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德生平简介图片精辟99条

歌德生平简介

1、歌德生平简介英文

(1)、在《红楼梦》里,可以肯定,女性是圣洁,是宝玉的挚爱,是宝玉的理想——同时,也是雪芹的挚爱和理想,是雪芹的目的!为了这样的挚爱和理想而生死相许,也就顺理成章了。

(2)、歌德的才学虽然足以胜任律师和基层法官的角色,却始终缺乏兴致。父亲见寄托的抱负遥遥无期,失望不言而喻。可这样的教育真正失败了吗?不正是他高朋满座的客厅让歌德长袖善舞、左右逢源吗?不正是他整日吹嘘年轻时的心灵净化之旅,把罗马视为的拉萨,让儿子写出了《意大利游记》,让孙子终也客死异乡吗?重要的是,不正是他帮闲不帮忙的生活姿态,亲手将歌德送进了魏玛的袖珍宫廷,直到“倒贴贵族”终出现在一代新人嘲讽歌德的讣告里吗?才华横溢的文青歌德在仕途上将应名点卯的法官歌德弯道超车,端赖父亲的身教。人的行为模式总是越过有限的语言直接传染,就像教养和身家首先见于举止点滴。念叨着“不要学我”的家长对语言的无力感到愤懑,总是要付出额外代价才能补救。

(3)、关键词:西方四大名著;浮士德精神;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美

(4)、1784年歌德在人类的颅骨旁发现了颚间骨。虽然法国科学家魏克·达苏在此之前四年就已经发现,但歌德是在自己不知情的情况下独立完成的。

(5)、情感的自然流露,为我们留下了感人至深的爱的悲歌。

(6)、冯亚琳主要研究德国文化,专攻格拉斯,偶尔涉及歌德。她的学术专著《德语文学中的文化记忆与民族价值观》(2013)以阿斯曼的文化记忆理论为基础,将德语文学视作德意志民族的“文化记忆场”,其中的个案包括歌德的教育思想与歌德剧本《托夸多·塔索》中的文化记忆。

(7)、以哈贝马斯为首的战后哲学家想要为德国找到一条不同于宗教(南德)和军国(东德)的道路,对市民阶级曾扮演过的历史角色评价颇高。可如果细究史料,我们会发现,这个时代的市民阶级对历史的主体意识极其淡泊,四处充斥着攀龙附凤的庸人。他们一掷千金,只为了能与贵族同桌进餐。歌德的父亲就是这样一个角色,他依靠继承早早实现了包租公的财务自由,在游手好闲之余把毕生的志向和事业锁定在贵族的荣衔上。在只得到了几个有名无实的顾问或曰监生之后,又把梦想过继为儿子的教育方针。

(8)、纵观茨威格的传记文学,对比的手法运用得极为普遍和成功,他往往在比较中客观地、公正地揭示传主的性格特征、精神气质、命运归宿,探寻传主性格成因、言行根由,从而使读者对传主的心理、言行、性格、命运等有了深刻而清晰的认识。

(9)、整部作品分为两部。第一部,是浮士德跟格雷琴的“小世界”;第二部,是浮士德游历社会和人生的“大世界”。第一部,我将按照“订立契约——与格雷琴的相识——与格雷琴的爱情悲剧”这三部分来介绍;第二部,我将按照“追求功名与美——寻找海伦——灵魂的救赎”这三部分来介绍。

(10)、托尔斯泰还批评了莎士比亚的其他缺点,他评说:莎士比亚戏剧中“所有人物的生活、思想和行动,跟时间和地点是全不适合的。

(11)、宗白华认为,歌德的诗是从他心中溢出,其诗心始终流露出一种童趣,一种天真的爱,一种真诚的意趣,而在“诗心童趣”背后,则是歌德恒定的对生命价值的肯定。在宗白华看来,歌德“一切诗歌的源泉,就是他那鲜艳活泼、如火如荼的生命本体。而他诗歌的效用与目的却是他那流动追求的生命中所产生的矛盾苦痛之解脱”。宗白华在此揭示了诗的功能:诗能抚慰心灵,滋养灵魂,塑造精神,它能纾解人的痛苦和生活压力,使人达致内心宁静。诗具有宣泄和安慰作用,具有解救功能,一如歌德所言:“真正的诗之所以成为真正的诗,是因为它就是尘世的福音,它借其内在的乐观和外在的舒畅,使我们得以摆脱压在我们肩上的尘世重负。”

