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特
1、萨特存在主义
(1)、那超现实主义的恣意想象,跨过种族、国籍、语言,越过时间的壁垒迈向永恒。炙热的红色,是对于自身存在的好证明。
(2)、首先,萨特是以文学创作为方式的哲学家,而加缪则是以哲学家的关怀来创作的文学家。你要问我这个区别的根本在哪里,我会说,文学是研究人本身的学问,而哲学大约是研究人与世界关系的学问。文学家是根本是人道主义的,而哲学家的根本是理性主义的。这是根本分野。
(3)、这话说得很模糊。对我们好的事情一定要对所有人都好吗?这看起来有违人们的生活经验,而且人们都有不同的品味。这句话也是自相矛盾的,因为它预设了人们会忍住痛苦不说的本性。这点还没说清楚,他就继续说:
(4)、(4)(美)巴恩斯.冷却的太阳——一种存在主义的伦理学(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
(5)、(3)(法)萨特.存在与虚无(M).北京:三联书店,1987:5
(6)、《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法)萨特著,周煦良、汤永宽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年4月出版,93页,55元
(7)、主要的一点,是在西方,普遍接受从柏拉图开始的决定论思想——“人”是什么,从人类诞生就已经被确定了。所以,历代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们,都忙于对“人的本质”进行解读。但解读的结果,几乎无例外地都是背后的各种“神”决定了人的本质。存在主义哲学,主要是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则强调,“存在先于本质”,人首先是人,而不是被规定好了的东西。萨特始终宣称,他是一个无神论者。而这样的观点,是很难被不少思想受决定论浸淫两千年的人们所接受的。
(8)、▲ LeighBowery和NicolaBateman,2016年RickOwens秀场的灵感来源便是这组照片
(9)、境遇剧是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思想在戏剧体裁上的具化,在境遇剧中,萨特会有目的地为戏剧中的人物设置出一种进退维谷、生死两难的困境,只给人物留下两条出路,或生或死,或冲岀牢笼或永远受罪等,这样人物在选择出路的同时也就作出了自我选择。这种“极限境遇”对人物具有极大的压迫感和威胁感,在这种情形下作出的自我选择不仅对人物的终身命运具有决定性作用,也暴露了人物的本质。
(10)、围绕着萨特还有一个著名的人物就是加缪,他跟加缪之间有战斗的友谊,两人同时是存在主义文学的两个支柱,对荒诞进行思考。但是跟加缪不太一样的是,人们喜欢加缪是因为加缪的作品干净利索,比如说《局外人》这么一部名作就让你知道加缪了,包括疫情期间很多人读的《鼠疫》。萨特的问题是什么?那么多全集,但是你问一个人读过一部萨特的作品是什么,可能很多人说不出来,他可能看过这个,都知道这个,但是萨特没有一部作品特别让人一下子就可以知道的,没有像《小王子》《追忆似水年华》能够一下子把你像标签一样贴上去的,没有。真正让萨特贴上标签的是“存在主义”这四个字,是一个思潮。你要了解萨特,你得把很多书都读一下,而且他很多书的重要性都是差不多的。萨特还有很多戏剧作品,使得他当时的名声很大,同时又有很多哲学作品。所以萨特是一个无处不在的人,你很难把他集中到一点上。你说加缪,可能给你讲一个《局外人》,你好像感受到整个加缪。但是萨特,给你讲一部书,你可能感觉还不是萨特。所以萨特是一个全才,他有多方面才华。
