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合一的诠释精辟128条

知行合一简单的解释

1、知行合一是什么意思

(1)、于是,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就有了与众不同的方法和境界。

(2)、还用“中风信”说事儿,每次一想到“中风信”事件,我都是又想哭又想笑,这就是历史,这就是‘一隅之见’,这就是认识决定一切。确实,认识不同结果就会不同。嘉靖皇帝之所以认为严嵩是“好人”是因为他能满足自己的享乐欲,而认为严嵩是坏人则是因为其惹怒了上帝并有可能牵连自己无法“升天”。

(3)、意译:凡是人没有不遵从自己认为正确的观点去行事的,都会抛弃自认为不正确的观点。

(4)、因此,他拼命地工作,常常从凌晨干到深夜12点,甚至到次日凌晨。刚开始的时候他更是身兼销售与技术的重担,经常是白天出去跑业务,晚上回来做研发。他不仅要求自己这样,也要求公司的员工们如此。

(5)、又讲“即如来书”,这是俩人写信呢,是信件上来往呢,他说“所云知食乃食等说可见”,就是你怎么知道你在吃东西?你吃上你就知道吃上了呀,就这么一句话。说“等说可以见到,前已略言之矣”,前面已经把这个说清楚了。

(6)、这改变了此前思想家们把知与行进行分割、区别的做法,认为知行本为一体,是相互包含的。更为重要的是,王阳明将知与行由简单的人的行为的两个部分,合一上升到一个本体概念。

(7)、人们通过身体力行、省身思辩,自然就可以将稻盛哲学修炼成自己的“知”。这个“知”不同于早的“知”,是“新知”,是“提升心性、转识成智”,是个人价值的再提高。

(8)、王阳明曾用两个例子来说明“知行合一”,一是“如好好色,如恶恶臭”,二是水。

(9)、什么意思呢?就是说那些不好的念头,比如看到一个美女就想据为己有,不要以为只是想想不去做,就没事了,起念就是行动了,这不好,要把这些不善的念头克去,不要留在心中。

(10)、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和陈淳的“知行合一”不同。实际上,陈淳的“知行合一”还停留在“知”和“行”这种“术”的层面,而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则来源于其心学的基石——心即理。

(11)、在王阳明“心学”体系中,同样贯穿着我们国家发展建设核心思想,就是中国共产d领导广大人民走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这个核心有力量,有智慧,完全符合广大人民利益致富心愿。改革开放几十年得到了证明,中国共产d的核心力量很伟大!

(12)、五行排列的专业班结束了,整个中级都是在学和解语言,和解没有套路没有模板,和关系和解、和自己和解、不是劝告不是指导,和解的过程不是示弱不是讨好。

(13)、嘉靖对鬼神极为信赖,他对鬼神的信赖能荒唐到什么程度?别的皇帝有问题都是问大臣,这位大爷不,他问鬼神。怎么问?——扶乩,简单说就是先设个类似祭坛一类的东东,然后把想问的问题写到纸上密封起来交给道士烧掉,这就算交给神仙了。

(14)、格物,是儒家思想中一个重要的概念。而“知行合一”是王阳明心学的基本的观点。此二者,此二者既有联系,也有区别。

(15)、根据2019年6月22日在太原市河汾书院的讲座整理

(16)、现象知道某件事可能有几个答案,但是不确定究竟哪个是正确的,所以要用“行动”去一一验证,然后得出正确答案。所以有人认为是“行动”产生了“新的认识”,所以应该是“行在先知在后。”

(17)、王阳明格竹子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故事。他之所以失败的原因,就是我上边所说的儒家的重社会轻自然的特点所决定的。王阳明格竹子的目的是很明确的,他是为了人间大道而进行的。竹子里边会有什么人生大道呢?失败也是可想而知的。但是,王阳明的失败,不代表儒家认识世界的途径有问题。格物在本质上,也不是盘腿坐在竹子面前,盘腿打坐,苦思冥想,就能称为格物了。格物是应该与物做零距离接触的。比如格竹子,就是和竹子打交道,可以栽种竹子,可以砍伐竹子。都可以得到关于竹子的知识,比如,竹笋可以吃。竹子可以编筐编席。这一切,都是竹子之理。但这些理,不是王阳明想要的。他要的东西,是一种形而上的人间大道。所以,他的格竹子,与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证道的意思大体相类。所不同的是,佛祖悟了,而王阳明在竹林之下没悟。他的开悟,要等到贵州的龙场之后。所谓龙场证道。在证道的过程中,龙场也好,竹子也好,都不是主要原因,主要的原因是王阳明自身的人生经历。

(18)、“今人却就将知行分作两件去做,以为必先知了,然后能行。”你看,他老以为你得先知道,然后才能去行动。你看,多少人在这种误区里头。我们刚才讲咸盐是咸的,来,你先知一个,你怎么知?你没法先知啊。再比如说,我们讲的说桃是酸的,来,什么叫酸的?来讲讲,你讲不出来的,你只有尝了才知道怎么回事。

