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简介及作品
1、朱自清简介及作品春介绍
(1)、朱自清的早期散文,可分为写实议论和叙事抒情两大类。
(2)、A.弥留之际B.欲盖弥彰C.弥天大谎D.弥补过失
(3)、《匆匆》中的起伏节奏,还鲜明的体现在其一连串递进的问旬之中。第一段和第六段都是如此。以第六段为例:“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些什么呢?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的回去罢?但小能平的,为什么偏要自自走这一遭啊?’’每个问句之中都包含着对前一句追问的回答,而在这些回答稍稍安定下来时,作者又设计了下一个追问,也正是在这……问……答也就是一起一伏之中,作者诠释了对于生命的理解,对于“匆匆”的体悟。
(4)、问:在《过新年》一文中,“我”藏的吃的有没有被发现吗?
(5)、E.作者用对比的手法写荷塘的不同景色,表现出对水污染的不满。
(6)、“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
(7)、朱自清的写作特点有四:一是感情真挚淳朴;二是观察准确精当,对声音、色彩感觉敏锐;三是善于集赋、比、兴各种手法于一体,起承转合,既曲尽其意又余韵袅袅;四是文笔精美婉丽,节奏跌宕有致,饱含诗意和生活情趣。
(8)、一八惨案后,他撰写《执政府大屠杀记》等文章,声讨军阀政府暴行。1928年,第一部散文集《背影》出版。 (8-9) 1930年,代理清华大学中文系主任。次年,留学英国,并漫游欧洲数国,著有《欧游杂记》《伦敦杂记》。
(9)、今天是个下雨的日子。这使我想起了白马湖;因为我第一回到白马湖,正是微风飘萧的春日。
(10)、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里脚是新的,它生长着。
(11)、C.悠长连绵,沁人心脾D.断断续续,若有若无
(12)、该文的主题思想即对自由境界的向往。朱自清当时虽置身在污浊黑暗的旧中国,但他的心灵世界则是一片澄澈明净,他的精神依然昂奋向上。朱自清把他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把他对美好事物的无限热爱,将他对人生理想的不懈追求熔铸到文章中去。熔铸到诗一样美丽的语言中去。从而使整篇文章洋溢着浓浓的诗意,产生了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
(13)、D.前者指秦淮河色彩迷人,后者指歌词是当地方言。
(14)、A.侄女B.远房亲戚C.佣人D.朋友的孩子
(15)、康辉,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主持人,央视新闻中心播音部主任,主持《新闻联播》《新闻30分》《新闻直播间》等多档节目。2015年获第四届“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称号。
(16)、朱自清成名作《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记叙(B )泛舟秦淮河的见闻感受,作者在声光色彩的协奏中,敏锐地捕捉到了秦淮河不同时地、不同情境中的绰约风姿。
(17)、问:“暗淡的水,像梦一般:那偶然闪烁着的光芒,就是梦的眼睛了。”这句话出自朱自清的哪篇文章?
