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德格尔存在哲学观点
1、海德格尔的存在论
(1)、当我们领悟到我们当下的生存,作为一种由科学规定着的生存的时候,我们同时陷入了一种纠纷当中。通过这个纠纷,一个问题浮出水面。这个问题只要求用特别的讲法来道出:“无”是怎么一回事?
(2)、那么,究竟老庄思想在海德格尔思想转向中具有什么样的重要意义?这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需要说明的是,就海德格尔与老庄的关系而言,我所关心的并不是比较哲学的问题,东西方思想之间有太多的误解,究竟能否达成默契的相互理解尚存疑问。不过,处在一种文明背景下的人对另一种文明的读解,总是要发生的。我之所以关注海德格尔与老庄思想的关系,主要是想通过海德格尔所理解的老庄,来理解海德格尔的思想。实际上,这也可以使我们换一个角度看待我们自己的文明。
(3)、天河北店|广州市天河北路460号沃凯街首层
(4)、1945年,萨特创办了《现代》杂志,传播存在主义思想。
(5)、那么,究竟是什么东西在作品中被创作出来了呢?海德格尔从两个本质性的规定加以说明。
(6)、其次,海德格尔在胡塞尔的影响下,创立了存在主义哲学。然而有两个问题,第海德格尔过于强调自我,这很容易被外界看作是一种自私自利的哲学;第海德格尔曾经很有影响,当上了大学校长,可是在希特勒纳粹掌权以后,他很快臣服于纳粹政权的淫威下,还率领一些大学教授向希特勒宣誓效忠。这不仅令人们对海德格尔侧目,也对存在主义哲学颇有微词。
(7)、所以,自由就是人向存在者开放自己――“让存在”,而人有自由的态度并不是由人决定的,他置身于敞开领域或无蔽状态,是受制于“敞开”和“无蔽”的。从根本上讲,自由并不是人的自由,而是一种把人的行为置入“敞开领域”中的自由,这就是“绽出(ek-sistent)”,即自身出离,或出离自身。这样的自由是由作为无蔽的真理所开启出来的。“让存在”实际上乃是存在之真理(无蔽)的运作和发生,即真理自身的演历,人不过参与其中罢了。
(8)、这门哲学课程将围绕人生中有关孤独、爱恨、生死、迷惘、欲望等20个“大问题”展开,每个“大问题”分为5讲,为你讲述海德格尔、亚里士多德、叔本华、尼采、加缪、柏拉图、萨特等20位古今哲学家的思想体系,从中探索出属于自己的生命策略。
(9)、“常人到处在场,但却是这样,凡是此在挺身出来决断之处,常人却也总已经溜走了。然而因为常人预定了一切判断与决定,他就从每个此在身上把责任拿走了。常人仿佛能够成功地使得‘人们’不断地求助于它。常人能够容易地负一切责任,因为他不是需要对某种事情担保的人。常人一直‘曾是’担保的人,但又可以说‘从无此人’。在此在的日常生活中,大多数事情都是由我们不能不说是‘不曾有其人’者造成的”。“每人都是他人,而没有一个人是他人本身。这个常人,就是日常此在是谁这一问题的答案,这个常人却是无此人,而一切此在在杂然共在中又总已经听任这个无此人摆布了”。
(10)、现象学为关注“看”-“直观”,但海德格尔的“看”与胡塞尔的“看”显然不同。无论是什么方式的“看”都与光明(亮)有关,由于光明使“看”有了可能性,便使我们忘记了光明的“背景”乃是黑暗。胡塞尔创造复杂的现象学方法,目的是达到直观的明见性,使一切都达到清澈的光明之中。而海德格尔则不同:他要通过现象学方法“看”到在光明之下看不到的东西。
(11)、在海德格尔看来,人固执地孜孜于一向切近可达的存在者。但并非是任何人都如此,只有已经绽出的人,人才能固执,因为他已经将存在者之为存在者当作标准了。但在他采纳标准之际,人类却背离了神秘。人离开神秘而朝向方便可达的东西,匆忙的离开一个通行之物,赶向切近的通行之物而与神秘失之交臂——这一番折腾就是误入歧途。
(12)、争议,并不是因为他的哲学主张,而是他二战前对希特勒和德国纳粹的支持态度。
(13)、二次大战中,萨特从军,1940年被德军俘虏。第二年逃出集中营,与庞蒂、波伏瓦等左派知识分子积极参加抵抗运动。
(14)、黑格尔说,哲学就是哲学史。对于历史长河来说,哲学不是源而是流。考察一种哲学,只能将其还原到具体的历史条件中去。对海德格尔哲学亦是。
(15)、1960年,萨特出版了《辩证理性批判》一书,这标志着他思想的第二次转变。这个期间,他读了不少马克思的著作,感觉深受启发,于是试图把个人的存在与社会历史及实践联系在一起考察。后来,一是忙于社会活动,二是身体状况逐渐不佳,这部著作的第二卷就未及写成。
(16)、到这里,萨特的存在主义已经显示出与海德格尔思想的巨大区别。
(17)、基于上帝的离去,世界便也失去了它赖以建立的基础。“深渊”一词原本意指地基和基础,是指某物顺势下降而落入其中的深的基地。但是,在这里,我们将这个“从……”看作基础的完全缺失。
(18)、1933年,出任弗莱堡大学校长一职。一年后,海德格尔辞去了弗莱堡大学校长职务。
(19)、主讲人会为你解析《存在与时间》《理想国》《沉思录》《会饮篇》等20本经典哲学著作的精华内容。涵盖古希腊罗马哲学、近代早期西欧哲学、德意志古典哲学、存在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等内容。
(20)、因为,那无边无际的黑暗才是本源,才是我们的家。
2、海德格尔的哲学思想
(1)、马丁·海德格尔(1889-1976),德国著名存在主义哲学大师。海德格尔出身于一个天主教家庭,17岁时从一个神父那里借到布伦坦诺的《亚里士多德所说的存在的多重意义》一书,由此对存在意义的问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2)、主要的一点,是在西方,普遍接受从柏拉图开始的决定论思想——“人”是什么,从人类诞生就已经被确定了。所以,历代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们,都忙于对“人的本质”进行解读。但解读的结果,几乎无例外地都是背后的各种“神”决定了人的本质。存在主义哲学,主要是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则强调,“存在先于本质”,人首先是人,而不是被规定好了的东西。萨特始终宣称,他是一个无神论者。而这样的观点,是很难被不少思想受决定论浸淫两千年的人们所接受的。