(19)、那我们再讲你为啥不敢做呢?因为你知道这个世界是物质的,这个世界是事件的呀。世界的本质不是这样的,世界的本质本来就是一场感觉。现在讲的多好呢,现在说生命就是一场体验,这句话你也会说啊,可是你相信过吗?没有啊,你是有感觉的,感慨的时候说:“哦!生命是一场体验。”你学佛的说:“万法皆空,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真到遇到事情:“那哪能行呢?”你就知道他不空啊,你知道吧。

(20)、这在哲学上属于本体论,构成了他对整个世界的基本看法,即世界观。

2、知行合一的诠释

(1)、“自我”是谁?内心需求到底曾经是什么?是自私还是大爱,它为何如此矛盾徘徊?

(2)、后来者,一提儒家。很多人就会开骂反对,以此表达自己博学,实际无知无畏还愚蠢。如果你问他们什么是儒家?基本是道听途说的,人云亦云的错误认知,他们具体怎么抨击儒家的,大家也都经常听说,就不一一赘述。

(3)、后:你必须要坚信王阳明说的,我们真有良知,良知是人的尺度,是人就有良知,否则就不是人。

(4)、“美美与共,知行合一”是中央民族大学的校训。

(5)、话在聊会提出知行合一的王阳明,他是明代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和军事家,他的一生都在奉行知行合一。当他被贬为驿丞的时候,他并没有自暴自弃。他用乐观积极的态度面对艰苦的生活,还用自己的行动感染了周围的人。后来他平定匪乱,平定宁王朱宸濠的叛乱,原本是一介文人,胆识过人,军事指挥能力也强。

(6)、说“其来已非一日矣。”这个不是说一两天的事。“某今说个知行合正是对病的药,又不是某凿空杜撰。”这东西不是我编的,这是古圣先贤讲的。所以王阳明先生说,“不是凿空杜撰”,这是专门对症的药。对哪个症?就是对你那个感觉——你找不到感觉的那个症。对这个症呢。

(7)、他的“致良知”即知行合就是“去恶为善”、“去人欲,存天理”的工夫。他声明:“我今说个知行合正要人晓得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了,发动处有不善,就将这不善的念克倒了,须要彻根彻底,不使那一念不善潜伏在胸中,此是我立言宗旨”。

(8)、第八重含义:知行合一就是认识决定一切。

(9)、先生曰:“此却失了古人宗旨也。某尝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若会得时,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古人所以既说一个知又说一个行者,只为世间有一种人,懵懵懂懂的任意去做,全不解思惟省察,也只是个冥行妄作,所以必说个知,方才行得是。又有一种人,茫茫荡荡悬空去思索,全不肯着实躬行,也只是个揣摸影响,所以必说一个行,方才知行真。此是古人不得已补偏救弊的说话,若见得这个意时,即一言而足。今人却就将知行分作两件去做,以为必先知了,然后能行。我如今且去讲习讨论做知的工夫,待知得真了,方去做行的工夫。故遂终身不行,亦遂终身不知。此不是小病痛,其来已非一日矣。某今说个知行合正是对病的药,又不是某凿空杜撰。知行本体原是如此。今若知得宗旨时,即说两上亦不妨,亦只是一个。若不会宗旨,便说一个,亦济得甚事?只是闲说话。”

(10)、爱曰:“古人说知行做两个,亦是要人见分晓。一行做知的功夫,一行做行的功夫,即功夫始有下落。”

(11)、“古人所以既说一个知又说一个行者,只为世间有一种人,懵懵懂懂的任意去做,全不解思惟省察。”啥叫“思惟省察”呢?“思惟省察”这个词,我们把它用一个词就说清楚了——觉照。或者你连“觉照”都不懂的话——观察感觉。

(12)、例如《列子》故事之“疑邻窃斧”。从此与朱熹学说分道扬镳,建立了心学体系大成的开端。王守仁的知行合一说主要针对朱学而发,与朱熹的思想对立。

(13)、如果你真知道“觉”是本质,如果你真知道“诸法空相”——我需要说一下这个,因为咱们第一节课讲过这个,说“诸法空相”的“空”,不是零,不是啥也没有,意思是什么?意思是它不是实相。不是实相是什么呢?是“觉”。但是“觉”不是实相,“觉”是什么?“觉”是无限,是中性,它不具备一切属性,却包含一切属性,所以它叫“空相”。

(14)、近二十年时间里,王阳明提出了各种心学概念和理论,诸如“知行合一”、诚意、慎独、“存天理去人欲”、“事上磨练”、“致良知”等。

(15)、按王阳明先生的意思,良知光明者必能行。譬如你看到一个孩子要掉落井中,肯定会冲过去解救孩子。看到牛被宰割前的抽搐和眼泪,人就会产生不忍之心。这是件简单的事,但为什么大多数人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都无法做到知行合一?