(18)、在缓急中体现节奏这里的缓急主要是从作者叙述的语调和语速而言的,急则如火山喷发,如飙风急雨、飞星走电,缓则如春风细雨,如山涧小溪。《匆匆》以一串排比开头,接之以四个阀句。形成一种急切之势,表达出作者迷茫、困惑和苦恼的心理状态。而第二段说“我不知道他们给了我多少日子,但我的手确乎是渐渐空虚了。”以平静甚至可以说是颓然的语调将第一段的快节奏降了下来,转入一种自我心理的陈述。第三段则延续第二段的抒写,继续细致的刻画笔者所感受到的时光易逝。第四段则又回到第一段的节奏上,以六个问句反映出作者心中的焦虑,向人生发出一种追问。而文章结尾一句“你聪明的,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同样是问句,却显得忧伤、淡漠,像一片轻盈的叶了落在读者的心头,久久回味。正是这“急——缓——急——缓”的变化,使全文有了灵动的生命,使作者的情绪和感受更能引起共鸣。
(19)、全篇文章紧扣春这个主题展开描写,从盼望春天,到描写春天,再到赞颂春天,作者有条不绦地将一幅幅春天的美丽动人且生机勃勃的图画呈现在读者面前,从而,作者表露了自己的内心感受,即他喜爱春天。
(20)、这本书写于1942年,如今已经走过了将近一个世纪的光阴,但是他依然丝毫没有褪色,而是广为流传。
2、朱自清简介及作品20字
(1)、对“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这段话的理解恰当的项是(B)
(2)、此时的朱家,连着失去两位亲人,朱自清自己要去外地念书,父亲又正好赋闲回家。可以说,生活黯淡,令人扼腕。
(3)、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号秋实,改名自清;原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省东海县(今连云港市东海县平明镇);现代杰出的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作品《背影》《春》《梅雨潭的绿》《荷塘月色》等收入中小学语文课本。
(4)、既失至亲,又失疼爱,一度让朱自清对于父亲厌恶到了极点。
(5)、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
(6)、“指导大概”是本书重点所在,每篇文章经过分析文篇、提示问题、进行讨论后,产生之周折、枝节整理成报告,自成为一篇完整的文字。这种分析文篇、提示问题的态度和方法,能广泛应用在其他的文章精读上,才是作者的终目的。
(7)、朱自清还有另外一种语言风格的散文,即用平易的语言,在朴素的叙述中寄寓真挚深沉的情愫。这类作品常常能表现作者正直、热情、进步的心怀,如《生命的价格——七毛钱》、《白种人——上帝的骄子!》等均为这一风格的代表作,其中影响大的是《背影》。
(8)、天上风筝渐渐多了,地上孩子也多了。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也赶趟儿似的,一个个都出来了。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各做各的一份事去。“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9)、朱自清还给自己改了名字。取“宁廉洁正直以自清乎”之意,用名字勉励自己要保持廉洁、正直、清白。
(10)、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11)、文字见解精辟,通俗流畅,深入浅出,是很多读者了解中国古代文化典籍的入门指南。
(12)、 朱自清的作品可分为3种:写社会生活抨击黑暗现实为主题的。主要描写个人和家庭生活,表现父子、夫妻、朋友间的人伦之情。以写自然景物为主的一组借景抒情的作品。
(13)、C.着力刻画父亲生活古板,表明我要继承这种家风。
(14)、A.作者认为,当时处处都是歌声和凄厉的胡琴,圆润的歌喉,确乎是很少的。
(15)、善于集赋、比、兴各种手法,起承转合,手挥目送,既曲尽其意又余韵袅袅;
(16)、 《标准与尺度》(杂文集)1948年,文光
(17)、朱自清整个童年,正处北洋政府统治时期,国家积贫积弱。读经考科举真的就能治国平天下吗?朱自清暗暗在心底问自己。当然,他也从来没和父亲说出自己心中的疑问。
