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一棵老树的描写【100句简单文案】

一、一棵古树的描写和感悟

1、隔林绝杏非朋比,倚壑乔松是友人。

2、历史是对过去的一种追思,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其自身的历史脉络与印记。乡村作为一个以农耕文明为载体的社会群落共同体,它凝结着华夏民族繁衍与发展的历史记忆,它承载着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烙印,储存有中国人固有的精神基因,是我们的灵魂的归属和心灵故园。

3、起码榕树就是高大的树贵州福泉县有一株千年古银杏,树高40米,胸围6米,自根部向上5米多的树干处有一个洞,洞内曾住过一家人,还放有床、有灶。以后又作为牛栏,关过3头牛。可以想像树之高、洞之大了。不过,这棵大银杏与大洋彼岸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巨杉相比,又可说是小巫见大巫了。巨杉树高可达110多米,树干下部粗46米,可以活到3200多岁,所以有人称它为“树木”及植物界的老寿星“世界爷”。把巨杉树锯倒,人要用梯子才能爬上躺倒的树干。它的树桩可以当个小型的舞台来用。如果在这棵大树下部开一个洞,可以通过汽车或让四个骑马的人并排走过体积大的树。

4、反而我们都应该向古树学习:扎根再扎根,向上更向上

5、(曹操:《观沧海》)

6、那古树,褐色的树干,足有碗口粗,笔直笔直的,满树的松叶绿得可爱,活像一把张开的绿绒大伞,风一吹,轻轻摇曳。

7、每到皂角成熟的季节,我们就拿着长篙去敲打,将落下的皂角收集起来备用。在那个物资极度贫乏的年代,它是替代肥皂洗衣服好的材料。

8、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9、柳条百尺拂银塘,且莫深青只浅黄。

10、立观景台眺望,云山奔眼底。小何问我有何感慨,是不是有些豪情万丈?应该说有一点,但不是很强,此时此刻的我,置身于厚重历史的南乡,千年古树旁,更多的是天地之悠悠,而我又是何其渺小的感叹,就如一片叶,一棵小草。还好有着绿叶和小草的精神。不忘初心,不忘使命,以一只素笔记录所见所闻所感,把美丽乡村宣传。

11、有古人就有古树。只不过,古人是匆匆过客,身影似流星划过。面对这样一棵古树,人类是渺小的,渺小到微不足道。古树根扎深邃,如风中虬龙,沐苍烟,纳寒月,饱尝日月之精华,满汲天地之灵气,记载下了沧桑之嬗变,承载了深厚文化的积淀,朝代更迭,春来秋往,灰飞烟灭,树是人非。在它的内心深处,刻满了岁月的清晰年轮,饱览了人间的沧桑嬗变。与古树相守,仿佛总能听到源自历史深处的悠悠回声,它是历史的载体,是沉凝寰宇的思想者。它是一本书,在沉吟翻读的同时,我们只能仰慕崇敬、心怀感恩!感恩它以充满灵性的生存状态显示着这片土地上的人或者事,鲜活地记录下历史文化的演变,提醒着人们时刻记住了,记住了对生命的感恩。

12、作者系《光明日报》社文艺部主任

13、瑞祺:是的,他们都是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刘备、关羽、张飞的后人。选择这样的姓氏是因为《三国演义》这部著作对我影响很大,我很喜欢其中的忠义气节,像汉桑树一样,这些姓氏也代表着传承下来的文化,特别是仁义礼智信。

14、空气清爽,山风和暖,一株株蓝花楹穿上了金黄旳羽衫,橙黄的叶,湛蓝湛蓝的蓝天,青山,红土,色彩的组合,风景的诗意写生,这样的美景怎能不迷人?在13公里的长廊上频频停车,把这道靓丽的风景画在心里。金灿灿的蓝花楹可以和秋天的银杏比美了。只看过春夏蓝花楹的美丽,不曾知还有冬天的如此靓丽。这样多功能的风景树,给冬季的五台增加了诗意的笔墨。抒写明丽的诗行。

15、在那深山的山涧里,那清悠悠的小溪流边儿上,有棵立了好久好久的,很大很古的枯树。看样子还是棵有年头的老古树。传说是被雷劈死的。在那树身上,有的烧痕。枯树四周,就长起来好多新树,是和那枯树是同类,是国槐吧。枯树高有十多来,弯弯曲曲。雷只所以要劈,只因为有蛇精在树洞里……