(11)、萨特:我在《词语》中谈到了,早在八九岁时我怎样同上帝有着一种友好关系,但这并不是从属或理解的关系。他在那儿,有时显现,当他在某一天显现时,我就让屋里放光。他是一只时时注视着我的眼睛。
(12)、《存在与虚无》中,萨特在描述了解决主-客体冲突的企图失败后,紧接着他在一个脚注中又谈到:“这些考虑都没有排除一种释放和拯救的道德的可能性。但是这种可能性应该经过彻底的改宗而达到”对于这种可能性,当代美国著名萨特研究专家黑泽尔·巴恩斯在《冷却的太阳——一种存在主义伦理学》一书中做出了尝试。在论及萨特的爱情理论时,巴恩斯以萨特提出的基本原则为出发点,改造并发挥了萨特我们”的理论。我认为这种尝试是成功的,也是萨特理论的逻辑必然。
(13)、到这里,萨特的存在主义已经显示出与海德格尔思想的巨大区别。
(14)、就是说,人的本质,不是先天决定的,而完全是由自己的行动造成的,是自己设计选择的结果。
(15)、萨特完全相信意志的自由,他是个强烈的反主义者,他说一个人做出自欺的选择是因为他给了自己一个“不守信”的标签,自欺在《存在与虚无》里有很重要的意义。虽然他拒绝人类有任何先在本质的说法,但他也用了本质来说明他们的自由,当他说:“人是自由的,人就是自由”(p.34),这种矛盾修辞说明了他相信重大的责任中伴随有人类的自由。
(16)、“我们同时在选择这个或那个时,就是在确定被选的那个东西的价值;因为我们不可能会选择坏的。我们选择的总是更好的那一个。”(p.29)
(17)、1939和1940年,发表哲学著作《情绪理论大纲》和《想象力的现象心理学》。
(18)、所以对铅笔刀来说,它的本质先于存在,而人类是相反的——萨特没有把非人类的动物放进来说。
(19)、萨特这样表达的目的是要为存在主义做辩护。有人把存在主义看作只会导致“绝望的无为主义”的哲学,换句话说就是这是没有行动性而只能在脑子里思考,只会阻碍人们承认自己的行为。另一种责备则是把存在主义看得过度悲观,把焦点放在人类不好的一面。萨特引用了一个天主教徒的批评家麦尔·梅西埃说的话,他斥责萨特忘记了一个婴儿是怎么笑的。(p.23)这些批评确实是有根有据的,在《存在与虚无》里,萨特的确说过“人是一堆无用的激情,在所有的性爱关系里的人后不是变成S(sadism),就是变成M(masochism)”。
(20)、1960年,萨特出版了《辩证理性批判》一书,这标志着他思想的第二次转变。这个期间,他读了不少马克思的著作,感觉深受启发,于是试图把个人的存在与社会历史及实践联系在一起考察。后来,一是忙于社会活动,二是身体状况逐渐不佳,这部著作的第二卷就未及写成。
2、萨特和波伏娃
(1)、1946年,萨特发表了《存在是一种人道主义》一书。
(2)、《墙》这个短篇小说重要,因为他得到法国重要的作家安德列·纪德的欣赏,纪德把它发表在《新法兰西杂志》上,而且称这个《墙》是杰作,就因为纪德一句话,使得萨特终于得到鼓励,而且使得他的《恶心》能够被伽利玛出版社接受。《墙》整个短篇小说集的出版晚于《恶心》,但是《墙》这个短篇小说早于《恶心》,所以对他来说很重要。然后他开始写一些戏剧,比如《隔离审判》(或者叫密室、禁闭),这是他著名的戏剧作品,我们一会儿还会提到。
(3)、在加速遗忘的时代,为何我们需要成为记忆者?成为一名记忆者,我们能从历史中得到什么教训?11月17日晚,在naive理想国咖啡馆,理想国主办的“成为记忆者——naive理想国《文化失忆》特展开幕沙龙”邀请了万圣书园创始人刘苏里、文学评论员陈以侃和当代艺术评论人btr,一起与大家分享《文化失忆》对这个时代的启迪。