(3)、尼釆宣称:“唯有我掌握了真理的准绳,我是的仲裁者”。尼采推翻了人类建立起来的文明,他声称,没有生而平等,天赋人权那种事,法律是强者的武器,道德是弱者的武器。
(4)、那么,既然存在者整体处在遮蔽状态,“隐而不显”的东西怎么可能达于思想和语言呢?人以开放的方式投身于敞开领域,“让存在者存在”就是要使遮蔽的东西达于思想和语言,从而显现出来。但是,人“让存在者存在”只能是个别具体的行为,只能让个别具体的存在者显现,而不可能让存在者整体显现。显然,存在者整体的遮蔽状态乃是更源始的境域,它“深不可测”,“神乎其神”,故而海德格尔称之为“神秘”(Geheimnis)。
(5)、此外,在《形而上学是什么》一文中,海德格尔还曾对“无”作过重要的形而上学思考,他不仅指出了传统形而上学中的“存在之存在”原本就是“无”,而且还认为,传统形而上学的主要缺点恰恰就是没有好好研究这个“无”。而孔子又在道德经中说过这样的一句话,认为“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也就说明了“无”才是万物之初。
(6)、存在总是某种存在者的存在。真正的科学“运动”是通过修正基本概念的方式发生的,这种修正或多或少是偏激的,并且对运动本身并不怎么了解。一门科学在哪种程度上能够承受其基本概念的危机,这一点决定着这门科学水平的高低。
(7)、海德格尔的猜度关键在两个语词:gebrechen和zerbrechen。这两个动词的词根是brechen。brechen这个动词有打碎、采摘(果实)等含义。gebrechen有缺乏、缺陷、衰弱、柔嫩(易碎)等含义。zerbrechen则有打碎(玻璃杯)、打碎(锁链)等含义。海德格尔“大胆地”把格奥尔格的诗改写成“语词缺失(fehlen)处,无物存在”,我想,在gebrechen与fehlen之间有着某种相近之处,换言之,把gebrechen译作“破碎”好像不合适。
(8)、雅斯贝尔斯关于海德格尔的几乎所有言论都是死后发表的。1953年,雅斯贝尔斯为希尔普《卡尔·雅斯贝尔斯:20世纪哲学家》一书撰写了自传,其中包括“海德格尔”一章,但是,后来他根据阿伦特和格尔特鲁·雅斯贝尔斯的建议取消了该章,由于纳粹事件(Nazi-Sache)他们根本不愿谈论海德格尔,从他们的敌意上说,这一章对于海德格尔也许是伤感情的。《关于马丁·海德格尔的笔记》是雅斯贝尔斯数十年的研究积累,据信这些积累拟用作一本书的基础,在这本书中,他想详细解释他与海德格尔的争论。后,在海德格尔与雅斯贝尔斯书信往来中也包含着雅斯贝尔斯从未寄出的关于海德格尔的书信草案。那里,还包含着两份专家鉴定,即雅斯贝尔斯于1945年或1949年致信行政当局提出海德格尔的退休问题以及寄给海德格尔的同一封信的副本。我的同事魏泽尔先生在他的文章中研究过两人的书信往来。我主要——但不只是——探讨《笔记》。
(9)、本书是海德格尔1927年在马堡大学开讲座课时的讲义。全书详细研究了《存在与时间》第一部第三篇的中心问题、通过提出作为一切存在领悟之境域的“时间”,来回答引导着此在分析论的、对存在一般之意义的基础存在论式的追问、使读者真正了解到现象学之基本问题的实事内涵与内在体系。
(10)、这里的“天”象征着明亮、敞开,“地”象征着隐匿和关闭,“神”是神秘之域,“人”是生存之域。存在就是发生在所有这些遮蔽和除蔽的领域的一切。
(11)、海德格尔同以往哲学家的思考方式不同,他从哲学家们思考的结论出发,“返回”至思考的存在者,提出“存在者不是存在”的思想主张。
(12)、然而,既然人在敞开领域与显现着的物相遇,以自身开放的方式(自由)“让存在者存在”,从而参与到展开或揭示状态之中来,那么自由不仅有可能使存在者被揭示出来,也可能使存在者被遮盖起来。如果说存在者的“解蔽状态”是“真理”(Wahrheit),那么可以说存在者的“遮蔽状态”就是“非真理”(Unwahrheit)。显然,非真理与真理一样植根于自由之中。
(13)、那么,究竟什么东西可以被规定为作品的作品存在(使作品成其为作品的东西)呢?
(14)、自由并不是通常的理智喜欢任其借此名义四处流传的东西,即那种偶尔出现的在选择中或偏向于此或偏向于彼的任意。自由并非是对行为的可为和不可为不加任何约束。自由也不只是对必需之物和必然之物的准备。自由乃是参与到存在者本身的解蔽过程中去。
(15)、如果老年人能够跳出自我,仔细想一想,当今社会私字当头,有哪一个企业愿意亏本赚吆喝,白送你大米、白面、鸡蛋?如果有那也是凤毛麟角,绝不会遍地都是做好事不要钱的人,也绝不会认识不认识一口一个亲爸亲妈叫不听。稍微动点脑子想一想这就是有所图,这就是下套钓鱼,甚至就是陷阱。
(16)、在他看来,话语对现身与领会具有构成作用,而此在又等于说在世的存在,因此,此在作为有所言谈的“在之中”已经说出自身。此在有语言。人表现为有所言谈的存在者。这并不意味着只有人才具有发音的可能性,而是意味着这种存在者以揭示着世界和揭示着此在本身的方式存在着。
(17)、传统的真理概念其核心是知识与对象符合一致。海德格尔并不是简单地反对这一真理概念,而是要求追问这种符合一致的可能性的根据。在他看来,知识与对象(事物)不同,若要“符合一致”,两者之间一定存在着某种“关系”,即“表象关系”。所谓“表象”(vorstellen)就是把物设立为对象的活动。但是,“表象”如何可能将对象设立为对象呢?为了将事物“表象”为对象,物首先必须是显而易见的,即,物必须先已进入了“敞开领域”(dasOffene),这个“敞开领域”就是“无蔽领域”(Unverborgene)。显然,这里所说的“敞开”与“无蔽”有所区别。虽然《存在与时间》也讲真理即无蔽,不过在那里“无蔽”主要指此在的展开状态。现在却不同了,至少强调的方面有所不同:这个“敞开领域”不是人力所为的,反之,人的所作所为亦要受制于这个“敞开领域”。因为不仅物必须置于敞开领域才能向我们显现,而且人也必须置身于这个敞开领域才谈得上“表象”物,从而将同样处于敞开领域中的物设立为对象。
(18)、海德格尔认为,意愿便是将某物带到自身面前来,而在带的时候,这种被带到面前来的东西作为事先被表象的东西在任何方面都规定着制造的一切方式。这里所谓的意愿就是制造,而且是在有意贯彻对象化的意图的意义上的制造。这里所说的意愿是指贯彻,这种贯彻的意图已经将世界作为可制造的对象之整体设定起来了。
