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谈读书(三)精辟139条

古人谈读书

1、古人谈读书(一)(二)原文

(1)、我曾经说:读书讲究“三到”,即读书时要专心,要认真看,要诵读。心思不在书本上,那么眼睛就不会仔细看;心和眼既然没有专注统却只是随随便便地读,那么一定不会记住,就算记住了,也记不长久。这三到中,心到重要。若心神集中了,眼和口还会不集中吗?

(2)、作品简介《古人谈读书》是三则关于古人读书的言论总编,从《论语》、《训学斋规》、《曾文正公全集》三部文献中总结古人读书的方法。

(3)、我曾经整天不吃,整夜不睡,思考问题,但并没有益处,还不如去学习。

(4)、这篇课文由三篇文章组成。这三篇文章都是以古文的形式呈现的。第一篇选自《论语》,是对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的解读;第二篇是朱熹的.名篇,介绍的是读书的方法;第三篇是曾国藩的文章,曾国藩通过这篇文章告诉我们,读书要有志、有识、有恒,并从正反两方面加以论证,证明三者对读书人来说缺一不可,重要。在教学中,有以下收获:

(5)、从《论语》中,我明白读书除了勤奋努力、专心致志外,还要“不耻下问”。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不断向别人学习,オ会真正地成长。

(6)、朱熹十九岁考中进士,曾任江西南康、福建漳州知府、浙东巡抚,做官清正有为,振举书院建设。官拜焕章阁侍制兼侍讲,为宋宁宗皇帝讲学。

(7)、善言古者必有节于今,善言天者必有证于人。——《荀子·性恶》

(8)、聪敏而又好学,不已向地位、学问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

(9)、朱熹的读书方法“三到”具体指的是心要悟到,眼要看到,口要读到。心悟指思考,只有“悟”——反复品味,才能理解书中精义;眼要仔细看,才能全面准确地记住知识;嘴要读出声来,以便调动听觉、视觉的综合作用,增强记忆,帮助理解。这三个“到”,概括准确,要言不烦,发人深省,因而成为后世读书人的准则。

(10)、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识者也;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

(11)、孔子对学习的态度是“用心去学,快乐地去学”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孔子说“了解一种学问或道理的人,比不上进一步喜欢这个道理的人;而喜欢这个代理的人,又比不上更进一步乐在其中的人”。

(12)、(举例造句):我们要学古人读书三到的学习方法。

(13)、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学习不觉得满足,教人不知道疲倦。

(14)、天资聪明而又好学的人,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学识比自己差的人请教为耻。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样才是真正的智慧。

(15)、袁枚表达的观点:读书时应汲取精华,扬弃糟粕,这正是古人“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精髓所在。

(16)、我曾经说过,读书有三到,叫作心到、眼到、口到。心思不在书本上,那么眼睛就不会看得仔细。心和眼睛已经不专注一致,却只是随意朗读,那一定不能记住,即使记住了,也不能长久。三道之中,心到重要。心已经到了,眼、口也会到。

(17)、我曾经说:读书讲究“三到”,即读书时要专心,要认真看,要诵读。心思不在书本上,那么眼睛就不会仔细看。心和眼既然没有专注统却只是随随便便地读,那么一定不会记住,就算记住了,也记不长久。这三到中心到重要。若心神集中了,眼和口还会不集中吗?

(18)、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19)、《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而编成的语录文集,成书于战国前期。全书共20篇492章,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及儒家学派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20)、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2、古人谈读书(三)

(1)、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诵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谓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

(2)、聪敏而又喜好学习的人,不以向比自己地位低或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

(3)、《论语》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与《大学》《中庸》《孟子》《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并称“四书五经”。

(4)、《古人谈读书》由两则文言文组成,记录了古人有关读书、学习的言论。第一则选自《论语》,是孔子关于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的六句话。第一句写要以诚实的态度对待学习,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智慧。第二句写要聪敏勤学,不以向地位、学问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第三句是说孔子自己读书的时候多记多背,学习不知满足,教诲他人不知疲倦。