(12)、·《恋人的情绪》(恋爱剧),1768年创作,1806年复印

(13)、父亲对歌德的影响很可能超乎材料和语言的层面。之后的歌德虽然取得了无与伦比的成就,似乎并没有越出父亲铺设好的轨道。他的父亲六艺皆通,尤其注重督促儿子学习法律以求得晋身之阶。可一旦脱离父母,歌德就开始虚应故事。莱比锡和斯特拉斯堡的大学生涯为他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自幼便周旋于名流之中的歌德长期寄情于诗歌与交际,只有在考试前才强打精神死记硬背,并留下了一些痼疾和对他而言并不多见的精神抑郁的信件。

(14)、完成一张以时间为顺序的作品列表很难,因为加工作品的时间段经常不明确,而首印的年份又和歌德的创作过程并不一致。以下的列表大致(可能并不准确)依照作品诞生的时间为序:

(15)、余匡复的《〈浮士德〉——歌德的精神自传》(1999年)是研究《浮士德》与歌德关系的专著。此书将《浮士德》理解为歌德的精神自传,从三个方面来进行论证:歌德的精神发展史,《浮士德》主人公的精神发展史,《浮士德》——歌德的精神自传。作者虽然缺乏一种整体理论驾驭的气魄,但他已具备初步的学术史意识,例如他在前言中提及了德国歌德学的学统。

(16)、这些点点滴滴,琐碎而真实,就是一个沉浸在爱恋中不能自拔的少年的日常。

(17)、在传主的选择上,不是一味地为伟大人物、英雄人物作传,而是选择那些虽然充满悲剧色彩或者是失败者,却以自己的言行对时代、对历史发生影响的人物;

(18)、第三部分:灵魂的救赎。海伦走后,浮士德随着海伦的衣裳飞升,离开了古典希腊。接着,浮士德在梅菲斯特的协助下,利用水攻和火攻,打败了伪帝的进犯,为皇帝立下大功。因此,他被分封了一片大海。经历了海伦悲剧,浮士德对人生有了更高的要求,想干一番大事业。于是,在梅菲斯特的帮助下,他填海造田、为人民建立理想乐土。

(19)、中国人对歌德的了解始于晚清李凤苞1878年所写的《使德日记》。宗白华、田汉、郭沫若合著的《三叶集》(1920年)乃是中国歌德学的萌芽。中国歌德学经过五代学人的努力,呈现出一种渐进的发展态势,在继承和超越前人的基础上其学术性日益增强。第一代学人以宗白华为代表,第二代学人以冯至为领袖,第三代学人以杨武能为翘楚,第四代学人以王炳均为奇人,第五代学人以叶隽为才俊。除第四代人的歌德研究相对薄弱外,总体上堪称“一代更比一代强”。

(20)、随后,浮士德又跟梅菲斯特来到街道上,遇见了格雷琴·玛加蕾特小姐。浮士德对她一见钟情,趁着药劲,浮士德叫梅菲斯特把她给自己弄过来。梅菲斯特说不好办,浮士德则威胁梅菲斯特说,如果弄不过来就跟它分道扬镳。于是,他们躲进格雷琴的闺房,梅菲斯特把偷来的珠宝递给浮士德,叫他放进橱柜里来引诱格雷琴。这时,浮士德的药效已经过了,当他看到格雷琴的宁静、贞洁的生活方式,深受感动,也为自己的占有欲感到羞耻。于是,浮士德决定离开。

2、歌德生平简介图片

(1)、对这个伟大之人充满传奇色彩的爱情之路,我们的评论只能是隔靴搔痒。

(2)、后,人们把追问、质疑的目光,聚焦到了歌德这里。

(3)、戏剧创作遵循的,首先是艺术的虚构性或假定性原则,然后才是真实性原则。莎士比亚的《李尔王》只是借古代的传说,写当下的人情,抒发当下的感情。

(4)、“李白壮浪纵恣,摆去拘束,诚亦差肩子美矣。至若铺陈始终,排比声韵,大或千言,次犹数百,词气豪迈,而风调清深,属对律切,而脱弃凡近,则李尚不能历其藩篱,况堂妙乎”。