(19)、他认为,领会,作为此在的展开状态,向来都涉及到在世的整体。在对世界的每一个领会中,生存都一道得到领会,反过来说也是一样。其次,所有解释都活动在前已指出的“先”结构中。对领会有所助益的任何解释无不已经对有待解释的东西有所领会。这个事实人们早已经注意到了,即便是只在领会和解释的派生方式的领域中。科学论证不得将它本应该为之提供根据的东西设为前提。
(20)、而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关于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学说,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的一般发展规律的科学;它是科学认识和革命改造的实践活动的方法、工具。
3、海德格尔 存在哲学
(1)、设计与哲学ID:PhilosophyDesign
(2)、在《论真理的本质》这篇讲演中,海德格尔基本上还是延续着《存在与时间》的思路讨论真理问题,不同之处在于他对“非真”和“遮蔽”的讨论。
(3)、但是,什么是真理?什么是必定在这样一种被创作的东西中发生的真理呢?我们能从上面所揭示的真理之本质来理解这一点吗?海德格尔在“真理-非真理”的“关系”中思艺术作品中真理的发生。
(4)、1936年起,萨特发表了哲学著作《想象力》。
(5)、海德格尔从词源学上来考察“现象学”的意义。他说,“现象学”(phenomeno-logy)由两部分组成:一是“phainomenon”,意思是自我显示出来的东西,在希腊文中,有时等于“存在者”,有时等同于“假象”,后者也是自我显示的一种方式,只是显示的不是自身;第二部分是“logos”,它的基本含义是“言说”,言说作为判断的动态过程,显示出意义。综合这两方面的意义,“现象学”的定义是:在判断或理解的过程中,让存在显示自身。
(6)、他曾在《存在与时间》一书中引用了柏拉图的一段话:“当你们用‘存在着’这个词的时候显然你们早就很熟悉这究竟是什么意思,不过我们也曾相信懂得它,但是我们现在却茫然失措了”。并且从这一段话中指出,说柏拉图当时所指出的人人都熟悉的“存在”的意思其实并没有人真正懂得。对于这个问题直到 2000 年后的今天还是没有得到解决,而他就是要来重新提出并解决这个“在”的意义的问题。
(7)、(15)Dion,在避难游历生涯中,柏拉图结交的一个很有才华和抱负的朋友,据传,他是西西里叙拉古(Syracuse)城邦的僭主狄奥尼修一世(DionysiusI)的内弟。
(8)、第一哲学家ID:firstphilosopher
(9)、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一书的扉页上,写着向胡塞尔致敬及看重与其的友谊。这表明,存在主义哲学,来源自现象学派。
(10)、海德格尔认为,存在问题是一个独特的问题,要清理出存在问题乃至要解决存在问题,我们就需要进行一系列基本的考察。但只有对存在问题的作用、意图以及动因加以充分的说明后,存在问题的独特之处才能显示出来。
(11)、既然此在如此特别那它是以何种状态存在着的呢又是如何与其他存在者相联系此在是孤独的存在着的吗海德格尔指出此在的基本机制是在世界中存在此在并不是孤立的单独的存在它总是处于一定的世界之中此在与世界并不是主客体对立的关系也不是认识者与被认识物的关系而是一种相互依存的密不可分的关系这里突出的表明了社会存在对个体存在的社会制约性此在不能离开世界而存在对于这种在之中的概念海德格尔认为这是此在的一种生存机制是一种生存论性质此在在世界中以在之中的方式存在它不仅以此获得了存在也使世界拥有了存在的价值从这一方面来看世界不能离开此在世界是此在存在着的世界也正因此在在世界中存在世界中与此在照面的其他存在者也因此在而获得了存在的意义此在可以明确地揭示从周围世界方面来照面的存在者而从不是此在的存在者身上此在可以获得对存在的领会由此我们也能发现此在的有限性那就是对存在者的依赖性由于此在的在世界中存在这一基本机制使得此在必然要与世界与其他存在者发生联系一方面这些存在者通过此在对他们存在的理解而向此在显现出来另一方面此在也在这种对于存在的理解中理解了自己的存在这种限制性也就意味着此在并不是传统形而上学哲学家们那里拥有至高无上主体地位的可以掌握世界中的那个主体。
(12)、关于客体,可以这样认为:客体既是实体存在的主要形式,同时又颇为难于察觉。首先,客体具有其暂存性——当我们对某一事物进行思索之时,我们所见的事实仅仅是一种快速摄影的图像或某种暂时过程的瞬间凝固,这便构成了该客体的真实本质。
(13)、这正是某种克服(überwinden),即人的思维在其思维中无法企及的那种克服。可以说,这一点由海德格尔自己加以证实,例如,他不是通过把自身固有的思维看作真正的思维,即放弃存在的、为存在所称呼的思维的实现,而是仅仅通过这样一种东西,这东西等于耶稣浸礼会教徒的指导,即真正的思维的宣告者的指导。或者,海德格尔把这一点看作存在的命运,思维处于存在遗忘的迷途中,从这种迷途中我们只能求助于一个上帝。有鉴于此,雅斯贝尔斯说出了一种特殊的辛劳,他把这种辛劳标明为“在把握并克服主观—客观—分裂时哲学家的特殊辛劳”:
(14)、不管你是否意识到,不管你是主动或者被动的都在与之打交道。
(15)、存在论在此在的分析工作在其准备阶段中以这一存在者的基本结构即在世为主题。这一工作的切近目标是从现象上端出此在存在的原始统一结构;此在“去在”的方式及其可能性由此而从存在论上得到规定。对“在世界之中”的现象描述到现在依然是依循着“世界这一结构环节及在世的存在者在其日常生活中是谁”这一问题的答案来进行的。
(16)、毫无疑问,海德格尔是西方哲学的反叛者,在他的思想中,尤其是后期思想,具有某种浓厚的神秘主义因素和回归自然的要求。但是在如何回归本源境域的问题上,海德格尔既不同于传统的西方哲学,也不同于老庄。不恰当地讲,如果说西方哲学与老庄道家各自代表一种立场的话,那么海德格尔则似乎属于居间的第三条路。