(16)、《我的自然活法》:“知行合一”原来这么简单!(上)

(17)、正因如此,稻盛和夫才会说:“重要的不是把名言名训装裱在镜框之中高悬于家壁之上,而是落实到日常的生活当中去。”真正难能可贵的是,他始终坚持在生活、工作中践行那些理念。

(18)、知与行的合既不是以知来吞并行,认为知便是行,也不是以行来吞并知,认为行便是知。这是由明朝思想家王守仁提出来的。

(19)、从这个例子,就可以看出,儒家对自然科学方面,是不太感兴趣的。所以,传统中国社会里,农工的技能,是在民间传承的。也就是说,自然科学方面,是由民间主导的。而社会科学方面,是受官方主导的。这就造成了哲学的两个翅膀一个硬,一个软。

(20)、所以这儿说“若会得时”,什么叫“若会得时”?就是你肯知行合一。

3、学而致知,行而致远,知行合一

(1)、“此是古人不得已补偏救弊的说话。”这儿就讲了,实在没办法,实在是想告诉你知和行是一码事,所以你不用专门去想这个东西。说不得已,治病呢,才用了这个招。

(2)、在现代的环境下,我们可以抛开王阳明心中带有时代特色的那些“天理”,而重点关注他如何践行自己的天理。等我们考察完知行合一的第三层意思,再回过头来总结。

(3)、程朱理学包括陆九渊都主张“知先行后”,将知行分为两截,认为必先了解知然后才能实践行。王守仁提倡知行合一正是为了纠朱学之偏。

(4)、知行合一是为良剂,知不弃行,行不离思,慎思之,笃行之。

(5)、王阳明龙场悟道之后给出了这一问题的答案:吾性自足,不假外求。所谓千圣皆过影,良知乃吾师。我们每个人的价值观,我们内心早就知道了,之所以表现在行动上走了样,是因为被私意蒙蔽。我们只需向自己的内心探求,便可知道我们真正的价值观。

(6)、几日后,王阳明和弟子们到山水间游玩。在一处风景如画之地,王阳明看向山凹处一块田地,不禁赞叹道:“你们看,那里面山背水,远看如菩萨莲花宝座,实在是风水宝地啊。”有弟子试探性地问道:“老师喜欢这块田地?”王阳明眉飞色舞:“怎能不喜欢?良知能知善恶,它告诉我这就是‘善’的,我真是如喜欢美色(如好好色)一样喜欢这块田地。”随即,王阳明脸色呈现出遗憾的神情,“可惜它不是我的。”该弟子笑道:“它理应是您的,只是您舍了。”王阳明迷惑地看着该弟子。该弟子解释道:“这块田地就是几日前那个来和您做买卖的老农的。他当初要卖给您的地就是这块地。”

(7)、然而,他们的行为被徐阶阻止了,因为杨继盛与沈链虽然确系严世藩父子陷害,但毕竟是走了合法程序的,且是由嘉靖皇帝亲批的“处斩令”。而我们交代过嘉靖是个极为自负的人,自负的人的通病都是死不认错。徐阶老祖宗深知嘉靖的性格特征,所以他采用了另外一个更实际有效的办法——栽赃陷害。找了个借口诬陷严世蕃“犯上外加投敌叛国”。这是嘉靖忌讳的两点。好戏就此结束。

(8)、确实,真理和远见永远都只能属于少数,明知道你的君主昏庸无道,却还非要用圣人之道要求他,这不是十足的傻瓜吗?这就好比后的晚餐当中捧着圣经的犹大一样,他根本就不懂圣经的内涵,所以即便他再读一万遍圣经都没用,这才是这幅传世神画想要传达给我们的真旨。对于坏人,他是不明白什么是对与错的,重要的是结果;而过程,有的时候真的不重要(要正视朋友们,这一段可千万要正视)。

(9)、一种是这位是xxx,他这一生看了很多书,学富五车。

(10)、一个人在企业里面也应该做到知行合这样才能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企业有自己的企业文化和规章制度,一个员工自由维护企业文化、遵守规章制度,才能在企业中有立足之地。一个不遵守企业规章制度的人,没有哪个老板会喜欢,这样的人被淘汰是早晚的事情。

(11)、还有更可笑的,我之前上班的一个做网购零售的公司,定价的时候居然会把所有的在售商品在其他网站和地面渠道的零售价格全部采集回来,然后每一个单品都按照采集回来的数据当中的低价格定价,我都快疯了。