(5)、在《玛丽·安托内特传》中,茨威格自始至终把玛丽·安托内特和路易十六进行对比,并认为在他们所有的性格特征上,直至体内的神经纤维,血液循环和感情流露,都表现出明显的差别。

(6)、《歌德论述》是部歌德学论著,它的问世,标志着中国歌德学专业化标准的确立。作者具有自觉的学术史意识,他对德国歌德学的学统(从谢勒尔、李凯尔特到宫多尔夫)熟悉,这样他就能自觉地在学术史传统中确立自己研究的意义和进步的维度。与杨丙辰的文学批评、郭沫若的资源利用和宗白华的美育不同,冯至的歌德研究乃是一种“有思想的学术和有学术的思想”。对德文原著的重视(科塔出版社纪念版《歌德全集》和岛屿出版社袖珍本《歌德书信日记选》),对歌德全部作品的涉猎(浏览魏玛版《歌德全集》),对二手资料和新研究成果的掌握,这些必要的准备工作构成了冯至歌德研究的学术基础。在学术和思想的互动中,冯至往往能生发创见,例如他通过神话、宗教和文学艺术研究,对比浮士德和靡非斯托非勒斯,得出了“浮士德的本性是充满了幽灵的气氛”之结论,质言之,“幽灵的天性”(dasDämonische)就是“积极的行动力”和不可遏止的创造力,而魔鬼则代表消极的“否定的精神”。

(7)、斯特拉斯堡地处德法边境,对于接受法国革命思想来说有近水楼台之便。70年代,这里成为启蒙运动的德国支流———“狂飙突进”运动的策源地。在这里,歌德受到了卢梭、斯宾诺莎的影响,更为重要的是,他在这里找到了自己的良师———“狂飙突进”运动的领袖赫尔德尔,是他把歌德引导到荷马与莎士比亚的艺术世界之中,引导到对民间歌谣的收集和学习之中,使这位正在觉醒的天才摆脱了宫廷文学和古典主义的束缚,写下了诸如《欢会与离别》、《五月之歌》、《野玫瑰》等至今仍脍炙人口的名篇。

(8)、但如此锋利、冷酷而严厉的目光,仅仅是一瞥,这双眼睛就又转而变得柔和,闪烁着微笑,放射出令人舒服的光辉。

(9)、1775年11月,歌德来到魏玛,次年进入魏玛公国宫廷参政,开始了他近10年的官宦生涯,曾任枢密顾问官、军事长官,主持过税务署,等等。1786年9月,他开始为期数年的意大利之游,这为他日后写作提供了丰富的养料。

(10)、第四代学者为王炳钧、卫茂平、冯亚琳等人,他们大多为1950年前后生人,于改革开放之初进入大学,随后留学德国,获得博士学位后归国。他们在国外受过正规的学术训练,回国后在文学理论和中德文学关系等领域做出了开拓性贡献,但关于歌德的著述较少。

(11)、在《玛丽·斯图亚特》中,茨威格在传写苏格兰女王玛丽·斯图亚特时,始终将她与英格兰女王伊丽莎白进行对比,并认为伊丽莎白和玛丽·斯图亚特不仅作为女王,而且作为女人,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典型。

(12)、你完全可以把这理解为一个读者的朴素感受,甚至是狂妄就好了,不必较真。

(13)、《浮士德》被歌德称作悲剧。这是因为,主人公浮士德遭受恶势力的对抗,遭受挫折、磨砺,甚至失败丧命。不过,悲剧的意义都是积极的。就像在《浮士德》中,终浮士德肯定了改造自然这一事业的意义。他发动群众,移山填海,并得出了智慧的后断案:“要每天去开拓生活和自由,然后才能够做自由与生活的享受者”。他还说:“我愿意看见这样熙熙攘攘的人群,在自由的土地上住着自由的国民”,并认为这是美的刹那。这跟我们之前讲过的伏尔泰《老实人》的后主旨类似,都是崇尚辛勤工作才是人生的意义。

(14)、这种批评同样是错误的。要知道艺术的种类多得不可胜数,并非都像托尔斯泰擅长的现实主义小说那样追求分寸感,至少可以对分寸感有不同的理解。有优美,有壮美,有小巧玲珑,有硕大伟岸,有崇高,有滑稽⋯⋯有时候,夸张正是必要的艺术手段。

