那头响起了脚步声,我便“在我的存在中突然被触及了”。此刻主体会感到“羞耻”“焦虑”等等情绪。这些情绪是在反思之外的,主体不必产生对这些的意向才会有这种反应——它们是自为的一部分。此时,主体不得不成为了他人超越的对象,一种他为的存在。外在的否定性在主体眼中将完满瓦解、分裂,并让世界的一切全都逃离主体,到他人那一侧去。
(18)、此书,回答了社会上对存在主义哲学的疑问或叫“责难”;解释了为什么说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强调了这样一个观点,就是“自由成为人类斗争的工具,它意味着社会责任心”。
(19)、存在主义是一个哲学的非理性主义思潮,是现代西方哲学主要流派之一。先提出存在主义的是丹麦的克尔凯郭尔,真正奠定存在主义理念体系的是雅斯贝尔斯、海德格尔、萨特等。作为一种思想流派,存在主义形成于20世纪20年代的德国,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传到法国并成为影响大的哲学流派之50年代在美国逐渐风行,80年代中期在中国高校部分年轻学生中有很大的影响,那时候,改革开放大门刚刚打开,存在主义作为一种西方启蒙思潮的一种,立即受到了广大知识分子阶层的青睐。
(20)、到这里,这冷酷的,近乎孤胆英雄的主体,不禁让人想起鲁迅先生在散文诗《希望》中有言:“希望之为虚妄,正与绝望相同!”因为从没有谁能给现在的主体未来的担保,希望与绝望皆是人在自欺,在逃避自己的自由选择——实际上,只要人要继续维持他自身,那他的意识就必然有所指向,必然要做出选择,行动下去。既然人的存在先于本质,那么人的未来只有在人不断地向未来敞开的过程中才能被发明出来。因此我们不该畏惧选择,而是要用自己的意向性介入到现实当中。他这么说:“我问自己:‘这样的社会理想有没有可能成为现实呢?’我没法说,我只知道凡是我力所能及的,我都去做;除此之外,什么都没有把握。”“人”是注定要负重前行,别无选择,“以肉薄这空虚中的暗夜”的。
4、萨特存在主义名词解释
(1)、它们的相继出现说明了,随着社会物质生产的畸形发展,人所创造的物质反过来成为统治人的一种极大的超人力量,理性的破灭与异化的加剧导致现代主义文学以反传统的姿态出现,这正是它们得以产生的社会历史根源。
(2)、萨特如此强调自由的性,这似乎难于理解,人真的能自由,不受任何束缚吗?人真的能随心所欲,为所欲为吗?当然不能。萨特所强调的自由的性,是指人的选择的自主性,萨特所讲的自由只能在选择中存在,人所以是自由的,因为人的选择永远是自由的。自由的行动就是选择的行动,人是命定为自由的,人就命定要选择。人为了生存、就必须不断地更新,不断地自由选择。在萨特看来,无论在什么条件下,每个人都有选择的自由,人的一生就是一个不断选择的过程。
(3)、他说:“人是靠追求超越的目的才得以存在”,“必须始终在自身之外寻求一个解放的或者体现某种特殊的目标。”
(4)、胡塞尔现象学从布伦塔诺(Brentano)构想的“意向性”(intentionality)概念出发。根据布伦塔诺的观点,所有意识状态指向一定的内容,尽管该内容可能存在也可能不存在,可能抽象也可能具体。以怕鬼之人为例,此人的恐惧必然指向某物,即鬼,不管我们信不信鬼的存在,这一点总是真的。同样地,如果人相信明天会下雨,那么人的信念也是指向明天会下雨这种可能性而非事实。
(5)、第二年四月,萨特自己召开了一个革命民主同盟大会,在会上宣布同胡赛对着干。而此时,萨特的政治立场介于左翼与右翼之间的第三条道路。因此倍受两方面的攻击。