(5)、朱熹的读书方法“三到”具体指的是什么?三到:指的是心要悟到,眼要看到,口要读到。心悟指思考,只有“悟”——反复品味,才能理解书中精义;眼要仔细看,才能全面准确地记住知识;嘴要读出声来,以便调动听觉、视觉的综合作用,增强记忆,帮助理解。这三个“到”,概括准确,要言不烦,发人深省,因而成为后世读书人的准则。

(6)、《古人谈读书》三则分别选自《论语》、《训学斋规》和《曾文正公全集》。全文通过古人对读书的论述,总结了读书的正确态度与正确方法。

(7)、知道就是知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样才是真正的智慧。

(8)、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学习不觉得满足,教人不知道疲倦。

(9)、从朱熹的话中,我知道专心致志在读书中的重要性,只有一心一意,读书才会事半功倍。

(10)、聪敏而又好学,不已向地位、学问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

(11)、曾国藩提出的读书的“三有”你是怎么理解的?曾国藩提出的读书“三有”:第一要有志向,第二要有见识,第三要有恒心。有了志向就不会甘心做一个地位微贱的人,有了见识就能明白学无止境的道理,有了恒心就没有做不成的事情。要想有所成就,这三个方面缺一不可。

(12)、我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把握课文内容,理解课文的含义,效果较好。

(13)、知道的就是知道的,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的,这才是真正的智慧。

(14)、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15)、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样才是真正的智慧。

(16)、我曾经说过,读书有三到,叫作心到、眼到、口到。心思不在书本上,那么眼睛就不会看得仔细。心和眼睛已经不专注一致,却只是随意朗读,那一定不能记住,即使记住了,也不能长久。三道之中,心到重要。心已经到了,眼、口也会到。

(17)、我曾经说:读书讲究“三到”,即读书时要专心,要认真看,要诵读。心思不在书本上,那么眼睛就不会仔细看;心和眼既然没有专注统却只是随随便便地读,那么一定不会记住,就算记住了,也记不长久。这三到中,心到重要。若心神集中了,眼和口还会不集中吗?

(18)、只要是读书,就要每个字都读得很大声,不可以读错一个字,不可以少读一个字,不可以多读一个字,不可以读颠倒一个字,不可以勉强硬记,只要多读几遍,自然而然就顺口而出,即使时间久了也不会忘记。古人说过:“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就是说书读得熟了,那么不依靠别人解释说明,自然就会明白它的道理了。

(19)、天资聪明而又好学的人,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学识比自己差的人请教为耻。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样才是真正的智慧。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学习不觉得满足,教人不知道疲倦。

(20)、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3、古人谈读书文言文翻译

(1)、① 士人:读书人②恒:恒心。③下流:下等,劣等。

(2)、(举例造句):唐春早心灵内秀,敏而好学,学而不厌。★刘绍棠《蛾眉》一

(3)、我曾经说过读书有三到,叫作心到、眼到、口到。心思不在书本上,那么眼睛就不会仔细看,心和眼既然不专却只是随意地诵读,那一定不能记住,即使记住了也不能长久。三到之中,心到重要。心已经到了,难道眼和口会不到吗?

(4)、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学习不觉得满足,教人不知道疲倦。《古人谈读书》是三则关于古人读书的言论总编,从《论语》、《训学斋规》、《曾文正公全集》三部文献中总结古人读书的方法。

(5)、(英文):becleverandeagertolearn

(6)、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7)、皆:jiē(皆大欢喜、有口皆碑、比比皆是)

(8)、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识者也;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来自曾国藩)

(9)、第二则选自朱熹《童蒙须知》(一作《训学斋规》),告诉我们读书要心想、眼看、口诵。“心到”,是“三到”中重要的,用心思考了,自然就会看得仔细,也会读得正确并记忆犹新。文中“常”和“急”的意思和现代汉语的常用义不太一样,“常”是曾经的意思,“急”是重要、要紧的意思。

(10)、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样才是真正的智慧。

(11)、名言:学习态度: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12)、天资聪明而又好学的人,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学识比自己差的人请教为耻。