(12)、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命,但是否都活出了生命的意义呢?生命体的基本单元是DNA,“知”和“行”就是DNA的双螺旋,人活着就是不断地由知到行、由行到新知、新知到新行、新行再到新知周而复始的循环过程,生命的意义就在于通过知、行的不断转换、促进——“提高心性,拓展经营”。

(13)、当今社会我们很多地方都需要做到知行合同时知行合一也是评判一个人思想道德的一种准则。很多地方都强调知行合每个人都应该知道规则,并且按照规则去做,这个社会才会有章有序。

(14)、禅宗在五祖弘忍后,分成两派。一是惠能的南宗,讲求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顿悟;一是神秀的的北宗,讲求渐悟之说。无论是顿悟还是渐悟,都是一种悟的方式,都没有错,只是顿悟会更多的强调人的先天资质。但是自古以来,尤其是中国的有记载的文人,所谓的悟基本都是下学而上达后的悟。

(15)、确实,很多人都有这个疑问。之所以会有这个疑问,是因为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有两个普遍的现象始终解释不清:

(16)、所以,所谓良知,其实就是我们与生俱来的直觉的本能的道德感和精准判断力,或者是我们与生俱来的道德和精准判断的直觉力。

(17)、比如说,我们一讲格物致知这个功课。“哎呀,何老师,我不会格物”搞得我一段时间,我就特别卖力气的啊,我就拼命地想把格物的这个事要讲清楚。后来有一天我反应过来了,不是我没讲清楚,我讲的足够清楚了。问题是他有个什么想法呢?他要先听懂了才肯做,理论派,先要把这个道理来来回回、清清楚楚了,这个时候他才肯做,否则的话他不肯做。所以他就一直问:“哎呀,我不会,我不懂。”但是这个东西是啥?这个东西就是个感觉,所以你开始做的时候你就自然就会了,一做就会。就像啥呢?就像吃咸盐,人家告诉你:咸盐是咸的。你就拿出来一尝:哎呀,对,这就是咸的。你不用先闹懂什么是咸,然后再去吃盐,你怎么先闹懂是咸呢?你讲不清楚的,你知道吧,你越讲越糊涂的,所以你只要一尝试,你就是“哦,原来这就是咸”,对吧。

(18)、上一期了凡禅,有一个老人家,因为是被绑架来听课的,听不进去,坐这儿听课费劲,坐卧不安,好几天了,我也知道他家里面发生的事情,很不顺。都上课上四五天了吧,然后我问他,我说这两节课你能听懂吗?他说能听懂。我说你还有情绪吗?他说我就没情绪,我一直没情绪,我一直心情好着呢!那我就知道没听懂,就是已经“火”好几天了,可是——“我没情绪”。这叫什么?这叫麻木了,已经成水泥管子了,已经麻木了。所以这儿说“此不是小病痛”啊,我们对那个感觉要灵敏,这个工夫你非得练,你不练就不灵敏。

(19)、解决了“从哪里来”的问题,很自然的疑问是既然每个人都从自己的内心去探求,那么探求到的良知会不会不一样?有没有什么是所有人都应该具备的良知?

(20)、凡口口声声让阳明心学落地的人,要么是根本没懂阳明学,要么就是根本不想知行合揣着明白装糊涂!

4、知行合一精辟的语句

(1)、这是中国古代哲学中认识论和实践论的命题,主要是关于道德修养、道德实践方面的。

(2)、嘉靖大爷万分惊恐,立马“烧”了第二封信:奸臣何人?贤者何人?

(3)、有人明知道所选择的路是错的,但仍走下去;有的人虽然选对了路,但出于种种原因无法走到底,如此,知和行就分离了。

(4)、当我们谈王阳明心学时,实际上我们谈的就是知行合一。而当我们谈知行合一时,实际上我们谈的就是心。人类无论发展到哪个阶段,只要仍是科学意义上的人,人性就不可变,人心就无差异,阳明心学就适用。

(5)、当把“知”理解为“良知/价值观”的时候,此时会面临真正的困难。前面都是铺垫,接下来的部分才是本文的重点。我们在这个部分,要回答三个问题:

(6)、知行合一的第一重含义是真诚,如果你是真诚的那你自然就是知行合一的;如果你不是真诚的,总是心口不一“说一套,做一套”,对不起,那您就不是‘真知’。真诚的话题说过,这里不再多说了。

(7)、王阳明当即拒绝。他说:“君子应成人之美,不可趁火打劫。你是农夫,田地是你的生存源泉,我若买了你的地,你是能解了近忧,可将来怎么办?”王阳明决定,借给老农所需要的现金,还款日期不限。老农感激涕零,拿着钱千恩万谢地走了。

(8)、“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一切就自动反应出来了,就是这儿一动,“嘣”就反应。