16、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17、这种:我只管安静生长你需要我就为你付出的踏实精神,真的太有力量了

18、会不会,也变成一朵蘑菇

19、总之,这一组散文有着十分丰富的蕴涵,仿佛树木躯干上一圈圈的年轮,储存了生命的密码,自然的玄奥,历史的谜底,文化的命题。这源自作者不俗的眼光、知识和见识,作品的阐释空间因而也变得较为阔大和开放。

20、瑞祺:用文字讲故事给我带来的那种空旷的历史感,确实给我带来了很大改变。我在中国工作18年,来到英国15年,也曾有段时间十分看重金钱、在意物质世界,后来发现自己都变得不喜欢自己了。而这次的创作,我回忆了很多过去的人和事,这些回忆带来的反思也在作品中接受了一次洗礼。

二、对一棵老树的描写

1、《英国侨报》:这是您的首部小说作品,写小说是一个需要内心不断积淀的过程,您的创作过程又是怎样的呢?

2、如今,每棵古树都围上铁栏杆加以保护,并出示了各自的身份证。人们虽不能靠前与他们亲近,但看到它们历经沧桑而愈加苍劲,度尽坎坷而依然挺拔,心底会油然升腾一种向上的力量。祈愿它们永远不老,同山下快速发展中的城市一起迎接美好的未来。

3、山门后墙根及西院老围墙边挺立着3棵古树。其中有棵200余岁的皂角树。秋末冬初,偶遇大风,院墙外的斜坡上,落满扁豆般大小黑色坚硬的皂角子;几个晨练的老妇见了便过去捡拾,说是带回家,泡软搦碎,用于洗衣洗头,去灰垢,干净又环保。另2棵同为300余岁的青檀老树,一抱多粗的树干上布满深深浅浅的凹洞,有的可伸进一个拳头。我想,那一个个凹陷处一定隐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自然奥秘。木香花东侧的银杏已经年过600了,它与前院的3株近700岁的圆柏,并列为省级一级古树。银杏树两人合抱有余,历经沧桑的褐色树干上布满鳞状裂纹,被观瞻者嵌进许多硬币,以示敬仰。

4、耸立着,叶凋深褐的古树,守护在一间间老旧的红砖屋旁。它坚硬的树枝,伸向云层,有着探索天际的欲望。而一旁歇息的农夫,看起来是多么渺小。

5、古树之所以粗壮挺拔,是因为既向上吸收日月精华,又不断向下吸收大地精华

6、原创散文、短篇小说。

7、梅香总要借托微风传送,风过处既是香满怀,神清爽。站在疏密横斜梅枝下,仰望蓝天,仰望高阁,重叠的雕檐,精湛的工艺,工匠精神可窥一斑。

8、李文忠男,1954年6月出生,湖北省当阳市人,中共党员,华师大中文系本科毕业,中学高级教师,当阳市作家协会理事。1972年2月参加教育工作,2014年6月退休于当阳市第二高级中学。工龄42年,工作期间曾任语文教研组长、年级主任、教导主任等职。先后在省级、杂志上发表论文30多篇,参编教学论著5部。退休后,创作诗歌、散文三百多篇。先后在《长坂坡》《长坂坡花卉杂志》《仲宣楼》《文学教育》和《中国作家网》发表诗歌、散文近200篇。

9、人类之于古树不过是匆匆过客而已。朝代更迭,春来秋往,灰飞烟灭,树是人非。

10、同样,原生态的农业生产工具、平常百姓家的日常生活用具以及人与动物的活动场景,也叙写着一个又一个乡村平常生活的光阴故事。一辆水车、一座石碾、一台风车、一副犁耙,还有一口水井、一只陶罐,一垄菜园地,作为一件件乡村现实实物图景,它不仅代表的是一段历史,还原了乡村原始的生产生活状态,也是极具乡村特色的庭院景观小品。让人们似乎看到了700多年前大诗人范成大在《春日》这首诗中描写的场景:“土膏欲动雨频催,万草千花一饷开;舍后荒畦犹绿秀,邻家鞭笋过墙来。”让人从中感受了乡村的野趣和农耕文明的生产生活中体现出来的美学价值。