(4)、 要感觉到它们,只须稍微孤独一点就够了,孤独到正好能够在适当的时机摆脱那个可能是真实的事情就够了。 ——萨特 《恶心》
(5)、要弄清楚萨特所说的人道主义是什么意思很重要。人道主义在任何提到人类的理论都有被谈到,运用广泛。举个例子,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就被认为远离对上帝的形而上的沉思的一种运动,而去关注人文的作品,特别是在艺术和文学领域。人道主义蕴含着对仁德的认同,也认为人类发展的前景很乐观。萨特说其中一个人道主义说法很荒诞,因为它指对人类的成就很满意。(p.54-5)他所认同的人道主义强调人类的自尊;也以人类对价值的创作选择为中心。萨特的存在主义也带有人道主义的乐观心态:尽管缺乏了那些要预先建立起来为自己所负责的客观价值,但这样的话,人类的未来就在我们手里了:他很赞同弗朗西斯·彭热的一句话:“人类是人类的未来”(p.34)
(6)、萨特:这两者确实有一定联系,但也跟我的这种思想有关:我的深层实在是超出荣誉的。这些荣誉是一些人给另一些人的,而给这荣誉的这些人,无论是给荣誉勋位还是诺贝尔奖金,都没有资格给这荣誉。我无法想象谁有权利给康德、笛卡尔或歌德一项奖,这奖意味着现在你属于某一个等级。我们把文学变成了一种有等级的实在,在这种文学中你处于这种或那种地位。我拒绝这样做,所以我拒绝一切荣誉。
(7)、他对我们有自由选择的强调,是所有存在主义者拥有的特性。尽管萨特是个无神论者,但有一些存在主义者,如马塞尔则是个基督徒。还有19世纪的丹麦哲学家和神学家克尔恺郭尔,他们都强调他们需要从人类自身经验中定下信条,并且拒绝任何外在的存在;还有一些无神论的存在主义者,他们相信人类被迫创造自己。
(8)、董强教授有译著专著30余部,主要有《梁宗岱——穿越象征主义》,插图本《法国文学史》、《中法双语诗集》,以及《西方绘画大辞典》、《小说的艺术》等。董强老师不但是文学研究家,也是著名的书法家,他在中法文化交流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董强老师也是朝内166讲座的老讲师,早在2014年10月25日董强老师为我们讲了“废墟之花:莫迪亚诺的文学世界”,今天董强老师再次光临,将带领我们领略萨特的世界。
(9)、在《文化失忆》里,詹姆斯说爵士乐现在已经发展到很高雅甚至晦涩的阶段,并不像爵士乐刚诞生的时候——音乐一出来就想跳舞。这时,听众已经听不懂爵士乐,反而需要读一篇文章来分析为什么好听。对此,詹姆斯表示很厌恶。詹姆斯反感本雅明和萨特也源于这一点。
(10)、爱情的世界复杂多变,有些时候仰面回想那一幕幕,那些曾经扎根心里的眼睛、鼻子和细小的毛孔,都变得荒诞诡异,似乎存在于超越时间的另外一个空间。m.tsubomi在自己游击店里的装置艺术,每一只出现在特定位置的眼睛,和炙热的红色,那似乎跟我们当初的义无反顾极为相似,成全了每一个人对于这种超现实主义影像的全部想象。
(11)、萨特:是的,这是我的职责。我写作,于是我希望读者认为我写得好。不是说我认为它们都是很好的——远非如此——但当它们碰巧是好作品时,我希望能马上得到读者对它们的很高评价。
(12)、人们听到庄重的人在神圣的场合说谎,无论他是基于佩剑、福音书还是宪章,所有人都被迫轮番庄重地迎合谎言……人们在论坛上、在讲台、在交易所里、在学院里说谎;甚至哲学也说谎,甚至艺术和风格!夏多布里昂和诗的风格说谎。维克多·雨果先生和他的朋友们在每一个字眼上歪曲和扩大真实。