(17)、②⑥⑦⑧⑩(11)(14)汉娜·阿伦特:《马丁·海德格尔八十岁了》,载京特·内斯特、埃米尔·科特林格编《答复:海德格尔在谈话之中》,普夫林根,1988年,第222222244页。
(18)、因而庄子说:与其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19)、在人的“在世之在”中,所有事物都与人的生存及其环境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都是作为“器具”而存在,即使那些看起来独立于人的自然物,也都是“器具”。“木是木材之林,山是采石之场,河是水力,风是扬帆之风。”(6)但是,在人与存在物“打交道”的过程中,器具可以变成似乎独立于人的外物,成为认识中的客观对象。这种变化是从“应手之物”(ready-to-hand)到“现成在手之物”(present-at-hand)的转变。“应手之物”即人的得心应手的器具,它们与人的存在和环境有“上下其手”的关系。“现成在手之物”是被思考所分离出来的事物,它们是“呈现”在人的面前的对象。海德格尔举例说明了从“应手之物”到“现
(20)、1935年,在弗莱堡艺术科学协会作题为《艺术作品的本源》的演讲。次年,在罗马作题为《荷尔德林和诗的本质》的演讲。
4、海德格尔的主要哲学观点和概念
(1)、以此观之,倘若客体的存在是极为偶然的,那么不管客体的显像是如何地充塞于天地,仿佛在否定客体存在的偶然性一样,人们是否还是无法以某种无的方式把握住它们?世上有没有什么实际存在过的、其生存有一定必然性的事物,会不同于我们身边随处可见的那些随手可扔的杂物? 上述这一切,无论是作为令人崇敬的思想,还是被当作神秘兮兮的胡言乱语,都是海德格尔以生涩的语言和总括的方式称之为存在(Being)的某些内容。
(2)、世界并非是某种存在于空间的客体,这与它所包容的那些事物不同,人类的实践将它算计来算计去,使它绵延至今;这就是为什么对现象学而言,谈论“外部”世界是件奇怪之事,因为这似乎是说,原先就可能一直存在着一个没有人类(组织和支撑)的世界。但这种能够把握任何一种特殊事物的实证式的语境,其本身却永远是个难解之审美意识形态之谜,它像事物自身的前进运动一样,渐渐地消解于不确定之中。
(3)、海德格尔又对“真理”的概念做了现象学的分析。他说真理(a-letheia)的原义是揭示(un-concealment)的过程,是对“隐蔽”的敞开(dis-close)。如果说现象是自我显现,怎么会有隐蔽?需要谁来揭示?传统的回答是,真理需要一个认识主体,而现象则独立于主体之外,海德格尔认为,现象和真理不是相互独立或平行的客观与主观这样两个过程,二者都发生于“存在”的过程。存在首先是人的存在,虽然存在是显现自身的过程,但人并不总是明确地理解这一意义;相反,“存在”的意义经常在历史和日常生活里被隐蔽、歪曲和割裂,需要揭示,即回到事物本身。揭示“存在”的意义即恢复存在的自我显示的内容,既然对存在的揭示和哲学的自我显示都发生于人的存在,那么,主观和客观就不可能发生分离,当然也就无所谓二者的统一。传统哲学依主观和客观的关系来说明真理,但却忘记了真理的源泉——存在。笛卡儿曾把人类知识比作一棵大树,形而上学是树根,但他却没有想到扎入树根的土壤。海德格尔说,存在就是知识和真理扎根于其中的土壤。
(4)、正如她所说,关于不愿意的意志(12)的这段话乃是从海德格尔关于存在之思问题的大量附加物中概括出来的一个“高的暂时”(tentativeintheextreme)注解。在不足二十页的篇幅里,阿伦特把思想导线与那个附加物相互联系起来。她的解释迂回曲折,三言两语无法介绍其微妙性。在此,这一点只能表述如下:阿伦特解释的弹簧(Sprungfeder)乃是海德格尔《尼采》第第二卷之间转折概念中的转变问题。正如我们在《关于人道主义的信》中读到的一样,存在之思不仅仅是存在与存在者之间的差别,而且是存在自身的发生(Ereignis)与存在自身的某种谛听(Hren)之间的差别。在《尼采》第二卷中,海德格尔认识到,只要尼采的权力意志思想还是现代社会所固有的后结果,即它还是存在之思的西方所有物,那么这种思想就是西方形而上学的终结。只要意志还是毁灭它不想要的东西,即它还是借助其意欲而坠入的那种可能性,那么意志就是破坏性的,不仅如此,只要意志还是它无法意欲的东西,即它尤其是过去的东西,那么意志就是破坏性的。也许存在之思不是破坏性的,也许它是一种思维。这种思维不是一种意欲,而是一种冷静的思维;一种放弃存在的思维,一种单纯地思维的思维。然而,对人而言,存在遗忘中的迷路乃是存在历史的一个神秘命运。
(5)、大致说来,“雄”与“雌”、“白”与“黑”、荣“与“辱”乃至“朴”与“器”,应该是一一对应的。虽然“知其白,守其黑”的字面意思很简单,但其深意却很难说清楚。海德格尔所理解的老子肯定不同于我们中国人所理解的老子,不然的话,当年他与台湾学者萧师毅共同翻译《道德经》的工作就不至于半途而废了。所以,我们在此并不关心老子的本义是什么,想弄明白的是海德格尔用“知白守黑”要说明什么,我们通过“知白守黑”能否进一步理解海德格尔。
(6)、伽达默尔哲学解释学的归宿是语言,一切理解都是语言的理解,语言揭示了我们关于世界的经验。对于语言理解的把握,伽达默尔认为真正的语言不是自我独白,而是对话,只有从对话才能窥视到语言的奥秘,"我们试图从我们所是的谈话出发去接近语言的奥秘"伽达默尔从对问一答辩证法的论证中看出理解者与被理解对象的关系其实是一种类似于对话的关系,因此,理解的对话结构是说明理解的语言性的关键。同时,理解对话结构对于我们理解哲学解释学也具有重大意义。
(7)、作品引发了世界与大地的争执,它保持着两者争执的张力,争得了两者的统一性:作品企图将大地带到光明中来,从而将大地澄明为世界,另一方面大地以敞开为世界的方式显示自身的不可显示性――自行锁闭(如果不显也就没有锁闭)。世界要显示大地,而大地不让世界显示自身,而大地却又通过世界显示它却无法显示它的方式显示自己为不可显示者,换言之,大地是通过显示为世界的方式表示它的不可显示性。大地就是以这种方式凸现的:就象光明启示黑暗,有启示无。因此,在世界与大地之间存在着一道Ri?,不过这个Ri?不是所谓“不可逾越的鸿沟”,“而是争执者相互归属的亲密性”,“这种Ri?把对抗者一道撕扯到它们的出自统一基础的统一体的渊源之中。Ri?乃是基本图样,是描绘存在者之澄明的涌现的基本特征的剖面。这种Ri?并不是让对抗者相互破裂开来,它把尺度和界限的对抗带入共同的轮廓之中”