(15)、终于,人造人在梅菲斯特的帮助下造出来了,名字叫荷蒙库路斯。这个小人浑身透明,缺乏肉体,具有超人的知识和灵性,渴求行动和对美的创造。荷蒙库路斯跟梅菲斯特又有了一次对话,讽刺梅菲斯特不懂古典美,因为它来自于中世纪的北方。这时,浮士德从昏迷中醒来了,他马上询问海伦的去向。于是,在荷蒙库路斯的带领下,他们再一次来到瓦尔普吉斯之夜去寻找海伦,不过这次不是浪漫的瓦尔普吉斯之夜,而是充满古典和诗意的瓦尔普吉斯之夜,地点在希腊。

(16)、不幸此时浮士德已届百岁高龄,被“忧愁”吹瞎了眼睛。他听见魔鬼派遣死灵们为他掘墓时铁锹的声音,还以为是大堤即将筑成,他的事业即将实现。就在这个幸福和满足的预感中,他对正在逝去的瞬间发出了“逗留一下吧,你是那样的美!”的赞叹,随即,他便在与魔鬼所订契约的魔力的支配下颓然倒地。

(17)、作为女人,玛丽·斯图亚特完全是个女人,始终如一是个女人,她的一生中重大的决定都出自她女性深的本源,她只是为她自己而活着;伊丽莎白却相反,她却从来不能全身心地献出她的爱,她是为她的国家而活着。

(18)、杨武能的德语专著《歌德在中国》(GoetheinChina,2000)乃是小书《歌德与中国》的扩展版。全书侧重介绍了歌德在中国的接受史(翻译与研究,对歌德作品的借鉴、改编和化用等),分为三部分:百年来中国的歌德接受,歌德与中国新文学,歌德与我们。此书梳理了歌德在中国的接受史的基本史实,但对某些影响研究的课题(例如《玉娇梨》或《好逑传》与歌德作品的关系)未作深入发掘。

(19)、歌德是德国著名的作家、思想家和科学家,歌德大的贡献是在文学创作方面,在今天的世界上提起歌德很多人都知道,了解其是一位著名的作家,作为科学家的歌德并不为人所知,这是因为其在文学创作方面的成绩实在是太突出了,掩盖了其作为科学家的光芒。

(20)、浮士德说自己每天早晨醒来总是惶惶不可终日,感到一事无成。夜晚降临也没有宁静,只有狂乱的恶梦。梅菲斯特利用浮士德的绝望心情,对浮士德进行诱惑,提议两个人联合起来一起去经历人生的各种享乐,梅菲斯特愿意当浮士德的仆从。浮士德觉得肯定不能白白领受魔鬼的好意,所以问梅菲斯特需要什么报答。梅菲斯特说,今生自己为浮士德服役,浮士德需要来世为自己服役。

3、歌德的一生经历

(1)、《罗马哀歌》,作于1788年至1790年

(2)、神学家赫尔德是歌德自大学时代起的引路人,很早就注意到了歌德的才华。他虽然不时以歌德的恩人自居,对《铁手葛兹》和《维特》不乏贬损,但在人前却对歌德赞不绝口。歌德自叙是赫尔德向他介绍了莎士比亚,但他那种泛神论式的世界观可能更直接地影响了歌德的诗学。另一位前辈文豪维兰德先于歌德抵达魏玛,以其率直赢得了歌德由衷的敬意,也证明两人关系谈不上亲近。

(3)、茨威格把托尔斯泰的眼睛比作锐利无比的匕首:“戳破一切空想,揭穿一切谎言,摧毁一切信念:在这双真实的眼睛前边一切都变得赤裸裸。”这双眼睛既无情地瞅着世界,也同样无情地盯着自己。所以托尔斯泰既无情地揭露现实的罪恶,又毫不留情地解剖自己的内心世界。

(4)、甚至,还有人说,歌德,这个共济会的成员,也是所谓共济会下令谋杀席勒的知情者。——这基本就是指控歌德是置席勒于死地的凶手,至少也是同谋了。

(5)、在《三大师》中,茨威格把巴尔扎克、狄更斯和陀思妥耶夫斯基并置起来进行比较,认为这三位小说家中的每一位都有自己的领域,通过对这些领域进行比较便可发现他们的区别。