(13)、二次大战中,萨特从军,1940年被德军俘虏。第二年逃出集中营,与庞蒂、波伏瓦等左派知识分子积极参加抵抗运动。
(14)、他说,人要在自我创造中展现自己的价值,选择可以完善自己的生活方式,并承担责任。人生充满了不确定性,怎样使自己的生活更幸福需要自己的选择,也需要自己承担责任的勇气,只有注重行动,对创造属于自己的“本质”怀有的信心,才可能创造想要的人生。
(15)、《禁闭》的主人公来打地狱后,加尔森宣称为大英雄,艾斯黛尔表明忠于丈夫,伊奈丝称自己是为革命事业而献身的,他们都在美化自己的人生,将在人间未能实现的事情说成自己做到了,或者避而不谈罪名,只是编造一个与之无关的、自己被冤枉的理由来开脱罪名;从而让他人相信,“我”就是天堂中的人物,事实上却是“自我虚假天堂”中的人物。
(16)、在他们双双考上法国大中学哲学教师资格的时候,萨特曾意味深长地凝视波伏娃,对她说:“从现在起,我将对你负责。”后来萨特追随波伏娃到利穆赞,他们在田野里讨论了四天之后,波伏娃就意识到“即使谈话进行到世界末日,我可能还是会觉得时间太短了”,于是这20世纪独特的爱情故事,就这样拉开了序幕。后来波伏娃回忆说,“那个夏季,我好像被闪电所击,一见钟情那句成语突然有了特别罗曼蒂克的意义。”
(17)、萨特:它在消散,它被耗干。我略去这个耗干的时期——我并不因此而伤心,因为这是人们共同的命运——我想我有一段好时光,这是从三十岁到六十五岁,在这段时间我能够抓住自己,要开始做什么事也不是很困难。
(18)、等到巴黎解放,萨特已经名气很大,尤其解放以后美军邀请法国著名的知识分子去美国,萨特在被邀请的名单上。正是因为他被美国人邀请,作为法国重要的抵抗的知识分子代表到美国,所以他一下子在全世界名声打出来,所以是美国人让萨特在全球出了名,这个很重要。后来美国越战以后,萨特成为坚定的反美的人,甚至他反美到什么程度?美国的FBI一直派人偷偷的监视萨特,甚至FBI的人抢过萨特的手稿,想看他里面有什么反动的东西等等。所以这段是萨特很特殊的一个时期,他就是因为1944年年底去了美国,所以他成了全世界著名的知识分子。
(19)、从巴黎高师出来以后,一般高师出来以后都会到中学当老师,萨特到勒阿弗尔做了哲学老师。他离开巴黎就很苦闷,他总觉得自己是一个外省的、前途渺茫的中学老师,这时候他开始思考,开始写东西,他写出了著名的短篇小说《墙》,这篇小说对他来说重要,其实真正让他出名的不是这个《墙》,而是后来紧接着写的长篇小说《恶心》。
(20)、1933-1935年,他进柏林法兰西学院进修哲学,师从现象学派创始人胡塞尔。此间,他研读了可称存在主义人海德格尔的学说,接受了存在主义哲学的观点。
3、萨特强弓
(1)、存在主义生活哲学中,重视人的真实体验与情感,拥有解放人性的特质。萨特和波伏娃用自己一生的故事,来解读这看似高深的主张。LeighBowery同样身体力行,一次一次冲破自己的边界,到达常人无法企及彼岸。而m.tsubomi则用服装的形式展现出这一切存在;用一个装置艺术来阐述在爱情里面的怪诞疯狂。
(2)、萨特既谈到了对象——我们,也谈到了主体——我们,在对象——我们中,它倒是提到了单一关系,并指出两个人的关系只有在第三者的注视下才得以显现二者的联合,巴恩斯认为,这是远远不够的,由此她重点考虑了主体——我们的概念。对于主体——我们的论述,萨特先是在“存在与虚无”中用抗议的人群、沿着火车站路标而行进的人群等等进行举例说明,后又在《辩证理性批判》中,引入“融合群体”这一概念进行进一步地发挥。“融合群体”乃是在一种为实现同一客观目标的共同谋划下所产生的直接行动中形成的群体。