(8)、马克思:哲学不是叫人信仰它的结论,而是要你思考。
(9)、阿伦特附加说,人们对她的海德格尔的报告沉默无语:“在其他情况下,我通常听到热烈的反应,可是反应微乎其微,而且[事情]依然悬而未决。”④为了怂恿做出可能的决断,她在报告出版时,添加了涉及纳粹时代德国大学教师的一段长长的脚注,在这方面,与海德格尔部分相比,其他次要部分都被修剪了。但是,作为她想望的反应,她确实当众羞辱了海德格尔一顿。一方面,她指控海德格尔为了一个犹太女人而做出不体面的决定,短暂地为纳粹政权效劳。另一方面,她的报告作为一种缓和姿态,对海德格尔的“尝试”(Versuchung)⑤予以轻描淡写,对其“短暂而忙碌的十个月”⑥表示敬意。由于此,这种缓和态度本身是可以感受到的,因为她出身于一个犹太女人。
(10)、虽然如此,海德格尔终于发现,他的困境可能就在于他过分强调真理的无蔽本性,而忽视了真理的另一面――“遮蔽”,亦即“非真理”。
(11)、众所周知,海德格尔的哲学思想分为前后两个时期。海德格尔与老庄的“因缘”发生在他的思想转向之时,这并非偶然。所谓“并非偶然”,有两方面的含义:其一是说老庄思想的影响对海德格尔思想的转向发生了积极的作用;其二是说,老庄思想之所以能够对海德格尔的思想转向发生影响,应该在其思想的深处原本就有发生此影响的基础。不然的话,海德格尔与老庄,相隔几千年,分属两种完全不同的文化,为何有如此之“因缘”,就是很难理解的事情了。
(12)、他说,人要在自我创造中展现自己的价值,选择可以完善自己的生活方式,并承担责任。人生充满了不确定性,怎样使自己的生活更幸福需要自己的选择,也需要自己承担责任的勇气,只有注重行动,对创造属于自己的“本质”怀有的信心,才可能创造想要的人生。
(13)、当然,海德格尔的哲学思考意在解决存在问题,即通过对此在的生存论分析确立一种“基础存在论”,以期在此在身上找到解决存在问题的途径。海德格尔一改传统哲学的做法,不是把存在与永恒,而是与时间联系在一起,其中大有深意。存在之为存在就于存在出来的显现之中,惟其如此,存在才是存在。而万事万物之中,只有此在这种有限的在者是未成定型的开放的在者,所以存在就在此在这里显现出来了。当然,并不是说此在一定会使存在显现出来,实际上只有当此在作为自由的可能之在时存在才能在此显现。因此,海德格尔的目的是通过对此在的生存论分析确定此在使存在显现的可能性和途径。
(14)、我国的历史虚无主义影响广,危害深,它公开宣扬“告别革命”,“重新书写历史”,将d史、国史、军史描述成一部争权夺利的野心史,d内斗争史和人民的苦难史,不惜虚抅历史,制造谎言,丑化真实的革命历史,否定英雄人物在特定历史时期的作用,妖魔化d领导的革命和建设历史。
(15)、也就是在报告快要收场时,这种联系引发出了这样一种声音:
(16)、下面我们看一看真理是如何置入作品的,或者说,作品怎样创作的。
(17)、如前所述,在作品中真理之生发起着作用,因此,我们可以把创作规定为:让某物作为一个被生产的东西而出现(dasHervorgehenlassenineinHervorgebrachtes)。“作品之成为作品,是真理之生成和发生的一种方式”,一切全然在真理之中。
(18)、所以,艺术家作为一个technites,并不是因为他也是一个工匠,而是因为,无论是作品的制造(Her-stellen),还是器具的制造,都是在生产(Her-vor-bringen)中发生的,这种生产自始就使得存在者以其外观而出现于在场中。“但这一切都发生在自然而然地展开的存在者中间,也即是在涌现(phusis)中间发生的”。因此,我们显然不能从手工技艺方面来了解创作的本质。
(19)、有一个故事说的是一个人在路灯下找东西――例如手表、钥匙一类。有人问他,你的东西是在这里丢的吗?回答说:不知道。那人奇怪地问道:既然不知道,为什么在这里寻找呢?回答是:只有这里有光亮。
(20)、1909年,海德格尔来到了弗莱堡大学学习神学。他马上发现神学是一门枯燥无味的学问,而哲学对他却有无比强烈的吸引力。当时,胡塞尔的现象学正在学术界兴起,海德格尔马上对它产生了很浓的兴趣。胡塞尔的两卷本哲学巨著《逻辑研究》也成了他反复阅读的案头必备书。不久,海德格尔决定放弃神学学习,转攻哲学。
5、海德格尔存在哲学观点吗
(1)、那么,我们怎样追问存在的意义?应该从何处入手?虽然存在者都是因存在而存在的,但是一问到存在,总是存在者的存在,所以必须从存在者入手追问存在的意义。这就要求我们找到一种存在者,这种存在者与存在有“存在论”的关系,即是说,这种存在者能够追问存在并且因它的存在而使存在显现出来。这种存在者就是我们向来所是的在者,海德格尔称之为“此在”(Dasein)。一切在者都因存在而存在,但当它存在时,存在却隐而不显了,唯独“此在”这种在者其本性独特,它是“去存在”(zusein,tobe),即始终处在去存在的过程之中,因而它的存在就是存在的显现。另外,“此在”还具有“向来我属性”(Jemanigkeit)。所谓“向来我属性”并不是说此在自始就是一个自我,而是说它在本性上是一个个体性的存在。在海德格尔看来,人这种在者与其他在者的不同之处是,它不是凝固化的、现成的存在者,而是一个未成定型的、始终面对可能性筹划自身的开放的在者,所以“存在”在此能够存在出来,从而显现其自身。就此而论,“此在”是“存在”存在出来的境域(da)。海德格尔称“此在”的存在就是“生存”(Existenz),即站出来存在的活动。
(2)、德国哲学家海格尔,存在主义哲学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之也是存在巨大争议的人物。
(3)、(16)指海德格尔1933年加入纳粹主义,并任弗赖堡大学校长。——译者
(4)、“现象”一词的意义是:就其自身显示自身者,公开者。那么,“诸现象”就是:大白于世间或能够带入光明中的东西的总和。
(5)、在与雅斯贝尔斯的书信往来中,阿伦特表现得比较从容。她写道:
(6)、第一点说明了人与其他存在物的根本不同点:人不像其他存在物那样具有固定的、不变的本质,他的本质是由他的存在过程决定的。一个人在他一生中的所作所为,决定了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人也不像其他事物那样,有一个事先预定的本质决定他的存在;相反,一切取决于他自己,取决于他的选择、他的努力。中国人常说的“盖棺论定”也是这个意思。海德格尔用哲学的语言强调,人的存在是一个自我显示的过程,他的本质就是这一显示过程的全部内容;只要这个过程还没有结束,他就能够改变自己,重新塑造自己。当然,一个人也可以一成不变地度过一生,但他这样生活,并不表示他有什么一成不变的本质,而是因为他选择了一成不变的存在方式。归根到底,他的存在决定了他的本质。海德格尔所说的决定人的本质的存在过程是多样的,既包括人与外部事物打交道,与他人交往,还包括人的内在生活。下面将要谈到的“在世之在”、“与他人共在”以及在时间中显示的各种存在状态,都是“此在”的存在。海德格尔正是通过对所有这些存在方式的描述来把握人的本质的。
(7)、然而,一些老年人利令智昏,就为骗子们提供了可乘之机。
(8)、总之,现象学对于海德格尔来说就是现象学方法,亦即一句口号:“回到事情本身”。海德格尔意识到,存在总是存在者的存在,因而存在并不在存在者之外,我们总已经处在对存在的领悟之中了,那种将存在看作是认识的外在对象的方法乃是使存在问题无法得到解决的根本原因。所以海德格尔给自己提出的任务是通过对广义的意识活动的描述、直观,展示存在在此的“显现”。
(9)、康德的审美非功利性因此就成了海德格尔“存在”的同义词,康德的“美”也就成了客体在其本体论纯粹意义上的产物。人类的生存对海德格尔来说,“审美”是其基本的结构;海德格尔认为康德缺乏的是这种摧枯拉朽的审美眼光,这也是他在《康德与形而上学问题》中对康德进行批判的部分内容。
(10)、雅斯贝尔斯并不认为海德格尔推动神秘主义,而且他也赞同海德格尔存在之思的意图:
(11)、因此,海德格尔所说的自由一方面指的是人向存在的开放态度,另一方面根本意义上的自由并不是人的自由,指的乃是“敞开状态”。
(12)、由于“自由”具体化为人的自我开放的“行为”,“让存在”总是让这个或那个,至多是这些或那些存在者存在,因而解蔽也是遮蔽――解蔽了个别具体的存在者,却遮蔽了存在者之整体。这就象灯光一样,它照亮了这里,却使其他所有的地方陷入了黑暗。所以,“让存在”本身也是一种遮蔽。如果我们把真理称为“无蔽”的话,那么就可以称非真理为“遮蔽”。在《存在与时间》中,“非真”主要是由于此在之能在的本性所造成的遮蔽状态:此在可以使存在显现,也可以使存在不显现,虽然“不显现”也是一种显现。而在《论真理的本质》中,“非真”却直接具有存在论的意义,它不是由此在造成的,甚至比无蔽状态更加源始。因为存在者整体的遮蔽状态乃是在解蔽之先的,比“让存在”本身更古老。正如黑暗在先,光明在后一样,解蔽是“显现”,遮蔽则是“隐藏”。先有“隐”,才谈得上“显”,黑暗是光明的基础和背景。
(13)、显然,艺术家与手工业者在活动上有其共同性,他们都是用手工制作什么东西,实际上,创作本身也需要手工艺行为。虽然我们不能说一位手工艺者是一位艺术家,但是却可以说,一位艺术家一定有良好的手工艺的才能。希腊人用同一个词来表示技艺和艺术,这就是techne,而且用同一个名称technites称呼手工技艺家和艺术家。我们能否根据这一点而从创作的手工技艺方面来确定创作的本质?不能。因为事实上在希腊语中,techne“并非指技艺也非指艺术,也不是指我们今天所谓的技术,根本上,它从来不是指某种实践活动”
(14)、1924年,萨特考入巴黎高等师范学校,攻读哲学。1929年获中学哲学教师学衔,并到勒阿弗尔一所高级中学任教。
(15)、在后期海德格尔的语言中,“技术”是与“艺术”相对立的存在的显现方式。他把技术视为一种自我扩张的、人所不能控制的“框架”(Gestell)。在古希腊时期,技术与自然相联系,“自然”(Physis)的原义是“涌现”。在技术的框架中,包含了一切以自然为源泉的东西:知识、艺术、工艺、诗,等等。人在那时担当着自然的守护者的角色。近代以来的技术以人的理论思维为创造的源泉,把自然当作征服对象,人自以为是技术的主人,实际上,技术的无限制的扩张已成为非人的力量,人已经被技术所吞噬。技术在盘剥自然的同时也毁灭了人自身。虽然海德格尔指出了技术的危险后果,但他又说,哲学和人的一切思索都不可能引起世界的任何直接改变。那么,人类的希望和意义何在呢?海德格尔在逝世前告诉《明镜》杂志记者:“只有一位上帝能拯救我们。”
(16)、因此,海德格尔所说的自由一方面指的是人向存在的开放态度,另一方面根本意义上的自由并不是人的自由,指的乃是“敞开状态”。
(17)、哲学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之前,它是作为科学的科学而出现的。
(18)、(24)卡尔·雅斯贝尔斯:《关于马丁·海德格尔的笔记》,汉斯·萨尼尔编,慕尼黑/苏黎世1978年,笔记
(19)、在雅斯贝尔斯那里,时常可以读到对海德格尔的某种赞许。但是,在1948年,也就是在纳粹时期以后雅斯贝尔斯开始研究海德格尔时,他在划了一条破折号之后,附加了两句话。于是,在此我们读到:“在同时代人当中,令人激动的思想家——没有什么是可资利用的。”在此,雅斯贝尔斯认为,“在海德格尔那里,人们不知道他们与谁有关系。”尽管雅斯贝尔斯会把海德格尔对“虚无”(Nichts)的基本态度当作他的主要著作的真诚的和真实的东西给予足够的重视,因为海德格尔是从某种深刻的边缘体验中获得这一基本态度的。但是,对于雅斯贝尔斯来说,在他那里一定弄错了另一个本质性的东西,即“从大全中,恰恰借助虚无之可能性的清晰表达反复地与存在照面”因此,在海德格尔那里依然不清楚,所信奉的东西和所爱的东西是什么。(24)信(Glaube)与爱(Liebe):在雅斯贝尔斯的著作《哲学》里,乃是他在那里称作“被充满的意识”的首要样式。(25)所以,雅斯贝尔斯会追问,在海德格尔那里,为什么存在与神性不是统一的。(26)而且,在此意义上认为,海德格尔的存在之思不仅是无神的,也是无交往的,因而是无世界的。(27)是的,雅斯贝尔斯一直追问到这种地步:“海德格尔在真理的尺度下,抛弃了哲学思维活动。”(28)因为海德格尔意义上的那种思维是“让存在的真理显现出来”,然而,这一思维总是“仅仅发生在主观—客观—分裂之中。”在这方面,在雅斯贝尔斯看来,这种二者择一也许是某种神秘经验,因此他认为,这种经验“本身不再是区别、语言、传达等意义上的思维,尽管[源自这种经验]也罢……但是,这种经验是孤寂的,[不过],它重新在主观—客观—分裂中讲话了。”(29)