(6)、而且,他从这个命题出发考察了艺术创作的种种问题。在这里要回顾在这一问题上的哲学思想前提。萨特提出了一个存在主义哲学的命题:“存在先于本质”。不管人们业已存在的本质为何种形式,人都不是由一般人性乃至神性而规定的存在,也就是说,人没有事先规定的本质。
(7)、“提起地狱,你们便会想到火刑、烤架、……啊,真是莫大的玩笑、何必用烤架呢!他人就是地狱。”
(8)、总而言之,在《什么是文学》中,萨特提出了不少关于文艺创作的问题,这些问题的提出可以说比他所提出的解决办法更为重要,它启迪着读者的思路,给文艺开辟出一片自由想象和积极创造的广阔领域。
(9)、萨特,这位既作为存在主义哲学的代表,又是存在主义文学的集大成者,一生留下了50多部作品,包括戏剧、小说、论文、哲学和文学评论等巨著,这些作品的影响超出法国,遍及世界各地。
(10)、人怎么可能“存在先于本质”?萨特说:“首先是人存在、露面、出场,后来才说明自身”。“人之初,是空无所有;只是后来,人需要变成某种东西,于是人就按照自己的意志而造就他自身”。
(11)、在这部书中,萨特阐述了“人的存在是自由的”这一命题。无限的自由、无限的责任和虚假信念的徒劳是萨特后期著作为重要的三个论点。
(12)、同年,《肮脏的手》(LesMainssales)。50年代初期,萨特在政治上逐渐倾向共产d。成为共产d同路人。1952年暑期的共产d人雅克·杜克洛被捕和6月4日发生的罢工失败对萨特造成很大的刺激。他撰写并发表《共产d人与和平》试图说明共产d和工人间的关系,分析造成罢工失败的根源。
(13)、萨特认为作者向读者的自由复出召唤,把读者的自由作为他作品存在的条件;同时,作品又不应把读者拽入某种情感,产生与读者的自由疏远的梦幻般的世界。情感终应出自读者的自由,并“以自由为永恒的根据。”
(14)、总体而言,后结构主义既是结构主义的继续,也是对结构主义的批判。如此时的文学理论家罗兰·巴特就从传统的结构主义转向了批判的结构主义,反映着他的这一转变的代表著作是1970年发表的《S/Z》。
(15)、如何更好的认识人类社会、并解决关于人类的问题?
(16)、既然单纯的精神分析和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学都不足使我们完整地、全面地了解一个作家及其作品,因此萨特认为有必要将这两种方法结合起来,以期达到对作家和作品有一个更为全面、深刻的了解和阐释,存在精神分析法由此而产生。
(17)、与人们普遍的误解相反,尼采也不支持“主人道德”(mastermorality)——贵族特有的道德体系——尽管他确实认为“主人道德”比基督教典型的“奴隶道德”更肯定生命。相反,尼采主张,强者对不幸者负有一定责任:“有德之人也会帮助不幸之人,但不是,或基本不是出于同情,而是由权力过多引起的冲动所驱使的。”
(18)、当我说人是被逼的自由时,我想表达的观点就是那样。说是被逼的,因为人并没有创造自己,然而在其他方面又是自由的;因为一旦他被投入这个世界,他就要对他所做的一切负责。存在主义者并不相信情感的力量,他不相信这样的说法:荡涤一切的情感是一种破坏性洪流,人因之而注定会做出某种举动,正因如此其行为是可恕的。存在主义者认为,人是要对自己的情感负责的。
(19)、方法它的方法是比较法,因为实际上每一行为以自己的方式象征着必须要揭示的那个基本选择,而且同时还因为每一行为,把这种选择掩盖在它的一些偶然特征和它的历史巧合机遇中。
(20)、从格里耶的小说《嫉妒》、比托尔的《变》到萨洛特的《金果》,超凡脱俗的新小说的“新”,集中表现在其作品结构的组合上。
5、萨特存在主义三原则
(1)、50年代,萨特积极参加维护世界和平的活动,由此和英国哲学家、数学家罗素成为挚友。1953年,被选为世界和平理事会理事。