(18)、本书以写景抒情为主题,选编了朱自清20世纪30年代游历欧洲后所写的游记20篇,以及写于浙江、江苏、四川、北京等地的地域风情类散文若干篇。全书分为三辑。第一辑为《欧游杂记》,记述了朱自清走马观花、“目游欧洲”的见闻,“用意是在写些游记给中学生看”。
(19)、A.《桃花扇》B.《西厢记》C.《莺莺传》D.《红楼梦》
(20)、朱自清在《憎》文中写到自己的辞职,是因为(B)
3、朱自清简介及作品背影
(1)、荷塘月色中把荷叶比喻为“舞女的裙”,写出了荷叶的特点是(D)
(2)、A.白天的应酬太多,交际太多,夜晚终于可以安闲了,所以就放下心来欣赏荷塘月色。
(3)、《沉默》一文中说“你的话应该(D),不应该像除夕的爆竹。”
(4)、《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中朱自清几次“受窘”?(A)
(5)、C.因为橘子买回来了,身上扑打干净了,所以感到轻松。
(6)、A.《论无话可说》B.《正义》C.《沉默》D.《论诚意》
(7)、C.白天在压抑的心情与环境中工作、生活,在晚上终于暂得宽余,独自欣赏荷塘月色,从那些令人厌倦的人与事中解脱出来,感到淡淡的喜悦。
(8)、《匆匆》表现青年知识分子对未来的求索。作者身为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感受着时代跳动的脉搏。朱自清的内心充溢着苦于找不到出路的迷茫。(4) 作者所流露的不仅是个人的无奈,也反映了当时一部分青年热爱生活、追求进步,然而又不无惶惑、苦闷的时代情绪。但是朱自清在彷徨中并不甘心沉沦,作者站在他的“中和主义”立场上执着地追求着。尽管当时的社会是千孔百疮,他经过思想的挣扎后仍坚持走自己的人生之路,也许前方不一定有光明,但是坚决不停留于现实的黑暗中。在当时的社会,有多少知识青年就如作者一样坚持追求光明和希望,在人生的路上勇敢地赶路,留下匆匆的身影。
(9)、“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
(10)、感悟觉世,这类散文探索现实人生,真挚而不做作,将他觉悟到的人生奥义,以其优美的文笔展现出来。这类散文主要收录于《语文影及其他》这本散文集中,名篇有《谈抽烟》《沉默》《撩天》《正义》《说话》《论自己》《论别人》《论诚意》《论东西》等。
(11)、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
(12)、在几个孩子中,哪一个怕生人又爱哭?(B)
(13)、朱自清对优雅和谐、含蓄节制的美的追求,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延续。在淡淡的笔墨中,流露出深情,没有半点矫揉造作,这种从心灵深处流露出来的喜怒哀乐,更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
(14)、《春》是朱自清先生的散文代表作品。表达了先生在当时特定时期的思想感情,及对自由的向往和人格的追求。
(15)、阅遍纷纭终淡然,披尽黄沙始到金——工作室迎接市中期评估小记
(16)、背影就是在这个环境下写作的,一开始,朱自清对于父亲也没有完全原谅,但是看到他步履蹒跚的和他道别,还要笨拙爬上月台,就是为了给自己买几个橘子。
(17)、A.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18)、A.写景散文B.抒情散文C.哲理散文D.记叙散文
(19)、房东太太的女儿爱看(B),可想和房东太太结婚的爱利斯却瞧不起这事。所以,她的不嫁,一半为了女儿。
(20)、中国(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科书)曾先后收录《绿》、《春》、《背影》、《荷塘月色》于中小学的语文课本,并要求学生背诵部分段落。
4、朱自清简介及作品匆匆
(1)、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采莲是江南的旧俗,似乎很早就有,而六朝时为盛;从诗歌里可以约略知道。采莲的是少年的女子,她们是荡着小船,唱着艳歌去的。采莲人不用说很多,还有看采莲的人。那是一个热闹的季节,也是一个风流的季节。梁元帝《采莲赋》里说得好:
(2)、《荷塘月色》在写心中“颇不宁静”,一路写来,却又处处见“静”。《春》从多侧面细描春之生机,而把文眼“一年之计在于春”置于描叙之中,毫无斧凿之痕。
(3)、为了《梅花》诗稿能发表解决家中的生计,诗稿主人的(C)到温州找过朱自清?