(6)、社交在每一个现代人的生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人们从早到晚、日复一日地进行着五花八门的社交活动,不论是线上的联络,还是线下的交流,大家享受着与他人聊天、被人群围绕的感觉。这自然是无可厚非的,毕竟,没有人是一座孤岛,人是社会性的动物,有着自己特有的社交属性,每个人都处在与外界和他人的互动关系之中。

(7)、这和茨威格在《致外国友人书》中所表达的思想是完全一致的:“过去因为友谊和共同的爱把我们联系到了一起,如今我们突然被暴力拆散了。但是,在我的内心里却没有忘记远在法国、英国、俄国、比利时等异国他乡许多和我有着兄弟般友爱情谊的伙伴们。我要比现在我用文字所能表达出来的更为深刻地忠实于你们,我们要使我们人道的友谊成为所有民族间友谊的典范。”在《鹿特丹人伊拉斯谟的胜利和悲剧》的创作中,这一特点更明显。茨威格希望这部传记作品“将是一首对于失败的颂歌”。他还明言,他传写伊拉斯谟这位真诚的人道主义者,是因为他就像当时具有人文主义思想的德国人遭受希特勒迫害一样,他要通过类比进行描述,以伊拉斯谟为例,用大家都能接受的方式阐释这一类型的人。

(8)、爱你爱得忘记了时间与万物,仿佛生命只为对你的爱情而存在,此时,我们看到了《少年维特》中的那个少年“日月星辰任其悄悄地又升又落,我却不知白天和黑夜”。

(9)、他在一些人物传记中从“力比多”(即性力,由弗洛伊德提出,这里的性不是指生殖意义上的性。力比多是一种本能,是一种力量,是人的心理现象发生的驱动力)的视角来分析传主的心理、性格成因及命运等。

(10)、1771年,歌德以法学博士的学位结束了大学生涯,回到法兰克福实习法律业务。但他的主要精力仍然投入到了文学创作之中,先后完成了历史剧《铁手骑士葛兹·封伯利欣根》和书信体小说《少年维持之烦恼》。前者表现了激昂的反封建的斗志,对国家的统一和人民的自由充满憧憬之情,后者描绘了一个才华横溢而又多愁善感的青年维特,虽然热情奔放,向往自然,渴望人的自然天性的解放,但市民社会的自私庸俗、贵族阶级的歧视和侮辱、封建官僚的压制和挑剔,使他无所作为,深感孤独寂寞。而他视之为人的纯真质朴的自然本性的化身,并寄以全部热情和无限崇拜的绿蒂,竟也逃脱不了平庸之气,顺从封建礼俗而牺牲了他们宝贵的爱情。这一切都使维持深感自己与现实世界的格格不入。在无限的感伤、愤懑和绝望之中,他割断了自己的血管,以自杀的方式与那个“周围一切都是黑暗,没有希望,没有安慰,没有前途”的`世界彻底决裂了。这位青衫黄裤的少年,他的思想和情绪正是当时一代青年的思想情绪的为准确的体现,故而小说一出,顿时激起了巨大的共鸣,一股“维特热”在广大青少年中迅速地蔓延,从维特的服饰到维特的自杀,一时间摹仿成风,以至为了杜绝不良后果,作家不得不在再版时加上一节序诗,劝青年们“做堂堂男子而不步维特后尘”。这部书信体小说使无数人爱不释手,就连一生戎马倥偬的拿破仑也随身携带,先后读过7遍。恩格斯说它绝不是“一部平凡感伤的爱情小说”,而是“建立了一个伟大的批判的功绩”。这两部作品为歌德赢得了德国和全欧的声誉,使他成为“狂飙突进”运动的主将。