萨特把融合群体描绘为一种第三者的集合,其中每一个第三者都是一个“我自身”。巴恩斯认为,将萨特的融合群体转到两个恋爱者的双重性在世的共同注视上来,就会发现一种比“第三者的集合”更为亲密的平行关系,这是因为恋爱双方不仅都在全神贯注于一种共同谋划的实现,更重要的是在这种共同谋划的行动中他们还比第三者集合多了一个作为其背景的“你”的记忆。在巴恩斯看来,这个你正是萨特所未论及的,而在强烈的爱情中,问题就在于,”我敏锐地意识到了“你”的意识,或者更准确地说是意识到了作为一种意识的“你”(4)3换句话说,就是我承认你也是主体而不再是作为他人的对象并与你达到了相互性的认识,这是一种存在的相会,这是一种强烈的“我们”感。
(3)、什么叫处境中的人?就是说不存在一个抽象概念的人,一个人总是在一个历史背景下,在他的社会环境中,他在那成长、在那思考、在那行动的一个人。所以我想先通过对他的这些生平的介绍,慢慢地引入到他的文学世界,大家就会看到萨特的文学作品跟他的人生经历,跟他整个所处的环境以及他所谓处境是相关的,如果我们理解这一点,也许比较容易进入萨特的世界。
(4)、巴恩斯从我通过“注视”可以意识到占有某人出发,以“他人乃是一个无法化约的主体”这一事实为突破点,指出:既然意识具有超越性,那么,“任何诚实的人的关系都将是每个人在心里保持着关于他人是一个自由的主体而不是一个客体的意识”。她论述道:“当另一个人的行为对我显现时,我可以依靠我的赞同性评价基础来评价这些行为的客观方面,我就会将他的存在作为一种意识来赞同和评价。我决意去保持和发展这种主体的安宁,它是我无法把握以使我可以继续享有我与他的为我的自我之联系的主体。”(4)365以此“意识”为基础,巴恩斯还提出了“在世的共同注视”的概念,由于意识不是一个实体,而是使它自身与其客体相联系的自由过程,故这种在世的共同注视是源于我与他人某种程度的注视交换,在这种交换中,我与他人都开放自己,拥抱对方,从而共同创造一种生活,这种共同创造的过程实际就是前述的相爱双方谋划爱情的过程,这样相爱的双方必然会产生一种和谐的相似性,这种相似性,便是“我们”。
(5)、波伏娃更是女权运动的倡导者,并著有《第二性》。波伏娃为自己的事业不间断社会活动,这也让她不能像普通家庭主妇那样围着锅台过生活。
(6)、主持人(人民文学出版社外国文学编辑室主任欧阳幍):尊敬的各位读者朋友,大家下午好,欢迎大家再次来到人民文学出版社主办的朝内166文学公益讲座,本讲座的宗旨是邀请国内好的专家,讲解古今中外好的作家和作品,在喧嚣的俗世里,用纯净的文学来宁静心灵,让美永存。今天我们特别荣幸邀请到董强教授,为我们讲授萨特,欢迎董强老师。
(7)、萨特,1905年生于巴黎一个海军军官家庭。他幼年丧父,寄居于外祖父家。中学时期,萨特开始阅读哲学著作,这对其后来的哲学生涯有重要影响。他同时对文学的兴趣也越来越浓厚。
(8)、下面我再简要介绍一下人民文学出版社萨特的出版情况。2000年我们出版了《萨特文集》(七卷本),2005年出版八卷本,增加了萨特写给波伏娃的书信《寄语海狸》,2019年出版了十卷本,增加了《波德莱尔》、《马拉美》和一些文论,这套《萨特文集》由艾珉、沈志明老师主编,由罗大冈、桂裕芳、丁世中、袁树仁、施康强、郭安定等翻译家共同翻译,单行本我社出版了《文字生涯》,我们近出版的新网格本“外国文学名著丛书”里面也收录了《文字生涯》,此外我们还出版了一套小书“萨特代表作”有三本,包括《墙》《死无葬身之地》《什么是文学?》。