(13)、学习好像追赶什么,总怕赶不上,赶上了又怕被甩掉。

(14)、把所学的知识默默地记在心中,勤奋学习而不满足,教导别人而不倦怠。

(15)、知道就是知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样才是真正的智慧。

(16)、第学会放松自己。孔子曾对子路说过“你为什么不学诗呢,不学诗生活就像面对着墙一样无味”。当时的诗也就相当于现在的流行歌曲,是可以唱的,看来孔子在当时还是很时尚的。

(17)、学习好像追赶什么,总怕赶不上,赶上了又怕被甩掉。

(1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19)、曾国藩号称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其集中体现就是这套《曾文正公全集》。全书收录了曾国藩一生主要的学问精华,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这位“千古第一完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智慧,语言平实易懂,同时又蕴含着丰富的知识和人生心得。

(20)、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样才是真正的智慧。

4、古人谈读书(一)原文和翻译

(1)、第学以致用。孔子曾说过“六合之外存而不论”,“鬼神敬而远之”。虽然孔子承认鬼神的存在,但认为没必要研究他们。研究一些现实世界的问题更有意义。可以说孔子是两千年前的实用主义者。

(2)、①敏:勤勉。②好:喜好。③耻:以……为耻。④下问:向比自己地位低或不如自己的人请教。知:同“智”,智慧。⑥识:记住,这里读zhi。⑦厌:满足。⑧诲:教诲。

(3)、(出处):《论语·公冶长》:“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4)、① 士人:读书人②恒:恒心。③下流:下等,劣等。

(5)、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6)、我曾经说读书讲究三到,即读书时要专心,要认真看,要诵读。心思不在书本上,那么眼睛就不会仔细看。心和眼既然没有专注统却只是随随便便地读,那么一定不会记住,就算记住了,也记不长久。这三到中,心到重要。若心神集中了,眼和口还会不集中吗。

(7)、三人行,必有我师也。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8)、《古人谈读书》是三则关于古人读书的言论总编,从《论语》、《训学斋规》、《曾文正公全集》三部文献中总结古人读书的方法。

(9)、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10)、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11)、曾国藩(1811年11月26日-1872年3月12日),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宗圣曾子七十世孙。中国晚清时期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书法家,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

(12)、第锻炼身体。孔子是个射箭爱好者,不仅自己身体力行,同时也鼓励学生射箭。据说孔子给大家表演射箭的时候,观者如堵墙,而且他是百发百中的。

(13)、《古人谈读书》围绕读书学习这一主题,选取了三则古人谈论读书的小古文,从读书态度、读书方法、读书需具备的条件等方面进行探讨,启发我们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热爱读书,善于读书。

(14)、我并不是生下来就有知识的人,而是喜好古代文化,勤奋敏捷去求取知识的人。

(15)、天资聪明而又好学的人,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学识比自己差的人请教为耻。

(16)、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识者也。有恒者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

(17)、第二是能专能深,孔子曾跟师襄学琴,一首曲子自己练了十来天,师襄让他换首曲子练练,孔子说只熟悉它的曲调,但没摸到规律。又过一段时间,师襄又让他换首曲子练练,孔子说还没领悟到它的音乐形象。到后孔子自己就听出了这首曲子是《文王操》。从一个初学者到一个专业人士花了也不过一个月左右,看来学习非专不能快啊。

(18)、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向,第二要有见识,第三要有恒心。有志气则不会甘心居于下等;有见识则知道学无止境,不敢稍有心得就自我满足,像河伯观海,井底之蛙观天,这都是没有见识的;有恒心则必然没有干不成的事情。有志、有识、有恒,三者缺一不可。 

(19)、注释敏:聪明。好:喜好。耻:以……为耻。知:通“智”,聪明,智慧。厌:满足。诲:教导。谓:说。漫浪:随随便便。急:要紧,重要。盖:在句首,发语词。士人:泛指知识阶层。恒:恒心。下流:下等,劣等。断:副词,表示、一定。

(20)、谨于言而慎于行。——《礼记·缁衣》君子强学而力行。——杨雄《法言·修身》

5、古人谈读书(一)(二)翻译

(1)、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学习不觉得满足,教人不知道疲倦。

(2)、把所学的知识默默地记在心中,勤奋学习而不满足,教导别人而不倦怠。

(3)、译文天资聪明而又好学的人,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学识比自己差的人请教为耻。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真正的智慧。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学习不觉得满足,教人不知道疲倦。