(11)、席勒去世后一年,歌德和克里斯蒂安娜·福尔皮乌斯结了婚。歌德从1789年起与她同居,两人生有一子:奥古斯特。

(12)、歌曲结构为二部曲式,大小调交替发展。第一段d小调旋律轻盈婉转,情绪柔和明朗,模仿吉它的伴奏,表现了一位青年向心爱的姑娘倾诉爱慕之情。

(13)、更主要的是,卡斯特里奥这位谦逊而高尚的学者忠于自己的良心毅然决然地走出书斋,凭着无畏的勇气、顽强的斗志和强烈的人道主义情感,无视全民的集体疯狂。

(14)、莫光华在中国歌德学领域独树一帜,他主要研究歌德的自然哲学,这首先要求研究者具备足够的自然科学知识。2010年他推出了学术专著《歌德与自然》。此书共五章,从科学史和思想史的角度分析了歌德对现代自然科学的理解与误解,阐明了歌德“自然既无核也无壳”的自然观和形态学的发展观。作者描述了歌德的骨学、颜色学、地质学、气象学和化学研究,凸显了歌德在植物学和动物学领域开创的“形变论”(蜕变论),阐明了自然研究对诗人歌德的意义。莫氏认为,歌德从自然研究中获得的自然知识和自然观乃是其思想大厦的基础,他从事自然研究的目的在于认识人自身,他的自然思想可以被视为一种自然美学,或曰“形态学视角的诗学”,他在文学作品中表达的对人的认识,主要应归功于他的自然研究。在歌德的自然研究及其与文学创作的关系方面,莫氏作出了独特的贡献。

(15)、美的悲剧——可是,浮士德也爱上了海伦!于是,靡菲斯特设套,浮士德与海伦结合生子欧福良;子甚随父,浪漫,骛远,学飞翔,摔死;痛失爱子,海伦亦立刻消失。浮士德美的追求幻灭。

(16)、正是在这些或天马行空或脚踏实地的梦想中,诗人们的生命自由飞扬,而后人的理想与信仰也才有了安放之处……

(17)、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然而很少有人知道,歌德还是一位画家,更准确地说,是一位有相当造诣的画家。歌德的天性极其活跃,他的求知欲强盛。他把他的精神触角伸向人类知识的各个领域,认识外部世界的所有手段。他的智慧、他的勤奋,他那深邃的目光、他那敏锐的感官,以及他长达82个春秋的高寿,使他在不同领域里——首要是在文学创作上——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绘画艺术上,并几乎一直热情地进行实践,画了2700幅之多,这其中绝大多数是风景画,也包括他进行科学研究时所绘下的画图以及他对人体进行的临摹等。

(18)、好了,现在,我来按照他们各自的生命逻辑,试着替他们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19)、书中还有很多哲学探讨。比如梅菲斯特跟瓦格纳的对话,讨论唯心主义关于“存在”的问题。

(20)、02在《什么是艺术》中,托尔斯泰指出:“艺术是这样一项人类的活动:一个人用某些外在的符号有意识地把自己体验过的感情传达给别人,而别人为这些感情所感染,也体验到这些感情。”

4、歌德的简介

(1)、2006年王建和叶廷芳主编出版了论文集《歌德和席勒的现实意义》,其中收录了王建本人的论文《试论歌德及其魏玛戏剧学派》。这篇论文从歌德的《演员规则》一文入手,分析了歌德对演员表演的要求,勾勒了魏玛戏剧学派以舞台实践为中心的戏剧观,考察了这一戏剧观与法国古典主义以及歌德时代的现实主义戏剧观之间的关系,并借助戏剧交流模式理论,确定了该学派在戏剧发展史上的位置。贺骥的专著《〈歌德谈话录〉与歌德文艺美学》(2014)从艾克曼《歌德谈话录》中的美学基本概念出发,条分缕析地阐明了歌德的古典现实主义美学。

(2)、歌德在《意大利游记》中描述了他的意大利之旅。1786年他在罗马结识了画家缇士拜恩,1787年他同缇士拜恩和其他人到那不勒斯旅行。同年缇士拜恩的著名油画“歌德在意大利”诞生了,画中描绘了在罗马的丘陵地带的旅人歌德。歌德也在那里认识了安格莉卡·考夫曼。

(3)、莎剧语言的“刻意求工”,正是“快乐英格兰的黄金时代”所特有的青春活力的表现,这也许是母语为俄语的托尔斯泰没法领会的。

(4)、1788年回到魏玛后只任剧院监督,政治上倾向保守,艺术上追求和谐、宁静的古典美。1794年与席勒交往后,随着欧洲民主、民族运动的高涨和空想社会主义思想的传播,他的思想和创作也随之出现了新的飞跃,完成了《浮士德》等代表作。