(2)、1945年,萨特创办了《现代》杂志,传播存在主义思想。
(3)、就是说,人的本质,不是先天决定的,而完全是由自己的行动造成的,是自己设计选择的结果。
(4)、*每个懂得沉默的人都会成为神之子;因为在沉默中,他意识到自己神圣的来历。谁喋喋不休,谁就成为一个人。有多少人懂得沉默!基督教把人与人之间的人际关系改变为良心的关系。
(5)、和叔本华不同,尼采认为权力意志应得到追求和肯定,而非抵制。他坚信权力意志是春之活力,是对生命的肯定,是在确定地说“是!”不过,正如之前所表明的,尼采并未倡导强者主宰弱者,也没有提出权力意志的掌握权属于某些天生的特别精英。更确切地说,他只是从历史的角度描述了强者的统治如何导致了我们现在所称的人类“进化发展”,同时也是该进化发展必不可少的因素。但尼采认为,力量并非由体力而是由精神力量所构成。强者是那些更加完整的人类,他们已经学会了升华并控制自己的激情,将权力意志转化成创造力。
(6)、自由选择:存在是偶然的、荒诞的。对于人来说,人首先存在着,然后通过自己的选择去决定自己的本质。所以,人有的自由,人的存在同人的选择以及为自己的选择负责是分不开的。个人的自由首先表现在他认识到由于受传统文化和习俗的束缚而缺乏自由,因此对于人来说,重要的是认识选择的重要性,并按照自己的选择去行动和承担生活的责任。
(7)、索伦·克尔凯郭尔(1813—1855),丹麦宗教哲学心理学家、诗人,现代存在主义哲学的创始人,后现代主义的先驱,也是现代人本心理学的先驱。
(8)、1954年5月,萨特应苏联作家的邀请,访问了苏联,发表了后来自己也承认是“撒谎”的讲话。1955年9月,萨特和波伏瓦应邀到中国访问。对他来说中国是一个陌生的国度,而在中国,除几个法国文学专家外,人们对萨特也几乎一无所知。11月2日,中国《人民日报》发表了萨特的文章《我对新中国的感受》,萨特在法国《观察家》上也发表了《我所看到的中国》一文,谈到他对中国的感受。
(9)、所谓作者论,指的是作者赋予作品以意义的观点,但作者论的文学本体观念实质上是一种传统的文学评论。
(10)、到这里,萨特的存在主义已经显示出与海德格尔思想的巨大区别。
(11)、a.指的是人的存在,而不是物的存在。“物”只能“有”,而不能“存在”。
(12)、01 存在主义思潮存在主义文学的带头大哥是萨特,他在1930年代末便树起了存在主义文学的旗帜。从40年代到50年代中期,这一文学思潮风靡欧洲,影响所及扩大到了全世界。
(13)、因此,若想全面地了解一个作家,例如李白,要弄清他的性格为何如此,为什么他写诗的才能大于他做官的能力,为什么他会写出那么多浪漫主义作品,而没有写与他同时代的杜甫那样的现实主义作品,就必须借助于精神分析。
(14)、从1943年开始,萨特又出版了一些列的哲学著作,其中包括《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
(15)、勇敢地承担责任。我们的自由选择既然是由自己主观意志支配,因此必须对自己的选择承担责任。即使因自由选择造成了错误,我们也不能把错误归咎于外在的环境,承认错误,并承担责任,是自由选择的逻辑要求。反观我们现在职场,正缺少这种责任的气质,部门之间相互推诿,生怕承担选择的不良后果,但是分享劳动果实,总认为有自己一份功劳。
(16)、行为是具有象征意义的,它反映了一种更深沉的欲望,弗洛依德力图在“力比多”(即性力,泛指一切身体器官的快感,力比多是一种本能,是一种力量,是人的心理现象发生的驱动力)和“情结”(弗洛伊德认为情结是一种受意识压抑而持续在无意识中活动的,以本能冲动为核心的欲望)中确定这种欲望,而萨特则试图在人的“原始选择”中去确定它。
