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名言全部
1、孔子的名言100句
(1)、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摘孔子《论语》(生下来就知道的人是上等,经过学习才知道的人是次一等,遇到困惑才学习的人是又次一等,有了困惑而不学习的,这是下等的人。)
(2)、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3)、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
(4)、孔子语录: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
(5)、子张曰:“何谓五美?”子曰:“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子张曰:“何为四恶?”子曰:“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为之贼;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司。”——摘孔子《论语》(子张问:“什么是五种美德?”孔子说:“君子对人民施加恩惠,却不耗费财用;使百姓劳苦,百姓却无怨言;自己有所欲求却不贪婪;安宁矜持却不骄横;威严却不凶猛。”……子张又说:“什么是四种恶行?”孔子说:“事先不经教育,犯了罪就杀头叫做肆虐;不先告诫便要求有成效,这叫粗暴;发布命令迟缓,却突然限期完成,这叫残害人;同是给人赏赐,却出手吝啬,这叫只进不出的财务衙门。)
(6)、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7)、赏析:这句话出自春秋·鲁·孔子《论语·为政》。通晓就是通晓,不懂得就是不懂得,这便是智慧。不懂装懂就是无知,学到的知识越多,越应当学会虚怀若谷。
(8)、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论语》——君子给人的印象有三种变化:远看庄重威严,接触则温和可亲,听讲话则严肃不苟。
(9)、孔子语录:君子易事而难说也。说之不以道,不说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小人难事而易说也。说之虽不能道,说也;及其使人也,求备焉。——《论语》
(10)、译文:孔子说:“复习旧知识时,又能领悟到新的东西,就可以凭着做老师了。”
(11)、君子食无求饱,……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论语》——君子吃饭无求过饱,……做事要勤奋,说话要谨慎,并能接近有道理的人,向他学习,以纠正自己的缺点,这就可以说是好学的人了。
(12)、(虽然熟读了《诗经》三百篇,但让他去处理政事,却办不好;派他出使国外,却不能独立地根据具体情况应对自如;这样的人,读的即使再多,又有什么用处呢?)
(13)、·言必信,行必果。(出处)《论语·子路第十三》(译文)说到一定要做到,做事一定要有结果。
(14)、翻译:温习过去的东西并且由其中获得新的领悟,过去的事是可以作为老师的。
(15)、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孔子《论语》
(16)、·用志不分,乃疑于神。(出处)《列子·黄帝第二》(译文)用心专一而不分散,就会达到神妙境界。
(17)、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提手与之言,能无说。
(18)、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摘孔子《论语》(生下来就知道的人是上等,经过学习才知道的人是次一等,遇到困惑才学习的人是又次一等,有了困惑而不学习的,这是下等的人。)
(19)、·小不忍则乱大谋。(出处)《论语·卫灵公第十五》(译文)如果在小事情上不能忍耐,就会打乱大的计划。
(20)、君子有诸已,而后求诸人。《大学》——自己有善德,才能要求别人行善。
2、孔子的所有名言200句
(1)、教育是生产力、生产关系;教育在企业发展和个人发展的长河中,它是生产斗争的工具!教育是今天的事业、明天的希望。企业内训中心坚持以人为本为主轴,立德树人,增强企业及员工的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培养新时代企业高品质人才,为您省钱、省心、省力,助您企业飞速发展。
(2)、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翻译:学习中缺乏学友之间的交流切磋,就必然会导致知识狭隘,见识短浅。
(3)、·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出处)《论语·宪问篇第十四》(译文)用正直来报答怨恨,用恩德来报答恩德。
(4)、·不患贫而患不均,不患寡而患不安。(出处)《论语·季氏篇第十六》(译文)不怕贫穷,而怕财富不均;不怕人口少,而怕不安定。·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5)、·出则事公卿,入则事父兄。(出处)《论语·子罕第九》(译文)在外事奉公卿,在家孝敬父兄。
(6)、孔子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孔子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孔子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孔子学如不及,犹恐失之。孔子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孔子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孔子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孔子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孔子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孔子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孔子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孔子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孔子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孔子:《论语·宪问》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孔子:《论语·公冶长》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孔子:《论语译注》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孔子卫公孙朝问于子贡曰:“仲尼焉学?”子贡曰:“文武之道,未坠于地,在人,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孔子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我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孔子孔子曰:“弗学何以行?弗思何以得?”孔子鞭扑之子,不从父之教。孔子家语轻千乘之国,而重一言之信求所有的孔子关于孝顺的名言!