(4)、言志表意,这类散文在朱自清散文创作中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反映了他的人生哲学和价值选择。如《论无话可说》《论且顾眼前》等。
(5)、D.作者用白描手法,描写月夜的美丽,自己也进入了一个美妙的、神秘的世界。
(6)、“沉默是一种处世哲学,用得好时,又是一种艺术。”这句话出自朱自清的文章(C)
(7)、朱自清,生于光绪二十四年十月初九(1898年11月22日),卒于1948年8月12日。原籍浙江绍兴。因三代人定居扬州,自己又毕业于当时设在扬州的江苏第八中学高中,且在扬州做过教师,故自称“扬州人”。他是现代著名的作家和学者。朱自清祖父朱则余,号菊坡,本姓余,因承继朱氏,遂改姓。为人谨慎,清光绪年间在江苏东海县任承审官10多年。父亲名鸿钧,字小坡,娶妻周氏,是个读书人。光绪二十七年(1901)朱鸿钧由东海赴扬州府属邵伯镇上任。两年后,全家迁移扬州城,从此定居扬州。
(8)、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号实秋,后改名自清,字佩弦。中国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写景则融情于景,叙事则化意入事,这正是朱自清散文的动人之所在。他在深厚的古典文学的基础上融合中西方文化,创造了具有中国民族特性的散文体制与风格。
(9)、C.怕没人做你那份儿事D.卧病在床的母亲没人照料
(10)、1916年中学毕业并成功考入北京大学预科。1919年开始发表诗歌。
(11)、说明“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比喻句本体与喻体相似点正确的一项是(B)
(12)、A.作者在邀约俞平伯同游秦淮河,是有意排遣郁闷,借此抚慰自己枯涩的灵魂,隐约地表现四五运动高潮之后,知识分子的郁闷和惆怅。
(13)、朱自清生于1898年,1948年在北京病逝。原名朱自华,字“佩弦”,号秋实。朱自清之名是他1917年报考北京大学时改用的,典出《楚辞·卜居》“宁廉洁正直以自清乎”。朱自清原籍浙江绍兴,出生于江苏省东海县(今连云港市东海县平明镇),后随父定居扬州。1922年,与叶圣陶等创办了我国新文学史上第一个诗刊——《诗》月刊。1925年,应清华大学之聘,任中文系教授。1928年,第一部散文集《背影》出版。
(14)、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今晚若有采莲人,这儿的莲花也算得“过人头”了;只不见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这样想着,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睡熟好久了。
(15)、《背影》是多年被收入中学课本里的一篇文章,讲述的是先生从南京到北京大学。父亲送他去火车站,照料他上车,及买橘子的故事。文笔朴素自然,刻画出了父爱的伟大。
(16)、B.“浮”这个动词把水气和月色交织在起,雾的轻柔,以及自下而上逐渐扩散的特点准确地表达出来了。
(17)、1932年归国,继任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兼系主任。一九运动中,他同学生一道上街游行。抗日战争爆发后,随校南迁,任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教授。
(18)、《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中的秦淮河里经常有几种船?(B)
(19)、次年,发表长诗《毁灭》,引起当时诗坛广泛注意,继而写《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被誉为“白话美术文的模范”。1924年,诗文集《踪迹》出版。1925年,应清华大学之聘,任中文系教授。创作由诗歌转向散文,同时致力于古典文学研究。
(20)、A.工资低B.因为排课表受诬陷C.被校长辞退D.不擅长这份工作
5、朱自清简介及作品
(1)、总的来说,素朴缜密,清隽沉郁,文笔清丽,极富真情实感,是朱自清散文的特点。
(2)、朱自清在《憎》文中写到:“我今年春间,不自量力,去任某校(C)”(填一职务名称)
(3)、文章写了荷塘月色美丽的景象,含蓄而又委婉地抒发了作者不满现实、渴望自由、想超脱现实而又不能的复杂的思想感情,为后人留下了旧中国正直知识分子在苦难中徘徊前进的足迹,寄托了作者一种向往于未来的政治思想,也寄托了作者对荷塘月色的喜爱之情。
(4)、《踪迹》是朱自清的第一部作品集,收录了新诗31篇和散文4篇,像《匆匆》,《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都在里面。