(9)、好,那么回答了第二和第三个问题,知行不能合一的原因和如何才能知行合一之后,是时候回到我们第一个问题:良知和价值观从哪来,应该树立什么样的价值观和良知。

(10)、所以,站在唯物主义的立场上,去观照中国传统哲学,就会发现哲学的研究,是分两个层面,一个是现实的层面,一个是意识的层面。中国的哲学,在发育中,是很早熟的。它在成形之初,就抛开了物质的层面,直接进入到意识的层面中去了。就以格物而论,就是研究事物,若研究的是物,就进入了自然科学领域。若研究的是事,就进入社会科学的领域。就以儒家思想来说,因为他的关注点,在于君子,在于社会领导者,所以,他只对社会科学感兴趣,对自然科学不感兴趣。

(11)、也就是说,知行合一的本体不是手段性的东西,而是人的生命存在的本来样态和应然样态,这使得儒家的生命哲学在心的层面上得以展开。

(12)、所以,我们不要再说“真奇怪,他怎么会这样呢?”了,这没什么好奇怪的,他就是这样想的。比如我有一个朋友,她连“华西村”都不知道;我还认识一个人没听过“心有灵犀”这个词;我还一个朋友张嘴就是一个别“野”(墅);还有我的姐夫,英语说得顶呱呱,却把“鲸”读作“琼”。以上这些都属于客观“见识”上的不足,这个可以理解。500年前的中国人还不知道有标点符号阿拉伯数字以及汉语拼音呢。

(13)、那么知行合一究竟代表什么意思呢?我认为,“知行合一”一共包含如下九重含义

(14)、而后是学习“无我”,在“无我”之中才能看到“我”,指教“我”,真正能指教“我”了才能去指教别人。若是连自我还不清晰那指教别人不会有任何影响和力量。只能是一种“我是对的,你是错的,我是高的,你是低的”评判感,只能给自己带来一种“我很牛逼”的虚幻感。

(15)、 我们都知道,500年前,伟大的哲学家王阳明老祖宗提出了一个无比伟大的哲学名词——知行合他老人家仅仅凭借这一个名词就实现了此前1500年间(直至韩非子祖宗)都未曾有人实现过的梦想——称圣(虽然之前也有很多人被叫做圣人,比如朱熹祖宗,但依我看,他们都算不得真正的圣人,世间仅八子)。

(16)、由于长期加班加点,员工中传出这样的声音:“照这样拼命,身体能吃得消吗?”

(17)、总之,儒家绝学之圣人儒学,是内圣外王之道,开悟后,可以一通百通,诗词歌赋,琴琪书画,或者排兵布阵,官场谋略等等,有可能一下子获得。这是现实的利益,不开悟的人,是无法体会的。所以,孔子开悟后说:朝闻道。夕可死。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18)、如果知行合一这么简单,为什么我们很难做到?

(19)、智慧打开,明心见性,悟道后,在个人的官场,职场,商场都有大利益,哪怕你做个瓦工,扫大街的普通阶层,都可以好好学习儒家,效法王阳明开悟,悟道,得到孔孟儒家绝学,用来布局自己的人生事业。当官的开悟,内心契合于天道,有助于自己的提升,从从村长干到省长,清洁工开悟后,也可以出来弘法,像王阳明一样讲学,讲心学开悟之道。可以从一个清洁工到一个民间国学大师转变,出书,开班,赚钱,安身立命,乃至成为圣人,受后世膜拜,子孙享受大福报。

(20)、人的思想意识体糸就是人的三观,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随着伦理道德良心的存在,并且每时每刻支配着人的“三观”意识,也就是知和行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并为一体,不可动摇。并通过行为表现出来,可以看透一个的意识本质。

5、知行合一,笃行致远

(1)、有些人说,王阳明从1508年提出“心即理”到1527年提出“四句教”的二十年时间里,共有三变。从知行合一变到存天理去人欲,再变而成致良知。

(2)、事件到此还没完,严世蕃虽已入狱,严嵩也已退休回家,但严d根基仍在。严世蕃那么大的罪行只判了个贪污八百两然后发配雷州。徐阶被震撼了,为了将严d彻底一网打尽,徐阶将后一发子弹射向了严世蕃。