(5)、《魔王》是一首戏剧性、艺术性很强的叙事歌曲。演唱者要善于用不同的音色变化和感情处理来表现四个不同人物。这首歌曲创作于1815年,是舒伯特著名的歌曲之一。

(6)、当歌曲唱到第八小节,出现了感情的高潮,然后逐渐平静下来,轻声呼唤圣母的名字。

(7)、浮士德跟梅菲斯特来到奥尔巴赫地下酒店,他们跟几个学生一起开怀畅饮。之后又溜进了女巫的丹房,梅菲斯特叫浮士德喝了药酒,浮士德瞬间年轻了三十岁。

(8)、观众来到剧场,很可能是想放松取乐,未必都想听理性的声音、庄严的教诲。即使在日常生活中,有时候“荒唐话”(例如情人之间的悄悄话)也要比“不荒唐”的话更有魅力。

(9)、摇篮曲不仅仅是音乐方面的一种重要的音乐形式,而且是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艺术手段。每个人一生下来,就在母亲的怀抱中听母亲哼唱着摇篮曲长大。母亲通过摇篮曲,把人生的哲理,未来的希望以及母亲的爱,深深地埋在孩子们的幼小心灵里。这些哲理和希望如同种子,随着孩子的成长,在他们的心灵中开花、结果,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他们的思想。

(10)、歌德的一个特点是,将已经开头的作品搁置几年,有时是数十年之久,将已经发表的作品进行重大的修改,将一些完成了的作品压下很长时间才付印。

(11)、舒伯特写好后,把歌曲交给了饭店的老板,老板虽然不懂音乐,但觉得这首曲子那么好听,那么优美,便给了舒伯特一盆土豆烧牛肉。

(12)、雪芹与歌德梦想的结果是一样的——每个生命都应该受到尊重,每个生命都应该青春飞扬!同时他们也无奈地告诉人们,在那个长夜漫漫的“天理”和“上帝”至高无上的时代,这“梦想”令人绝望,如此追求的生命也只能香消玉殒、灰飞烟灭。尽管如此,还是要初衷不改,还是要奋力拼搏,还是要生死相许。

(13)、恋爱中的人,本就充满矛盾和痛苦,何况是这样一份不能容许的爱情。痛苦、矛盾、彷徨、无助,描写得如此简单,却真实得无可辩驳。

(14)、我将联系托尔斯泰的艺术理论,从托尔斯泰对莎士比亚的批判的具体案例出发,谈谈此问题的原因及他的批判得失。

(15)、席勒逝世后的第二年,歌德完成了《浮士德》的第一部。这也是为了纪念席勒,因为席勒生前总是热情地敦促歌德坚持把《浮士德》写下去。

(16)、于歌德,这一场爱情,来得排山倒海,来得毫无征兆,却也去得无声无息,如一场自来自愈的心灵感冒。茨威格称“一八而五年,九月五日,告别卡尔斯巴德、告别爱情的那一天”成为歌德心灵进入永远宁静的分水岭。

(17)、《威廉·迈斯特的学习年代》,1795年/1796年

(18)、把具有特定历史背景的多个人物放在同一部书里进行对比研究、描述;

(19)、“我绝不会再像以前一样,把命运加给我们的一点儿不幸拿来反复咀嚼(念念不忘);我要享受现时,过去的事就让它过去吧。

(20)、后来,装有席勒遗骨的棺椁被重新安放在王室陵寝的墓室中。若干年后,歌德也安葬于此。我们今天都可以看到,在魏玛国家歌剧院的门前广场上,并肩伫立着歌德和席勒的全身铜像。

5、歌德生平简介简短

(1)、在重大抉择的关键时刻,玛丽亚·斯图亚特和伊丽莎白两人气质上的不同更是体现得淋漓尽致,玛丽亚·斯图亚特是毫不迟疑,果断而迅速地做出决定,其勇气直冲云霄。

(2)、浮士德终于如愿以偿地跟格雷琴在花园里手挽手散步,格雷琴也接受了浮士德的求爱。分别之后,浮士德在林中洞窟自言自语,以其“高尚的直觉”全力抵制情欲,而格雷琴则在纺轮旁强烈渴望他的到来。

(3)、面对着燃起的大火,皇帝并未感到任何危险,反而觉得火焰是对他的威风的颂扬。梅菲斯特和浮士德则在一旁奉承着皇帝。追求功名利禄的浮士德,终却落得与弄臣为伍。

(4)、在托尔斯泰看来,人物越少越好,性格越单纯越好,情节越简单越好,观众看戏时越投入越好,“因为艺术的实质在于让艺术作品的接受者为作者的情感所感染”。既然如此,他怎能容忍莎士比亚“玩弄文字游戏”。