(9)、一旦我存在着,事实上我就给他人的自由设置了一个界限。我是他人注视和评判的对象,他人也是我注视和评判的对象,然而我不知道他人如何审视我,他人也不知道我如何审视他,故而他人的存在于我是一种永久的危险,反之亦然。因而人与人之间是互相审视,互相逃避,互相排斥的关系,但同时也是相互依存的关系,没有他人,我便失去依托和参照。萨特在《存在与虚无》中深思熟虑的哲学思考在《禁闭》中得以形象地阐释。
(10)、詹姆斯认为,本雅明和萨特所使用的语言表述的哲学,已经背离常识。他在批评本雅明诘屈聱牙的写作风格时,有一句精彩的评论:“披头士时代半吊子的年轻知识分子一窝蜂地扑向社会学、哲学、文化内涵。对他们而言,本雅明那为数不多的断章残篇就像是一个知识的复合维生素片,又因其难以吞咽而愈发被认为功效奇佳……他越难懂,便越可靠。他可不是那么好读的。”当大家都在使用一种晦涩的、无法真正感受其妙处的文字的时候,大家可能会隐隐觉得,里面有某种高妙的东西是感受不到的。于是,大家就有机会互相吹捧了。
(11)、btr认为,《文化失忆》每篇一开始有一个简略的人物小传。詹姆斯在讲一个人的时候不求面面俱到。他是带着一种自由人文主义的传统的有色眼镜来审视这些文化人。比如,在詹姆斯写到博尔赫斯时,他谈到在阿根廷独裁统治下的博尔赫斯是怎样的——博尔赫斯保持着某种沉默,致力于做一个“世界公民”,但他并不特别关心国内政治。对此,詹姆斯有很多精辟的分析。对于博尔赫斯的作品,詹姆斯只用了一句简略而准确的话来概括:“博尔赫斯将其浩瀚的学识化为一场智力的冒险。”这一句话也够了。詹姆斯用新的视角和滤镜去审视这些人物,这是难能可贵的。
(12)、▲ 他们相伴一生,但从来没有走进婚姻,保持着相对独立的状态,深爱着彼此
(13)、人怎么可能“存在先于本质”?萨特说:“首先是人存在、露面、出场,后来才说明自身”。“人之初,是空无所有;只是后来,人需要变成某种东西,于是人就按照自己的意志而造就他自身”。
(14)、萨特一生拒绝领取任何奖项。1964年,瑞典文学院授予其诺贝尔和平奖,被他谢绝。
(15)、(萨特的磨坊)是一首美国乡村民谣,口琴、班卓、吉他伴着歌者苍凉的声音讲述了一个由老约翰.萨特引发的美国西部淘金的故事,道尽了人生的凄凉。
(16)、1964年,“由于他那具有丰富的思想、自由的气息以及对真理充满探索精神的著作,已对我们的时代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瑞典文学院授予萨特诺贝尔文学奖,不料竟遭萨特拒绝。
(17)、比如说,你知道,我曾是很能喝酒的,我人生的一大乐趣就是痛快地喝它一个晚上,即使在我为一些客观原因感到烦恼时也是这样。现在我再没有这种乐趣了,因为医生禁止我饮酒。
(18)、首先,“爱是趋向他人自由的”思想使我们明确了爱情的生命在于自由。既然爱情是一种谋划自由的事业,那么自由便是其生命之源,自由的爱要求我们不断的更新爱的承诺,即爱的双方都能够既追求自我的持续发展,也追求对方的持续发展,这样的爱不仅能使双方的个性都得到实现,而且也由于其了双方对自由负责的能力而更加维护了爱的意义。
(19)、▲萨特与波伏娃在他们爱的咖啡馆,存在主义的基本主张大多诞生在这巴黎小小的咖啡馆里
(20)、陈以侃提到,詹姆斯当年在宣传《文化失忆》的时候,曾在美国上斯蒂芬·科尔伯特(StephenColbert)的脱口秀。当时,科尔伯特在脱口秀上故意扮演一个夸张的右翼角色(其实科尔伯特是自由派),从右翼的角度去解读各种时事新闻,以达到一种反讽效果。在詹姆斯上节目的时候,科尔伯特就故意用一种右翼的姿态去跟他聊这本书。詹姆斯当时有句话让陈以侃印象很深,他说:“我们知识分子想事情会犯错,但是你不去想,肯定错。”
4、萨特
(1)、社会上为什么会对存在主义哲学有疑问或“责难”呢?萨特在此书中,列出了四种疑问。