(3)、这种“听凭良知的指引,不伪饰,不托大,不虚构,内心纯粹”的简洁化表达,就是王阳明1509年在贵阳文明书院所讲的一个心学概念——知行合一。

(4)、总结一下,格物,就是通过对研究,明白事物中包含的道理。

(5)、年轻人的困惑每个年轻人都有过这样的痛苦经历:刚步入社会的时候,满怀抱负想要改变这个世界,却发现自己一直被教育灌输的是一套思想,但是在现实社会中却是另外一套准则。所以面对残酷的社会,是坚持理想抱负,被排挤打压,甚至成为先烈,还是随波逐流呢?面临社会的残酷后,很多人开始怀疑自己:大家读的都是一样的圣贤书内容,强者如云,凭什么自己能胜出?所以就放弃了追求。也有很多为人师表,整天教育他人圣贤之道,但是自己却失去信仰。什么是知行合一那么有没有两全的办法,既坚持理想和正义,又能成就大事呢?看不清未来的时候,我们就看看历史。所以答案是有的,这个工具就是“知行合一”。“知行合一”思想由明朝嘉靖年间的王守仁提出,他是历史上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他的“知行合一“的思想远播海外,特别对日本学术界有很大的影响。日本大将东乡平八郎就有一块“一生伏首拜阳明”的腰牌。而《明朝那些事儿》作者当年明月欣赏的是王守仁。知行合一经典的实用案例,就是王派弟子徐阶,运用知行合在官场用20多年的时间斗倒严嵩。王守仁“心学”主要包括“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大家可以在网上搜一下王守仁选集,具体了解知行合一思想。我在这里利用当年明月的话,通俗说一下“知行合一”的意思:就是一个理论和实践的问题,有人认为知易行难,懂得理论是容易的,实践是很难的,有人认为知难行易,领悟道理很难,实践很容易。比如朱圣人(朱熹)就主张知难行易,悟道是很难的,但执行似乎是很容易的。王守仁却认为:懂得道理是重要的,但实际运用也是重要的!要想实现崇高伟大的志向,必须有符合实际、脚踏实地的方法。这绝不仅仅是一句话,而是一种高深的处事和生活智慧,足以使人受用终身,所以它看起来很容易明白,实际上很不容易明白。所以背诵并牢记王守仁的这些话吧,它会让你一生受用无穷。“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真知即所以为行,不行不足谓之知;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是行之主意,行是知之功夫。”即事即学,即政即学,身体力行,知行合不可离开亲躬实践而空谈为学。知与行本来就是不分离的。没有行动就不能称其为真正认识。只有去实践了,你才拥有这个知识,不去做,即使你看多少书,学多少理论,也无法真正获得这个知识。道理人都懂,就是不做。都知道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奈何人懒,虽知不行。许多人都晓得仁义很好很强大,然而都不去遵行,因为与私利不一致。虽知不行,本质上不是不知,如果一个道理人们真的懂了,认可了,怎么会不行?“心即理”。“知行合一”以“心即理”为前提,简言之,还是自古以来人为什么而活着的老问题。知行之外,另有一个真正的底层动因。那就是主体,也可称自我。不明白自我,就不能找到价值。所以古哲人把认识自己作为哲学的高智慧。“致良知”。“知行合一”,不是一般的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知”,主要指人的道德意识和思想意念, “行”,主要指人的道德践履和实际行动。所有一切都是在追寻大道的基础上,也就是在良知的基础上,而不是为了目的而不择手段的借口。知行合一的现代化解读知行合一并不是空洞虚幻的哲学思想,而是实用主义,适用于各行各业。它博大精深,可以从各个方面来解读。例如可以理解成:学以致用;知易行难;曲线救国;变通;以良知为基础,大智慧行事;要想实现崇高伟大的志向,必须有符合实际、脚踏实地的方法;只有大目标,而没有具体可执行可分解可测量的步骤,只是空谈。

(6)、世界上的学问分两种:一种是知的学问,一种是行的学问。所谓知的学问,就是知难行易的问题,比如小偷开保险柜的箱子,知道密码很困难,但是一旦知道了密码,开箱就很容易;所谓行的学问,就是知易行难的问题,比如稻盛和夫所讲的六项精进,道理明了易懂却非人人都能做到,大凡涉及个人修养方面,通常都属于这一类型。

(7)、同时,经营者不能只顾自己个人的私利,不能只顾满足自己的欲望,而必须考虑员工、客户、交易对象、企业所在社区等等,必须与企业相关的一切利害关系者和谐相处,必须以关爱之心、利他之心经营企业。

(8)、想学习是好的,但考虑下面这种场景。你走进领导的办公室说:“我要加薪,因为我参加了两个培训,看了三本书”。你觉得领导会答应吗?

(9)、显然第二个场景比第一个更可能一点。因此我们应该关注的,是我可以有什么样的贡献,什么样的产出,而不是我应该学习哪些知识。你的身价是由你表现出来的知识决定的,不是你掌握的知识决定的。就算我们的目标是学习,让自己更强大,一条更具可操作性的途径是以终为始,先设定自己想做成什么事,再反推需要什么样的知识。

(10)、道理和上一个现象是一样的,他能克制住贪念的时候“风险与道德”是真知;克制不住的时候“享受与贪婪”就是真知。

(11)、分享个小笑话给大家:小豆子说三七等于二十四;老张头说不对是二十一。于是俩人吵了一天并动了手。两人去找法官来评理,法官判打老张头五十大板。老张头问为何打我?法官说:“你竟然和这种傻玩意儿能吵一天,不打你打谁呀?”再遇到那样的人物,您还会吵和他争吗?