11、那古树,褐色的树干,足有碗口粗,笔直笔直的,满树的松叶绿得可爱,活像一把张开的绿绒大风一吹,轻轻摇曳。

12、(晏殊:《蝶恋花》)

13、一方面,这种自然生态所凸显出来的是一种弥散在乡村视野的淳朴与清香的乡村景观印象。蜿蜒曲折的河流,筑于石头的水坝,横跨两岸的拱桥,清晰可见的游鱼,往来丛林的飞鸟,以及倒影重叠映在水面上的树木和草丛,反映出的是一种“山清水秀、溪流淙淙、绿树环绕、鸟语花香”“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的山环水绕的多样性乡村季相景观。

14、古老的银杏树,走近你,抚摸你,我的心在歌唱,在唱一首感恩之歌!

15、春天,万物复苏,千年古树群里的树木吐出了嫩绿的叶子,地上的小草长出来了,大地就像披上了一层碧绿碧绿的地毯。千年古树群的树大部分都是一级古树呢!

16、寺院里人少的时候,我喜欢静静地站在树下沉思默想。古树也是静默的,静默得几乎没人在意它的存在。靠在古柏树的身边,我仿佛能感受到它的呼吸,感受到它生命的律动,进而生出几多诗意的遐想。如果我们能读出古树曾经的沧桑,听懂古树久远的回声,感悟到古树的内在精神,那我们就能够达到超凡脱俗的境界了。我忽然突发奇想,化作这儿的一棵树该多好,虽然永远成不了一道风景,但只要有绿色;也许成不了栋梁之材,但能做点火柴薪足矣。想着想着,似乎身外的一切都已经随风而去,剩下的,只是一种安静的心境。

17、《英国侨报》:我发现作品中很有意思的还有主人公的姓氏:诸葛刘关张,他们真的是“名门之后”吗?

18、绿盈盈的草坡上,是不是

19、作为有血、有肉、有思维的人,就应该像古树那样不畏严寒霜冻,不畏盛夏酷暑,不畏环境恶劣,不畏气候变迁,一旦扎根,就一如既往,顽强生长。

20、山还是那座山,路已不是那条路,石牌指示五台的路标,一条漂亮的柏油路在山上环绕,从这里开始便是13公里的红色长廊,一直通往五台大寺。

三、描写一棵古树及带给你的感悟

1、一颗古树,的根茎深深的扎进大地,将生命的意志狠狠扎进去,这种脚踏实地的深入精神,值得我们创业者学习

2、(英国侨报实习记者:张亦旒报道)

3、红色文化展馆,将是弥渡县的红色基地,来五台观风景之美,缅怀光荣历史,在山清水秀,苍松翠竹的环境,重温入党誓词,净化灵魂,把红色精神传扬。

4、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5、我今天去游览古园林,一走进大门就看见一棵苍天古树。古树的树根深深的扎进泥土里,吸收着养分。树干很粗壮像圆桌。树枝弯弯的,有些树下垂像孩子的手轻轻地抚摸着大地。大片的树叶黄绿相间。斑驳的树皮像老人的手纹。古树上爬满了老藤,粗大的藤蔓长满了大片翠绿的叶子,看上去生命力强盛,古树苍劲但富有生命力。

6、那森林里的小动物,会不会都已睡熟

7、 这棵树高三十多米,粗十五米多,当地还有“七搂八乍一媳妇”的传说呢,真是让人感到不可思 议。树枝下面有一些粗壮的石柱,支撑着粗壮

8、在“中华人文古树系列”散文中,这些精神层面的蕴涵,至少突出体现在下面几个方面--

9、应该像古树那样从不炫耀自身的粗壮、高大,而将自己凝敛厚重、朴实无华和脚踏实地风韵展现给世人。

10、行至九道湾观景台,稍停赏景,除了蓝花楹,三角梅开的红似火,紫荆也开了,花朵藏在防霜网下,几分娇颜漏了出来。郭大哥告诉我这一小块土地上,有十多种植物呢,不信可以数数。物种的多样性,生态平衡,减少病虫害,这是种植的科学与智慧。