(7)、(君子的为人之道是:外表暗淡无色而美德日见彰显。小人的为人之道是:外表色彩鲜明,但渐渐地消失了。君子的为人之道还在于:外表素淡而不使人厌恶,简朴而有文彩,温和而又有条理,知道远是从近开始的,知道教化别人从自己做起,知道隐微的东西会逐渐显露,这样就进入圣人的美德中了。)
(8)、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摘孔子《中庸》(人的喜怒哀乐的感情没有表现出来,叫做中;表现出来合乎法度,叫做和。达到中和,天地就各居自己的位置,万物也就生长了。)
(9)、·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不有博弈者乎?为之,犹贤乎已。
(10)、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孔子《论语》
(11)、孔子语录:《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论语》
(12)、孔子语录: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大学的目的,在于显明高尚的品德,在于使人们革除旧习,在于达到善的高境界。)
(13)、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14)、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乎。翻译:爱好学习接近智慧,努力行善接近仁德,知道耻辱就接近勇敢。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谓之学矣。翻译:尊崇贤人,不重女色;孝敬父母能够尽心尽力;侍奉君主能够舍生忘死;与朋友交往能够做到说话讲信用。这样的人,虽然说没有学习过做人的道理,但我却认为他学过了。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翻译:一个人如果不讲信用,不知道他怎么能立身处世?就象牛车没有了輗,马车上没有了軏,还靠什么行走呢?
(15)、(天地的法则用一句话就可以概括,它自身诚一不贰,化育万物,不可测度。天地的法则是:广博,深厚,高超,精明,悠久,长远。)
(16)、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17)、孔子语录: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18)、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19)、·德不孤,必有邻。(出处)《论语·里仁篇第四》(译文)有道德的人是不会孤立的,一定会有志同道合的人与他为邻。
(20)、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3、孔子的名言全部有哪些
(1)、春秋孔子《论语》: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2)、孔子语录: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
(3)、·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出处)《论语·雍也篇第六》(译文)有一个叫颜回的学生好学,他从不迁怒于别人,也从不重犯同样的过错。
(4)、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孔子《论语》
(5)、·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出处)《论语·述而篇第七》(译文)我不是生来就知道的人,而是喜爱古代文化,通过勤奋学习求得知识的人。
(6)、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摘孔子《论语》(能够达到仁的境界为好,如果在各方面达不到仁的境界,怎么能算得上是有智慧的人呢?)
(7)、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是以君子不为也。《论语》——即使是小小的技艺,也一定有值得一看的地方。但对于远大的事业恐怕有所阻碍,所以君子不去干这些。
(8)、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9)、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论语》——一个人固守道德而不能发扬光大,信仰主张又不能坚定不移,这种人有他不能算有,没有他不能算无。
(10)、(广泛地学习,详尽地探究,慎重地思考,清楚地辨别,忠实地执行。)
(11)、(要依靠道德治理国家。这样就象北极星一样,虽然固定在一个地方不动,但群星却甘愿环绕在它周围。)
(12)、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摘孔子《大学》(财富可以修饰房屋,道德可以修饰身心,心胸宽广可以使身心舒坦,所以君子一定要做到意念诚实。)
(13)、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论语》——能够达到仁的境界为好,如果在各方面达不到仁的境界,怎么能算得上是有智慧的人呢?