(12)、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论,虽然从本质上说是一种道德修养论与道德实践论,但从儒家“修己以安百姓”和“内圣外王”的思维逻辑与思想传统而言,其道德修养必定要落实到政治实践和社会治理上,所以又是一种政治学说。

(13)、无数人都在说,如何把阳明心学落地,这是痴人说梦。阳明心学的方法论和价值观是“知行合一”,“知行合一”多么简易明快!你照着它去做就是了,它本来就在地上,你还让它落地,岂不是要让它入土为安?

(14)、只有有意识的行为才具备科学价值,谁也不会到大马路上去“勘探金矿”。就像今天早晨上班路上“拾到”一块钱一样,我不指望每次路过那里都能捡到一块钱。

(15)、但是,如果一些符合你的道理,不能成为你的信仰和本能,你就会对它半信半疑,一旦遇到困难,你就会退缩,不可能坚定的向前,义无反顾。

(16)、为善去恶是格物,就是要止于至善,行为圆满,这个早曾子的《大学》就有止于至善的原话,而且有具体路径之三纲八目。

(17)、另外一个类似的思考角度是,你希望别人怎么介绍你。

(18)、谓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在现实中运用此道理,是密不可分的一回事。是指中国古代哲学中认识论和实践论的命题,主要是关于道德修养、道德实践方面的。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不仅要认识(“知”),尤其应当实践(“行”),只有把“知”和“行”统一起来,才能称得上“善”。

(19)、‘一隅之见’换一种说法理解就是“行动受意识支配”。请注意我在这里用的这个“受”字。确实,我们每个人的行动都是受意识支配的,虽然我们只能看到别人的“行动”,但起决定性作用的却是他的“意识”。这句话不大好理解,展开来解释就是,每个人的行为都是他的意识的“对应”;所以,无论他的行为多么荒诞怪异,你都要尝试着去理解。因为他就是这样认为的,他就是认为这样是对的。

(20)、第三个争议,究竟是先知后行,还是先行后知?

(1)、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论对于当前反腐倡廉,诚信施政具有警示作用。

(2)、五代末期,出了一个有名的神仙,叫陈抟,他的弟子叫穆修,而穆修的弟子叫周敦颐,这个人大家应该都知道,就是北宋写出了《爱莲说》的那个大牛人,提出天道、人道、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诚&#字是思想的核心,他还写出了《太极图说》,由太极生无极,由无极到阴阳五行,终奠定了宇宙论的基础,太深奥了,不明觉厉,这些字分开我都知道,合在一起就有点蒙圈,反正很厉害就是了。

(3)、食,是我们的本能,人人都在坚持。如果你把一个符合你的人生道理如吃饭一样坚持下去,你试试看,力量到底有多大!

(4)、什么是“知行不一”?徐阶祖宗那么伟大,做了那么多好事儿,那么一个善恶分明的人,年轻的时候是那样的嫉恶如仇血性十足。可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为了天下太平黎民百姓,为了正义能够得以昭雪,面对混蛋嘉靖皇帝,给他写青词,给他炼丹;面对着严嵩的那张丑恶的嘴脸,苦心孤诣卧薪尝胆忍辱卑躬屈膝负重长达20年之久,做了无数不愿意但又实在逼不得已的事情。为痛苦的是,为了能够麻痹严嵩,竟然把自己的孙女都嫁给了严嵩的孙子做“妾”,是的朋友们,请看清楚了,是做“妾”。哎…

(5)、如果企业要基业长青,经营者需要做的一个工作就是“由行到知”。而在这一点上,稻盛和夫是典范,他是通过光明大道到达巨大成功的典范,是纯粹的理想主义和彻底的现实主义结合的典范。

(6)、和解靠语言、靠行动,先养心性再让好听的话说出来,或者先让美的语言漏出来,温化别人和自己再促发行动反馈给心性。

(7)、“止于至善”出自:《礼记大学》,原文: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於至善。

(8)、王阳明格竹子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故事。他之所以失败的原因,就是我上边所说的儒家的重社会轻自然的特点所决定的。王阳明格竹子的目的是很明确的,他是为了人间大道而进行的。竹子里边会有什么人生大道呢?失败也是可想而知的。但是,王阳明的失败,不代表儒家认识世界的途径有问题。格物在本质上,也不是盘腿坐在竹子面前,盘腿打坐,苦思冥想,就能称为格物了。格物是应该与物做零距离接触的。比如格竹子,就是和竹子打交道,可以栽种竹子,可以砍伐竹子。都可以得到关于竹子的知识,比如,竹笋可以吃。竹子可以编筐编席。这一切,都是竹子之理。但这些理,不是王阳明想要的。他要的东西,是一种形而上的人间大道。所以,他的格竹子,与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证道的意思大体相类。所不同的是,佛祖悟了,而王阳明在竹林之下没悟。他的开悟,要等到贵州的龙场之后。所谓龙场证道。在证道的过程中,龙场也好,竹子也好,都不是主要原因,主要的原因是王阳明自身的人生经历。