11、此时的我,仿佛登上成片古树掩映着的山岗,放眼望去,四周山色连天,苍翠入眼。再俯瞰整个村寨,灰墙青瓦的屋宇铺排得错落有致,古朴淡雅。

12、(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3、在阿里山主峰的神木车站东侧,耸立着一棵高凌云霄的大树,树身略倾侧,主干已折断,但树梢的分枝却苍翠碧绿,摇曳多姿,为阿里山增添了不少魅力。被人们尊为 “阿里山神木”。

14、停车于大寺门前,站立千年古树下,再睹黄连木的苍天丽影,苍老粗壮的树干,诉说千年的传说,每一次的仰望,每一次的深深禅悟。冬季繁盛枝叶依然如故,霜染的叶子,多彩美丽,千年古树把古韵冬韵一并书写。苍风拂过,落叶如飞蝶。

15、枝干虬曲苍劲,黑黑地缠满了岁月的皱纹,光看这枝干,好像早已枯死,但在这里伸展着悲怆的历史造型,就在这样的枝干顶端,猛地一下涌出了那么多鲜活的生命,矫情而透明。

16、乡村作为与城市两个不同的生活空间有着自己的道德伦理和文化认同。记忆中的乡村,是一个建立在以小农经济和“家国一体”的生产方式和组织架构为基石的社会共同体,伦理道德成为这一社会共同体的核心价值。“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老子语)在记忆中的乡村社会中,人们的日常生活都是严格按照伦理的秩序进行的,大凡所有的举止行为、人际交往,都不可逾越“礼”的范畴。重视人伦道德也是人和动物的本质区别。“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圣人忧之,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所以,重“道”遵“德”——重视人与人之间的“道”,以及遵循这种“道”而形成的“德”,成为了记忆中乡村社会的高行为准则。

17、 风烛年残的古树,光滑的树干被岁月的苍穹刻出了一道道刀疤似的伤痕,腐朽的树枝见证了一 路风雨,多少春夏秋冬的轮回,小树也就变成了古树。

18、“台数何名西山次第成”。山势雄奇,层峦叠峰,前看有五台,后数有五台。古代骚人墨客留下了很多关于五台盛景的诗篇,其中描写详尽的要数余汝弼的《五台山》:

19、好奇心驱使我停了下来,围着古树转了好几圈,站着,蹲着,仰着,侧着,上下打量,左右观察,反反复复,前前后后仔细看了个遍,只见她,粗糙的身躯,黑得近乎腐烂的躯干,显得如此的干瘪和丑陋,侧面看就是一节树皮插在土中,正面看还像一棵半拉子树,三四米高的样子,活像一个饱经沧桑,历经千辛万苦的老女人。

20、老树结胎,直插云霄,古树参天,高大雄伟。

四、关于描写古树的美文

1、每到夏天,巨大的树冠伸展开去,就像一把巨伞,遮天蔽日。树下就是我儿时的乐园。乡村的月夜,月色分外皎洁。晚饭还没有吃完,小伙伴们就在门口一个劲儿地叫喊:快出来捉迷藏啊!一听到呼叫,这时的我就像慌了神,饭还没吃到一半,把碗一丢,仿佛一匹脱缰的野马,一溜烟直奔皂角树下,老远还能听到母亲的责怪声。几个小伙伴立刻就玩起了捉迷藏、抓特务、老鹰抓小鸡的游戏。瘦弱胆小的我,每次都是被抓对象,那被抓时发出的尖叫声,惹得大伙儿一片欢笑。

2、离开古树,不舍的回望中,我忽然觉得,这古寺、古树,已成为相山风景区的一种象征,成为相城人的一种怀念、一种寄托,一种文化……

3、就像这颗古树,生长在岩缝里条件艰苦环境恶劣,但它不管不顾这些,一旦一沉下来,它就拼命努力的生长,成为大自然的强者

4、创作:沉厚积淀下的深刻文思

5、总之,中国是一个有着几千年农耕文明历史的传统农业,乡村是中国文明的源头,是中国社会的基石和根脉。记忆中的乡村,不仅有自然亲切的田园风光,千姿百态的天然物种,而且还有丰富多彩的人间情趣,是一种普通的状态,一种普通农民的生活方式,一种毫不修饰,感觉平淡之美的乡村景观;是一种自然生活状态、一种历史的记忆和一种文化的认同。