(5)、 吴晗:"自清先生是旧时代知识分子中的典型人物,他曾经是自由主义者,他不大喜欢参加政治活动,特别是比较激烈、斗争性较强的政治活动。但是,他具有正义感,随着国民d和美帝国主义对中国人民奴役、压迫的加强,和向中国人民的武装挑衅、屠杀、镇压,他毕竟忍受不住了。他说话了,行动了,通过文化生活、朗诵诗歌和扭秧歌,表明了他的态度。他明辨是非,爱憎分明,在衰病的晚年,终于有了明确的立场,抬起头来,挺起脊梁,宁肯饿死,坚决拒绝敌人的"救济",这种品德,这种气节,是值得我们今天学习的。"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许多曾经是自由主义者或民主个人主义者的人们,在美国帝国主义者及其走狗国民d反动派面前站起来了。"(《选集》第4卷,1499页)同志赞扬了闻一多、朱自清的骨气,说"应当写闻一多颂,写朱自清颂",这是我们未死者,特别是一多先生和自清先生生前战友的责任。这种表现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的颂歌,还有待于未来。"
(6)、A.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大致的轮廓)
(7)、D.为了充实作品内容而附加的,没有什么特别的意义。
(8)、 中段:班级合唱《七子之歌》作者:闻一多。
(9)、C.树色一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远远看去)
(10)、《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中提到了两部作品,一是(A),一是《板桥杂记》
(11)、A.《春》B.《背影》C.《匆匆》D.《看花》
(12)、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趟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13)、 1931年留学英国,漫游欧洲,回国后写成了《欧游杂记》。并参加了拒绝接受美国救济粮的活动,本来就是身患胃病的他更是虚弱不堪,终于在贫病之中逝世,年仅50岁。
(14)、 正确答案2:“+”从语文延伸至全学科
(15)、在《一封信》中,作者提到自己爱台州的哪一朵花?(D)
(16)、白马湖的春日自然好。山是青得要滴下来,水是满满的、软软的。小马路的两边,一株间一株地种着小桃与杨柳。小桃上各缀着几朵重瓣的红花,像夜空的疏星。杨柳在暖风里不住地摇曳。在这路上走着,时而听见锐而长的火车的笛声是别有风味的。在春天,不论是晴是雨,是月夜是黑夜,白马湖都好。——雨中田里菜花的颜色早鲜艳;黑夜虽什么不见,但可静静地受用春天的力量。夏夜也有好处,有月时可以在湖里划小船,四面满是青霭。船上望别的村庄,像是蜃楼海市,浮在水上,迷离徜恍的;有时听见人声或犬吠,大有世外之感。若没有月呢,便在田野里看萤火。那萤火不是一星半点的,如你们在城中所见;那是成千成百的萤火。一片儿飞出来,像金线网似的,又像耍着许多火绳似的。只有一层使我愤恨。那里水田多,蚊子太多,而且几乎全闪闪烁烁是疟蚊子。我们一家都染了疟疾,至今三四年了,还有未断根的。蚊子多足以减少露坐夜谈或划船夜游的兴致,这未免是美中不足了。
(17)、A.《憎》B.《梅花》C.《飞》D.《论别人》
(18)、红水东流 化湛情深——大化高级中学莅湛回访交流记略
(19)、对于朱自清来说,那才是一个向往自由和新知的人,去接受思想洗礼的地方。
(20)、可以说,朱自清先生就是一代文宗,开启了一种抒情安静文风,人们在他的文字中,体验到一种温暖和静谧,一种舒心和惬意,想来这就是先生为我们留下的大财富了吧。
(1)、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2)、《冬天》一文中共讲述了冬天发生的几个故事?(C)
(3)、原来,朱自清是家中长子,父亲母亲,祖母都喜欢他,当时的朱家也算是书香门第。
(4)、A.作者用比喻的手法,描写宁静的月夜,这时的“我”与白天的“我”判若两人。
(5)、《荷塘月色》是先生众多著名散文作品中的代表作之一。全文运用了含蓄委婉的写作技巧,表达了自己对自由的向往,对现实的不满,对荷塘月色美景的喜爱。
(6)、朱自清《给亡妇》一文是悼念他的第一任妻子(C)
(7)、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8)、第二次,父亲的背影渐渐在来来往往的人群中找小到了,犹如电影画面慢慢淡去,景越淡情越浓人越远心越近。第三次,从信中得知父余困顿际遇,在晶莹的泪光中,又浮现出那“清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他将成为“我”终身难忘的一幅父子告别图。
(9)、A.辛亥革命B.新中国成立C.改革开放D.五四运动
(10)、朱自清先生身为文学家和散文家的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读起来有方法,有系统,有料,有趣。其实,不只是普通读者,这本小书作为孩子的启蒙书也是不错的,跟着大师的脚步,看秦汉风云,唐宋风貌,明清风光,看到古老智慧闪烁的熠熠光芒。
(11)、..................................................................................................................