(2)、伊奈丝在狗咬狗的恶斗中点破:“咱们每个人都是其他两个人的刽子手。”三个鬼魂都无法忽视他人的存在,每一个鬼魂都因其他人的在场而感到自己被注视,被限制,这是人间恶化的人际关系的真实写照。什么是地狱?人际关系间,无法摆脱的双向否定关系以及由这种关系所导致的相互对峙、禁锢和折磨就是地狱。
(3)、《文化失忆》贯穿整本书的线索就是,每个创作者、思想者都会在特定的历史环境面临困境。每个人都会有绊倒自己的地方。但大家不能不让他们思考,而用一种标准去规范他们。这就是詹姆斯的古典自由人文主义精神。创作者的冲动是千姿百态的,后汇合成人类想要的文明的样子。所以,人类要珍视每种创作冲动下产生的产品。詹姆斯不仅要书写这种创作本身,他还要写下这些创作冲动的彼此依赖的特性。詹姆斯喜欢F1赛车,也喜欢路易·阿姆斯特朗的爵士乐和菲茨杰拉德的《了不起的盖茨比》。这些东西的创作冲动是相通的,这也是人类创作的多样性所在。
(4)、他说:“人是靠追求超越的目的才得以存在”,“必须始终在自身之外寻求一个解放的或者体现某种特殊的目标。”
(5)、以上三本哲学论著,主要阐述他受胡塞尔影响的现象学观点。
(6)、比如说,如果我想象我的葬礼,那么这就是在想象着我的葬礼的我。所以我被隐蔽在街道的拐角上,注视着出殡行列通过。同样,在我很小时,我十五岁时,就模模糊糊地倾向于设想那种永远继续下去的生命,因为只要我想象未来,我就想象自己在那时是能够看到这个未来的。但这并不很重要。实际上,作为一个无神论者,我始终认为,人死后什么都没有,除了我曾看到的那种类似永生的不朽。
(7)、看过萨特的《存在与虚无》,没有渊博的知识和充足的时间及空间,真的是难以完成。他拒绝接受诺贝尔文学奖,宣称不接受任何官方荣誉,彰显了他对自由的释义,真正是无人能及他对事业的忠诚度。
(8)、波伏娃在《越洋情书》里说,“我渴望能见你一面,但请你记得,我不会开口要求要见你。这不是因为骄傲,你知道我在你面前毫无骄傲可言,而是因为,唯有你也想见我的时候,我们见面才有意义”。这恨不得出现在日后每一分情书上的动人词句,是她写给另外一个男人的,那是她的远在大洋彼岸的美国情人。萨特与波伏娃,他们从来不避讳自己爱上另外一个人的事实,但他们也从来没有离开过彼此。
(9)、他们在地狱里相见,互相用言语和思想折磨着他人,他们像生前一样不肯安分守己,无休止地角逐和斗争,每当其中两人稍稍靠拢亲热的时候,总是躲不开第三者的目光、离间、挑唆、中伤和揭底,三人之间存在着难以调和的矛盾。这里没有刑具,没有刽子手,没有皮肉之苦,他们的地狱就是日夜通明的灯光,他们不眨眼皮,毫无睡意,无法逃脱彼此的目光,他们恨不得死,却不能再死,因为他们已在地狱!纵然有再多的排斥和敌视,他们注定要在一起,注定永远呆在一个空间里彼此煎熬。剧的结尾,三个人为他们“永远在一起,我的上帝,这多么滑稽!永远在一起!”而发出了刺耳的笑声,道出了人的存在的走投无路的悲剧性。
(10)、50年代,萨特积极参加维护世界和平的活动,由此和英国哲学家、数学家罗素成为挚友。1953年,被选为世界和平理事会理事。
(11)、拿希特勒来做例子。他确信自己所做的事不仅是为了他自己,而是为了全人类。他的优生学计划和种族优越论是多么可恶至极,但他确实也是出自好意。如果希特勒是一个存在主义者,他可能会说,他在没有预先存在价值的世界里做出的选择,这些选择都不是为了他自己,而是为了全人类的。有什么可以阻止存在主义为希特勒的例子辩护?这样的任意自创的行为还正是萨特所拥护的。
转载请注明出处阿文说说网 » 萨特和波伏娃精辟71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