(14)、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谓之学矣。
(15)、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死和生听凭命运的安排,富与贵在于上天的决定。君子只要尽心尽力而没有过失,对人恭敬而合乎礼法,那么四海之内的人都如兄弟一般了。)——摘孔子《论语》
(16)、·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出处)《论语·雍也篇第六》(译文)多么有贤德啊,颜回!一竹篮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巷子里,别人都受不了那穷困带来的忧愁,颜回却依然保持自得其乐。
(17)、春秋孔子《论语》: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18)、译文:君子的心地开阔宽广,小人却总是心地局促,带着烦恼。
(19)、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摘孔子《论语》(只要身居上位的人自己行为端正,那么就是不发命令,下面的人也会照着去做;如果他的行为不正,即使发布命令,下面的人也不会服从。)
(20)、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4、孔子的名言有哪些?
(1)、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摘孔子《大学》(财富可以修饰房屋,道德可以修饰身心,心胸宽广可以使身心舒坦,所以君子一定要做到意念诚实。)
(2)、孔子语录:已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3)、·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出处)《中庸》(译文)喜欢研究学问的,就接近有智慧了;能够努力行善的,就接近仁了;知道什么是羞耻,就接近勇了。
(4)、地址:库尔勒市萨依巴格路19号,老汇嘉商场旁
(5)、(我每天都多次对自己进行反省:为别人办事是否尽心尽力?与朋友交往是否以诚相待?对老师传授的学业是否已经温习?)
(6)、(在私利面前能够想到道义,遇到危难能够挺身而出,虽然长期生活在贫困之中,也没有忘记平生的诺言,这样就可以说是一个十全十美的人了。)
(7)、孔子语录: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谓之学矣。——《论语》
(8)、(孔子没有如下四种毛病:主观臆断,肯定,固执已见,自以为是。)
(9)、(没有人知道自己孩子的坏处,没有人知道自己禾苗的茂盛。)
(10)、《关睢》,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摘孔子《论语》(《关睢》这首诗,快乐而不过分,哀婉而不伤恸。)
(11)、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摘孔子《论语》(在私利面前能够想到道义,遇到危难能够挺身而出,虽然长期生活在贫困之中,也没有忘记平生的诺言,这样就可以说是一个十全十美的人了。)
(12)、孔子语录: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论语》
(13)、君子之道,暗然而日章;小人之道,的然而日亡。君子之道,淡而不厌,简而文,温而理,知远之近,知风之自,知微之显,可与入德矣。——摘孔子《中庸》(君子的为人之道是:外表暗淡无色而美德日见彰显。小人的为人之道是:外表色彩鲜明,但渐渐地消失了。君子的为人之道还在于:外表素淡而不使人厌恶,简朴而有文彩,温和而又有条理,知道远是从近开始的,知道教化别人从自己做起,知道隐微的东西会逐渐显露,这样就进入圣人的美德中了。)
(14)、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孔子
(15)、·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出处)《论语·为政篇第二》(译文)把正直的人提拔到不正直的人之上,老百姓就会服从;把不正直的人提拔到正直的人之上,老百姓就不会服从。
(16)、·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出处)《论语·颜渊篇第十二》(译文)政的意思就是正。您带头走正路,谁敢不正呢?
(17)、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摘孔子《论语》(聪明好学,不以向地位低下的人请教为耻,所以称他为“文”。)
(18)、·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出处)《论语·颜渊篇第十二》(译文)克制自己,一切都照着礼的要求去做,这就是仁。一旦这样做了,天下的一切就都归于仁了。
(19)、·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出处)《论语·子罕第九》(译文)军队可以被夺去主帅,但男子汉却不可被夺去志气。
(20)、(君子普遍地团结众人,而不只是亲近少数几个人,小人则只勾结少数几个人,而不和大家亲近。)
5、孔子的名言全部摘抄
(1)、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2)、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
(3)、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也。——摘孔子《论语》(在重大节操上不能超越界限,在生活小节稍有出入则是可以的。)
(4)、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
转载请注明出处阿文说说网 » 孔子的所有名言200句精辟84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