(12)、我想你了,可是我不能对你说(艾米丽•狄金森)
(13)、每次父亲告诉他要好好读书,将来做大官,朱自清只是默默听着,不反抗、但也从没应允过。
(14)、《择偶记》一文中提到连同妻子在内一共看了几个女孩?(D)
(15)、携手“爱文居”,师生共成长——王月如老师为文化、写作系列讲座揭幕
(16)、D.在月光的照射下,白色的荷花给人一种如“明珠”般润泽的感觉,在绿叶的映衬下,又像碧天里的星星了。
(17)、 原籍浙江绍兴,出生于江苏省东海县(今连云港市东海县平明镇),后随祖父、父亲定居扬州,自称“我是扬州人”。1916年中学毕业并成功考入北京大学预科。1919年开始发表诗歌。1928年第一本散文集《背影》出版。 1932年7月,任清华大学中国文学系主任。1934年,出版《欧游杂记》和《伦敦杂记》。1935年,出版散文集《你我》。 1948年8月12日因胃穿孔病逝于北平,年仅50岁。
(18)、作者受友人所托,《梅花》诗稿辗转几年才发表?(B)
(19)、白马湖在甬绍铁道的驿亭站,是个极小极小的乡下地方。在北方说起这个名字,管保一百个人一百个人不知道。但那却是一个不坏的地方。这名字先就是一个不坏的名字。据说从前(宋时)有个姓周的骑白马入湖仙去,所以有这个名字。这个故事也是一个不坏的故事。假使你乐意搜集,或也可编成一本小书,交北新书局印去。
(20)、《给亡妇》中朱自清和妻子共生六个孩子,妻临终前和母亲谈过(D)是只可以养着玩的。
(1)、总体上,朱自清先生对于写景的独特艺术,对于景物观察的细腻,笔调的精致与诗意,让读者欣赏到了朱自清先生优美清丽的散文写作艺术。
(2)、1935年,出版散文集《你我》。1948年8月12日因胃穿孔病逝于北平,年仅50岁。
(3)、朱自清在扬州生活了13年,在这里度过了他的童年时期和少年时期。对古城这段生活,他的感受是微妙、复杂的。大概是生活过于单调,所以他后来曾说,儿时的记忆只剩下“薄薄的影”,“像被大水洗了一般,寂寞到可惊程度!”但是,在漫长曲折的人生旅途上,儿时毕竟是的“驿站”。
(4)、全书经典的梳理与讲解不仅做到了简洁精辟,文字上更是白话文通俗流畅的典范,让古文对读者来说更为亲近熟悉,从而启发读者的兴趣,是读者概览中国古典文学的殿堂作品。
(5)、《航船中的文明》中作者坐航船是因为(C)。
(6)、荷塘月色中“虽然是满月”,却“不能朗照”,作者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因为(C)
(7)、B.因为尽到了父亲关怀照顾儿子的心意,所以感到轻松,表现出父亲含蓄深沉的爱子之心。
(8)、朱自清的散文主要是叙事性和抒情性的小品文。其作品的题材可分为三个系列:一是以写社会生活抨击黑暗现实为主要内容的一组散文,代表作品有《生命价格──七毛钱》《白种人──上帝的骄子》和《执政府大屠杀记》。二是以《背影》《儿女》《悼亡妇》为代表的一组散文,主要描写个人和家庭生活,表现父子、夫妻、朋友间的人伦之情,具有浓厚的人情味。第以写自然景物为主的一组借景抒情的小品,《绿》《春》《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荷塘月色》等,是其代表佳作。后两类散文,是朱自清写得出色的,其中《背影》《荷塘月色》更是脍炙人口的名篇。其散文素朴缜密、清隽沉郁,以语言洗炼,文笔清丽著称,极富有真情实感。
(9)、《荷塘月色》:是中国文学家朱自清任教清华大学时所写的一篇散文,因收入中学语文教材而广为人知,是现代抒情散文的名篇。文章写了荷塘月色美丽的景象,含蓄而又委婉地抒发了作者不满现实,渴望自由,想超脱现实而又不能的复杂的思想感情。
(10)、对文中加黑的“蔷薇色”“因袭的言词”解说正确的是(C)。
(11)、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12)、可是父亲却在晚年和小妾恩爱异常,让朱自清难过。而且,也正因为父亲宠爱小妾,母亲遗憾而终,父亲也因为这件事丢了官。
转载请注明出处阿文说说网 » 朱自清简介及作品20字精辟132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