(5)、另外,莎士比亚不是凭他的思想素质流传至今的。若没有诗歌方面的才能,他甚至不会被人当作剧作家来纪念。

(6)、他就是蔡元培先生——中国伟大的教育家、革命家。他为发展中国新文化教育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堪称“学界泰斗、人世楷模”。在这样的日子里,让我们一起阅读先生著作,感受先生的智慧,致敬伟大的教育家,致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

(7)、在《卡斯特里奥反对加尔文:良知反对暴力》中,茨威格将卡斯特里奥与伏尔泰、左拉对比,甚至还将《基督教原理》与《拿破仑法典》比较。

(8)、因为,费希特能来耶拿大学做哲学教授,就是歌德举荐的。而且,此时的宫廷大官歌德正分管大学。

(9)、浮士德用鲜血跟梅菲斯特订立了契约。契约的内容是:浮士德一旦对享乐流连忘返,游手好闲,虚度时光,那么自己的灵魂就归梅菲斯特所有。

(10)、《克塞尼恩》(《赠辞》)(诗歌,和席勒合作完成),1796年

(11)、1724年6月17日,农历闰四月二十六日生;

(12)、《潘多拉》(为节日创作的戏剧),作于1807年/1808年,1817年复印

(13)、歌德是一位有着开阔的世界视野的诗人和博大的世界关怀的伟人。宗白华认为,歌德的伟大首先在于其作品与人格的统他不仅以作品表现了普遍的人性,而且以其伟大人格体现了他对文化他者的理解,并且在生活中拓展了人生的各种可能性。宗白华将歌德视作“至人”的榜样,因为他博学多能,不断向着各个方面发展,大程度地发挥生命的各种潜力:“歌德对人生的启示有几层意义、几种方面。就人类全体讲,他的人格与生活可谓极尽了人类的可能性。他同时是诗人、科学家、政治家、思想家,他也是近代泛神论信仰的一个伟大的代表。他表现了西方文明自强不息的精神,又同时具有东方乐天知命、宁静致远的智慧……我们可以说歌德是世界一扇明窗,我们由他窥见了人生生命永恒幽邃、奇丽广大的天空!”歌德自强不息的浮士德精神完全符合宗白华以实业和文化教育打造一个新社会的“文化建国”理想。

(14)、用唯物主义历史观,把传主放在一定的时代背景和历史条件下来透视其心理、性格和精神;

(15)、他的初恋对象劳拉·德·柏尔尼,是位年已45岁、生过9个孩子、已经当上了外祖母的女人。他后来苦苦追求的德·亚勃朗台公爵夫人、珠尔玛·卡洛夫人、德·卡斯特利公爵夫人、德·郝思嘉夫人等,都不是年轻的姑娘。

(16)、首先,他们来到了皇帝的行宫。梅菲斯特先把弄臣(阿谀奉承的大臣)给暗杀了,然后自己做起了弄臣,并引诱浮士德追求功名利禄。接下来,是厅堂里的假面舞会,大家化妆成各色人等,比如御车少年、女园丁、女果贩、渔夫、捕鸟者、樵夫、醉汉、丑角,等等。其中,浮士德化妆成财神爷普路托斯,梅菲斯特化妆成贪婪。这一假面舞会总共有五个场景:人生的欢乐、富庶之园;人类社会的瓦解势力,取代慈善行为的黑暗因素;励精图治的国家;人类社会的拜金主义;平民之贪欲与王侯之贪欲的冲突及其导致的一场大火。这些是为了表现一个更广阔的社会背景和人生图画。

(17)、因此从本质上讲,卡斯特里奥与加尔文的斗争,一方面超出了他们个人之间关于神学问题的争论;另一方面更主要的是他们之间的论争和斗争,已经远远超出了他们所处时代的历史局限而关乎人类永恒的主题。

(18)、在莎剧《李尔王》中,灾难的根源就在于李尔的昏庸、丧失理性。上帝要谁灭亡,必先让他疯狂。

(19)、浮士德喜欢上了海伦的幻影,于是对帕里斯的幻影产生了嫉妒心理。他想要触碰海伦的幻影,却被击倒在地,幻影也化作烟雾不见了。

转载请注明出处阿文说说网 » 歌德生平简介图片精辟99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