(17)、第三条反对理由如下:“你从这个口袋内驱除一件东西,而又将其放入另一个口袋当中。这意思是说从根本上讲来,价值是不严格的,因为都是你自己选择的。”对此,我的回答是:我很遗憾,实际过程就是如此。假如我们除掉了上帝、天父,那么,总得有一个人来发明价值。你不得不实事求是。而且说我们发明价值,其意义无非是:生活没有先天的意义。在你出生之前,是不存在生活的,生活的意义是由你来赋予的。价值无非是你选择的意义。这样,你会看到创造——人类共同体是可能的。
(18)、“把整个身心都奉献出来,带着他的情欲,他的成见,他的同情心,他的性欲秉赋,以及他的价值体系。”,“因此,作家为诉诸读者的自由而写作,他只有得到这个自由才能使他的作品存在。”
(19)、“散文是符号的王国,而诗歌却是站在绘画、雕塑、音乐这一边的。”
(20)、自在存在本身既不是否定的,也不是肯定的,但如果仅是如此,它的提出就没有意义。前文已经提到,自在与自为的存在是相互揭示的。这种在场关系正是萨特世界中一切运动的马达,当二者相遇时,一切也就紧张地运动起来了。现象、主体、自由、本质,一切都在这相互在场的关系中不断生成。
(1)、*人类的抱负只有通过其对立面才会实现……正是通过原罪,人才获得了对于拯救的初一瞥。
(2)、一方面要避免向自在存在的转化,另一方面又要除去纠缠着自为存在的不安,获得存在的确实性。这就涉及到艺术和文艺创作问题。萨特说:
(3)、1986年,波伏娃去世,法国同样也为其举行了国葬。1999年,法国国内通过了一项法律:男女只需办理契约合同而不用办理结婚手续,亦可成为契约式的生活伴侣。对两位大师生活方式的肯定,无疑是法国,这个浪漫的国度对他们好的纪念。
(4)、基于此,萨特给出了存在精神分析法的原则、目的、出发点和方法。
(5)、这个问题就引出了萨特对“为谁写作”的讨论。
(6)、人与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存在主义者共同关心的一个问题。不同的存在主义者对这个问题有着不同的看法,但是,他们都认为,我可以理解他人,他人也可以理解我,分歧在于:我将他人或他人将我当作物还是当作有主观性的人。在人与人的关系这一点上,海德格尔、萨特基本上属于一个类型,即他们认为,个人与他人的关系是对立的,实际上是一种主体与客体、人与物的关系。而以布贝尔和马塞尔为代表的另一派主张则与之相反。
(7)、萨特闻言激动得脸色苍白,因为“依据自己对事物的接触与感觉来认识事物并从中弄出哲学来”正是萨特梦寐以求的目的,他决定步阿隆的后尘,赴柏林专攻存在主义,从此开辟了他的哲学之路。
(8)、所谓“自在存在存在”(Being-in-itselfis)意指,自在存在既非出自可能性也不是一种必然的东西。首先,可能性属于另一个存在领域,即自为存在的领域,它是自为存在的结构。自在存在既不是可能的存在,也不是不可能的存在,它就是存在(itis)。其次,必然性是命题之间的关系,而不是存在之间的关系。一个存在不可能从另一个存在派生出来,这就是所谓“自在存在的偶然性(thecontingency)”。正因为自在存在的偶性性,我们(即意识)永远无法从存在、从可能性、从必然法则推论出存在——存在是多余的(beingissuperfluous)。“自在存在是非创造的,没有存在理由的,没有与任何其它存在的关联的,永远是一种多余。”
(9)、他认为,一切社会生活的形式实质上具有同一本性,作为表达形式的符号的意义取决与关系和系统:
转载请注明出处阿文说说网 » 萨特存在主义的三大哲学命题是( )精辟109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