6、显然这是描写彝族文化传习所门前那棵白梅。此时白梅也正花开如雪。

7、(孟浩然:《宿建德江》)

8、老树灵钟气合神,独栖山谷本清真。

9、又开了一朵蘑菇,蘑菇有圆圆的小脑袋

10、《英国侨报》:语言方面也是很有亮点的地方,我初读过后的感觉是这部作品和一般的小说文风有所不同,我经常有一种在读散文随笔的感觉。

11、春天,万物复苏,千年古树群里的树木吐出了嫩绿的叶子,地上的小草长出来了,大地就像披上了一层碧绿碧绿的地毯。千年古树群的树大部分都是一级古树呢!

12、45-6=4分米,树干的周长4÷14÷2≈59分米,树干的半径14×59×59=1364234平方分米,树干的横截面积

13、《英国侨报》:作品取名为《汉桑树》,一个很具有古典情怀的名字,有什么样特殊的意义吗?

14、第强烈的生态关怀。如果说这一组散文中的多篇,在题材的出新中仍然延续了作者过去文章中的精神意绪,那么的确也有几篇,因为集中体现了作者的生态思考,而成为系列散文中格外具有新意之作。大自然书写是作者的核心创作主题之数十年间创作了大量描绘自然之美的散文,近年来他又致力于从文化层面研究树木和人的关系,提出“人文森林学”的概念。体现在创作中,他比以前更跨进了一步,即在展现自然之美的同时,更多地把思考聚焦于人与自然的和谐、生态健康美好的重要意义等等。

15、轩辕柏耸立在桥山脚下的轩辕庙内,侧柏属,树高20米以上,胸围8米。

16、投稿邮箱:wlxcly@1com

17、我昨天带着团队去余姚的一个千年古村落看到一些80岁以上的孤寡老人,然后当地义工带着我们顺便去村里走了走

18、迈进朱红的大寺门,清风徐徐,暗香萦绕,清香诱惑,抬眼寻找,便见玉兰清雅的开放,倾心的红梅也绽放了红颜,红的那么耀眼,仿佛春天已造访五台,满园的春色让人喜悦,大寺清静又热闹。蓝丝绒一样的天空,冰清玉洁的玉兰,红梅,红玉兰,人在画中看画,怎不迷醉双眼?古朴的大寺被映衬得清丽,雅致。站在一庵幽静里,感受一袭清幽时光。阁上飞檐的风铃,叮铃叮铃悠扬响在耳旁,如一曲禅音,清心悦耳。它从古响到今,是在弹拨一曲时光不老,岁月永恒的曲子吗?

19、五台地势特殊,林木茂密葱茏,四时景色不同。红色文化,历史文化,宗教文化,彝族文化交融汇聚,大寺建造独特,风景幽美。正如寺内题联:“宝刹座名山欲与点苍太极相媲美,释迦为佛祖乃和道居儒圣称同源”。

20、这是一棵百年黄桷树,其外形特征为桑科黄桷树,属于高大落叶乔木。其茎干粗壮,树形奇特,悬根露爪,蜿蜒交错,古态盎然。枝杈密集,大枝横伸,小枝斜出弯曲。树叶茂密,叶片油绿光亮。

五、描写古树的文章

1、大自然的空气真的特别有力量

2、云把月光吐出,照亮高高的楼屋

3、初识五台酒歌醉人,再识五台冬韵悠悠,风景迷人。从邂逅到熟悉,冬季五台美景如诗如画,让我留恋往返。

4、风烛年残的古树,光滑的树干被岁月的苍穹刻出了一道道刀疤似的伤痕,腐朽的树枝见证了一路风雨,多少春夏秋冬的轮回,小树也就变成了古树。

5、“爱樱维”杯“不走寻常路”微征文大赛开始啦!(详情请点击蓝字进入)。

6、总之,这种乡村社会所特有的自然生态,不仅让人们有了对土地的博大与包容的更多深层次感受,也让人们在与乡土的长期厮守和融入的中更深刻地感悟到了乡村生活的质朴和厚重。而且,这种乡村自然生态所形成的恬静之美、自然之美,也是当今精神生活日益被商品化、工业化异化的城市居民所缺乏的、渴望的和重塑的一种心灵空间。尤其是乡村自然生态中特有的鸟语花香中所蕴涵着的那份宁静与温馨,诗情画意之中所显露出的那种平实与亲切,更是唤醒了人性中久违的归属感。