(9)、白话译文: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在于使人达到完善的境界。

(10)、把“知行合一”简单理解成“即知即行”岂不很好,知道了就马上去做,仔细认真地去做。就如日本阳明学元祖中江藤树所言,“就心曰知,知即行之知;就身曰行,行即知之行”。

(11)、我们来看一下在《传习录》里面,跟钱德洪的一段对话。

(12)、毫无疑问,你热切的期盼知行合一的原因是因为你不满意你日常的行为,也就是说你日常行为背后的信念和你觉得你应该具有的信念是不一致的。那么“你应该具有的信念”从哪来呢?

(13)、知行合一常见的意思是学习新知识时,不能只看书听课,还要在实际中用起来,否则等于没学。常见于学习新技术,掌握新技能,或用来批评那些眼高手低,满嘴BuzzWord,手底却不出活的人,说他们不能知行合一。此时的“知”,说的是“知识”。

(14)、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不仅要认识(“知”),尤其应当实践(“行”),只有把“知”和“行”统一起来,才能称得上“善”。致良知,知行合是阳明文化的核心。

(15)、有人说关系中受伤的是我啊,为什么我要改变和解啊?其实受害者也有受益的部分,阴中有阳,阳中有阴,害与被害是一个组合,双方各自满足自己的某个深层信念缠绕在一起,我们敢不敢看看那个关系自己索求的背后是什么?我们敢不敢看看自己改变了会带来系统什么样的变化?

(16)、你看,知行是一回事,知行不是分开的。所以他讲“知行工夫,本不可离。”

(17)、现在一些官员知行分裂,说一套,做一套,败坏了d风政风,也失信于民。在这种情况下,尤其有必要提倡“致良知”“知行合一”,以提升干部队伍的道德人文素质。这对启迪官员的道德良知,遏制贪腐之风,推行廉洁政治,执政为民,取信于民,都是有积极作用的。

(18)、如果有些人认为儒家不好,应该远离此类文字儒。直接学习王阳明心学。孔孟时代太远,估计后来者都不懂四书五经,那就以心学为本吧。

(19)、说你完全不懂得观察自己这个感觉,“也只是个冥行妄作”。“冥行妄作”,就是我们讲行尸走肉啊。

(20)、王阳明“知行合一”、力行实践的精神提供了一种科学务实的思维方法和精神动力。

(1)、人都会把自己对事物的理解认定为判断事物的标准,并当做其行为活动的指导思想。这句话有很现实的指导意义,那就是要用“彼”习惯的方式与“彼”打交道。请一定要记住这句话,亲们。学会用“彼”的方式与“彼”打交道,这是成就一切事业的重要重要的一个必备条件。

(2)、 本文为“中国阳明心学高峰论坛”预备讲稿,但如一些人所知,由于光阴似箭,这讲稿没有在论坛上呈现。

(3)、可是到底什么对我们的生命质量产生影响?感觉。知识不产生影响,事物不产生影响,物质不产生影响,感觉才对我们生命的质量产生影响。所以明白的人,人家古圣先贤早就从感觉上下手了,我们一个个还那么坚定地要在知识、事件里面折腾呢,你没有接触到核心,没有接触到真体验。对不对?所以这儿讲的说这种人,你“必得说一个行,方在知行真”,就是你叫他去落实啊,叫他直接做出反应啊,他就知道“行”是怎么回事了。

(4)、王阳明给出的答案是“事上练”,且“必有事焉”。什么意思呢?在王阳明所处的时代,有一种流行的主张是日常要存养心性,然后碰到事情才会经得起考验。存养的一般实践就是静坐,坐禅等。王阳明批评这种观点:“人有习气沾染,不教人在良知上切实地下为善去恶的功夫,只凭空去思考心体,一切事情都不切实应对,只会养成好虚喜静的毛病。这不是小病小痛,不能不早向你们说清楚。” 

(5)、伟大的徐阶就是利用了这一点扳倒严嵩的。恰逢当年的“烧信道士”蓝道行与徐阶老祖宗拥有同一个祖师爷——知行合一的原创作者王阳明,于是一出好戏即将上演了:

(6)、认可了帮助别人是好事儿才会助人为乐;如果不认可甚至反而认为这是不利己的傻瓜行为,那打死他都不会去做的。知行合一定是先有知而后有行;但知和行始终是同步的,从知道的那一刻起,行动活着行动准备就已经在进行了!

(7)、后两句,说到了知,是良知,是知善知恶是的知。

(8)、王阳明心学四句教说: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转载请注明出处阿文说说网 » 知行合一的诠释精辟128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