(20)、海德格尔认为,遮蔽状态不会给无蔽以解蔽,且不允许无蔽成为剥夺,而是为无蔽保持着它固有的本己的东西。于是,从作为解蔽状态的真理方面来看,遮蔽状态就是非解蔽状态,就是对真理之本质来说本己的和根本性的非真理。
(1)、自由、沉沦和异化:人的本真存在和非本真存在
(2)、对于人类来说,问题不是关涉想像中的存在命运和被动的命运体验,而是关涉他们做什么,与他人做什么,他人可以做什么……每一个认真思考过或者有魔力地思考过的思维都在倾听中[起作用]……并在全体的事物进程方面遭受某种严酷的命运,但是,命运如此严酷,以至于这种命运成为我们思维的本质契机,我们的责任本身具有经受考验的哲学,我们借助于此效劳魔鬼和上帝……(35)
(3)、我们处理事物时喜欢把它们按时间切割成一块块横截面,把客体与构成其基础的暂存性撕裂开来,把它们雕凿成便于把握的共时性的条条块块。如果在时间上的真实情况是这样,那么人们对空间的处理也如出一辙:除非我们以某个“世界”为背景,除非我们已粗略地了解了某一套互为交织的功能与位置,否则就没有任何客体能够进入我们的视野。
(4)、海德格尔认为,在追问“无”的这个问题中,知性起着一定作用,换句话说,我们只有靠知性的帮助才能规定“无”,将“无”定为一个问题。“无”是对存在者的一切的否定,是根本不存在者。我们在此却是把“无”置于有“不”的性质的东西的更高规定下。依照有统治而且简直碰不得的“逻辑”理论来讲,否定是知性的一种特殊活动。
(5)、萨特在《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这部书中,用第一部分和第三部分来解答人们的疑问。其实,这部书一共就三部分。
(6)、按照海德格尔的分析,techne这个词更确切地说是“知道(Wissen)”一种方式。“知道”就是“已经看到(gesehenhaben)”――广义的“看”:意思是“对在场者之为这样一个在场者的觉知(vernehmen)”。而对希腊思想来说,“知道”―“看到”的本质就是aletheia,即存在者的解蔽。“由于知道使在场者之为这样一个在场者出于遮蔽状态,而特地把它带入其外观(Aussehen)的无蔽状态中,因此,techne作为希腊人所经验的知道就是存在者之生产。techne从来不是指制作活动”
(7)、经过已经正确领会的存在论研究本身将给予存在问题以存在论上的优先地位,而不止于重新捡起某种可敬的传统或促进某个至今没有透视的问题。但这种事情上、科学上的优先地位并不是惟一的优先地位。
(8)、在《论真理的本质》中,“非真”被赋予了更源始的意义。
(9)、人怎么可能“存在先于本质”?萨特说:“首先是人存在、露面、出场,后来才说明自身”。“人之初,是空无所有;只是后来,人需要变成某种东西,于是人就按照自己的意志而造就他自身”。
(10)、从当下可敞开的存在者那里,无论这种存在者是自然中的存在者还是历史中的存在者,我们是无法把握到这个“整体”的。尽管不断地调谐一切,但它依然是未曾确定、不可确定的东西。因此,它可能也是对流行不假思索的东西。然而,这个调谐者并不是一无所有,而是存在者整体之遮蔽。让存在总是在个别行为中让存在者存在,对存在者有所动作,并因此而解蔽着存在者;正因为此,让存在才遮蔽着存在者整体。让存在自身本也是一种遮蔽。在此之在的绽出的自由中,发生着存在者整体之遮蔽,存在着遮蔽状态。
(11)、在一个理解过程中,语言首先已经预先规定了文本和理解者双方的视域。文本(文字流传物)是藉语言得以保存和流传,文本在流传中形成的传统也是以语言为其存在的历史方式,理解者通过掌握某种语言而接受了某种传统,也就是语言形成了他的基本的前见。理解不是重建或复制作者的原意,而是一种"视域融合",因此,理解就是理解者与文本寻求一种共同语言的过程。这种共同语言也就是理解的完成形式--解释,解释必然要以语言的方式表现出来。既然理解过程就是一种对话的过程,那么对话具有何种性质呢?
(12)、消极虚无主义 ,就是否定和虚无化生命存在的意义,以及精神力量下降和没落的表现特征。尼采认为消极虚无主义是“弱者”虚无主义。
(13)、海德格尔认为,每个态度赖以选定其方向的并不是别的什么东西,而是存在者本身。进入存在者整体时用以进行科学探讨的,也就是存在者本身。
(14)、在海德格尔看来,自由被规定为对于敞开之境的可敞开者来说是自由了。一个正确的表象性陈述与之相称的那个可敞开者,是一向在开放行为中敞开的存在者。向着敞开之境的可敞开者的自由让存在者成其所是。于是,自由便自行揭示为让存在者存在。
(15)、不过,海德格尔并不将自己的学说称为“哲学”,他认为哲学由于现代科学的发展而变得过时,现在应由“思的工作”来取代。他甚至说“哲学”实际上成为了“思想”的敌人。因此,他宁愿将自己的哲学思想称之为“存在的思想”。在他的心目中,“存在的思想”完全是的,不能与其他的思想与学说齐名。也因此,人们对他的评价正像斯坦纳所说的“自苏格拉底以来,没有谁能够像海德格尔这样遭际诸多不同的毁誉褒贬”。反对他的人说,海德格尔不过是一个语言的神秘主义者、一个形而上学的神学家;他所提出的问题都是一些虚假的饶舌或无聊的呓语、一种琐碎的谬论;海德格尔的哲学语言晦涩,更是人们攻击多的目标。其实,海德格尔所艰苦尝试的是强调语言的根植性,语言与大地的一体归属性。人与语言的关系在此发生了根本性的逆转,不是人“用”语言,而是语言“用”人,人之能“说”是因为人归属于语言,顺从语言而倾听,从而能够“跟着说”,在这里,语言(“道说”)比人更强大。语言说,人只是跟着说而已……
(16)、已经具有的性质。也就是说,首先必须“在”,才有“在者”;绝不可能根本不“在”,就会有了
(17)、1943年,萨特出版了《存在与虚无》一书。《不列颠百科全书》说,此书充分展示了其才华。这部著作里,“将人的意识(即虚无)与存在(即物性)对立起来,意识是非物质的,并由于这个特征而摆脱决定论。”
(18)、萨特讲了一句名言:“人命定是自由的”。里面包含有两层含义——第人是被无缘无故抛到世界上来的,是空无所有的;第人一旦进入尘世,他就享有的自由,就要对所做的一切负责 ,就是自己行动的主人。