7、叠岩群峰翠欲流,返照奇云皆五色。

8、任何一个行动都会有自己的动机。“中华人文古树系列”这样一种具有十分鲜明的辨识度的写作,在作者而言无疑有着明确的理由,这个理由成为他孜孜矻矻不懈追寻的动力。显然,正如这组散文的副标题所表明的,是众多“中华人文古树”--具有丰富人文意涵的古树,吸引了作者的目光,让他觉得这个题材是一处值得开掘的富矿。而他对其中丰厚蕴涵的深入发掘,又为读者带来了一种颇为独特的审美体验。

9、如果我们能够从中读出古树曾经的千古沧桑,听懂古树久远的悠古回声,感受到古树的灵魂所在,感悟到古树的内在精神,那我们就能够达到超凡脱俗的境界了。

10、而树,则千年葳蕤,万年长青。那树冠、那树枝、那树干、那树根……曾经如诗的一切,而今一切的如诗。好像一切都已烟消云散,而一切又似乎千古不变。

11、面对这一株株千年古树,我在想,在树的面前,人类是多么的渺小、多么的微不足道呀。

12、读梁衡“中华人文古树”系列散文有感

13、如果喜欢,请“关注”“设为星标”吆顶~

14、100m=10000cm少48厘米,就是10048cm要20圈那么一圈周长=504cm直径=504/π≈160cm=6米1000.48=48(米)48/20=024(米)024/π≈6(米)0.8²×兀=0.64兀=0.64×14=0096

15、打着雨伞依着大树,点点头送来一阵清香

16、(贺知章:(咏柳))

17、“枝干虬曲苍劲,黑黑地刻满了岁月的皱纹,光看这枝干,好像早已枯死,但在这里伸展着悲怆的历史造型,就在这样的枝干顶端,猛地一下涌出了那么多鲜活的生命,矫情而透明。”这是余秋雨先生对古树的一段描写,透彻而鲜明。今天,当我们疲于尘世的喧嚣,烦于人间的嘈杂,登上古树掩映着的山岗,放眼望去,四周山色连天,苍翠入目。俯瞰整个村寨,红砖蓝瓦的屋宇错落有致,古朴淡雅。田野之上油绿泛光,庄稼长势喜人,透心彻腹的清爽。再看那棵古树,枝繁叶茂,葱茏劲秀,昂首云天,浓绿如云,把整个村子涂抹上一层神秘深幽,如梦似幻的色彩。

18、瑞祺:作用太大了,我所有的经历体验都用上了。我之前有过不同的工作经历,但我一直热爱写作,尤其是爱写诗,但一直没有下定写小说的勇气。而且我的父亲热爱文学,这次的作品出版也算是完成父亲的心愿。其实写作什么时候都不晚,而且随着阅历的增长,几十年的经历塑造的独立思想也会更加厚重,而且相信阅历对作家的艺术性创作也会有很大的帮助。在进入故事创作阶段后,我感觉像是灵魂在写作一样,古今的回忆与感悟汹涌而出,有一种空旷的历史感。

19、谚语云:“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圆柏恒久立于寺院,经历了多少春夏秋冬的轮回。它们身边曾走过人间数百代熙熙攘攘的游人香客,特别是每年农历三月十八前后3天的庙会日,方圆百里赶庙会的百姓,如蚁般进出古寺,山门内外,人声鼎沸,香烟升腾。有多少善男信女在树下焚香祷告,祈求平安幸福。朝代兴旺时,众僧数香客满院,衰弱时寺内空无一人,野草丛生。有生命的古树虽不能言,却能通过一代代人言语的举动,感知人世间的朝代更迭和社会演变。当然,也感知过它们脚下这座城市明、清以来的几度盛衰,而后再从新中国建市到发展、繁荣的历史。可以说,这些古树以其历经的沧桑,承载了这片土地从愚昧落后走向富裕文明的整个进程。

20、欢迎广大文学艺术创作者、

转载请注明出处阿文说说网 » 对一棵老树的描写【100句简单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