(4)、①敏:勤勉。②好:喜好。③耻:以……为耻。④下问:向比自己地位低或不如自己的人请教。知:同“智”,智慧。⑥识:记住,这里读zhi。⑦厌:满足。⑧诲:教诲。

(5)、天资聪明而又好学的人,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学识比自己差的人请教为耻。

(6)、天资聪明而又好学的人,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学识比自己差的人请教为耻。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样才是真正的智慧。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学习不觉得满足,教人不知道疲倦。

(7)、朱熹(1130年10月18日-1200年4月23日),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谥文,世称朱文公。祖籍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省尤溪县)。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为朱子。朱熹著述甚多,有《四书章句集注》《太极图说解》《通书解说》《周易读本》《楚辞集注》,后人辑有《朱子大全》《朱子集语象》等。其中《四书章句集注》成为钦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标准。

(8)、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教给孩子方法,我设计以读为主,整节课在读书,诵读,译读,悟读,背读。重点讲解第一部分,通过诵读,读准字词,读通课文;译读,结合注释,疏通文意;悟读,解疑释惑,体会道理;背读复述故事,熟读成诵四步法,教给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方法。第二部分放手让孩子们按照方法学习,由扶到放。把主动权还给孩子。

(9)、我曾经说:读书讲究“三到”,即读书时要专心,要认真看,要诵读。心思不在书本上,那么眼睛就不会仔细看;心和眼既然没有专注统却只是随随便便地读,那么一定不会记住,就算记住了,也记不长久。这三到中,心到重要。若心神集中了,眼和口还会不集中吗?

(10)、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11)、在拓展环节,我引导学生把视线延伸到课外,收集了一些关于读书的名言,让学生进行积累。再搜集其他古人读书的故事,学习学习。

(12)、从《论语》中,我明白读书除了勤奋努力、专心致志外,还要“不耻下问”。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不断向别人学习,オ会真正地成长。

(13)、(解释):敏:聪明;好:喜好。天资聪明而又好学。

(14)、《古人谈读书》是三则关于古人读书的言论总编,从《论语》、《训学斋规》、《曾文正公全集》三部文献中总结古人读书的方法。

(15)、我曾经说读书讲究“三到”,即读书时要专心,要认真看,要诵读。心思不在书本上,那么眼睛就不会仔细看;心和眼既然没有专注统却只是随随便便地读,那么一定不会记住,就算记住了,也记不长久。这三到中,心到重要。若心神集中了,眼和口还会不集中吗?

(16)、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样才是真正的智慧。

(17)、天资聪明而又好学的人,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学识比自己差的人请教为耻。

(18)、把学过的知识默默地记在心中,勤奋学习而不满足,教导别人而不倦怠。

(19)、我曾经说过: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思不在书本上,那么眼睛就不会仔细看,心和眼既然不专心致志,却只是随随便便地读,就一定不能记住,即使记住了也不能长久。三到之中,心到重要。心既然已经到了,眼和口难道会不到吗?

(20)、默默的记住(所学的自知识),学习,不知道满足,教人不感到疲倦。

(1)、读书要从粗读到细读,从细读到精读,并要反复读,才能深入领会内容实质,从中受到启发教育,并要模仿作者的写作技巧,用于自己的写作之中。

(2)、我曾经说过读书有三到,叫作心到、眼到、口到。心思不在书本上,那么眼睛就不会仔细看,心和眼既然不专却只是随意地诵读,那一定不能记住,即使记住了也不能长久。三到之中,心到重要。心已经到了,难道眼和口会不到吗?