(19)、50年代,萨特积极参加维护世界和平的活动,由此和英国哲学家、数学家罗素成为挚友。1953年,被选为世界和平理事会理事。
(20)、1946年,为纪念里尔克逝世二十周年创作了《诗人何为?》。第二年创作了《田间小路》、《从思的经验而来》,出版了《柏拉图的真理学说》。1950年出版了《林中路》一书。1951年10月在比勒欧作题为《人,诗意地栖居》的演讲。
(1)、1924年,萨特考入巴黎高等师范学校,攻读哲学。1929年获中学哲学教师学衔,并到勒阿弗尔一所高级中学任教。
(2)、(23)卡尔·雅斯贝尔斯:《关于马丁·海德格尔的笔记》,汉斯·萨尼尔编,慕尼黑/苏黎世1978年,笔记
(3)、(2)《存在与时间》,三联书店,1988年。
(4)、实际上,在古典哲学中,存在问题(本体论)与真理问题(认识论)原本就是密切相关的。但是在海德格尔这里,这两个问题从问题的问法、层面(维度)到解决问题的思路等等,都与古典哲学大相径庭:存在问题被回溯到了存在论乃至基础存在论中,真理问题亦是作为存在论而不是认识论或本体论的问题来讨论的,这就使海德格尔深入到了问题的本源之中,而所有这一切都与现象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例如海德格尔将西方哲学中的真理概念追溯到希腊语中的aletheia,亦即“无蔽”或“解蔽”,显然具有现象学的色彩。
(5)、设计与哲学ID:PhilosophyDesign
(6)、“在之中”有别于一现成东西在另一现成东西“之中”的那种现成的“之内”;“在之中”不是现成主体的一种性质,好像这种性质可以通过“世界”的现成存在受到影响或哪怕只是开动起来,引发出来;“在之中”就是这种存在者本身的本质性的存在方式。
(7)、抛置态指“此在”的存在局限于现有的存在状态,如同被抛置在一个正在进行的生活进程之中。抛置态主要由语言来揭示。这不是说语言只与现在状态有关,而是基于语言的流动性。语言作为语词的活生生的流动过程,把过去的和将来的内容都转化为当下状态。海德格尔因此说,语言的主要功能是“创造现在”。语言的本真状态是“言谈”,言谈奠基于语言的内在结构,根据对过去的解释和对将来的理解,把语词符号加以连接和运作。语言的非本真状态有三:闲谈、好奇和含混。闲谈是道听途说、流言蜚语、人云亦云的议论;好奇是对于与己无关的目标走马观花式的见解,以获得无所用心的印象;含混是揣测公众心理的见风使舵的解释。这三者都是常人的语言,掩盖了本真的自我。
(8)、雅斯贝尔斯与海德格尔争论的纲领性意义尤其在于海德格尔的存在之思,我们可从“海德格尔”一章中辨认一些简明扼要的句子:
(9)、在海德格尔看来,存在者整体的存在被称为具有统一作用的一。存在指存在着、意味着、在场着,且是在无蔽领域中在场着。但在在场中遮蔽着对那种让在场者作为只是一个在场者成其本质的无蔽状态的显现。真正的在场着的只是在场的本身;在场本身作为自身处于它本己的中心之中,且作为这个中心,在场就是球体。
(10)、海德格尔还认为,一门科学的所有老问题对象都以事情区域为其基础,而基本概念就是这一事情区域借以事先得到领悟的那些规定。因此,同样只有先对事情区域本身做一番透彻研究后,这些基本概念才能真正获得证明。任何存在论,倘若它首先没有充分地澄清存在的意义并将澄清存在的意义理解为自己的基本任务,那么,不管它具有多么丰富、多么紧凑的范畴体系,归根结底它依然是盲目的,并将背离它本己的意图。
(11)、他认为,人类当时的危机,产生于西方思想经历的深刻沉沦,即科学技术的片面发展,结果产生异化。这种异化,可以称作“非本真的存在方式”。他说,沉沦,是人类存在不可回避的方式。但是,不同时代和不同个人,程度可以不同。
(12)、马丁·海德格尔(MartinHeidegger,1889—1976年)出身于一个天主教家庭,早年在教会学校读书。17岁时,从一个神父那里借到布伦坦诺的《亚里士多德所说的存在的多重意义》一书,对存在意义的问题产生兴趣。他在大学先学神学二年,后转入哲学,1913年在弗莱堡大学在李凯尔特的指导下完成博士学位论文《心理主义的判断学说》,他的讲师资格论文题目是《邓·司各脱关于范畴的学说和意义的理论》。在弗莱堡大学任教期间,他参加胡塞尔主持的研究班。1922—1926年,在马堡大学任副教授,讲授亚里士多德、柏拉图、笛卡儿、康德等人的著作,把他们的问题转变为关于存在的问题。1927年,为晋升教授职称,发表未完手稿《存在与时间》。据说,当这本书送到教育部审查时,部长的评语是“不合格”。但就是这样一本被官员判定为不合格的书成为20世纪重要的哲学著作之一。1928年,海德格尔接替胡塞尔,任弗莱堡哲学讲座教授。纳粹运动兴起后,他参加了纳粹d,并于1933年4月—1934年2月任弗莱堡大学校长。因为他与纳粹的这段牵连,1945—1951年期间,法国占领军当局禁止他授课。海德格尔对于他与纳粹的关系,似乎也没有多少反省,他在1952年出版的《形而上学导论》一书中还说,国家社会主义“这个运动的内在真理与伟大之处”。海德格尔与纳粹之间的联系,在西方哲学界和新闻界多次成为热门话题。我们认为,尽管海德格尔参与纳粹运动是他的历史污点,但不能因此说他的哲学就是纳粹思想的反映。后来的反纳粹的存在主义者也能从海德格尔的著作中受到启发和鼓舞。这些事实表明,一个伟大的哲学家的思想往往要比他在某一阶段的政治观点有更深远的意义。海德格尔后期讲授赫拉克利特、巴门尼德及莱布尼茨、尼采等人的著作,研究语言、艺术(诗)以及技术等问题。除了上面提到的著作和讲稿之外,他的主要著作还有:《什么是形而上学》(1929年)、《现象学基本问题》(1923年讲稿)、《真理的本质》(1943年)、《林中路》(1953年)、《演讲与论文集年》(1954年)、《走向语言之途》(1959年)、《技术与转向》(1962年),还有一些从他的观点研究哲学史的著作,对赫拉克利特、康德、尼采的研究为精彩。《海德格尔全集》现已出版65卷,尚未编完。
(13)、萨特讲了一句名言:“人命定是自由的”。里面包含有两层含义——第人是被无缘无故抛到世界上来的,是空无所有的;第人一旦进入尘世,他就享有的自由,就要对所做的一切负责 ,就是自己行动的主人。
转载请注明出处阿文说说网 » 海德格尔的哲学思想精辟133条