(3)、皆:jiē(皆大欢喜、有口皆碑、比比皆是)

(4)、《古人谈读书》课文的意思是展示古人读书的方法,给后人以启示。

(5)、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学习不觉得满足,教人不知道疲倦。

(6)、孔子与《论语》,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人,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被历代统治者称为圣人。《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

(7)、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学习不觉得满足,教人不知道疲倦。

(8)、我并不是生下来就有知识的人,而是喜好古代文化,勤奋敏捷去求取知识的人。

(9)、默默的记住(所学的自知识),学习,不知道满足,教人不感到疲倦。

(10)、我曾经说:读书讲究“三到”,即读书时要专心,要认真看,要诵读。心思不在书本上,那么眼睛就不会仔细看;心和眼既然没有专注统却只是随随便便地读,那么一定不会记住,就算记住了,也记不长久。这三到中,心到重要。若心神集中了,眼和口还会不集中吗?

(11)、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样才是真正的智慧。

(12)、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汉书·董仲舒传》

(13)、本课的文言文不是太难理解,只要结合注释,学生大都能读懂大意。因此,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学习,抓重点词句的方式,理解课文的含义,教师简单的引导,效果不错。

(14)、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向,第二要有见识,第三要有恒心。有志向则自己不甘心为下流;有见识则知道学无止境,不敢稍有心得就自我满足,像河伯观海,井底之蛙观天,这都是没有见识的;有恒心则必然没有干不成的事情。有志、有识、有恒,三者缺一不可。

(15)、三人行,必有我师也。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16)、天资聪明而又好学的人,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学识比自己差的人请教为耻。

(17)、注释:误:错。倒:颠倒。牵强暗记:勉强默背大意。见:同“现”,表露出来。晓:知道。漫浪:随随便便,漫不经心。急:重要,要紧。矣:相当于“了”岂:难道。乎:吗,语气词。余尝谓:我曾经说过。谓,说。

(18)、从朱熹的话中,我知道专心致志在读书中的重要性,只有一心一意,读书才会事半功倍。

(19)、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

(20)、聪敏而又喜好学习的人,不以向比自己地位低或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

(1)、(出处):宋·朱熹《训学斋规》:“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三到之中,心到紧。”

(2)、第三则选自《曾国藩家书致诸弟》,告诉我们:读书首先要立下志向,这样才能不甘落后;其次要有见识、有见地,知道学海无涯,才不会容易满足;后还要有恒心,只要持之以恒,就没有完不成的事。这三方面缺一不可,都做到了,才能学有所成。“盖”是用在句首的语气词,“断”在这里是“一定、”的意思。“河伯观海”的典故出自《庄子秋水》,说的是河神河伯从自以为了不得,到认识到自己目光短浅、缺乏见识的故事。这里用河伯观海和井蛙窥天比喻见识短浅的人。

(3)、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4)、天资聪明而又好学的人,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学识比自己差的人请教为耻。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样才是真正的智慧。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学习不觉得满足,教人不知道疲倦

(5)、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6)、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识者也;有恒者/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

(7)、《古人谈读书》是三则关于古人读书的言论总编,从《论语》、《训学斋规》、《曾文正公全集》三部文献中总结古人读书的方法。

(8)、我曾经整天不吃,整夜不睡,思考问题,但并没有益处,还不如去学习。

(9)、知道的就是知道的,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的,这才是真正的智慧。

(10)、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向,第二要有见识,第三要有恒心。有志气则不会甘心居于下等;有见识则知道学无止境,不敢稍有心得就自我满足,像河伯观海,井底之蛙观天,这都是没有见识的;有恒心则必然没有干不成的事情。有志、有识、有恒,三者缺一不可。 

(11)、知道的就是知道的,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的,这才是真正的智慧。

(12)、我曾经说,读书有三到,分别是心到、眼到、口到。心思不在书本上,那么眼睛就不会认真看,心和眼既然不专却只是随意地诵读,那一定不能记住,即使记住了也不能记长久。三到之中,心到是重要的。既然心已经到了,难道眼和口会不到吗?

(13)、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来自朱熹)

(14)、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识者也;有恒者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

(15)、第一则选自《论语》,是孔子关于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的三句话。第一句写要聪敏勤学,不以向地位、学问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第二句写要以诚实的态度对待学习,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智慧。第三句是说孔子自己读书的时候多记多背,学习不知满足,教诲他人不知疲倦。

(16)、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17)、

(18)、

(19)、

转载请注明出处阿文说说网 » 古人谈读书(三)精辟139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